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摇滚狂花

摇滚狂花,Rock & Roll, Mad Flower,Rock it, Mom

主演:姚晨,常远,庄达菲,李逸男,赵子琪,代乐乐,李俊墨,李雅男,袁弘,苇青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2

《摇滚狂花》剧照

摇滚狂花 剧照 NO.1摇滚狂花 剧照 NO.2摇滚狂花 剧照 NO.3摇滚狂花 剧照 NO.4摇滚狂花 剧照 NO.5摇滚狂花 剧照 NO.6摇滚狂花 剧照 NO.13摇滚狂花 剧照 NO.14摇滚狂花 剧照 NO.15摇滚狂花 剧照 NO.16摇滚狂花 剧照 NO.17摇滚狂花 剧照 NO.18摇滚狂花 剧照 NO.19摇滚狂花 剧照 NO.20

《摇滚狂花》剧情介绍

摇滚狂花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女子摇滚乐队“狂花”曾在国内风靡一时,但是主唱彭莱(姚晨 饰)在遭到老公和队友感情背叛后,撇下独生女白天愤而远赴美国发展。此去经年,并没有闯出什么名堂的彭莱收到了前夫去世的消息,于是启程回国寻找女儿。此时白天(庄达菲 饰)已经出落成19岁的大姑娘,出于对母亲的怨恨,她对忽然归来的彭莱充满敌意,处处作对。偏偏彭莱又是个不怕事的主儿,两个女人就这样你来我往,冲突逐步升级。 许是骨子里对音乐的极致热爱,又让彭莱、白天以及她们各自的好友走到一处,为了心中音乐的梦想,决心与命运再搏一次……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给工藤新一的挑战书~离别前的序章盛夏今天也很抱歉你是我目光里的星利伯拉梅号:风暴之后花右京女侍队OVA加州靡情第二季飓风行动故乡搏击谷丑女贝蒂:故事继续第一季雄狮归来给小酒馆女子喝高杯酒好比是最终迷宫前的少年到新手村生活一般的故事马路对面的房子神警郝万忠领养惊魂格林第六季无穷之路不思异:志怪白尾鹿猎手的遗产来找我未来天后意外收获笑容的代价贱女孩我们的美好时代第一季发展受阻第三季艾伦·德杰尼勒斯:感同身受赤子英雄

《摇滚狂花》长篇影评

 1 ) 穷人没得选择,但要记得珍惜身边的人

气质这块姚晨真的拿捏的妥妥的00后这批小花感觉出彩的不少,庄达菲,麦麦,李庚希,张子枫剧情上搁现在估计又有一堆家长投诉,甭管是真的,还是炒作,主线非主流混子渣渣妈妈搞乐队,读书不咋地骗学校搞休学的女儿也搞乐队,女儿大学不知道算不算早恋,一个闺蜜卖卫生巾破产,另一个闺蜜抢了自己的老公还成了自己女儿的后妈这乌七八糟的剧情从头到尾看不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全是让人想史的负能量何况,生活糟心的一塌糊涂还是其次,关键姚晨这么个混子素质更是不可描述的差酗酒,蹭吃蹭喝粉丝和死党,弄虚作假卖房,从不看望自己老妈,假装失忆骗人参赛,还想把自己女儿给淘汰了,完完全全就是个自私自利的酒鬼童年阴影也好,自我保护也罢,总之最后就长成了这么一个渣渣更让人感慨的是,看完后会发现,作为穷人,有时候真的很难逃脱这种构式的生活,更别提什么所谓勇气啥的,去面对生活的打击,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去挑战未知的前路,去实现心中的理想了穷人可能就只有这么一套卖了就没地方住的房子,愁苦的时候顶多就叫几个朋友点几瓶啤酒吃点小串,没钱没车没工作也只能低声下气去打工,过气了更是没啥可挑的有活干能赚钱就行穷人的生活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生存,心里的想法再暖和,出了门还是得面对三伏三九令人欣慰的是,人并不是独居动物像剧中姚晨那样,都能有粉丝,大崔,俩闺蜜这种几十年交情的朋友,不管中间起起伏伏,不管自己有多少能力,至少还是会尽可能伸手拉你一把的这种好朋友所以,周围任何的人,亲朋好友,哪怕敌人对头,这是最值得珍惜的

 2 ) 好久没看过这种全员精神病的国产电视剧了

首先我不知道摇滚乐咋玩,其次我也不知道乐队咋玩,我就是个看剧情的(当然歌确实都挺难听的)。

但这个戏情节人物属实都挺有意思,好久没见过这种全员都真的有大病的国产电视剧了。

虽然我估计最后的亲情线和成长线还是得回到孝悌廉耻忠义礼信上,但至少现在看,大家真的在行为上都是精神病。

姚晨被她女儿毫不犹豫一把推进河里的时候,未免太痛快了。

怎么弹幕里还有人在那挑挑拣拣女儿是不是任性呢,她肯定是啊!

这里有一个人不任性纵情的吗?

任性,多爽啊[doge]以及这个戏只有12集,太令人快乐了,应该能在我对它感到厌烦之前看完。

剧情推进节奏很快,姚晨明明是死了前夫回国见女儿的,开头居然除了出现在电话里的“老白死了”,没有给前夫一秒钟的戏份。

母女没有一个人对前夫和爹表达一丝留恋,直接开干,爽快。

另外庄达菲不错,长得灵,戏也灵。

 3 ) 最后一集的解读

最后一集信息量好大呀(已经看过原来的那个剧本结局,同时觉得这个结局也蛮好的吧)。

彭莱白天不愧为母女吧,两个人乍一看都很狠,但是你细琢磨吧,又能品出一点柔情。

彭莱表面上:为了赢不择手段挑了个最弱的白天乐队,实际嘛:为了让最弱的白天乐队成功晋级,故意挑选他们做对手然后输掉(这点虽然有争议说彭莱并没有故意输掉,而是真的因为耳聋的问题,但是我觉得一来如果不是故意的话,那彭莱一开始就没必要挑选白天乐队,彭莱这么不可一世的自信还会怕自己跟别人比会输?

会容许自己真的选个最差的乐队来比?

二来前面情节说她都有肌肉记忆了,不至于因为耳聋而严重跑调吧,明明前半首还是好好的。

三来比赛输掉后的发火显得有点刻意,在美国彭莱遭遇过摇滚梦碎的滋味,她的反应是试图自杀,那么在这里,如果真的是因为自身的疾病导致演出的失败,她这么一个以丧为底色的人,应该是会对生活失去希望吧,会丧到连对别人发脾气的欲望都没有吧) 。

白天表面上:既然你欺骗我,那我就报复你,给你希望再让你失望。

实际上:内心哭唧唧,我之所以这么对你是因为在你生命的最后时刻你还只想着舞台,心里一点也没有我,我不甘心,不能让你爱我就让你恨我(bushi)。

最后弱弱的问一句:那个装满冰淇淋的行李箱是哪冒出来的……

 4 ) 一⭐,大可不必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无可厚非,但打一星真的让我不得不为了平衡,特意为该剧激情打上五星了。

一⭐,真的大可不必。

女权、摇滚,这些是不是这部剧的宣传噱头我不知道,反正我看到的并不止是这些,我看到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

结尾处,彭莱昏迷中跟另一个白色衣服的自己对话。

彭莱说,她搞摇滚就是为了要让自己刀枪不入,她把爱给戒了。

白衣马上反问,你真的不需要爱吗?

彭莱回答,我他么上哪找爱?!

是的,或许大部分人对摇滚的定义都是酷,冷漠,爱谁谁,天不怕地不怕,就像彭莱在舞台上拿吉他拍陈月一样。

有评论说,彭莱自己本就和丈夫关系不好,因为姐妹跟自己老公领证就打人,所以这不是女权。

但我想说,人家也没说这是女权,更重要的是,彭莱伤心的是姐妹和丈夫的同时背叛吧。

自己跟老公关系再稀巴烂,那也是自己的事,姐妹进来插上一脚算怎么回事?

我要是彭莱,我也拍陈月,俩都在更好,一起拍!

再说到与原声家庭的和解。

彭莱看上去是一副洒脱恣意的模样,谁的看法都不在乎,对亲生女儿都可以“下得去手”,完全没有当妈的样子。

到最后又要一副全世界都要原谅她,尤其是连12年没见过的女儿都该原谅她,惨兮兮又苦大仇深的样子,所以这样,人设就割裂了?

女主又当又立了?

我想不是吧。

彭莱她是要爱的啊,她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白天的啊。

可为啥这么别扭呢?

她害怕呀。

她从小就没感受过什么是爱,感受的是什么?

是被抛弃,是背叛,是被随意打骂,甚至被践踏。

你问她爱是什么,她怎么可能知道一个自己从来都没见过的东西呢?

她所有的别扭都来自于她强烈的不安全感,万一表达了被拒绝了怎么办,她会受到伤害的呀,就像小时候一样。

她表达她想留住父母就可以不被抛弃么?

她表达不想挨打就可以安然无恙么?

所有的现实都特别残酷地反复告诉她:你,就是会被拒绝的!

你,不值得被爱!

所以,我相信彭莱是需要被爱的,也是需要表达爱的,就像她为白天写的歌一样,即便不懂得,也凭着满心的爱意表达了出来。

我同情她,也理解她。

或许,这也是编剧想表达的吧,人性是复杂的,但爱永远是每个人的必需品,不管你搞不搞摇滚。

至于摇滚的定义是什么,我不确定,但正如白衣彭莱说的一样,摇滚也是要表达爱的。

摇滚,不会让人刀枪不入,更不会让人戒掉爱。

至于与原生家庭和解,不管是彭莱与妈妈的,还是与女儿白天的,确实可以不强求,只是在我看来,原谅他人最大的收益者还是自己。

没人能在仇恨里过得很好,放过他人,最终放过的是自己。

非要说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太短了,完全不够看啊。

而且姚晨简直人形衣架,穿衣服也太好看了吧!

妹妹也不错,人美演技也不拖后腿,未来可期嘛。

 5 ) 又狂又loser

一开始我打了四星,现在12集全部看完了,结局不如前面的好——差不多从倒数第三集,就不如前面的好了,但是我反而想打五星。

为啥?

就为这剧尊重专业、尊重观众。

确实,结局让人憋气,但是现有条件下,好像也是想不到更好的处理方式了。

《摇滚狂花》算小众剧,不是常规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更不是“宏大叙事”。

可,我觉着它算爽剧、算大女主剧、还算喜剧。

剧本好、导演好、演员好。

姚晨、常远多优秀就不说了,年轻的庄达菲在前辈面前也不怵。

其他演员也都强,没一个掉链子的,各个给人深刻印象。

这才叫大女主剧呢好不好,大女主不大女主的,不在于能不能“成功”,在于女主是不少表达的那一方、观察的那一方、主动的那一方、演绎的那一方。

作为电视剧,要好看,肯定要有爽点,这部剧的爽点恰到好处,收放自如,尺度合理,还是那句话:尊重专业、尊重观众。

不煽情,不刻意、不挠人的胳肢窝。

在时间如此宝贵的今天,还能让你笑了又笑地看完这部剧。

就喜剧这方面而言,我只代表我个人地说——超越这些年的好些喜剧电影。

全程12集,女主支棱了几次也没支棱起来,始终不是“成功人士”;缺少母爱的女儿也没考上名校,外加一个得病的老母亲,大家当年都没有享受过母慈子孝,现在也没说是和解了,但是都不苦情,该咋就咋,直面生活,少想多做。

——“乐队只要上了综艺,就赚大钱。

”——“想什么好事儿呢?

我爱的是彭莱。

彭莱,我爱你!

”“滚。

”——“有点喜欢你了,你声音像单田芳。

”(这段是彭莱想支棱一次赚点钱,结果没收住把嗓子唱哑了。

)——“别以为我是个只会花钱的冤大头,告诉你,老娘年轻时候是个朋克。

”(这段是狂花乐队前队员、现企业家的鲜肉老公在外面偷吃,企业家整他,撂出的狠话。

企业家后面也破产了,反正也是loser了。

)对,还有老太太在酒吧用酒瓶子砸不讲道理的大汉。

还有,彭莱的女儿被男中年前辈性骚扰,彭莱骑在那男的身上拿鞋底摔。

这些桥段不是没见过,但是节奏就是刚刚好。

反正,爽点有,但是不泛滥,不刻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埋伏在那儿让人会心一笑又不至于笑得太放肆。

国产剧我看得不多,反正就印象不咋好吧。

《摇滚狂花》算正常,可这事儿就怕比,对吧,原本是正常,可一比,它就算真诚、勇敢、优秀,值得五颗星。

姚晨真敢,佩服佩服。

这剧肯定是小众啊,不是大制作,题材也不甜。

因为说来说去里头演的还是loser,女主也患病、到最后也没红;女儿也没有受到激励考上名校啥的,我就真怕这剧煽情,结果,这剧个性有,胆识有,脾气不咋好,煽情还真没有。

这里头的人的选择、人的狂、那口气儿,架住了,所以毫无颓势。

是,世俗意义上你可以说她不成功,可是她有自己的东西,她活着呢,还活得扎实。

你说她理想主义也好,说她才高运蹇也好,说她鸡贼讨厌也罢,说她不负责任也行,但是,她有自己的东西,她没妥协过,她甚至连酒都不愿意戒,这一点就胜过诸多人。

为啥说勇敢,因为头一回见到一部国产电视剧给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其他电视剧说来说去不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么。

 6 ) 论彭莱演混蛋演得太像以至于骗过了所有人

虽然知道彭莱一直就不走常规路,但是最后两集(指的是手术前)她的所有行为已经不是不符合常规了,甚至不符合她前10集的行为逻辑。

根据事出反常必有妖的规律,我开始重刷最后两集,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论点,即,彭莱是在演一个混蛋,并因为这个混蛋演得太像以至于骗过了所有人。

实际上,她还是那个不敢把爱说出口的彭莱,只能通过这种别扭地方式表达她的爱意。

这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论点,接下来我将一一阐述我的论据。

(当然电视剧评论和理解都是非常个人的事情,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各位来讨论)彭莱1v1挑战赛选白天乐队当对手,本来是打算推白天乐队一把的。

客观讲,白天乐队的实力并不容乐观,第一阶段之所以能够通过海选很大程度上占了风格的优势。

基于此,大概率白天乐队会成为挑战赛的众矢之的,所以就像彭莱自己说的,与其输给别人不如输给狂花乐队这种关注度高的乐队,起码留份体面,之后就算白天还想坚持搞乐队也会更容易一些。

彭莱这么说并不是托大,从海选和挑战赛选人现场来看,狂花有资格成为彭莱这样打算的底气。

而彭莱从刚得知1v1挑战赛的赛制之后就已经开始做这个打算了。

同白天一起吃“庆功面”的时候主动提出要在自己的编曲里加入电子,而白天是整个赛区唯一一支有这种风格的乐队,她想让白天被记住;同样,她跟安哲吃饭的时候也暗示过白天就是她的对手,不然就不会顾忌赢得精不精彩。

因为不管怎么说挑白天都算欺负新人,即使她不在乎那些骂名,但她不可能让乐队的其他人同样挨骂。

但彭莱没想到自己会在比赛的时候发病,这打乱了她的计划,一场用盛大的演出与舞台告别,为自己办一场体面的葬礼的计划。

彭莱是什么人呢,是一个不允许自己的脆弱被看到的人,也不需要被同情的人,尤其不想要被亲近的人同情。

不然她也不会在确诊之后选择一个人在公交站喝酒,装失忆把大家重新聚在一起再感受次追梦的快乐,并且不断地宽慰身边的朋友。

所以她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表演失利后,选择了愤怒,选择往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扎又深又准的刀子,这种混蛋行为的逻辑是彭莱一直的情感保护机制,她要做那个刀枪不入的人。

舆论的发酵是彭莱计划之外的事情,(主要我是觉得彭莱这种性格也不像会关注这些事儿的人),所以她想要重新回到舞台上为白天站台,把打乱的计划重新调回正轨。

既然第一幕的混蛋让大家相信,索性就再混蛋一次,这就有了那场荒唐的道歉,并再利用自己的病情逼大家一次。

虽然彭莱最后没能如愿,但她还是见证了白天的乐队证明了他们自己,被观众喜爱与欣赏。

所以她转身离开之前笑了一下,既有自嘲人算不如天算,还是没能实现完美告别,也得意自己的女儿性子上像极了自己,然后转身,坦然地走向手术台。

因为在彭莱看来,计划已经成功了。

如果白天没能收到文件袋,没耐着性子一条条看来往消息,没能打破砂锅问到底找大崔问过去的事儿,彭莱如愿用混蛋行为骗过了所有的人,然后自己沉溺在梦境里走向既定的结局。

可这份别扭的爱意还是被感知到了,无论是出于前辈对后辈的关心,母亲对女儿的疼爱都被感知到了。

彭莱的行为虽然充满了悲壮感的浪漫,但别别扭扭地表达爱意永远不如直抒胸臆。

 7 ) 狂花,一场悬浮的闹剧。

第6集给我整得泪目了一阵,本来前5集当荒诞笑话看得来着。

果然这喜剧的内核就得是悲剧才够味儿。

荒诞自嘲的风格也从第9集后变化。

彭莱那句“我认命了”开始emo。

第11集压抑氛围烘托到高峰。

真的恨这种背叛别人信任的人,一滩烂泥、不知悔改。

凭什么只有你彭莱有权利活在过去。

12集俗套的洗白。

凭什么只有你彭莱到最后都没长嘴。

为be而be,为和解而和解。

画面质感再好都没用,这剧本令人膈应作呕。

最后两集太烂了,不用二倍速看不下去。

口口声声摇滚梦,背叛大崔的期盼、背叛许多和陈月被唤起的摇滚梦、背叛罗俊十几年的迷恋。

彭莱你到底对得起谁?

如果最后只为了强行拍和解,那为什么不第一集就解释呢?

就算你彭莱没长嘴,那大崔他总有嘴吧。

一部悬浮的烂剧罢了。

 8 ) 不够懂摇滚,浅浅记录《狂花》

🌸嗯,还是那个我喜欢的芙蓉/小姚/盛男/宋玉秀/苏青青……由骨到皮,入木三分,炉火纯青,总结起来:姚晨没有让我失望!

🌿人物✍🏻 无论是片名《摇滚狂花》还是乐队名『狂花』,想必都是致敬了彭莱最爱的电影《末路狂花》,它的英文名字是《Gone Girl》。

在我看来彭莱也同样经历了出走的历程,一出走就是12年。

“我这一辈子最爱的音乐什么也给我不了我。

我给不了音乐什么。

因为我除了音乐之外一无所有”——大概可以瞬间点化彭莱这个角色,发生在她的一切,在故事逻辑上由此可以变得被理解和共情。

但就像《Gone Girl》的故事结尾:女人出走之后,就会变得自由了吗?

想必答案是肉眼可见的复杂。

🌿女性✍🏻 当我越多体悟和践行女性主义,越站在女性主义的视角思考,就越认为:女性主义的尽头是个体主义。

女性主义的真正内涵绝非肤浅的各种女权/伪女权,更并非试图激化性别对立,而是让个体,个体的感受和声音,合理地被对待和倾听。

剧情一定是带有很强故事性的,不少篇幅里甚至不乏夸张,我在观看过程中总是尽量过滤掉故事性,表演性,下意识的带入到生活本身,然后,我通常会比较绝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思考结束,生活继续。

丁慧茹与彭莱,彭莱与白天,就像是所有的母亲与女儿,相似又不同,不同又相似。

从我最近的成长状态来看,我开始愿意挖掘那些相似的部分,共通的部分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女性主义书籍和电影都会促使我思考,另我自己失望的是我似乎没什么头绪,在比较精确的维度上,得到确认的答案。

不过浅浅记录一下我目前为止的思考结果吧:无论如何,大部分母亲都希望女儿可以避开自己经历的所有苦痛,想留给她们几乎是所有光明与美好;女儿,(就拿我自己来说)希望自己一定有一部分生命经历和生命感知与母亲是牢牢连在一起的,只要生命不息,这份连结就足以提供给她足够的安全感与自我信任感,哪怕这种连结中带有痛苦的成份。

但是人表达自身情感的机制和习惯是千人万面的,也许母女可以很好的相知相伴,也许终身无法抵达相互理解。

一切取决于母亲本身是被如何养育的,以及她是如何养育她的孩子(放在母子关系上大部分也应该成立)的。

🌿叙事和表演☕️这部剧看下来,至少没让我感觉累,能在一定程度上接收到主创想传达的信息(但也没准都是我的自我投射哈)。

故事性和节奏都能达到我心中优秀的程度,尤其表演,姚晨姐姐,棒!

👍💐幽默替代了煽情(我可太吃这套了),其实是提升了故事的现实代入感,总之别动辄煽情就比啥都强。

虽说瑕不掩瑜,但瑕疵也是有的哈:个别情节似乎是夸张性和目的性强了点呢!?

🌿摇滚精神✍🏻摇滚的定义是什么?

摇滚就是为了打破一切定义而存在的。

所以,摇滚的存在就是为了不被定义的展现生命力,和爱吗?

 9 ) 《摇滚狂花》前四集观后感:

【母女关系:妈妈把女儿所有衣服扔了,女儿把妈妈床烧了】昔日的全国知名摇滚女歌星,离婚、舞台事故后远走他乡,女儿留给前夫,前夫的现任妻子是和自己搞了多年乐队的闺蜜。

12年后摇滚女星落魄回国,并检查出重症先兆,面对和自己当年一样“混账”的女儿,无计可施,最后只好把自己当年对对混账生活的经验教给女儿。

比“混账”更贴切地形容妈妈的命运的词儿是CD,但这个词实在是……就用混账这么代替吧。

因为12年未见,因为妈妈的性格,因为女儿成长期妈妈不在身边,母女二人刚见面,除了妈妈残存的一点理智,两人就像不共戴天的仇人。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地进行着毫无温情的社交,在这种睚眦必报的你来我往中,暗含的是女儿对妈妈长期不在身边的怨恨与遗憾,和妈妈不知如何与忽然就长大了的女儿相处的当妈妈的不熟练。

两个人都有摇滚的基因,绝对的倔强,绝对的一条路走到黑,女儿会物理攻击妈妈,是遗传了妈妈年轻时就经常把别人弄开瓢,妈妈收拾女儿时也不手软,是因为她打过架吃过苦下手知道轻重,知道这样调理小孩没事儿,但该教育的还得教育。

那么不像母女关系的母女,又因为她们太像对方、觉得只有她生得出来这样的她,的,恩恩怨怨的,母女。

【彭莱与白天&仙境与现实】彭莱,蓬莱,蓬莱仙境。

彭莱回忆彭莱时代的故事都是,热烈的青春,狂飙的摇滚,人们可以不顾生计地追寻梦想,梦有人买单,有人追随。

白天,光天化日,现实。

白天要面对的,是快餐文化已经成为文化正餐被端到了主桌的时代,没人在叙说摇滚精神,摇滚也要一小时二百的付费——摇滚,有价,的时代。

彭莱向往白天,她不能在活在虚幻里和黑夜里,她要站在大白天里,早上边吃边喝二锅头“透一透”。

白天向往蓬莱,她大学不想读了,想要组乐队,想要直接把生命快进到彭莱当初一呼百应的摇滚歌星的地步,至于之后怎么样,再说。

彭莱经历过蓬莱,想告诉白天,虚幻,没什么好。

白天知道白天的无聊,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无聊的白天对于彭莱来说,却是脚踏大地、背晒阳光的救赎。

最后母女二人都准备组乐队,妈妈为了能在女儿面前一掷千金,女儿为了实现一种和她妈妈一样的舞台辉煌,只是她还不知道,那个舞台辉煌,她妈妈曾经拥有并舍弃。

【钥匙】彭莱回国后,交到她手上的是老房子的钥匙,不是智能锁,是一把带着90年代气息的老式房钥匙。

用钥匙开门的桥段,给了机械锁一个内部结构的大特写——母女二人的开锁(解除嫌隙)的过程就此开始。

而这把老式钥匙同时带来的,是布满整个剧集的90年代元素:胡同里的吃面追梦年轻人;摇滚老炮舍不得换的旧式皮夹克;一代又一代青春人老去后不肯改掉的忆当年的习惯;永远的麻将涮羊肉;以及第一集前半部分,类似于那种《北京人在纽约》的身世漂泊的沧桑感。

【群像:人的多样性】网状的群像是最经得住看的群像:这个网里,谁都可以主角,从彭莱的角度看,整个网是一个模样,从彭莱的情敌看,整个网固定点不动,但马上变了个样子。

本剧展现的群像,不止是陈列了多个角色,每个角色代表了一种人生观,所以结婚三次的前女鼓手现女董事长请了前前夫的乐队经纪人参加婚礼,就显得高级幽默;摇滚老炮的孩子们,在被老炮们劝了那么多遍后依然选择了踏上摇滚,但因为物质条件好了,小孩们都很乖地摇滚着;老了的摇滚人,去当歌手,去卖女性用品,去开火锅店,还会跟小孩说找个稳妥工作,但打架时的冲动和下手的程度,不减当年。

【老江湖】这是最近的国产剧里,老江湖不作为丑角或者调剂功能的剧目。

彭莱嫌女儿贝斯弹得不好,曾是知名摇滚乐队的主唱的她,给女儿展示了一番,虽然女儿当时还很抗拒她,但被技艺吸引并感觉看到了华山论剑的大场面;女儿和朋友一起气妈妈,妈妈看了一眼眼前的乐队设备,一番操作后,轻而易举把机器烧坏,对乐器、工具之了解,小辈只有看着的份。

女儿很需要的职业吉他手,对女儿的乐队加盟邀请的回应是需要付钱,对妈妈的乐队加盟邀请是免费荣幸加入,可以直接喊昔日摇滚明星的大名就行。

在输出一种信息:一切所谓的新的东西,都是那些现在被年轻人看不起的“旧人”玩剩下的,论技术功底,还是当时时代更难出英雄的老伙计们手艺更精良。

无论从心智、抗打击能力、受挫经验还是单纯地养家糊口,叫着“彭莱”般的梦幻仙境名字的老一辈们,远比看上去很实际、很现实的白天们,更会保护自己,更知道如何在血雨腥风的江湖里活下去。

但老江湖毕竟是老了,老了,就是没意思,没劲,没心气。

而白天,是彭莱的心气儿。

【重影映射】老一代的狂花乐队的每一个参与者,在下一代都有对应,不同的两代人,面对不同的社会与时代,但同样带着梦想,年轻一代的身形后是老一代人的影子,看似完全不同的路,其实是轮回。

所以老一代的摇滚人,眼看着新一代的追梦人直直地向悬崖开去,是陪着他们一起疯狂,还是拉下车闸——老一代的人在已知结局的情况下如何面对梦想的炽热,新一代人在明知老一代的现状惨淡下仍旧一往无前,是这剧的暗藏的主要矛盾线。

【节奏感好:永远落不下地的台词】整个剧的叙事节奏像一位经验老道的指挥家,让人的情绪永不落地,可以休息,不会休止。

转折、停顿、留给观众怅然再拐入黑色幽默的节奏,都恰到好处。

母女台词大部分都可以单截出来当段子。

常远说台词就是,台词没意思他也能说得有意思。

【母女CP线的核心:妈妈一定会保护你】这是剧里的一句台词。

估计也是贯穿全剧的题眼。

【它也许会是一部撕心裂肺的作品】前四集埋线埋的特别多:过气明星如何重回舞台;反目闺蜜会不会重归于好;摇滚女星私联大粉儿会不会塌房;大粉正好是医生,会不会知道摇滚女星的重症;摇滚小青年会不会走上妈妈的老路;母女俩生活里的男人,她的前夫,她的爸爸,有没有隐情;女鼓手去做买卖的心路变化;新一代摇滚人做摇滚必然要经历的环境打击;母女终于重归于好但妈妈身患重症,女儿怎么办。

每一条线,都是现实生活里的一道天雷,只是不知道在剧里会如何演绎了。

【美术与镜头语言】是可以做学习案例的水平。

这作品里有真心,希望喜欢这部剧的人,除了在CP线里玩的开心,也同样被那股真心治愈。

 10 ) 挺好的

第一次写评论,我今年都本命年36了,已经不再年轻,年轻都有摇滚梦。

那也只是梦,我连吉他都不会弹,但是听了不少歌。

这剧,让我感到亲切。

年轻哪有不叛逆的呢,叛逆过后还是要过日子,不能过的稀碎。

一切上瘾的东西都要戒。

好好对家人,好好生活。

嗯,努力赚钱,以后让儿子玩玩摇滚,玩玩吉他。

不要浪费美好的青春。

《摇滚狂花》短评

第一场第一镜就注定导演编剧没做任何背调,别为了摇而滚(补充一下,吃饭的时候看了二十分钟,到朋克那里突然吐意汹涌直接吐了,不知道是饭的原因还是剧的原因

8分钟前
  • 无籽草莓
  • 很差

演的是个妈,但说话做事一股爹味……

11分钟前
  • 鲨牙(未偷狗)
  • 较差

看了抖音的剪辑,大家从第一集就猜到结尾了。

14分钟前
  • 无用之言
  • 较差

不可思议的摇滚圈,三观毁尽

16分钟前
  • 吴所谓
  • 很差

不管别人觉得怎么样 这破刻板印象电视剧就是史 所有演员能接也说明是史

21分钟前
  • 包子无语猪
  • 很差

看完第一集不想往下看了,演得用力又尴尬,完全无法代入这是一群搞摇滚的,剧情也老套又虚浮,弃了。

23分钟前
  • 蓝歌
  • 较差

一部刻板印象的集大成之作

26分钟前
  • medea
  • 较差

《兔子暴力》《缝纫机乐队》的叠加版剧集。走的是纯悬浮路线,现实中的无根浮萍。我一直比较好奇,为什么这两年总喜欢把母女拍出CP感呢?难道是晋江的母女“禁断”看多了?姚晨演得不错,庄达菲差一点,但就这部戏来说足够了。常远则比较惊喜。还是要说但是。故事一点不惊喜,接下来几集的走向,已经一清二楚。代际关系很难靠奇观和强情节打动人,这是这部剧最大的问题。

28分钟前
  • 马二
  • 还行

关于我摇滚老母的一切,雷是雷了点儿,矫情是矫情了点儿,刻板是刻板了点儿,但好在情感充沛,剧本还行,按着美式励志音乐喜剧的路子做挺好,可以多来点儿,但别再整这么土鳖了。(另外原声音乐做的真的太次了。)

32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还行

8集以前神作,拍到后半段剧情突然一下就垮了(比如失忆),编剧水准急转直下,国产剧怪圈吗?

33分钟前
  • momo爸
  • 还行

听姚晨唱了一半的摇滚歌曲吓得关了

38分钟前
  • 🌵
  • 很差

以后多点儿这种没道德约束的脏话连篇的人设好不好。

39分钟前
  • Mathilda
  • 推荐

最大的问题是把母女关系处理成了传统父子关系。幼年的缺席,酗酒逃避,因为了解到上一代的光荣与热爱而和解,都是很刻板的父子议题里的情节。母女关系更复杂也更矛盾,从这个层面来讲,姚晨是一个活得像男孩的女孩,狂花也并没有从男性语境下解放出来。

43分钟前
  • 陈囿
  • 还行

既然是个音乐剧,那就让它在结尾走向高潮嘛,那就让摇滚彻底释放嘛,那怕配音也行啊,就像内个谁说的,不是穿一身皮衣,画个浓妆就是摇滚了,最后的结局让人真的失望,摇滚到最后是旁白…

47分钟前
  • 最后一根稻草
  • 还行

美剧的核,国剧的皮,难得还有这么作的主角+群像。反正我看爽了,其他爱谁谁,五星支持一下(音乐部分还是差点事

52分钟前
  • 降维使用
  • 力荐

姚晨 你真的很会选本子 请继续大女主下去

57分钟前
  • 一个热水袋
  • 推荐

靓女恶人 没有母职只有烟酒 姚晨每次抬头都仿佛在对男的说:别吊你妈

1小时前
  • 零点七
  • 推荐

剧情一般好在只有12集,值得表扬的是国产大女主终于有了个自私张狂的形象出现,满嘴脏话随时抽烟真的很酷。

1小时前
  • 曾海绵🌈
  • 还行

看完之后很疑惑,只有loser才配搞摇滚吗?当妈的满嘴脏话,抽烟、酗酒、没个正行,当闺女的逃课、退学、不务正业。如果摇滚圈被刻画成这样,那真的不能怪大众对它的刻板印象了,都没个好人。我有个闺女要是搞摇滚也要把她腿打折。这剧不知道想要传达什么,失败至极!

1小时前
  • 云端飘摇
  • 很差

白天你倒是跟你妈干到底啊!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谁圣母心谁傻逼。尤其像彭莱这种扶了多少次都起不来的阿斗,您觉得还值得再扶一把?

1小时前
  • 盆花盆花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