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到评论区说很好看,最后因为无聊居然看完了。
看的时候无数次对女主的羞耻play看得心服口服。
虽然我也平时会偶尔yy一下,但是打死都没有她那么严重啊·。
她这些妒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已经看得我尴尬症犯了n次的地步了。
小时候她明明很可爱啊,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说句实话,我这么在意,确实有在她身上看到自己影子的原因,我想起了很多不想去回忆的东西,这些事情也很多次折磨过我,偶尔还让我感觉到抑郁过。
但是那些都已经过去了,我不去在意,不去回忆,都没有人会想起的。
而我现在,能为我的不作为找出n个理由,例如原生家庭啊这种。
但是那些真正在努力的人,听到我的理由一定会感觉很疑惑。
因为她们是不会有时间去考虑这样的事情的。
而且,你有努力的理由啊,不想继续过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生活,可以自己走出去不就是你现在最有动力的事吗?
【千日谈】20131006【每周影像】《丧女》:这不是中二病!
文/丹达 【第一印象:5星】 【增加标签:感同身受】 ①看过《中二病也要谈恋爱》的人会知道,从这部动画出发,可以了解很多看着二次元动漫作品长大的一代心中到底在想些怎样的念头。
而看过《丧女》的人会知道,在成功和三次元交往的正面例子背后,还有很多被自己的中二病围困在妄想之中的反面例子。
②记不得是哪位大神说过“《海贼王》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追逐梦想,而《银魂》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在梦想破灭之后生活下去”。
套用这个句式,我想说的是,如果说《中二病》等一系列动画告诉我们原来中二还可以有光明的未来,《丧女》则告诉我们,那些只是少数而已。
【文本阐释:中二病生活化】 ①任何一部影视作品,其实都是中二病的产物。
当然,这是把中二病无限广义化。
不过,冒险系作品本质就是不可实现的影像投射而已,那些《古墓丽影》《黑客帝国》亦或是纯良的《笨蛋测试召唤兽》《魔卡小樱》,都不过是略过了中二的实现过程,直接把结果呈现出来。
②能够把过程呈现的作品确实不多。
《食梦者》算一个,《潘神的迷宫》其实也算一个。
但真正去过问中二病的作品,目前我看到的也就只有三部《中二病也要谈恋爱》、《欢迎来到NHK》和《我不受欢迎都是你们的错》,也就是《丧女》。
其中《中二病》讲的是中二生成的心理症结(面对死亡的心理逃避),《NHK》是充满着性幻想的男性(亦或是被中二带成了性幻想?
)如何面对自己和社会的生活问题,而《丧女》则是在进入社会之前,学校里的生活状况。
③不管是《NHK》还是《中二病》从作品最开始,就有着极为光明的希望,中原岬也好,富樫勇太也罢,都可以成为帮助我们故事主角走出中二病的好帮手。
再不济《蔷薇少女》里面的樱田纯还有那么多关心他的人在(他姐姐真的好辛苦),但是这部《丧女》,几乎完全照搬了两个现实:正常人对这种人的态度:不是嘲笑是无视;自己对自己的态度:超级酸葡萄心理。
④中二病更多会出现在自己的中学时期,我当年就是这样一个人。
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都是如此。
从这些作品的线索也可以看到,如果中二病没有被顺利医治,很有可能会出现死宅家里蹲现象,《丧女》和《中二病》里的结局不外乎就是《NHK》和《新蔷薇少女》里面的状况,要么根本走不出找工作只会啃老,要么就是浑浑噩噩地过着,而且还自知。
【细节延展:自我想象与色情化】 ①在《丧女》里面的黑木智子无法与常人交流,里面充斥着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
她常常会把bitch这个词挂在嘴边(心里),就连自己唯一的朋友小优也是如此。
昨天听《逻辑思维》,里面是这么说的: 千万不要情绪激烈地咒骂什么东西,这种咒骂往往会报应在自己身上。
一个人最愿意否定的东西,往往不是外界,而是自身。
比如说最愿意咒骂漂亮女人是破鞋的女人往往就有一个想做破鞋而不得的心理。
②这就是所谓的补偿心理。
其实张栋梁的一首歌《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是直接明确地体现了黑木智子的内心所有想法: 你总是喜欢在人群中徘徊 你最害怕孤单的滋味 你的心那么脆一碰就会碎 经不起一点风吹 你的身边总是要许多人陪 你最害怕每天的天黑 但是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别 谁也不能永远陪谁 而孤单的滋味谁都要面对 不只是你我会感觉到疲惫 ③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家里蹲和中二病都会更加把精神力投射到色情方面呢?
不管是《丧女》里的黑木智子购买的那些DVD,还是佐藤达广身边的蓝色生物,甚至说《中二病》和《蔷薇少女》其实不过是对性的耽美化改写而已。
仅仅一句“孕妇效应”恐怕不能解释清楚整个问题。
我的一个思路是:男女(同性也可以)之间的亲密关系就是与爱相对应的色情元素,对于不能进行正常生活死宅来说,设定一个非常高的目标,然后告诉我们不可实现,顺便再把身边人的思考方式拉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可以极大地满足他们内在的虚荣心,这一招在《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小丑,就用过。
因为名字很长所以拜读了但其实这是个很悲伤的故事有很多人评价说小丧其实心理有问题说这番散发着满满的恶意说“说自己跟小丧很像都该去面壁或看心理医生”但我却觉得其实小丧的问题真的就是我们存在的问题只是作者把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到她身上并且夸大了我看的时候都会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跟小丧一样在某些时候拒绝了世界的暖意然后抱怨世界的不美好看着小丧很努力地想改变但却一直不着边道反而是往相反的方向狂奔我就跟自己和小丧说干巴爹!!
看完真的太心疼小丧了T﹏T可以看出她有偏执、社恐、妄想等很多严重的心理障碍,这导致了她不能融入集体,越是不能融入集体,她的心理障碍越严重,这是个没法全靠自己走出来的恶性循环。
小丧活的太矛盾了。
和大老师,师傅,节能主义奉太郎这些校霸们不同,小丧一边骂现充朋友是婊子一边又渴望现充的生活。
她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沉浸在二次元当中,可回归现实生活以后,她又陷入了矛盾与痛苦当中。
她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否定,但为了不让自己崩溃,又需要通过否定别人来麻痹自己。
每次鼓足勇气尝试前进一点点,受到一点打击就后退地更远,这就是她无论做什么努力都失败的原因。
一个人的流星雨补充一点正能量吧,就是这样衰的女主,总是干一些让人尴尬地胃疼的事情,她也是我们的女主!
不管路人是多好看的彩虹色,而我们的女主多么空气长得多么路人脸,她都是妥妥的女主!
我们这些看客,在弹幕上指指点点,对她的人生发出各种各样嘈杂的声音,有的只会哈哈哈哈地看笑话,有的像圣人一样指责小丧不会反省自己,有的咒她去死,有的表示尴尬,有的为她开脱,有的期待着她的改变……也许一个丧女的内心世界很无聊,也许在别的校园番里,小丧这种人都不会出现,可是在属于她的故事和人生里,她就是主角。
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不管有多衰,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其他的人,不过是参与进来的配角罢了。
其实小丧的世界也不乏温暖的存在,她有一个永远也不会离开的帅欧豆豆,一个温柔的朋友小优,一个善解人意的表妹,还有一个穿着大熊的今江学姐,会给她抱抱,还有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可是这些都不足以构成能救赎她的力量,她总是面向这些光明中的人们,自己却站在黑暗里。
学姐的拥抱最后小丧说,都无所谓了,真的可以无所谓吗?
真的能接纳自己或者好好改变自己了吗?
我不知道,只愿世界对她温柔一点,再温柔一点吧。
P.S. 多重Ed真好听,这是我目前唯一不跳ed的番了。
有宅过或自闭过的人会懂那种心情灰暗、相貌平常、不敢与人说话的感觉,心中想要有所改变却走不向前甚至倒退,智子一直想改变却一直脑子抽风,所以全剧的笑料大多集中在这位空气同学的黑暗吐槽与不得其法。
即使现在的我也是半宅半外,所以不管有没有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去看黑木智子,每次看到有点悲伤的音乐响起,智子开始反思时想改变时我都是怀着希望的,对于今江给她的拥抱我想也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但最后看见今江的内裤却伤心地跑走了,所有走马灯的丢人的过去竟然对她一点儿激励效用都没有,只能说我失望了。
所以呢,结果全剧只是她自己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关于丧女的故事么,故事要重演一下么!
七月新番中最喜欢的一部。
女主和《我青错》的大老师一样都是寂寞到无敌的人。
不过与大老师看上去朋友很少,实在妹纸基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同的是,智子是真的存在感趋近于零!
即使每集全程吐槽,但骚女的内心是很腐很荡漾的!
再说她不过是内向胆小些罢了,我想借助片中的台词说:“对于萝莉控来说得分很高!
”虽然是搞笑题材,几处情节还是很虐人的!
没有看过原作漫画;总之,坐等智子逆袭不过希望不要有什么狗血的神棍展开。。
看这部时让我联想起同样宅题材的《欢迎来到N.H.K》。
也是部非商业化的杰作,比《丧女》要严肃深刻一些,当然了也是故事的侧重点不一样。
男主脱宅的过程中,反应了不少社会问题。
推荐一下。
最后咆哮一句 这年头找一部不卖肉不搞基的良心作不容易啊!
小丧你确定真的不是爹妈充话费时送的吗?一样的爹妈一样的家你看你弟基友成群,运动十佳,俨然一个人生赢家,除了家族性熊猫眼你俩真是哪哪都不像啊!
别说是姬友男友这种奢侈品,就连思维正常语言连贯审美大众化对你也是有如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不过即便如此你也本可以不必活得这么大老师,像咱们(我为什么要用咱们)这样的烧酒先天就具备一项特异功能-阿卡林神隐技,只要你打扮的稍微。。
像个人类点儿的话。。
不过16年没吃过汉堡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呀,这年头上麦X劳肯德X难道也要看面相吗?我粗略算了一下,一个十六年都没吃过快餐买过甜点上过影院开过房扯过蛋的霓虹烧酒这些年攒下来的压岁钱和零用钱估计在五环以里买栋房是没啥问题了,上大寒冥国换张脸更是绰绰有余 所以说嘛,即使上帝为你封死了所有的窗也总会为你留一道光,哪怕成不了校花级美女我们也可以当天才攒钱少女嘛!
看来为了追这一番我必须赶紧入手一副金坷垃铝镁合金镶钻防水护膝。
PS:以前的公号因为不可抗力关了,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怀孕、生女,以及仍然是未婚,并且亲手撕渣男。
两年前处女膜都要长茧的我,一定想不到自己会经历这么多泼天的狗血,于是乎,我又砍号重来了。
为了我那“睡遍人间花美男,操尽世上小狼狗”的伟大宏图,我要做一枚富婆。
为了让我女儿吃最贵的奶粉,上最壕的幼儿园,我要变成一个富妈妈。
新公号名字叫“老母亲渡劫日记”,主要关于养娃,但也会有正经的剧评,和不正经的小黄文流出。
哭着喊着求大家关注了,二维码在下方。
丧女的定义,归根到底就是指不受欢迎不合群的丑八怪。
智子看到这段放下心来,“反正自己不是。
”为了证明这一点,她还举出了自己初中时被男生“搭讪”六次的“事实”来自我安慰。
这一点和后来小优提到的,她梦想当武器商人这个中二病症状放在一起看,足够说明主角的自我意识过剩。
上了高中后,只是延续之前的道路,导向理所当然的结局。
一点也不奇怪。
上一秒还觉得那种结成小团队的女人尽说些无聊的话题,满脑子只想着男人。
和那种bitch在一起的男人,一定也都是渣。
有什么了不起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一个人呢,哦不,自己是在享受孤独。
酸葡萄心理总在摇摆。
下一秒又渴望成为和她们一样的人。
“他们”就是这样一群人。
在身边却够不到。
只是自己,不断地在心中给他们泼冷水,卑微地独自意淫着他们的不堪。
时不时嘲笑着他们“今天在电车里碰到色狼了”这种话题只是一种显摆炫耀。
第二集里,我回家时发现公用伞架里找不到自己的伞。
便暗暗咒骂起他们来。
但后来又在角落里找到。
丝毫涌不起对他们的歉意。
他们没有自己意淫的那般恶劣,但这本身无所谓。
“我”只有通过贬低他们才能获取生存的食粮。
都是他们的错。
但残酷的是“我”的暗中不屑,他们都不知道甚至全无理会,依然高高在上、闪闪发光。
三无少女这种角色,就算不说话也会左右逢源。
或者说正是沉默才构成萌点。
但它的前提条件是你本身得要受欢迎才行。
在第二节课上吃便当,营造吃货形象来装可爱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想要二次元的那些场景在现实中再现,除非你可爱如天仙,否则看起来只会像个中二病或者饭桶而已。
上了高中后再会的初中同学小优,对方正好也情绪低落。
本以为小优和自己是同一战线,而大放鸡血话。
没想到对方早就有男朋友了,正在为交往中拌嘴而不开心呢。
原来过去的盟友早就跑远了,只留了一个闪闪发光的背影。
第一集里有个细节是小智玩到乙女游戏的高潮时把DS狠狠地摔了出去。
也许是游戏中的场景和现实中的不堪相去甚远。
也许是现实中不如意的自己躲在这种游戏里渴求排解和安慰的姿态显得太狼狈。
“你老姐最近在想,上了高中后人生难易度突然提高了。
但现在也就算是困难模式的话,接下来上大学出社会的话一定会变成噩梦模式吧。
不如干脆现在就来个了结。
”但是剧情并没有往那种校园深夜剧那种套路发展,一路温情一路治愈,满满的正能量。
若放到校园深夜剧里,智子这种扭曲性格早就被“异己灭”千百回了。
但是周围人却那么牙撒西,既没有欺负也没有歧视。
若放到校园深夜剧里,现实和想象差距那么大,这种折磨足够让主角拒绝上学家里蹲了。
好在这些都没有发生。
智子还是会在不顺心的时候,出气般地提起脚来朝那堆叠起来的桌椅狠狠踹去。
但是当那些桌椅真要倒下来的时候,仍然会慌慌张张地本能地去扶稳。
如此重复。
尽管这是一部因为主角日子太无聊了就要放大悲咒作背景音乐来渲染的剧。
它只是把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的一个部分放大了一点点而已。
实际上明明没有任何客观改变,却总觉得接下来会不一样,明天才是新的开始,到那时人生会突然“啪”地一下来个360度转变。
据说金鱼因为只有7秒钟的记忆,所以尽管呆在狭小的鱼缸里,却犹如在海洋中,因为下一秒钟世界又是崭新的了,自由自在仿佛永远游不到尽头。
所以智子那股莫名其妙毫无根据,却如同野草般野火烧不尽的自信,显得如此可爱。
本番は明日だ。
这世界只属于那些活泼开朗的现充们。
而你只是个普通设定。
无论如何都没法接受这点搅尽心思想着如何比他们更加夺人眼球,而犯着中二的你,结果连个普通人都没够到。
最后的一幕,智子拼了老命地奔跑。
不知道她是因为看见了委员长的内裤而羞愧地无地自容赶忙跑进自己的壳里躲起来,还是为了追赶那只学院祭上不知道是谁扮演的大熊递给自己的那只气球而一路狂奔。
丧女的经历就是我,没有朋友,阴暗揣摩和诅咒有很多朋友的现充。
看很多言情小说,做很多言情的白日梦——幻想死在英俊年轻的男主怀里,成为他禁欲一生的白月光。
有意思的是,男性incel从不去试图改变自己的外表,女性反而会在外表上走好大一段弯路,或许走到死都走不出来。
然后我突然想起大学让我去参加班级女篮训练,我当时满脑都在放烟花,片头曲已经开始奏响,kirakira的漫画般让人感动的友情、激情燃烧的青春,拥抱、泪水、微笑的画卷像我徐徐展开。
最后训练不足,上场不知道要往哪跑,甚至不知道队友在哪,迷迷糊糊混了半场下来,全靠帅气的“黑子”姐carry。
那可能是我最接近现充的瞬间。
现在我运动都只做一个人的运动,跑步啦,骑车啦,甚至学了游泳也只会无趣地一圈一圈拉磨,上次在酒店的池子里看到两个金发碧眼小姑娘在水里倒立,像是花样游泳,啊,又是两个现充呢……mojyo,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那门是窄的,路是崎岖孤独的,道路的尽头也还是死亡中间尴尬的桥段比如拿粉色蕾丝内裤扇风,比如被妈妈弟弟听到自己剪辑的梦女广播剧片段。
想起之前戴了条假珍珠项链去学校,上了一节课突然觉得珍珠好土,想摘下来,就去厕所,结果摘不下来扯断了,珍珠色了一地。
又比如智子担心自己没遇见过色狼,被集体落下,我是因为月经迟迟不来也是担心被落下,跑去问我妈的初潮年龄,她表示自己也不记得了,我:“怎么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记得”细腻的心理刻画,已经忘记的青春期体验,却过于自大甚至一直以为这些经历都是personal identical 我自己个儿独一份的,像是翻开了青春期自己的日记本一样。
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办法直视那样耀眼的现充。
我看白日梦好得很,我的精神老家,你们这些现充统统去死好了。
哎我也背叛了白日梦,是个流浪在现实的可悲大人。
可恶那个小优递给智子巧克力热狗的镜头我能呕出去年年夜饭来,还有今江的内裤,到底在干什么啊, 当然还有之前莫名其妙的小优走在路上的被尾随被偷拍似的镜头 ,讲丧女“无关紧要”的青春期日记和这种福利镜头有什么关系啊,没有人爱就去援交吗,怒扣两星。
我不算一个动漫迷只是喜欢看喜剧今天在YouTube 上搜索anime comedy在某个十大排行榜上找到了这个动漫 。
很多人都说喜剧往往都是有一个悲的内核。
确实,因为喜剧一般都是描写生活中很琐碎的细节 ,通过揭示生活中的荒谬来制造笑点。
以我的理解这也是幽默的一种原理。
举个例子来说,射门的时候一个足球踢到门框上然后反弹到球员的脸上,那就成了一个很搞笑的视频。
那这个视频有什么意义呢?
没什么意义,就是荒谬,结局与观众的期待造成一种反差,然后就产生笑点。
我看喜剧的时候也在想它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呢 ,然而喜剧在很多时候都是在表达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就很丧。
这也就是现实啊,因为现实就是这么丧。
喜剧就是这个样子的,把很悲惨的事情用一种搞笑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个俗套的故事比如热血类动漫一般它的情节就是主人公追求他的梦想,冲突都是外在的,包括友情啊爱情啊,都在围绕得到与得不到之间展开。
显然丧女不是这样,所有的冲突都是主人公内在的冲突。
如果主人公追求的目标最后得到了,那么也就不丧了,那这样也就俗套了,这也正是我喜欢它的地方。
喜剧的作者往往都是对生活观察很细致的人,有了一些灵感马上就要记下来,整天都要思考,不断的剖析自己,所以喜剧其实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喜剧作者也有很多得抑郁症的。
我看这部动漫我觉得作者的心思一定也是很细腻很敏感的,否则抓不住这个点。
Ellen degeneres在粉丝来信环节说到关于孤独的问题,是我听过最励志最不矫情的。
如果你花更多的时间独处你会更明白你是谁,你想要的是什么,最终你会比别人更擅长沟通。
如果我回答说"我也很孤独啊,每个人都很孤独啊"或者说"都是这个世界的错!
甚至"你得改变一下你的性格"那有个卵用。
是宅人就去宅人圈混嘛,以后也可能会很受欢迎呢。
所以说不管怎么丧,总是有一些温暖的小细节,希望总是有的吧。
有些地方有点搞笑,但是整体感觉没有什么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才恶心 羞耻度略高
现实主义路线……眼角有泪滑过
特别丧,特别赞
挺一般
泪
不管怎麼看,這部動畫都是黑。最初會看是被一個朋友半開玩笑問到說我是不是和喪女一樣玩養成GAME的時候……回家立刻補起這部,也許那個朋友有看完一集的話,她就不會那樣傻笑著問我這個問題了。BTW我個人超級討厭那樣的女主。
基本就是作者自己在意淫 短评里把我想说的都说了 有代入感 共鸣的都是疯子 抛开这些不谈 我只看到女主每集20分钟都在抽风 根本看不下去 这种动漫居然还有争议.评分还挺高 只能说傻逼太多
恶意满满。智子不是社交恐惧么,你们干嘛把她整成个心理变态总想着报复社会的猥琐色情女呃。鉴于制作还不错,给三个星星,其实三个都嫌多。
不是我的菜
……一集弃。女主非常让人不爽……二次元都让人这么不爽三次元绝对要绕路啊
形象差评 性格差评 剧情差评 不明白为什么评分这么高
第10集的OP真心神插入
女主整天说班上会打扮的现充妹子们是碧池…可我深深地觉得她只是一腔欲火无处排遣啊要是会打扮的话说不定她比其他同学还碧池 = =
有些人始终无法改变自己 融入世界
笑得我喉咙痛。原谅我一汉子无法理解你们捂膝盖中枪倒地。就是很搞笑啊……哈哈哈哈
剧本可惜差了点,三星半
差评,虽然角色的悲惨会让人引起共鸣,但是艺术也不能过分高于生活,角色的垃圾程度表现用力过猛,本能的厌恶超过了同情,毫无意义地结尾更是减分。
好悲伤嘅动画片,令我一度想起我灰色的初中生活
作者塑造这样一个角色的用心到底在哪呢~www撑到现在就为了看女主能有多碉堡,往错的方向努力比停在原地还要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