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第一滴血4》之后很少看到如此简单干脆爽快的片子,不需要消耗太多脑细胞去猜来猜去想来想去,我要做的就是尽情地享受电影带给人们的那种最本真的快感。
一切都似乎尽在预料之中,可是又常常峰回路转出乎意料。
基督徒母亲的四个儿子在面对邪恶的时候选择了以暴制暴的简单方式,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宣扬“爱你的敌人”的基督有时也会默许这种方式。
简单粗暴,以暴制暴。
我喜欢。
《四兄弟》,很酷的复仇故事。
个人以为是同类题材里的佼佼者,其特别之处在于并不一味的刺激火爆,时不时的穿插着些诙谐有趣的桥段,惹人发笑。
象哥儿几个在雪地里堵住律师老头,BOBBY在老头的光肚皮上玩闹似的拍红手印;三个人同在卫生间,撇条的撇条,洗澡的洗澡;还有ANGEL那个疯疯癜癜神经大条的西班牙女友,都大大丰富了并不复杂的剧情。
让人伤感的是英俊的摇滚乐手小弟JACK死在了黑帮枪下,四兄弟最后变成了三兄弟,有点遗憾。
马克沃尔伯格扮演的大哥BOBBY性格有点象“疯狂的石头”里黑皮,简单粗暴,长的很象中年留胡子版的巴拉克。
马克沃尔伯格本人在他那莽撞而臭名昭著的青春岁月里的确称得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或者说他简直是一个混蛋。
据说少年的他曾试图偷走两个越南人的啤酒,并因此还被指控种族歧视的罪状,还曾用恶毒的种族绰号辱骂学校中的黑人同学,因证据确凿,而被判入鹿岛监狱服刑45天。
有这样惊人的混球历史,诠释这个角色也算是不费力气的本色演出。
黑帮头子维克多凌辱手下的手段还真是丰富多彩,有头有脸的高级马仔也得乖乖的趴在地上学狗吃饭,连议员先生也只能和小孩们一个桌子上呆着……不过他忘了凌虐下属是没有好结果的,他自己也是饱受叔叔的虐待忍受不了才杀之而上位的。
黑道老大如果都能象〈黑白道〉里的吴镇宇那样仁心仁术,连卧底在他身边几年的警察都崇拜他,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血肉横飞的争斗了。
所以mark wahlberg演的bobby cp其实是他弟jack????
浴室那场赏鸟的戏怎么回事……别人都拖家带口的,老大老四单着,是怎么回事……黑帮真的干掉太多了,三观有点不正哦。
不能这么杀法吧。
victor sweet设定sophi设定都挺有趣的。
莫名其妙地随性和轻松感,放在现实设定里,还有犯罪和枪战,有点担心教坏小朋友。
底特律和大雪是蛮重要的配角出场吧。
感觉演员们冻得够呛。
导演作品风格好统一哦。
不过这几个黑人演员也算是他常用的了。
影片推荐指数:5分 观看难度3分 剧情 :3 分 综合观感60分 首先,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黑帮片吧,在故事叙述的逻辑上面,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都是顺着逻辑一点点的去讲,就是一个简单的谋杀案,按照一点点的线索去发现幕后的杀手,所以在剧本的理解难度上面并没有什么难处。
接着影片围绕着一个妇女被谋杀开始,她四个养子在追查案情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养母是被职业杀手故意杀害的,最后查出竟然涉及到黑帮和黑警的串通。
最后 这部片子的调性就是典型的美国黑帮片,主要的看点当属真实的街头火拼,还有四个养子之间的兄弟情深。
因为故事并没有很大的反转,中规中矩,所以综合推荐还是一部合格的影片,不会太无聊,喜欢美国的黑帮文化的电影爱好者,我还是蛮推荐的,对于普通的观影者来说,没有太烧脑的情节,所以观感也蛮不错。
冲着加内特来的,五官什么的真的很精致,现在也30多了在《比利·林恩》里不上妆还是眉清目秀的,想他刚出道时应该很好看,所以找了这个。
然而……为什么他不梳头呢……(?
)哥四个的性格都好突出,唯一相像就是都挺混(球)的(除了杰瑞),发现妈妈不是意外被枪击,四个人风风火火的也是有意思。
又追车又堵人的,小混混的看家本领全使出来,冲动又很可爱。
电影里的反转很多,但真的好爽,不管好的坏的,真的是这样还是误打误撞的(安吉尔和反派警察真是马润就是马润呐,真淡定),总之反转得很有意思,也超喜欢这种设定。
据说原本被邀请演鲍比的人还挺多的,马达和大本好像都被邀请过。
不过马克•沃尔伯格演这个超合适,形象是次要的,从他个人经历、台词功底,放在这个位置刚刚好。
反正……鲍比大多数台词都是临场发挥,超真性情的hhhh个子矮怎么了?
五五分的身材怎么了?
大哥的形象太好了。
饰演四弟杰克的加内特当时不到21岁(上映后的20天才满21),经验不多,不太会临场发挥,还是哥哥们教的。
满场就听大哥在逗他,杰克老老实实喝牛奶吧,你以为是男人的JY吗哥哥们喝的都是真的伏特加,哈哈哈哈好gay啊还一直叫他my little fairy(我的小仙女),没眼看⁄(⁄ ⁄•⁄ω⁄•⁄ ⁄)⁄ 大哥和四弟之间“腻腻歪歪”的台词也都是两人临场发挥的。
兄弟里真的会滑雪的也只有这两位。
以及厕所那场戏,一共拍了2天,加内特淋浴淋得都快脱皮了。
不过就国外的资料来看,偶尔杰克紧张、瞪大了眼睛定在某处,可能也包括他潜在的择偶倾向(看着有点“爱好:男”的意思),都和领养前有关系,资料说明显地暗示了他曾受到过骚扰或者性……虐待……虽然我个人没太感觉出来。
很激爽的电影,熬夜看完乐得不行虽然还是不明白,加内特为什么不、梳、头→_→每天形态各异的,发型师也很想流泪吧?
老太太一生慈善,挽救了几个可能混为黑社会的儿子,但最终仍靠黑社会俄手段为自己报仇。
黑帮老大虽然买通议员、警察,但对兄弟们却太过冷酷无情,最终众叛亲离,死无葬身之地。
警察虽然对四兄弟网开一面,但对警队败类也想网开一面,最终无辜被害。
四兄弟暴力加策略的追凶历程,本想通过简单暴力点到即止,没想到却受到更暴力的反扑,只好转而求策略,反而大获全胜,不能不佩服四兄弟的智慧,但反过来其实也是导演对法律丧失信心。
所以真正的人性是无法用法律来束缚的,只能由自己以和周围接触过的人决定。
喜欢导演处理兄弟之间,仇敌,警察败类的关系喜欢这样处理,因为关系再好的人也会有矛盾,而且兄弟之间的误解也在慢慢推动剧情,这点上让我感觉很真实,没有什么"高""大""全",也是自然人吗,而且还是无人领养的问题青年,但是整个片子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渲染暴力上面,反而是伴着轻快的音乐,让四个兄弟一点点度过难关. 最让我觉得惊喜的是处理警察败类和仇敌的手法,也许是同类型的片子看多了,总以为一定会怎么样,可是我很高兴因为我失望了..呵呵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星易呈(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73201/剧情结构:(开篇)神秘车辆跟随一位女士来到超市门口;通过开场画面锁定标准好莱坞式悬疑影片风格;(铺垫)慈善女生亲切教育偷窃小孩,并为他买食物;女士被入超市劫匪所杀;被慈善女士收养过的上百号孤儿前来祭拜;四个无人收养的混世魔王来到墓前,老大重量级流氓,老二跟随养母居住多年,结婚生子变为老好人;老三过去坑蒙拐骗,泡妞无数,当兵改正;老四是大帅哥,一流流氓,三流歌手;四人回到家中,看着各自的房间伤感,就连极度暴躁的老大也偷偷卫生间哭泣;(转折)四人酒吧决定为母亲报仇,(争论)老二坚决反对,认为法制社会还是应该交给警察来处理,并起身离去;酒吧酒保却提供警察提到的目击证人信息;(带入第二幕)三兄弟带上武器抓住篮球场小混混,小混混大声冤枉;去印证果然10点篮球场就熄灯了,案发时间是11点多,所以推论目击证人说谎;(游戏时间)然乱篮球场搜寻目击证人,发现可以小黑,逼问得知目击证人大黑地址;大黑放狗咬伤老大,被老三灭火器赶走恶狗,爬绳下楼逃生的大黑,被暴躁老大用菜刀砍断绳索,甩断双腿,逼问出杀手相貌和出没酒吧;(中点)酒吧老四暴露意图,被杀手率先开枪;酒吧火拼,风雪夜车戏追逐,撞翻杀手汽车,枪杀杀手;(B故事)警长与四兄弟的故事;第二天,警察收拾尸体,警长问询四兄弟无果,警告有线索一定要向警方报告,不要试图私人方式解决;(坏人逼近)匪首得知杀手被杀消息,让手下调查;老大老二去杀手家里查找线索,而老三恰巧被女友缠住在家狂欢,意外从保险公司口中获知老二给母亲购买大量意外保险的事情;老三找老二工友获知,老二和黑帮有瓜葛,并被议员冻结账户,濒临破产;老大老四在杀手家照相机发现律师与母亲在一起的照片,暴揍律师才知道,他是母亲的男友,两人再秘密交往;(一无所有)老三告知老大关于除了保险之外老二的所有事,汽油逼问议员得知老二与匪首有联系;老二取出保险金被老三跟踪;老大他们跟踪匪首跟班意外发现老二塞给他钱,老三也终于抖出保险事件;老大暴揍老二,老二因被怀疑而愤怒,一切都是因为不愿意跟匪首分的房地产利益,被冻结财产,保险只是个意外,而花钱就是想和匪首和解而已;老四被袭击中枪,几人跟黑帮火拼,干掉匪众,老四不治死亡;(黑暗时刻)警长来告知母亲为老二,来警局报案求助警员小马,小马偷偷告知匪首,才给母亲带来杀身之祸;随后警长暴揍小马并收缴警徽,被小马偷袭强杀,并伪造现场;参加完警长葬礼,老二建议40万跟匪首讲和被拒,却产生新思路;(进入第三幕)老二找匪首助手要求用40万美金求和,并约定冰面交易;(大决战)老大老二拿钱去交易,匪首让小弟锯开冰面要干掉他们;同时老三去找警员小马,并让自己女友报警;警察包围小马家,老二用激将法让小马说出杀死母亲和警长的事实,然后告知自己身上装了监控,已经被警察包围,不明真相的小马劫持老三位人质,杀出房间被狙击手击毙;而这边,匪首手下被40万美金收买,反水干掉匪首并抛尸冰窟窿;(结局)轻松扛过警察的暴力式审问无罪释放;三兄弟重回幸福快乐生活,但是还是时常会想起母亲那慈祥的眼神。
剧本很经典,每个场景之间的联系都很娴熟,可是从单个场景来看就有很多问题,比如餐厅吃火鸡回忆戏的冗长、潜入律师家一场戏中硬要墨西哥女人露面(不止这一个场景,在几个地方都硬是加了她的戏份),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在剧本紧凑的环环相扣中夹杂了对(现实中)城市的表现(冰球戏是最明显的,在台词和表演上更是不胜枚举),这对于对相应文化背景缺乏了解的观众无疑是不公平的,同样是反映城市的性格,城中大盗和什么杀不死你这两部描写波士顿犯罪的电影可以和这部相对比,从中或许可以总结表现城市电影的正确手法。
但值得说的是,最后三个场景切换的决战还是应用的很好,值得总结。
是的,看见简介的时候,的确以为是可以像《sin city》一样看见以暴制恶的激烈冲突,但是,本片对于暴力的渲染并不重,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最近的影片给我们太多的视觉冲击,以至于这种分量的枪战和打斗已经算不上什么了。
但这恰恰是我所希望见到的,家庭的温暖,就在那不经意的饭桌上展现,逝去的母亲,如耶稣般重现;手足的感情,仍坚不可摧。
感谢导演没有让这四条汉子反目,毕竟,这世上或者电影中我们已经见够了尔虞我诈,人性的真善美反而弥足珍贵了。
最后酣畅的结局仍然有一点瑕疵,冰天雪地走来的复仇之神,要是更干净利落些的话,我会更喜欢的,但,这就是生活,不是么。
音乐非常赞,当你觉得应该有音乐的时候,它就那么听话,刚刚好升了起来,而且都是舒服的那种。
ed响起的时候,母亲那一笑,让整个冬天也暖了。
电影里展现的底特律似乎是:你上一秒还在和对方说话,下一秒钟你就会被对方拨枪射杀。难怪底特律的房价这么便宜(╯﹏╰)
善良的人总是屈服于强权与暴力,当暴力遇上暴力,那看的就不单是谁更暴力,还有非暴力的威信与智慧.
6/10。有意渲染出一种黑人与白人文化互渗的现象,四兄弟在互相问候、以暴易暴的事情上毫无种族区分,当二哥在吃饭时,想起自己曾遮蔽手上象征暴力的花臂纹身被母亲发现,然而养母没有歧视他,并扯下毛衣让二哥看自己在肩头也有纹身,养母的死象征四兄弟心中改善命运的美国梦被打破,使他们回归了充斥着凶杀、枪战、暴力逼供和政客腐败的黑人街区,用无法无天的方式铲除黑社会,而四兄弟回到母亲已不在的家中共享爵士乐来排解哀愁,展示了种族之间包容的精神。问题其实是对反派的描写有弱智化的倾向,公开侮辱甚至强抢手下的女人,最后眼看要众叛亲离、沉尸冰湖,还手无寸铁、嚣张傲慢地指责一堆冲他拿着家伙的叛徒和敌人,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典型以暴制暴!惊现modern family里的Gloria~结尾收得不够给力!马克沃尔伯格一直挺能打啊~
一部关于传统孝道的故事,尽管该孝道行为不是发生在东方,还有点血腥暴力,总的来说,对母亲的无尽的恋爱,仍然引发了普遍而共通的情感。关于母亲出场2分钟就能刻划出别样的善良与仁慈,是导演的精彩一笔。
两星半吧,情节中规中矩但也有一些小的好细节。
虽然故事简单,但是喜欢这种兄弟情。
我喜欢男人的电影.可是这么一个好开头.怎么就搭了这么一个烂拍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老板不要对员工太苛刻。
这是我见过最抠的大佬了,得对手下多资本家啊,能让手下为了四十万把他扔进去
很有GTA的感觉.帮派,犯罪.情节紧凑,故事条理清晰,结尾的绝地逢生很棒.总体8分.
故事结构不复杂,但叙述以前缓急有致,既有温情也有暴烈,是一部类型片中的成熟之作
这应该达不到抖音推荐的地步
终结了BOSS没有痛快的感觉!很美国小镇式的电影!
看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感觉有点无智
以暴制暴的经典
老四完全就是凑数的,全程如空气。
保守势力作品。小区圣母被杀,四养兄弟,两黑两白,义警复仇。
有时候对付坏人就要用坏人使用的招数,这就是规律。
无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