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学校一楼咖啡厅和一个不靠谱的女人谈事儿。
什么样的人叫不靠谱?
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一位,先从石破天惊的批判入手,抨击国内现状,艺术圈的混乱,价值观的堕落,然后再联系起日本动画产业的辉煌,提出一个伟大的目标:要从时空结构,价值观和哲学理念搞革命,搞出一个了不起的动画片来,震惊全世界。
我们身在一个荒诞的时代,一个HIGH爆的国度,天天都是愚人节,每天都能遇见匪夷所思的人或事。
我所做的只是默默无语,埋头抽烟,虽然我平时并不吸烟。
这位女同学的目标其实很明确,要搞一部宏大的动画片。
什么叫宏大的动画片?
美国动画片每一部都工程浩大,但是不算宏大。
加贺谷穰的《银河铁道之夜》,在我心目中,是不折不扣的宏大作品。
日本这个国家,立足于大海上的一个小小岛屿,于是总是仰望天空,整个民族有一种牢固浓郁的“天空”情结,宫崎骏就是如此,几乎每部作品都有天空,飞行以及了不起的飞行器。
《银河铁道之夜》也不例外,将目光投向整个浩瀚宇宙。
一个秋天的夜晚,贫穷的小男孩焦班尼坐上了一列木制的火车,在轰鸣中驶向神秘的夜空。
同行的还有他一直暗暗仰慕的同学柯贝内拉。
一路上,他们目睹的都是梦幻般极尽美丽的奇景:铁道两边,长满了莹润发亮的紫色龙胆花;银河里每一颗沙子都从内部发出清冷的白光;巨大的天蝎散发出壮丽的红色火焰。
最终,柯贝内拉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毅然跳下火车,跃入宇宙的黑洞,希望能以一身填补天空。
旅行结束,焦班尼重新回到秋夜的山坡上,只是不见了来时的同伴。
《银河铁道之夜》是一部无论什么时候观看,都让我震撼感动到流泪的作品。
在我看来,除了CG制作得出神入化之外,它的好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视点很巧,整部动画片没有出现焦班尼和柯贝内拉的形象,他们只是通过画外音对白存在,但是创作者模拟了他们的视线,观众会得到神奇的代入感。
第二,创作者将抽象的宇宙幻想得非常具体,自由的引入全世界的宇宙传说,比如银河中充满了河水,天蝎的壮烈自焚,既非常写实,又给人幻想。
顺便一说,我很佩服创作者将全世界的文化遗产随意取用的这份魄力和眼界。
第三,也是最难的一点,这部动画片充满了纯净又肃穆的气质,神圣又崇高的情感。
人们往往像那些大腕导演一样,认为只要有宏大的题材,宏大的场面,宏大的制作,就是一部宏大的作品。
其实不然。
他们忘记了,真正宏大的不在于场面,人数,也不在于题材和制作,而在于人心。
像宇宙一样广阔的,是灵魂。
超越了生离死别,喜怒哀乐,超越了曲折离奇,浓妆艳抹,《银河铁道之夜》直接抵达了人类灵魂的最高点:那就是为了别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为了别人的利益,而不顾及自己,这就是献身精神。
最近看吉卜力的早期作品,尤其是《岁月的童话》《萤火虫之墓》这样的作品,能看到日本动画人一脉相承的追求。
动画片并不是仅仅为了取悦儿童,教育儿童,安慰成年人心中萎缩的儿童而存在,动画片是人类心中那片从未被开发过的净土,是人们所有的梦中最纯净美好的那一个。
动画片也可以是悲伤的,肃穆的,深沉的。
就像《银河铁道之夜》。
当然不能不提《银河铁道之夜》的原著作者宫泽贤治。
有人说焦班尼是他自己的影子,而柯贝内拉是他妹妹登志的投射。
但是我觉得,那个出身富家,毫无偏见,为了全世界人类,甘愿跳下黑洞的柯贝内拉,不正是宫泽贤治自己的缩影吗?
出身望族,为了帮助穷人,只身来到北方偏远的农村,亲自劳作,最后积劳成疾死去的年轻的诗人,不正是怀着那样的心愿在写作吗?
那个全世界都怀着激情和梦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那些怀着献身精神的诗人已经死去了。
这不再是一个求“大”的时代,而是一个求“小”的时代。
小心情,小故事,小感动,小幸福。
日本动画界近年来也难得看见一部真正宏大的作品,因为,真正怀有宏大之心的创作者也渐渐消失了。
而我们,财大气粗豪言壮语,动不动要搞一个大的,但是创作者真的具备这样的心灵吗?
我很想把这些说给那位女同学听。
现实里,我只是又闷头抽了一根烟。
又麻 又酥 又腻就好像往嘴里塞了六斤桃酥 真香 还有点恶心叽叽歪歪 唠唠叨叨 咣当咣当 不咆哮的琼瑶 不下雨的郭敬明 画面还行 给画面分
宫泽贤治的作品从前并未接触,银河铁道之夜的故事的感觉是带着难以名状的忧伤和强烈的宗教意味。
充满想象力却忠实于客观的天文常识。
KAGAYA毕业于日本东京设计学院美术设计专业,91年就开始完全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属于CG先驱人物,《Fantastic Starry Night》是他的毕业作品,不仅获奖,发行的明信片也极为畅销,那些富有意境的轻盈细致的CG笔触,平面中光亮的透明感,轻易就让人掉进那个纯净美好,天衣无缝的梦幻世界。
除精美的想象力外,对星座的描画亦是极为准确。
插图可在KAGAYA 官网欣赏。
据说此片有四个版本,天文馆放映的是最高端的,全天周穹幕激光版,在sgi数字宇宙影院放映,片长38分钟。
效果迷人,别错过。
2007.10.1
第一次知道《银河铁道之夜》是在读书的时候,和好友跑到中国科技馆的球幕影院看球幕电影。
因为这个球幕影院的特色就是能根据当下的季节展现逼真的星空,我们挑选了这一部和星空最相关的影片,就是《银河铁道之夜》。
我们在球幕影院的倒数几排坐着,往下看去觉得整个影院几乎是个45度角斜往下的。
我们挨着彼此,仰着头看着投在天顶球型屏幕上的影片,很快被带入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中。
随着天鹅穿过桥下,来到男主小男孩乔班尼所在的学校教室外,跟随着他在星星节的夜晚跑到附近山坡的气象轮轴旁看星空,随着一阵眩晕,坐上银河列车,在天上原野中游览,看着一个个巨大的星座在或近或远的地方伫立,体味着自己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
后来才知道这是日本著名作家宫泽贤治的名作。
故事带着一种绝美的幻想和清冷的寂寥,在动漫的结尾,乔班尼发现与自己同行的柯贝内拉其实已经死去,正坐在通往未知的火车向着没有回程的终点而去。
尽管如此,那个夜晚的梦幻之旅依旧让人难以忘怀。
虽然现在的电影3D 有了很大的发展,画面的生动和自然程度有了质的变化,但是在那片星空下,在那散发着冷光随风摇摆的银河之花中,在一座座闪烁的三角灯塔的世界里,我被那个画面和意境震撼了。
远处通红的天蝎座,和那熠熠生辉的北十字,把我带到了另一个世界,虽然乘坐列车的人都不能在返回,可是如果所有人的终点如此,我们也许可以温和地走进这样的长夜中。
前一阵下了久石让的銀河鉄道の夜。
非常喜欢这个名字,也非常喜欢这张碟。
昨天看了CG电影,才知道原来看到的如梦如幻的星空、星座插画就是出自KAGAYA之手。
这是日本著名画家、CG作家加贺昭先生花了三年的时间制作的全CG作品。
作品的内容采用了日本著名童话作家宫泽贤治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中的一部分进行画面制作,在天文馆专映。
久石让的同名碟是96年为纪念宫泽先生百年诞辰而作。
好好的片子,怎么看得我好几次要睡着...难道因为不是球幕? =v=这次回去一定要看球幕去开头的那十几分钟真赞,我立刻停了想去找AVI,可后来又看了一会儿,那个故事让我兴趣缺缺..大概和我本身就不喜欢惨兮兮的正太有关系吧..于是最初的兴奋过后,我象真在火车上一样,意识开始朦胧...=v=虽然我是火车控和光线控,还是无法享受空洞没有想象力的漫长旅程..何况还总是向作者致敬,无数次把我由幻想拉回现实.最后那"意犹未尽的话,就去看原著吧"之类的话让我严重怀疑这是个豪华广告来的...何必呢...喜欢的地方:片子里一个人都没有.不喜欢的地方:那修女,跪拜什么的太扯了...显得思维狭隘不说,烟火气也忒重..无论如何,还是等着去看球幕...=v=
初中的时候大街小巷的文具精品店都在卖一套盗版的星座图印刷品,通过图角落的水印让我七摸八拐地找到了 Kagaya 的主页,然后对那些如白昼一般耀眼却又清冷绚丽的星月之光过目难忘。
另一方面,虽然以前开始就在在各种地方听过看过银河铁道之夜,但是今天才算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一下小说以及之后大量作品引用的来龙去脉。
Kagaya 用 CG 的语言讲铁道沿岸风景诠释得非常引人入胜。
那些不可思议的奇妙景色,绚丽耀眼的沿路风光,像“仙境”这样的表达都显得苍白。
就这样入梦吧。
每一帧都可以做墙纸。
星空是真的美。
星座的展示,传说的娓娓道来。
旧式火车缓慢穿行很有感觉。
喜欢《镰仓物语》里面那种在山野之间穿行的“空中旧火车”,对这种古朴风的火车行真是难以抗拒,在《千与千寻》时就爱得不行。
但火车上为什么没有乘客?
不用多,两三个也行啊。
这天鹅很像白鹤。
白鹤在日本文化里好像占有蛮深厚的一笔。
以前看过一个相关的日本民间传说。
天蝎。
很有牺牲精神呢。
音乐也不错。
片尾的儿歌很动听,简直是天籁。
确实不能算是一部电影,因为是根据童话改编的,感觉更像是一部画集。
正如KAGAYA的星座美图的大名,我想大部分也是源于这部作品吧看完之后没有特别的感想,但是对于火车和星星的兴趣增加了一点,下次去佘山,一定要去去佘山天文馆。
KAGAYA的画风没的话说,但是情节相对薄弱,我一开始甚至以为是人与自然的节目。
想起看这部主要还是因为我最爱的新海诚要出新作品了。
看完预告片之后,我就对硬盘内的优质动画进行了扫荡。
看完之后,我也有了一丝担心。
新海诚似乎被人们称为“小宫崎骏”,被普遍认为是宫崎骏的接班人。
其实对宫崎骏大师来说,他后期的作品,已经不是我很喜欢的类型了。
相比龙猫,天空之城来说,千与千寻虽然画技提升了好几个层次,但是论及本质的故事,个人觉得还是大有退步的。
新海诚也是一样,我很喜欢他的画风,术业有专攻,他的故事总是为了画面服务的。
真担心这次他的作品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不管了,明年5月才上映呢,到时候再说吧
难过会想哭,疼痛会想哭,快乐会,感动也会。
可是为什么我在看这部近乎没有情节的动画的时候,也有哭的冲动?
想起,中学时语文老师说,她在坐了2天车,到了无边的草原的时候,突然间感动得要哭。
是大自然的震惊。
是星空的震惊。
我没有足够的幸运,能够观看球屏。
得知北京天文馆播放这电影的时候,是情人节将近。
只是推荐了给一对多年的情侣,在他们即将飞往北京的前夕。
呵,也好也好。
与我亲身去了一样。
我在无人的夜,关了灯,自己一个看这个片子。
实话说,除了那列车,我甚至记不起来任何的情节。
但却在星夜展开的时候,就开始有莫名的感动。
真的很美。
这种美,无法形容,这种感受,也无法交流。
你没有办法告诉别人,自己为了那一花一木,一星一月,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触动有多么巨大。
你只有笑着说:那很好看,快也去看。
记起在阿尔泰的半山腰上,方圆只有一个吉尔斯斯坦小包,跟舅舅从那里吃肉喝酒完出来已是夜半。
刹那之间,抬头看见那个星空——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璀璨。
星是那样的大,那样的低,那样的多。
我看见银河。
茫然肆意的洒在偌大的黑幕上。
那个时候突然忘掉了所有的天文知识,致使过了许久,才想起数那北斗星,它对面的王后座,在对着有个十字……致使车已发动了,我仍是迟迟不愿意走。
穿着军大衣,呆呆地在寒冷的夏夜,凝视那星空。
要知道,这是个总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
她曾经在十岁前梦想着做一个天文学家,翻阅所有能及的科普书。
她曾经因为在广州的城郊首次看见初冬闪亮的猎户座而跳起来。
她曾经因为在他人的宿舍楼内看见彩虹而震动不已。
她曾经很多晚看见了令人动容的星月,暗自感动。
还有不久前的那个笑脸,从图书馆出来,看见这个天空都在笑的激动。
而这种感动,是人人都会有的吧。
是人人习惯性的收着的吧。
不太表现出来,因为人已经长大。
不太与人交流,因为常常难以表达。
kagaya,也是这样子的孩子吧。
他的感动,他的震惊,他不知道如何用言语表达。
于是他画出来。
多少年前,在vision看见kagaya的访问,就在那铅版的cg图前震撼了。
是那样的美,和星夜一样。
剩下的,其实都不用说了。
这部片子,你大概不会看到情节,但是你却从一开始就感动了。
因为大自然,总擅于通过它的浩瀚,赋予人这种渺小的震撼。
你也许会想那样茫茫的宇宙里面,是不是还有很多个地球,是不是某些个遥远的角落一样有着这样精彩的世界,是不是还有另一个宇宙,比我们这个宇宙更加的巨大……也许不会。
或者你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想不到,仅仅剩无限奢叹。
没看球幕版, 只能三星.
配乐赞,画面赞。主题曲可以打9分。在科技馆的球幕电影院看的,效果一级棒!等我有一天一定要把球幕电影刷完=-= @柚球 来嘛英雄
这什么。。
蓝色的荧光很漂亮。就是职业病犯了一直在想芦苇打在火车上的阴影其实还可以再淡许多,做的更像受环境光影响形成的影子些;有信号灯的镜头和另几个镜头像是由二维背景加上三维动画合成的。。不太喜欢红蝎子的故事,凭啥人要靠自己的利益定义“好虫”“坏虫”?燃烧自己照亮天空就是厉害的好虫子?蜇一下人会死就是坏虫子?有点傲慢厚
完全与宫泽贤治脱钩的科普动画!
看着看着睡着了
不错~~~~~
觉得,动画比文字粗糙多了……极力推荐看文字版
★★★★☆ 美妙的幻想,最爱的星空和铁路,以及KAGAYA的CG,这就足够。但来自原著的信息太少,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制作成纯粹无剧情的可能更好。 (2010-05-09) 等了两年,终于看到天文馆的完整球幕版,真的圆满了。(2011-12-25) 再次球幕版,依旧震撼。
必须要有的一期一会震撼感动。要是能到天文馆看就好了。
现在觉得画面生硬粗糙
论裙带关系的配乐是如何毁了好CG的
其实不太懂……
想看85年那版的,结果下错了,CG大赏
画面五星,剧情一颗星。。。华丽丽的阿姨讲故事的科教片
带着高高在上的视线制作的炫技片,丢失了燃烧自我的赤子之心,很失望,还是喜欢原著和85版的纯真与隐忍的悲伤。1星给bgm,1星给星空吧
额竟然没认出桑岛法子的声音!!
太美了
天文馆骗小孩
一定要看球幕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