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马修·兰金
主演:丹·贝尔尼,凯瑟琳·圣罗兰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19
简介:本片取材自加国前总理麦肯齐・金的日记。特以超8和16mm摄影机拍摄,引用真实世界人物的语句,并搭设大量场景与动画营造怀旧时代感,还偷渡了反串、3P、恋鞋癖、种族及纵欲等多项议题,揭露奠定加拿大基础的沙文主义殖民态度,也顺势造就一段荒诞怪奇又爱到卡惨死的假传记爱情。详细 >
全程懵圈。
很新穎的手法,大量的佈景和道具比較像是舞台劇。對加拿大歷史真的完全不了解,但就算如此看下來還是覺得挺有趣,加入了很多元素,包含戀物癖、反串等讓這部電影更顯惡搞,不過可能是我對歷史本來就一竅不通,對我來說就是一部比較普通的電影了。
二十世纪
恕我没看懂,这部电影的政治讽刺在哪?
结局给我整伤心了#BIFFest2020
3/5 邪典cult片,几处很重口味,了解历史再来看才能明白背后的戏谑和隐喻,导演个人风格蛮突出的,but not my type.#桃花岛观影团#
这cult片...舞台剧的框架加上纪念碑谷的布景设计,还有仿有声电影初期的拍摄...另外查了下主人公,貌似没啥黑点而且反而应该算是蛮正面的历史人物的...除了对超自然/神秘主义的狂热一点..."所以才有这个荒诞主义风格的叙事啊"...
又见弗洛伊德性学说,受《窈窕疯人院》启发而产生的戒瘾博士,借鉴《上海小姐》的冰场对决,民主内部救人与杀人的两派思想,政治家依赖迷信、回归母体的路线。对三角形良性的泛滥运用不知是否指代了国家关系。荒诞的画面让人欢欣鼓舞,考核总理候选人技能的桥段娱乐性满分。
高开低走,但是创意真的很好
不了解加拿大历史的,只一个劲的笑,手淫惩戒所,我笑死了
风格挺喜欢的,拍得很复古,但看不懂。
Heavily infulenced by Monty ~
像《二十世纪》这种迷幻复古Cult片近年在欧洲电影体系中非常多见,虽然本片产物加拿大,也从众多细节可以看到前者的身影。图像化的舞台制景,符号化的意象元素。荒诞的叙事,诡异的色彩,看似在当今主流电影体系中是小众异类,但在此类作品中,却依然开始呈现语言体系上的重复平庸。是否讽刺加拿大历史,作为非语境下的观众难以得知,但放置在此类作品中,却不过是同类剧作模板套用在了不太相同的故事之中而已。况且这种叙事模式,早就证明了其在剧作节奏上的严重不足。
现在的加拿大就是个附属
这周的前十都什么奇奇怪怪的片子啊。荒诞。
导演给了极大的后世想象力将既定的史实放入一个几何艺术中的棚拍摄影当中 将现代同志元素以及变装符号以极低成本的恶趣味凑进一个恋物癖的精神心理世界 可一点也不令我感到好笑 只觉得难过…
挺恶趣味的倒是。
蛮带劲儿的cult片,对政治领导人形象的戏谑我觉得蛮精准的,真空生活里的人上人,岂不就是这样矫揉、空洞又低智。
荒诞,看不懂……
很生动的历史演绎(借古讽今),自由意志在意识形态博弈和权力规训中消亡,作为在当下回顾加拿大摇摆定位的作品足够清晰(官僚主义,阶级剥削以及魁人党的崛起);形式架构有机化用了表现主义和装置艺术美学,找寻政治讽刺喜剧与酷儿实验间的连接,杂乱的元素堆叠是个体感官放大的具象化,可看性不低,至少在同方向内强于盖伊马丁和芒蒂格的新作,期待月底参加导演本人出席的新作放映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全程懵圈。
很新穎的手法,大量的佈景和道具比較像是舞台劇。對加拿大歷史真的完全不了解,但就算如此看下來還是覺得挺有趣,加入了很多元素,包含戀物癖、反串等讓這部電影更顯惡搞,不過可能是我對歷史本來就一竅不通,對我來說就是一部比較普通的電影了。
二十世纪
恕我没看懂,这部电影的政治讽刺在哪?
结局给我整伤心了#BIFFest2020
3/5 邪典cult片,几处很重口味,了解历史再来看才能明白背后的戏谑和隐喻,导演个人风格蛮突出的,but not my type.#桃花岛观影团#
这cult片...舞台剧的框架加上纪念碑谷的布景设计,还有仿有声电影初期的拍摄...另外查了下主人公,貌似没啥黑点而且反而应该算是蛮正面的历史人物的...除了对超自然/神秘主义的狂热一点..."所以才有这个荒诞主义风格的叙事啊"...
又见弗洛伊德性学说,受《窈窕疯人院》启发而产生的戒瘾博士,借鉴《上海小姐》的冰场对决,民主内部救人与杀人的两派思想,政治家依赖迷信、回归母体的路线。对三角形良性的泛滥运用不知是否指代了国家关系。荒诞的画面让人欢欣鼓舞,考核总理候选人技能的桥段娱乐性满分。
高开低走,但是创意真的很好
不了解加拿大历史的,只一个劲的笑,手淫惩戒所,我笑死了
风格挺喜欢的,拍得很复古,但看不懂。
Heavily infulenced by Monty ~
像《二十世纪》这种迷幻复古Cult片近年在欧洲电影体系中非常多见,虽然本片产物加拿大,也从众多细节可以看到前者的身影。图像化的舞台制景,符号化的意象元素。荒诞的叙事,诡异的色彩,看似在当今主流电影体系中是小众异类,但在此类作品中,却依然开始呈现语言体系上的重复平庸。是否讽刺加拿大历史,作为非语境下的观众难以得知,但放置在此类作品中,却不过是同类剧作模板套用在了不太相同的故事之中而已。况且这种叙事模式,早就证明了其在剧作节奏上的严重不足。
现在的加拿大就是个附属
这周的前十都什么奇奇怪怪的片子啊。荒诞。
导演给了极大的后世想象力将既定的史实放入一个几何艺术中的棚拍摄影当中 将现代同志元素以及变装符号以极低成本的恶趣味凑进一个恋物癖的精神心理世界 可一点也不令我感到好笑 只觉得难过…
挺恶趣味的倒是。
蛮带劲儿的cult片,对政治领导人形象的戏谑我觉得蛮精准的,真空生活里的人上人,岂不就是这样矫揉、空洞又低智。
荒诞,看不懂……
很生动的历史演绎(借古讽今),自由意志在意识形态博弈和权力规训中消亡,作为在当下回顾加拿大摇摆定位的作品足够清晰(官僚主义,阶级剥削以及魁人党的崛起);形式架构有机化用了表现主义和装置艺术美学,找寻政治讽刺喜剧与酷儿实验间的连接,杂乱的元素堆叠是个体感官放大的具象化,可看性不低,至少在同方向内强于盖伊马丁和芒蒂格的新作,期待月底参加导演本人出席的新作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