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刚开始会决定去看这部片子,完全是因为炎亚纶,并没有研究过这部片子的剧情,但是看了一集后发现,每一集都是一个小故事,但是整体贯穿下来,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没有谁会让你渡不过,让你渡不过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每个最后死去的人,都只是渡不过自己内心的坎。
我很喜欢这部片子,有点偶像,有点校园,有点悬疑,有点爱情,有点哲理。
推荐给大家看,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点。。
原本是在b站上看到了一些片段,有点兴趣,就来考古了,毕竟这已经是十年前的片子了。
没想到越看越觉得这剧不简单。
以下是我看了每个单元想到的一些东西。
一、黄禾相关词语校园霸凌、校园贷、乱伦、师生恋、谎言、自杀女老师的一个谎言,让那个背负罪恶感的男生最终跳下了楼。
而老师走出了失败的婚姻,自己和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从师生角度看,本身老师这一地位对学生就是不平等的。
但从婚姻角度看,是不幸的婚姻迫使这个女人向外看,不知怎么爱上了自己的学生。
从黄禾这个青少年的角度看,这个男孩做厌了优生和差生,他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也许这段不伦恋,只是他想要激起自己那滩如同死水的心的一点水花。
而从始至终,黄禾的父母没有出现在剧集中。
这也许是个暗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对父母缺席了。
究竟是什么让他跳下了楼?
是他误以为自己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是天台上那番劝导?
也许是心灵的荒芜吧。
二、小琳相关词语出轨、离婚、寄养、父母期望明明有那么多父母,没有能力去将一个孩子好好抚养成人。
明明他们自己也只是年龄超过了十八岁的孩子,却要去生下孩子。
就这样把痛苦一代代传下去。
小琳一直在等她父母来接她的那天,开开心心去吃一顿大餐啊。
所以她等啊等,等啊等,哪怕那么饿,哪怕是胃里空无一物地离开。
在草地边碰到的那个在墙上涂鸦的男孩呢?
“街头涂鸦不是正道。
”真正的兴趣、真正喜爱的事物被扼杀。
狠狠的训斥。
那么好吧,就好好做父亲期待的那个小孩。
练书法,练书法,练书法……欢欢喜喜拆开那个鼓鼓囊囊的红包,里面是一盒新的墨条。
哀莫大于心死。
三、妮可/小唐相关词语混混、欠债、援交、车祸从最初登场便是一个惯用手段的校园女混混形象,并且和混混头儿在一起,合谋骗钱。
再看下去,才知道妮并不是真的自己乐意当小混混,甚至她和校霸在一起也许只是为了更好赚钱,更易生存罢了。
(尽管如此,后来校霸听说妮可和很多人在一起过后对她表示鄙视,而从妮可的反应中看出,她对他其实是有情分的。
但他终究不懂她,只是把她当拍拖对象吧)对妮可的第二印象是桀骜不驯,极其自尊。
桀骜不驯在对学校,对课堂,对老师,对同学上。
酷酷的,拽拽的,一幅不要惹我的表情。
但其实,都是被逼着伪装太久,习惯成自然了吧。
班长喜欢她,笨拙的表达总是被妮可二话不说回绝。
不接受班长一丁点同情。
在她看来,那是施舍,她不需要。
极其自尊其实是极其自卑。
但换个角度看,妮可的长期拒绝也很理性,生活中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有班长这样的人不求回报地帮她,所以干脆连班长的帮助也直接拒绝掉,更好适应残酷的生活。
妮可她很聪明,很会观察,她能够理解别人,也会关心人。
别人看不到小琳微笑背后的苦笑,她看得到。
她会满不在乎地走开,也会劝小琳做“先放弃”的人。
还有在最后,看到那个欠债、酗酒、家暴的爸爸留下的保单,听说他的病情时,妮可脸上一瞬间的茫然。
越会体察别人,自己有时候过得越痛苦。
她究竟该恨该爱该悔该原谅?
妮可身在尘埃里,却总是仰望。
她做援交女郎是因为只有这一条出路。
她攒钱,为了妈妈和自己能够有新生活——妈妈不用再被毒打,自己能够重新读书学习、考上大学。
“我想考大学。
”“哎哟你真是厉害,如果叫我读书我头都痛。
”在酒店里和另一个援交女郎的对话。
这话太苦了。
再说班长小唐。
不知道他为什么一直喜欢妮可。
哪怕每次他的好意总是被无情地拒绝,他下一次仍会笨拙地表达他的善意;哪怕她的部落格那么阴森可怖,他会总是担心妮可是不是要自杀;哪怕发现她在援交,他也是默默守着,去阻拦劝说,说用我的零用钱帮你。
小唐是真的喜欢妮可,才会不在乎她做了什么,哪怕是援交——这种在别人眼里最贱的职业。
小唐告诉妮可是自己害的叔叔出了车祸。
妮可问为什么要告诉她。
他说,他宁愿她恨他也不愿意看到她恨她自己。
但妮可确实很好。
班长也一定知道的吧。
还有值得一提的教官。
学校校长听到有老师假装警察去骗援交后,给出的处理结果是私下教育那个老师,把事情压下来,因为如果事情搞大了他们也要负责任。
太过真实。
唏嘘。
我没想到的情节是,教官约来那个老师,把他揍了一顿,再打电话让老师向妮可道歉,他自己也表达歉意,说只能做这么多,还祝福她。
学校还是很好的。
听完电话,妮可这样和妈妈说。
这不是一个优秀生爱上混混女的烂俗故事。
这是真实的残酷的故事,而班长的存在、教官的存在、妮可充满希望的未来美好得不像真的。
但我又希望,在真实的生活中,这样的美好是真实的。
四、李优相关词语私生子、跨性别者、同性恋哭得不能自已的一个单元。
这一期的主题,实际上和小菊还有李优说的话有关。
小菊
李优是的,李优是跨性别者。
而她和小菊相爱了。
在新学校里,她以她想要的方式活着,活得前所未有的开心。
然后在这个时候,梅丽贴传单揭露了李优的秘密。
传单满天飞,所有人都在说“原来是个女的”“阴阳人”“变性人”“变态”“好恶心”……恐怖的是,当一件事情被曝光出来时,没有一个人在意消息的来源,没有人在意那个笑得很满足的梅丽。
梅丽对李优有感情吗?
有,是由嫉妒之情生发出来的强烈的占有欲。
其实从一开始李优出现,她就说过一句话“我就喜欢这种类型的”。
什么类型?
富家子弟。
小菊和李优的两情相悦激怒了梅丽。
所以她选择了毁灭。
这不是爱,这是李优说的“我要不起”“太残酷”的感情。
生活中的梅丽也不少,而这类人在生活中不是配角,而是主角。
李优是这单元最悲剧的人。
悲剧之一,渡说的实话——“你还不明白啊,跟你自己过不去的,其实是你的身体啊。
”悲剧之二,世界的残忍
悲剧之三,世界上她仅剩的朋友,阿国,对她说:“你让我觉得很恶心。
”李优说,那真的对不起。
可那明明不是她的错。
这样一个伤痕累累的人,还是温柔地对别人。
“如果阿国消失的话,你就可以永远跟小菊在一起了。
”“没错,但我不是这个意思。
如果连我最好的朋友都没办法接受我的话,这个世界,就再也没有我立足的地方了。
”“那你要我帮你什么?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就请你把我带走,去填补你的奈何桥。
”最后和阿国的那场决斗。
阿国一遍遍嘶吼“你不是我兄弟李优”“你不是我认识的李优”,李优一遍遍嘶吼“我是”“我是”。
没有人认可他(她),只有他(她)自己固执地认可自己。
故事的最后,李优还是离开了。
所幸小菊还爱着她,所幸阿国还当她是兄弟。
故事到这里,很美满。
跨性别者这个群体是个小群体,又或者说是隐形的群体,是我们当中的一部分。
正是因为比例小,正是因为隐形,大部分人也许没法体察他们的痛苦。
若是通过这次共情,体察了那么丁点痛苦,那么更令感到他们痛苦的人更加的痛苦——共情来的痛苦远远不及他们真正的痛苦。
希望少些人张口就恶语伤人。
体察别人,也是体察自己。
五、小菊/巧巧相关词语同性恋、流言、网络暴力、新闻媒体、自杀终究没能逃过BE。
我是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的——这对女生投海自杀了。
但是从第九集开始,我就觉得很疑惑,明明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甚至还有点小美好,究竟是什么事情能把她们逼到自杀?
看着看着,是心极速的无法控制的冷却。
一根一根稻草的堆叠,压死了她们。
第一根稻草,亲人的不解和责骂。
巧巧的单亲母亲劈头盖脸的责问“你们是在搞同性恋吗?
”“你难道想要一辈子这样下去?
”……小菊的母亲的苦口婆心“我赚钱供你读书,你却去搞同性恋,让街坊邻居知道,你让我的脸往哪里搁?
”“离开那个变态,你就会好起来的啊。
”……第二根稻草,小菊和李优的情愫。
李优一直爱着小菊,而小菊其实从始至终也一直爱着李优——最开始她爱上的是男生李优,然后她依然爱着有着女性身体的李优,难道李优真正做成了男生,小菊就会不爱他了吗?
只不过是小菊有了一段新的强烈的感情,她还来不及想清楚她和李优的感情。
终究是没有机会想清楚了。
第三根稻草,部落格下的评论,又或者,网络暴力。
“同性恋虽然不太好,还是要珍惜生命啊!
欢迎来**教会!
”“我看长得都还不赖,可惜怎么去当同性恋了?
”“想要死快点死一死啦!!
”“好可怕的高中生!!!!!!!
”……第四根稻草,旅途中的意外。
烧烤后火没完全熄灭,烧着了天价的木雕椅。
落荒而逃。
第五根稻草,由网络暴力吸引来的新闻媒体。
全世界都知道了,她们这对“恶心的同性恋”。
第六根稻草,李优的自杀。
李优是个坚强的人,但是还不足够坚强。
新闻媒体一路嗅着商机追到他楼下。
再坚强也受不住破碎不堪的心再被砍上一刀。
“李优渡过了自己的劫,但是渡不过所爱的人给她的劫。
” 引自b站用户 子鼠不吃紫薯的评论“虽然半年没见面,可是这半年,我都是为了你而活的。
虽然你想要的样子,并不是我想要变成的模样。
”“但不管怎样,你还是第一个燃起我生命热情的人。
”事情就这样一步步失态,发酵,无法控制。
两个女孩走向了大海。
我想了想,促成这个结局(三个人自杀)的最关键的一步是网络暴力。
正是那些言论,激起了好事之徒的猎奇心,引来媒体争相追猎,然后是李优,然后是小菊和巧巧。
面对记者们的围攻,教官只是一再强调:“我们学校没有同性恋!
”被追问的学生回答:“反正我不是同性恋啦。
”记者们使出浑身解数套话,“黑的都说成白的”。
小刀说得多对啊,“关你屁事啊!
”。
又想起一句话,“爱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人终究是没了。
这应该是这单元最宁静的图片了六、李强/小刀相关词语黑道/梦想/机车/三角恋这一单元,关于少年人的义气、爱情和梦想。
先说佩佩。
三个人的情愫,因为谁都没有表白清楚心意,而产生了隔阂,甚至是决裂。
很多时候明明谁也没有做错什么,事态就不可遏制地扭曲了。
谁也想不明白,想明白时已经来不及。
再说梦想——佩佩的梦想是和机车相关的。
尽管在学业、校规上做得不尽如人意,但她有自己热爱的事物,有想要去研究的门道,这比起浑浑噩噩度日要好太多。
她也因为机车和小刀结成干兄妹,也因为机车和李强产生情愫,最后她是哈雷俱乐部的部长。
李强的梦想是去台北,做一名歌手——他的房间里有吉他,他为佩佩写歌。
但父亲想要他子承父业,继续守护这片果园。
父子俩曾因为这闹得很僵。
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李强向现实妥协了——果园的梨没有销路家里断了收入,他便把维系他和佩佩情感的摩托还给了机车行;放不下自尊心没有勇气向佩佩解释,他便打电话叫小刀来接佩佩;父亲为了证明自家水梨的清白喝农药自杀,他便放弃了去台北的想法,帮康复的父亲一起打理果园……向现实妥协后唯一令他有些开心的是,他告诉父亲自己不要摩托而想要一把吉他,父亲很爽快地答应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那么幸运,踏上追寻梦想的道路。
甚至追寻梦想路上的苦不堪言,也被很多人渴慕。
小刀是老师教官眼中的不良少年,但他也是从不害别人、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少年。
为小菊和巧巧的自杀愤恨,为不能揣测佩佩的心意懊恼,为最好的朋友背叛他、偷走他喜欢的人恼怒最后却又原谅,为自己做了伤害李强一家的事情而痛悔,为不让柯桑伤害舅舅、伤害朋友、伤害别的人而与他同归于尽……自始至终,他只是一个少年,而且,是一个太好的人。
其实哪怕他不为了李强,只是为了自己,而选择继续在井里做手脚,也没有人能苛责他,因为即使柯桑没选择让他去,也会让别人去。
只是,小刀觉得,自己必须这么做。
这,是小刀的原则。
小刀付出的代价是生命。
小刀的死,源自一个走入歧途的少年穷途末路下仍旧坚持的义气。
我也说不出到底是什么让小刀走上了这条路。
还有句话想说——小刀的父母也从始至终没有出现,只看到小刀的舅舅。
七、大东/小仑相关词语校园霸凌、同性恋看了这一期,总想到一个词——党同伐异——不仅能用在学术、政治、社会上集团的斗争,还能用在人与人之间。
一种风气。
小仑性格柔弱,一直穿粉色毛线衣,擅长设计美甲图案,乐于给班上女上做美甲,和每个女生都是好朋友。
但他是个男孩,所以有人说他“娘”,有人看不惯他、欺负他。
甚至后来帮助他的教官这样说——
人们总觉得性别特征是固化了,成为一种标杆,而且总有一种错觉——一切和那标杆相同的、相近的才是好的、正确的。
若你和那标杆全然无一点相像之处,那么你就必须被改造;若你不同意那标杆,想要另立其他标杆,那么你就必须被抨击,直至被感化,心悦诚服地赞美、向往那标杆。
小仑除了别人说的“娘”,他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很热心善良。
帮班上的女生做美甲只想着尽善尽美,而且不会收取朋友的费用。
他很孝顺懂事。
和阿嫲相依为命,教阿嫲煮红豆汤来维持生计,还贴心地让阿嫲加了糖就在勺子上打个结,这样就记得放过了糖;阿嫲年纪大了放多了糖,他也不责怪,只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被收保护费,无奈借口要捐献爱心向阿嫲问钱,但听到家里的状况又放弃了,还安慰阿嫲没有关系;在学校吃了再多的苦也不会说出来让阿嫲担心。
他很善于观察、懂得感恩。
卢子仗义相助,赶走了欺负他的大东。
他心中十分感激,甚至有几分情愫,于是很耐心地做了手工送给卢子。
听闻卢子有女朋友后,他有点落寞,明白了卢子对他只是仗义,他没有什么消极的反应,只是招呼卢子路上小心。
有些人只看到小仑“是个娘炮”,却忘记了其实大家无非都是人,活生生的人。
小仑也是人,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好的人。
他只是和别人不同。
没有人该规定谁应该是什么样子。
小仑是同性恋。
然后他发现大东也是同性恋。
他告诉了大东。
他说,原来你和我一样。
大东的反应是什么?
震惊,否定,然后是暴怒,疯狂的拳打脚踢,一瞬间心的扭曲和变态。
他说只要小仑永远不醒来,就没有人知道他是同性恋。
对于同性恋,人们的态度几乎近于“谈同色变”。
可是如果这是与生俱来的,那谁又能责怪谁?
一个孩子生来就是左撇子,你一定要训练他用右手写字;一发现他偷偷用左手,一发现他用右手写的字歪歪斜斜难以入眼,你大声斥骂:“你个左撇子!
告诉你不许用左手写字,给我用右手写,听见没有?
写不好今天不许吃饭。
”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潜意识里往往会感到好奇、恐惧、抗拒……同性恋正如此,人们少见,所以对此知之甚少,甚至将这约等于未知了。
好奇——“哎?
男的喜欢男的,女的喜欢女的,还有这样的?
”恐惧——“他们这样好少见,好奇怪,好可怕啊,这不会传染吧?
”抗拒——“咦,男的和男的,女的和女的怎么行啊?
太恶心了吧。
”人们有时候对陌生人如此,对外乡人如此,对未开辟的土地如此……如此如此……但一旦与陌生人熟络,和外乡人建立友谊,在那片被征服了的大地上行走,一切又是那么“正常”,甚至于“普通”。
那么同样的,同性恋只是一个标签,也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标签。
小仑,大东,他们最先是人。
他们也有血有肉,有情有欲。
他们也只是普通的学生,小仑可爱,大东要强,都很好相处,都不是坏人。
他们可以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爱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长辈,我们的晚辈……大东首先是要强的。
他有一个拳击手哥哥,而且哥哥即将参加世界杯。
多酷。
他崇拜哥哥,羡慕哥哥,追赶哥哥。
于是他在房间里发狠练拳,他帮所谓的哥们收保护费、入室抢劫……他想拼命地证明自己是强大的。
因为这,他也走了许多岔路。
比如说他究竟为什么霸凌小仑。
有的时候,我们就是头脑一热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再到想明白时,已经来不及了。
(当然有目的性的霸凌另当别论)他也是善良的。
善良这个词我用得太多,但这绝对不是个烂词。
他知道小仑家里困难交不起保护费,所以就让他打扫卫生代替。
他在小仑昏迷后最终醒悟,握着小仑的手道歉,抱着阿嫲痛哭。
有人说大东是所谓的“恐同即深柜”。
我觉得,大东只是一个恐同的深柜。
恐同的原因是被其他人同化了——大家都觉得同性恋不好,他是大家的一部分,当然也这么认为。
他是深柜的原因是,他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自己。
不知道在青年时期,有多少人真正搞清楚过自己是谁。
这单元和前面单元里的同性恋都被抹上了悲的色彩。
这悲来源于社会,来源于他人。
教官和古老师都是明理人,而且更幸运的是,他俩都爱着学生。
或者更确切地说,古老师是爱学生,而教官是护学生。
教官
古老师教官的做法其实有的时候非常有效,有些人横竖是油盐不进,坏透了的。
但是我们现在是所谓的“文明”的社会。
暴力总是不太好的。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被逼迫至诉诸暴力)古老师的话太对,只是实行起来,太难。
“欣赏别人”“互相尊重”,我到了这个年纪,我学会了吗?
我贯彻了吗?
就算我学会了,我贯彻了,别人又知道要同我“互相尊重”吗?
还是希望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党同伐异”。
未完待续……
《死神少女》让我想起了一部动画片——《地狱少女》 事件不同但形式相同。
看着让我感觉是真人版的《地狱少女》
妮可真的可以和小唐在一起吗,小唐的父母会接受妮可吗。
我比较想看小琳的父母没有死,他们知道小琳一直在学校等他们来接自己回家,等到饿死,会不会愧疚,会不会难过。
李优渡不过的,她需要克服的太多了,她私生子的秘密,女生的秘密,同性恋的秘密,她的身上怎么能压了这么多秘密啊。
到底最后是什么压垮了她。
“不要轻易动死亡的念头哦。
你想变成石头吗?
”“请你帮助我!
就算是变石头那又怎么样!
”老实说死神少女什么的,真是一个很挫的名字,我才不承认我是因为瞄到炎亚纶这个帅哥才去看的咧。
台湾偶像剧大多充斥着神奇的身世背景和逻辑,偶尔看一看不仅打发时间还有益于我们被现实搞的很纠结的身心健康。
可是这个剧很好。
真的很好。
既天真又残忍,既确定又茫然。
就仿佛透过这些人物,触到了曾经那个多刺的柔软的自己。
以下剧透慎入。
这部剧是一个个的单元小剧组成的,慢慢的一个一个发展开来,贯穿始终的是石雨的老师,死神少女渡和沈奇(炎亚纶)。
在这里我得说一句对不起炎帅哥我忏悔看的时候我经常一错眼就把你和Ella在花样少男少女里面的形象给弄混了所以说你们真的没有血缘关系什么的吗【尼奏凯!
让我想想。
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呢。
师生恋,援交,父母离异,家长的不理解,早恋怀孕,性别错位,女同,男同,最后甚至有批着领养皮的兄妹乱伦。
不仅如此,这些高中孩子的眼中还有折射大人的世界,从黑道贩毒到政坛污水,一个不落。
这样的题材,也亏台湾能放。
可是真好啊。
就像黄禾说的“我想做回最初纯粹的自己”。
孩子的世界,非黑即白,简单透明,所以也能轻言死亡。
对于长大的人来说,这个世界这么大,所以一点点什么爱,什么自我,什么义气,什么回忆,全部都无关紧要。
可是他们不同啊。
这个世界也只有一间教室这么大,或者更大一些,是石雨高中的天空。
所以拥有的东西本来也就只有这一点点,失去了,就像是崩塌了整个世界。
即使变成石头也无所谓啊。
即使过不去也无所谓。
即使永远也无所谓。
我只想要你。
想要现在,想要当下的那个你。
未来是什么东西,触摸不到啊。
所以不想也没什么吧。
看的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所谓的“渡过”就是从孩子,变成大人了呢。
明白一点点不是一切,明白做错了事情就要去承担而不是逃避和推卸,明白,要负责任。
可是,明明很多大人他就渡不过啊。
他们耽于自怜,醉心名利,到最后却忘记怎样做最初的自己。
所以小琳说“你们不来,我就等到死”。
李优说“我的身体不是我想要的那个模样”,巧巧说“是这个世界太疯狂,那不是我们的错”。
是。
根本不是我们的错。
明明是整个世界要和我们作对。
我们只是被强迫去面对所有罢了。
可是现实有这么多种抉择,这么多种意外,所以最后我们只能执着的抱定一种想法,然后坚持到死。
其实很多时候啊,我们只要一点点温暖就能坚持下去。
比如说对妮可忏悔的小唐,又比如说为大东治伤的小伦,甚至只是,听到的一个关于实习老师痴情的故事。
怎么办呢,我们已经和世界不一样了,我们已经受到诱惑,不自觉的去做下错事了。
只有靠着这一点点温暖,我们才能重新回头,期盼那些温暖,能给我们一个重来的机会。
于是最后,妮可说“你可以来台北找我”,大东不断的不成调的对小伦说“我错了”,亚贞哭得声嘶力竭,打电话和小海说“你去和他们说好不好?
我们已经知道错了,我们自己做错事自己承担。
”我们没错。
可是有些时候,我们也的确错了。
所谓成长,就是负起自己应该要有的责任,和这个世界妥协,或者直接低头。
太固执太任性的,就会变成石头。
其实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沈奇。
啊说到这里我得插花一句炎亚纶分裂出来的高超真是太帅了各种耀目帅得闪瞎人眼啊=v=【泥垢!
那是这部剧最后一个故事,沈奇对于渡的执念。
放下了,就可以活下去,而放不下,就只能抱着执念去死。
事实上前面已经有说渡就是杜荷,现实中有的女孩子,只是她未醒。
所以我一边看,一边在猜测最后的结局是怎样。
一定是大团圆吧我想,沈奇放下了对渡的爱,然后再在现实遇上她。
可是想想就觉得惆怅和不甘心。
怎么可以呢,那么简单的在死亡面前就低头了,对她的感情抵不过现实,那么再见面的话,大概也是擦肩而过吧。
、作为局外人,无法深切体会到他直面死亡时候的心情。
只是单纯的不甘心。
所以我是真的没想到,沈奇也会是渡不过的那一个。
在医院大楼的天台上喊:“渡,带我走!
”然后径直的,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
他没有渡过,却没有死。
连带的,杜荷也醒了过来。
嘛,编剧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呢?
渡不过不好吗?
可是我们无法面对这个世界,死亡有时候的确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甚至主角都选择了渡不过却最终打出了完美CG……但是,如果我们选择渡过才是不好的那个选项,我们付出的代价,就是死亡。
是坚持自我还是努力适应?
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事会有不同的选择。
在你看来可笑的坚持,或许就是我这一生一直追逐的信仰。
作为一个宅基腐三修的渣,我没料到这部剧里会出现同性恋。
它和例如师生恋啊校园暴力啊甚至于乱伦啊又不同,是更加不能让人接受的小众。
可是这剧还不仅有女同,男同也有。
这些几乎占了总篇幅四分之一。
日漫的流行造成小众文化的迅速蔓延扩展,我看多了年纪甚小还不懂什么叫压力不懂什么叫千夫所指的伪腐女们欢乐的叫嚣,自以为所有爱情甚至暧昧都应该被鼓励,能接受二次元或者三次元的美型却对真实平淡的同性爱毫无怜悯甚至嗤之以鼻,睁着好奇的眼睛去围观和宣传本来不容于世的情感。
即使不含恶意,可是自以为是的关心和偏向就可以吗?
对不起。
从你们的眼睛里,我越发见到自己的特殊和狼狈。
于是,看到教员推开记者说:“我们这里没有同性恋!
”看到小伦对大东说:“和我一样有这么丢脸吗?
”我突然间开始心酸。
最后要说点什么呢?
炎亚纶好帅王子好帅沈建宏好帅=v=【其他的不记得名字了←你这只渣里面的妹子都好温油当然妮可除外然后为什么我又在欧阳盆栽里看见你了你还是在做一个活所以说孩子你最后抛弃了小唐么T T特效好烂标题的美化好没创意编剧你敢不敢加快点儿节奏还有敢不敢不那么虐嘤嘤嘤最后,上天赐给我一个小唐一样好调教的单纯小男生吧!
【泥垢!!!!!!!
我看过很多遍<<死神少女>>,一部讲述高中生社会问题的单元剧,第一次看,纯属因为阿布。
看完以后,觉得很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像剧中的人一样,迷失了一切,渡不过去,那时我以为永远不会有那一天,我会绝望的喊渡,你在哪里,带我走所以,我看了一遍以后,很久不敢再重温那里的噩梦等到我再看的时候,是我快要喘不过气的那段时间,我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会那么理解那些学生想要被渡带走的心情,那种黑暗的,濒临死亡的,挣扎的气息,我却不怕了,甚至喜欢沉浸在这种氛围里,我知道,陪我坠落的人有很多,或是我们都一样,总有那么一道坎迈不过,有些环境,是自己选择不了的,天生如此,没有光明与希望。
看的时候,我把所有坏的结果都想了一遍,也算是自娱自乐,不是没在生死边缘过,那时会想,如果早就被车祸带走,不失为一件好事,反正这个世界,不适合我再后来,我无聊的时候,还是会看我想知道,那些渡过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当时那么心疼惋惜他们是否像我一样,抱着一颗回归于平常的心,按着生活的轨迹走下去是不是觉得,像是做了一个噩梦,绝望的最后一刻终于苏醒,太阳还是照常升起,时间是不能倒流,但一切,可不可以重来?
就算不能重来,总还是能找一个新的开始吧这也是死神少女的结局,沈奇和渡都渡过了自己的心魔,开始新的人生,沈奇的父亲拾回了自己遗失已久的爱,奈何桥轰然坍塌,一切归于平静谁还会记得当初想要变成石头来抵抗这世界,不过是一个玩笑罢了,那些曾以为全世界都不认可的事,变的那么幼稚,真的不会用年少的热血冲动了,谁都知道,那不是跟世界过不去,是跟自己过不去,死神,不过是一个自己臆想出来的,跟自己的矛盾对话的幻影虽然那段日子会很难熬,但没有别的办法一定要拼到最后,才知道桥的那头有多充满希望死神少女,也许比谁都想逃离黑暗,迎接光明
小学和最好的朋友一起拿碟看的。
看的唯一一部台剧,成为童年阴影。
因为每次片头奈何桥的造型太吓人,还有“渡”全身被黑色包裹的压抑感,以及那个Gloomy Salad Days的主题曲。
这几天在B站上花一整天重温了一遍,B站上一个up把每一集分成五部分剪了出来。
本来是在YouTube上找的资源,结果移动版糊到台词都不一定看得清。
基于我个人情况,小学之后就没看过电视剧,比较喜欢追电影和纪录片,实在要说追完的就是前段时间槽点极多的带爸留学,还有陪我妈追过一段时间离婚律师。
2010年的剧,和2019年现在拍的校园偶像剧相比,完胜。
现在都是些什么口水肥皂片,动辄四五十集,每一集都要媒体把剧里的梗炒到烂为止。
黄禾:双面人,是师长疼爱、家境富裕的资优生同时也是黑帮老大,仗着老师对自己的信任欺负傻东。
是不是老师总是偏爱成绩优秀的同学,更加关注他们。
小琳:死爱面子,在姑丈家也不帮忙干活,只知道把自己假装锁起来听音乐,没有亲情感,姑丈嫌弃的态度欠佳,但是小琳也不能偷东西这是道德问题。
其后,还把失去了唯一一个她愿意主动交心的朋友,最后室友的关心也一口怼回去,内心其实很虚荣,其实也照应的中学生在学校时的攀比现象。
妮可:父亲的醺酒赌博家暴三部曲,还有工作上的不如意,母亲的逆来顺受,都让她无力。
结局算是最好的了吧,能拥有重新开始的资本。
好多年前看的,冲着炎亚纶去的,看完以后冲击力确实挺大的,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单元剧的形式来呈现,除却生涩的演技,师生恋、同性恋、援交、校园暴力、家庭悲剧等问题被一一展现,以渡和沈奇这一条线穿起来,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是这个剧以特别直白的方式讲一些社会阴暗面剖开来,每个渡不过人或许都有不堪回首的往事,而这些事情就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青春的过去,非常让人有共鸣,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是应该引起社会反思的问题
死神少女——渡,是一个能聆听世人召唤的死神,当凡人向她发出祈愿时,她将会现身。
而具有灵异体质的——沈奇,是唯一一个可以活着看见死神少女的人,透过目睹一则则的故事,明白渡非刽子手,而是渡者,渐渐爱上死神。
炎亚纶,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还是青春期那会,里面的剧情内容感觉都是那个时段会发生的事!!!
青春不只是谈谈甜甜的恋爱而已,还有许多灰暗的现实,这部剧涉及到许多敏感话题每一个故事都很触目惊心,都有人度不过自己心中的坎而死去。
小琳缺乏父母的关爱,以绝食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还让死神要父母来陪伴自己,其实真的很可怜。
即使父母离异了有各自的生活了,你们曾经在一起过有的孩子作为父母也应该多点关爱和问候。
纯良无害热血男儿小刀,被黑道的人坑蒙拐骗进了黑社会做了违法的事,后知后觉才发现自己被坑了,骑车撞上黑道老大的车,同归于尽,真的很令人唏嘘。
该拿起法律武器啊少年小菊和巧巧也是因为网络上的恶言恶语觉得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她们的容身之处而走进大海自杀。
李优尤其无辜,一生下来就没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被劈腿不说,还被卷入小菊和巧巧的漩涡中,媒体的无良报道,肆意渲染,夸大其词,毁了她的正常生活,结果烧炭自杀虽然演员演技普遍生涩,但是剧情架构挺好的
讲到了校园霸凌 同性 师生一系列……这剧放现在的话 大概没法过审 =_=
真实,又不真实,阿布盛世美颜
看了几集,中二又好看。
冲着男男强X戏去的,但演员的演技实在太龊了,太——龊了。(拳头爆青筋中)
剧情太烂了~没有炎亚纶就一星了~
内涵的一比啊。。。
小时候看过,我记得很恐怖。
披着中二外衣的深刻,可以跳过前两集直接从第三集开始看
给初中生看的。赵逸岚你除了有175的身高你觉得你的颜能看吗。
近两年来最喜欢的偶像剧
剧情到最后很吸引人, 前面几个新人的演技不够精湛。死神的故事让人有点匪夷所思·~!
啊啊太好看了!!一定得看完!!!
唯一一部喜欢的弯弯偶像剧
我本来还期望王子毛弟很基情的互动一下的= =
有周美玲就会有拉!o(╯□╰)o
其实我想看007-2 >u<
演技很差,劇情狗血。女主嘴唇比豬還厚。要說優點,大概是真實社會案例吧~╮( ̄▽ ̄")╭
妈耶……我又看过
嗷!李优太帅了!妖H的宝们这部剧绝对是大家的菜~!PS:有炎亚纶和林仔仔的戏啊!这样的神奇配搭怎么能不赶紧看
其实我觉得还蛮好看的 房思瑜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