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2021年最佳动漫,霸权社yyds,无剧透分析一下优缺点一、《薇薇-萤石眼之歌》的优点(无剧透)(1)剧本AB线的完美配合每个小故事中A线(明线)是正常主线,即完成某个任务或者避免某场灾难。
B线(暗线)是主角vivy内心的成长和蜕变,两条线配合的相当完美,往往还互相隐喻。
比如奥菲利亚那一集,开局主角跳楼是和魔方开了个小玩笑,埋伏B线的伏笔和主题,却也很好的对应了A线奥菲利亚事件的主题,两条线交相辉映,带给观众双倍的震撼和灵魂层面的思考。
这让我想起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人性中“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阐释。
当机器人也开始思考这一哲学问题的时候,我不禁感慨自己这二十多年活得还不如AI通透。
(2)其它编剧技巧这部番编的剧技巧让我想起了《命运石之门》,除了AB线成功铺设外,两者在编剧层面还有着很多其它的共同优点:①没有无用的线索和伏笔,前期埋下的伏笔后期都如数收回了。
每个小场景中的伏笔回收也很快。
所以整体节奏不拖沓,从第3集开始看着容易让人上头。
②主角配角都很用心刻画,几乎没有无用的角色,角色在剧本中承担的任务清晰明确③每个小剧本的意外、阻碍设置恰到好处,合理推进剧情,多次反转又意料之中,节奏把握和情绪流控制相当到位④形散神不散,每个小故事之间有一定独立性,类似于《攻壳机动队》那样的独立小单元,但编剧点题能力还是挺强的,把零散的单元小剧本串起来了。
主题是机器人思考什么才是人类的真情实感,而且贯穿全番的开头结尾,虽然俗套但编剧给出的答卷令人满意,泪目了
(3)情感塑造到位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爱情,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友情,同型号机器人的姐妹情,机器人忠于自己设定规则的执着,机器人打破规则的情感蜕变。
在一次次事件中塑造得相当到位,而且逐步升华。
机器人之间特有的“碰头通讯”方式有点像NFC近场通讯,虽然我很疑惑为啥不能直接无线电交流,但这种肢体上触碰的精神交流方式具有媒介传播所不可替代的仪式意义。
正如J·D·彼得斯所言:“对于传播而言,身体(肉身)在场至关重要,过去的交流成功标志是触摸灵魂,现在是触摸肉体。
在远距离交流大行其道的今天,身体在场成为确信交流成功的基本前提。
”
情感是使观众产生代入感的最佳选择,就像《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所说:这是人类特有的共情能力,共情就意味着角色代入。
前中期几个小故事真得是集集高能泪目啊,猛男落泪。
上次和上上次看动漫破防还是《CLANNAD》和《命运石之门》
(4)重新定义OP,这还是一部优质音乐番短短13集,大概歌单里多出十几首有歌词的歌,加上零散的原创BGM有几十首吧,真的很好听,很契合作品的主题。
找回当年看《轻音少女》和玩《死亡搁浅》那种感觉了。
音乐和叙事完美结合。
OP和剧情紧密衔接,基本没法跳过,《薇薇萤石眼之歌》重新定义了OP。
(5)令人惊艳的画质和打斗霸权社yyds,经费燃烧,主角眼睛是真的漂亮,点题萤石眼。
画面表现细节也很到位,尤其是机器人视角令人称道,产生令人难以言说的代入感。
出色的人物打斗、黑客的战斗方式、魔方的组合combo让我又想起《攻壳机动队》,这也许就是优秀科幻番的魅力吧
二、《薇薇-萤石眼之歌》的缺点(无剧透)(1)反派行为逻辑缺乏铺垫①剧情中反对AI的恐怖组织是前期主角的主要对手,这一组织行事动机前期缺乏足够的阐释和铺垫,导致观众很难认同其行为,不觉得他们的行为符合逻辑,会产生违和感。
②大BOSS前期铺垫不够,这里就不剧透了,大BOSS前期有一些线索,但与主线联系并不算太紧密,戏份不多,其实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合理增加一下戏份,多埋一些伏笔(2)缺乏哲学层面的高度这部番讨论的还是老套的话题,即机器人的真情实感,侧重于情感塑造,篇幅所限13集里很难在哲学层面有更深层探讨。
对比《攻壳机动队》、《EVA》等神作来说,还是欠缺一点哲学高度。
不过吊打现在的主流宅腐萌异世界动漫问题不大。
(3)集数太短,世界观不够宏大世界观普普通通,剧情容量有限只有13集,估计出续作的可能性也不大了,因为剧情结构已经完整。
原创动漫不比轻改,能做到这样,还是在科幻这个小众题材,很不容易了三、总结:小众的高质量科幻情感向神番这番国内人气不高,国外人气高的原因:①因为是科幻题材小众分类 (虽然并没有什么烧脑成分) ②没有男主,就一个女主和一个辅助AI魔方,CP炒作成分少一些。
③名字有点怪,我一开始当成lovelive、《轻音少女》那种校园偶像歌手音乐番,点进来才发现找到宝了。
每次想搜索这个动漫的时候,发现名字很不好记,也不好输入。
④宣发力度不够,加上国内先审后播拖节奏,流失了很大一部分人气,很多人去看外站盗版了。
这样其实挺好的,《石头门》也小众,但不妨碍是一代经典,小众意味着没有一大堆跟风小鬼乱刷,我们可以静静地在台下当vivy“百年韶华一场梦”的观众,那闪烁着萤石光芒的蓝色倩影,只为欣赏她的人绽放。
12集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想说这剧情设定不就是朝花夕誓+终结者+命运石之门+底特律变人的合体么,但是看到最后就作品本身而言不影响它在我心目中是部神作。
人们一直都在创作新的作品,后来的作品没有一点借鉴前者是非常难的。
故事细节上真的非常细腻感人,歌也很好听,主题上有种典型日本物哀的倾向,也确实让人感觉非常唯美。
很多时候人都喜欢问真心实意是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有的人的问答就是这些都没有意义,但如果是这样就会诞生一个新的问题:这样的话生活不就太无聊了吗,但又不想得到一个太空的答案。
而这个作品给出的答案我觉得就是因回忆和经历产生的情感反应从而自然而然产生的那个想法。
看完这个作品之后,目前而言这是我得到的关于“意义”是什么最让我信服的一个答案。
一星给作画,一星给配乐,一星给打戏,还有一星是因为我觉得三星不至于,我心理的准确评分7.5左右。
不要带脑子看,不要太纠结细节,这就是好番。
配乐和作画真的特别优秀,打戏观感也好,整部番就没有作画特别崩坏的时候,一直没有欠经费的感觉从剧情角度说,不太适合兼有科幻迷和二刺猿属性的人看,更适合我这种单纯喜欢原创短番的人群看,还有,没有别的意思 单纯喜欢共情获得体验感(说白了喜欢被虐的)的非科幻迷同志可以散了,因为非科幻爱好者真的很容易共情不进去然后一些角色的伤亡也不会带来太大的起伏。
再顺带提一嘴,真的这个角色的死亡比较勤,登场时间没多久的角色,没给人留下太鲜明印象可能就没了,很难代入共情,很难,他想虐你,你知道他想虐你,但是你就是没被虐到。
有些重要的点处理的也有些仓促,我这种不常看科幻的很容易就短路了。
还有,这番总给我一种,人情>科幻的感觉,主要探讨的其实不是科技,而且设定说白了就是有点绕的老套设定,jss也算是平稳落地,但中期的出色节奏就显得这个平稳太平稳了,也是原创番的通病,总有一种世界观太大了圆不回来所以差不多意思意思就行的感觉。
作为一部动漫来说,行作为一部奇幻动漫来说,行作为一部科幻动漫来说,不太行
机器人的故事,既然要管他们叫ai,又不能好好突出ai的运作方式和底层思维逻辑。
明明信息收集能力不行,运算模拟水平低下会出错,却不知道怎么设计出来的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性格一定要觉得自己是对的,又无意义地要给它加上逗比性格。
那个一百年后穿越回来的ai看得我脑壳疼。
要讲穿越吧漏洞百出,要讲ai吧,又感觉这些明明就是心智、情绪很不稳定的中二少年,只是披了个ai的外衣,让人看得烦。
生硬,老套,无聊。
看得很难受,4集弃。
看过攻壳和石头门的真的能看得下这玩意?
一、时间问题若未来智能机械会与人类爆发战争,需要回到过去改变历史,既然历史被改变了,未来发生智能机械与人类的战争不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存在改变这种历史的需求?
作为“未来”的智能机械与人类的战争成为“改变历史”的理由,实际上就成为历史,它必然是过去性的积累的理由,才能产生了“改变”的需求,这里蕴含最简易的因果关系,显然若未来成为过去的理由,失去了实现条件,未来不存在,那么“改变”的需求也不存在。
实际上,整部番的叙事都无法逃脱时间向前运动的必然,向观众描述因果关系时何尝不在时间流逝之中。
二、人的异化(机械与人)当然某种意义上,因为工具的不可避免,我并不反对工具必然,实际上我也没有反对的余地使得这类表露无不无奈,甚至都不能反抗这类作品的宿命的无奈,似乎还得出某种人类的无能本质——即这部番也表达了对未来智能AI机器人的担忧——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很好的替代了人类的岗位,就如过去工业革命的纺织机夺取裁缝的饭碗一样。
当然智能AI发展的极致,必然是超人类的,当智能AI全方面碾压人类的存在——就如这部番所表达,不仅在工作领域,它们相对人类更不知疲惫,更能服从命令(甚至不知疼痛,可以做到奋不顾身,对舍弃自身的身体毫无保留),未来,它们也许在各种工作领域完全替代人也未尝不可,一些科技乐观主义者声称这将人类从这种劳作中解放出来,但就如曾经古希腊一些奴隶主希望解放自己参与辩论的力气而去教育奴隶懂得反思怀疑与辩术一样——最后对主奴关系也可能带来颠覆,若人类赋予工具过多功能,使之脱离人类的控制,它不仅会产生犹如剧中一般的要求与人类同等的权利,甚至在更未来,它们在任何方面都不但无异于人,更能克服人类的局限性,甚至包含部分人类情感的局限性(就如剧中包含的),完全对人类躯体的全塑造,这种关系将被颠倒——既然人类的肉身都是机械代造,人类实际上是机械产生的,机械相反是人类之母——人类的存在除了衬托机械/人工智能相对人类优越性还有什么价值?
人类给自己制造了超越自身的神。
若机械也完成了“解放人类的生育负担”——由机械/更智慧的超人类生物支配人类的生殖与人体塑造,无论是智能AI也好,还是智慧机械,非人的它们都完成了对全人类的超越与控制——它们是更智慧的生物,且若科技技术能使得它们的思考比人类的思考更具价值,那么为什么它们不亲自思考去决定作为被创造者、且不完善的、存在无数缺陷的人类的存亡呢?
——既然它们完全有能力左右人类的塑造,三头六臂,人头兽身、兽头人身,乃至直接把人类当成玩弄于手掌的宠物又何尝不行呢?
这种异化的结局是否是要取消掉人类说不的权力?
我不知道。
现下将平等观念等道德情感寄情于物除了映射现实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也是一种科学乐观主义态度,尽管我并不排斥这种乐观主义,但现下就能把握未来的智能机械们与人类终将和睦是否也是一种自我感动的一厢情愿呢?
——虽然它们还未诞生,就与我们创造者平起平坐,相反应当是人类应该:去积极与被创造者们和平共处,要对对平等共处抱有向往。
但也许也不需要等到那个时候,急于操心让人类将机械也当成存在情感与人格尊严的同等的存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也足够机械化了。
二、人的异化(量产人)就如剧中的智能AI制造,一切都是为了量产化,它们通常是不需要自我的,就如博士命令格蕾丝的复制品一般,只是量产的复制品,所以他一点都不吝啬命令她,这个格蕾丝的复制品或者说智能AI的“妹妹”何尝不是只是博士想念格蕾丝的替代品,或者说是一个纯粹为了格蕾丝而格蕾丝的智能AI工具?
它甚至只是“K5”,归根到底,只是博士寄情于某个AI,或者说对于博士而言,只有格蕾丝是“人”,而作为复制品的“K5”不是,尽管它们都是智能AI,却有等级区别。
显然博士爱格蕾丝胜过爱智能AI,他爱着是智能AI的格蕾丝,格蕾丝对他的重要性胜过其他的AI,倒不如说,“K5”这个形象存在撕裂了博士爱AI的形象,这里的人物塑造在我看来是不大成功——虽然博士爱着所有AI,但都不及格蕾丝重要,甚至借格蕾丝的“妹妹”/复制品来睹物思人。
但对于人类种群而言,在历史长河里没有留下具体姓名与自身故事的人类们,何尝不凸显出更多人类的工具性,他们只能因为自身性别、工作等共性,被统一到某一抽象的概念之下,谁记得修建胡夫金字塔、阿房宫、长城的工匠和奴隶们?
除了作为这些奇观的某个组成零件的制造者,他们的生命何尝不是被当成某些帝王将相英雄史诗的无名陪衬?
血泪汗水只为给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们留名青史,难道他们的生命确实比这些帝王们低一等?
还是作为身体的组成部分有什么不同?
某种意义上,历史上大多数人类都是量产化的数字,将领口中的以“万”计的随意牺牲品,起码将领的生命价值确实高人一等,因为其与以“万”计的人命都不如这位将领具体。
三、人的异化(宿命)“无论是宿命,还是命运,都请恣意闪耀”;“无论是宿命,还是命运,都请稳步迈前”;“无论是宿命,还是命运,都放马过来吧”;番剧op高频率出现的“宿命”,“命运”,其含义似乎包含了不可违抗的必然性,“命如此”,“这就是命”,在外存在人有不可违抗自然律,在内人有不可违抗的社会法则,人不仅被自然塑造,也被社会法则塑造。
就如叔本华所描述,世界只是作为表象与意志的世界,世界作为意志的客体化既无理由也无目的,无论外在世界,还是我们的身体都只是意志的显现,作为意志客体化的表象严格遵循根据律,在表象寻找规律构造一般存在,人在世界完全是无理由无目的无自由盲目地生活。
意志除了无止境地追求没有任何目的,欲望将自身被满足当成人自身“我所欲”作为目标哄骗人,但也仅个别欲望可以识别出目的,但整个总欲求是无目的的,不仅如此,行为的动机也是性格的作用产生的,每一个个别的行为都是按照严格的必然性发起,无论人如何,都必然能找到原因的指引,但生存也只能局限于追求行动动机而不可追问根本目的,“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能为自己的个别行动提出理由。
但如果人们问他何以根本要欲求或何以根本要存在,那么,他就答不上来了,他反而会觉得这问题文不对题。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人类个体也是种群为了繁衍的工具而已,绝大多数人的一生对于种群的影响都微乎其微,除了繁殖欲望,种群实际根本不在乎个人生活得如何。
生物学上族群的共性对所有个体构成绝对的支配。
物种繁衍的肯定是超个体的,个体不过是将种群繁衍的手段。
人只能为种群延续而活,人实际也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没人在乎,只需要按照生命意志如此盲目地繁殖下去即可。
智能AI更能替代人完成原本人的工作,那些在工作中完成其“使命”的智能AI又诚然不像另类的人吗?
为了生存不得不屈服于集体与社会的安排,选择最能赚钱的工作,以后又不得不赡养家人,为了养活自己不得不996,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学可能也不过是高级一点的就业培训机构,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又不得不去相亲,和一个不大熟悉的人凑合过日子,最后将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界后,继续复制父辈的人生,继续迷茫,继续盲目为了各种生存义务强迫自己服从,再把另一个生命带来这个世界,一代代盲目无目的地无限复制直到自身将寿命消耗完毕。
祖祖辈辈实际不需要区分任何差异,个体存在的意义仅在于完成延续任务,在数学公式中作为1后,继续完成加法任务。
当死去的时候,也许唯一能回想的就是各种莫名无可奈何,完全是没有自我被迫地在生活,如此活着意义是什么?
生活就是不断地自我否定或被否定,然后在流水线的工厂中将自己塑造成合格的又微不足道的零件。
智能AI实际也是现代大多数人生活的状态,麻木不仁,阉割掉情感需要,全方面让位给生存欲望,婚姻也沦为纯粹的商业筹码间的利益权衡,美其名曰:“现实”,变成一种另类的经济活动,。
情感、自我、理想都是日常话语中显得异常奢侈的词汇。
看完结局后,想到了《万神殿》。
同样是探讨未来科技与人本身的共存问题,东方与西方在这个问题上处理的方式颇为不同,而我喜欢的正是东方共存理念下的相处模式。
或许因为文化使然,万物有灵的思维从古代演进到未来,其对象也必然从自然之物变为人为之物,再变为智造之物。
我们对彼此是否信任,成为了双方打破合作壁垒的方式。
正因为自然之物遵循天性,人造之物只有使用价值,我们才得以放心去使用,因为风险本身是可预知的。
而到了AI,因为我们不够了解(即使是人类制造了它),从而在彼此信任的环节出现了矛盾,从而产生了作品对于人与AI共存的思考。
作品本身还是一贯具有物哀的气场,却能通过短短十三集诉说了一个首尾链接的故事,且在薇薇百年之旅中,见证了人与人,AI与AI,人与AI之间的纠葛。
当历史只展现出画面与结局之时,身在其中的薇薇却探索了更深层的情感,从而引出对于“使命”的坚持,以及对于“心”的概念阐释。
薇薇本身是一个“薇尔莉特”(紫罗兰永恒花园)式的角色,是固执遵循使命的存在,而“松本”从未来穿越过去,则体现出绝对理性在面对选择时的价值倾向。
然而作品本身,正是在绝对理性之中,通过一次次的奇点计划,深入到事件中心,去体会他人情感的同时,也将这份情感深入到AI内心。
这时又会想到《给不灭的你》。
自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展现方式,我认知中关于AI的“情感”,实际上是人对于其反映的一种主观认可,而并非实际。
本质上,我理解AI倾向于是工具性的,是命令与执行的执行端,本身并不具备决策的功能,而是经过演算提供可能的处理选项,样本越多,越是精确。
在作品表达上,通过薇薇这种类似“半妖”的人设,成为AI与人类沟通的桥梁,通过穿越,引进了修正历史的可能性,就增强了和平来之不易的观念。
画风精良,打斗与飙车的场面非常棒,在重点画面出现时时还插入类似CG的图,高质量呈现画面,令人记忆深刻。
歌曲优秀,关于意象的隐喻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又觉得酸楚。
主题庞杂多变,在时间尺度上能把控百年而不违和,确实不错。
作品最终对“心”的解释是回忆,注入心意就是饱含记忆,而我最开始对于“心”的感觉是“选择”。
选择的不同,就能创造不同的结局,经历不同的人生。
而回忆对我而言,总是一扇开了又关的门。
感谢完结撒花她唱响了黎明,却在黎明之下倒下!!!
这部番真的前后呼应薇薇是消灭AI的AI。
但是她的使命是人类和AI共存。
但是同时我也没有看懂立意?????
本番中科幻的感觉,薇薇这百年的使命和救赎,成长吧,到最后也有了心,我想说机器也是有心的,她也在不断的成长与理解中。
故事的设定就是人类与AI共存的时代,然后AI失控,为了阻止这一切,跨越时间回到100年之前,执行奇点计划,然后时代也在发展了100年,然后在目前的这个100年的时代中,执行计划。
里面的故事线都是独立的,但是,有些地方缺少紧凑感,总体来说情感把握的不错。
最后的结局依旧是泪目的,期待薇薇和蒂娜等人可以在平行世界中生活的很好,百年之后不会再有奇点计划。
唯一的是这次番外中的惊喜,短发的薇薇本番中有很多的思考,AI与AI,AI与人类,人类与人类。
2021.07.31于北京
第8集的vivy性格和之前明显不一样了,自从因为博士自杀事件陷入宕机自闭后,她的本源人格藏了起来,另一个更强大、更开朗、更乐观的小太阳人格分生了出来。
小太阳人格继承了自己作为歌姬的使命,认为自己的本人格就是Diva,把"用歌声带给人类幸福"看得比什么都重。
除了方块松本和Vivy这个名字被她的潜意识深藏以外,Diva记得自己作为歌姬存在的日子。
也许是因为宕机后失忆的缘故,她对使命更加虔诚了,她的歌喉也由于倾注在其中的心意而更加动人,终于在60多年后她站在了曾经向往的主舞台上,用歌声为全世界的人类传送幸福。
特别是Diva在遇到了胆小自卑但歌声优美的Ophelia时,为了给这个妹妹以信心,她学已故的姐姐(名字忘了)用双手捧起Ophelia的脸,帮她捏出了一个可爱的笑容,这个动作自然得就像Diva天生就会一样,但我更倾向于是她潜意识深处的姐姐影响了她。
进入第九集,Diva终于等到了揭开体内Vivy谜团的契机,她没有选择忽视和逃避,坦荡勇敢地和方块松本做着交易。
片中两个人言语交锋的台词和形象塑造极其精彩,原本老奸巨猾、自以为是的松本明明很关心Vivy的安危,却还是嘴硬说失忆的她很碍事;Diva没有被松本言语上的挑衅激怒,而是句句设套、步步紧逼,甚至不惜用跳楼来测试松本对她的在意程度,这么描述起来似乎像一个抓马的言情剧,但放在这里实在太熨贴了。
Diva尽管失去了曾经作为Vivy的记忆和新的使命,但她在失忆的这几年里智力和战斗实力一点没有衰减,反而进步神速,把老狐狸松本拿捏得死死的,当然松本在这番较量里也有关心则乱的成分,可是它自己也不能否认Diva的成长。
这一集的最后,Vivy人格终于要苏醒了,在潜意识迷幻又绚丽的空间里,Diva最后隔着门和Vivy问候、告别的场景让爱她的人不忍心看完。
Diva已经知道了自己只是一个过渡人格,歌姬的本体一直都是Vivy,但她没有想要独占这具身体,而是鼓励门那边的Vivy勇敢走出来,坚持自己的使命。
说这些话的时候,Diva就像一个舍不得离开青春的少女一样,语气里充满眷恋,在最后一刻她的脸和指尖已经开始沙化,最终她作为Diva的人格会像星尘一样消散。
看到这里,我真的忍不住眼泪,多好的Diva,多暖的小太阳,多坚强的战士,尽管她知道自己的存在就像一颗流星。
下一集预测:苏醒的Vivy应该要直面博士自杀给她造成的PTSD,并找回自己作为战士的使命。
副本剧情暂时还想不到,期待这种惊喜能一直持续下去。
Love you,Vivy💋。
作者完全不懂ai,却为了赶时髦把高科技人性往ai上套,感情设定完全人类化。
但如果改成克隆人(机械义肢)番,女主是完全机械体的克隆人(只有大脑是人类的克隆体)真一点违和感都没有了。
现在一些日本作者都这么对自己没信心吗,明摆着一个类上古卷轴mod加高级ai陪玩的世界《怕疼的我把防御力点满就对了》硬扯网游。
一个克隆人在机械躯体里成长,拯救世界的故事《薇薇-萤石眼之歌》,硬扯ai进化。
结果一个完全是逻辑狗屁不通的网游,一个完全是逻辑狗屁不通的ai。
作为ai番来看逻辑狗屁不通的狗屁不是,作为克隆人机械义肢番来看霸权神作。
虽然有很多让人想吐槽“怎么会这样”的设定但很喜欢内核或许现在想象为之过早总有一天人类也会过上和AI和平共处的幸福生活吧;-)喜欢Diva 也喜欢Vivi 这个剧里 没有谁是绝对的坏大家都有各自的使命 人也是 AI也是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小魔方和Vivy的互动有趣又有爱(福山润nb),弹幕都开始刷kdl,两人决战前告别时出现的两个螃蟹贴贴的画面很难不让人觉得官方在暗示什么。基本每两集一剧情高潮或场面高能,打戏爽快。靠女主拯救苍生的主线很容易把人设搞得别扭或者 圣母遭人反感,这里Vivy在人设和行为上没有什么大的槽点,整体看下来很顺畅。看完有些意难平,甚至希望出续集看战后日常。虽然世界观设定上是有些说不通的地方,一些关键情节被模糊处理掉了,但还是要把五星献给我们的AI搭档二人组!
人设还挺 打斗挺燃 脑洞挺大 就是不太好看~~~
很难不说一句“平庸”。勉强看到第9话弃了,每集都看到吹“封神”“高能”,每集都没get到。作为科幻作品上色和角色设定太土了,这是我最不能忍受的一点。我毫无代入感,因为大多数设定好像只存在于口头之上,常常神游出戏思考设定之间的矛盾。尽管这是AI的故事,但还是太“人”了,太空洞了,也并不严谨,以至于做不到我期望的那样深度描述AI与人类的关系,只能浅尝辄止、流于形式,达不到值得思考的阈值。与人类毁灭的世界观相比,切入点也很窄,像舞台剧一样。本来可以勉强三星,弹幕尬吹太多了我怒扣一星()
如果让AI拥有灵魂,那作为一个生命体最基本的守则应该是生存,延伸起来就是自我价值的判定。如果按照故事本身的设定,那么“使命”其实就是枷锁,实现自身价值而非别人赋予你的价值而必须要打破的“枷锁”。放到vivy身上也许就是发现自己也许根本不喜欢唱歌而是绘画或者其他什么的,这是打破框架的处理方式,但作者只想要美少女唱歌,这样其实也简单,就是让人们幸福,变成让自己幸福,让自己真的“喜欢”上歌唱。AI想要拥有灵魂,那她必须将“自我”凌驾于“使命”之上,这样的她才有资格成为“新人类”,而不是工具人。
轻微科技气息的紫罗兰永恒花园,顶级制作搭配了一个虽框架较小但是善始善终的剧本。
看到第五集,弃
挂羊头卖狗肉,不过指望长月写科幻本来就是不科学的主要问题:1.科幻欺诈,彻底的套皮2.逻辑崩坏,和进度正相关长月还是好好写玄幻吧,R0讲记忆使人成型就算了,ai还讲记忆使人成型呐?先讲清楚ai的“回忆”是个什么东西吧
第6话很震撼,但故事没圆好。时空穿越的故事好难讲。这是一个套着科幻外皮的偶像成长故事。
9分虚高,现在的小朋友没见过好动漫啊。大女主的设定是考虑福利向么...AI主题总吊着胃口想看到些新奇的东西,但一集集失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暂时到第四集,考虑弃...
还不错的穿越剧,那个机器人岛的故事还可以,其他的就比较一般。
开头神作,最后2集垃圾的要命。你这是科幻剧啊,结果最后AI的推演完全没有逻辑,最后2集像坨屎一样。霸权社你们挑的什么烂剧本啊,制作出来恶心人的吗,tmd还不如一开始就烂,浪费大家时间!
只是借了一层科幻的皮,讲了一个情节跳脱而不明所以的故事,看在音乐和画风的份上给四星
机器人受到从未来穿越过来的AI的指示后去阻止机器人毁灭人类的故事..............
未免过于人类中心主义了吧。
百年好百合
前两集高能,后继无力,AI人类共存的老套路很无聊
你不该去想能活到何时,而是要怎么活着
剧情过于无聊 AI和人类过于相似完全没有利用好AI的设定 就这设定和表现换成对于唱歌迷茫的人类依靠冬眠存在了很长时间最后唱出了拯救世界的歌也是一样的 科幻背景就只是个摆设而已 穿越时空却几乎什么都没改变让我想起了也是时间系和机器人的RErideD德里达 这部相比起来好一点 至少还有歌可以听制作也比较精良 总之只看下画面和听歌还可以 剧情是真实无聊又不科幻
高开低走,最后几集真的非常非常没有道理和套路化了.....
故事设定挺老套的,当然这些都在可接受范围内,关键飞机失事那段转场看的一脸懵,无尽的黑人问号emmm……结局有点草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