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罪恶之城

Sin City,罪恶城(港),万恶城市(台),原罪之城,罪恶都市

主演:杰西卡·阿尔芭,布鲁斯·威利斯,克里夫·欧文,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罗莎里奥·道森,布莱特妮·墨菲,米基·洛克,阿丽克西斯·布莱德尔,乔什·哈奈特,戴文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5

《罪恶之城》剧照

罪恶之城 剧照 NO.1罪恶之城 剧照 NO.2罪恶之城 剧照 NO.3罪恶之城 剧照 NO.4罪恶之城 剧照 NO.5罪恶之城 剧照 NO.6罪恶之城 剧照 NO.13罪恶之城 剧照 NO.14罪恶之城 剧照 NO.15罪恶之城 剧照 NO.16罪恶之城 剧照 NO.17罪恶之城 剧照 NO.18罪恶之城 剧照 NO.19罪恶之城 剧照 NO.20

《罪恶之城》剧情介绍

罪恶之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改编自著名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的经典同名漫画,由三个故事组成,都发生在虚拟的罪恶之城,这里,警察和暴徒已无分别,暴力摧毁一切,也保护一切。 故事一:罪城 容貌丑陋,脾气火爆的马福(米基•洛克 饰),遇上了金发美女歌蒂,一夜情给了马福从未有过的温暖。然而,醒来之后,马福发现躺在身边的歌蒂被谋杀,自己则面临着杀人凶手的指控。 马福的心被愤怒和复仇的火焰点燃,他在歌蒂的姐姐温蒂的帮助下,调查事实的真相,寻找杀害自己爱人的凶手...... 故事二:狙杀 迪怀特(克里夫•欧文 饰)以前是罪犯,整容后,他成了酒吧招待雪莉的男朋友,并且帮她教训纠缠不清的前男友,有暴力倾向的杰奇(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饰)。 迪怀特跟踪杰奇一伙到了由妓女帮派统治的老城,杰奇不按规则办事,被妓女们杀死,之后,她们才发现,杰奇是警察,他的死,破坏了妓女们和警察之间的协议。迪怀特必须帮...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风雨骑手天啊,我的太子殿下冰岛是最棒的地方巴拉德远嫁日本维京传奇第五季玉米地的小孩社区当家人9号秘事第六季恋恋巴黎十二生肖城市英雄安罗赫特大屠杀张三丰2太极天师水西之恋在我回心转意前尚方宝剑杀手信徒第三季心灵救赎吸血鬼猎人林肯命运速递补偿寻爱高中第一季少年间谍第二季布莱克威尔的幽灵更好长相守数码宝贝大冒险tri.第4章:丧失寒秋千分之一明明

《罪恶之城》长篇影评

 1 ) 畸恋和哈利波特(吐槽+剧透)

这是一部让弯刀相形见绌的片(原著想必很不错,还是因为有昆汀督阵的缘故吗?

),相较于弯刀的各种露点,笑点,罪恶之城严肃多了,也不是主人公上遍美女,一路屠杀拯救世界的无聊剧情,这,有剧情的重口片就完全不一样了。

弯刀就是一个所谓圈内笑话,对B级片有爱好的人,才能欣赏它。

还得说一句,搞笑比严肃容易些吧。

罪恶之城把漫画的感觉很好的带进影片,演员又很好,三个故事都很精彩,有一种老套的纯熟感,黑白的画面适当地削弱了血腥度,看得很有感觉。

让我注意的是三个故事里的三处类似畸恋的桥段。

首先老警察与南茜那段恋情带有明显的乱伦性质,虽然他们本身不是亲人,但是老警察扮演的就是小女孩的父亲角色(片中有提到小女孩是孤儿否不记得了,她没有父母,这一点很重要,否则乱伦的感觉会大大减弱),小女孩长大,非常性感,老警察犹豫良久的一吻明显带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突破禁忌的刺激。

吻戏前南茜的表白完全是对恋父的告白嘛(其实,绝大部分稳定长久的男女关系中,男方都能适时对女方成功扮演父亲是吧……)。

然后,丑男与歌迪的那段,从歌迪死后,她的孪生妹妹温迪出现才有了亮点。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桥段,即初恋/真爱的人离开/死去以后,遇到一个很像甚至一模一样的人。

很有意思的是,这种情况下,死去的歌迪完全在丑男也就是“我”的记忆中存在了,她从另一个人变成了“我的……”,对于“我的……”的维护和执着很大程度是人性深处的自私的功劳,而不是表面上用来骗自己和别人的“爱”。

也就是说,这可以一定程度上理解成一个自恋的过程。

当温迪穿着姐姐的衣服,走向丑男,一句“你可以叫我歌迪”,是完全的屈服于“我”,也满足了彼此心照不宣的渴望,与南茜那句“跟我睡吧,你以为这些年我是为了什么”真真是异曲同工。

最后,变态的神父和吃人哈利波特的……好吧,太勉强了,咳咳,我只是想问为了神马那个吃人的家伙那么像哈利波特啊!!!!!

 2 ) 《黑白世界》

漫画世界里面发生的一切现在都在电影里出现了,昆汀式的叙事、黑白灰色的单色显示、人物粗鲁沉着的言语和动作,让一个《罪恶都市》完整的呈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这是一部想让人置身其中的电影,黑白色的世界要比彩色的世界更加的让人神往。

一切都好像是在晚上的梦境里,在梦境里我们能够看到如此美妙并且真实的罪恶和善良。

电影最后黄色的恶徒死的时候,警察大义凛然的站在雪地里自杀,一切都表现出了原著漫画作者强大的能力和气场,是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end

 3 ) 【罪恶之城】

《罪恶之城》让我见识了什么叫重口味。

影片中黑白两色的暴力漩涡内始终充噬着机枪、鲜血、头颅,乃至肢解。

其惊悚程度令人发指。

影片改编自著名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的经典同名作品,由三个故事组成,都发生在堕落荒废、纸醉金迷的罪恶之城。

在这里,警察与暴徒已无界限,暴力摧毁一切,也成就一切。

第一个故事罪城中,金发美女歌蒂为了寻求保护,与丑陋的大块头马福发生了一夜情。

然而,歌蒂的努力并没有使自己幸免于难,第二天,歌蒂死在了马福的身旁。

马福本是个孤独的边缘人物,他冰冷的心刚被歌蒂捂热,又陷入重重阴影之中。

在歌蒂双胞胎姐姐温蒂的帮助下,马福开始了血腥的复仇之路。

紧接着的是第二个故事狙杀。

整容过的罪犯迪怀特与一群妓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警察杰奇,因而破坏了警察与妓女间龌龊的协议。

老城区会因为协议的撕毁而面临血光之灾。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毁尸灭迹,而争夺的焦点也就是杰奇的头颅。

第三个故事黄杂种被剪成两段,放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

八年前,正直的警察哈迪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孤军奋战,从变态疯狂的小罗克手中救出了11岁的小女孩南希。

因得罪权贵,哈迪身陷囹圄。

南希听从哈迪的话,躲起来过日子。

哈迪与南希之间弥漫着类似于父女之情的温暖情愫。

八年之中,南希的书信成为了哈迪生存的动力。

八年之后,哈迪为了寻找杳无信讯的南希,配合警察,走出监狱,而这一切只是罗克的一个圈套。

经过苦斗, 哈迪战胜了罗克。

南希爱上了心目中的英雄,而哈迪在复杂的情感中选择了自我牺牲。

纵观影片,其结构令人拍案叫奇。

导演特意颠倒了三个故事的顺寻,使观众看完之后方有恍然大悟之感。

三个故事中的主角适时地出现在其他的故事中,如罪城故事中,长大成人的南希在酒吧里尽情舞动,风姿绰约。

又如,酒吧里的女侍者雪莉是狙杀故事中开头的关键人物。

再如,被马福杀死的凯文出现在哈迪故事的后段场景中。

三个看似独立的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密联系。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均出现了一位英俊的杀手,意味着罪恶之城未经揭示的丑陋与不堪。

《罪恶之城》的另一大亮点是色彩。

影片中黑与白铺天盖地而来,在不丢失视觉冲击的前提下,适度地降低了暴力血腥给观众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黑白的世界中,偶尔袭来的红、黄、绿被渲染成极致。

美穗脸上殷红的血,小罗克浑身上下的黄皮肤,以及被放大的绿色的美人双眸,这些暖色调显得 气势逼人,处于被凸显的地位。

《罪恶之城》被贴上了暴力美学的标签。

在欣赏影片结构与色彩的同时,影片的主题令我焦虑。

在罪恶之城中,暴力即真理,纯粹地以暴制暴。

影片中没有像阿喀里斯一样充满魅力的英雄人物,也无所谓亚里士多德般智慧的头脑,没有所谓的光辉人性。

即便有一丝暖色调,也是畸形的。

在这样一个极端丑恶的城市中,很难看到希望。

 4 ) 我应该没看懂吧?

刚刚把罪恶之城的小尾巴看完了,看了豆瓣的评分后,大家都评价如此之高,有如此之多的感受,而我则是一种终于看完了的解脱之感,所以我猜我应该没看懂吧。。。

随处充满着暴力,这也是暴力美学吗?

我不认为他美···暴力摧毁一切,虽也保护一切,但是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整个电影都充斥着红与黑,还有一个颜色就是betti的蓝绿色眼睛。

她的眼睛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处都变了颜色,我不知道要表达着什么,整部片子除了最简单的英雄主义和以暴制暴的原则外,我真的没看出什么了,如果以后再看能看懂吧?

也许是心底里就很排斥这种暴力,还是不喜欢。

 5 ) 重新梳理错乱的时间线

为了伊娃格林,我看了《罪恶之城2》,然后才看了风评更好的第一部。

看完脑子里是一团乱麻,这都是哪跟哪啊,第一部挂掉的居然能在第二部复活?

后来查了无数资料,理清了时间线,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That Yellow Bastard哈迪根故事线最早发生。

在南希幼年时,他把她从变态恶魔小洛克手里救出来,还把小洛克打成残废。

当然小洛克的爹狗官洛克不干了,把哈迪根扔进监狱并且把儿子的罪行全都栽赃在他的头上。

监狱中的八年,只有南希化名给哈迪根写信。

当哈迪根出狱后,从酒吧遇到了成为脱衣舞女的南希。

马弗的镜头一闪即逝,同时德怀特也应该在酒吧里。

这时候重生为That Yellow Bastard的小洛克出现,暗算了哈迪根并且绑走了南希。

当哈迪根历经艰难从郊外农场救出南希时,为了他将来的安全,他饮弹自杀。

电影里,吃人肉的凯文的镜头一闪即逝。

当然这时候他没空理会堂兄弟的死活,而是忙着读圣经,想办法拯救自己的灵魂。

A Dame to Kill for这时候,德怀特的故事从此展开。

旧情人伊娃来找他帮忙,他立刻带上马弗同闯伊娃的府邸。

马弗很给力的把看家护院的黑大个打趴下还抠出了他一个眼珠(这是第一部末尾那个独眼黑大个的来历)。

可惜德怀特中了埋伏,身受重伤,被带到老城妓女处医治。

德怀特伤愈后,带着妓女们到伊娃家复仇成功。

几枪把黑大个打到了水池里,并且杀死了伊娃。

给他最大帮助的是冷面杀手米霍,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The Hard Goodbye与此同时,马弗正驱车前往食人魔凯文的家里准备复仇(很难想像弗罗多先生会干出这种事情)。

因为之前和马弗发生一夜情的妓女歌蒂被意外害死,而马弗一路寻找真相,终于摸到了敌人的老巢。

经过一番剧斗,他终于将凯文虐杀而死,然后提着他的人头到了红衣主教洛克家里。

虐杀了老洛克之后,他也被警方处死。

一直觉得这一段是最畅快淋漓的一段。

The Big Fat Kill之前被德怀特几枪打进水池子的黑大个幸运没死,这告诉我们在罪恶之城里人的要害只有头部。

他投靠了黑帮老大。

后来警察杰克来到老城区寻欢作乐,反被妓女们杀死。

德怀特决定毁尸灭迹,不料中途被内奸出卖,老情人妓女盖尔被捕,德怀特决定大杀四方。

这次米霍又一次大放异彩,一次又一次救了德怀特。

最后更是用镰刀将黑大个竖着劈成两半,这厮死得不能再死了。

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第一部中很短的一小部,初次看没看明白什么意思。

后来想起来,那个内奸妓女在混战中中了弹。

医院的电梯里,她遇到了扮成医生的德怀特。

她会有生还机会吗?

以上是容易混淆的部分。

其余的,赌徒约瑟夫的故事相对独立,感觉在哪段都不影响主线叙事,不过肯定在黄混蛋挂掉之后,南希报仇之前。

而南希报仇时马弗仍然在给她帮忙,必定是在劫杀凯文的前夕。

虽然观众对第一部给出了更高的评价,但是我仍然固执认为拥有伊娃格林的第二部更好看,更无法忘怀约瑟夫对狗官洛克的蔑视,那是一种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蔑视。

他死了,但是永远的赢了。

所谓罪恶之城,无外乎这个城市里有很多犯罪的人,但是罪恶的根源却在统治者身上。

红衣主教洛克,狗官洛克,还有他们的子弟,都是彻头彻尾的恶棍。

比起他们,杀人如麻的马弗和德怀特根本不算什么。

 6 ) 断肠人,在天涯

相见恨晚。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罪恶之城》后,我翻翻滚滚的总想起二十六个字,很不搭的另一种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涯远不远?

人就在天涯,怎么会远呢?

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男人,婀娜多姿妖艳性感的女人,快意恩仇暴戾血腥的江湖。

还有别的吗?

也许还有一点点,末世的彷徨?

虚伪的幻灭?

其实,《罪恶之城》血脉喷张的影像毫无意义,简单凌厉的故事缺乏内涵。

不过,有的时候,有没有那些,也都无足轻重吧。

喜欢片头那个温柔得不能再温柔、冷血得不能再冷血的杀手。

喜欢那个刀枪不入、被电椅过电之后一边吐血一边说“就这些本事吗”的大块头。

喜欢那个脸蛋比天使纯真、出手比寒风凛冽的娃娃脸女杀手。

喜欢那个神出鬼没、生活在一堆美女头颅中央的食人恶魔。

还有那个金发美女的脱衣舞,嗯,杰西卡·阿尔巴?

我会记住的,尤物在人间。

肯定会有人觉得,《罪恶之城》的道德含量太低。

我们生活的世界,总有许多榆木疙瘩。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个垃圾场。

是的是的,谁不曾年少轻狂,一腔热血,策马扬鞭,以为所有的功名所有的理想都在远方,以为孤身仗剑就可以纵横捭阖睥睨天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再旷世再绝代的英雄,也不会是这世上唯一的一朵浪花。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然而结果无非是,所有的壮志雄心,都在疲于奔命的时光中,一点一点的麻木蠢钝,一点一点的化为灰烬。

翻云覆雨,千帆过尽,到最后也不过是心底深处轻轻的一声断裂。

一首滥俗的歌里面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罪恶,这个世界的背面从来都无可救药,诗意的栖居从来都是绝望的呼喊。

 7 ) 纯色暴力的背后

看《Sin city》,我目不转睛,甚至忘记点上一支烟。

该怎么形容这个电影呢?

纯色的视觉盛宴还是绚烂的暴力鉴赏?

斯文的恶魔Keven一成不变的微笑着,即便四肢被肢解之后,仍然是那副麻木的表情,即便是被疯狗撕咬,依然是那冷漠的眼神。

垂直的雨线,白色的血,Sin City的杀戮是那么的普遍、肆意和低沉。

如果本该作为正义维护者的主教、议院和警察们成了黑帮,那么拥有较好的面容和火辣的身材的妓女们,也不得不歇斯底里地用冲锋枪的扫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所谓的英雄,他们竭尽所能地维护着正义,依据的不是法律,是类似本能的道德判断。

神勇盖世的人,最终还是死了。

等待弱小者的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

酒吧女只能被警察英雄打酥了下巴。

丑陋的Marv为了生命唯一爱她的女人而杀戮;Dwight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人而抗争;Hartigan更是为了让心爱的女人活下去向自己的脑袋开枪。

这些做法在现实社会中都缺乏可行性和可信性。

但是,在一个不真实的社会下,以一种不真实的方式,去保护自己所爱的人的行为,却呈现出这个世界唯一的一点人性的光辉。

没有大道理,不用拯救全人类,为了爱,简单,有力。

我是一个不懂爱的人,所以感受到了这个电影的力量。

这是一部注定属于少数人的电影,不论看过的人有多么多。

 8 ) 原版漫画里关于天台杀手和红衣女的故事

天台杀手在漫画里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没有名字,只有称号:“The Colone”(上校),也被称作“the man"和”the salesman"(销售员). 红衣女在漫画里也没有名字,漫画里叫她“顾客”。

电影标题“顾客至上”里的“顾客”指的就是她。

红衣女和黑帮成员有染,她发现对方是黑帮后,决定于黑帮成员撇清关系。

但是黑帮成员威胁她,会以最残忍最恐怖的方式将她折磨致死。

红衣女知道自己无处可逃,于是雇佣了天台杀手给自己一个甜蜜的死亡。

电影里的台词其实已经解释了这个剧情。

杀手说“你厌倦了逃跑,你已经准备好面对你终究会面对的,但是你不想独自面对”。

杀手杀掉她后说“I'll cash her check in the morning”,这句话电影里翻译成“我明天早上去兑现杀她的支票”,其实这里翻错了,这句话说的就是完全字面上的意思:”我明天早上去兑现她的支票"。

支票就是红衣女给他的。

 9 ) 【美学作业】昆汀·塔伦蒂诺与他的《罪恶之城》

有人说,昆汀是个鬼才。

而所谓“鬼才”,就是“鬼才知道他在想什么”。

在现代电影史上,昆汀·塔伦蒂诺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导演。

暴力美学、非线性叙事、美国独立电影革命旗手……围绕在他身上的标签太多太多,人们为他和他的电影争论不休。

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七个关键词,浅析昆汀导演2005年与弗兰克·米勒,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合作拍摄的影片《罪恶之城》。

   关键词一:环状结构昆汀导演在1994年就以《低俗小说》一片的环状结构一鸣惊人。

而在时隔十年的《罪恶之城》中,昆汀又大玩了一把非线性叙事。

传统的线性叙事总是以事件发展为线索,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步步推进故事。

而厌腻了按部就班讲故事的导演和编剧们,就开始在探索不同的结构类型。

典型例子如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记忆碎片》一片,通过倒叙和剪辑手法,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讲述得悬念丛生。

而昆汀无疑也是玩结构的高手。

《罪恶之城》和《低俗小说》都是运用多线叙事的方法,打乱时间顺序,让不同章节的主角相互穿梭,将三段式小故事讲述得饶有趣味。

《低俗小说》的人物围绕黑帮老大马沙展开,三段章节分别讲述了马沙的下属在咖啡店遇到的劫犯,马沙的下属与其情妇,马沙与老拳击手的故事。

而在第一段为主角的下属,在第三段中只是露了一面就被打死的龙套。

这样的安排无疑让人很新奇,当观众看完全片了解了整个故事之后,冥冥中就有了站在上帝视角俯视芸芸众生的命运的奇异感受。

而环状结构的妙处在于,由于全片的时间顺序是被打乱的,无论从影片的那一段开始看,都可以了解故事的全貌。

而影片的收尾呼应,全片的多处前后照应,也增加了“环”的循环和圆满感。

《罪恶之城》的结构相较之下要松散很多,三个故事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主角除了南茜也没有直接出现在故事中。

然而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三段长片中故事的人物是有一定联系的。

三段长片可以这样概括:第一段 哈迪根&南茜 反派:小罗克(黄杂种)第二段 马福&歌蒂(温蒂) 反派:凯文(眼镜男)第三段 迪怀特&格尔 反派:杰克(坏警察)在第一段哈迪根和南茜的故事中,反派小罗克(黄杂种)的父亲是罗克议员,罗克议员的哥哥是罗克主教,出现在第二段马福和歌蒂故事中。

歌蒂为罗克主教为首的神职人员提供性服务,从而惨遭杀害。

而第一段中的小南茜,八年之后长成了酒吧的舞女,在第二段故事里为主角马福提供帮助。

而此时南茜还没有听从哈迪根的话远走高飞,可以看出这段故事发生在第一段(后编)之前。

三个故事的共通处是酒吧,哈迪根为了寻找南茜来到酒吧,此时背景里出现了马福和杰克。

第二段马福出场时,旁白介绍马福也提及南茜,此时是第三段的主角迪怀特作为视点人物说出旁白的,也为下一段迪怀特做主角做了铺垫。

第一段后编,哈迪根去农场找小罗克报仇时,第二段里的眼镜男凯文坐在农场里读圣经的镜头一闪而过。

   关键词二:黑色幽默即使是在如此血腥暴力的影片中,昆汀导演也没忘了加入黑色幽默。

在血浆与残肢中,这些荒诞的情节显得如此滑稽。

比如在迪怀特抛尸过程中,头上还插着枪的杰克的尸体突然开口说话,甚至还会拿烟抽,喋喋不休直到迪怀特撞车才闭嘴。

之后为引蛇出洞,美穗一箭射穿黑帮光头,此人中箭后震惊的反应与周围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形成对比,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

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紧张的观影过程中会心一笑,张弛有度刚刚好。

关键词三:邪典电影Cult film,通常翻译为邪典电影。

意指拍摄手法独特,题材诡异,剑走偏锋,风格杂烩,带有强烈的个人观点,富有争议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场为主导的影片。

虽然市场表现不俗,但昆汀导演的影片无疑是邪典电影。

邪典电影的几大特征都可以在《罪恶之城》中找到对应。

1.低廉的B级片B级片是指缺乏预算,成本低廉的影片,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

由于成本低,为了吸引观众,B级片往往是粗制滥造的恐怖片,又夹杂着怪兽、僵尸、飞碟等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还有色情的擦边球。

也因此有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金刚大战外星人等天外飞仙的剧情是B级片导演的最爱。

很多大导演童年时受B级片的影响,在自己的片子中也喜欢放入B级片元素来致敬。

比如蒂姆·伯顿导演就是一位有名的B级片爱好者。

在《罪恶之城》中,昆汀也放入了很多B级片元素,使影片有了低廉恐怖片的质感。

典型如美穗和凯文出场时天空电闪雷鸣,将人物的脸照映得阴森可怖,配合扭曲的表情,分外诡异。

2.粗俗夸张《罪恶之城》未必粗俗,但刻意的夸张是一定有的。

正面人物的仰视角度大特写和定格,符号化的女性服饰设计,使得片子有种舞台剧版的不真实感。

3.元素杂和背景设定在未知年代,使得影片有科幻片的反乌托邦传统和社会批判意识,又有恐怖片的血腥暴力,漫画般的分镜头感和黑白定格,人物持枪时的西部片感,以及不时的黑色幽默。

4.亚文化影片中的正面人物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边缘人群——妓女,流氓,逃犯,他们信奉以血还血以牙还牙,通过个人的暴力手段,表面上对抗的是代表政治的罗克议员和代表宗教的罗克神父,实则颠覆主流价值观,对抗的是整个病态的社会。

5.自成体系Cult Movie中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独立的世界体系,《罪恶之城》也一样。

漫画改编使得本片有详尽的背景设定,条子与妓女的停火协议、超速一样会被交警追、被警察拷打胁迫签下认罪书……现实与虚构交织,令人罪恶之城的魅力别具一格。

6.不同于艺术不像艺术片需要正襟危坐,cult片嬉笑怒骂中自有“接地气”的风味。

不需要找寻那么多象征和意义,坐下来享受血浆横飞的快感就好。

关键词四:个性影像《罪恶之城》的画面无疑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几乎全黑白的画面有着黑白片的特殊质感,而偶尔的彩色在清一色的黑白中极为亮眼,飞溅的血液、金发女郎和她鲜红的衣服、蓝色的小轿车、黄色的变态小罗克……阴暗中又有着华美。

此种手法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的名单》结尾惊鸿一瞥,在此片中大量使用。

漫画改编使得本片生来就带有漫画特质,而漫迷导演昆汀则将此点发扬光大(关于昆汀对动漫的痴迷可以参看《杀死比尔》插入的动画片段)。

定格、大特写使得影片有着漫画分镜头般的镜头语言,而不时的全黑白剪影处理也有着出人意料的效果。

此片的西部片元素也很多。

人物拔枪时刻意的pose,正面人物的仰视角度大特写和定格,使得片子有种舞台剧般的“做作”效果。

在中国50年代的主旋律影片中,塑造英雄人物时也常用此方法。

关键词五:另类英雄传统设定中的英雄往往是警察等正义角色,而审美疲劳的观众早就不吃这一套,他们更喜欢《基督山伯爵》、《西游记》等反叛的英雄角色,甚至是诺兰导演的《蝙蝠侠》或者《V字仇杀队》这样有些黑暗的英雄。

而以小混混、流氓、杀手等传统意义上的坏蛋做主角,让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片子也不鲜见。

远的如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近的如国内导演宁浩的《黄金大劫案》。

本片中,除了退休警察哈迪根是“正义”主角外,其他主角的身份都不那么光明磊落。

马福是有精神病的流氓,迪怀特是整容的逃犯,温蒂是妓女联盟的大姐大。

在这扭曲的世界中,靠自己双手力量和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拯救弱者、拯救爱人的“坏人”反而更可爱。

他们信奉拳头硬才是硬道理,他们为钱做事但绝不为钱权出卖人格,他们看到这个社会的黑暗却仍心存希望和美好,他们愿赌服输遵守这个世界的规则即使放弃生命也无怨无悔。

权势熏天的罗克家族构成了影片的主要黑暗势力,虽身为议员、神父,罗克们却比罪犯们更为邪恶。

且比起小流氓的明目张胆的恶来说,隐藏在金钱和权力之下的黑白勾结、借刀杀人等等看不见的恶更为可怕。

关键词六:女性主义乍看下昆汀未必有多女性主义,在《罪恶之城》中女性基本扮演弱者和尤物的角色,是男主角奋力拼杀的动机。

但第三段故事中,妓女联盟这一设定着实亮眼。

结尾女孩们站在高处持枪朝不可一世的黑帮爪牙扫射的画面也相当帅气。

细究起来,昆汀是很喜欢表现女性拥有力量后强硬一面的。

《杀死比尔》中,无论是乌玛·瑟曼饰演的犹如不死小强的主角,还是吹口哨的黑曼巴、使流星锤的gogo、刘玉玲饰演的日本黑帮大姐头,都是非常强大的,所拥有的力量很多男性都不是对手。

在本作中,美穗这一日本杀手的角色也同样强得像鬼一样,在片中佛挡杀佛,所向披靡。

也许柔弱的女性使用与娇小身躯不相称的巨大武器,爆发出坚韧力量所展现出的力与美的对比,是昆汀所热衷甚至痴迷的吧。

在日本ACG术语中,这种美感被称为“反差萌”。

昆汀深谙此道。

关键词七:日本情结毫无疑问,昆汀相当迷恋日本风情。

这点在他的影片中多有展现:《杀死比尔》中的一段就是以日本为背景的。

前文提到,栗山千明扮演的gogo、刘玉玲扮演的日本黑帮大姐头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

乌玛·瑟曼用日本刀大战黑帮百人众的场面也十分精彩。

《低俗小说》中退役拳击手布奇逃出黑暗当铺又折返救黑帮老大马沙时,在当铺左挑右选,选中了日本刀作为武器。

《罪恶之城》中杀人不眨眼的美穗,使用日本刀、苦无,像忍者一样轻快敏捷的身手,刷刷几下就结果了几个大汉再顺便剁成几段装箱,血溅满脸却一脸漠然,彷如修罗在世。

即使是打酱油,也一定要有日本元素出现,昆汀导演的执着无人能及。

也许黑泽明等日本电影大师,也如同张彻的中国功夫片一样,给予了昆汀的动作片之路深远的影响吧。

2013年,《被解救的姜戈》在国内上映,无数影迷得以在大银幕上体会昆汀的魅力。

而2014昆汀依旧高产,新片计划近日也曝光。

这位以“暴力美学”著称的导演今后又将带给我们什么精彩?

让我们拭目以待。

 10 ) 正义的反抗

大家都看过电影,剧情我就不介绍了。

迪怀特是“黑吃黑”的代表,杰奇则即是警察又是黑恶势力保护伞。

黑社会也有其“法律”与“正义”,老城的协议也好,妓女的权利也好(男性黑帮与妓女在电影里是对立的势力),迪怀特是绅士与暴力的结合体,为了帮助妓女们与黑恶势力展开斗争。

这段的精彩之处在于迪怀特处理杰奇尸体那段,杰奇的头颅与迪怀特的对话。

相比迪怀特,由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哈迪根则完完全全是正义的化身,但是哈迪根的正义完全按法律程序去执行,所以显得脆弱无力(反映了导演对法律的态度)。

当哈迪根以暴力解决了黄杂种时,我是拍手称快。

可没想到他却选择了自杀,照应了“老人死去了,小女孩获救了”。

这段的精彩之处在哈迪根危重住院时,各个出场人物的独白。

人性的闪光与丑恶,及权利政治的黑暗表现得淋漓尽致。

实际上,哈迪根的死是对恶势力的屈服,是对整部电影隐藏在幕后的强大政治势力的屈服。

马福(米基洛克饰)看得我热血沸腾。

他是正义的代表,为了给爱人报仇,敢于对抗一切势力,包括幕后的红衣主教。

马福才是真正的展示暴力美学,对恶人手段极其残忍,对爱人和母亲又是充满了爱。

这段最精彩的地方在马福杀死四眼仔和红衣主教那节。

片中有一个细节——大雨中,马福在经过内心的挣扎后,向上帝的雕像开枪射击。

对白是——他开始对上帝产生了怀疑(他从四眼仔口中得知红衣主教是幕后主使)。

红衣主教是议员(哈迪根那幕,黄杂种的父亲)的兄弟,即是宗教的代表,又是政治(或说政权)的代表,还是电影中最大的幕后恶势力;四眼仔则是邪教的一个象征,靠吃人在把灵魂升到天堂(也有人说那是人性邪恶的集合体);议员则是丑恶政治的代言人,冠冕堂皇,却是各位正义使者的最大敌人。

哈迪根过于执着与正义,所以他死了;马福过于执着与情感,所以他也死了;迪怀特游走于黑白之间,既执着于正义,又不过分执着(他不直接对抗政治,杀了警察偷偷处理掉)既执着于感情,又不过分执着(妓女都认识他和好几个都有一腿——汗一个),所以最终他活了下来。

恶势力依附警察,警察依附政治,政治依附宗教(至少剧中如此),正义方则是依附于爱——朋友之爱(迪怀特与妓女们)——父女之爱(哈迪根与南希)——恋人之爱(马福与戈蒂)。

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在说明,政治是一切邪恶的根源,爱是我们维护正义的唯一武器,当然——手段必须是暴力,以暴制暴!

《罪恶之城》短评

啊啊啊算不算大叔萝莉配啊~~~这个故事,应该漫画会好看很多吧?

4分钟前
  • Sashimi
  • 还行

冲着杰西卡·阿尔芭去的,电影实在觉得一般

5分钟前
  • 某人
  • 还行

满眼妖饶 但还不是我的菜。

10分钟前
  • 刘小黛
  • 还行

法兰克·米勒(Frank Miller)漫画改编

12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15分钟前
  • GoddamnedQu
  • 很差

无感

2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真的是形式大于内容。。。光影感真棒啊。。。。内容真够难看。

23分钟前
  • 阿嚏
  • 较差

本尼西奥 哈哈 太好玩了

28分钟前
  • 淘金汉
  • 还行

真成了真人动画片了,特效渲染真过

32分钟前
  • Vini_Kazma
  • 推荐

为毛是黑白的

37分钟前
  • AllenZ
  • 推荐

暴力极了

40分钟前
  • 小蛐蛐蹦之助
  • 推荐

不是我的菜

44分钟前
  • marsemigrant
  • 较差

我只能给三颗星,很震撼很吸引,可是就是不连贯。整个故事是漫画的映照,但是还是不很符合个人口味

46分钟前
  • 雪松勿忘绿
  • 还行

很贴近漫画,极为风格化的影像

48分钟前
  • 坐在海底支着下巴的鱼
  • 力荐

为漫画版画面加一星吧

49分钟前
  • 紫松
  • 很差

里格斯最NB的电影

50分钟前
  • 卡卡洛特
  • 推荐

weird

52分钟前
  • Charlene
  • 还行

以暴制暴 够血腥够残暴不过这片挺无聊的

54分钟前
  • 一幕两行
  • 较差

很NB。但我还是更喜欢上帝之城和低俗小说。

58分钟前
  • 西四小二
  • 还行

太暴力了,爽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