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故事的故事

Il racconto dei racconti,异色童话集(台),原味成人童话(港),故事中的故事,The Tale of Tales

主演:萨尔玛·海耶克,文森特·卡塞尔,托比·琼斯,约翰·C·赖利,雪莉·亨德森,海莉·卡迈克尔,碧碧·凯芙,斯塔西·马汀,克里斯蒂安·利斯,纪尧姆·德洛内,阿尔芭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法国,英国语言:英语,意大利语年份:2015

《故事的故事》剧照

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2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3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4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5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6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3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4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5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6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7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8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19故事的故事 剧照 NO.20

《故事的故事》剧情介绍

故事的故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小故事组成。 国王(托比·琼斯 Toby Jones 饰)最宠爱的除了蛮横娇纵的公主维奥拉(蓓蓓·卡芙 Bebe Cave 饰)外,就是他的宠物跳蚤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小小的跳蚤,竟然长成了绵羊的大小。 女王(萨尔玛·海耶克 Sa lma Hayek 饰)常年被不孕之病困扰,国王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海兽的心脏给女王吃,如此便可药到病除,哪知道不仅仅是女王怀孕了,为女王烹饪心脏的侍女也怀孕了,两人于同一时间生下了孩子。 国王爱上了在城堡下面唱歌的女子,他并不知道的是,这位女子的真身其实是一位丑陋的老巫婆,而她还有这一个双生姐妹。国王邀请她们其中的一位同自己共度良宵,哪知道被卷入了一场动乱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狼人拜恩空中的天使欢乐饭米粒儿第二季魔道天师:幽冥黄泉遗迹九龙大众浪漫遵命!我的老板娘英雄镖行天下前传之四百里加急特殊交易便利贴八月来风财神客栈天空上三公尺僵尸侦探四重星暗潮汹涌之惊魂12小时唐卡奋力一搏2:你能行!沙之花也有春天月色真美大赢家三块广告牌明日边缘东北偏北刺客学妹我是监护人洋妞到我家意外的幸运签枪花

《故事的故事》长篇影评

 1 ) 这就是你为我选的丈夫

看完真的挺心累的片子本身很长很长,用缓慢的节奏,诡异的背景音乐将三个黑童话缓缓道来。

片子有三处让我震撼,一处是皇后面不改色地吃着血淋淋的心脏时,一处是返老还童的多拉睡在红色毯子上时,一处就是上图,我最喜欢的图.。

皇后非常非常想要孩子,想要到极其宠爱她的国王为之付出了生命也无动于衷。

其实我不是很能理解这种非常想要孩子的狂热情绪。

如果你连你的丈夫都不爱,那么为什么会想要一个孩子?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女人跟很多不同的男人上床,生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每当有男人想跟她结婚时她都会把他赶走,然后致力于生出下一个孩子。

男人对她的作用不过是一颗精子。

她生养了十几个孩子,并且活得生气勃勃。

有一天,她最大的女儿告诉她,她怀孕了,她呆滞住了,然后,失声痛哭。

这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母子之间的舍断离,即使是十几二十岁了,也希望孩子如同巨婴一样待在自己的怀中,病态的母子联系而已。

第二个故事是姐妹之间的舍断离。

有野心的追求财富地位的姐姐和痴傻的只知道依附于姐姐的妹妹。

当姐姐变年轻了,成为王后时,妹妹想到的还是时时刻刻跟随着姐姐。

单纯,令人怜惜,但是也无法同情。

姐姐也并不算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只是妹妹无法理解成人的游戏,于是她剥了自己的皮。

第三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故事。

纯真的爱幻想的公主被昏庸的父亲当做一样物品输给了原始的巨人。

公主本想自杀但还是没有勇气。

她被带到山洞中,吃生肉,睡在肮脏的地上,忍受巨人粗鲁的爱抚。

她遇到了一个马戏团,走钢丝的帅气小哥成功把她救了出来,她以为她脱离了苦难,可是巨人追了上来,扼断了所有人的头颅。

公主躲在角落瑟瑟发抖。

巨人愤怒地看着她,却不忍心动她一下。

她走上前,靠着巨人,头深深埋在巨人的怀里。

巨人蹲下,让她爬上他的肩。

她顺从地爬上去,然后一刀割断了巨人的喉咙。

这就是你为我选的丈夫。

我本就是有点女权主义的人,看见这一幕,我心里的确是暗爽的。

我承认这样对其实并没有想伤害公主的巨人不公平。

但是巨人爱她的方式是把她囚禁在山洞,喝雨水吃生肉,他想给她最好的,但他又能给什么?就像很多山中的闭塞原始的村落,他们没有媳妇,他们买媳妇,他们爱媳妇的方式是囚禁她吗?

只要我把我认为好的东西给你,我就可以对你为所欲为了吗?

他们觉得女性生来是为男性存在的,他们觉得女性的作用是生孩子,他们觉得强奸就像路边的公狗遇到了一只美丽的母狗,骑上去不是很正常吗?

这是他们的教育环境决定的,我们的确不能一味怪他们。

但是当他们试图用这种方式对女性时,难道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地收下,然后安心为他们在闭塞的小村庄里以生孩子为己任吗?

显然不是所以对于评论中心疼巨人,骂公主,希望公主和巨人在一起的人,我只能说,不敢苟同。

有一个女人被拐卖到了深山里,丈夫死守着她,直到她生下来一男一女才稍稍放松看守。

男人出山去卖药材,女人想乘机逃走,她五岁的孩子哭着死死抱着她的腿不让她走。

于是她打断了孩子的小腿骨。

我同情那个孩子,但是我觉得女人没有做错。

这不是什么爱情的结晶,而是耻辱的产物。

我们要做的是避免无辜的女性被拐卖到大山里,而不是指责逃走的女人,并且用一切为了孩子的理由劝女人留下来,忍受这种生活。

 2 ) 控制狂与缺席者

故事中的故事——控制狂与缺席者时隔多年再次重温《故事中的故事》,我终于搞清楚了故事中的迷人之处来自何方。

最近读了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发现故事里的父母角色一个是控制狂,一个是缺席者。

求子心切的皇后是控制狂,她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儿子,眼中根本看不到其他人,这种狂热的爱先是让国王去世,然后又把儿子逼走了。

她要求儿子也眼里只有他,甚至不许拥有朋友,更没有自由。

为了占据儿子所有的注意力,她甚至差点杀了儿子的朋友,而这一切的借口都是“世界上没人会比我更爱你”。

现实中这种父母也存在,他们以爱为名绑住儿女成长和奔向自由的意志,不允许他们违背自己的意志,否则就要以伤害自己或伤害孩子来威胁他们。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就把希望和人生寄托在孩子身上,然而这种负担对于另一个人来说太过沉重,最终每个人还是必须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缺席者则是公主的父亲,他沉迷自己古怪的养虱子爱好,完全无视女儿和其他人的存在,最后甚至任性地用虱子皮来作为选女婿的标准,极其不负责任。

同时,这种缺席中也存在对孩子的控制,因为父亲说了,自己之所以选择虱子皮是因为他以为根本不会有人猜中这是什么皮,本质上还是想让女儿留在身边,不想让她结婚后离开家。

然而孩子终究要长大,于是公主就反抗了,但第一次的反抗是出于赌气嫁了一个巨怪,其实她内心是希望父亲终于看到自己了,并且为自己的缺席而忏悔。

女儿浴血归来,掌控了自己的人生,虽然代价惨烈,不但自己度过了噩梦般的一段时间,还让会走钢丝的小丑一家惨死。

而小丑一家就是开场为皇后表演的小丑们,说明那个走钢丝的男孩就是那个被泼了冷水的女人肚里的孩子,他为了救公主被巨怪杀死时才十六岁。

这也与开头巫师说的生死相连呼应。

电影中的生死为何如此紧密相连,其实是因为孩子无法忍受父母把对人生的希望投射在自己的身上,就像一个人长大后却仍然用脐带跟父母相连一样,必须剪断那条脐带,孩子才能拥有自由,才能真正成长。

然而控制狂父母养大的孩子会对那条脐带又爱又恨,既想剪断它,又怕因此伤害父母,因为他们把那条不合时宜的脐带合理化,一边说它是爱,一边用它绑住孩子,因此拥有逆反心的孩子也会对自己的反抗感到愧疚。

但是反抗是必要的,不挣脱脐带,就无法真正成长,无法成为一个拥有自我意志的完人,永远会怀疑自己的感情和选择,也就无法确认他人的心意。

没必要对父母愧疚,因为他们也该拥有自己的人生。

那么好色的国王和贪婪的老妇人故事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国王是在控制狂父亲和缺席母亲养育下长大的另一种形态。

前文提到的王子和公主都是被美化后的孩子形象,而国王反而更接近被扭曲后的孩子形象。

他极其缺爱,这反应在他色情狂的表现上,对欲望的无限渴求,但不会尊重人,只会掳掠和占有,还要求女人必须服从他的命令,否则他就要滥用权力。

他强迫唱歌的老妇人见他一面,先礼后兵,送礼不成就要动武。

而老妇人在假冒年轻女子和他见面后,就被残忍地丢出了窗外。

实际上这反应了他对母爱的渴求,一般低自尊的男性会更可能被年长得多的女性的吸引。

渴望在其他年长女性的身上获得他缺失的母爱,然而内心深处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母爱的空洞无法轻易被填补,而他继承自父亲的无法善待他人的控制狂天性,又让他很难守住爱,所以老妇人变成的少女终究还是变了回去。

贪婪的老妇人是扭曲孩子的另一个侧面,只是把对爱的缺失变成了现实中的贫穷和衰老,那个扭曲的孩子认为自己是如此丑陋,不值得被爱,只有通过撒谎、欺骗,甚至是幸运魔法,才能帮自己赢得爱情,然而她知道,那个看似完美的自己只是假象,她认为别人永远无法接受真实而丑陋的自己。

因为没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一次次被拒之门外,只能伪装一个乖孩子来赢得喜爱,所以就不相信别人也会无条件地爱自己,就像那个剥了皮来试图变年轻的老妇人,就曾被撒谎怕被认出来的姐姐拒之门外。

就像那个可怕又可怜的巨怪,一次次被伤害后仍然渴望爱。

就像国王为了让皇后露出笑容,选择冒着生命危险去屠杀海怪。

里面的人面对爱情都是如此卑微。

他们就像小丑一样,耍着把戏,取悦众人,小心翼翼地走着钢丝,维持着脆弱的谎言和完美的假象,面具之下却流着泪。

然而,丑陋的那一面,其实也是美的。

我看过电影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巨怪那温柔而又残暴的爱,还有母亲怪物被儿子杀死后安详的脸,还有妹妹被剥了皮后蹒跚向城堡走去的身影。

真实的自己或许确实不那么美好,甚至很扭曲,然而那才是给人留下印象和值得爱的部分。

扭曲的小孩哪怕泥泞不堪,满身鲜血,也渴望被看到,渴望被理解,被信任和拥抱。

剥开假象后露出的痛苦,是我们为爱付出的代价。

 3 ) 三则悲剧

第一个故事里可怜的国王和无辜的海怪暂且不表。

女王为了孩子毫无留恋地丢下丈夫的尸体当日生下了孩子。

同样是看没有营养的杂技,皇后却绽开笑容,与之前的冷漠截然不同。

最后的最后,王后为了追回逃跑的儿子而被杀死时,有一瞬间,我觉得莫名的悲哀。

与神话中的“弑母”不同的是,这里面的母亲是一种自我牺牲,她对丈夫的爱并没有移植到其他人而是自己的儿子身上。

在迷宫中的追逐实际上是其中求而不得的映射。

真正的爱确乎是在于放手。

其实国王爱王后什么呢?

依旧是求而不得无法放手吧。

同样的,第二则故事的开始也在于国王对于一个女子的求而不得。

贯彻整个故事的同样也是姐姐对国王的求而不得,妹妹对姐姐的求而不得。

最终,妹妹为了陪伴姐姐而剥皮,姐姐为陪伴国王而欺骗对方,相信法力消失后的结局一定惨不忍睹。

有人说国王可怜,但一切的源头不过是好色的国王用自己的权利逼迫一个女子的屈从。

权利是这则故事的起因,或许更是源头。

同样的,第三个故事的源头亦是权力。

国王用自己的权利胁迫女儿嫁给了一个野蛮的怪物,而原因却不得而知。

或许是不希望女儿出嫁,或许是想满足自己独特的恶趣味。

野人可怜吗?

确乎有一些,因为从他的立场来说并没有做任何伤害公主的事情。

但他没错吗?

有,他在最开始就选择了本不属于他的东西。

通过侥幸赢取到了公主,却从来没想过自己与这份侥幸是否合适。

同时得到公主,知道她并不爱自己后也没有作出过任何努力让对方真正喜欢上自己。

一味偏执地占有最后的结果必定是两者皆殇。

公主最后成为了女王,看起来似乎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这份帅气果敢的背后是怎样的折磨啊!

故事的开始那样一个单纯可爱的小公主,最后竟然学会了以退为进欺骗残忍。

公主在杀死野人那一瞬间的笑容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黑化”吧,一种解脱与快慰,一种战胜了牵制与内心怯懦的放松与释然。

不难发现,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女性,皇后/女王,平民/皇后,公主/女皇,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地位上发生了改变,同时也为自己的改变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每一部都是一个悲剧。

 4 ) The queen

"Birth is always stained by death. And death, in turn, is simply one element of birth and not even the most dramatic one. Every new life calls for a life to be lost. The equilibrium of the world must be maintained. ""Every desire,every action corresponds to another. A violent desire such as yours can only be satisfied with violence. And there will be a cost. "

 5 ) 女权?要屈服还是抗争?

《故事中的故事》中三个故事,无疑我最喜欢的是第三个——养跳蚤的国王和爱幻想的公主。

一个温馨的场景,我们的天真小公主为他的父亲弹奏某种西洋乐器。

可惜他的父亲并不看她,而是注意他身上的跳蚤.....小公主生气了,小公主爱看爱情故事,渴望与一个英勇的王子坠入爱河....这是常见得不能再常见的情景。

哪个女生不曾是那个可爱的小公主,讨着父母欢心又幻想浪漫爱情呢?

可是怪诞故事,就怪诞在她神奇的父亲,居然将跳蚤做宠物养,家事国事都不及跳蚤重要,死了跳蚤比死了人还伤心!

通过公平的竞猜选出“优异”的驸马,其实说难听点,就是一场考验未来驸马是否有独特的游戏技巧,将公主作为奖品送给他!

能识别跳蚤的皮,是普通的竞猜吗?

是怎样的人才会识别跳蚤皮呢?

一个野人,这是合理的答案!

公主不爱肮脏粗俗的野人,也是人之常情!

国王无法背弃承诺,也是合情合理!

屈服于国王和野人,还是为自己的幸福而抗争?荒诞的竞猜,要你来承担后果,你如何选?

有人评,公主其实就像是被拐卖的妇女,野人犹如她的买主。

是你,你愿意成为那乡村的女人吗?

“也许,野人也没有那么坏,他粗鲁的带走公主,却也主动背她照顾她。

野人原始、狂野、霸道、男子气概!

公主娇小可爱无力反抗!

也许是再版的美女与野兽,也是美美的!

“我有如是想过。

有人评,你的心理选择,带有不同的阶级属性!

我问:难道,平民倾向于接纳,贵族倾向于抗争吗?

是环境教育让我变得更加卑劣、更加耐受、更加怯懦、更加屈从于强权吗?

我不知道。

但是,我们的公主并不,高贵的身份、浪漫的爱情并不会屈从于暴力!

她敢于去做,并不放弃希望,”我想要的生活和爱情不是这样的!

“看着她抗争的历程,我的心也随之波澜起伏,是屈服还是抗争下去?

每个选择的分叉点都是一次煎熬,屈服犹如斯德哥尔摩症,抗争却也看不到曙光!

抗争伴随着牺牲!

一招美人计,看得我惊心动魄,不得不佩服她,坚定的意志+睿智的脑袋!

最终一代英勇的女王!

如果你是女权主义者,这一定是部值得品鉴的故事!

 6 ) 寓意很清晰的童话故事

虽然之前就听说过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来豆瓣看到好些匪夷所思的理解和问题,我也是莫名惊诧了。

因为我看时觉得这三个小故事还是很好理解的啊。

王后和王子的关系应该是隐喻母爱的自私和排他性,王后一开始就显露出对丈夫死亡的毫不在意,后面她的生活的重心,欢乐的根源都集中在王子身上,王子看马戏笑,她看到王子开心就由衷笑了(和之前她和国王一起看滑稽戏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所以王后非常反感王子和女仆的儿子约拿(本质上应该是王子的兄弟)间的亲密关系,试图在悬挂着动物尸体的地方谋杀约拿未果后,约拿只能离开,后面王后付出变成怪物的代价也要抢在王子找到约拿前杀死约拿,这时的王后已经抛弃人性成魔了,即便如此,王子一来,她看到儿子,还是会立刻停手以免伤到自己的孩子,而王子已经认不出变成怪物的母亲,所以杀死了她。

这个故事表现了母子间的关系,虽然子女曾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虽然母亲如此的爱子女,但子女有子女的生活,必须脱离母亲。

姐姐和妹妹的故事应该讲的是亲密姐妹间的竞争(和上一个故事中的兄弟间关系形成了对比),这对姐妹原本是各方面相似的(上一个故事中的兄弟间倒是地位悬殊),看到姐姐变年轻成为王后后,妹妹倒底是因为愚蠢,还是被嫉妒蒙蔽了理智,为了和姐姐一样,哪怕付出剥皮的代价都是可以的。

最后一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公主一开始渴望爱情,期望父亲替自己找到一个如意郎君,结果胡闹的国王却在猜迷游戏中把她输给了野蛮的巨人为妻,还为了所谓的国王名誉强迫她接受(父权),可怜的公主期待有人来救她,还真有好心的马戏团一家来帮她,救公主的小伙很帅(有点像传统的童话故事走向了),可惜,巨人追上他们后杀死了马戏团一家(夫权暴力),公主最后用智慧和勇气,手刃巨人,回到王宫,成为女王,应该是女人(人)只能依靠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的写照吧。

三个故事虽然是分散的,但还互有关联,第一个故事里,国王下葬时,第三个故事里的养跳蚤国王和还是小女孩的公主、第二个故事里的好色国王都出席了,第三个故事最后,公主作为女王登基,第一个故事里的王子,第二个故事里的好色国王和由老太婆变的王后也出席了,更有意思的是王后这时突然开始衰老,只得匆忙逃出王宫以免被人发现,还是为了贴合第三个故事的主旨,人必须依靠自己获得幸福。

红颜易老,靠欺骗,靠好运(魔法)得到的快乐都是转瞬即逝的。

 7 ) 原来巨人不是王子变的

看到巨人对公主的体贴,还以为巨人是王子受了妖法变成的。

巨人还是巨人,这个剧情比王子变青蛙,美女与野兽之类的故事好多了!

虽然巨人很可怜,公主很可怜,但最冤枉的戏班子一家好吗当了皇后的老奶奶其实是赚了啊。

用自己七老八十的身体嫖了还算年轻力壮的国王,之后还变年轻当了皇后一段时间。

按照原本的人生轨迹,她是会呆在小房子里了此余生的。

妹妹四处找人剥皮蠢得我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屠夫也下得了手!

处女生的孩子和皇后的孩子长得一摸一样,不就说明这孩子和国王没什么关系,甚至和自己也没有关系,是海怪的后代,所以皇后才想除掉这个仆人的孩子吧国王为什么放着骑士不用,自己去杀海怪。

出谋划策的巫师,害死国王皇后,让海怪的孩子登基,如果和海怪有关系的话他简直是宫斗的幕后赢家。

 8 ) 无法跨越阶级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即使没有父权存在,阶级也仍然强烈地存在。

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一模一样的脸,身体,一模一样的出生契机,缘由,连他们的母亲都无法分辨的相同,一个是王子,一个是平民。

在女王的庇护下,王子认为平民是他的朋友,最亲密的人,甚至比母亲还要亲密。

王子觉得他们是相同且平等的,甚至向平民提出他们可以一起当国王,你当一天我当一天。

即使女王始终强调他们并不一样,并且阻挠他们的友谊,在偷听到儿子对平民说要一起当国王,要把他的侍女母亲封为贵族,赏赐她城堡,女王甚至要杀掉他。

从王子的角度,阶级只不过是一件衣服,给平民小子披上他的衣服,他就变成王子。

但从平民小子的角度,他从未觉得他们相同,即使他们看起来一模一样,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身世,他还是无法相信他们哪里一样。

第一次穿上王子的衣服去见女王时,女王虽然有所怀疑,但也没能百分百认出这不是她的儿子,平民小子难以相信连女王都不能分辨他们。

王子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是王子而对方是平民呢,也许正是杀死母亲,也是女王的那一刻吧。

在他没有成为权力本身的时候,也就是当他处于更大权力,即母亲/女王/君主之下,他无法理解和体会什么叫做阶级。

而当他弑母后,他彻底成为了权力,因为他即将并且一定会成为国王,他的阶级意识完成了觉醒。

这可能也是巫师对女王说的代价的本意,想让你的儿子回来,想让他真正拥抱权力,那他必须成为权力本身,也即现有的权力也就是女王你,要死去,这就是代价。

即使在没有父权的情况下,阶级仍然深刻地存在。

当王子救下朋友,他并没有兑现曾经的承诺,将平民小子和他的侍女母亲封为贵族,而是让平民回到平民中间,自己头也不回地去做国王了。

那段美得不真实的友情,确实只是童年的一场美梦罢了。

第二个故事,青春与美貌作为底层通往上层的魔法,终究在底层跨越阶层后,权力转瞬即逝,底层仍旧回归底层。

一对相依为命的贫贱老姐妹,因为动人的歌声频繁遭遇国王的骚扰。

可是当权力上位者随手扔下 一串在王宫里毫无价值的项链,老姐妹视若珍宝。

一方面她们恐惧权力,一旦国王发现她们又老又丑,很有可能当场就挥刀把她们杀掉。

可另一方面,即使拖延了时间,姐妹俩也并没有逃走,她们也情不自禁地向往权力。

朵拉开始鬼迷心窍,甚至铤而走险答应了国王的要求,趁着夜色浓郁溜进皇宫和国王同床共枕,被发现自己是个老太太后差点丢了性命。

被林中女巫救下后,朵拉重返青春还变成了绝代美人。

此时权力不仅有阶级,还有年龄,美貌。

年轻和貌美作为朵拉的钥匙,成功使她跨越了阶层,被国王这个权力的集中体现者,封为了皇后。

成为了上层的朵拉,虽然邀请了老姐妹参加宴会,但她显然完全抛弃并彻底拒绝了曾经下层的她。

她纵情享乐,给最亲的人带来了毁灭的灾难。

而朵拉也像灰姑娘,她跨越和维持阶级的凭据是年龄和美貌,是女巫给的魔法,魔法消失时,权力也随之丧失,朵拉深知这一点。

当她的皮肤又开始发皱,她惊恐地跑出城堡,一旦国王看到又老又皱的她,这个封她为皇后的人会再次将她丢出窗外,丢下高塔,摔死在森林。

第三个故事。

父权是一切恶的源头。

尊贵的公主,因为老国王的一个玩笑,被迫嫁给了野人。

父权重如野人扛着她翻过的崇山峻岭。

在夺回属于她应有的尊重之前,公主被野人强暴,囚禁,与世隔绝。

出逃的路上,救命恩人一一被杀,野人步步紧逼,逃无可逃。

当她的精神已经达到临界,甚至只能出卖自己的心,才能杀掉野人割下了头。

回到王宫,老国王惧怕她的暴力,甚至让渡了权力,把公主加冕为王。

看似大团圆,实则女儿需要以暴制暴才能获得本与她匹配的权力和地位。

从野人的角度,他也什么都没有做错。

他只是答对了题目,获得了国王的奖赏,只是这个奖品正好是位尊贵的公主。

他背着公主回到深山生活,他也没有问题。

如果是一个男野人和一个女野人,一起在山洞里生活,没有人会关心,观众也更不会想看。

但当一个权力下位者,男野人,和权力上位者,尊贵的公主,要结合时,一切都成为了问题甚至不可饶恕。

阶级跨越不仅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是禁止的。

如果野人的第一重原罪是他的阶级,那他的第二重原罪就是丑陋。

美貌是通向权力的魔法,那丑陋就是彻底的失权。

假如这个野人长成人猿泰山,或者至少是个帅哥,那他和公主的结合也不会如此刺眼。

像第二个故事中,当朵拉还是老妪,和国王同床共枕,也即使我们已知国王是个人渣,我们还是庆幸还好是黑灯瞎火,否则就会看到连恐怖片《X 》都没敢拍全的老年人性爱场景;而当朵拉变成美女,和国王的性爱也才见了光,一切也才符合常理了起来。

更甚者,当看到营救公主的平民是个小帅哥,他的兄弟们也都相貌堂堂时,有那么一瞬间,以为这个故事要向着从今以后公主和这家杂耍艺人一起生活在了一起走去。

所以比底层更加底层的阶级,加上丑陋不堪的容貌,构成了野人彻底的罪,彻底的失权,以至于和"人"已经剥离开来,野人不再属于人,更像一个人兽。

所以不仅是他和公主的结合不可忍受,他杀人也更加恶劣。

当他被割喉,观众都松了口气,当他的头被公主—- 一个同样来自顶层特权的人,当作战利品去夺得皇权时,大家都拍手叫好。

而野人,是国王/权力的本体开的玩笑的最大受害者,是上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父权的本体,老国王,对那只跳蚤的关心呵护,远远超过了对他女儿,和对野人也即人民的爱护。

当权力高度集中,任何荒谬都可以发生,甚至以令人忍俊不禁的形式,可身处其中的人苦不堪言。

 9 ) Tale of Tales小事集(5件)

(以下可能含剧透)1. 五日谈 电影改编自17世纪的故事集《五日谈》(也叫“故事的故事”),作者Giambattista Basile。

《五日谈》包括最古老版本的画眉嘴国王、灰姑娘、睡美人、穿靴子的猫、莴苣姑娘,但都是暗黑版本。

导演在采访中承认《五日谈》可不是给小孩儿读的,原著里充满了性和暴力(片中已被导演和谐掉)。

他说在读原著的过程中,感到这些故事非常熟悉,其实在现代社会中都有映射:比如两姐妹返老还童的故事,放在今天就是整容;还有今天的母亲为了孩子,也可以无底线。

另外,这几个故事都是用寓言讲述人欲望过度,变成obsession的情况:比如皇后对孩子、皇帝对跳蚤、皇帝对性。

而obsession是导演一直以来想要表达的主题。

《五日谈》一共50个故事,片中三个故事参考的是:第9个故事:La cerva fatata,妖鹿第5个故事:La pulce,一只跳蚤引发的故事第11个故事:La vecchia scorticata,三姐妹(中文译名以译言古登堡计划版本为准)不过导演实际还参考了其他故事,并把一些情节杂糅在一起。

2. 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导演视费里尼为自己的男神!

他认为费里尼一开始是新现实主义,后来转变为《Fellini Satyricon》的寓言家风格;自己也是这样的,之前的作品《真人秀》(Reality, 2012)(获得戛纳评委会大奖)是在把现实寓言化,这一部是把古老的寓言故事现实化。

3. 莎士比亚这是意大利导演Matteo Garrone制作的第一部英语电影。

因为导演觉得自己的电影有些莎士比亚元素,而且意大利著名作家Italo Calvino曾称赞《五日谈》作者Giambattista Basile是“那不勒斯的另类莎士比亚”。

4. 打海怪的氧气罐第一个故事中,与海怪交战的国王穿着16世纪的“潜水服”,实际上这种服装没有氧气罐,所以他能在水下和海怪持续交战还是挺奇怪的……5. 呼啦圈熊片中表演呼啦圈的熊来自俄罗斯一个马戏团,名叫Tima,片中的驯兽师也是俄罗斯人Pavel Vyakin。

Tima已经掌握了200多指令,但网上对于Pavel的驯兽方法有很多争议,也有意见认为本片对参演的动物普遍不好(还有一只被踢的孔雀)。

Source:IMDB:Il racconto dei raccontiVariety.com interviewThe Daily Beast interview-原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TExNzcyMA==&mid=400815762&idx=1&sn=ebe470e6d222154577574aa0c4a5816d#rd

 10 ) 执念太深,得失已定——记电影《故事的故事》

马提欧·加洛尼所执导的《故事的故事》改编自吉姆巴地斯达·巴西耳所著的一部童话故事集《五日谈》,所谓“五日”,必然有五天的故事可讲,但影片仅仅取用了《五日谈》中第一天的《跳蚤》《老妇人原形毕露》和另一个关于《女王》的故事,将这三个故事设置在相邻三个国家之间,分别以这三国的王室成员作为主人公来讲诉。

本部影片虽说是童话却是一部成人童话,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并非仅仅是教导孩子什么是“善”?

什么又是“恶”?

而是告诫成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当然,这也并非让人消极被动的接受命运,而是叮嘱众人:得不到的东西不要太过强求,执念太深就得有所牺牲,若没有承担牺牲的勇气和觉悟,那还是尽早放弃的好。

故事之一:女王偏执的爱

国王与女王辉煌的宫殿内,马戏团的“小丑”们以各种滑稽可笑的动作来娱乐周围那群雍容华贵的王室贵人,王后冰冷的神情却与嬉笑一堂的众人显得格格不入。

直到小丑中一人失手将冷水冲到了另一名女性小丑的肚子上,对方怀孕的大肚子暴露在众人眼前,王后再不能抑制自己,倏地起身愤然离去。

她是觉得众人对小丑太过分心生同情吗?

从后面可以知道并非如此,她是触景生情,为一直以来不孕的自己而感到悲哀。

正是这份极想拥有儿子的执念让她倾尽一切,不择手段地去强求。

一天夜里,宫殿里来了一位巫师,他告诉了国王、王后如何得子的妙方,但告诫二人:有得必有失,必须做好牺牲的准备。

王后执意想要儿子,因此,深爱王后的国王决定亲自为她取水怪之心来满足她拥有一个儿子的心愿。

最后,水怪死,心已得。

王后终如愿以偿,国王却因此而牺牲。

令人寒心地是,王后抱起河岸的水怪之心,却未正眼看一眼死去的国王。

国王出殡那日,坐在轿中的王后也只是沉浸在得子的欢愉中。

国王多年的陪伴对王后而言并不及这个刚出世的儿子,因为这是王后多年期盼才终于得来的,越是难得的东西越是令人珍惜,可往往是在这个时候,人最容易忽视掉身后一直陪伴自己的人。

未曾料到的是,水怪之心并非仅仅只让王后怀孕,同时令烹饪这颗的心的女仆怀孕,两人共同生下一对面色苍白、头发如雪的少年,这对少年面容相似,如一对孪生兄弟,感情还一日比一日好。

因“水怪之心”而出生的两位少年王后偏执的爱最终想横扫一切想接近她儿子的人,为此将女仆的儿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不计一切代价想要铲除,甚至再次拜托巫师动用魔法的力量。

最终,她却以怪物的形象惨死在毫不知情的儿子手中。

作为“怪物”死后露出真面目的“女王”正如巫师所言:你要得到就必定要有所失去。

失去了丈夫对女王而言无关紧要,可是最后连自己的性命也一块交托了出去怕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

女王正是死在了她的不依不饶,她对儿子过于偏执的爱之下。

故事之二:老妇人执意挽留的青春 —— 改编自《老妇人原形毕露》在相邻的另一个国家有一位耽于美色的国王,他每日酒池肉林,荒淫无度,心心念念求得一位美人共度良宵。

一日,醉酒的他偶然闻得一段优美的歌声,便遥遥爱上了歌声的女主人,为此珠宝相送,只为求得美人归,可他哪里知道对方已是位年过七旬的老太太。

老太太因为这次机遇妄想老麻雀变凤凰,因此憋出尖细的嗓音来欺骗国王,用妹妹经常年吮吸而如竹笋般的手指来令国王更为其着迷。

在国王的执意求爱下,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答应与国王共度一夜,前提是:夜里不许开灯。

当清晨的日光透过窗户,照亮了一切谎言与虚伪。

国王大怒,令众人将这令他反胃的老太扔出城堡。

裹着鲜红床单的老太被茂密的树枝挂住,侥幸未摔死,在半空中悲戚大哭,为自己的命运悲哀痛惜。

她的哭声引来了路过的老女巫,女巫同情她的遭遇,将其从树上解救,并令其吮吸自己的奶水。

奇迹就此发生,茂密的森林深处,在布满绿苔的巨石上,鲜红的床单犹如世上最美妙的丝绸,包裹着一位陷入沉睡,如森林仙子般美丽的女人。

重拾青春的“老太太”打猎的国王偶然撞见了这位不似凡间的女子,她棕色的长发包裹着她裸露的身躯,令国王一时间如痴如醉。

重拾青春的老太如愿以偿的改变了她的命运,成为了一国之后。

国王与“新王后”然而,正如影片末尾所隐喻的那样:万事万物皆需平衡。

一方的平衡被打破了必然导致另一方的倾斜。

姐姐一夜之间麻雀变凤凰,妹妹却仍以一副衰老的样子继续染布生活,她离不开与她相依为命多年的姐姐,更钦羡着姐姐的迹遇,为此,当她极力询问姐姐如何重拾青春的秘诀时,因姐姐的一句气话:我把自己的皮剥了!

而信以为真,雇屠夫为自己剥皮。

剥皮后的“妹妹”当妹妹的惨叫声一次次刺痛观众的耳膜,当浑身血淋淋的她痛得颤巍巍的走向那座她遥不可及的城堡时,残留在观众内心的只怕除了毛骨悚然的哀痛,更多的是意犹未尽的反思。

衰老的“妹妹”与重拾青春的“姐姐”妹妹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正应了那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若执意强求,那么,你做好牺牲的准备了吗?

也许,强求的结果也不能让你如愿以偿。

妹妹落得如此下场,姐姐呢?

是否就此安裕一生?

当结局来临的那一刻,一切烟消云散,尘归尘,土归土,青春易逝,容颜难求,当青春的保质期已过,娇嫩的皮肤一层层褪去,她最终不得不重新变回老人,绝望地哀嚎着,离国王、离那富裕生活而去。

故事之三:公主破碎的梦 —— 改编自《跳蚤》比起那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则故事我认为更加强调对命运的反抗。

第三个国家的国王每日不务正业,却迷上了一只跳蚤。

研究“跳蚤”的国王当女儿为她最爱的国王父亲奏曲之时,父亲的注意力居然放在了一只怎么拍也拍不死的跳蚤身上,更加病态的是,他居然还开始喂养起这只跳蚤来。

谁也不知道一只小跳蚤有什么好养的。

直到某一天,国王将女儿不吃的生肉带回寝宫给一只奇怪的生物食用,观众才骇然发现:天,那只跳蚤居然喂到这么大了!

大了也就算了,关键还死了。

死了也就算了,关键还引发了一场“血案”。

国王的不务正业已经上升到一种境界了,居然开始利用死去跳蚤身上的皮开始娱弄众人。

并且,还以女儿的幸福作为牺牲。

国王为女儿“招亲”中他怎么也想不到,居然有人会猜中这张皮是“跳蚤皮”。

这个人便是以食生肉为生,每日与跳蚤相伴的野人。

因此,他将女儿的整个幸福都搭了进去。

彼时的公主充满幻想,渴望嫁一位英俊潇洒的王子,在听母亲为其诵读故事的时候,尤其爱听那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渴望有一天能有这么一位令她心动的人带她看看外面的世界。

王后给公主讲故事然而,现实将一切撕碎,血淋淋地暴露给她看,她不得不被野人拖着前往那山顶洞穴,与眼前这个奇丑无比、凶悍粗陋的野人生活。

野人拖着公主往“山顶洞穴”她为何离开城堡?

为何答应父亲的决定?

更多的想必是在跟父亲赌气吧。

那时的她妄想以自杀的方式来让父亲收回成命,当父亲断然拒绝的那一刻,她又赌气嫁人。

那时的她还是一个娇惯得有公主病的小姑娘。

然而去外面走了一遭,见识过爱情的破碎、生活的落魄、恩人的相继死去,便也淡然了。

拯救她的马戏团一家当她面对拯救她的马戏团一家为她而死的时候,她对面前这个残忍的野人恐惧到了极点。

也许正因为到了极点,她反而冷静了,第一次向野人示好,第一次清楚自己该怎么走,第一次拿起刀子果断割掉野人的喉咙。

然后,她浑身是血地回家,将野人的头颅往父亲面前一扔,冷言道:这就是你为我选的夫婿。

经历挫折后归家的“公主”就那么静止了一秒,国王失声痛哭,她也失声痛哭,为自己的遭遇,也为如今成长的自己。

公主加冕成为女王的那一刻,另外两国的王室成员一同来道贺,我们见到了故事中三个国家的主人公汇聚一堂。

他们各有各的遭遇,各有各的得失。

当天空中的杂技人手拿竹竿走钢丝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公主略顿一下后展露的笑颜,那一刻既有说不出的感动与豁然。

公主加冕成为“女王”故事的结尾,行走在空心圆顶城堡上的杂技人在钢丝中间停住了,画面对称,既说不出的和谐与平衡。

影片在此刻画上句点,寓意:世界万物皆为平衡,有得便有失。

执念太深,得失早已注定。

“万物皆为平衡”

《故事的故事》短评

3 in 1。阴森童话,黑暗寓言,古典风,仪式感

8分钟前
  • 雲無憂
  • 推荐

黑色寓言、最后的一幕、走钢索的人、从一边到另一边、哪边都不是归宿

12分钟前
  • 樸塵
  • 还行

颇为重口

17分钟前
  • 石子
  • 较差

似乎比想象的收敛

18分钟前
  • 西格里德
  • 较差

毫无亮点

23分钟前
  • 纯肉锅贴
  • 较差

不太喜欢。。。

24分钟前
  • 两仪·式
  • 较差

可怕的绑架

25分钟前
  • H2O2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根据《五日谈》改编的本片果然有“一千零一夜”般的猎奇与成人童话的诡异幻想,与帕索里尼在70年代拍的几部遥相呼应。出色的画面在大银幕的观感非常好,观众都被三个故事的剧情起伏所吸引,时而啧啧称奇,时而惊呼捂眼,时而感慨叹惋。好看!四星半

2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7,想象力奇诡的暗黑寓言,加洛尼这是在向帕索里尼致敬吧。电影本身对《五日谈》的提炼很好,最大程度保留童话最初暗黑、诡异的本质,能拍出这样一部与主流童话电影迥异的cult童话,观影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迷宫花园、城堡钢索人、大虫女王都算是华彩段落,唯一缺憾是为了市场选择拍成了英语片可惜

34分钟前
  • мая
  • 推荐

海耶克和巩俐为何感觉很像

35分钟前
  • PARKER
  • 还行

要不是封面那个怪太恶心了早就看了中世纪暗黑童话,好像改编自17世纪的《五日谈》最喜欢第三个故事!嫁什么王子啊,手刃丈夫自己当王!养跳蚤很重口,呕斯黛西太美了卧槽!油画啊,好像就是被年轻朵拉骗进来的码的,早期声优我笑死怎么属于高分灵异电影榜,笑死

40分钟前
  • 不飞过海的海洋
  • 还行

3.5,其实可以再缩短一点,再诡异一点。

42分钟前
  • 荒林
  • 还行

从头到尾都充斥着【莫名其妙】的基调,看完片子还是觉得不明所以。有点闷,但也不算太过无聊。三则寓言故事都是讲得失,女王篇“代价”;两个为追求富贵不惜一切的老妇人的富贵梦最终还是泡影;那堪称“金刚”翻版的跳蚤篇难以言表。最终三组人大团聚,全剧终。我认为主旨“有得必有失,有失未必有得“

46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推荐

7.7

50分钟前
  • PenL
  • 推荐

用童话形式讲暗黑故事,叙事太小学生,不恐怖,也不知道要表达啥,在我看来更像是凑字数作文

52分钟前
  • z先森
  • 还行

几个巫术故事改编成的电影,人性的贪婪短视?王室贵族的腐朽?剥皮那段实在是很恶心……

53分钟前
  • cavalry
  • 还行

that princess looks like Mellon Collie And The Infinite Sadness

58分钟前
  • 根斯巴克连续体
  • 力荐

观前也有预想故事应该不会走寻常路,结果内容虽是意料之中的黑色反差,观感却是意料之外的酣畅淋漓。简言之:血色童话,现实寓言;写意内里,写实而外。

59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各方面是完整且成功的~但是超越吉列姆这种噱头就算了!吉列姆是纵使牺牲完整叙事也要使用自己独特镜头语言的导演。倒是更适合和《潘神的迷宫》一较高下!值得3.9星…

60分钟前
  • 蒸桑拿的冰激凌
  • 还行

公主殿下您太帅了

1小时前
  • newparadigm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