对国内的医务剧关注不多,误打误撞看到此剧。
看着看着,就不由感慨,在中国,真是做什么都难,做什么都复杂。
医护人员因为行当特殊,直接关系着人的健康生死,所以更是难上加难。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医生就幸福很多了,当然不仅仅是指他们的高收入、高地位,而是指他们的医疗体系相对完善,医生在这个体系中,只要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而中国因为医疗体系的种种弊端,难以对医疗行业进行有效监管,所以生出的诸多问题,都直接体现在了医患关系上了。
制度毕竟是太虚的东西,患者和家属只能把怒火倾泻到打击目标明确的医生身上。
国内的编剧大概都是主旋律学多了、写多了,弄出来的东西,总是带着一股浓浓的说教气息。
这个电视剧大概是为了缓和当前的医患矛盾而拍的,但我有点怀疑效果。
首先,电视剧是站在医生的视角拍的,而且还都是医院领导的视角,这样演得再怎么用力,也总让人感觉有点隔。
更有甚者,动不动就慷慨陈词医生的道德感和崇高感,虽然说的都是实话,但看起来总觉得是感情浮夸,过于矫情,一个真正自律、有原则的人,不会成天把崇高啊、道德啊这些大词挂在嘴边,踏踏实实地实践才是他们的作风。
再有就是表现医患关系的那些戏码,怎么不是剑拔弩张,就是怒发冲冠的,就不能表现点正常的医患关系吗?
稍微来点和谐的,也搞得患者像是给医生背书一样,不嫌肉麻吗?
医院的内部黑幕倒是挖得挺多的,但这除了说明医院的管理制度有问题外,说明不了其他的。
至于患者和患者家属,也没几个正常的,稍微有个理性点的,也姑了息,养了奸。
至于那些个医生,都像是吃火药过活的,爆发起来一个比一个暴烈,虽然嘴上都在说多么热爱这份工作,多么希望做个高尚的医生,但我总感觉不到他们那份激情——那份把医生当终身事业来做的热情和坚忍,太多的表态和矫情分解了这样的激情,或者编剧根本对这样的热情无从体会,所以无法表达。
所以,尽管有些桥段拍得还不错,演员的表演也不赖,但总缺了那份诚意。
里面的人,总在发怒,总在激动,缺了平和的心态和平等的视角,很难在医生和患者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
由于老爸住院手术,跟医生打过交道。
医生确实辛苦,尤其是外科医生,门诊、病房、手术室不停轮转,总是行色匆匆,有时候连跟他们说句话,都是要跟着边走边说,从手术室门口开始说,说个三五句话,道完谢后,就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楼梯上了。
周六管床医生本来是休息的,但由于术后出现并发症,医生也第一时间赶来了;有时候查房的时候,看到医生连手术帽、鞋套都没摘,就知道肯定是出手术室就直接过来了。
连护工阿姨都会说,感觉某某医生一年到头都在医院里。
所以,辛苦是大家都能看到的,电视剧只要如实反映出来就好,观众自会看懂,不需要成天要角色扯着嗓子喊,我有多辛苦,多委屈。
大嗓门谁不会,天天翘着二郎腿无所事事的人也会嚷嚷自己很辛苦。
别人能看到、能体会到才是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以我个人跟医生打交道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总体来说,越是基层的医院越是不规范,大医院则好很多,尤其是在用药和治疗方面。
中国的医疗行业良莠不齐,这表现在医生的专业化程度差别很大,很多医生,尤其是基层医院,专业知识更新慢,治疗手段滞后,很多在国际上已经摒弃的治疗方式和用药标准,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还在使用。
有些病,甚至连常规的治疗方式都不知道。
同时存在的,还有医疗资源紧缺、地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这导致了大家叫苦连天的看病难,一有大病就只能往大城市跑,往大医院跑,医生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很多大医院常年床位紧张,都巴不得病人早点出院,好把病床空出来。
我就遇见过一个病人,术后应该再用一个月的抗生素治疗,但因为医院床位紧张,所以医生建议他回家乡的医院继续用药。
至于医生的态度,多多少少都存在职业性冷漠,尤其是外科医生,用我爸的话说,就是跟“机器人”一样,来来去去,进进出出,程式化的操作,程式化的表情,没有多余的话,一切都是冷冰冰的。
不过事无绝对,工作态度跟医生的责任心和性格也是有关的,有些人耐心一点,有些人急躁一点,不过大体上,年轻点的医生态度要好一些。
碰到过耐心的医生,对相同的问题,只要你问起,也会重复跟你解释;更会跟你说,术后虽然不舒服,但也要努力吃东西,白蛋白一瓶几百块钱,一天两瓶,连用几天,这几千块钱用出去看都看不到,如果能自己吃下东西,这些钱可以帮你省下来。
再比如,术后几个月后复查,周一开的单子,超声检查排号都排到周五了,远道过去看病,时间熬不起,只能拜托医生给想想办法,后来医生联系了住院部的超声室,那边答应第二天在预约病人排完之后,给插个队,我们当时真是对他特别感激,他甚至还不是当时手术的经治医生。
不靠谱的医生也见过,我一个亲戚住院的时候,病因还没查明就一直挂盐水,挂了一个星期盐水,连主治医生的面都没见着,还得自己去问,哪个是我的主治医生?
反正越是级别低的医院,越是不规范。
社区诊所的胆子就更大了,连急救设备都没有,青霉素的用药单子一张张地开;小小的口腔溃疡,也给挂盐水。
有些私人诊所,就更是夸张,用药不规范导致死人的事也是听说过。
所以,医生这个行业的人员构成,是很复杂的,的确不能一棒子打翻一船人。
而这些,也远比电视剧中展现的要丰富。
至于剧中那几个医生,面对患者,动辄不耐烦地翻白眼,一副“你太外行,我没法跟你解释”样儿,还总是委屈地说很难沟通是因为医学太专业,患者家属理解不了那些复杂的治疗过程,这让我颇为费解,科学都能科普了,医学怎么就不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出来,怕是编剧太故作清高、自作多情之故。
至于医生开贵药拿回扣这事儿,因为没有深入过这个行业,所以不了解,也不好说,但这个问题的根子在医疗体制上,如果把利益链打断,自然就能杜绝这种现象了:都没便宜占了,还能不老老实实看病开药。
拿红包似乎是普遍现象了,但我觉得出现这个现象,患者和患者家属也是要反省的,一开始并没有红包这回事,医生也不会主动伸手跟你要红包,但塞红包行为越演越烈,金额也越来越大,这怪谁呢?
如果医生有这个坏毛病,那也是病人家属惯出来的。
人性都有弱点,成天拿金钱去诱惑人家,没几个人经得起那份诱惑,一边要塞红包,一边还要痛骂医生医德败坏,这就有点人格分裂了。
但是,在这个大家普遍缺乏安全感的国家,这种行为好像也能理解,这才是真正悲哀的地方。
现在该说说医生的专业性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才是医生这个职业真正的特点。
现在大家老拿医德说事,但哪个职业没有各自的规范和道德准则,实在没必要把医疗群体放在道德的聚光灯下放大评判。
所谓的“医者父母心”、“白衣天使”,这些道德枷锁就别加了,反正我对医生的要求也没这么高,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专业。
疑诊什么病,该做哪些检查,该怎么治疗,如果他所在的医院做不了治疗,告知正规的治疗方式,给别人切实的医疗建设,这才是医生该做的,同时恐怕也是当前中国的医生最欠缺的。
我爸手术的管床医生就很细心负责,问他出院后在当地医院查血行不行?
他立刻问,什么医院?
我们告知是当地的第一人民医院。
他答曰:人民医院可以的。
当时心里就有点感慨,这个态度够专业的。
至于那些明明没能力医治却非要人住院的医生,我就真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了。
这些人也不是没碰上过,真正是耽误了病情,再拖下去,恐怕是要误命了。
仔细想想,要医生保持专业,这只要他们遵循职业规范就行了,但没有一个好的运行体制,光靠个人的自觉和自律,根本不能指望这个行业能规范,绕半天,又回到体制上了。
医疗体制改革,水太深,触动的利益太多了,所以一直改不好,在这个什么都乱糟糟的国家,这也不稀奇,但这种乱象总会终结的吧,总不能永远这样乱下去。
P.S.几天前偶然得知一个噩耗,当年我爸复查时接诊的那个医生,两个月前因胃癌去世了,离世时才35岁。
虽然问诊已是数年之前的事情了,但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也记得老爸住院期间,我在病房、走廊、电梯里跟他偶尔的碰面。
现在忆起,颇为唏嘘。
命运真是谁都没放过,唯愿安息!
2015.7.17
为什么打五星,因为出乎意料!
强烈推荐强烈推荐强烈推荐~,判断推荐度的依据是多样的,好比确实是个好作品,有很高的意义、很好手法、很重要地位、启发性艺术性啥的一大堆反正我没那个造诣,其次我觉得很重要的推荐依据就是:对我的作用!
给我带来新观念、新认知,塑造我对待事件的态度,对于这一点,这部剧我给五星力荐,说几点原因:首先,我对医学医院医生都不太了解,医学望而生畏,医院接触机会少,医生也没这样的女朋友,对医学的了解最多的应该就是外科手术纪录片了,开心、开颅、拆膝盖啥的,从“无影灯”进一步了解了外科手术,也正是因为这些优秀、伟大、带着高尚皮夹克的纪录片,把我带到了一个错误的认知领域——医学界都是纯洁高尚的,所以联想到医相关,我就瞬间变得纯洁,将它作为一个真空地带。
其次,断断续续看过《急诊科》,不太喜欢,说不出来的一种不太喜欢,隐约感受到医方太强势,信息不对称,肆意宣扬医生的伟大,过分倾倒,直到看了这部戏,才了解到医院并不邪恶,而是“人之初性本恶”,医生用患者来作争权夺利的砝码;为了医院声誉,包庇违规医生;医生护士倒卖医疗用品;开假药单;和医药公司勾结获取利益;过度医疗;拉帮结派;关系群体;信息封闭;官僚主义……反正就是一大堆恶心事,全在戏里出现了,完全刷新我的纯洁的可爱的认知,导致我觉得这部戏很有追的必要!
但是,追这也的戏内心是痛苦的,因为它真的不优秀,逻辑不同,完整性不够,拆东墙补西墙,东拉西扯,狗屁一堆。
充满了邪恶的情义,典型捆绑式主义,就个人狗屁行为披上大局外衣,从而掩盖内心的邪恶,就好比“争气”做飞行手术——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使患者在手术台实现了心脏永久停跳,结果,医院为了声誉和发展,无所作为,以患者家属态度作为处理原则——不闹不处理,家属态度强硬一点就处理深一点,你说,啥狗屁!
又一例子,患者家属表面傻大款,便出现患者死了还在开药单的现象,医院亦是不作为,欺上瞒下,对患者家属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对卫生局调查则是死不称认,请问,道义何在?
结局更是莫名其妙,烂到不想写了!
所以,给五星,因为黑暗的一面给我带来了新认知,让我对待医院的态度有了明确的认识,我相信有高尚的医生,但有的是更多的平凡工作者,甚至有违初心的坏医生。
解决问题很困难,老生常谈体制问题,其次医疗条件差,医护人员缺乏,就医缺乏基本医疗常识和素质,信息不对称,通常使患者成为弱者,缺少相互沟通,我不懂你不讲,那就只有吵吵闹闹!
最后,有些医院太黑,有些患者太横,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改变大环境!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医生是神圣的职业,妙手丹心是他们的承诺。
他们为徘徊在死亡线上的患者换来一线生机。
《医者仁心》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医生职业生活的电视剧。
剧中好演员云集,包括尤勇、谢君豪、潘虹、陈瑾等。
《医者仁心》主要讲述了一群优秀的医生在理想与现实的艰难险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找到医生这个神圣职业给予的信仰和使命。
故事细节处理得挺好的。
值得一看
早就想写关于医生、医院、医疗的文章了。
凌晨3点,终于看完了电视剧。
我想说的不是故事的演员演的如何。
我想说的是,这是个强大的剧本。
它写出了医背后那些不为人所知的隐情。
写出了医生的心声,写出了中国医疗制度普遍存在的问题,写出了普通病人的抱怨、愤怒和无奈。
人总是不免要生病,总是不免要和医生、医院和医疗打交道。
作为一个病人,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一点也不了解,我们对于医生们的专业术语束手无策,我们就像是砧板上的鱼,任其宰割。
我们对于医生是信任的,也是怀疑,我们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病魔与生死。
如果结果是好的,我们觉得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我们会给医生送上锦旗。
如果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我们便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会想闹,会喊冤诉苦。
这很正常。
医生,是个从古至今都值得尊敬的职业。
这是一群拥有智慧、才干、勇敢、善良的人。
白色,是他们的色彩,是纯洁的象征。
在他们的生活,工作是第一,病人是第一,家庭和家人反而显得那么的无足轻重。
他们的使命是救人,他们不管你是谁,你贫穷还是富裕,他们只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与病魔作斗争。
因为,他们是医生。
他们看惯了死亡,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老被舆论当作了焦点,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如此恶劣。
电视剧中,那些年轻医生说了,他们都被医生的这种神圣的使命感所吸引。
可是,最终的最终,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将教会他们冷漠、无情,像一把手术刀,冰冷的面对社会。
《医事》中说:医学院中充满了理想的年轻学生,最终去成了铁石心肠、麻木不仁的医生。
理想,在面对职业实践的现实时破灭了,这种玩世不恭是在理想破灭后的反应中形成的。
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站在外头,我们明白医生的身不由己,我们也理解病人的心情,我们为医生被告而着急,我们为无能为力的手术而揪心。
剧本源于生活。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无不在扮演中某些角色。
当悲剧就发生在你的身边时,理智将被情感影响。
回过头来,就像王欢的妈妈一样,你只是不甘心,不甘心为什么悲剧要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武明训说:医生不是牧师,医院不是慈善机构。
医生只管救人,他们有什么精力去管其他事情。
每天面对着五六十个病人,难怪会麻木。
他和周局长的那段对话,酣畅淋漓地诉说了每个医护工作中的心声。
刘护士长的死,不是赎罪,是绝望的护士在呐喊,是生活的一种解脱,是医疗制度的牺牲者。
像江一丹和钟力行这样充满正义感而洒脱的医生,是一种幸运。
他们被美化的像神一样。
他们的职业只是一个医生,一个医生要有医术,有道德,有人性,只负责救人。
但是,像武明训和严如意这样的人,他们不仅仅是医生,他们还是一个医院的管理者。
他们比医生更加难。
在下属和上级中,在患者和医生间,在真相和虚假里,在道德与医疗制度的夹缝中,煎熬。
他们没有错,病人没有错,记者没有错,社会没有错,谁都没有错。
这种生存困境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的每个地方都存在。
它可以被改造,却永远做不到完美。
医生不仅要把病人治好,也需要和病人沟通。
这是必要的。
医生需要告诉全世界他们的想法。
一味的埋葬心底,无法改变现实。
坦荡的正视,才是王道。
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就在沉默中灭亡。
病人不能因为自己是病人,自己付钱医病就甘做弱者,更需要对自己负责。
如果你不想被骗,如果你想获得最好的治疗,就必须做个聪明、合格的病人。
心态要积极,努力接受治疗,自己要掌握一些医学知识,理解医生,和医生结盟,等等。
我很喜欢医生这个职业。
我也有些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选择学医。
我很少去医院,但是我偶尔也会和学医的同学做些交流。
他们也告诉我了这个职业的悲哀。
这本电视剧,拍的很真。
医患纠纷,医院乱收费,等等。
但是,故事总是积极向上,它披露现实,但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赞扬医生的。
医生,绝大多数的医生都是好医生,他们是被现实打磨的如此,我们必须理解。
不管如何:学医的,要做个好医生;生病的,要做个好病人;没事的,要做个好人!
好医院里的医生都是名牌大学、高学历的文化人士,可以说是这个社会象牙塔里的人,却要面对社会上那么多劳苦大众、平民百姓,拿一份难以置信的低工资,低到所有人都认为医生背后有多少红包,有多少黑幕。
实际上,如有没有那么高的素质、那么坚定的信仰,谁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这么辛苦的工作、以及全社会的不理解和抹黑?
不能要求所有医生都是圣人,因为现在国家、社会、老百姓谁把医生当圣人对待?
连起码的尊重和信任都缺乏!!
当然,医院里肯定有像“王东”那样的老鼠屎,甚至有更恶劣的,但更多的是满腔热血和怀抱理想的好医生,希望大家看了电视剧能对医生有多一份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多一些信仰和尊重!
我们的医疗环境太需要这些改进了,请不要让刚入行的年轻医生在病人的扭曲态度中丧失信心!
This was altogether a wholesome 电视连续剧. However, I do have some problems with it. I found 钟立行这个人物, humanly speaking, 过于完美了, thus hardly a realistic or believable protagonist. I respect his character in theory, but doubt its existence. He is not a marble superhero or divine, so why is this one individual saving the day in every circumstance? As a minor note, his refusal to meet the family which benefited from his sister's heart would really be considered impolite in America.I thought 刘敏 was portrayed to be more of a heroine than she really was. Suicide is never the answer, but a selfish act of self-relief. Especially given that she had a dependent daughter, she created more problems for others by dying than living. I also didn't appreciate the fact that she never openly--at least not told through her letter--admitted her own wrongdoing. This inaction seemed inconsistent with her supposedly honorable character. It is also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while 陈光远 and 刘敏 committed similar crimes in nature, one went jail a criminal after open confession, the other died a hero writing about all the excuses and sentiments of the world but never mentioning her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只让我难以理解.While I think some of the characters were poorly constructed, all of the actors performed well. 尤勇和陈瑾演的真棒!
这个国产电视剧拍的不错,有点小类似医龙,但是大多数符合中国国情啊。
我作为一个医学生觉得这个医疗纠纷问题我看过的这类电视剧就只有中国的才会出现,这个话题还真的是不好说,很多外国医类电视剧大多数都是对医生客客气气的,我也希望我们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大家都看看吧,理解下医生的苦衷。
医生十问卫生部部长 :一问部长:我们行业是服务行业吗?
如果是,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追求利益最大化; 二问部长:你的工资从哪里拿的,你又知道我们临床一线的工资从何而来,如今的医院没有不搞科室核算的,你给我们发工资了吗!
三问部长:医患关系紧张是由于我们沟通不够,你是不是希望全体医护人员都练就如簧巧舌,比如是政客和律师?
对不起我们是医生,还是请你规定手术之前都去法院公证吧,省得签那无用的同意书。
四问部长:你如果在常年的超时超负荷低工资工作情况下能保持好心情好态度吗!
我所知道的医院没有一星期上五天的,夜班要上,休息日有病人要到,加班是家常便饭。
五问部长:你到北京以外的地级以下医院去看了吗?
六问部长:卫生部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
七问部长:医生受劳动法保护吗?
如果是,那么休息日查房加班,凌晨打车到医院看急诊您给加班费及打车费了吗?
八问部长:医疗市场混乱,一些河南、福建、山西赚够了昧心钱的大款到处开医院,广告骗得老百姓晕天晕地,造就了以新兴医院为代表的畸形医院,同卫生部的离退休人员就没干系吗?
九问部长:您说医院先救人后收钱,您知道不知道每年有多少恶意逃费和欠费发生?
这笔花费是您给还是民政局付?
十问部长:医患关系紧张,是由医生负主要责任吗?
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没有干系吗?
政府严格限制医院的收费,但又不补贴医院。
让医院无法生存、发展,又要医院努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这可能吗?
医生成了社会仇恨、政府嫌弃的职业,政府要把医院带向何方?
为何不敢挖掘点深层次的因素,以至于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境地。
今天的所谓的“医疗商业贿赂治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将责任转嫁到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身上,政府、检察院错误的舆论导向及严重左倾的处理,将会把中国的医疗倒退十年,可悲!
中国,我为你哭泣!!!
--------------《刘敏护士长的遗言》-------------- 我做梦也想不到,我自己成了一个堕落的人,我很惭愧,也觉得很屈辱,不想再活下去了,我对不起医院,对不起严老师,对不起武院长,对不起那些教过我的老师,也对不起我自己。
从18岁护校毕业,我在这家医院干了20年,我喜欢自己的工作,觉得自豪光荣,可是没想到却用这样的方式离开。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护士这个职业,不那么崇高了,我们在劳碌辛苦中,在人们的呵斥声中,没日没夜的工作,没有人关心你,也没有人在乎你,就是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煎熬中,我一点点变老,一点点变的绝望。
这一年,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让我很悲伤,也很愤怒。
可以说,是苏教授的死让我变的灰心了。
确切的说,不是他的死,而是他死的不明不白,医院处置苏教授死亡的事件中,表示出的含糊,让我寒心。
也正是这种寒心,让我做出错误的选择,让我不再坚持内心的是非,不再坚持自己的清高。
才做下那么荒唐的事,连我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
你们可以说我傻,说我痴,为了一个死去的男人,不值得,但是我并不是因为苏教授,而是因为一种——绝望!
我一直认为我自己的职业是崇高的,可是这个事件,让我怀疑我承受的一切还有没有价值,如果这个世界是有是非,有正义的,那么我们的奉献是崇高的,否则就是受罪。
我心意已定,并不是因为什么外力,所以请你们不要为我难过。
卫思云,我心里一直是爱你的,我知道一个男人需要什么。
可是,我必须待在医院里照顾病人,虽然他们不领情,可是我还得做。
所以你跟我离婚,我伤心,却不怨你。
多少个晚上,病人都安置完了,我多想跑回家陪你一会,跟你说几句心里话。
或者什么都不说,就贴在你身上,靠在你怀里。
或者打个电话,告诉我对你的牵挂,可是你和孩子在睡觉。
我不愿意打扰你。
我,对不起你,这辈子没有给你一个妻子的温柔,下辈子我补偿你。
好好待我们的女儿,别让她当护士,千万别让。
--------------------------------------- 刘敏是全剧最悲情的人物。
王冬害死了苏教授,还间接害死了刘护士长,而真正让刘护士长走向绝路的是医院处置苏教授死亡事件的含糊,不公正,让她绝望。
王冬不但逍遥法外,还在继续行医,坏人的过度嚣张,好人的过度沉默,让她绝望。
全院最好的护士长如此下场,让人唏嘘不已。
剧中对钟立行的塑造已经近乎理想,可以为信仰为真理不顾一切的医生,他甚至认为婚姻生活会影响其成为一个好医生。
医生可以超然地存在,而护士很难。
谨记两句遗言:“如果这个世界有是有是非,有正义的,那么我们的奉献是崇高的,否则就是受罪。
”,否则就“别让自己的女儿当护士。
”
春節收到一套,爸爸很喜歡,說這個拍得比較真實,於是看了看。
但是會對這個感興趣的,除了醫務人員和他們的親友,還有什麽人麼?
戴著有色眼鏡、只從某一個角度看醫生的人們,會摘下他們的眼鏡、會挪一下屁股麼?
從評論那麼少就能看出,它並不是一部熱播的電視劇。
或許揭露“醫院的黑暗”的劇集,會更受歡迎吧!
願天下不公正看待醫務人員的人,進醫院的時候都得不到公正的對待。
这是我看到的中国拍得最好的医疗剧!
不推卸,不包揽,该是谁的责任谁负责。弱者的定义不等于病人。
属实被里面的价值观恶心到了
10年前的老片子 8.6分 但2000多人评价 疑问 看了!10年前 揭露医院内幕的片子 应该算是创举为何8.6分的高分应该在这。 为什么2000多人评价显然没火!因为 人物选角不行 剧情设计问题太多 太勉强 太凑合. 以今天的眼光看 7.0分合适 最高不应该超过7.5分。 在豆瓣评分高 评价高 双高 才是好片子
2011.6月~7月
煽情
看到那些看不起病又胡搅蛮缠的人,真是先给医生点一根蜡。
除了剧中的医生过于优秀,这是一部极其真实的中国医疗剧
真正的水平应该是在四星左右,不过很久没看到这样有诚意的片子了,难得编剧靠谱,选角靠谱,导演也靠谱。虽然总觉得片子里对人性的挖掘还不够深,但是已经非常满意了。
算是一部有点诚意的作品吧,不算优秀。片中有些地方宣教色彩过浓,用力太过了。人物刻画得也很不给力,我跟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的地方基本不多(本人也是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有些很有国情特色的医疗行为在片中并没有得到表现。感觉看到后面国产剧假大空的影子还是隐约可见。
想再看一遍钟立行和江一丹对自己内心情感艰难捍卫的那一场。隐忍,有时候比轰轰烈烈来得更肺腑!
其实有的对白写得还是很不错的,人性刻画也有,医患关系和待遇与现实有很大差距但勉强还能摁头吃设定,但是编剧太让人无语了,逻辑较差,该有保安的时候没有保安,该有警察的时候没有警察,医院办公室任出任入、资料随便拿随便翻,该有的惩罚没有,整得每个人像圣母一样原谅这原谅那,有错误却不深挖拔高反思,整得医生这个职业百般无奈还穷得要死,没办法理解
剧中几件典型事件,解决方案都是‘以情动人’,并非是‘以理服人’,这个医院微型社会中,它的法理是缺失的,缺失意味着没有边界线。这种缺失,靠人性自觉。这种‘化解式’到底体现的是人情味,还是因边界模糊的人力内耗?剧中的王冬事件及结果,算应了今天那个热搜么#不再聘请吴y从事教材设计工作#...另外,剧的评分高,几位主演的魅力很有关
这部剧 除了医务工作者 医学生 或者这些人的家人 不知有几个人能耐心的看完看懂的
的确反映了医疗界的一些乱象,也没有回避医院的问题,就冲这一点,还是值得看的。不过,说教意味有点太严重了,尤其是后半部分,大段大段的对白、独白,让我有点受不了
除了节奏很慢(前几集节奏还行)。最感动于江一丹与钟立行之间的情感关系,小王子很合适
和家长一起看的,家长一直都说假,因为事实证明现在的好些医生的确没有这么的把病者当做自己的责任,连看了两部关于医生的剧,也的确像武院长说的,现在的媒体总是首先把医院放在大众的对立面,这样对医院对那些眼睁睁看着病者死亡的医生实在不公平。平反剧吗?丁海,你的女朋友是个神经病!气死我了。
挺不错的。老演员都是戏骨,演技精湛,塑造的医生很感人
我的医院,我的生活,我想我们这个群体已经痛到麻木了。
就国内水平来说挺好的0.0....就是坏人写得还不够坏,考虑到河蟹吧,坏人总是要洗心革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