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看一路笑死,就有点看《东成西就》那个无语感,人物都很熟悉,但走向你就是猜不到!
感觉评分严重偏低了!
服化道,摄影,色调都到位!
音乐非常百老汇,编曲和唱功都很赞,层层递进的调子和多人接唱太考验唱功了!
从开始细节都默默地告诉你,这是部暗黑走向的童话,连灰姑娘家里三个女人都穿成了哥特风!
想不到吧,王子是渣男!
简直大无语!
就真的又好笑又好气!
传说中的削足适履真的拍出来了!
再次无语!
好了,明明任务都完成了,应该大结局了,偏偏出来个报仇桥段,这后面就感觉有点拖沓了,评分应该是这里开始低了吧!
所以如果在婚礼那边结束,这评分至少能加两分吧!
可是谁想看王子和灰姑娘幸福地在一起呢?
就这样剑走偏锋了。。。
总之就是又无语又好笑的一部电影,建议喜欢剧情向的可以看看,喜欢服化道质感的也强烈推荐!
5.9还是低了,就算后面画蛇添足了,我还是觉得可以给8分。
你知道童话里藏着很深的咒诅吗?
绝大部分童话都是黑童话,格林童话尤其深不见底。
怎样把黑童话变成“正确”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如果来不及教育下一代了,就让他们学习怎样教他们的下一代,不要相信童话,可是孩子们需要有人给他们讲故事。
我们小时候,读完一则童话,“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喜可贺。
”然后满足地合上书,睡着了,却不料中了咒诅,而且,正如电影结尾说的,你可能意识不到,这影响有多深远,“文艺”一直都在骗人。
那背后有个巫婆。
每当谈起电影的时候随口便是伍迪艾伦,大卫芬奇,斯蒂芬金,弗兰克·德拉邦特理以及查德·林克莱特,而总是忽略了伴我长大的迪斯尼,从小红帽到灰姑娘到豌豆公主以及长发姑娘,每一个故事回忆起来都有不下二十多年的记忆,这就是迪士尼的魅力。
整部影片童话在前,现实在后,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展现理想和现实的生活,虽然后半分的情节有些支离破碎,但就是影片意图传递的那样——这就是‘生活’不是么?
—— 一剂五味瓶,说不清也道不明。
否则又能称作生活?
那些试图在影片后半段找寻深刻说教的看客们还是算了吧,为什么一定要期望道理呢,就像易普生笔下的情节一样,处处都在写实主义,揭露家庭、法律和宗教的丑陋面,而始终只谈症状未开良方,因为他知道道理、方法无论从纵切面还是横切面都是运动且变化着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剂良药可以治百病,也没有一个时代的方针能够用在另一个时代。
看清了现实,自己去选择吧或许这就是迪士尼笔下的现实生活,让那些上一秒还沈浸在童话世界里的人们去愤怒,去诧异。
另外,不追本溯源真的不晓得罗伯马歇尔曾经是艺妓回忆录的导演,还有那个一眼我就没有好感的‘灰姑娘’ -安娜·肯德里克,也曾经出演了‘在云端’。
好的影片没有让我记住的演员,以及没有能记住影片而只记住的演员。
我不太满意影片后面让贝克太太在森林里和灰王子有过一段情,最后又让她死掉。
到底是想说,女人若是背叛了丈夫就要遭报应呢,还是暗示,要安于家庭,妻子必须抛弃自己作为感性的女人的一面呢?
灰王子两次称赞贝克太太,好勇敢啊,敢于自己做出决定,一个人呆在这危险的森林里。
贝克太太最后也决定,应该恢复理智,回到丈夫身边,这片刻只是转瞬即逝的虚幻的片刻,不要留恋但也不要忘记它,“只要惦记着你曾经拥有过两个,当你回到其中一个,会比以前更加珍惜这一个。
”也可能是想说,轰轰烈烈与平平淡淡,你要有勇气作出选择,并且坚守。
1.小红帽: ①小红帽在去她外婆家的路上被大灰狼引诱了,本来她一直走直路,但是她这次却走了别的路,被别的路上的风景所迷。
正如她最后所唱的那般:那些新奇的东西总会给人带来刺激和a little 恐惧的感觉,但是我们在探索前必须要做好准备,来应对路上可能出现的危险(与她妈妈告诉她的那条路相对应,她妈妈的告诉她的那条路是经历过无数次探索的路,所以是安全的)②那条红斗篷被小红帽当做可以保证她安全的东西(她有唱到),可以被认为是她妈妈来哄小红帽的善意的谎言?最后小红帽认识到红斗篷不可以保证她安全,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残酷,算是一种成长吧。
2.灰姑娘:①灰姑娘在去参加舞会前,一直依赖她的魔法(和鸟儿对话,并让鸟儿帮她忙)和她妈妈的魔法,但在她第三夜从王子身边逃走时,她的鞋被柏油粘住了,她做出了她人生中第一个重大决定,她开始独立思考什么是她真正所期望的(她妈妈用魔法给她变出礼服时也曾说过:如果这是你真正的愿望,那就许下愿望吧),于是她留下了一个高跟鞋,最后和王子结婚了。
②在第二个巨人下来时,她还是慌忙逃到了她妈妈的墓地,可能虽然做出了重大决定,但本质上还是有点依恋母亲?但最后发现妈妈墓地后的树死了(感觉就像是她妈妈附身在这棵树上,给她女儿施的魔法,树死了,她也就消失了)。
是面包师施以援手,带她到了众人所在的地方。
正如她最后唱的:没有一个人是孤独的。
就算妈妈走了,但总有人了和你一起。
③她又通过鸟儿得知王子出轨了,她果决地和王子分开,在影片中大概是这样说的:王子:我会永远爱着那个从我身边跑走的女孩。
灰姑娘:我也会永远爱着梦中的王子。
感觉有点透露出导演的爱情观,emmmm自己品味一下,没谈过恋爱的人不配拥有话语权(曾经还被人骂过不懂爱情555,不多说了)。
3.睡美人:①睡美人是巫婆从面包师爸爸那里夺来的,和面包师是亲兄妹。
虽然是从别人那里抢来的,但我真觉得巫婆对睡美人确实很好(确实有种母女之情在)。
但是长大的睡美人想去外面看看。
巫婆发现后十分生气,她希望睡美人待在高塔里可以保持纯洁的心灵,永远陪伴着她,可是睡美人却执意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有木有觉得像现代家庭,父母希望孩子不要走太远,可以在家里陪他们,但孩子却总是想要去外面探索)②在灾难发生后,睡美人也是第一时间回到了高塔,可见睡美人其实也认为高塔才是她的家。
女巫想带她回森林,但睡美人最后还是和王子走了(其实我觉得睡美人有一丢丢绝情,就算巫婆做错了,但她好歹也是把她抚养长大的人啊,应该带女巫也一起走啊)也许是处于这样一个家庭里,女巫的精心呵护(溺爱)下造就了一个自私的人。
4.杰克:①影片一开始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善良淳朴的男孩。
对于欺骗别人而难过,对于要卖掉自己的好朋友(那头牛)而伤心。
进入森林后,自从得到了魔豆,就感觉他膨胀了,变得贪得无厌,学会偷巨人的母鸡和琴,而且残忍杀死了巨人。
他家通过母鸡下的金蛋而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其实就如影片最后所唱的那般:所有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那些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巨人的妻子下来报仇了,让很多人都遭受了磨难。
②最后其实有一段是人们相互指责,指责那些带来灾难的人。
但其实最后发现所有人都曾推波助澜,合力造成了这个结果。
最后还是那个疯疯癫癫的巫婆最清醒,最后化成了一潭东东(不知道是啥,反正最后巨人死在了那潭东西里)。
其实也是想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前,最重要的不是相互指责,而是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5.面包师:觉得他是个正直的人(抢了小红帽斗篷,最后又还回去了),或许还有点点大男子主义?(不让妻子进入森林)进入森林后也确实成长了,最后答应妻子一起去找四样东西。
③包括他妈妈也改变了,从一个一言不合就打孩子的人,最后却拼命维护孩子6.面包师的妻子:①影片一开始觉得她是一个很有责任心(想和丈夫一起进入森林),却也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在一开始不知道魔豆的作用时,哄骗杰克把他的牛给他们),一度觉得她就是反派角色。
但进入森林后也成长了,变得善良了(看到面包师拿了个啥,便质疑面包师是不是欺骗他人得到的)②其实我觉得影片中的森林其实就是险恶的社会。
小红帽、灰姑娘、杰克、面包师前往森林就是进入社会,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面包师妻子在森林中被王子引诱,王子就是在黑暗的社会中迷失在欲望中的人,最后愈加无底线,而妻子是被社会的黑暗——欲望,引诱的人,最后幡然醒悟,面对黑暗的社会退缩了(想离开森林),却最后死在了森林里。
这里还想提一下睡美人,睡美人是被女巫保护在象牙塔里的人,没有面对过险恶的社会,女巫极力想保护这一点纯洁,可见在凶恶的人也有自己的温柔,恰如那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而小红帽、灰姑娘、杰克、面包师面对黑暗的社会,虽然也有迷失或者踌躇的时候,但就如其中所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却也使影片中的人物更加饱满,况且他们最后鼓起勇气,直面困难,坚守本心,最后把巨人搞死了。
7.有人觉得巨人很无辜,站在巨人的角度讲,我也觉得他太无辜了。
可站在当时人们的角度,他也是何其凶恶的人,把镇子都毁了,小红帽的外婆不知所踪。
包括小红帽自己也说:“妈妈希望我做一个有用的人,但我现在却在这里杀人”这就是角度的问题,每个人都没错,又都有错。
巫婆想要保护睡美人的心是没错的,可是保护的方式却错了。
如果她能站在睡美人角度想想,或许最后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吧。
就像影片中所唱:“总有人站在你的另一边,但你不是孤单的,因为有人也站在你这边(好像大概是这个意思吧)”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魔法黑森林 (2014)6.02014 /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 喜剧 歌舞 奇幻 冒险 / 罗伯·马歇尔 / 安娜·肯德里克 克里斯·派恩
童话改编年年有,但一个角色一部片似乎不太尽兴,于是就有了这部《魔法黑森林》。
因为这里面不但有灰姑娘,还有小红帽;不但有小红帽,还有长发公主;不但有长发妹,还有“杰克与豆茎”中的杰克。
当然,为了配合这些童话界响当当的大腕,影片里光是王子就有两个,更少不了大灰狼、女巫婆婆和凶恶的巨人。
没错,就是这样一个既豪华,看起来又有点不靠谱的阵容,组成了一部让你难以拒绝的电影。
这年头流行组团作战,美队、钢铁侠们组成了复仇者联盟,超人也忙着去大战蝙蝠侠。
这个风格咱们华语圈其实也有过尝试,北京人艺拍过一部名叫《咸亨酒店》的四幕剧,里面云集了阿Q、孔乙己、狂人、祥林嫂这些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看到这些大有来头的名字站在一个舞台上,你又作何感想呢?
古老又先锋的舞台剧从来不缺少冒险精神,《魔法黑森林》这部童话乱炖也出身百老汇,是一部音乐剧。
只不过原剧相比现在的电影版要更加黑暗和成人化,充满了死亡、背叛和复仇的桥段,又始终用优美的歌声娓娓道来;有一种古怪却迷人的魅力。
好几个童话故事揉成一个,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最近的热门美剧《童话镇》,但实际上《魔法黑森林》早在1986年就已经首演,1987年移步百老汇以来一直深受大家的欢迎,堪称乱炖派的前辈。
光会乱炖并不难,但有的人炖出了佛跳墙,有的人却炖成了“珍珠翡翠白玉汤”,关键还要看掌勺的师傅,而这次为《魔法黑森林》掌勺的是大名鼎鼎的罗伯·马歇尔。
有些朋友可能说“大名鼎鼎我也没听过”,没关系,幕后的导演经常被他的作品盖过,而这位马歇尔先生和中国还颇为有缘,巩俐、章子怡主演的《艺妓回忆录》就是他的手笔;而凭借《芝加哥》让歌舞片再次问鼎奥斯卡,则是他最得意的事迹。
罗伯·马歇尔在百老汇排舞出身,来到电影圈后的作品也大多是歌舞片,并且从来不缺大腕助阵,而这次他也抓了一手好牌;就举一个例子:“杰克船长”约翰尼·德普够不够大牌?
在这片里演的是谁?
《小红帽》里的大灰狼!
有着舞台上的成功打底,又有了巨星名导加盟,按理说应该不会太差劲。
而迪士尼把这部电影安排在去年圣诞节上映,也可谓志在颁奖季,剑指奥斯卡,不过影片最终在重量级的奖项上颗粒无收,仅仅得到些服装设计、艺术指导之类的提名。
这又是为什么呢?
咱们现在根据结果倒推,当然可以说出好多事后诸葛亮的“高见”,但这么做不厚道,也没什么意思。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迪士尼为了自己合家欢的招牌,漂白了原剧的风格,给一个犀利尖锐的故事磨平棱角,在灰头土脸了大半部分后,终于穿上公主裙,迎来了一个好莱坞式结局。
当然了,就算不能在影史上树碑立传,并不妨碍《魔法黑森林》成为一部很有观赏性的电影,精致的服装、独特的美学风格仍然让这部电影非常有个性。
而作为一部音乐片,影片的重头戏当然是贯穿始终的歌曲,片中的歌曲大部分来自舞台剧,而音乐剧的作者斯蒂芬·桑德海姆也参与了改编。
桑德海姆是“概念音乐剧”的开山鼻祖,代表作有《理发师陶德》,堪称音乐剧界的“瓦格纳”。
而《魔法黑森林》在舞台剧的最高奖项托尼奖上,也有打败《歌剧魅影》的战绩。
这部电影能否传世还未可知,但用来综合下甜腻的《灰姑娘》,似乎也别有一番乐趣。
灰姑娘,小红帽,长发公主,杰克魔豆,几大童话故事大糅合,前半部分传统套路皆大欢喜,两个逗比王子湿身比痛苦那段很搞;后半部分反转剧情,童话人物变普通人,互相指责(那段音乐有意思),善恶一体。
电影音乐剧两种模式,灯光不断转换,编剧很完整,但是唱到后来有点烦人。
两句台词戳中笑点: 出轨的王子:我从小只学会怎么英俊,没学过怎么专一。
灰姑娘:我很乐意去你家帮忙,其实有时候我还挺喜欢打扫卫生的。
最后关于孩子的吟唱挺好,改天再看看,你说话前,行动前都要谨慎,因为孩子会倾听,会默默学习。
所以要以身作则。
只能打四颗星,不能再多。
写在前面的话:对本剧不满意的观众,可以去搜索下1991年PBS版的Into the Woods(舞台录像)。
当你看完一个三小时的舞台剧觉得意犹未尽,但是它改编成2小时电影却发现索然无味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电影改编得有多差了。
和舞台剧相比,本片笑料打三折,剧情打八折,场景感人度打五折。
要不是有原著光环撑着,我肯定打两星了。
鉴于导演曾经成功改编《Chicago》,这次的改编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
在剧场看的时候发现没有多少剧情能让观众大笑,其实熟悉原剧的人都知道这部剧在舞台上笑点非常密集。
其中的问题,除了砍了部分剧情和人物之外,更重要的是改编电影的时候对话的timing没有掌握好,许多本来舞台很好笑的台词放到电影里似乎因为停顿和语气的问题变得不怎么好笑了。
此外,除了小红帽回忆被大灰狼吃掉和灰姑娘在台阶上那两段之外,我们基本没有看到导演当年在Chicago里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非常之可惜。
我相信不少看过原剧或舞台录像的观众发现电影把旁白大叔/神秘人的角色给砍了之后都想骂街吧?
不过……迪士尼改编Into the Woods那么暗黑的剧,居然死了两个人实在不容易。
可惜还是因为少儿不宜砍了一些原剧的性暗示和暴力内容(原剧小红帽和杰克的两个故事带有强烈的性暗示;杰克的老妈也是被守卫一棒打死而不是推搡致死的;长发公主最后也是挂掉的)剧情方面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故事前半和后半之间的过渡过于仓促,为了弥补电影没有中场休息的缺陷,硬生生把故事前后两半的间隔给缩短了(原剧上下半场故事至少间隔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所以灰姑娘才会对宫廷生活生厌。
)好在这部电影奇迹般地没有用任何不会唱歌的演员来担当主要角色,在音乐剧改编电影的历史上似乎只有《吉屋出租》做到了这一点。
还有,大部分不知道本剧背景的观众完全没有预料到他们要看一部2小时的迪士尼电影……
哈哈,我来编个不太顺的顺口溜。。。
灰姑娘赴舞会,迷了王子却逃走;沥青粘住金鞋子,王子取鞋寻主人;割脚趾,切脚踝,庸人纷纷来配鞋。
小红帽变成红斗篷,奶奶爱穿大睡衣。
大灰狼是真俏皮,两撇胡子配礼帽。
男孩卖牛得来豆,小豆闷声长大个;能通天,大宫殿,还有金子竖琴和鸡蛋。
白色奶牛不产奶,无用奶牛已死去;女巫妙计来施法,倒下奶牛站起来。
吞下斗篷鞋子连头发,另外还有玉米穗;月色大变,风起云涌,巫术只在瞬息间。
快挤奶,金杯盛,一口热饮下肚去;女巫变美且年轻,赠个孩子做人情。
没看过音乐剧,所以仅就本片来作评价。
本来看到前半段觉得还行,挺不错的把几个经典童话串了起来,挺巧妙的,也有搞笑的地方,唱的也不赖。
直到婚礼那里。。。
我当然知道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但是没想到这是影片的转折点,从这之后就开始急转直下,变成一部令人无语的电影了。
为什么说这片价值观有问题呢,听我慢慢道来。
片中所述说的Jack the giant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巨人的血泪史。
一开始,小男孩Jack从神奇豆子长成的参天大树爬上去,到巨人家里做客,人家巨人两口子热情招待他,给他吃的喝的,还送给他大钱币,金蛋啥的(我忘记是他偷的还是送的了,但即使是他偷的,似乎巨人也没怪他)。
你不知恩图报也就算了,你还把人家最珍贵的竖琴偷了。
你偷了也就算了,你知道错了还回去也行啊,人家男巨人下来讨要,你归还回去然后好好道歉,也算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结果呢,你就算不还,你只是个盗贼,但是你把人家男巨人弄死了。。。
这是什么,盗贼加杀人犯啊。
这还没完,后来女巨人下来讨个说法。
人死了老公丢了宝贝,心里难受,稍微破坏点东西难道不正常么,而且还是个老太太,挺可怜的。
结果一众主角除了嘲笑不说,没有一个人提到女巨人所经历的悲痛,反而都琢磨着怎么杀了人家。。。
这是要灭门的节奏啊。。。
Jack也没有一丝后悔的意思,还成了对付女巨人的主力,最后成功杀了人家全家。。。
我当时看到这里已经无力吐槽了,这真的不符合我的价值观,我不能接受一帮人道貌岸然的,轻描淡写的杀人,巨人怎么了,巨人也是人啊,也有感情,和我们一样,只不过他们住在别的地方,体积比我们大,但是体积大不代表就是邪恶,就应该杀啊。。。
我已经忘记原本的Jack the giant故事是怎样的了,但是本片中的这个故事,我实在是不能接受。
其它的狗血地方就不多说了。
什么王子突然就吻起Emily Blunt。。。
之前明明根本没提王子是花心的人之类的伏笔。
总之,这是一部无法让人接受的电影,浪费了这么好的一群大牌卡司。
遗憾之,唾弃之,
小红书推荐过来看的,因为是俄拍的更好看了哈哈哈,眼睛是什么颜色的?故事简单,也还行吧,有时候心照不宣也挺好的,注定是be啊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最悲伤的事情,假期结束了。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夏天要结束了,假期要结束了,她也要和她分开了。为了逗她笑,一贯严肃的她把面具放在她的盘子里。
好喜欢
心潮澎湃才是爱
好动人的电影啊啊啊啊啊啊,在那样真正亲密的时刻,倒下的酒瓶声其实是心跳声…高潮后又回到寂寞与无趣的日常…但当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就可以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尖的缝隙中流走,这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它都永远属于你。
假期
相处短短五天,暧昧氛围拉满。至少我们拥有过完整的回忆。老鹅能不能先从崆峒山上下来会儿,会拍多拍点?
哇哦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丰富的感情流动 不管是群像还是两个老师的塑造 假期结束了 戏剧结束了 但会永远记得这个夏天和你的眼睛颜色
夏天海边,为你的任性花掉五千放生的生蚝。闯入陌生人的婚礼吃饭跳舞,这是一场梦还是真实。假期结束后你还记得我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假期;颜值在线,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俄罗斯人的感情也跟东亚似的克制
夏日戏剧节的吊桥效应。草莓酒、亚美尼亚婚礼、蛋糕上的巧克力面具、海边偷吻、“你记得我眼睛的颜色吗?”(不要放生五千块买来的生蚝啊😭
intimac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climax
两位老师化学反应太好了☺️
俩人之间的克制与隐忍真的是太绝了。
只喜欢穿年上西装的那一段戏,好美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