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绝到什么程度呢?
它是一部无对白无字幕无旁白无配乐的“四无”聋哑电影。
天才导演用手持设备录制了三十多个长镜头就组成了130分钟的大电影。
前十分钟我因为看不懂手语而着急,后两个小时却完全沉浸在无声的喧嚣当中,人性的阴暗面在聋哑部落里勾勒出了一幅社会最阴暗的角落的浮世绘。
电影以平淡无奇的事件——某聋哑新生入学为切入点,带我们走进了一所本该是心灵港湾的特殊学校,但影片开始几分钟后,随着象征正常人类社会秩序与规则的老师和学校退出舞台,一切让你目瞪口呆的乱象便接踵而至:冷漠,暴力,堕落,偷盗,性.爱,卖.身,堕胎,犯罪,血腥……无声的世界里,躁动以最喧嚣的方式给了我们致命一击。
唯一的遗憾是:可惜我看的不是130分钟的原版。
乌克兰导演怀抱电影,找来失聪非职业演员演绎没有言语、毋须字幕的纯电影世界,形式极端超乎想象。
但别担心,你看不懂手语的慌张很快消失,专注便是解脱,聋演员型爆的身体语言就是补偿。
寄宿新生撞正聋学生犯罪集团,在羞辱与拳头中一步步上位,却卡在卖肉女生的激情中。
青春在残酷呼啸,动作在长镜头迸发,暴力、性爱以至堕胎场面,都原始泼辣,力破银幕的那声嘶叫更显言语累赘。
康城影展最大开眼界的出位话题作,连夺影评人周最佳电影大奖等三奖。
MoMANew Directors/New Films 2015March 18–29, 2015「The Tribe | 聋哑部落」应该是MoMA刚刚结束的「New Directors/New Films 2015」系列展映中最火爆与阴冷的一部。
故事发生在乌克兰基辅一座萧条的聋哑青少年寄宿学校中,全片无对白、无字幕、无配乐,故事推进与人物交流全部基于让人眼花缭乱的手语表达。
影片放映现场有近一半观众为听障人士,不难从开场前他们热烈的"交谈"中看出内心的期待与兴奋。
一直将电影视作最"民主"艺术形式的我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有声电影时代开启之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也许就再也没有真正欣赏"完整"电影的机会了。
这一次,健全人露了怯,可谓"理解全靠蒙",而听障观众们一定比我看到了更多,读懂了更多。
这种全新的观影体验,"视听"语言,绝对是对「New Directors/New Films」项目主旨的最佳阐释。
令人遗憾的是,以我片面的理解,电影却用如此新锐有力的形式去包裹了一个肤浅刻意的故事。
走上歧途的少男少女们暗无天日、暴虐血腥的青春期故事,只因聋哑的由头强化了肢体的表达和寂静的压抑,再无更多。
并不是反鸡汤有任何问题,而是为了暴力的暴力着实卑鄙,为了悲剧的悲剧着实无聊。
影片散场后,许多听障观众依旧逗留在大厅中"讨论"着,从他们由高昂激动转为落寞凝重的表情中,我觉得影片辜负了这群人,这群最易赢取赞誉的观众。
唯一值得欣慰的大概是,本片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除了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电影语言还有着更多出其不意的革新可能。
只是下一次,不论噱头多新多棒,剧本还得过硬。
p.s 摄影牛逼。
個人評分:★★★☆《推拿》讲述盲人推拿师的生活,而这部《聋哑部落》则讲述了一帮聋哑学生的青年犯罪问题。
它比《推拿》更加黑化,从头黑暗到尾,甚至好几场戏份即使不用考究其技术逼真程度你都可以感受到它触目惊心得令人发指——哪怕全程无一句对白或字幕,而恰恰正是这种寂静能让电影氛围的压抑程度提至最高。
但老实说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类又是揭露严肃社会问题和人性黑暗、但却用许多长镜头拼凑表现的电影:其一,是电影的节奏一般都较为平乏——高潮固然有,但其他地方还是会让人感觉很沉闷;其二,那就是电影基调多为压抑。
然而这些电影的题材却大多数都比较独特、奇特,这便是它们让你又爱又恨之处。
这是一部没有语言和字幕的纯电影世界,拍摄形式超乎想象的极端,影片从头到尾的人声只有聋哑女孩堕胎时发出的一声嘶叫,那声原始的嘶叫使语言显得多余,因为片中没有人类的声音,所以这突兀的一声直击心灵,使你灵魂战栗,全片也没有一句对白,交流全部都是手语,但你担心看不懂手语的疑问将很快消失,这些失聪演员真诚的身体语言会将你的理解自行脑补,片中演员也都是社会上找来的失聪非职业演员参与演出。
身为一个正常人你可能从未关注过身边聋哑人群的生活,这部电影却让你看到聋哑人的世界如此寒冷彻骨,生存如此艰难,被边缘化粗粝生活伤害的灵魂如此扭曲,影片主要表达一名失聪寄宿新生为了在聋哑学校挣扎生存,加入学生犯罪集团,在羞辱与拳头中逐渐迷失,战战兢兢的爱情在冰冷现实生活的暴击下彻底沦丧,身体在躁动中碰撞,灵魂在无奈中嘶喊,青春在残酷中呼啸,动作在镜头中迸发,暴力、x爱、卖淫以至堕胎场面,都在原生态的、泼辣的、残酷的情节中展现,每场戏一镜到底的叙事,逼真程度可怖揪心,电影看完后真的使人灵魂颤抖,四肢冰凉。
清冷萧索的早晨,男主来到聋哑学校报道,学校正在排练一场虚情假意的庆典,无声的欢呼,只有背景音,非常的诡异,从这里你的心中就开始萌发一颗不安的种子,当干净整洁的学生们谦恭地向来访者献花,欢迎仪式看上去是那么地美好和令人愉悦。
然而当虚情假意的女校长结束招待会后,这所特殊的学校才在夜幕的笼罩下显出鲜花背后的狰狞面目。
因为不是学校学生犯罪集团中被承认的一份子,男主在羞辱中被赶出宿舍,在走廊中度过了他的第一晚,夜色中他发现了这个学校里的秘密,女生在大货车司机集散地向司机出卖身体,而男生为了被这个团体接受,确立在团体中的地位而激烈搏杀,一切都是无声的,这些原始、野蛮的长镜头就这样向你展示了生活的残暴。
被接受的男主就这样参加了这个学生集团的活动,他们抢劫从超市购物回家的无辜路人,在不被人注意的废弃游乐场里里狂欢、酗酒、打斗、滥交,在火车上借着贩卖小商品的机会偷窃,发泄狂躁而无人关注的青春。
因为失聪听不到声音,拉皮条的男生被倒车的大货车碾死,男主荣升为这个角色,介于无望的生活中总要寻找一点心灵的寄托,他爱上了这个出卖身体的女主,在现实而残酷的世界里,为了自身的片刻身体欢愉,一样必须付出金钱,这使人浑身冰凉的长镜头啊,真是导演的理性和冷静吗?
聋哑人一样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想尽办法追求出国的目的,而男主因为爱上了女主,拒绝女主再出卖身体,影响了团体的利益,遭到了团体的殴打和驱逐,而这个学生集团找到的“蛇头”也做好了使他们出国的准备,这时女主发现自己怀孕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堕胎,而男主又被沦落到火车上偷窃生活。
在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下,通过大使馆门前长长的队伍就能看见这个国家整体困顿的生活现状,男 主发现女主办好了护照准备出国,出于无法放弃这段感情的目的,拼命想要找到女主的护照并撕毁以阻止她出国,却被这个小团体发现按到洗漱池中暴打,激烈搏斗中男主直接吞下了护照。
面对无望的生活男主丧失了继续生存的勇气,夜深人静时进入宿舍,木然的、不带任何感情的、有条不紊的搬起宿舍中的床头柜逐个砸死了小团体中的每个人,使人彻骨冰冷的是,因为失聪,男主杀人时连近在咫尺的人都毫无反应,被男主一个一个的在睡梦中杀死,影片结束时男主目光呆滞的走出学校大门,开放式的结尾,大段的空白留给观众去回味,天啊,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啊。
(第五十九期)大隐小众电影小组观影会
——聋哑部落过于安静的喧嚣,130分钟的纪录片式的影像,平静、直白、赤裸,一个聋哑人的“部落”,用最原始的暴力来满足欲望片中的“部落”只是社会的缩影,我们讨论到,弱肉强食、管理阶级对普通人的漠然,从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无爱到引人想到爱,或者是单纯的表现恶,有缺陷的身体带来有缺陷极端的心理……当我看完片子,只感到许多的悲凉,悲凉原本就残酷的社会,原本就无意义的人生,还好我看得开哟~
本片全程只有那些看不懂的手语及一些琐碎的声音,但是这却并不影响观影过程,相反是一次独特的观影体验。
欺凌、抢劫、卖淫、堕胎,甚至杀人,诸如此类的青少年犯罪,以《聋哑部落》这个小群体折射出整个大社会,在视觉和心理上带给人极强的冲击力,真可谓无声胜有声!
但是本片有个巨大的问题:健全人为什么没有“声音”?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一直好奇一个问题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不是和我一样我至今仍然坚信每个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比如梵高是个疯子他眼中的世界应该是精神病院吧阿兹海默症患者每次睁眼看到的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吧我是个色弱那是不是我看到的世界颜色是独一无二的呢其实无论感官还是脑子,构建了每个人对世界唯一的认知所以你一定要看看这部残酷的乌克兰少年青春残酷物语《聋哑部落》我看过许多拍残疾人的片子且不管是第一视角还是第三视角全都是站在一个正常人的立场去拍摄的唯有这位乌克兰的导演用聋哑人的视角全程没有一句对白,那是一个静默的世界每一分钟我都在想,原来这就是聋哑人感受到的世界与此相比,那些雪地里的斗殴卡车集散地的卖淫被储物柜砸得血肉模糊的面孔都在这个没有声音的世界里粗粝散发残酷而自然
END
个人公众号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个体感觉,片中聋哑人总是处在一种狂躁的状态,我不知道他们手语在说什么,但是这群孩子手语交流的状态就一直像在吵架,看得我都烦躁异常,很想去抽这些熊孩子,顺便来一句:吵死了,即使你们一点声音都没有。
电影本身所展示的暴力,性,堕胎等等我看多了,真的不稀奇,但是这部一句对白都看不懂的电影却莫民奇妙得勾出了我的阴暗面,就连那姑娘去堕胎,虽然看着挺肉痛,但我心里却默念活该,我无法对他们的聋哑身份有一点点的同情或理解,这种极端封闭自卑自爆的圈子真的很让人崩溃,就这种效果来说这部电影成功了,可是我很讨厌这种感受。
深夜于无声中看完了电影,卧室很静,我一个人伴着一室清光看着他们举行新生欢迎仪式,老师授课,排挤同学,抢劫,偷窃,卖淫,堕胎。
这是一个群体部落的故事,也是一个人的故事。
作为一个健全人,我们终日汲汲于生活,很难也很少会把目光投向某一个小众群体———聋哑人,他们的世界。
是沉默主宰了人生,同时人生活得波澜不惊,这是我以为的聋哑人群体。
影片颠覆了我的观念,他们没有沉默的时光,没有温和的岁月,没有舒缓的肢体,更多的偏向原始社会的生活习惯和集体制度,以野蛮的拳头和动物的思维来生存。
假使开头粉饰出来的美好景象算得上闪光点,到结尾的血腥暴力谋杀,通片我只感到深深的悲哀。
这样的悲哀不是哀其不争,怒其不幸,这样的悲哀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深切的悲哀。
我是流泪将堕胎那部分看完的,她说不了话,只能以不停息的嘶喊来表达身体的疼痛。
当冰冷的医疗器械在她的身体里搅动时,恐惧环绕着我,支离破碎的女性身体,痛苦的表情,不过是因为随了生活环境,随了这个群体的主流导向才会发生的这一切。
而这样的事情,即使回归我们正常人,有多少人能逃脱生活的主宰?
无声的世界,他们却发出了尖锐的人生之音,听不到,所以入室抢劫无人发现,所以夜半去女生宿舍强奸女同学,舍友熟睡不知情,所以半夜踩在厚厚的积雪上,打开大门的锁链声,开寝室房门的吱呀声以及用柜子猛砸同学的碰撞声都归于沉寂,就连最后大门一声响亮的“咚”也唤不醒他们。
他们在急切地生活,表达,从不停留,从不思考,顺从于生活环境,服从于生活意志,只要呼啸着来,呼啸着去,呼啸着生活,呼啸的人生。
这是他们,却又好像是我们。
不过是圈子不同,所以生活界面不同这点区别。
至于人生,好像都是一样,服从顺应无奈,像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呼啸来往。
(备注:呼啸指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尤指由于迅速运动而产生的声音。
)
看这片子好累。
视听谈不上技巧,聚焦的人群比较特殊而已,取巧之作,接近一般残酷青春的日常
通片都是长镜头,wideshot
聋哑学校里黑帮想把女孩卖到意大利卖淫,男孩冲上去抢来女孩的护照,在黑帮成员的围殴之下把护照撕碎塞进了嘴里。爱情使人盲目,爱情不需要声音。
与《推拿》类似的题材,同为关于聋哑人的电影。影片聚焦于聋哑青少年的校园黑帮。无声的暴力性爱在冷峻色彩的长镜头下是那么的突兀,没有台词更突出手语的张力,无配乐的压抑凝重更添沉闷。长镜头下的堕胎戏性爱戏对女性的畸形暴戾痛苦压抑通过聋哑非专业演员的出色演技宣泄的震撼人心。
手法很新颖,内容很老套
肤浅的人是看不懂这种有深度的电影的
体会了一下聋哑人的世界,也是有力的。可是真的好想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哦
全片角色都是聋哑人士,几无对白与声音。又是生活在底层的聋哑人堕落到黑暗的生活片段。几乎是快进看完,2个多小时有点无聊,先锋类电影总是让人看的很尴尬,乌克兰残疾人的黑帮团伙,暴力、卖淫各种无耻的犯罪,但没声音真的只感觉悃。
这无声的暴力让痛苦都没有一个释放的出口,实在是太压抑,太可怕
我擦,就为了能干干干不顾危险了啊
编导一人,很厉害。片子太压抑。让我想起来了推拿
我想要看电影聋人聊天手语
人流那段真实而残酷
没有语言,无需语言,完全的电影镜头语言,让你也能感知这群人青春的残酷。连续的长镜头组成很多让你震惊的画面,很棒!一群聋哑人,一群非职业演员,一群另一个社会成长的年轻人。他们的世界无语言语,因为语言形容不了另一个无关紧要的世界。没有字幕没有对白不用懂手语,看完他。
根、本、看、不、懂!
另一个世界的缩影,想起了推拿。这是个彼此伤害的世界……
可以
非常有趣的片子。形式新奇。即使不懂手語,基本上當默片看也能看得懂。但是要面對這個結局真的很無奈,有點不能接受。
无声的世界 不同又相同 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