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透)给三星有点低了,但给四星又高。
看之前以为是一部饱受封建礼教摧残的青年男女为爱与自由抗争的凄美爱情故事,看之后发现是一部剧情较为简单俗套的草原玛丽苏故事。
先说说我不太喜欢这部片子的地方。
片子结尾的父亲并没有摆脱重男轻女的思想,他的悔过也让人觉得略显生硬,而且剧情最后他们家还是有了儿子,也不是说有儿子就不好,但这跟这片搭起来怎么那么拧巴;更可气的是女主的妈妈,即使受到家暴也还在为女主父亲开脱,虽然她最后放了女主,但我对这个角色一点都喜欢不起来,感觉女主妈妈是纯纯工具人,就为了拴住女主扮成男人,过得像是被拐卖了的妇女的样子,最后可能也没能摆脱这种命运。
还有男主,男主的角色塑造说不上立体,前面拈花惹草一副浪荡公子哥的模样,怎么遇到了女主就突然变好人了呢。
另外,整部剧的剧情真的好简单,看完之后能记住的只有零星几点和女主的盛世美颜。
再说说这部片子的优点。
首先女扮男装做的非常不错,看得出演女主角的演员是一个很棒的演员,戴上头发就是温婉漂亮妹妹,摘了头发就活脱脱一个大男孩,太厉害了。
其次女主父亲悔悟那段感情戏确实挺打动人的,但和前后剧情搭起来看比较突兀,但怎么说呢,人是多面的,他也可能是个又知悔过又重男轻女的人吧,所以这样来看女主和男主私奔的安排倒也合理。
最后男主挺帅的,我吃他的颜哈哈哈。
我给这部片子的评分比较低很大一部分是源于我对它的期待还是比较高的,我在看之前总幻想着能看到《孔雀东南飞》那个级别的故事,没想到却是远远不如。
总而言之,这部片子还是可以看的,只不过在我看来它不那么圆满,不符合我的预期,不过若单纯看个乐子问题不大。
广袤的草原上,洁白的圣马为美丽的母亲带来了一粒明珠,可身为摔跤手冠军的父亲蔡问却急需要一个儿子来继承荣耀。
于是明珠变成了宝石,女儿变成了儿子。
雅安享受着身为一位美丽女性带给她的便利与追捧,而男性身份却没有给泰平带来任何好处。
她因女儿身无法摔跤,只能去修男儿三艺中的另一技——驯马,但就算她取得县里首屈一指的成绩,也仍旧得不到父亲的肯定。
她聪敏机智妙语如珠,可体型上的差距仍让她备受嘲弄与欺凌。
男性身份是她身上的枷锁,只带给了她无尽的屈辱。
雅安美貌又有心计,太知道如何三言两语挑起男人之间的战火,让众人为她争风吃醋。
就算驯马再厉害又如何,蔡问只知道她摔跤输给了死对头的儿子,只有满眼的责备与斥骂,禁止她再与杭凯纠缠。
我不犯人人偏要犯我。
又一次被欺负时,泰平只得抡起棍子反抗,疯狂的样子使杭凯几人也心生怯意而却步。
待杭凯一行人离去,泰平脱力的扔掉棍子,落寞的样子令人心酸。
她躲入山洞中独自哭泣,却只有自己的影子来安慰。
男装下藏着少女怀春的心事。
她也如同其他女孩子一样,希望听到全县最帅的小伙子一句由衷的赞美:你很漂亮。
回应她的只有空寂山洞中的回音。
杭凯傲慢又自大,对于雅安一边利用泰平刺激他一边吊着他的行为心知肚明。
当雅安提出要他来求婚时,他满脸的冷笑与不屑。
他以为两人之间是你情我愿的逢场作戏,又怎会接受被这样的把戏玩弄。
所以在母亲想为他定下雅安时,他满身抗拒跑了出去。
也因此撞见了卸下男装与防备,在水中嬉戏的泰平。
夜色浓重他无法辨清,但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
直到发现泰平不敢登圣山,他忍不住替泰平解围,也在心中确定。
电影中场穿插了一段女人间的闲话,一个大婶讲了一个自己跟丈夫初夜时因丈夫不会关摩托车所以骑着车在毡包外转了一夜的笑话,暗合杭凯围着雅安打转却最终过门不入。
而杭凯确认了对泰平的心意之后再也没有骑过摩托车,色欲消而爱欲起。
杭凯最初也许是抱着拆穿羞辱泰平的目的跟到了山洞。
但当他看到跪坐着一边编辫子一边煮茶,给围着她的石头讲述圣山的传说,像一位母亲般温柔的笑着给“孩子们”上茶的泰平时。。
“宝贝,来杯热茶”。
“好”。
他接了这一句。
从阴影中缓慢步出,狼一般阴冷的目光紧紧攫住了泰平。
惊雷有如实质滚过泰平的心头。
身为观众的我也因此对男主产生了吊桥效应。
出了山洞之后杭凯没有揭穿泰平的身份。
草原上下起暴雨,如同泰平的心事。
附近的人都赶来帮雅安赶羊归圈,泰平也不例外。
杭凯姗姗来迟,见到了暴雨中落汤鸡一般的泰平。
水瀑下自由畅快的她与暴雨中狼狈不堪的“他”逐渐重合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意外受伤的泰平看到杭凯,默默地退场,杭凯的目光反而紧紧追随着她离开。
受伤了也只敢一个人偷偷躲在山洞中独自舔舐伤口。
“你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
杭凯的到来扯掉了泰平身上的束缚,治愈了她身上的伤,也卸下了她心上的枷锁。
从山洞缝隙中泄的雨珠细密的落在泰平身上,水雾下的她如珍珠般纯洁又脆弱,散发着柔光。
一眼万年。
因怜而生爱,从此他不再骑着摩托车招摇,回归质朴,打马而来。
皱皱巴巴又略有些汗湿的纸条,是少年悸动又紧张的心。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收到杭凯约见的纸条,少女兴奋又羞涩。
起了捉弄的心思,端起矜持的架子。
杭凯兴冲冲的冲进山洞却陡然看见一个男人的身影,果然吓了一跳,待看清是泰平时才慢慢走进来,愣愣的问:“为什么不换衣服?
”“为什么要换。
”“你知道的,你适合穿女孩子衣服。
”心里的话脱口而出,他急忙转头,对上泰平惊讶的眼神,不好意思的格了她一下,她立刻便还回来。
年少哪得深仇,打闹之间,恩怨一笑泯。
就算被父辈的阴影笼罩,少年少女之间仍抑制不住相恋。
抱一下就赶忙分开,亲一口就害羞转身,杭凯突如其来的纯情与之前那个随便摸女人大腿的纨绔子判若两人。
记得小时候看【怀玉公主】,里面有个非常坏的角色成安,在跟善良的芸儿相恋后突然变成了好人,以前非常不理解这样的转变,然后就看到了【尽善尽美】,Melvin对Carol告白说:You make me want to be a better man.收起不堪的一面,爱使人变得更好。
然后。。
蔡问得知女儿与仇人之子相恋后陷入暴虐疯狂。。
少年男女的拼命反抗,母亲的觉醒,终于唤来了父亲的悔悟。
当蔡问想去放出女儿时却扑了个空,而一直心心念念的男丁在自己放下执念时又突然到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爱有很多种吗?
”泰平对父亲的敬畏和对母亲的爱束缚住了她,爱是她们痛苦的根源,也是爱带她们走出了痛苦。
有人说蔡问的转变太突然,我觉得应该是因为周围的人摄于他摔跤手冠军的威名,都怕他,当他真正成为众矢之的时,终于体会到女儿平时是被人如何轻视讽骂,又想起女儿的乖巧,所以醒悟。
影片结局时泰平问杭凯现在我们去哪里?
杭凯说去洞里,那是曾经的泰平可以真正释放自我的地方,但泰平说:“我不去,因为人家是女孩子。
”她已经不需要去那里逃避了。
杭凯陪她走了出来。
前路未知,但只要有爱。
影片没有将浓墨重彩在女性的苦难上,而是放在了少年少女的青涩爱恋上,可蔡问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观众的心头。
导演做了很多细节和留白,让人忍不住反复品味。
比如杭凯父母在讨论杭凯婚事的时候,杭凯母亲对蔡问三女婿的不屑,父亲却没有附和,说明对蔡问的敌对态度有些软化,而他对儿媳妇的要求也正是女主拥有的品性。
父亲对雅安不是很满意,在跟母亲争执过后,仍然定下了雅安,说明杭凯并没有在一个父权至上的环境下长大。
还有很多的细节。。
泰平识字似乎有些吃力。
不知是因为西里尔文字母书写的蒙古文跟韩文一样也是拼读才能理解意思还是因为从小没让泰平读过书的缘故。
蔡问只有在出远门的时候才会给泰平一些钱,所以泰平的假发和女装才那么久攒齐,影片中的泰平其实不是从小就在山洞里扮女装,而是后来跟蔡问吵架以后,拿了一个包袱跑掉之后才开始的。
也从侧面反映了泰平这些年所受到的的压力无处释放。
杭凯爱上泰平以后再也没有骑过摩托车。
泰平跟杭凯在一起的时候也没有戴过从雅安那里捡到的珍珠发夹。
最后泰平头上的疤痕淡了说明蔡问对泰平造成的伤害也淡了。
去看了导演的instagram跟这部电影相关的帖子,她发的都是蒙文,我点ins软件自带的翻译翻出来的都是 “Treasure left in the heart”,如下图
这张真的好帅好甜不知道为什么正片没放这个镜头…我好恨
我个人感觉“心中的宝藏”这个译名真的是最好的,与“掌上明珠”相比更中性也不会剧透,“黄金宝藏”这个名字真的很像寻宝盗墓片…不知道他们找的蒙文到英文的翻译为啥给翻成了“golden treasure” 而不是 “treasure left in the heart”。。。。。
如果换成“心中的宝藏”这个名字或许会能吸引更多人来看吧…
从前,有位叫做愚公的老人,他的家前面有王屋山和太行山两座大山,无论去哪里他们都得翻山越岭,很不方便。
有一天愚公对家里人说,他要把这两座山给搬掉,于是第2天他便带领着家里的人去搬山了。
智叟知道了这件事后,就跑来对愚公说“你已经90岁了,砍柴弄草就已经够累的了,为什么还要去搬山呢?
”愚公却笑着说,“不错,可是我死了之后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人,总会有把山搬完的一天……”听了愚公的话,智叟无话可说。
后来愚公移山的事情传遍了附近的村落,大家都跑来帮助愚公一起搬山,再后来这件事被天帝知道了,天帝感动过后就派了两位大力士,把这两座山给把这两座山给搬走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是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上天,最终搬走了屋前王屋太行两座大山。
传统的文化认为,愚公是一个勤劳,而且有毅力的人。
可我却觉得愚公是真愚,愚公移山歌颂的不是他的坚持,而是在讽刺他的执念。
既然王屋和太行两座大山挡住了他的去路,那为什么他不能选择搬家呢?
或者他为什么不能直接打通这座山,非要把山搬走呢?
而且愚公梦想的子子辈辈搬山的事情,不仅不是给子孙谋福,反而是在给他们制造麻烦。
这不是执念是什么?
出发点是好的,方向是对的,这样的坚持才能称为坚持,否则就只能叫执念。
蒙古电影《黄金宝藏》就是一个关于执念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代摔跤冠军没有儿子,便把女儿当儿子养大的故事。
《黄金宝藏》上映于2016年,豆瓣评分8.3分,也曾赢得蒙古奥斯卡15项大奖提名。
这样一部小众电影能脱颖而出,全都是因为电影中宣扬的人性和真情。
一,把女儿当儿子养,只是因为一代“霸王”的执念
影片的开头,一位白衣女子立在奥佛山下,远处一匹白马向她跑来,等她去抚摸那匹白马时,白马身上却掉下来许多散落的珍珠,女子惊慌失措中接住了一颗,下一秒女子醒了过来,原来这是她做了一个胎梦。
转眼镜头来到了那达慕摔跤节上,“霸王”蔡问已经连续10多年赢得了那达慕摔跤冠军。
正当他高兴时,世敌却对他说了一句话,还抱着儿子不屑地看了一眼他,蔡问脸上的笑瞬间就凝固了。
这之后不久,蔡问的妻子就生了,当产婆告诉蔡问时,蔡问的笑容又再次凝固,天上也是一声响雷,接着下起了暴雨。
随后蔡问进到了毡包,自言自语地说“这不是女儿,这是儿子”“霸王蔡问生儿子了”,但他的妻子却含泪摇着头。
这一切刚好与影片开头胎梦的破碎形成了对照,蔡问想要儿子的愿望落空,对于儿子的想法他也由渴望变成了一种重男轻女、自欺欺人的执念。
因此,在第四个孩子出生时,蔡问才会像精神错乱似的宣布他生的是儿子,这也为以后女主悲惨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蔡问给他的“儿子”取名为泰平,意思是安静、不哭、听话、可爱,而泰平确实也如父亲期望的那样:留着寸头,抽着大烟,驯着骏马,蔡问也经常亲吻着他的“儿子”,看起来一片和平。
而当泰平为了父亲的尊严,和杭凯打了架,偷跑去山洞时,她才会戴上假发,珍珠发箍,穿上女装,哭诉自己的命运:自己一辈子只能为了父亲的执念,扮作儿子活着,而当泰平再次回到家,却又得做回那个听话、坚强、不哭的儿子。
泰平明知道父亲的做法是错的,却从没有去反抗,而是一直按照父亲要求她的方式活着,你觉得泰平傻吗?
二,重男轻女不是个例,而是一种遗留的畸形社会现象
奥佛山在电影中出镜超过了3次,说明了这座山正是蒙古重男轻女社会的标志性建筑。
奥佛山分为三层,最上一层是王公贵族,中间是男人,最底下一层才是女人。
而能上到山顶的,只能是男人。
从层级的划分上,我们就能看出蒙古社会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除了奥佛山蔡问也是整个蒙古社会重男轻女的代表。
蔡问一直把泰平当儿子养着,他要求泰平必须听他的话,如果泰平做错了一点,他就会抡起鞭子边抽边骂泰平和她的母亲。
蔡问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打人不对,他反而会为自己的暴行辩解:泰平的妈妈不听话,自己是在惩罚她。
蔡问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女人的命比驴子还贱”对于蔡问而言,妻子只是他传宗接代的工具,生气时的出气筒。
整个社会给女人传递的观念就是,你们要生儿子,为这个家付出,你们要孝顺父母,要听话,你们生来地位就比男人低。
因此,尽管泰平知道父亲的做法不对,也从来不会去反抗,并不是因为她傻,而是整个社会传输给她的价值观就是这样。
一旦泰平反抗,她和妈妈就会得到更残忍的打骂,甚至被扔进地窖。
泰平不仅无法反抗,她也不能寻求帮助,因为大家都知道泰平是蔡问的“独生子”,说蔡问暴打泰平和妈妈,说出去谁信哪?
如果你觉得泰平离我们有点远,那么金智英就离我们更近一些,她的故事也和我们更贴切一些。
金智英是韩国作家赵南柱的现象级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里的主角。
这本小说一经出版便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小说中讲述了女主人公金智英从出生到患上精神疾病的前34年的生活和经历,看完这本小说很多人都说在金智英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金智英出生在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体系里。
金智英有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
作为家里的老二,金智英从来不曾单独拥有某样东西,而她的弟弟却可以。
金智英也曾因为偷吃弟弟的奶粉而被奶奶打的经历。
女孩子在家里的待遇,从来没有人觉得不公,因为她们的奶奶和妈妈也都是这样过来的。
金智英的奶奶生了4个儿子,尽管只有金智英的爸爸在赡养她,但是她却会自豪地说幸好她生了4个儿子。
对于什么也不干的爷爷,金智英的奶奶也只是包容,因为幸好他不打女人。
金智英的妈妈在年轻时辍学,就为了供养她的哥哥和弟弟,而当她的哥哥和弟弟都出人头地时,却没有人记得她。
因为大家都觉得,女人为男人付出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
尽管金智英的妈妈意识到了女人的一生不应该全奉献给男人,可是在没有金智英弟弟前,她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
三,只有人性,才能最终战胜执念
《黄金宝藏》中,杭凯是泰平的“灾星”,也是泰平命中的贵人。
在泰平还是“儿子”时,她的内心是孤独而无助的,她把自己锁在“我生下来是女人,却是一条男人命,这点谁都无法改变。
”的牢笼里。
而泰平的身世被无意发现,泰平和杭凯两个人的关系也由针锋相对迅速转到了你侬我侬的甜蜜状态。
在杭凯面前,泰平终于不用再伪装,她开始真心地笑,她也开始害羞,也不用再假装坚强。
除了爱情,杭凯还给了泰平勇气和支持“你的生活,你做主,不是别人!
”也因此,泰平才开始决定要做女孩子。
泰平的身世被揭穿,还和杭凯在一起的消息被蔡问得知时,蔡问依然拿鞭子毒打了妻女一顿。
当蔡问等待泰平像以前一样没事似的出现时,泰平却当着蔡问的面脱光衣服,哭着说”爸,我是你女儿”,一怒之下蔡问又把泰平扔进地窖锁了起来。
直到泰平脱光衣服反抗时,蔡问都在自欺欺人,他不承认泰平,也不承认自己有错。
在泰平的姐姐纳兰回娘家生孩子时,蔡问才终于开始醒悟:多年来泰平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以自己的开心为开心,蔡问也终于意识到是自己的执念害了泰平。
此时,泰平也在地窖里,对母亲说出了多年来她一直想说的话,母亲变哑是因为父亲,母亲因为爱父亲才会纵容父亲对母女俩的伤害。
泰平最终被妈妈偷放出去,选择了跟杭凯私奔,只是这次她不愿意再住山洞,她要做一个女孩子。
而另一方面,纳兰的孩子出生,蔡问见是个男孩,终于松了一口气似地说这个孩子是天赐的,电影也算是走向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蔡问是否还会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呢?
答案是一定会。
蔡问跟妻子道歉,说妻子是对的,他说泰平一定会原谅他们的。
蔡问内心的想法就是父母永远是父母,父母永远是对的,就算父母给子女造成了伤害,子女也应该原谅父母。
而蔡问接过纳兰孩子的蔡问第一个动作就是看看孩子性别,这也说明了蔡问还是没有忘记“儿子”的想法。
很多网友对电影的结局并不满意,认为蔡问没有得到惩罚。
其实,这个结局对泰平来说也算比较好了,至少她能不再被蔡问的“要儿子”的执念所束缚,她可以和心爱的人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她是自由的。
能化解执念的只有真情和人性,真情能唤起施害者内心的美好回忆,人性则是让他们从错误中醒悟的利器。
电影的主题是探讨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问题,虽中心起地高,但拍摄时能处处落到实处,刻画细腻。
处处的细节中,都感受到了这样或那样的男尊女卑。
霸王在摔跤场上被财主家讽刺家里没有男丁霸王在知道老婆生了一个女孩时却说我们家有儿子霸王从小让女儿装男人,全然不顾她的感受霸王总是将自己的怨气撒到老婆身上……可以窥见大主题下的电影描写手法都是极其细腻而到位的,但更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泰平和杭凯的爱情。
起初杭凯对泰平的爱就是来自于性冲动:第一次看到泰平在瀑布下嬉戏时迷人的身体曲线,他就知道自己的世界不一样了。
杭凯的爱起于色,但又深于心:他阻止了两个同伴对泰平对调侃,帮她解围他主动帮泰平处理伤口(虽然色色地解开了她的裹胸)他阻止了众女生对泰平的搜身,并不在乎大家对他的看法,说泰平是男的他愿意放下一切和泰平私奔(虽然这个举动挺蠢的,但不得不说是爱情的力量)他主动跑去跟泰平的爸爸谈话,说自己爱泰平,并告诫他要把他的做的事公之于众泰平的爱也是非常直接大胆,雅安不和杭凯亲热,只是说我们只有结婚后才可以,而泰平却不顾后果去和杭凯在一起(虽然这个举动也挺冲动,但这就是爱情啊)虽然电影中有一些逻辑硬伤,为什么这么封建的父亲突然幡然醒悟,为什么这么浪荡蛮横的浪子突然专情专一又体贴他人,都没有讲清楚。
但是我觉得只是在100分的电影里减去20分而已,依然不影响剧情的戏剧性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泰平的小女人,敢爱敢恨,看见杭凯在爱情里的孩子气,满眼都是泰平的样子。
虽然这个爱起源于性冲动,但这就是美好的爱情的样子啊~
我不愿意把它定义为爱情片,可是结尾女孩摆脱束缚,和心上人在一起了……弗洛姆《逃避自由》说,自由是摆脱束缚,也是放弃原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于是泰平的母亲选择了逃避自由,换来的是“比驴子还贱的命”。
泰平摆脱束缚后,她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
可是影片戛然而止,所以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部爱情电影,爱情的造梦机器。
但是,也是一部女性主义的题材,雅安这个女孩,没有太多人设限制,是一个简单的女孩形象,她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商获得自己的地位。
泰平是女儿身,可既要承担女性被歧视的命运、男性的规则,她身上有很多复杂的东西,我感动的一个点在于洞穴内她像女娲一样给孩子讲故事做织补。
泰平的反叛,在于爱情给她的新鲜感和逃避现实,也在于女儿对父亲期望的反叛。
她有努力去达成父亲的愿望,可是这个愿望和她本身的自由意志相互矛盾、相互蚕食。
杭凯的形象,仿佛是一个尊重女性的人,尊重泰平独立的人格,实质呢?
影片最后以蔡问获得一个男性继承人为结局,我有点茫然。
什么是天意呢?
是悔过之后才有愿望的实现吗?
性别的对立依然存在吗?
很矛盾。
大半夜让我坚持不睡看完了。
喜欢这种就简单讲故事,也不强烈地要抒发表达讽刺什么,能从里面看到什么全凭观众。
女主角的扮相是真正做到了女扮男装到以假乱真的地步,那个头发剪得比男主角都短,我有时候看着都觉得是俩男同在谈恋爱hhhhh,男主角你这样也能爱上女主角多少有点双性恋潜质了hhh男主角一开始感觉比较猥琐,但后面人设立得就还好。
整个剧情又尬又好看。
有些地方处理得比较粗糙。
设定元素比如男主女主两家互相死对头,男女主也结梁子还打架来着,女主女扮男装,男主还是财主儿子富二代……种种加在一起太狗血吸引人啦。
男主角那个偷亲女主的那处有苏到我。
女主角第二次从山头后面主动女装给男主看,嫣然一笑美到我。
不过我猜到某些豆瓣女估计不会喜欢,比如里面对于男女的性别角色定位非常死板分明,女主也一心觉得所谓女人就是打扮漂亮,给男人生孩子。
即便她有着驯马的好手艺。
还有爸爸被轻易宽恕,以及最后那个抱着外孙子说我家总算出男孩了,这是上天的恩赐——爸爸你真是爱男宝人设从头到尾立得死死的!
说到立人设这块,女主有个习惯小动作,就是用手去扒拉头,小时候就喜欢,长大了不管是男装时还是女装时也喜欢做这个动作hhh演技都非常好。
女主角演少年时期遭遇家暴软弱无助时那种哭得快要哮喘的模样,任谁来看都要忍不住心疼心软。
小反派女闺蜜人设也很简单,作为女主的青梅竹马好朋友时很仗义,面对心爱的男主时自恋愚蠢(当然人长得漂亮是有自恋的资本的),同时被男主占便宜时人也清醒,不像某些恋爱脑直接交出去了。
知道被女主挖墙角时,嫉妒的嘴脸直接转反派做坏事,非常自然又简单地立好了。
又不至于单薄。
话说回来,电影顶多批判了重男轻女现象,以及为女人的卑贱地位发声,也批判了女性被家暴的悲惨现象。
但是同时在女权人眼里,又会觉得远远不够,觉得导演觉醒不够,仍然觉得导演对女性的性别角色定位也是性别歧视。
但是那样故事可能就要复杂了,这只是个男女爱情故事。
另外,其实整个电影也挺现实的,包括女主角对女性就是打扮漂亮给男人生孩子的思想,以及最后父亲和解除了对女儿的爱还有一半是因为家里出了个男孩儿而且直接誉称男宝为上天的恩赐,女主角和男主角最后是靠着私奔成全爱情——很多问题事实上其实都没有解决,但是电影外的现实就是如此呀。
人根深蒂固的思想会变吗?
不太可能会变的。
有观众看了这个电影,对妻子女儿稍微有点理解,少打几顿,就已经是进步了。
泰平的出生,就是一个弥天大谎,一个夹杂着世俗的偏见与愚昧的谎言。
这跟草原文化对男权的崇拜有关,霸王蔡问再强,没有儿子,就是一头没有爪牙的狮子,所以,他必须有个儿子。
有个儿子,必须有个儿子,这是霸王蔡问的执念,但我相信,这不是蔡问的夙愿。
看得出来,他对泰平的三个姐姐很是宠爱,并没有因为男女而有所改变,如果蔡问仅仅只是蔡问,可能泰平的悲剧不会上演。
对女儿超级温柔的爹
一家人都特别期待弟弟~但,他是草原英雄,他需要一个继承人,来继承他的荣耀。
于是,泰平诞生了~她是蔡问的骄傲,蔡问虽然也会发脾气,可他看这个老儿子,永远是志得意满和意气风发。
可是,这个谎言是个美丽的泡沫,迟早也还要破灭的。
泰平长大了——尽管她口齿伶俐,能言善辩;尽管她喝最烈的酒,驯最桀骜的马;尽管她和雅安形影不离,青梅竹马,他比男人还要男人,那也改变不了她蠢蠢欲动,喷薄而出的少女心。
喜欢珍珠发卡的小女生~她渴望做一个女人,渴望做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也会有暗恋的男孩子,即使这个男孩子总是欺负她,还和自家是世仇。
有被虐倾向?
男主这会儿很渣~如果杭凯没有爱上她,可能这个谎言还能够再撑几年,但,故事就是这么戏剧性……杭凯为什么爱她,我一直觉得是源于性爱的冲动,最后忠于自己的内心——那个月夜,他无意间窥见了沐浴的泰平,性感而迷人的泰平(女主身材真的是美得惊人),他就知道,这个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身材真的好好呀~人前,他有意无意的维护泰平,人后,他故意的戳破泰平的身份,是作弄,也是希望泰平能光明正大的做她自己。
这里感觉很欠打泰平陷入爱河,她穿着女装跟杭凯在草原上飞奔,一起偷窥人家夫妻亲热。
天啊,杭凯真的是个老司机,一看就是熟门熟路,泰平没见过这个套路,真是又羞涩又懵懂又好奇。
然后,我估摸着之后他俩自己实践过了,捂脸(*/∇\*)。
话说,杭凯这个人出场的时候是个浪子,是个惹是生非的纨绔,骑着摩托到处撩驾,看见漂亮姑娘还要到处撩拨……(对雅安太渣了,不怪姑娘最后黑化哈。
)
带小姑娘去看不可描述~
恶作剧后两个人逃跑~
很欲念,身材都好好
带小姑娘做不可描述~
被渣的姑娘爆发了~是泰平改变了他,他开始骑马,开始变得温和,开始变得执着专一,开始变得有责任心。
当人们羞辱泰平不男不女的时候,他站出来证明泰平是个男人,把自己陷入了爱上男人的囧境;当他邀泰平出来私奔失败后,他去找岳父谈判,被岳父蔡问揍了一顿……
好吧,你承认你自己的基情~他比泰平勇敢,他的坚持才是最后泰平重获新生的关键,蔡问虽然很生杭凯的气,但最后还是意识到自己的错,放过了泰平,也放过了自己,于是夜半策马回家放他小女儿的自由。
这声岳父,快要气死岳父啦
翁婿对立,这里很好看~当然,这时候的小女儿已经跟心上人私奔了,他晚了一步,收获了一个外孙,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终于盼到了继承人外孙~
私奔去的小两口~故事的最后,一匹白马奔驰在圣山上,应该是蒙古文化,大约是象征自由和幸福吧。
算是大团圆结局吧,挺好的~
白马自由奔驰~最后提一句:蔡问和杭凯他爹为啥是世仇,不知道,但有一点是,杭凯他爹嘴欠,输给蔡问了还要讥讽他没儿子:“我输了不要紧,我有儿子,你没儿子,赢了有什么用哦~”
有儿子就是胜利论,拉踩金花们的爹这事儿促使蔡问偷龙转凤,变出个假儿子来,然后,他儿子最后跟蔡问的假儿子私奔了。
——这告诉我们什么,嘴不要太欠,好么?
还有一幕,是杭凯损蔡问的女儿,说哪个傻子愿意娶蔡问的女儿哦~结果,自己挨蔡问揍也要跟人姑娘私奔,真是祖传的嘴欠。
——别胡乱下断言,谁知道哪朵云彩会下雨呢?
是你,你是她家最后一个傻瓜
大家都说最后的转折很生硬,不过我觉得导演没有拍泰平怎么出的地窖,可能是有另外一种结局,梦中的父亲与她和解,与她的母亲道歉。
梦中的最后,她的脸上伤疤也不见了(这里看着很像做梦,光打得很亮,刚开头母亲做梦的时候也是光打得很亮。
而且以梦为开头,以梦为结尾也很妙。
)与杭凯也一起见到了母亲说过的梦中的白马(这里更奇怪了)。
这个结局让我有一种卖火柴小女孩的感觉,也许地窖太冷,梦中就梦到了所有不属于泰平的温暖吧……
看这部电影有点先入为主了,看到泰平教训自大的杭凯,在驯马上赢了杭凯后,我以为的剧情走向会是泰平参加了那达慕大赛并赢得比赛,正面对抗杭凯,赢得了杭凯的钦慕,而且登上了原本只有男人才能登上的圣山,发出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呐喊,然后被杭凯偶然撞见自己是女儿身,但最后克服重重困难走到了一起。
但实际的剧情走向却是泰平一直想做回女子,做男子只是为了满足父亲蔡问的私心,最后蔡问幡然悔悟,然后家族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很难被看成是一次彻底的觉醒,或许,对于蒙古的观众来说,或者仅仅对于导演的想法来说,让人做回自己已经是对父亲霸王蔡问的一场激烈的反抗,认同自己的身份,需要爱并勇敢的寻找爱也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觉醒。
泰平女扮男装,扮的太像了,这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地方所在,但也导致这部电影在观感上有点奇怪,或许是已经习惯影视剧中扮女硬说男的做法,也或者是因为电影在剧情推动上略显生硬,比如杭凯是怎么从前面小混混一样的性格赢得泰平的青睐的,但或许本国观众并不觉得奇怪?
这就不得而知了。
没想到看到最后,最多的弹幕是“有这样的男人受苦也值了”。真是糟蹋了这部电影的内核。
不好看
青涩懵懂,女身男命,顺从驯服,反抗挣脱,荣耀屈辱,黄金宝藏。困于地下的怪物,冲破父权的枷锁。你的爱给了我做自己的勇气。
一切都很质朴自然,评分这么高可能是没见过外蒙古人的生活
《黄金宝藏》心高气傲老冠军,生养假子续光荣。天性难违爱红妆,泉边幽会托此身。强把珍珠作黄金,重男轻女恶俗风。剽悍民族草上飞,管窥方知劣根深。
拍的有点像纪实片,视听语言啥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是不太专业的。但是能看。
剧情不行,女主角居然和混混在一起了,太扯了
表演略浮夸…情节挺老套蒙语听起来真的跟韩语一样
一星献给女主的演技和bgm 一星献给女性主义
第一次看蒙古电影,小制作的感觉,女扮男装太入戏了完全看不出来,这么明显的重男轻女弹幕还有在洗说是民族的文化,乌鱼子,看了剧评就没看完,一方面审美差异太大,一方面结局不行
内个蒙古汉子还蛮符合gay子的审美的。
蒙古片也能这么细腻,结尾略仓促“我十亿分爱你”
如果我有罪 请让法律制裁我 不要让我看这种尴尬的坏人神反转 家暴狂就是家暴狂
一个较独特的片子,故事有意思,本来可以做到更好的,整体完成度不错。
草原上的性别歧视和禁忌
重男轻女就是傻逼
剧情其实很简单,有点远古玛丽苏那种,财主儿子x女扮男装,先冤家后欢喜。场景也都是在草原上,第一次看蒙古电影,有点新奇。女主的男装挺牛,女装又特别羞赧娇俏。男女性别话题没有深入,各地的重男轻女得都有点让难受。
爱情线来得有点突兀,结局走向不太真实。两个人怎么生活下去呢?双方家庭都放弃了吗?
好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