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公破烂的笔记本里发现了这部影片——《Happy Feet》中文译名《快乐的大脚》。
故事讲述了一只南极的帝企鹅——马伯,自降生之日起,他就因为不具有一副好嗓音而被家族成员质疑。
他的前路和人生旅途似乎终会因为一副烂嗓音,而黯淡无光。
是啊,谁在乎一直帝企鹅是否会跳一流的踢踏舞,那不是它的本分。
而不会歌唱就注定无法寻找伴侣共度余生……事情看上去不太妙。
蓝眼睛的帝企鹅马伯却全然不去理会这些,他执拗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在一块无名高地踢踏踢踏时,九死一生地得到了关于“异形”的消息。
而那些所谓“异形”我在后面渐渐知道就是人类。
和所有美国梦缔造者一样,马伯不仅拥有与众不同的外表和思维,还有更加坚强的意志和一颗勇敢的心。
心的深处则包裹着一个闪闪发光的梦想。
这由小变大的梦想也许看似荒谬可笑、也许平淡无奇、也许不着边际、也许它一开始就让所有庸者感觉永远无法实现。
当幼年马伯,在众人非议、排斥中渐渐成长为少年马伯的时候,它心里那个梦并未褪色,且日益撩动着少年的心,于是马伯告别父母和爱人,怀揣梦想上路了。
一个少年的寻梦路上也许可以没有一群死党和损友,但一定少不了一位智者,它有怪异的扮相和腔调,时而泼盆冷水、时而冷幽默般开怀大笑、时而像灯塔一般指引航程,但最终,它会给予少年无私的帮助。
如果没有这些人,寻梦路上会枯燥不少,而美国梦是不允许枯燥的。
这次帝企鹅马伯同时遇到了智者和一些友善的损友,它们是矮小的阿德兰企鹅。
马伯的踢踏为他赢得了阿德兰企鹅的指引,并印证了生命中的一些疑问。
后来马伯站在悬崖边,蓝色眼睛璀璨发光,纵身跃进水面的瞬间,马伯口中念念有词。
那一刻,他为自己年轻的执着找到了出口。
看着马伯在从水中跃起并渐行渐远,身材矮小的阿德兰企鹅问道:“嘿,那家伙究竟有多高?
”“他比全世界都高!
”马伯终于又回来了,带着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和自己从未放弃的踢踏。
“异形”们为会跳踢踏舞的帝企鹅族群奔走呼号,终于给美国梦画上圆满的句号。
《Happy Feet》是一个毫无悬念的电影。
有着美国式的轻松幽默,画面及音乐制作都堪称完美。
虽然是一部动画片,却运用了颇具镜头感的大全景、仰拍、俯拍等。
加之帝企鹅简洁的身体色彩、夸张的动作、可爱的眼神和充满神秘的生活习性,配合无数精良的大场面,使影片视觉效果无可比拟。
确为一部讨巧的成人动画。
如果稍作留意,会发现马伯的外形自始至终没有变成其他帝企鹅那样。
幼年时他毛茸茸可爱的紧;少年时别人都在变,他的眼神却一如既往地清澈;马伯一直没有完全褪去身上的茸毛。
影片结尾处,他上半身的茸毛配合身体的颜色,仿佛一件漂亮的燕尾服,而脖颈上一块淡淡的黑色,就是配合燕尾服而生的领结。
其实,《Happy Feet》就是在讲述一个身着燕尾服跳踢踏舞的寻梦少年的故事。
一贯的美国制造,一贯的美国梦套路,一贯的大场面制作。
不需要从头到尾一分钟不落的看,但如果有空我想值得看一看。
因为,孩子和少年的梦想对世界是有利的,至少它让我们对生活有所希冀和热望,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揣着热情走在路上。
PS.看到豆瓣不少人对这个影片的结尾表示质疑,众说纷纭。
说最后的结尾让一个小企鹅肩负食物、环保、种族繁衍生息的重任,颇为莫名其妙。
我想与其说影片中隐含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思考,不如说影片借以小企鹅,寄托了人类对待自然的某种美好期望。
而无论食物也好,环境也罢,将这一切都看作是为小企鹅马伯圆梦的道具,似乎所有疑问就会豁然开朗。
美国梦从来都经不起推敲,但哪怕只要引发观者1秒钟的思考,我想都算足够成功。
作为一个看动漫N年的人,我知道有不少动画都是以看不懂出名的,比如EVA,再比如攻壳机动队。
反正小日本整出来的没几个是正常的。
可我要说的是《快乐的大脚》,标准美国幼儿园作品。
闹死我吧。
首先,我就搞不清这到底是个什么片子。
一开始,一小企鹅特立独行不爱唱歌爱跳舞被鄙视,这多么标准的励志片开头!
可接下来我发现错了,小企鹅不跳舞了,去找alien(这词可以用来骂人吧?
)了。
于是我想这可能是个搞笑片,结果发现我还是错了,通篇里值得人高兴的地方压根没几个。
你说一美国动画,它不励志不搞笑它还能干什么?
最后片子稀里糊涂结束了,没有开心,没有励志,剧情完全搞不懂,记住的只有那些制作精良的企鹅身上的羽毛,坍塌时下落的冰层,还有不停响起的挺好听的歌曲。
难道这是一部美国音乐普及片?
又或者是一部CG技术教育片?
结尾的大团圆是必须的,但最让人觉得奇怪的就是它。
不知道怎么就大团圆了,大家一起跳舞了。
因为在我看来,最后一点大团圆的理由都没有,甚至不应该高兴。
难道不是吗?
看小企鹅被赶出去的时候不悲哀吗?
而且他后来被认可了吗?
没有,结尾它们之所以都开始跳舞,是有人说“人类喜欢看我们跳舞”才跳的,这难道不让人悲哀吗?
看着它在水箱里给人拼命跳舞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可怜吗?
一开始安排小女孩出场我以为是要她理解曼波说的话,但没有,人类就一直把曼波当作一个奇特的小玩意,甚至在最后他们通过曼波找到企鹅群时,我都以为他们是为了抓到更多“会跳舞的企鹅”而来。
还有女一号,我极度惊讶导演安排了如此现实的一个剧情,就是曼波真的把她赶走了,而她也真的就没等他嫁人了。
这么一说,全片还有几个是高兴的?
再说说结尾,这结尾当真是匪夷所思,给人感觉不管不顾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跳舞了事。
女一号也和男主角跳起了交谊舞,我晕,那个女的的老公呢?
不管了?
还有人类最后的大发善心也是,不知道怎么就这样了,就因为看见一堆企鹅在跳舞?
如果说舞蹈勾起了人心底的善良,或者说舞蹈使人和企鹅达到了沟通,好歹您表现一下吧。
这么拍法让我感觉人类是因为“觉得好玩”才“不杀”这些企鹅的。
说实话,在看到最后镜头切换到南极以前,我曾一度相信这要演成一部悲剧。
或者再加一小时让它转成喜剧。
也许我真的是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又或者是我老到看不了这种电影了。
进场时,吓了一跳,都是小朋友,都快怀疑自己是否错进了学校包场呢! 慢慢看下来,感觉不错,虽是部歌舞剧,但它的感人之处远比那些打着"亲情,爱情"的影片强上一百倍。
为了寻找造成鱼荒的"外星人",波波万里追踪,最终不幸的被关进了动物园。
它用标准的企鹅语,对着窗外漠然的"外星人"抗议着,一天, 二天,三天。。。
嗓子哑了;"外星人"喂鱼给它吃时,它好难受,好难受,拼命的把鱼往"北极"抛,想要抛给它的父母,同伴。。。
片子结尾处,讨厌的"外星人", 还在为是否要继续破坏生态链争执着。。。
曼波被抓到动物园以后通过跳舞引起了人类的注意,它怎么就让人知道它在找失去的鱼群?
怎么就回到南极了?
还有为什么大家最后突然就愿意跟它跳舞连首领的话都不听了?
另外影片中的歌舞实在难以接受,总之我不喜欢歌舞片。
还有那几只小个子企鹅,分明就是美国黑人的风格,怎么也没法跟憨态可掬的企鹅形象联系在一起。
要不是最后转到保护环境很符合我这个环保主义者的理念,我肯定会给差评了。
这是一部,踩了油门之后就再没踩刹车的电影。
帅极了,拐弯也加速,cool毙了。
这是天才以及怪胎拍给天才以及怪胎看的电影。
如果你是天才也是怪胎,我想你会很有很有共鸣,然后看得哗哗哗哗的。
我来转下yol大人说的吧,我也很很这么认为,虽然通常情况下,我是不大能会能和yol大人有不矛盾情绪的:“偉大的快樂的大腳 yolfilm - 2007-2-20 18:11卡通,要到被人喊叫偉大的層次,是有前題的,快樂的大腳裏,一樣不少。
最偉大的,這是我最祟拜的喬治米勒的電影呀。
以為喬治米勒老了,不拍電影了,原來在弄這部偉大的動畫片呀。
又讓我看掉了兩次眼淚。
輝煌至極的動畫片傑作!屌到,不想去多說一句好話,只能興奮地說不出半個字來地,顫抖地比著我的大姆指……。
”不过,说句实话,yol大人掉眼泪实在不能太说明什么,俺们杂院的男同学都特别爱哭。
不过,我可不是那种爱嚎麻油的人。
不过,老实说,前面50分钟,奶奶个熊阿拉哗哗哗哗的哗到没停。
真的好看。
《快乐的大脚》是好几年前的片子,我甚至在长途车上都看过开头,一向认为是轻松愉快类歌舞片的老梗美式自我实现。
之后在同学处拷了也一直随便放着,不想今天随手一翻竟大为讶异,看得痛不自禁。
这部片子试图讨论的议题实在过多,从自我实现到生态平衡,甚至到人类该在保护物种多样性中扮演何种角色。
从大脚跳下悬崖冲向人类世界我的眼泪就没断过。
我想到《海豚湾》的鲜血,想到《国家地理》上整版触目惊心的濒危生物和已灭绝生物名单,想到司马大叔的《刺客列传》。
导演怎能妄图以如此简单的通路来讨论如此宏大的议题?
过分单纯的理想主义能引发比由洞彻黑暗而生的悲观更深的悲哀,比司马迁笔下的刺客更让人痛苦不堪。
刺客们的螳臂挡车只是单一物种间的竞争,优秀的筹划下也有成功者。
但真正的螳螂要挡车有意义吗?
人类的贪婪如何能解?
某个物种不要灭绝仅只能仰仗那所谓最聪明最高等物种的慈悲吗?
这种宏大的议题下的轻松叙事倒真可比“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在人类所无法控制,也不可完全了解的领域,导演以天赋的舞蹈来符号化一个生物为“快乐”,让这个似乎天生“快乐的”生物承载如此之多成人都无法负荷的痛苦,还要让他浴火重生般拯救族类,这难道不残忍吗?
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大脚作为一个被弃绝的black sheep背井离乡,又要冷面刀语故伤最爱之人,毅然决然只身赴险,还要困狮般被禁锢,由最理想主义的战士变为冷漠麻木的绝望之心,这难道还不够成人吗?
简直是《魔戒》的阿拉贡了。
那么走成人路线也很好,《南方公园》就挺彪悍,但是最搞笑的是导演非要加上蛇足,美式英雄主义重出江湖,曲径通幽另辟蹊径重出生天,人类爱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企鹅们还要跳舞娱乐人类。
我终于彻底崩溃了。。。。。。。。。。。。。
雷成焦炭的我默默无语内牛满面45度角仰望天空。
由此不得不微辞几句广d总局的审核制度。
如《志明与春娇》般的纯情的不能再纯情的爱情片,能因几句玩笑的“”“”“”(被河蟹)被定位成third级 片,国语配音还个个重新诠释的面目全非,而《快乐的大脚》则能作为欢快的动画片推向青少年观众。
青少年们虽然早熟的多有,聪慧的满目,如米切尔 恩德在某次领奖时说的,没有儿童不能理解的话题,他们清澈之眼所能洞察之物往往超出我们浸污俗世的鱼目所料想。
但同时这简直让我怀疑,在他们的运用那脆弱而无经验的聪敏来认识世界时,柔嫩的心灵接收这过于沉重的信息该如何处理?
如果我假定他们能模糊的理解,那么我们通过这样的叙事到底能告诉他们什么?
人类拯救地球,拯救濒危物种?
培养一种美式的过分大国乐观?
企鹅想方设法引起人们注意就可以得到拯救,那么无法引起人类注意的那些物种就活该灭亡吗?
这片子说不上有多好,只能说够痛苦。
优秀的动画电影绝不能议题过多,尾大不掉,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处理几本书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流于简单脸谱化走个形式,四星打给可爱的企鹅。
我看到波波被关在水族馆里供人嘻哈参观取乐,他不停地试图交流问“为什么你们要夺走我们的鱼”到嗓音嘶哑,他最终麻木地与众企鹅一同仰头张嘴等待假冰山上的扔鱼喂食,他无谓地撞击玻璃墙壁,他幻想见到亲人……重述起来都痛苦万分,难以忍受,心碎悲伤。
只能说导演太罗尔德 达尔了,不利于身心健康。
在我儿时,《狮子王》给我带来无尽的美好遐想,它自始至终充满了爱意;上中学了,《海底总动员》给我带来无尽的欢乐,它自始至终充满了风趣和英语的特殊魅力;今天我看到新上映的一部卡通片,显然能与这两部媲美,甚至超越,它就是《欢乐的大脚》。
场面恢宏,气势磅礴,千里冰川,万里云海,画面几乎以假乱真。
人类形象均为真人拍摄,十分真实。
而主角们---企鹅更是充满活力,给南极冰原增添了无数色彩。
真正要说的是本片的最大特色---音乐和舞蹈!
可以算得上是一部生动的音乐剧了。
企鹅们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劲歌热舞,歌声之美丽,舞蹈之活力,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令人怜爱不已。
无怪乎上映一个月以来每周票房都把《皇家赌场》踩在脚下。
作为卡通片,剧情本来不是最重要的。
本片的剧情也不赖,在无尽的欢乐之后,后半部分甚至有些悲情。
但是片子突出了一点:无论什么生物,舞蹈可以相通,心灵可以相通,爱可以相通!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企鹅自然要挺企鹅~企鹅出没支持企鹅曼波~它自生来就很开心,脚也不停地动~所以是快乐的大脚~只是它的歌喉很差,只是它生在一个缺鱼期。。
正如80的我们处在职位稀缺的时代~但快乐的大脚告诉我们要勇敢和坚强~它用快乐的步法来告诉人们企鹅没有鱼吃是人们的过错~或许 人永远听不懂企鹅的歌声,也不了解他们的语言,但是还有其它了解企鹅的方法~正如行为和动作~因为即便是人,其沟通最主要的方法还是眼神、行为~或许 在企鹅的世界,人就是外星异形~或许 企鹅的世界,认为资源稀缺是人造成的~不过 地球上,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但真正的权力应该是收敛!
想听经典歌曲?
可以在happy feet里大饱耳福~也请体会企鹅们没有得吃得心情~因为 地球是生物快乐的家,而不是人类独自的领地~ 07年,企鹅出没敬上
这是相当不错的一部片子。
与众不同者往往被视为异端,遭到嘲笑、排斥、孤立,甚至要面对侮辱、打击。
一只不会唱歌、只会跳舞的叫“芒博”的企鹅就是这样,无法在帝企鹅中混下去。
教他发声的音乐老师无能为力,同学们捧腹大笑,父母不知所措,还好,他自己觉得这样还好。
无法进入“正常”企鹅的主流,他就寻找到了自己的空间,一块远离众企鹅的高地,在那儿尽情畅舞。
无法顺利毕业(会唱出自己的心灵之歌应该是毕业的最重要条件吧),他就和妈妈为自己欢呼。
虽然不能唱歌以觅偶,但仍阻止不了他追求真爱的心情,伤痕累累也要把鱼给自己喜欢的人吃。
可是,再坚强的他,遥望着毕业晚会上狂欢的众人,也会感到寂寞与孤独。
带着失望与渴望入睡,也许上天看到他的心中的眼泪,让他醒来后,偶然地去到了另一种族的企鹅群中。
这里,他们不需歌唱,只要收集石头送给自己心爱的异性,他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芒博酷酷的舞步,在这儿很受欢迎。
他是第一次感到被崇拜与喜爱吧,感动得不行。
还认识了五个朋友——相当有趣的五只企鹅。
再后来,为了寻找企鹅的食物——鱼的数量的锐减的答案,芒博与loveless、五只企鹅踏上了冒险之旅,有像海象这样的庞然大物,有把人刮着无法前进的暴风,有顽皮而凶猛的鲨鱼(应该是吧),还有那些没有翅膀、会把鲸鱼剥皮切块吃了的极聪明的异族——人类。
勇敢的他,最后竟然到了人类的“文明”世界,当然是被囚禁在馆里(水族馆或动物园吧)。
不用担忧食物,没有天敌,用馆里的前辈的话说,这是企鹅的天堂。
可是,这是我想要的吗?
他呆望着水中的倒影。
来馆中参观的一个小女孩(似乎起着沟通桥梁作用的往往都是小孩,无论是和ET,还是和海豚、狗、猩猩还是企鹅)偶然地叩击玻璃,有节奏的敲打声唤醒了芒博心中的渴望,于是,他开始跳舞,像以前那样。
会跳舞的企鹅引起了轰动,他能再次回到自己的生长之地,应该是直接得益于此吧。
结局是好的,甚至可以说是鼓舞人心的。
芒博带领着家族的企鹅一起跳舞,跟随着他而发现成千上万只企鹅跳舞的人类震惊了,禁止深海捕渔被提上联合国的议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游行、抗议。
“我们无法生活在没有企鹅的地球上!
”芒博的坚持不懈最终为企鹅们争取到了生存的机会。
这也是作为一部电影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反思。
这是这部电影在励志之外的另一个层面上的成功。
最后,企鹅们又可以轻轻松松地吃上鲜美的鱼,他也终于抱得美鹅归:) 芒博简直是完美的化身,勇敢、坚强、乐观、善良、聪明、宽容、单纯。
除了芒博外,我也特别中意那五只矮矮的企鹅。
有一幕是芒博毫不迟疑地跃下悬崖,四只企鹅也犹犹豫豫地跟着跳了下去,还剩一只不敢跳,他来回走了几步,告诉自己:“I can do that! I can do that!”然后转过身背对悬崖,指着山上说“看”,分散了注意力,减弱了害怕,半自欺半自励地掉下悬崖,实在太可爱了!
在两个企鹅家族里,没有谁怀疑过歌唱的正当性,没有谁质疑过石头的重要性,他们永远停留在整个家族既定已久的模式里,他们觉得别的家族的传统很可笑,他们并不明白在歌唱和石头之外有不同的世界存在,他们并不明白,其实歌唱只是一种判断标准罢了,而再美丽的石头也只是石头而已。
对他们来说也许根本不需要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只是企鹅,只需要遵循祖训,唱歌着找到自己的伴侣,生蛋,孵子,或者被海豹吃掉。
对他们来说,会唱歌并找到共鸣的声音,能找到漂亮的石头,那就是幸福了。
可是,什么是幸福,幸福在哪里,如何到达幸福,幸福的前方是什么,我们其实什么都不知道,loveless也不能告诉我们答案,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努力地做好自己,然后,坚定不移地走向前。
然后,我们可以说,也许,我们所拥有的那一切,就是幸福。
至少,这幸福属于我们自己。
至少,这幸福是我们自己所选择的幸福。
另:推荐《帝企鹅日记》。
http://aki2107219.spaces.live.com
基本上这是部典型的好莱坞动画片,制作精良的画面,还不错的音乐,异端通过奋斗最终为主流社会所接受的大团圆结局,让人看完了几乎可以安心睡个好觉,第二天再充满希望地该干嘛干嘛。
但最后的结尾让它不那么典型,当讨论是否禁止捕鱼时,有人说:“为什么我们要帮它们,它们只是这个世界底层不会飞的一群笨鸟。
”是啊,仅仅是因为企鹅会跳踢踏舞,就得让人类为它们饿肚子吗?
当然不仅如此,踢踏舞是种符号,它意味着这个星球除了人类之外,还有生物能够理解美,掌握韵律,甚至可能拥有智能,原来人类不是孤独的。
现实当中没有会跳踢踏舞的企鹅,人类还是孤独的。
好困。
上帝没给你嗓音,却给了你舞技
二逼企鹅欢乐多。
广州中华广场
挺可爱的,可是剧情太仓促
一开始还觉得应该和寻找自我的主题会搭边,到后来莫名其妙的接轨与动物保护。没有剧情,到处冷场,时不时靠唱歌和踢踏舞来凑时间,居然这么难看,更离谱的是还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哗众取宠啊!
这是一个讲述另类帝企鹅教育人类要保护环境的故事。画面很棒,但剧情稍欠,很多情节交代的不够清楚。不过小企鹅宝宝还是很萌的~
怎么可以这么难看!
烦,啥东西都要提高觉悟。跳跳舞多好,搞啥环保。
音乐很好,特效也很棒.第79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比较有社会意义,制作人有眼光
那时竟被感动了。。。我对动物没抵抗力。
soso,假的比起来真的,还是有很大差距
感受是开始觉得好烂,然后渐渐好起来,最后又完全烂下去。就那时候在动物园跳起来的那一刹那觉得还是部好电影~可是最后那结局的转折太突然太草率了。。连那坏首领也唱歌就变好人了。。。这是什么啊。。
嗯。。。。
爱死里面得歌
帥氣 歌舞片也就這樣 不適合小朋友看~
欢乐
跟随感觉。
我是那么的喜欢你的那些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