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这部剧是十年前的一个暑假,而十年后的现在再看这部剧时,虽然十年前看剧时的状态和心情仿佛就在昨天,但是对剧的感受已经大不一样了。
如果说十年前我只是单纯地为彩静和信的爱情感动着同时夹杂着对律的同情以及对孝琳的厌恶,那么十年更多地是对彩静和信的爱情的感悟、对律的不喜甚至厌恶以及对孝琳的稍许同情。
先说孝琳吧。
十年前对孝琳的厌恶很简单,单纯地来源于站官配的心理,本能地讨厌一切让官配产生误会的配角,而彩静和信的绝大多数误会与争吵基本都是源自孝琳。
由于孝琳对自己的定位是原配,所以她一直固执地想要证明即使已经与彩静结婚的信也依然还是与自己最相配,哪怕明明是自己拒绝信的求婚在先,也依然认为自己应该始终在信的心中拥有无法替代的绝对女主角位置。
可十年后再看,我开始有点可以理解孝琳的逻辑所以对她有稍许同情。
但仅是理解,我依然无法认同她的逻辑。
站在她的立场,她会拒绝信的求婚除了有追求梦想改变家境的原因,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她并没有对信的求婚当真,她不知道信当时的求婚意味着信与她关系的决定点,所以她也不认为信会真的离开自己。
而人对明确知道属于自己且不会离开的人和物,总是缺少了些用心维护的紧张感。
如果她知道不答应信求婚的结果就是信马上要履行家族长辈联姻的承诺与另一个女孩结婚,那么我相信她不会这么果断地拒绝信。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她发现信居然在自己拒绝求婚后就马上与另一个女孩子结婚了,且这个女孩子还是自己同校并不是很起眼的同学时(虽然我觉着尹恩惠的长相担不起“不起眼“这样的设定),那种巨大的失落感与落差感让她没有办法接受这个事实。
怎么可能这样就分手了呢?
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和别的女生结婚了呢?
怎么可能和这么普通的女生结婚了呢?
怎么可能放弃我和这么普通的女生结婚了呢?
作为家境非常普通甚至有些贫寒的女生,孝琳为自己营造了一个上辈子拯救了宇宙的人生赢家的人设:富裕的家境(虽然不是孝琳主动散播的,但是在明知道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的情况下,她并没有做出任何澄清,这就说明她是有营造人设的主观意愿在)、出挑的外表、出众的舞蹈才华以及女友粉众多的皇太子的人人艳羡的唯一知己兼白月光女朋友(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从信与彩静结婚后大家对孝琳的冷嘲热讽可以看出来,即使家境、外表和才华都依然存在,在大家的心中她就已经不是大家羡慕的对象了)。
但现在随着信与彩静结婚,她的人生赢家人设要崩塌了,这是她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她自己清楚大家以为的“富裕家境”其实并不存在。
而新任人生赢家居然还是个这么普通的同校同学的情况更加剧了她的这种不甘。
如果说孝琳后来的一系列举动仅是因为这种不甘对孝琳也不公平,她对信也是有感情的,只能说这份感情在意识到信真的离开后才被激发出来了。
但我觉着相比感情来说,还是不甘的成分更大,于是她才固执地想要证明自己才是唯一与信相配的人、信即使已经与彩静结婚他最爱的人也依旧是自己,还是类似于一种虚荣心。
这份不甘被律的母亲利用了,在一次次的洗脑刺激中,她越来越坚定自己才是信的最爱、让信摆脱与彩静的政治婚姻是在帮助信,并逐渐迷失在自己的不甘与律母亲刺激所编制的巨大幻象中。
但其实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是她先拒绝信的求婚的,不是吗?
不管是因为梦想还是没有当真还是对自己过分自信,这都说明在那个时候她对信的感情并没有很深,所以只是抚慰信的孤独这个结婚理由是她不愿意的。
相比起对苦闷空虚的宫内生活的恐惧,陪伴信度过一生并不重要,哪怕她知道信有多么孤单。
在此,我不是想说明更爱自己和更爱对方哪个更好,只是想说明如果你选择了更爱自己,那么也请接受对方会爱一个更爱自己的人。
再来说律。
以前我只看到了在彩静每次对信产生误会伤心难过的时候,陪伴在她身边的人都是律,但是这份感情是注定得不到回应的,所以我会对默默付出的律产生同情。
但现在再看,惊觉律也是彩静与信的误会产生的原因之一,甚至是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因父亲意外去世而被废黜的最初皇位继承人,他一开始接近彩静就有对信挑衅的成分在,因为原本这一切都应该是他的,虽然后来他对彩静应该也真的产生了感情。
但他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不断地打击彩静,告诉她信是不可能爱她的,信最爱的人是孝琳(不得不说他和他的母亲还真是亲母子,一个专注给孝琳洗脑,一个专注给彩静洗脑)。
在律长期的洗脑下,彩静始终不敢相信信对自己的感情,哪怕是信做出了一些在观众看来如此明显的示爱举动,这也间接导致了他们误会丛生,彩静每每伤心难过。
可是彩静明明亲口告诉过律自己喜欢信的,而律也从孝琳的口中多少了解到信多少也是喜欢彩静的,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专注于疯狂给彩静洗脑,完全不顾彩静接收“信不可能爱上自己”的设定后有多么伤心难过,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律真的爱彩静吗?
虽然都说爱是自私的,如果你没有办法大度到让自己成为助攻,但至少在知道对方两情相悦的情况下不应该成为障碍,因为爱一个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看不得对方伤心难过。
所以和孝琳一样,律对彩静的感情也是爱自己远超过爱对方的。
但不同的是孝琳在确定信真的爱上彩静后就没再致力于成为障碍了,这也是我会对孝琳抱有稍许同情,但对律只有不喜甚至厌恶的原因。
最后也是最喜欢的部分留给彩静和信。
作为政治婚姻或者说契约婚姻,彩静和信是在陌生但有了小摩擦的情况下就直接结婚的,再加上彩静的不自信以及信前期的不善于表达与后期爱上彩静后的自卑,这直接导致了他们频频产生误会。
彩静的不自信源自亲眼目睹了信对孝琳的求婚现场。
首先是她的善良导致了把自己定位于第三者的心态;其次是自己情不自禁的比较,在她的认知中,孝琳是比自己优秀很多的存在,这导致了她无法相信信会在孝琳和自己中真的选择自己,而律的洗脑又一次次地强调了这件事,于是她在知道信与孝琳接触时就一次次地脑补信对孝琳有多么难以忘怀,又赶上信是个不擅长表达的非常内敛的闷葫芦,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彩静直接在电视访谈中说自己想离婚。
我相信剧情设定才十九岁且一直生活简单的彩静或许真的意识不到公开说想离婚这件事有多么严重,也能理解由于不自信她一直无法正确理解信释放的种种示爱信号,她也竭尽自己的能力去向信表达自己的感情了,如果信能再直接一点表达自己的感情,很多误会或许根本就不会发生。
而信的不自信则来源于自己皇太子的身份。
身为受民众敬仰、受少女们追捧的皇太子,信一直是自律且克制地完成着身为未来储君所拥有的责任和义务,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未来也知道自己能胜任好自己的职责,属于“皇太子”这一面具的他是自信的,但面具下作为真实的自己的这一部分,信是没有自信的。
他认为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皇太子这个身份带给自己的,不管是宫内上上下下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还是宫外陌生人对自己的客气礼貌、还是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喜爱、还是少女们对自己的尖叫追捧。
我相信对比皇太子时期,一开始并不是皇位继承人只是作为真实的信的时期可能并没有得到很多的关注和喜爱,所以他对于除去皇太子这个身份后还能有多少人出于对真实的信的真心而留在自己身边是存疑的。
爱上彩静后,信才开始希望希望彩静能留在身边,但他潜意识里认为不会有人因为真实的自己而留下的自卑心理又开始冒了出来,再加上多年所受的皇太子的教育所导致的性格过于内敛不善表达,所以他无法也不敢很明确地向女主表达自己的感情,而面对女主的几次告白,他也无法相信这份真心是对于真实的信而不是对于皇太子信的。
所以结尾时信在面对女主明确地表明自己爱的是皇太子身份下的信而不是皇太子信的时候,才会那么震惊难以置信。
但好在最终他们的感情还是强烈到突破了自己的不自信,而明确清晰对情感的表达也收获了美好的回应。
至于信对女主动心的时间点我倾向于是在他第一次看到彩静哭的时候,因为他曾对太皇太后表达过彩静的眼泪又多么纯真珍贵这样的话,如果不是被彩静的眼泪所打动那就不会有这样的感悟。
虽然他第一次看彩静哭是因为他在接到孝琳的电话的时候情不自禁看了彩静的反应犹豫不决是不是要马上接电话,而彩静揭穿了他的情不自禁,所以太子殿下恼羞成怒口不择言了。
以信从小到大所接受的皇太子教育,一方面他是有教养的,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地知道一旦和彩静结婚,他们就是共同体了,需要一起承担面对一切,因为离婚是根本不可能有的事,所以维护和彩静的关系也是自己作为皇太子的责任之一。
他知道彩静知道他和孝琳之间的事情,他更知道彩静不可能不介意孝琳的存在。
所以信会在接到孝琳的电话时看向彩静的反应,更多的是出于因为清楚自己的责任所以知道“接孝琳电话”这件事不利于完成自己的责任,而不单单只是因为对彩静的在意。
毕竟他曾说过“比起你们那伟大的爱情,作为一国储君需要承担更多的职责,而不能负责到底的事情,我就不会选择让它开始”。
我很喜欢这部剧,但这部剧在我看来还是有逻辑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1. 黄帝问彩静是否对律也有超乎寻常的感情时,为什么彩静只会哭却不会说清楚呢?
明明就只喜欢信不喜欢律的,说清楚就没事了的事;2. 既然皇后已经知道被狗仔拍到和彩静在一起的人是律,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皇帝还让皇帝一直因为彩静隐瞒而生气呢?
就算皇后不告诉,彩静自己为什么也不说呢?
因为皇后已经知道了,明明就没有保密的必要了;3. 律开记者会替母亲承担所有罪行的时候,为什么在记者问自己和彩静的关系的时候,不能照实说“太子妃一直爱的都是太子,是我单恋太子妃,太子妃对我并没有感情”呢?
连不是自己的罪行都承认了,摆明了就是赎罪的心态了,为什么实话却不说了?
不仅不说,还要说一个这么暧昧容易引起误会的回答是为什么呢?
难道在律的心里,彩静是喜欢自己的,只是因为已经嫁给信了,才没法回应自己的吗?
4. 为什么承担错误挽救皇室的方式是让彩静出国呢?
为什么会觉着作为纳税人的国民希望看到“出轨”的太子妃以出国旅游学习吃好住好的方式来赎罪呢?
5. 彩静和信明明是相爱的,分开的时候也是在已经了解彼此心意的情况下难舍难分,那么为什么重逢后信向彩静求婚时,彩静的反应却是想要考虑下呢?
好像这是我第一次对韩国电视剧如此感兴趣。
《宫》。
就是这样的故事,先从杂志截图那么看过来,终于在这两天看完。
巧巧带过来的碟,一起看,一起笑得前仰后合。
真是喜欢像太后这样的老人。
可爱。
温柔。
慈祥。
说话慢慢的。
总是那样快乐。
那样把轻松感染给每一个人。
多么好的皇奶奶。
可最后,到后来,结局只有我一个人看,有些难过。
信君与彩京的误会。
律与彩京的无奈。
信的痛苦。
律的痛苦。
所有人的痛苦与纠缠。
看到鼻子酸酸的。
于是在深夜结束的时候,爸爸忽然问,真有那么好看么?
我有些哑然。
不知道呵。
记得给巧巧说起的时候,她笑我说,原来你还算是个正常人呢,我还以为你现在只会看戏,原来还是有大众爱好的……是的。
反正,就是简单的喜欢着。
不再单纯的排斥着所谓的偶像。
或许是这个故事,让人有太多的动容。
记得起初看截图的时候,自始至终,都那么的喜欢信。
虽然也是像大多数人一样,两个帅哥都会很喜欢。
但是却一直坚持,还是喜欢信君多一些。
我明白。
或者,一直觉得信君是个孤独的人。
和彩京一样罢。
或者,生活中,多么像我对一些人的感情。
是的,换成我,大概我也会有和彩京一样的选择。
可是。
每次看到律,也都会很感动。
如同巧巧所说,似乎这一切,对律都太不公平。
果然,看碟的时候,到后面感情越来越倾向于律了。
道不是说不喜欢信,而是忽然觉得,律君似乎才是最辛苦、最孤独的一个。
不知道。
或许,让所有人痛苦的是那样的一个宫?
如此说来,倒是符合了所有文学作品升华主体的倾向?
律君所做的一切。
都有些让我难过。
每一句话。
每次对彩京的话,总让彩京难过,可其实,到最后只有律才是最痛苦的。
是的。
律和信总是那么不一样。
律的告白总让心爱的人尴尬,而那个女孩,却总也等不到信的实言。
信永远不会像律,永远不会像律一样说那样的话。
可不管怎样,两个人都那样辛苦。
只因为彩京的心只能给一个人。
那就是一开始的相遇,注定先遇见信君。
这便是,所谓爱情就是一场遇见。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那是彩京于信。
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那是彩京于律。
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那是信于孝琳。
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那是律于彩京。
到现在。
虽然每当想起信君说的那些话,对彩京,仍然会觉得心疼。
但是,最难忘却莫过于律君的告白了。
“彩京,感谢,让我遇见你。
感谢你,来到我的生命,成为我命运的一部分。
”“你痛,我也会痛。
”“我必须要说的是,我喜欢上你了。
”“如果我比信君先出现,会不会爱上我。
”“下辈子,如果是我先遇到你,会爱上我吧。
”“是的。
我爱妃宫。
非常爱。
”“愿意抛弃一切,放弃皇太子地位,我做得到。
”“你总让她哭。
而我想要她笑。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会爱上彩京。
为什么又得不到。
”……诸如这些。
每一字。
每一句。
都刻在心上。
律君的痛苦。
律君受的伤。
不知道是否总是会同情弱者。
可忽然觉得。
律君不是弱者。
而这,不是同情。
旁观,分明会被律君感动而选择律君。
当局呢?
心会朝向哪一边。
不知道。
或许。
若如此。
真是个适合单身的人。
呵呵。
总让我想起一些事。
对于感情,我们总有我们的固执。
于是感情事便只能顺其自然。
所有都无可厚非。
只是此时此刻,如果面对律,面对他,只想说一句:“2500万年后,再遇见,我希望不记得任何。
这样,如果你先出现,我会选择你。
”
现代版的灰姑娘,一入宫门深似海的彩静,只身来到陌生的环境,努力学习和适应。
面对是制度至上荣誉至高的宫闱,和一个永远看不到真心的丈夫,她所期待的仅仅是信的一点点温柔和安慰,只要一句温柔的话语,她就会开心到不知所措。
这个调皮开朗又乐观的平凡女孩,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守护着所爱的人。
她有一种无可抗拒的感染力,看到她笑时,再冰冷的心都会融化,看到她哭时,也会令人跟着默默流泪。
对爱情,她是直率的,尽管那么多的误会和争吵,她的心却始终不变;对友情,她是忠诚的,身份的变化也改变不了她和朋友之间的情谊;对家族,她是牺牲的,为了父母为了皇室,她可以放弃一切。
孤僻冷傲的皇太子信,背负了太多的责任,身处在甚至不能随心所欲呼唤一声母亲的偌大宫殿中,唯一的朋友只有一只老旧的泰迪熊。
他以为自己的一生只能如傀儡般度过,所以他封闭真实的自己,藏匿于象牙塔中。
对于信,梦想是那么的遥远,有着连自己的初恋也抓不住的无奈。
然而彩静的出现,令他的世界有所改变,变得更有朝气。
以为永远失去了的爱火,在另一个人身上重新燃起,人的心是最为善变的,日久生情也好,因为一点小事而感动也罢,就足以改变一切。
可是,却从未有人教过他如何表达爱意,所以他才会一次又一次伤害他所爱的人。
那敞开的心扉,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5岁时随着父亲的过世,突逢巨变的律,从身份尊贵的皇太子,一下被贬到国外。
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即便如此,他也不曾自怨自哀,只因为母亲的执着,令这个男孩过早成熟,肩负起母亲的期望。
一个如此这般谦和温柔的男孩,笑起来如阳光般温暖,保护着彩静那颗受伤的心,为她轻轻擦拭泪水。
有一种姻缘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可惜却阴差阳错事与愿违。
当泪流满面的律问彩静:“为什么我不行?
”因为爱情永远不会依照个人意愿来行事,即便他是如此优秀如此俊美,也仍然无法得到彩静的爱。
在这世上,他自己唯一真心想要得到的,不是皇位,而仅仅是一个女孩的爱。
这份爱却是比皇位更加难得的。
命运之于他的残酷和不公,让人心酸。
作为天之娇女的孝琳,青春貌美,有理想有追求,前途无量,在十九岁的年纪,一个这样的女孩可以拥有爱情,但是很难想到长远的婚姻。
她或许以为那个爱她的男人会一直等着她,可是她却忽略了,那个男人也有自己身份的无奈。
曾经错过的爱情,再想要牢牢抓住,最终只会徒增伤感罢了。
想要成为卡米拉那样的女人,漫长的等待,舆论的批判,内心的煎熬,是需要多少勇气和信心。
诚如她所言,大家都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却没有人留意罗密欧的初恋其实是个叫罗莎琳的女孩,孝琳就是这样一个注定会被淡忘的人。
所以这个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女孩,为了守护自己的爱情,尽管做了很多傻事,也是令人同情的。
每个人都想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孝烈太子的死,让律和信的人生产生了天壤之别,彩静的介入让孝琳失去了站在律身边的资格。
每个人都曾想到过“如果当初”,如果当初命运并未错位的话,律和彩静、信和孝琳,会否四个人都会幸福呢。
当然了,真要这样的话,就没有电视剧看了。
所谓的爱情故事,似乎总是会爱上原本不爱自己的人,然后才有各种各样情节的折腾来折腾去的发展。
那碎成无数片的心,信的泪水,律的泪水,彩静的泪水,汇流成河,交织成一曲悲伤的咏叹调。
一个总让你哭的男人和一个总让你笑的男人,却似乎没有任何可比性,爱上了哪怕是撕心裂肺的哭也是为了爱,不爱的话即使再多的笑容又能如何。
爱情总是甜蜜与苦涩并存,若干年后,一切都将成为回忆,那时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话说无论啥年代,阴谋争斗都从不间断。
不过最后的纵火阴谋实在有点弱,诬陷皇太子,皇太子被废除,谁是最大的受益人,不用猜都知道啦。
虽然是剧情需要,毕竟要靠患难见真情嘛……韩国的宫廷虽然比不上我国的那般宏伟和富丽堂皇,倒也不失精致,就是稍显凌乱,东西都堆的密密麻麻的。
至于韩服嘛,我是没那欣赏水平,总觉得怪怪的,显得超臃肿,尤其是那种盘头发型,实在是……不知说啥好了。
演员方面,爱情偶像剧最关键的是什么?
当然就是帅哥+美女啦!
尹恩惠太可爱了!!
以五官来说,称不上美女,但是她有一种让人看了会觉得舒心的魅力。
朱智勋演十九岁,说实在的感觉有点苍老……演律的金正勋,多帅气的小伙啊,有种兼具阳光与忧郁的双重气质,是姐姐我喜欢的类型(擦擦口水)。
至于孝琳的演员,也显得老气,说她29都不为过吧。
彩静的三个好友也都很有趣+信的F3也都算帅锅,尚宫们也都是美女的说。
不过那位什么惠公主有点做作,怎么看怎么别扭。
至于老一辈的,感觉都是韩剧里常见的面孔…… PS:作为一个熊控者,看到那么多的小熊,夜里做梦都梦到被一堆熊淹没。
资深老宅打算计划去趟济州岛看熊熊了!!
PPS:每天夜里看这部电视剧,看到两三点,第二天顶着老大的熊猫眼,终于看完了。
前三分之二欢笑多于忧伤,后三分之一又让我哭哭啼啼,姐姐我年纪一大把,真不利于身心健康。
2006年1月11日韩剧《宫》首播,迄今十年有余,最近两年却仍在b站(视频网站)有165万以上的播放总量。
当年一炮而红,而今仍未随着后浪汹涌被遗忘,必有其不同凡响之处。
故事背景是君主立宪制的韩国,平民女高中生申彩静因为祖父的约定嫁给皇太子李信,看设定简直玛丽苏,是那些年烂俗的桥段,在第一集的校园部分也是看一句能猜下一句,但节奏迅速地,女主人公进入“宫”,开始在爱情与利益中身不由己地沦陷,故事才初初展现其有含量的内核。
事实上,将现代校园与传统宫廷文化有机结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求编剧对两方深入理解和有序穿插,两种环境的对比造成了一种近似“穿越剧”的感受,亮点频频不会过于琐碎沉闷。
而所谓的“宫”,站在外部看待它具备的形式,难道不是普通人一生中不断变更的环境么?
新的学校,新的工作单位,属于自己的新家庭,总有那么些不同的规则,刚进入的时候陌生新鲜,一段时间又觉得从前的生活越来越遥远,挣扎过后重新认识自己的道路。
故事在不经意间切中了观众的心理。
这是一个人生旅途变化的过程,观众也随着主人公申彩静的视角感受成长,有成长的故事才是有活力又吸引人的,而19岁又是一个介于少年与成年人的岁数,具备冲动与不顾一切的决然,同时刚刚抛入社会体验不一样的人际关系与责任。
经过整个故事流程,会发现原本单纯明朗的女主角,已经变成了懂得承担的大人。
可以确定本片的受众人群也正是从少年到青年,观众产生代入感,多年后甚至成为了“情怀”。
而笔者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在这些掺杂众多以使得故事有趣的设定之中,还是要重点探寻一个爱情故事外像之下的、由编剧导演和演员呈现出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剧中围绕着申彩静和皇太子李信,呈现了一段曲折的“四角恋”:男二李律,李信的堂弟,年幼时父亲去世而丢失皇太子之位,作为女主角原本的婚约者,也在回归宫廷后全心全意地喜欢上她;女二闵孝琳,是皇太子曾经的女友,不认同李信突如其来的婚姻,妄图将他重新绑缚身边。
每一集的视频弹幕里,观众没完没了地争吵,到底是男主信好还是男二律好,女主该和谁在一起最合适。
都是没有必要的,配角被设定是为了增强故事的复杂性,展现主角不同的维度。
而在主人公和配角的摩擦与选择中,足以透露剧作的观点,并且由于是HE(好结局),李信与申彩静这一对所代表的,就是剧作认同的爱情观。
信和律是两个非常典型的对立角色,前者冷酷又傲慢,后者温和又主动。
信总是不能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律却柔情又能言。
一冷一热对比强烈,真是省事又老套的设计,却还是那么管用,因为水火不容的对峙总是有那么些看头。
况且编剧上并没有忘记将他们的表面形象和人物真实分层。
信虽然嘴上不饶人,可彩静要求的从来都默默安排做到;而律总是陪伴关心,却一心想替彩静选择“最好”的。
律的母亲想方设法要让儿子夺回皇位,律一开始是拒绝的,但察觉到信对彩静的心意后,强烈的不甘心转化为愈来愈重的痴想,明知是奢望而拒绝放手,相反信却在最终被逼入绝境后,选择成全彩静出宫的愿望。
假设李信是冰海底部休眠的火山,那么李律就是城堡之下含怨的地牢。
占有欲是情人皆有的贪念,过多却使彼此窒息,这条同样针对醋意大发的信,不过总的来说,对于李律,对于闵孝琳,对不应该的爱情有过分强烈的欲望,才使得结局一败涂地。
爱情需要这种痴心吗?
单方面全心全意的付出很感人,少女梦的王子都这样,可事实上大多数故事里,女主角选择的都不是这种一味付出的角色。
沉睡的公主只需等待王子为她披荆斩棘,而平凡的你需要的是同样渴求一吻以解诅咒的孤堡野兽。
彩静因为信的孤独而理解,因为理解而喜欢。
单方面去依靠与互相需要、共同承担的感受是不同的,纵情与负责的厚重是不可相比的。
剧中借女主角之口给李信的真实面目下了定义:温暖、正直又纯真。
连同彩静的直率,便是此剧特别推崇的道德品质。
申彩静入宫是为了替家庭承担负债的责任,出宫也是为了皇室负责。
而李信有一句台词“ 如果不能负责到底,就不会选择开始 ”。
从这里不由得又考虑起名的妙处,“信”果然尽责守诺,“彩静”的生活过得多彩缤纷,“孝琳”突出在孝,而“律”反倒是一直强烈地想打破规则的人。
其实两个男生都曾说过“可以为你放弃一切”的话,律果真这么做了,甚至不顾母亲和前途,而信反而在漩涡之中激起了保卫自己和家人的心。
爱情在人生的分量究竟多重,付出全部爱你的不一定是值得托付的,人生不只有爱情,爱人当携手共进。
所以剧作想被人广泛接受,起码需要三观正。
《宫》所传递出来的,是符合普遍价值观和是非观的能量。
第三者插足失败,李律对曾经出轨的母亲痛诉“ 孽缘最终仍回归为孽缘,都是注定的 ”。
真是命运吗?
每个美好的回忆都有一桩巧合,每次心碎的失去都归为命运。
如此说来,在第一集就出现的女主人公家训“过犹不及”,才是十分准确地定位了所有角色的“命运”。
所有奋力去爱的、不肯回头的、企图掠夺的,都遍体鳞伤,而明白控制欲望的、知进退的、愿意放手的,都获得补偿。
是你的便悉心维持,不是你的休要痴愿过多,尊重现实,过犹不及,不要偏激,岂非自然常乐之道?
道理很旧,剧情老套,情义真理却不会过时,所以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故事依然留得住人。
好故事还是要追求内在的品质。
相当梦幻少女心的一部电视剧,虚构一个君主立宪制的韩国背景中平凡女突然和王子结婚了。
调皮活泼傻气冒失的平民太子妃宛如一阵清风吹进规矩的宫中 吹到冷漠的太子心中。
还有温文尔雅的王子律,特殊无奈的出身看着相当心疼,我曾经一度希望彩京喜欢律,但最后明白了男女主是相爱的,男二是给我爱的!
哦,还记得时刻穿插在剧里的小熊 相当可爱!
电视剧里的爱情,总是那般纯净、那般美好,或许不过是理想吧!
于是,有了影视剧的魅力,有了人们迷恋的理由。
现实中极端的爱情案例,影视中迷幻的爱情神话,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生活与想象的反差,成就了现代人的双重个性:一面是对于梦境的迷恋与向往,一面是对于现实的无奈或反叛。
人们把善的一面写入影视艺术,在生活中理解和适应现实的世界。
在夜灯下看梦境在眼前上演,是何等的惬意!
《宫》的出现,让我真正体会到影视剧梦的艺术。
它讲述的是一个假设的传奇……
整个剧带表情的泰迪熊绝对是亮点,人物服装很精致得体,背景也是富丽堂皇,十足体现韩剧的美伦美焕,而男主也是后来偶像剧的标配,帅气,冷漠,外冷内热,而而男二也是温柔的不行,女主就是可爱,活力可能是本身的性格正是皇家的人所缺失的,所以,感觉女主是团宠呀!!
最搞笑的是男女主一起回女主家共度一夜时,女主的口水弄在男主的背上,哈哈当时真的是笑翻!
他有白净的脸和冷漠的双眼。
他用不屑伪装自己内心的不安。
他不管有没有自信都必须表现得很自负。
当他向孝琳求婚的时候。
王子的形象不敌芭蕾女神崇高的梦想。
于是他内心瞬间竖起的心理防线以及安静的祝福后,离开了。
于是彩静走进他的生活。
她是一个会哭会闹的女生,她自以为可以承受得住的压力在喜欢上信的那一时刻变成了寂寞和思念。
他多了一个需要他保护的人,需要他在意,以及关心的人。
当他对彩静的关注渐渐增多,也就渐渐发现了她的可爱。
当出现情敌的时候,他一把搂过彩静说,可是她现在是我的妻子。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他望着失望离去的彩静喃喃自语说,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当出现危机的时候,他把头埋在彩静的肩头哭,说我需要你陪着我。
于是信也喜欢上了彩静。
那些因为使命感和责任心派生出来的关于王子的一切,都不是出于他的本心。
他的内心,是一幅恬静安逸的山水画,而彩静,就是那鲜艳的花朵,明媚的阳光。
剧终,信剥下了王子服,再也不需要将内心的不安化作Alfred——自己的分身了。
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去。
所以即便是王子,也可以有小熊般的心境,需要人去呵护。
可能有时候,一个他在意的女人陪在他身边就够了。
信:“对星星来说,有它自己的时间,就像人有人自己的时间一样。
如同书上所说,大部分行星都有返回到原来位置的公转周期。
人也有一定的周期——2500万年。
从现在起,过2500万年,会重新经历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事情,重新遇见以前相遇过的人。
”——此句绝对是“皇太子”李信在《宫》中所说的最为经典的台词之一。
彩京对律说:“星星有星星的周期,人也有人的周期--2500万年。
2500万年后,说不定我们这些人会重逢,所以我们也会重新再见。
律君,如果2500年后见到我,拜托你那时就逃离我吧,万一见到我,不要理我,走你的路吧,我也会那么做,我现在虽然离开了信君,但2500万年后,还是会喜欢信君。
”律:可是人的心毕竟不是一张纸,随便折叠展开,无论如何关掉我的脑 我的心 都会掉进我的心里。
有你,我就有呼吸,有些人就算死也要得到,却不可以得到,就算纠缠在一起,最终也会向沙子般分开。
信对彩京表白:没有你,我会活下去吗?
结论是没有你应该也可能活下去。。。。。。
但是应该会非常想念。。。。。。
会空虚。。。。。。。
(堪称经典爱的告白)信流着泪对彩京说:”是什么时候,你不经我的允许进入我心里,让我心中隐藏的阳光一股脑的散放出来,每天我的心脏好像出了故障般,想多了解你一点,想多见你一次,为了你,傻傻地笑。
你把我变成了一个这样的傻子,把我的真心都拿出来,但是背叛了我的心的也是你,我会记住你这样一个女孩……彩京:我能为信君做任何事情,可是,心好痛,即使这么痛,我还是感谢能见到信君。
信刚从泰国回来的时候,看着彩京痛哭,抱着她,对她说:“我看,下次要一起去才行。
”(那种温柔快要腻死人了对彩京的那种怜惜,好感动人。
)律对彩京说:“不要再生病了,你痛,我也会痛.”“只要有你在,我就可以呼吸。
”“只要能令你微笑,我会一直守在你身边的”——作为剧中的苦情王子律的话确实让人感动。
信:“想..你...了...如果现在见不着你 我怕我会窒息……”“想你了,即使现在见到你还是很想你”由于彩京在采访时说出要离婚的话,信非常伤心失望的说:“那是我的真心话,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不是身为皇太子而是作为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初次告白,你完全践踏了。
不知从何时起,你就钻到了我的心里,然后不断动摇我,把心底真正的我挖了出来,像心脏出故障似的每天都想着你,见不着你就想见你,想到你就会笑,像傻瓜一样。
你把我变成这样一个傻瓜,却说要离婚,背叛我心灵的,不是我而是你,你给我好好记住。
”彩京:你这么坐在那里,总觉得相隔好远信:如果坐到你身边,我怕我会抓住你不放手,说不定今生今世都会要求你在这里等着我。
彩京:今天我要好好记住信君的脸,因为今天的信君才是正真的信君,温暖、正直而又纯洁信在去看日出那次说的:我们可以白头偕老吗?
(最不经意的话代表最真的心!
这句话从个性沉稳不轻易表露感情的信君口里说出来,是非常诚意和感动的!
)孝林:即使说过数千遍“我爱你”,但始终一句分手就能离开.这就是爱情!
罗密欧 你的爱为何那么轻浮 那么善变?(孝琳在得知信喜欢上彩京以后的自言自语)孝琳:我不再对你有任何期待,就算你没办法对我好,也没关系,只要。。。
你只要站在原地就好,就如你现在站在我旁边一样, 只要那样就足够了.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作品,时隔近20年再看,竟读出些许反帝反封建的意思。
首播时,还没有凯特和威廉的大婚,大众的对王室的认知大多停留在戴安娜和查尔斯的世纪婚礼以及戴妃惨烈的收场。
对于王室的态度,亦如剧中一样,有些向往那种神秘高贵,锦衣玉食,克己复礼的生活,然而也能想象这背后掩饰不住的对权力的阴谋野心,以及剥夺一个人拥有基础人类感情的权力。
剧中的设定甚至有些预言了凯特和威廉的境况,例如二人大学同学的情谊以及同样出身平民的凯特,巧合的对称到彩京和信高中同学的身份,以及出身稍显捉襟见肘的韩国普通中产家庭的长女彩京。
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新鲜事,虚构的文艺作品只要足够的合乎人性逻辑就一定会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由一些真实的人们上演。
最近再看这部剧时,从头至尾,我一直没变的心情就是:一直为彩京捏了一把冷汗。
这种盲婚哑嫁,从她迈入宫的大门的一刻起,性命,自由,爱欲,未来,灵魂,就全部上了赌桌了。
赌的就是所嫁之人,都不是对方能否爱你,而是对方是否能至少’‘做个人吧’‘。
再当看到彩京对入宫的犹豫不决,父母的’既要又要‘的纠结,结婚出门时父亲忍不住的痛哭和后悔,登时理解做出这些表面上光鲜靓丽的决定该需要多么大的决心以及心一横的勇气。
对于一个高中生年纪的女孩,这是一次极其残忍且不公平的考验。
命运无端端的迫使她做了一次献祭,在未了解成人社会险恶的年纪,一群成年人诱使她进入了一个装潢华丽的通往命运黑洞的大门,而更恐怖的是,所有夹道欢迎捧着鲜花和笑脸的人都成为了这场真人秀的观众。
所有人都有隐忧,却谁都没有阻止,对你将要面对的命运讳莫如深,欲言又止,但又有些欣喜和迫切的盼着你推门而入,一探究竟。
自此,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生死存亡,从此成了电视报纸上的连续’剧情‘,你再也不是你,也不是一个人,而成为了动物园里的高级观赏动物。
这一次看剧情,我对彩京生出了很多尊敬和佩服来。
小时候看时,大家都会聚焦到彩京的冒失闹出的一些无伤大雅的笑话。
可当我30岁再看时,发现彩京竟然可以应付这些大场面以及拥有极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她第一次入宫时打翻了五味子茶,茶水洒在白色的裙摆上,而此时正巧皇后来了,彩京急中生智,索性把剩余的茶水又洒到了裙子上面营造一种染色的设计,当时看的只觉得笨拙好笑,现在看却对她的灵机一动心生敬佩。
她自然是闹了一些笑话,但要是换成那个岁数的我,我怕是要闹更多的笑话,或者压根吓得说不出话来。
父母的一台缝纫机,把想成为设计师的彩京’哄‘进了这场赌局,而父母都知道,接下了这台缝纫机,反而断送了女儿设计师的理想。
自私,讽刺,但也真实,无奈;人生被逼到了一个死角,但又没有被完全逼死,命运看似慷慨的留了一线生机,但只有你通过牺牲自己才能换得家人爱人的生活保障,你做不做?
上车前被催债的人拽乱的头发,到下车时抚顺又重新扎好的辫子,有谁知道在这个短短的车程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除了理顺了自己的头发还理顺了什么?
大婚初夜,她鼓起勇气和信说希望二人将来好好相处的那种孩子气的真诚和煞有介事,又有谁知道这背后对面前人的恐惧和对未知命运的无助和孤寂?
可是她都试着做到了,不完美,但是做到了。
一次一次被信讽刺嘲笑打压,被宫廷的规矩束缚规训,面对一次次的失望,她很会自愈和自我开解,没有退缩甚至苦中作乐,要自己协商出一线生机,这可不是单纯的靠主角光环的运气,这里面蕴藏着不可忽视的智慧和无不可破的生命力。
彩京很鲜活,而且是接地气的鲜活,是那种你在菜市场卖鱼时,能够摸到鱼身子扭动的肌肉和怕打地面的啪啪声的那种实在真切的鲜活。
彩京的天性乐观开朗,无厘头,灵活幽默,知足常乐,大抵遗传了爸爸,而她能在小小年纪,没有阅历而言的岁数, 能不怯场,坚韧勇敢, 有股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自信气势,大抵是来自于处事得体不卑不亢的妈妈。
而她的为人坦诚善良,明媚天真,对待感情忠诚执着,热烈诚挚,同时有很强的人心洞察力,理解他人处境,换位思考,极富同情心和共情力,她有一种博爱和治愈性质的母性气质,有一种不希望任何人遭受任何委屈的好心,是来源于这个亲密有爱的小家庭,来自父母家人的支持,温暖和宠爱。
她被结结实实的爱着,所以知道爱的模样。
她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希望别人也被这么结结实实的爱着。
所以她能发现高高在上的信的孤独,能理解孝琳的处境,看到被忽视的律,为不能自由恋爱结婚的崔尚宫感到不平。
写之前正好在写美男的评语,突然觉得两部剧很像,一样白痴不用大脑的女一号,帅气智慧的男一号,好看又让人受虐,心寒至极。
这是怎么火起来的呢 看睡着4次。。。催眠神器
金桢勋是首尔大学医学系学霸啊!
伴随着我度过高考
说实话~我没兴趣~~两个男人的演技实在太差了~受不了~
为何我妈妈可以看的如此花枝招展。。。
童年
大家都喜欢律,我却喜欢信。
跟my girl一样 衣服很好看!
无聊时可以看 不过感觉没什么劲
太拖了
女主够难看的,男主更难看
这个真不错
曾经嗤之以鼻,结果看了还挺喜欢。鄙视一下自己。
坏女人怎么就是死不了。。。
很早看的只记得过程很纠结结果还可以
前面不错,越到后面越看不下去~
很喜欢那个女主角吖。。 很多人喜欢律,但我很明显喜欢信。。
可怜的信王子,怎么不懂得好好珍惜自己呢
回头想想,我觉得自己现在很幸福,因为早已彻底告别了被迫同室友看韩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