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婷的镜头依然很美,徽州水乡,繁华上海,有几幕确实很动人。
乱世里的爱情,在讲述者的眼中很跌宕,在围观人的眼中略平淡,但好歹是有些触动的,关于承诺的重量,对对的人的执着渴望。
只是再多积极的要素,都在汤唯张口的一瞬间,被打破了。
我很难理解一位也曾受到华人圈专业电影奖项认可的口碑还不错的电影女演员,可以对人物的塑造如此飘忽立不住,可以将台词说到如此差的境地,不必和中戏毕业话剧出身的秦海璐比,只和纯业余演员井柏然比罢,仍然是输了。
汤唯显然已经深陷在“自然派”“气质派”路线的迷思中不能自拔,于是黄金时代的萧红成了汤唯,于是成龙母亲在三城记里成了汤唯,唯独汤唯她自己,似乎成不了任何一个角色,因为无法放弃自我,演员的基本修养,在哪呢。
一手好牌,却打烂了。
电影如是。
演员如是。
房道龙和陈月荣生平改编。
实在是烂片。
大上海坐公交能碰上,围观事故能看到当事人,掉到海里跟挑饺子一样能挑出来。
汤唯的演技实在是不算好,色戒算是汤唯的巅峰了。
汤唯演民国时期的女性总是很奇怪,出不来味道。
无论是这里的陈月荣还是黄金时代里的萧红,表演地太生涩了。
刘青云还算不错,最让人惊喜的是井柏然,这个年轻人还是有一些演戏的天赋的,主演几个人,数他的表演最为自然了。
2016.1.31回家火车上
导演张婉婷1985年完成了第一部电影,至今已有30余年,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她导演的电影长片和短片加起来也只有10部而已。
内地观众最熟悉的应该是她的《秋天的童话》,美的像童话的一样的爱情电影,属于经久不衰的作品。
慢工出细活是她的特质,她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往往就是精品,不敢说每部都是经典,但最起码也都是细致用心的作品。
她最新完成的《三城记》,改编自成龙父母的爱情故事。
其实在2003年,张婉婷就拍摄过一部名为《龙的深处:失落的拼图》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就是讲述成龙的家族历史,这里面也涉及到了成龙父母的爱情故事。
所以,《三城记》的原初起源应该是在这里。
更早一点来说,张婉婷导演的丈夫罗启锐,他也是导演,他曾经执导过《七小福》,讲述成龙和洪金宝小时候的故事,这也是罗启锐和张婉婷夫妇与成龙的最早渊源。
通过刘青云和汤唯的电影演绎,让观众看到了这段曲折坎坷的爱情故事。
房道龙(刘青云饰)和月荣(汤唯饰)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徽州,之后还在上海经历了解放战争,最终在1951年的香港才算修成正果。
这就是所谓的三城记,两人在三座城市相恋,因为战火的缘故而奔波不停,直到战争结束后才算安定下来。
这个故事的结构有点像是许鞍华的电影《倾城之恋》,那个故事也是发生在战火中的爱情故事。
《倾城之恋》和《三城记》,共同点都是乱世战火中的爱情故事,在战乱中发生的爱情,往往曲折或是惊心动魄,这也就有了让这段故事变成传奇的可能性。
全片看下来,刘青云在片中的表演是极赞的,汤唯也不错,但刘青云这次很耀眼。
刘青云也真的成了戏精了,他演绎的房道龙,是个倔强、幽默、专情、凶狠的男人,还是个特务,对于这样一个角色,作为演员的刘青云,竟然可以赋予角色这么丰富的性格,实属不易。
对于他而言,可能是理所当然的,但他的确做到了很多演员无法达到的高度。
这片很好,看后让人有一种:曾经沧海。。。
的感觉。
能让人产生某种共聆。
看这片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拍的是谁,只知道是真实故事改编,很多人在看之前就戴上了有色眼镜去看,然后是各种各样不好的指指点点。
这是部大制作,投资很大,筹资10年,导演也有心理准备亏钱,这样的敬业精神是值得尊重的!
美中不足是刘青云太老了,有点不合适!
战争年代一个义气的警察匪子和寡女月容的爱情故事,战争年代简单平淡的生活是最大的奢侈,混乱中两人失散、重聚、再分开、再团圆,他们始终执着地寻找对方,没有顾虑、没有保留,只要两个人在一起。
喜欢汤唯,喜欢秦海璐,喜欢刘青云,我觉得演得都很好,电影也很好看。
最后偷渡船怕被警察抓,把人从舱底拖出来直接扔海里的情节真实又震撼,没有特别的包装和渲染,就像在说吃饭喝水,但深入人心。
就好像影片对于战争的处理一样。
在香港海边翘首等待的人纷纷跳海冲向被扔到水里的家人,被这一幕触动到。
联想到现在乌的战争,无论正义与否,战争带给人民的始终是伤害,祈祷和平。
三个城市是安徽、上海和香港,但其实剧情跟城市关系不大。
秦海璐那对儿为送手表牺牲的支线在片中略微牵强。
月容他俩各自抛下两个亲生孩子只要和对方在一起的精神也不太像为人父母。
瑕不掩瑜吧。
看完翻评论才知道原来是成龙父母的故事。
呵呵
原谅我的标题篡改了张爱玲的名句,但是看《三城记》时,这句话就一直在我脑子里蹦跶,挥之不去。
和平年代长大的孩子,无论看过多少电影,听过多少故事,都无法真正体验战争年代的残酷。
生命在那时候那么轻,也难怪爱情会千疮百孔。
看完电影,我恶趣味的想,这部电影还是严重地美化了故事里的主人公,虽然那种对爱的坚守,穿越火线和海峡的力量仍会给人一点感动。
原谅我在看一些美化片中主人公爱情的桥段时,仍会感到一丝不适。
比如汤唯和刘青云在多年重逢后,穿着当铺偷来的华服,上到豪华酒店对面的天台,就着烛台的微光喝着红酒,跳着舞说着绵绵情话,庆祝新年。
这画面太不真实,尤其影片的前面烘托了半天战争的残酷、生命的无常和亲人的离散。
在人设有点虚浮站不住脚,节奏有点跳跃着上不着下时,支撑我看完整个电影,演员真是功不可没。
刘青云从来不会令人失望(当然,我会忘记自己看过大魔术师这部影片的事实),《三城记》里,他这个大老粗真是可爱又痴情,对前妻好,对现任更好。
他这个国民党编外特工,和精英没有半毛钱关系,暗杀、逃亡和死里逃生里又穿插着几幕喜剧化的场景,在你刚刚觉得松口气可以笑一笑时,刘青云来一段关于死人的细致入微的剥白又让人寒毛直竖。
汤唯的气质还真是最合适这个年代,哪怕穿得大棉袄,头发简单地一束,仍是万种风情,吸引了一波男人的目光。
如果她略施粉黛,旗袍上身,那就更不得了,导演就安排了一段土豪垂涎美色,抢亲被她崩掉的戏码,这真是朵带刺的玫瑰。
秦海璐反倒在电影里显得不功不过,但又无比贴合这个角色,一边劝汤唯不要死守一个不靠谱的男人,另一边自己却因爱人死去而孤独终老。
最后一个略显莫名其妙的角色是那个救了刘青云,之后一直认他为老大,跟着到处跑的小货郎,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是井柏然演的,幸好我认真看了片头的演员表,两厢联想了一下才对上号,这个演员还真是令人意外。
最后,无论电影里的爱情渲染得多感人,片中的徽州、上海场景多精致,都无法绕过男女主人公抛弃自己孩子这段事实,这里导演处理得还算不错。
汤唯在决定偷渡去香港,踏上火车之前,给两个女儿一人五毛钱,并交代孩子们:“钱花完了,妈妈就回来了。
”然后她上了永别的列车,孩子们则完全没有离别的伤感,还沉浸在五毛钱的喜悦中,多么残忍的真实。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一代国际巨星成龙,的父母,房道龙和陈月荣。
故事的开始,陈月荣因为战乱死了老公,为了生计她回到乡下安徽干起了贩毒的行当,却不幸被海关房道龙抓个正着,关进了小黑屋,难道一代国际巨星会这里诞生吗?
(等等,有小孩子在啦!
)房道龙见月荣身世可怜,便放走了她。
你们别看房道龙是个外表霸道内心善良的海关人员,其实他的真正身份是一名国民党特工。
在一次秘密行动中,他被日本鬼子抓走了,差点人头落地。
虽然捡了条命,但他回到家里却发现老婆病死了。
在葬礼上陈月荣居然神奇地出现,原来她早就认识房道龙老婆了,现在一个没了老公,一个没了老婆,看来我们的国际巨星应该要诞生了吧?
(发展也太快了好吗!
)道龙和月荣在短暂的安逸生活中日久生情,直到一天晚上道龙被同党刺杀,死里逃生的他只好跑到上海躲藏起来。
后来月荣在村里被富豪抢亲,错手伤人的她也被迫逃到了上海。
两人再次相会,却很快又遭到了不幸,房道龙被追杀到上海的同党打伤了头昏迷不醒,月荣便日以继夜地照顾他,终于有一天道龙醒来了,这苦尽甘来的时刻总该有人诞生了吧!
(并没有!
)两人过上了小康生活,在新年的晚上到屋顶上饮酒共舞,但命运总是如此弄人,此时他们偏偏遇上国民党在上海清理门户,也就是说房道龙不能在这个城市待下去了。
于是他们决定逃到香港,因为成龙在那里出生的嘛(这不是原因好吗!
)。
在他们将要通过关口,将要结束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时,月荣却临时改变主意,要留下来照顾她妈去了,并答应过一段日子便会与道龙相聚。
后来月荣履行诺言偷渡到香港,但在即将到达彼岸的时候被扔了下水,岸上的道龙见状也跳了下去,两人在污浊的水中拍起了唯美的慢镜头,你说如此美妙的时刻是不是该有人要诞生了呢?
(总得先救上岸吧!
)经过岁月的蹉跎,命运总是交错的两人不再分离,在香港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几年以后,我们的一代巨星诞生了,这个故事也终于可以结束了。
上网一搜,关于本片的原型背景都很清楚,讲的就是成龙父母的故事,据说还原度高达90%,拍出过《秋天的童话》《宋家王朝》《玻璃之城》等片的导演张婉婷,12年前曾拍摄过一部讲述成龙家庭史的纪录片《龙的深处—失落的拼图》,后来她就萌生了将家族史故事改编成剧情大电影的想法,其实一开始张婉婷打算拍自己母亲的故事,但遗憾的是直到母亲去世,她都没能好好听老人家讲述当时的事。
母亲去世后,张婉婷能想到的最熟悉那个年代的人就是成龙的父亲,所以这个故事也是向整整一代人致敬。
刘青云和汤唯分别饰演了成龙的父母,命运曲线,性格做派,一望即知。
不过《三城记》除了龙父龙母之外,还有“收买华”和“仇大姐”这一对人物,虽然是配角,但这两人也在颠沛流离中从安徽到上海再到香港,冲破身份年龄文化层次等多重限制,同样成就了一段旷世奇缘。
家族史如今在历史记述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尤其是《三城记》所反映的现当代史,当事人年事已高,但还健在,于是乎,对这些过来人的采访整理爬梳,就累积成重要的第一手史料;特别是当我们对大而无当的社会史、民族史叙述颇感厌倦之时,家族史这种细小单位的历史建构就更加弥足珍贵,“马丁·盖尔归来”之后,微观史学与年鉴学派同辉,宏大叙事泛滥成灾,现在反而需要微观角度的家族史切口来拨乱反正。
其实《一九四二》《太平轮》都可以这么被解读,电影改编,家族史的微观视角更符合编剧需求。
当然家族也不是孤立的,总要枝蔓出去,譬如前面说的,《三城记》里的龙爸龙妈,也需要收买华和仇大姐的衬托,才能支撑起一张故事网络。
相较于两位主角,我个人对两位配角的感触可能更深。
尤其井柏然饰演的收买华,这人一副小商贩打扮,于龙爸危难之时出现,虽是萍水相逢,但收买华古道热肠,替龙爸青云治病疗伤,在乱世之中,更是帮扶着暴躁粗犷的龙爸一同找寻龙妈。
四人之中,收买华最年轻,也最促狭——眼镜、帽子、胡须,一打眼还真没认出是井柏然。
收买华在四人中算是个文化人,还懂些医术,看来是个小知识分子的模样。
对这位“不速之客”,电影也没有完整交代其背景,乱世之中,看来真可能是狭路相遇——《龙的深处》我没看过,不知房道龙老先生有没有讲过这个人。
四人之中,收买华的命运最为完整,他同情共产党为其托运物资而不幸牺牲,也给这位年轻人的生命拉上了壮怀激烈的大幕。
仇大姐颇有风尘气息,又没啥文化,但“从良”的妈妈桑遇上了知书达礼、年轻俊朗的收买华,由一枚鸡蛋肇始,便彻底堕入了情网,而收买华对仇大姐的情愫陡升,也是乱世中难得的相依相偎。
收买华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应该不是大知识分子,做些小贩营生,与五大三粗的龙爸为伍,也能干些粗活,不过在苦力堆中,收买华一副眼镜总有些格格不入。
收买华这样一个底层的读书人,或曰那个时代的小镇文艺青年,并不属于任何一个组织,也没有公权机关直接倚靠,倒是颇有当下“北漂”的风采。
《三城记》中的收买华,一来在乱世中收获了爱情,二来也在思想体认上越来越倾向共产党,为其冒死偷运,甚至可以说是用实际行动“入了党”,终在乱世中丢掉了性命。
1949前后知识分子们的心路转圜,是个很值得考量的论题,所谓“忍不住的关怀”,收买华也没忍住,个中缘由,一言难尽。
在刘青云、汤唯、秦海璐等几位老牌帝后的环伺下,井柏然的表演倒是不落下风。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捉妖记》成功,背后还少不了《失孤》《三城记》这样的历练。
收买华已死,秦海璐最后拿着一枚鸡蛋,那一刻,《三城记》动人心魄。
“有心的人啊,有笑的脸庞”。
这笑容,是我深爱的你的笑,也是深爱着你的我的笑。
这笑容,让我尝到初恋般的美好,也伴我熬过无尽黑暗与惨淡。
这笑容,是只属于你我的信仰,任何旁人都无法介入,任何时空都无法阻隔。
这笑容,跨越了战争与动荡,穿越了山东、安徽、上海,最终在香港的海边绽放。
电影《三城记》用第一人称“陈月荣”的视角,讲述了她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独自带着两个幼女逃回乡下老家,为了养家,第一次私运黑土(鸦片土)就被边检长官房道龙发现并带入小黑屋。
一番盘问后,房怜她辛苦,放了她一马。
事后,月荣意外得知,房因病去世的老婆竟是自己的童年好友。
都是新丧,房的两个儿子也跟自己的女儿岁数相仿,两家人常来常往之后,两人情投意合。
可惜因为母亲的阻拦,因为时局的慌乱,因为房道龙需要躲避争端四处逃难,两人虽彼此倾心却一直不复相见。
等终于在上海见面两人决定去香港厮守终生时,月荣却被幼女和亲情牵绊而滞留上海。
多年以后,月荣偷渡至香港,终于被房道龙从冷冷的江水中救起,在沉沉的夜色里,两个相爱的人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算上自己的名字在内只认识九个字的房道龙没有正经的工作,喝酒打架几乎是常事,用神通广大交际花一样的仇肖玲的话来说,“月荣,房道龙在外面的女儿多了,也不止你一个。
”陈月荣不这么认为,她几乎想也没想:“那是以前的事,现在,他只有我!
”陈月荣的话很简单。
理儿,却不简单。
就像她的为人。
她没有因为丧夫被婆家打骂而认命,一个人前挑后拉的带着两个娃走着山路回到了娘家;她眼看着家里一个妈两个娃没饭吃,自己找来仇肖玲执意要冒风险去卖黑土,因为越危险卖的人越少越能赚着钱。
对于生活,她从来都有自己的判断和主张。
对于爱情也不例外。
她相信在那样的世道敢押了她又自己做主放了她的男人是有善心也有魄力的。
她在饭桌上听他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看他给儿子们尝加了辣子的白酒,跟着他打响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枪,也跟着他第一回弹唱了自己人生的幸福之歌:有心的人儿,有笑的脸庞……认定了就是认定了。
在那样过了今天就没有明天,女性若是光亮亮的出门晚上就不一定能回得了家的时代,心里有那么一种认定是多么重要!
这样的认定,如同一种信仰,支撑着她,扛起了家。
她知道,他只有我。
她认定,他在等我。
所以,当有人来抢亲,她用他留给自己的那把抢,当了回能开枪的“泼妇”,把自己都震傻了;她逃到了上海,帮厨,做佣人,纺纱,再苦再累,却都认定,他在等我;她感受到身边其他男人的爱意,却用礼貌和缄默作为回绝,心情好的时候,她会哼唱那首只跟他一起弹唱过的歌:“有心的人儿,有笑的脸庞……”这样的深情和认定,一直给陈月荣介绍撮合的仇肖玲不懂,直到仇肖玲自己遇到了喜欢的人阿华。
她说,阿华是她的初恋。
陈月荣也淡淡的说:房道龙也是我的初恋。
这一刻,月荣的深情到了极致。
初恋不再是简单时间意义上的概念。
对于这个女人而言,尽管她曾有过一个男人,还跟那个男人生了两个孩子,可是这个相聚短暂常常分离的房道龙才是第一个她真真实实地体会到爱情美妙的男人!
她称呼房道龙为“阿龙”,她喜欢侧脸看着他,喜欢他呼来喝去的山东人特有的大嗓门,喜欢他在乱世也能有无数的谋生本领的帅气。
在这份被她称之为“初恋”的美好感情面前,其他的一切感情都只能是将就,连开始都完全没有必要了。
她只能拒绝,因为拥有了阿龙,就别无他求。
跟阿龙在升平酒店顶楼起舞的那一场戏,是两人感情里最温馨甜蜜的时刻。
他为她亲手戴上失而复得的定情玉坠,深情的跟她说,我们结婚,生个孩子……她伏在他的肩头,微笑不语,像极了18岁的少女。
也许在她的内心里,一直都住着一个18岁的少女。
第一段婚姻的辛苦流离只不过是化了妆的幸福,引领着她遇到房道龙这个深情的男人。
而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岁月弄人,也不过是在他们相遇后,给她的“初恋味道”加上一点调味剂。
她沉浸在他给的幸福里,沉浸在自己的简单认定里,从不放弃,一直追寻,直到承诺成真,直到把香港变成他们俩的爱城。
爱是一种信仰。
有心的陈月荣,用三城一生实现了她的信仰。
有心的人啊,有笑的脸庞,它在黑夜,给我春光……
整部电影感觉还是很拖沓的,为了展现当时的社会背景,本来是奔着刘青云看的这部片子,看完后感觉印象最深的反而是汤唯饰演的月荣,在那个灰色调的时代里,汤唯的敢爱敢恨,尤其是与房道龙从相识到私相授予,是整个故事片最美好的时间,最美的爱情,汤唯与房道龙喝酒流露出来的豪气与合奏时依偎在房道龙身旁的小鸟依人。
充分体现出林月荣大家闺秀在那个时代,为了生存所做的改变与挣扎。
果然不出所料,原本最期待的组合也力不从心了,都到了我宁愿相信这是个虚构的故事的程度。
作为一部爱情电影,叙事沉静而又沉闷。主题探讨了战争年代的亲情和爱情。结构虽是散文体,却形散神也散。还是矫情了些。剧作上断层的叙事加上汤唯分分钟的出戏依旧难以入戏,刘青云、秦海璐表演沉稳中带着惊喜,汤唯似乎只有李安能发掘出她的潜力。井柏然发挥随性而自然,但他魔性笑声依旧是最大亮点!
是太平轮的调子,可其他演技之类是不敢恭维,结尾稍显悲壮之外就没有了
真的挺差,还成龙父母90%的故事取材……刘青云和汤唯都能凑成对儿,汤唯演技可真是不好,还愣是一部玛丽苏电影。
刘青云港味太浓了
井人物的最后设置真是画蛇添足,而且整个电影的逻辑变得自相矛盾起来,如果这么好的话,刘为什么最后要去香港?汤冒着死的危险也要去?联想起房某人最近几年对TG的跪舔以及对仕途的热衷,不由感慨电影的投机。电影虽然具有商品属性,但也请尊重艺术,立了牌坊就别当婊子
简单来说,成龙父母这故事并不适合拍成电影,有不少禁忌以及人物的缺陷,而张婉婷又一直在粉饰太平,这就导致了电影毫无感染力,再加上审美的缺失和汤唯表演的机械化,电影毫无看点。
要不是真人真事真觉得很拖沓
也就看看刘青云了,别的什么剧情真是服了,看得我多次想睡觉……这个倒是有点文艺爱情片的味道,反正是觉得过于啰里八嗦了。绕了我个七荤八素三座城,你们是要疯啊,这都整得感动不了人,还拍什么爱情片呢么。
逻辑很不对头
乱世人不如狗,要珍惜和平时光,珍惜家人团聚。
失望,也对刘大哥失望。并不是因他的演技,只是刚好刘大哥演了几部,让我看了之后对导演大失所望的作品,真的辛苦了。 前一部让我对尔东升导演失望,接着这部,对张婉婷导演失望。也许,导演是历经了重重波折和讨论才把剧本定下来。相信大家应该很难熬过这130分钟吧,当作支持电影,忍耐的把它看完吧。
讲述民国时期房仕龙爸妈的故事!张婉婷的镜头还是很唯美的!
成龙老子的故事。 乱世有情。。 可惜故事塞太满但拍的太碎。
成龙的老爸刘青云和老妈汤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相识相爱的故事,刘青云先偷渡过去香港,天天到岸边等汤唯,汤唯放下两个女儿从上海也偷渡过去,可是遇到巡逻船被蛇头扔下了船,刘青云看到下海去救,凭借汤唯戴的玉佩反光救到了她,科幻片
本片有一个亮点:汤唯唱曲。从色戒《天涯歌女》开始她就一展歌喉,再到晚秋和三城记,其实汤唯唱法很老式,但放到电影里,声音的魅力也被放大了。过去几天,耳边还会想起《永远的微笑》的旋律。
三星半。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像《黄金时代》或者《太平轮》,但是没有《黄金》那么传奇以及有厚重感。说实话每次看这种民国时期的戏,感受那个年代的动荡和感动,我就特别幸运生活在和平时代。 你在深秋,给我春光。片中演技最让人惊喜的是井柏然,和影帝影后对戏依然很出彩。
房道龙、陈月荣,儿子取名港生。动荡时期,颠沛流离,那个时候的人就是有这么个信念,我一定要等她,她一定在等我。才能有这样的故事。
女导演还是太过于浪漫主义了。总会跳tone到太平轮、黄金时代。汤唯真是一点儿演技也没有啊。
情节无亮点人物不讨喜 汤唯不知所措也就算了刘青云也不知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