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阿基米德大战

アルキメデスの大戦,阿基米德的战争,The Great War of Archimedes

主演:菅田将晖,馆博,滨边美波,柄本佑,小林克也,小日向文世,国村隼,桥爪功,田中泯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阿基米德大战》剧照

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2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3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4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5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6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3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4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5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6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7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8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19阿基米德大战 剧照 NO.20

《阿基米德大战》剧情介绍

阿基米德大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三田纪房人气漫画将拍摄真人电影,山崎贵导演,菅田将晖主演。 故事舞台设定在二战对美开战前,为了设计大和号战舰,山本五十六找到了被称为“阿基米德再生”的天才数学家櫂直。然而,随着计划的深入,櫂直发现了军部不可告人的阴谋。 影片将于明年暑假公映,东宝2019年度大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圆圈完美40岁女神捕夏日重现梦幻山庄覆灭记优越的一天金装的维尔梅爱情战争真情玫瑰奇诺之旅:疾病之国-ForYou-我和僵尸有个约会2暗阳之下蒂莫西的奇异生活凄灵室咏叹岛谋杀案速度与激情2小小克星!EX国土安全第八季天舞纪亚尔斯兰战记当你约会的时候天国之恋火学校的阶梯铁证悬案:真实之门皮·影朋友不老元祖观察之死无对证因果报应球神比吉尔白小姐的人生被剧透了

《阿基米德大战》长篇影评

 1 ) 日本人比我们更具有反战思维

至少我看过的日本二战题材类的电影,都是充满了反战主义思想。

《男人的大和》与这部《阿基米德大战》都复活了大和战舰,日本人心中国家的象征,随着战争沉入海底的碎梦,成为心头永远的遗憾。

战争在一些政客心中是煽动是操控,在普通国民这里就是牺牲是死亡。

时刻思考: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事前漫天的叫嚣(洗脑)和颅内高潮,事后的民族悲剧(炮灰)和家破人亡。

历史的轮回证明,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经验教训。

 2 ) 原来日本大和战舰是这么诞生的,哈哈

2019日本战争片《阿基米德大战》,根据同名动漫改编,豆瓣评分7.4。

一部很新奇、很离奇、很新颖的伪历史剧情片,以二战前夕的日本为大背景,引入了山本五十六等历史人物,片中的各色战舰均以真名出现,将日本偷袭珍珠港与造船阴谋联系在了一起。

影片的故事、剧情的发展,有浓浓的日漫味道,男主在没有核心机密资料的前提下精准算出战舰造价,这是完全戏剧化的故事,可以说没有任何可信度。

如果本片不是同名动漫的真人版,这狗血的剧情肯定会被喷惨,但以动漫的视角来看待的话,就可以接受了,因为日漫的构思是非常天马行空的。

以我个人的观感,本片最为精彩的倒还不是跌宕起伏的核算造船预算剧情,而是揭示造船真相后的多次精彩反转,结局构思不落俗套,令人赞叹。

如果没有精彩的反转结局,本片的豆瓣评分不至于7.4这么高。

反转结局可谓画龙点睛。

本片的归类虽是战争片,其实只有开头一段空海大战的战争戏,影片的主体是围绕着男主如何运用数学天赋来参与海军造船计划的剧情片。

开篇的空海大战非常精彩,颇有好莱坞大片的阵势,特效逼真,场面宏大,紧张激烈,波澜壮阔,让我想到了好莱坞的《决战中途岛》《珍珠港》。

以时间线来说,本片是倒叙,先是大和战舰被击沉,然后讲述大和战舰的诞生过程,结尾时大和战舰出海,和片头大和战舰被击沉遥相呼应。

 3 ) 是【编舟记】与【起风了】的完美组合

“看到美的东西就会想测量下 这是生而为人的本能。

”【阿基米德大战】是【编舟记】与【起风了】的古怪又完美的组合。

一个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被山本五十六破格利用来揭穿对立方“大和号”战舰的预算“骗局”。

有着日本电影难得一见的精致特效 以及不输于一般剧集的对抗与反转情节。

数字难以抵抗战争 更难以抑制那无视与米国之间的巨大差距下的冒险与狂热冲动。

 4 ) 没有一个数学家能算出这中间的得失,留给后人的,只有自己脑海中的思考罢了。

刚刚在家看完这部电影。

题材很棒,角度也很新颖。

日本人对于二战的反思,有很多方面,当然,可能不是《环球时报》要的那些方面。

不讨论政治,只是谈论电影,感觉可看性很高。

我老婆对二战一点都不了解,但是仍然是饶有兴致的跟我一起看完了,而且,看懂了。

对于太平洋战争比较感兴趣也阅读了很多相关书籍的死宅如我,这部电影更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了解当年日本海军内部航空派和舰队派的斗争。

同时,作为一个造船专业毕业的人,我对这部片更有格外关注的理由。

就是觉得男主角用一个晚上搞定了我大学学了4年的课程,实在有点……反正用一个公式就算出战舰造价这种事情,我大学老师看了肯定会骂娘的。

但是这种槽点,非专业人士不用理会就是了。

嘿嘿。

不太多剧透了,推荐这段大家在家闲着的时间,都去看看这部电影。

说点有趣的。

剧中的主要人物都是IJN海军军官的身份。

有趣的是,片中出现的海军军事军官,都是真实名字,大角岑,岛田繁太郎,永野修身,山本五十六。

读过老冰的《浩瀚的大洋是赌场》的朋友应该对这些名字在那些年的IJN中的作用都有一些了解。

有趣的是两位优秀的舰船设计师,用了化名。

在片中名为“平山”的大和号设计师,就是当年舰政本部造船部的部长平贺让。

有意思的是这次演员的选取,也十分形似:真实的平贺让:

平贺让剧中的平山忠道(不知道为什么要用陆军将军栗林忠道的名字)

平山忠道是不是还挺像的?

另外永野修身和山本五十六那边的造舰将军叫藤刚喜男,这个人应该就是历史上平贺让的前任造舰大臣,藤本喜久雄。

这个人和平贺让是死对头,片里戏份不多,但是立场还是没错的,反正跟平贺让对着干就是了。。。。。。。。

影片最后,借平山(平贺让)的口,说了一大段拔高立意的话,算是这部电影的初心吧舰队派中坚平山(平贺让)中将,对日美国力的巨大差距有着清醒的认识:日美开战,日本必败,但日本人不懂得认输,很可能战至一兵一卒,亡国灭种。

日本人死不认输,怎样才能让他们悬崖勒马?

建造一艘代表日本灵魂的巨无霸,一旦被美军击沉,巨大的幻灭、绝望,很可能会让狂热的日本民众恢复理智。

平山认为,要让所有人都相信这艘美丽的巨舰永不沉没,让他们期待,让他们狂热,最后被击沉,这就是它的使命。

这艘战舰将作为日本的象征,代替日本去死,因此,就叫它“大和”。。。。。。。。。。。。。

我当然不会相信这会是真实的历史中发生的对话。

不过把它当做如今日本人,或者说是编剧和导演,对80年前的社会思潮的一种反思,就可以理解了。

曾经屹立在世界民族的东方,迎来大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日本,毁灭了。

日本的毁灭,同时波及了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导致了东亚、东南亚、太平洋地区数亿军民的惨剧,几百万日本军人的生命,还有一亿日本老百姓的苦难,以及广岛、长崎人民的鬼魂,还有战后日本两代人的艰辛……等等等等。

当年的人,也未曾想数十年的时间之后,日本又有了毁灭之后的重生。

没有一个数学家能算出这中间的得失,留给后人的,只有自己脑海中的思考罢了。

 5 ) 政治正确的危害

如前文所述,你在想什么,你看的电影就在反映什么。

1、櫂直,当然是天才,但更厉害的是,执着,坚定的信念,我接了这个任务,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完成,甚至有些不择手段。

当然,对手更加不要脸。

2、造假战列舰造价的人,和反对造战列舰的人,自己内心都坚定的认为,只有我的主张,才是对国家最有利的选项。

3、1933年左右吧,日本已经在造航空母舰,差距啊。

4、櫂直和他的上司,成功地证明了造价的造假,但却没能阻止建造“大和号”的举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被说服了。

5、大家都知道,无论怎样,都会走上战争扩大的路;大家都在想,如何更好的走;而没有人想,这条路到底对不对。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政治正确!

大概,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关于偷袭珍珠港之前的,日方的决策吧。

大家都在追求政治正确,绝不能站到对面去,反正有人会反对的;东条英机也是,反正天皇会否决的。

不料,天皇也要政治正确。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6 ) 向死而生无可避免——《阿基米德大战》

向死而生无可避免——《阿基米德大战》

今天聊聊电影《阿基米德大战》。

片名アルキメデスの大戦 / The Great War of Archimedes (2019),别名阿基米德的战争。

本片根据三田纪房的人气漫画《阿基米德大战》改编而来,由山崎贵导演,菅田将晖主演。

影片从另一个角度讲述大和号战列舰设计建造之初的故事。

二战时日本海军建造了大和级战列舰,计划建造四艘,最终建成了两艘。

一号舰就是大和号(Yamato)战列舰,二号舰叫做武藏号(Musashi)战列舰。

大和号战列舰一直是军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艘庞然大物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长263米、宽38.9米,满载排水量72810吨,配备9门460毫米主炮,一发炮弹1.5吨,以国号命名,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图腾。

“大和”名号分量颇重,在《星际争霸》中,人族的终极武器同样也是庞然大物“大和巨舰”,可以做到真正的一发入魂。

大和号战列舰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日本救星”,于1937年11月4日动工建造,1940年8月8日下水,1941年12月16日服役,1945年4月7日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

第二艘大和级战列舰武藏号1938年3月29日开工,1941年12月16日入列,1942年2月接替长门号战列舰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1942年6月参加中途岛海战。

武藏号比大和号更加短命,1944年10月24日,被美军飞机击沉于菲律宾锡布延海。

作为曾经的精神支柱,大和号战列舰有很多相关影片,本片另辟蹊径,从审计人员的角度,审视建造这样一艘巨舰的代价,反思飞蛾扑火般的军国主义。

“勇者义彦”菅田将晖饰演男主角櫂直。

櫂直是一位数学天才,对数字极为敏感,醉心于数字之美。

同时櫂直对日本狂热的军国主义极为抵触,认为穷兵黩武并不能带领国家走向富强,与其把钱浪费在建造各种军械上,不如把钱用于国计民生,提升老百姓的生活。

櫂直对这个国家失望透顶,申请了美国大学准备潜心研究数学,此时他接到了来自日本海军将军山本五十六的邀请。

山本五十六邀请他帮忙核算大和战列舰的制造成本,试图揭开大和战列舰预估成本造假,从而阻止项目立项。

这个工作邀请和櫂直的理念很接近,一番纠结后,櫂直决定加入日本海军,开始成本审计。

众所周知,日本陆军海军积怨已久,而在日本海军内部,也是派别林立。

在美国读过书的山本五十六亲眼见过日本与美国的国力差距,日本各方面全面落后与美国,贸然进攻反而会引火烧身。

后来资源日益枯竭,日本为了获取石油资源,山本五十六策划发动偷袭珍珠岛那是后话。

正是看到了日本与美国的差距,山本五十六选择用类似闪电战的方法攻击美国,迫使美国服软。

日本海军内部分为战列舰派和航母派。

战列舰派主张建造越大越好的战列舰,用传统对轰的海战战胜敌人。

山本五十六主张建造航母,通过战机夺取胜利。

大和战列舰设计图一出,引得海军司机啧啧称奇,眼见着战列舰就要成功立项,山本五十六想着通过数字来找出对手漏洞,这样可以把钱转到航母项目上。

小伙伴们参加过奥数的话都会知道,做数学题的时候最最关键最最重要的就是建模。

建模、建模、建模,只要模型建立对了,后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模型是基础、模型是地基,好的模型是成功的一半,可以事半功倍。

而櫂直在片中的主要工作就是建模,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供应商,用大量数据测算,最终成功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只需要用一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成本。

这个公式颇为有趣,只一个未知数,那就是用钢量,只需要将各类军舰用钢量带入公式,就能计算出制造成本。

当这个公示出现时,影片蒙上一层玄学色彩。

好在影片重点不是数学,而是数学背后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关于数学家的笑话。

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乘着热气球,在大峡谷中迷失了方向。

他们高声呼救:"喂——!

我们在哪儿?

"过了大约15分钟,他们听到回应在山谷中回荡:"喂——!

你们在热气球里!

”物理学家说:"那家伙一定是个数学家。

"工程师不解道:"为什么?

"物理学家道:"因为他用了很长的时间,给出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但答案一点用也没有。

"

櫂直在片中的作用和这个笑话差不多。

转转兜兜一大圈之后,櫂直的工作又回到原点。

櫂直自愿加入海军做成本审计的初衷是阻止战争,而设计建造大和战列舰的也是同样的目的。

双方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坦诚交流后才发现,原来是友军。

大和战列舰的出生就是为了死亡。

在疯狂前进的军国主义战车面前,个人力量都太过于渺小。

不论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数学天才,还是海军高级将领,都无法与之抗衡。

这个国家已经被好战分子绑架。

能够让这辆陷入疯狂的战车停下来只有一个方法,就是采用休克疗法,让他车毁人亡。

建造一艘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列舰,并且以大和命名,目的就是让他成为这个疯狂国家的精神支柱。

当疯狂的好战分子看到庞然大物被盟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时,或许这些疯子能够重新变得清醒。

数学天才审视国运,向死而生无可避免。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7 ) 请明白,“反战”和“反战败”是两码事

20200824更新一下居然还有这么多人还把这部电影当反战片,那我就简单粗暴地解释一下反战:战争是地狱,所以人类应该避免未来的战争日本战后叙事:战争是地狱,所以战争双方都不是好东西,谁也不比谁高尚,谁也别批判谁反战败:明知道打不过米国公你还要打,你们是傻X吗?

就这么简单——————————————————许多评论将本片归为反战片,但我个人的观看体验:这部电影并不是反战,而是反战败。

而反战和反战败,完全是两回事。

国内的宣传很误导人,动不动就右翼崛起,一刀把日本人分为了承认战争罪行的左翼和否认战争罪行的右翼。

事实上,对旧日本军国主义的危害最了解的并不是我们这些外国人,毕竟是日本人吃了几个月的燃烧弹和两枚核弹。

对旧日本军头们的狂妄和愚蠢最了解的当然也是日本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认同“旧日本军头们是蠢货”的日本人认同“侵华战争是在犯罪”,这一点很重要。

反战,和反战败,是大相径庭的两个概念。

实际上我接触到的普通日本人的想法非常简单而功利主义是"旧日本军头们蠢就蠢在吃掉了东三省还不停手,没有和美国人签订协议。

"注意这里的协议,99%的中国人应该都不知道在卢沟桥事变之前,罗斯福因为优先欧洲的战略试图和日本人达成协议稳住太平洋局势,协议的内容基本上是:原则上承认伪满洲国;承认日本人对朝鲜半岛的占领;维持美日石油贸易等等。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日本人停手,不再扩张势力,那么美国人愿意亚洲局势维持现状,并保持美日石油贸易不中断。

但是这个协议最后被日本人拒绝了,决策流程后人不得而知。

后面的历史就是我们熟悉的美日矛盾激化,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日本投降。

这就是最普遍的日本人的想法,侵华战争是没错的,毕竟从朝鲜开始到东三省,日本人就是靠着夺取海外资源发展起来的。

错就错在吃了东三省之后还不停手(下级军官独走,上层军官实际上是反对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错就错在明知道打不过美国人还要打。

换句话说就是:我去抢劫没问题,毕竟我就靠抢劫发家致富,错就错在没有及时收手,错就错在明知道洋基佬我打不过他,还要惹他。

这就是本片给我的观感。

发动侵略战争不是罪行,只是国家基于自身利益的决策。

九一八不是侵华,只是扶持了伪满洲国独立。

至于侵略朝鲜在本片则提都没提,日本史学界甚至认为日本出兵朝鲜是帮助朝鲜王朝从清王朝统治下独立的“义战”。

“义战”的结果就是朝鲜被纳入日本领土,朝鲜百姓要学日语改日本姓名,全盘“日化”。

军头们瞄着世界警察预备役美利坚做战争准备也都是群蠢货,因为根本打不赢为什么要打。

要是打得赢的话嘛...............那道理就不然自明了。

这就是我说的,反战和反战败是两回事,不应该混为一谈。

现在大多数日本人反感旧日本军队(尤其是陆军),但他们并不反战,只是反战败。

本片的思想也是如此,反对和美国人战斗只是因为打不赢,而没有触及到为什么要和美国人打、为什么会和美国人打、为什么美日矛盾会激化。

(题外话,旧日本帝国发家全部来自于对外侵略和掠夺,从甲午战争入侵朝鲜,到日俄战争,到侵略东三省,再到全面侵华,再到珍珠港后全面入侵东南亚。

从民族情绪来讲他们必然会承认侵略的正当性,因为如果承认侵略是一种罪行,那么请算下来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人发家以后的一切都是“赃物”。

没人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事情,民众作为一个集体更不愿意承认自己做错了事情)这就是我为什么不认同本片的主题是“反战”。

另外说回这部电影。

日本人特别崇拜天才,特别喜欢捧天才,影视作品中也特别喜欢塑造天才。

而且这个天才还不能是个正常人,那样不够有味道。

必须得有点怪癖的天才才是天才,例如不喜欢洗衣服的秋山真之。

因为狂热的追捧天才,还出现了辻 政信这种可以模仿秋山真之,装成天才的旧日本军官。

我想日本人大概特别没法接受历史唯物主义。

本片实际上就是套了个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背景的天才片。

男主角是个有点怪癖的天才,完成了一项常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最后也一定是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成为了一个人世间彷徨的孤独灵魂。

没什么好说的,基本就是这个日式天才片的套路。

我个人一直不是很习惯比较夸张的日式表演方式,不过本片显然值得仔细看一遍,但是不值得仔细看好几遍。

没有题材加分,所以按我的标准三星。

另外我再多说一句题外话,旧日本海军用更贵的小船拉低大船报价实际上是真事,我记得没错还闹出过公案。

根据我以前看的资料,大和号的具体造价是没有准确数字的。

因为造船不是一锤子买卖,建造过程中币值也在改变,额外继续追加投资是很正常的情况。

男主的算法也不可能直接得到过去造船耗资,因为没有计算通货膨胀。

也不存在航母派和战列舰派你死我活、有你没我的撕逼,的确是有对资源的争夺,但是不存在造战列舰就不造航母的零和博弈。

实际上日本人对美国人的九段作战计划就是要航母配合战列舰出击,1937年的丸三计划决定两艘战列舰(大和 武藏)和两艘航母(翔鹤 瑞鹤)。

因为大和级是一造两艘,自然也不存在“建造一艘独一无二的大和号,让它成为日本的象征,然后被击沉代替旧日本死去”这种美好的想法。

 8 ) 所谓的反战只是反对与美国开战

所谓会发生战争就是指和美国打战,和中国的就不是战争了。

之所以避免战争(与美国的),是因为知道这样必败无疑,对中国的侵略就无所谓了,对日本人来说那都不是战争。

作为中国人看这部电影实在气愤!

所谓的反战是指反对与美国打战,根本不是反对侵略中国,更谈不上对侵略中国的惭悔!

对于侵略别国的罪恶,日本人完全无感,这是最无法原谅!

所谓的反思战争,只是反思不要以卵击石,而不是反思这对世界和平与他国人民造成的沉重灾难。

对他国造成人间惨剧,这不是最需要反思的吗。

可这部电影从头到脚都是认为不可与美国发生战争,对中国的侵略则提都不提,不为所动。

也是,因为侵略、掠夺他国享受的是日本,根本不会对日本造成打击或影响国民生活水平,更何况可以掠夺财富和资源,对日本是件好事。

而进攻美国就不一样了,那会家破人亡,所以主人公极力反对开战。

对中国等侵略,因为对日本有利所以根本就不反对,哼,反对战争,真是讽刺。

在这里,一个人或一个国家最该反思的不是自己犯下的滔天罪恶,而是不赞成发动战争的决策,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当初不偷袭美国,日本的结局说不定就不一样了。

说不定日本还在享受国上之国的待遇,日本人还能继续享受亚洲人上人的骄傲。

这也正是二战结束后大多日本人的想法,对他国的侵略和因此造成的灾难没有一点悔悟,这真是从二战结束至今日本人最大的悲哀。

另外,决定日本投降的不是大和号沉没,而是原子弹。

再另外,抛开这些价值观不谈,影片确实热血,也确实中二傻逼,一股满满动漫风。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不谈价值观的话给人的感觉是既觉得愚蠢,又觉得确实有些深度,好似硬币的两面,只能说好坏参半。

 9 ) 故事设计精巧,但忍住不笑

1.俺也被日本文化输出了,4星2.俺有战胜国的傲慢视角,1星综上所述。。。。。。。。。。。。。。。。。。。。。。

第一次写,都写这么长了😄,尽然还有140字的要求,想删除了。

剧情第二次反转 说大舰方案通过的原因,是能出其不意,一艘大家伙先造出来能吓死外国,有点搞笑,大家都是厦大的么。

最离谱是最后反转,数学同意帮忙,是因为这艘舰被太漂亮了(是呢,我也上过ta 🐶,心痒痒的想把20:1的ta搬到自己卧式),并且它被赋予了骄傲的民族魂,是的,它就叫做“日寇”号!!

数学家 你感不感动,我反正“感动”到再扣一星。

这抒发的情感不就是 只要为了日寇过得好,其他国家洗干净等着,迟早它还要去收割的。

拍的是不错,但不能拉出来溜的那种(狗头)。

 10 ) 毫无战争的反思及扭曲的思辨角度

觉得有必要写一段评论。

并不是因为电影好看。

而是明明是被扭曲的观点但是让人觉得好像很有道理的叙述形式让我很难接受。

电影一开始的故事背景介绍角度就很迷。

影片对侵略中国只字未提,却完美的阐述了背景。

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日本为了恢复在世界恐慌中疲软的国力'。

这句完美的阐述了其实日本是世界恐慌大背景下的受害者。

而这位受害者极力想回到应该有的国力。

第二句'1932年宣布建立满洲国'。

这句话也没毛病,人家恢复国力嘛,所以就建立满洲国喽。

合情合理呀。

再来看看第三句'(日本)与同样打算进攻中国的欧美的对立加强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欧美也是要进攻中国的。

日本先打入了中国,所以欧美眼馋不爽,于是与日本对立加剧。

做后一句'日本退出联合国,陷入被孤立状态'。

只要留意这段叙述,就能发现电影叙事观点及角度。

首先电影没有对战争有歉意。

电影的观点是,中国弱该被打,我(日本)不打你,欧美也会打你。

我打你有完全正当的理由。

在国际动荡的时代,我要维护国力,保证国民生活水平。

所以我选择扩张。

明明很不合理,但是你又挑不出毛病。

之后blah blah 讲述一个数学家如何被感化并加入制造命中注定悲剧的大和战列舰的故事。

但事实是,1.日本最早知道航母的优势,但奈何日本海军高层还一直迷恋大炮巨舰的时代(日俄海战残存的优老旧观念)。

2.日本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会输,日本是想通过偷袭,短时间获得压倒性优势以此来弥补长期生产力较弱的劣势。

3.大和在战时并不是象征日本海军魂的船。

日本因为保密根本没有对外宣传任何与大和有关的消息。

而大和在海军内部是被叫做大和旅店的。

大和魂完完全全是战后塑造的。

看看电影叙事角度。

1大和设计师早就知道日本会输 2日本人不认输(这点符合历史)3设计让日本海军引以为傲的大和目的是,在其被击沉时,能唤醒不认输的日本人,从而拯救日本。

冲突点:1日本战前是否知道会输。

2大和是否是用来警醒后来日本人的。

观点;日本战前不知道自己会输,日本知道美国是最大威胁,自己可能不会赢得很轻松。

电影一直说实力悬殊,可是开战前日本海军实力完全碾压美军。

至于航母下饺子完全胜负局已定之后的事。

大和完完全全是落后思想的产物。

保密做的这么好大和被击沉后人民才知道。

请问事前不宣传,事后真的能警醒人民吗?

按照事后诸葛亮的思维方式,我倒觉得那两颗原子弹对人民的警醒度更高一些。

愿祖国永远强大

《阿基米德大战》短评

太无聊以至于没有一半我就放弃了

6分钟前
  • 良子
  • 很差

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反战”,而非“反战败”,这一点真是难得。苏打稳,柄本佑更稳,至于美波,负责可爱就好了。

10分钟前
  • 颜落寒
  • 还行

这思想有点扭曲啊。

13分钟前
  • Nomu
  • 较差

应该说,全片当中,确实有不少镜头画面和台词,是精彩的。尤其是几个老头 ,围着大和号的模型,癫狂的时候…算是很完美的表达了“大和号——男人们的大玩具”这个潜在含义。不过剧情很不走心…反战反而变得为了打一架而打一架…呵呵。

15分钟前
  • 46562002
  • 较差

奥本海默计算原子弹距离地面几米爆炸对人体的杀伤力可以达到最大,日本空军需要更轻更快的战斗机才会帮堀越二郎完成他的梦想,桌直和平山做大和舰,是为了唤醒日本不要走向沉没的深渊?这种类型电影的最终命题是反思天才对科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会给人类打开潘多拉魔盒。把反战主题强行绑在战争机器之上,要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凑两亿日元,要三千水兵陪葬,要无辜平民百姓陪葬,来代替日本去死,桌直和平山,你们怎么不第一个去死?劳民伤财制作军国主义的意象,又借敌人之手摧毁之,以唤醒被军国主义迷惑的人们,山崎贵,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在拍什么?

16分钟前
  • 莫听穿林打叶声
  • 很差

鬼子用数学,证明造航母好还是战列舰好

17分钟前
  • 六楼
  • 较差

影片刚开始拍的很有战争大片的感觉,可惜也就这一小段了。造航母还是战列舰,这是个问题,戏剧冲突有了,可是表演真的很拉,有种日剧用力过猛的中二病。这是在拍历史战争题材啊,这么做太减分了。还有用卷尺测量长门号所有数据这之类的情节,放在动画片里还凑合,在这里也是减分项。总之可惜了题材

21分钟前
  • ice
  • 还行

日本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国家,我是被片头的战争场景给以吸引,然后发现是讲这个数学天才,也是我所爱,最后发现其实有点哲学的意味呢,值得看第二遍。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角度和体会。

25分钟前
  • 青石
  • 推荐

202003

30分钟前
  • 眷西轩
  • 较差

2020.04.28新冠肺炎期间的第108部片子。意淫电影

35分钟前
  • 茶博士
  • 还行

看得我满头问号 对漫改历史战争片还能有什么期待呢 看看菅田将晖的脸 看看片头的cg 也就差不多了 其他都是自己都顺不过来的歪理嘴炮 各取所需开心就好。不愧平成末年 拍的个啥。与历史无关的时代服化道当代喜剧。

39分钟前
  • 依西比
  • 较差

近两年难得的“战争狂想曲”:数学天才对着航行在茫茫海面的战争机器流下绝望的眼泪。同时也让我看清楚了日本人对战争反思的思维方式:其实更多的是在乎自己命运多舛而不是对他人的伤害,耻感文化本质上还是利己而非利他。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部片的确也验证了“日本人的确只能通过被打,知道了痛后才能安分守己”的道理。

41分钟前
  • 元気
  • 推荐

关注点不同的人可以找出不同的亮点的片子。个人而言比较感兴趣的是讽刺官僚主义的部分,当权力掌握在手握兵器的人手里的时候这个世界怎么会和平呢。之前和社会学教授闲聊,他说二战到后面日本看似是要征服其他国家,实质上已经变成海军与陆军之间、各个派系之间的权力争斗(你占领了这里,好那我要占领那里)。这一点在片子里也有很好的揭露出来。山本五十六表明自己野心的时候他的上级说:“我都忘了你也是个军人呐。”军人这个词在日本和在中国带给人的情感完全不同,军人、军队在日本是不被允许的存在,是令老百姓厌恶和抵触的存在(右翼除外),是不愿被讨论和提起的。二战的日本侵略战争,包括它给后来的日本人带来的种种影响,真的没有我们想的(或者说被告知的)和看到的那么简单。最后表白苏打。

45分钟前
  • 艾茨米
  • 推荐

开头的大场面好过中途岛。

49分钟前
  • 村山彩希
  • 较差

造出大和好让大和替日本去死?简直是扯淡

50分钟前
  • Dee doody doom
  • 很差

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有严重问题,哪里是反战,根本就是反战败。电影丝毫没有触及日本发动战争的根源,丝毫没有对日本侵占他国所带来苦难的反思,只是构想了日本被攻击的场景,只是认为日本被打败是不可被接受的。而山本也好、平山也好,都认为日本最终会失败,只是一个想用航母去主动吓退老美,而另一个想用大舰殉难仪式给高层敲警钟。电影一直在强调:“国力悬殊,开战必败”……但如果国力相当了呢?是否就可以主动开战了?!电影的场面还是可以的,开场的海战,即大和号覆灭的场景还是不错的。至于故事的逻辑性,通过钢铁材料用量计算整体造价则有些夸张了;而一个接触船体设计不足10天的人,就算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也无法对流体力学、材料学有如此深刻而整体的理解。本片也就是一部日式主旋律神片。

54分钟前
  • 半逗
  • 还行

后半段一系列大小反转真的神了。本来还觉得苏打演的跟3a有点像,但是眼神痛苦挣扎地看着战舰模型,还有在船上敬礼那段,最后看着大和远去那段,稳。畸形的战争观。

58分钟前
  • Sylvia
  • 推荐

馆叔叔太赞了!

1小时前
  • arne
  • 还行

处处感觉很出戏,剧情感觉很中二

1小时前
  • Arglone
  • 较差

"反战"的山本五十六却是最后挑起战争的罪人,挺讽刺的

1小时前
  • Thor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