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间谍
Triple agent
导演:埃里克·侯麦
主演:Serge Renko,卡特琳娜迪达斯卡鲁,谢丽埃勒·克莱尔,阿曼达·朗格勒,埃马努埃尔·萨兰热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俄罗斯语言:法语,俄语,德语,希腊语年份:2004
简介:以上世纪西班牙內战为背景的政治惊悚片,前沙皇将军菲欧多带着妻子移居巴黎后,过着神秘的生活,在公产主义者受到压制的法国,菲欧多却公开声称自己的真实身份是间谍,而且是个三重间谍,同时服务于俄国的白军和红军,甚至德国的纳粹军。 1936年的欧洲,正值西班牙内战时期。身为前任沙皇军队将军的费欧多携着他年轻的希腊妻子阿茜诺..详细 >
+
这部真的没有很喜欢,就觉得蛮黑色幽默,丈夫很不地道啊。
这算是在侯麦电影中较为不一样的一部电影。
期望转型的晚年侯麦把自己擅长的东西都丢掉了,没有多角恋爱关系,没有好看的风景和服装,实在乏善可陈
第一次看不懂侯麦
04年的!?
他们的命运被三言两语说出来的时候,真令人心痛
如同帕索里尼的「性即政治」,侯麦的爱情关系最终还是与政治产生了勾连,谎言、当众宣称都似乎是某种「爱情胜利者」的宣言,当然最后还是要承担无论是关系还是生命的代价,相较之其他更加会利用镜头含蓄说故事的导演,纪录片插播还是太直白了。
一部远被低估的佳作。尤其在刚读完奥威尔《致敬加泰罗尼亚》之后,再看此片,觉得侯麦谈起政治绝对不输于谈情感谈人性。「三重间谍」意指三方主要势力的对峙——共产国际(苏俄),纳粹,(被流放的)白俄军事联盟;三者关系错综复杂,互为敌人当又互相利用,折射出西班牙内战在二战期间的复杂政治生态。所有惊心动魄的事件都隐匿在日常叙述背后,但不无神秘暧昧的大量留白所闪现的机锋,却依然是侯麦式的审美趣味/选择(尤其是谈论画作的段落);而「巴黎」只出现在作为媒介传声的报纸和电视上,却缺席于人们的生活,真是一个可供深度解读的角度啊。侯麦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希区柯克、弗里茨·朗甚至纳博科夫的作品中汲取元素,这是一部还原他文学记忆的影片。
里面的女人很有味道,不懂政治,最后他们夫妻的死亡也很。。个体太脆弱了
真是一个非常暧昧的故事,或许可以称之为风格
补加
不到十個演員以閒適的語速說著永遠講不完的台詞,而配樂又是那樣少,少得幾乎只有黑白片段才有,予人觀賞舞台劇之感……全文:http://hou26.org/zeta/golden2004.htm#ta
“隐秘”在侯麦的电影里一直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本上都是推动电影发展的核心情节。这部间谍电影也一样,直到最后才完全揭晓。在充满怀疑的间谍眼里,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是间谍,包括他同床共枕的妻子。所以打听消息的人都“被批上了间谍的外衣”,这种怀疑强迫与男女关系中的对出轨的怀疑强迫又何尝
步入晚年,侯麦的道德隐喻越来越隐晦。本片探讨儿女私情和民族大义之间的伦理问题,而这只有在浪漫自由的法国才会是个大问题。共产党人为信仰充值。法国小资产阶级为生活买单,各有各的不幸。
Rohmer的间谍片,和他其他片子一样艺术气息浓厚,人物立场暧昧不清,家长里短喋喋不休,然而政治背景比起其他的Rohmer破天荒的复杂:白俄,苏维埃,纳粹,法国的共产主义分子,西班牙内战...还是那句话,看Rohmer的电影总让我觉得自己很没文化。
特殊节奏,回味无穷
切入点,叙述手法有趣
对不起我看不懂T_T
沉重的宏大叙事中的一抹个人视角,残酷现实中吉光片羽的诗意。侯麦的小资趣味在这样的主题里也能相得益彰。侯麦作为男性艺术家对女性的尊重与了解几乎无人能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