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版《我唾弃你的坟墓》的续集。
本部女主患了臆想症,当她被男人调戏、侮辱时,总是幻想自己把他们痛打一顿,这是他在上一部中被强暴的后遗症。
为了治疗后遗症,女主珍妮弗已经改名叫安吉拉,并且加入了一个强奸受害者互助小组,本部中主要的三起杀人案都与这个小组有关。
安吉拉化身为复仇使者,为有类似遭遇的组员复仇。
第一案,安吉拉与小组中的马拉成为好友,且和马拉一起教训了第二案中的恶男。
直到马拉被男友虐待致死,而警察只是例行公事,以致男友没受到惩罚。
安吉拉为寻求正义,私自处死了马拉的男友。
第二案,小组中的凯西吐槽继父多次强暴自己。
安吉拉之前和马拉教训过这个继父,但他只改了一段时间,后来又犯了。
于是安吉拉扮成学生装,假装向他问路,在一个隐秘地方处死他。
第三案,小组成员奥斯卡的女儿曾被强暴,由于关键证物DNA离奇遗失,凶手没受到惩罚,女儿自尽。
这给奥斯卡带来了很大创伤,并对体制是表达不满。
安吉拉决定惩罚凶手,与凶手决斗时不敌,将被反杀时凶手被赶来的警察击毙。
几起凶杀案都与互助小组有关,警察遂盯上了安吉拉。
此时,自残的奥斯卡闯进警局,承认自己是所有案件的凶手,大概他女儿的仇已报,自己可以安心担祸了。
安吉拉却无法收手,继续对街头小混混施刑,杀死一人,自己终于锒铛入狱。
在狱中安吉拉依旧控制不住自己的头脑,幻想杀死同伴以及心理医生,只有在臆想的时候,她的身手才这么凌厉。
私信+++qun:
我是很少写长评的,但是看了很多人对这部戏的分给1星2星后,我忍不住了。
给一星二星的无外乎两个理由,一是说好的美女被施暴然后反杀呢,我就看见美女杀人了,二是该片想要上升到女权角度却搞砸了。
对于一,我只想说你们不是想看美女反杀,而是更想看美女被施暴。
对于这群人,给个建议,不如直接去看AV吧。
对于二,我的感觉是并没有。
就像女主总说的伪好人,很多伪好人在看这部片的时候总说着我很同情女主被强奸的遭遇,但她也不能疑神疑鬼啊。
可是你有感受过绝望吗,你以为真的所有人遭受了痛苦,杀害了那些坏人后,就能很快得站起来吗。
如果你也曾从地狱爬出来,你的防御机制就会开到最大,因为你害怕再有恶鬼将你带回地狱。
电影里的女权并不是极端,她只是暗指把男权附加给所有女性的痛苦都还给男性,这哪里极端了?
是女主角强奸了男人后,拍拍屁股走了,还是女主角玩弄了很多男人的感情让他们自杀了呢?
都没有,女主角只是将她们制造的痛苦和恐惧还给了他们。
那些说极端的,我不由得怀疑莫非在你们心里,女性被搭讪,就该倍感荣幸?
难道女性就应该像一头温顺的小羊,乖乖的祈求吗?
不,女人应该像电影里说的一样都学会在饭菜里下毒,这样家暴性侵才会大大的减少,当然我所说的下毒并不是下毒,我只是希望女性能强硬起来。
这究竟哪里极端了?
最后,真的很不喜欢小组里的那个琳恩,典型得伪好人,如果你和女主有过一样的经历,我想宽恕二字你再也不会说出口了。
第三部是第一部的延续可以看出女主不如之前年轻 精神状态也很差不再相信任何男人 认为都是有所图的随身携带防狼小武器其实一个女人经历了 这么多 还依然活着就是最大的勇气了吧正义不是受到什么 而是让人绝望到处都是捕猎者和猎物 要么你是捕猎者 要么你就是捕猎者的猎物。
最开始她是很排斥这个支持小组的 拒绝沟通 呆呆的坐着但是在她拥有了朋友Marla后 她慢慢的改变了很多正当Anglela准备接受其他朋友的时候 Marla突然去世 警方的不作为 让Anglela决定要为 Marla和小组里其他人复仇Anglela真的承受的太多了 她已经出现了幻想症最后那个寇森爸爸每天活着都是一种煎熬 哎女孩子真的要好好保护自己
有些事情,只要挨过一次,就是一辈子的事。
第一部里面的事,让女主角承受的心理创伤远远大于身体上的伤害,而后的复仇让她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补偿,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即便是那件事的当事人都死了,也还有很多即将重复做那件事的人。
看看女主角在路边遇到的痞子,听听互助小组里的人的故事,这种犯过罪以及将要犯罪的人多了去了。
难道女主角非得等到再受伤一次再反击吗?
当然是有了苗头就直接主动攻击好了。
就身份上来说,那些施暴的人不就是主动攻击吗?
但受害者的主动起码还有个理由。
对周遭可疑的人报以最基本的恶意,才能让自己更安全。
要不怕世界观被摧毁的话,可以去扫黄打非网看看近年来的“打击成绩”,或者不坏恶意地去某些奇怪的网站看看,那些标注了“MJ”"QJ"标签的资源到底有多少,所谓资源,其实就是受害者的经历。
谁能想象得到那些受害者在经历以后,人生会变得怎样,人又会变得怎样?
死没死又疯没疯?
我们这些未经历人,不妨将想象乘以100倍好了。
真的,咱们生活的世界很可怕的。
我赞同在最无助的时候以暴制暴。
室友:看完坟墓3了?
我:昂室友:怎么样?
看海报不错诶我:哦除了“哦”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无语的感觉,如果说第一部是把进度条拉到“该拉到的地方”看的话,第三部直接拖到最后好了,如果说第一部的经典是把qj和虐杀放在了一起让人感官受到刺激的话,第三部大概就只能让人的期待的心受点刺激(wtf),第一部是好看的,第二部的模仿却让人感到惊艳,第三就只能说这tm是什么。
这类片子的剧情大多是简单的,都是一句话可以概括的,而对于大多数观众恐怕也没指望奔着剧情去,第三部却非要强行给片子加进去高深莫测的中心思想,和不分青红皂白没有法制观念的极端主义思想,逻辑完全让狗吃了的感觉,越看越失望,完全看不到一点希望。
一开始导演就很热心的怕我们忘了2010年讲过什么事情而做了一个女主人公的回忆(“巧妙的”前情回顾),然后开始心理咨询,遇到杀马特女,一见如故,死了,报仇,看见不干好事的男人就杀,各种钓鱼执法,各种cosplay,最后被抓了,结局前想象中再杀几个人,演职员表。
你**在逗我?
角色的出现大多可有可无,承担的责任无非是被杀、杀人和卧槽好险差点被杀死,感觉整个片子都在弘扬一个正能量:大家不要做坏事,做坏事就算警察蜀黍不抓你,你也会被怪女人杀死的。
这哪里还是我唾弃你的坟墓,明明是毫无三观的变态杀人狂,大概是主创们想升华主题完成故事架构,但是请不要在文学院随便拉了个人来做编剧好吧,除了女主角和回忆之外根本搞不明白和第一部哪里有关系,可能主创们觉得都是受到刺激主人公做出改变,但是第一部是懦弱的一面改变,而这部却是善良的一面改变,从感官上刺激而心里舒服变成了感官上没感觉心里深深的觉得女主就是个变态,披了相似的皮却有了不一样的内在。
整个片子看完完全不知道重点在哪里,经费和构思大概都花在干掉闺蜜男友那一段上面了吧,结尾也草草收场,可能Sarah知名度提高之后就不会再脱了吧,最后随随便便想象一下就交代只能说所谓的复仇之人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变态,这哪里有第一部先被欺侮再回头反抗的快感,剧中反复强调的正义感觉更像贴吧里的小学生吵架。
不能上映,可以不看,简直浪费资源。
Ps。
各位主创,我真是日了狗了。
这个系列,我只看了第一部和第三部,个人觉得第三部比第一部有趣点。
暴力和虐杀是系列的噱头,盯着看久了有点视觉麻木,看第一部的时候心理过程是这样的:虐完了没——该反杀了吧——还没反杀完啊——哦终于搞定了。
第三部好歹还加了点剧情,虽然较薄弱。
看的时候偶尔可以猜到下一步走向,比如说金发女也许会翘辫子,接着女主可能会因此狂化。
但也不影响看片效果,相反虐杀和稍微的剧情相结合,反而还不那么腻味。
尽管没什么巧妙的情节设计,也没什么出人意料的亮点,不过简单粗暴也很不错。
全片唯一略好玩的地方:女主总是喜欢在潜意识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暴虐因子。
完全可以理解。
现实中我们遇到可气的事情,也会在脑袋里默默吐槽或是狠揍惹自己不爽的人一顿。
这个细节一方面体现女主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也挺贴合部分人的心理,挺有趣的。
各花入各眼,我认为抓住自己眼球或心理的片子就是好片子。
所以我觉得这片子不错。
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这片不值这么低的分啊,
总体是一部不乏细节刻画、线索清晰缜密、剪辑镜头都极具个性的佳片,小孩子还是不要看了,可能会留下心理阴影。
感慨一下,何为遇人不淑以及遗世独立的重要性。
背后操纵一切的其实是治疗师,简直是“好奇害死猫”的教科书,她可能不是故意的,但多少恶都是人无意而为之,“屎尿”都在不被监控的不必负责的角落倾泻而出。
女主是相当敏感的人,很能理解她的暴力倾向,一些是她的幻觉,没有把幻觉付诸行动她就是“天使”,而那个“狩猎者和猎物”的世界观也没太大问题,从微观层面看,两个人相遇,比两只动物照面要复杂暴虐地多,不然他们怎么总叨叨“先下手为强”呢?
一些语气、特定的词句、下意识的肢体语言出卖了他们。
女主的自控力随着遇人的增加而下降,片尾也没有彻底失控,但有时,在监狱或许比在外面更好一些,毕竟监狱里没人不承认自己犯过的错误,而外面,有多少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对女主而言,一辈子都难以治愈。
风格完全改变,女猪不是被强奸完了再复仇。
而是闲着没事帮一个“治疗小组”里别的受害者复仇。
插倒叙用的不错,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女猪是在监狱里和心理医生畅谈她是怎么入狱的。
而且本片第一部的闪回用的太多,为什么不是第2部。
结尾那个胖男为什么要站出来顶罪不太明白,这种顶罪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啊。
这一部已经不再讲述女主如何被虐待,然后如何以牙还牙的复仇了……开始把重点放在受害人,执法人,犯罪分子,这三者上。
受害者默默的承受是对的吗?
犯罪分子犯法后逍遥快活是对的吗?
执法者走流程,看证据,但做到了真的公正了吗?
这种做法对吗?
开始讨论复仇反杀的合理性,以及为什么要选择以眼还眼。
开始解释那些犯罪的人,为何要去犯罪,是通过这种行为满足欲望或是自己自卑心里,还是男权主义下对女性的践踏。
开始反思讽刺现有法律维护了怎样的人,又保护了些怎样的人。
那么当出现这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境地,我们指望谁来给予我们正义?
他人伤害了我,花些钱就可以说证据不足没罪,然而我报复回去,你却说我触犯了法律!
然而我只是做了他做过的同样的事,那为何我就犯罪了?
他就是对?
我就是错?
所以在这个时候女主替我们大家所有人站了出来,她身披战衣,手持审判的利器,制裁着那些晚来了的正义。
女主回家后的怒火,是对这个社会女性定位的控诉。
从她手里飞出的尖刀,狠狠的插在墙壁上的装饰画上,这是对不公结果的深恶痛绝。
她每解决掉一个人渣,是要让绝望而无助的人看到希望,得以解脱不再痛苦,因为她深有体会那般心情,就更坚定自己做这些是为什么……宁可自己堕入万劫不复的修罗场,也不愿让该受到制裁的人再继续害人……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