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独生子女的孩子来说,总会有与兄弟姐妹们产生矛盾的时候,这种时候你是否也会想,如果她/他不存在就好了?这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实践:如果你的哥哥真的不再是你哥哥了……作为漫改真人电影,它没有落入很多真人版过分浮夸的陷阱,而是以恰到好处的剧情和演出,既没有让观众感到尴尬,又比较完美地还原了角色性格。
电影版的剧本为原创剧本,通过父母矛盾和兄妹间的矛盾,制造冲突,从剧情一开始层层递进,每一层铺垫都让人更加期待故事之后的发展 在高潮一切答案揭晓时,在结局前主角想要弥补一切时,观众们的感情也会被点燃,为之动容。
虽然同漫画原作、动画相比,电影添加了很多超现实的色彩,但胜在情感真挚,因此并没有让人感到过分的不真实,或是难以代入,体会到角色感情。
1 演技在线,故事也基本没有大毛病2 后半部分有些拖,有些无聊3 生日许愿实现这样奇幻题材的电影可以拍一堆,是个电影创意突破口4 未来电影院里也许会掀起一股漫改大潮?
5 每个重要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色,这在以往商业电影里不常见6 这个题材其实有些触碰禁忌话题7 比那些成吨的国产烂片好了很多
父母的错误不应该由孩子承担,为什么时分要留下?
虽然有一些bug不理解,但甜甜的兄妹情还是很感动!
不成熟的哥哥,欺负着妹妹。
调慢闹钟,抢零花钱,不带书包,叼走妹妹的烤肠……这是他们的相处方式。
我不能理解,时秒其实也不能理解。
虽然哥哥总喜欢欺负妹妹,但他其实才是家里最了解妹妹的人,也是陪伴妹妹时间最长的人。
他会为妹妹攒礼品为了换妹妹想要的电动车,会担心妹妹因为父母离婚受伤瞒着她,即使过程中还是很讨人厌,但他给的陪伴,很好!
大概就是被开心帅到了(*^▽^)/★*☆
开心一把抱起时秒(星星眼⭐️)。
开心为时秒买下卡片,还买下防护道具。
影版的开心帅我一脸血。
公主抱什么的😊明明后面感动的我一直哭,结果被中间这一点小插曲给撩到了(*^▽^)/★*☆讲真,几位演员的演技给一万个赞,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登上荧幕。
“快把我哥带走”“我希望你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无论他现在在什么地方,都希望他是最幸福的人”“哥,你落下东西啦”“你落下我了”“请把我哥带回来”
一开始有多讨厌哥,最后就有多心疼他,最后的反转太戳人了😭。
你以为每一次的“欺负”、“压榨”都是哥哥因为顽劣,事实上都大有深意,他会知道你最喜欢的烤肠需要抹好多辣椒,会费劲心思集卡为妹妹准备生日礼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在守护这个家,守护妹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生日愿望成真”,哥哥不再是她的哥哥,作为旁观者,妹妹才看清了哥哥一次次“撒泼打混”的真正意图,才明白那一次次的逗她是怎么回事。
人总是失去后才会懂得原来自己拥有的是怎样珍贵的东西。
电影中给了妹妹第二次的"机会"——闰月生日,在闭眼许愿吹灭烛光、许愿完成的那一刻,一切正常向前,当哥哥还像错换之前那样送妹妹回家时,一切似乎没有变,还是原来的样子——哥哥没有换回来,但是坏了的路灯是什么时候修好的呢?
直到回到家中,一切才明了,哥哥安排好了一切,和母亲协商后,把最稳妥的生活方式留给了妹妹。
一直以来妹妹最渴望的就是父母双亲和睦,家庭温暖,到头来才发现有些事情勉强不得,只是哥哥先他一步长大了,为她挡住了那片阴影。
漫长的生活中,工作家庭父母疲于应对,哥哥反而成了切切实实伴她长大的人。
影片最后,哥哥选择和爱醉酒父亲去乡下生活,让妹妹跟着妈妈这边完整的家庭生活,将妹妹的喜好一条条整理给妈妈的另一位,知道妹妹怕黑设置了开关灯……当妹妹追到车站,哭着喊“你不要我了吗”,两人泪眼对望,我都要哭了😭太戳人了……影片的设置很巧妙,看似是这样,实则暗自有伏笔,看似悄无声息,实则潜移默化,一切已经不同,尤其是两次许生日愿望,真的是细节满满,最后太惹人哭了。
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电影版,相对于漫画和电视剧而言。
可能是抱有的期待太高,所以落空了吧。
看预告片的时候,就有点不可思议,快把我哥带走结果哥哥真的被带走了?
我不喜欢的点:1. 和漫画原著并没有太多情节重合。
一致的是妹妹会武功,哥哥一直欺负妹妹,但漫画里妹妹也总是暴打哥哥的好不好,电影里就体现了一点点。
万幸万岁这俩货就出现了没几次,甄开心也就最后抱时秒的时候来了个特写。
兄妹俩的主角光环太耀眼了,把其他主角都屏蔽了吗?
还有漫画里根本没有哥哥被带走的情节;原著里设定兄妹家里很穷,但房子大到能滑轮滑是怎么个情况?
2.哥哥角色的塑造,我看的漫画理解的是无厘头又深情,捉弄妹妹但不过分。
但电影里的哥哥TRY TOO HARD. 为什么捉弄妹妹要给妹妹调晚闹钟还给她把头发绑在床上? 为什么妹妹买给妈妈的花在家里一片矛盾的时候还在带着花耍宝?
为什么说和妹妹捉迷藏自己却在打游戏?
为什么经常把妹妹的烤肠吃掉明明知道她喜欢吃?
在哥哥最后的解释里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太生硬了吧。
难道只有这种惹妹妹生气甚至崩溃的行为才会让她不受到更大的伤害?
贱贱的人畜无害的微笑就可以让一切怒火烟消云散?
不可能。
而且哥哥戏太多了。
为什么妹妹干什么事都会有哥哥在旁边搞怪?
这是用来搞笑的?
所以才是喜剧片?
但是一点也不搞笑,只会觉得哥哥很烦。
3.喜剧片一点也不喜剧,接上面。
我看电视剧版的时候笑到拍床,台词自然不做作,情节流畅不尴尬,荣幸成为我上大学之后第一部一集一集追下去的剧。
但看电影的时候我全程面无表情啊。
一点也不好笑好嘛?!
如果是部亲情片,可以把喜剧这个标签去了吗?
至于上面所说的原因,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电影时长有限,只能精华精华再精华,哥哥的个性是精华中的精华,自然要夸张出来。
漫天都是好,第一次逆流而行,有点小紧张。
《快把我哥带走》出自热门动漫,火遍中日,收获不少忠实读者。
之后还播出了电视剧,圈下不少忠实观众。
大聪诚然没有看过这IP的任何作品,一小白直接看了新鲜出炉的电影版。
讲真,《快把我哥带走》全程看得大聪挺尴尬的。
和大家说一个小插曲,大聪真有一个亲生妹妹,小本人七岁,也是一起打闹到大,或许正因为真有兄妹,所以《快把我哥带走》首先给大聪的感觉是——不真实。
当然,没人愿意看真实无聊的生活,电影出于生活但更是生活的浓缩,所以电影有时候为了戏剧冲突,让影片角色夸张化,以表达出电影要的主题可以理解。
就好比《快把我哥带走》建立在二次元IP动漫基础上,所以大聪能理解兄妹的言行举止,都非常二次元化。
大聪所理解的二次元角色,就是性格容易逆天转向,表情夸张丰富,这些在二次元动画里十分好表达,角色帅气脸蛋可以瞬间秒怂来制造喜剧效果,也可以眼中带火让观众跟着角色燃到爆炸。
但是如果把这些二次元角色,改成真人影视作品,就会产生违和感和尴尬,这不光是国产电影没能完善好,就连日本多次漫改真人也逃不出这个魔咒。
比如《死亡笔记》,《银魂》,《进击的巨人》等。
当然也有大聪认为改编得不错的《浪客剑心》,那也是因为这个作品的严肃性,使得角色性格比较统一。
国内的漫改真人也经历过重重磨难,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二次元改编作品,之前的《闪光少女》,只是加入了二次元的元素,并不是二次元改编作品。
《滚蛋吧肿瘤君》算是漫改真人路上比较成功的了,不过影片只是基于片段式的格数漫画,故事和执行还得归功于导演韩延把握比较到位。
于是韩延又有了《动物世界》,影片惊艳的同时,其实还是能让人感觉到漫改真人所带来的违和,比如影片中一些烧钱的特效,很难和故事主线相呼应。
有人会说漫威和DC漫改电影就很成功,大聪认为那是美漫角色始终贯穿于一个性格体系,而日本为主的亚洲角色,会从中分裂出角色本身的性格。
绕了这么大圈子,我们说回《快把我哥带走》。
看完电影后,大聪还去看了几集漫画和动画,能明显看出在影片中哥哥人格分裂般的性格塑造,其实在二次元的动漫世界中十分自恰。
而在真人版《快把我哥带走》中,哥哥的性格两极分化,并没有形成二次元应有的人物夸张效果,反而造成了人物的不讨喜,让人看得十分尴尬。
说直接点哥哥白天像大龄幼童一般总是捉弄妹妹;到了晚上面对酗酒的父亲,又像倾听过万千家庭的知音主播,为家庭分担着一切。
彭昱畅在演绎疯癫一面时,还是觉得表演太过了,一个十几岁的哥哥总是瞪眉毛瞪眼睛手舞足蹈,并不觉得可爱,而是觉得脑子有点傻。
当影片出现哥哥背着酒醉的爸爸回家,然后又和妈妈去见叔叔,大聪甚至大开脑洞认为,哥哥是不是有人格分裂呀?!
或者说,其实妹妹有两个哥哥,一个哥哥专门欺负她,一个哥哥专门保护她。
当然这些脑洞在影片中都没有看到,影片到了哥哥怪异性格揭晓时刻,才明白真相,原来哥哥是为了保留妹妹对家庭的圆满幻想,才做出欺负妹妹的幼稚行为。
虽然影片结局很感人,同时也成为了观众给影片拔高分数的感情落脚点,但大聪还是得先吐槽后赞许。
吐槽的地方在于,影片里哥哥的转变,为了转折而转折。
一般而言在影视作品里为了塑造立体的主角,角色要在2个多小时里,经历所谓的人物弧光转变,在《快把我哥带走》中,哥哥就从一个欺负妹妹的坏哥哥,变成了爱妹妹爱到让人发麻的哥哥。
但问题在于,哥哥前面欺负妹妹是解决问题唯一途径了吗?!
比如前面哥哥为了不让妹妹知道父亲酗酒,做出了对妹妹的各种恶作剧,这种恶作剧除了出发点是“为你好”,但整个过程和结局都是失败的,如果哥哥真的是这么深思熟虑的人,应该把心思放在如何整治父亲酗酒问题上,而不是欺负妹妹上。
再来是拼图BUG,说好是全家旅游,最后变成买电动车给妹妹,但无论是全家游还是电动车,玩拼图中奖都是有风险的,哥哥前面偷了妹妹的猪钱罐的钱去玩拼图,就好比我偷了家人的钱天天买彩票,彩票中了全家欢天喜地,但彩票会这么容易中吗?
还有父母吵架,哥哥为了不想妹妹看见,假装捉迷藏,如果真的爱妹妹,就真玩捉迷藏怎么了!?
哥哥真的需要给妹妹一个这么不好的印象吗?
OKAY!
或许影片有一个自圆其说的韩式煽情解释,就是哥哥知道兄妹会分离,所以要给出一个坏印象,到时候兄妹分离时妹妹就不会这么痛苦,反而妹妹会开心哥哥远离自己。
这是典型的韩剧男主得了癌症不想拖累女主然后故意在女主面前说不爱你了你走吧的那种套路。
那么问题来了,在妈妈没带哥哥去见叔叔前,哥哥就知道父母要离婚了吗?
哥哥就知道他要兄妹分离了吗?
难道哥哥是先知?!
再退一万步讲,如果哥哥真的未卜先知兄妹分离,上演典型的韩剧爱情分离套路。
那在血脉亲情上也说不通。
大聪自己有妹妹比较有话语权,哥哥要是真的关心和爱妹妹,就算父母离异导致兄妹分离,兄妹之间依然可以保持原有的亲密关系,并不需要事先上演一出苦情戏来淡化分离之痛。
毕竟亲情不是爱情,父母离异造成兄妹分离难道以后兄妹就不是兄妹了吗?
此外《快把我哥带走》是不是二胎宣传片今天不展开,但影片针对的观众群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影片正是利用了独生子女没有亲兄弟姐妹的空缺情绪,然后填补大家对如果有兄弟姐妹的幻象。
但对于真的有亲兄弟姐妹的观众来说,可能想象的空间就没有这么大了。
截一张大聪和亲妹的聊天,她对《快把我哥带走》的感觉是这样的。
不过不吹不黑,《快把我哥带走》吐槽了这么多,大聪认为可圈可点的地方也有不少。
首先影片填补了兄妹商业国产片的小空白,让国产类型片在多元化道路上更上一层,虽有不足但足显珍贵。
虽然影片在前面大半段哥哥的夸张戏份too much,但第三幕真相揭晓时刻,依然能感受到哥哥的不合常理出牌的一番心意。
在整个家庭中,哥哥愿意为了妹妹,为了父亲和母亲,自己默默承载着这一切后果,确实让人感动。
这也引发大聪延伸的思考,在国外父母如果离异,这个家庭有2个以上小孩的话,法院一般会尽力把这些小孩判给一方,而不是分别判给父母,这么做的理由是父母的离异已经让小孩承受了很大伤害了。
如果这时因为父母离异还人为拆散兄弟姐妹,就显得更不人道了。
小孩没办法在父母陪同下成长,但要尽量做到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下长大。
而国内大聪亲身听过那些父母离异朋友的经历,这些离异家庭如有兄弟姐妹,几乎都是拆散的,也就是父母离异小孩有2个的话,原则上是各方各带一个。
理由是分担经济压力,父母两边也有后代依附,当然也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
这不是大聪随便猜测的,写这段话的时候还查了一下国内相关法律条例,确实我们国内是这么主张的。
《快把我哥带走》很好的把父母离异跟谁走的冲突点用在了哥哥身上,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个家庭的无奈,父母之间的不和谐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哥哥用他那笨拙的方法论,去填补父母留下来的创伤。
而且影片最大的卖点,就是哥哥移花接木到了闺蜜家庭中,从而妹妹用了上帝视角去了解了真相。
《快把我哥带走》这电影就像主角哥哥一样有分裂症,让人尴尬的地方实在让人受不了,但让人泪目的结局,也算收获了一大把众人鳄鱼眼泪。
要真给《快把我哥带走》打个分,那就勉强及格吧,再多一分给张子枫。
关注《大聪看电影》微信公众号,不追求跑量,只研磨精品
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前后左右的女生都在哭,搞得我即使超感动,也不好意思掉眼泪。
也许是我想的太多,但总觉得大家哭成一片不太好,于是每到自己感动要哭的时候,赶紧看一看身边正哭的稀里哗啦的女生,告诉自己,看她们都哭成这样了,你就别哭了。
《快哥》的动漫追过,网剧追过,电影也看完了。
我相信它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喜欢,是因为它真的写出了大家心中的兄妹情,从时秒和时分两个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我们好多人不也都是像他们兄妹俩这样打打闹闹过来的吗,没有其他人的时候,两个人互相打对方,谁也不让谁;但要是在外面谁欺负对方的时候,又会豁出命去保护对方,不让对方吃亏或受伤。
我没有哥哥,但有一个姐姐。
平日里姐姐百般照顾我,可该骂我的时候也绝不心慈手软。
小时候没少挨她揍,长大了也没少挨数落、管教,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做哥哥姐姐的都比较早熟,因为早熟,所以要照顾和管教我们这些不懂事每天吱哇乱叫冷了要穿衣服饿了要吃饭委屈了要抱抱的弟弟妹妹们。
每次我委屈跟老爸撒娇要关心的时候,我姐都是一脸鄙视,好似我在眼里真是个长不大的大傻逼。
每次我哭着问我姐,为什么我妈不疼我就疼她的时候,她都非常淡定的说,你都多大了,还要父母疼?!
没错,做老大的总是有老大的样子,而做老小的,果然总是没出息的样儿。
电影中的哥哥时分也是一样,他给妹妹时秒做饭,给妹妹关灯,想办法照顾妹妹的生活,也极力保护妹妹的内心世界。
因为父母感情不和,分居两地,哥哥时分真是又当爹又当妈,还要招架时不时要闹上一闹的妹妹时秒。
陪你长大,看你变老。
1. 除了爹妈,这世上还有一个人会视你如命我想有兄弟姐妹的好处是,即便一家人散了,父母不在一起了,还有一个人与你相依为命,共甘苦,同进退。
试想如果时秒没有哥哥时分,她遭遇了父母离婚,自己跟着每天酗酒、不沾家的父亲一起生活,将会多悲惨。
可能她会早早退学,一个人承担起一个家;可能她会抑郁,成为一个不合群的自卑的小女孩;可能她会误入歧途,早熟,做一些不该她这个年纪去做的事情;可能她会觉得自己一生缺乏爱,心潮寒冷……而有了哥哥时秒,即便妈妈不在家了,还有人陪她打打闹闹,让她打让她骂让她依赖让她倾诉,让她不会那么孤单。
的确父母给的爱和其他任何人的爱都不同,可是如果没有爸妈疼你爱你了,还有一个哥哥、姐姐疼你爱你,视你如命,也是三生有幸不是吗。
终有一天,我们要独自长大。
2. 成年人感情,不是我们流几次眼泪就会懂电影里,时秒发现妈妈不爱爸爸了、想要跟爸爸分开时候,她想尽一切办法帮爸爸挽回妈妈的心。
她以爸爸名义给妈妈送花,想让妈妈回心转意,却不曾想妈妈下班后气愤地把花扔到家里的桌子上,义愤填膺地跟爸爸说,你送我这个干吗?
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
懂事的时分早已发现了父母感情破裂,他们之间分开是早晚的事,所以在看到父母真的要分开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挣扎。
而他也一直为了保护妹妹,不让妹妹难过,让父母不要告诉妹妹,他们的事情。
妹妹时秒还一直像个没长大的小女孩,总以为只有爸妈都在,哥哥在,才是家。
如果妈妈走了,就没人疼她了,她像个小孩子一样,死抓着决心要离开他们的妈妈不放,还单纯地天真地想让她的妈妈留下来,他们依然是一家人,不分开。
可是,成年人的感情,岂是我们流几次眼泪,伤几次心,就能够改变的呢。
关于爱情这件事,在我们没有长大和经历之前,我们不知道爱情居然那么复杂。
我们不知道,再轰轰烈烈地爱,也可能有不爱的那一天;我们不知道,即便结了婚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也可能有一天会斩断情丝成为陌生人;我们不知道,父母除了家庭、亲情,也需要被保护、疼爱,也需要安全感;我们不知道,我们哭着喊着求着其中一个人留下,可能是毁掉了他们一生的幸福……也只有在小孩子的时候,我们会不管不顾地索求,等我们也懂得了爱,懂得了人生苦短,即便他们是父母,也有权利去过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的时候,我们再也不敢那么自私的去要求什么了。
成年人的情感世界里,一样没有容易二字。
我们总是要等到失去,才懂得何为珍惜。
3. 有一种爱是,心里爱你,嘴上却打死不说我知道很多人觉得妹妹时秒脾气太暴躁,有时候对哥哥时分做出的要求很无理,对哥哥某些行为大动干戈往死里打的样子也有些过分。
可是,妹妹时秒对他哥哥的依赖和爱,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只是像时秒这样性格倔强的女孩,从不会轻易表达自己心里的关心和爱。
当哥哥时分挨欺负的时候,不管自己上一秒有多生哥哥的气,也会马上奋不顾身冲上前去,将欺负哥哥的那些人打倒。
当哥哥真的在自己许愿之后,消失了,成为苗苗的哥哥的时候,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心里有多失落,多希望不管自己的哥哥多混蛋多讨厌,都赶快回来。
生而为人,每个人的性格都有所不同。
有人性格开朗,喜欢表达,心里爱你,嘴上也很直白;但也有人看起来大大方方,心里却纠结腼腆的要死要活,心里再关心你,嘴上都是打死不说。
我比较喜欢后者,因为我知道,一旦后者真心起来,全宇宙都敌不过。
我曾经喜欢过一个男孩,也是这样的性格。
过马路的时候,不是牵手,而是生拉硬拽着我走;下雨的时候,会一边骂我粗心不带伞,一边把我往他的伞底下塞;我嘴馋的时候,一边说我要吃的东西太贵,一边掏钱给我买;我哭的时候,一边说我哭的多难看多难看,一边拿纸巾帮我把眼泪擦干……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再也没有遇见过这样的男孩。
我们没有在一起,我却一直记得他特别的真心。
我姐也是,一边骂我懒的要死,吃饭都懒得下楼,一边会在吃完饭给我打包回来晚饭,不让我挨饿;一边说我太放纵太自私,一边帮我收拾好下班回家扔在门口的拖鞋,吃完饭扔在饭桌上的碗筷;一边说我强势不顾他人感受,一边无止境地让着我,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一边嘴上骂我不懂事,一边骂别人说我不懂事……或许能让我们嬉笑怒骂的人,才是爱我们的和我们爱的人。
愿你从此懂得珍惜,懂得爱。
一如这部电影,它会让你很开心,也会让你很难过;会让你很悲伤,也会让你很温暖。
它给的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会让你明白如何完整的去爱一个你爱的人。
虽然最后,时秒去车站追十分的时候,说的那句,“哥哥,你丢东西了,你把我丢了……”很肉麻,可是真的也很心酸。
差点让我老泪纵横。
趁着还能放肆依赖的时候,去依赖吧;趁着还不管不顾去爱的时候,去爱吧。
就像我对我的姐姐一样,长大后离家和谁都不亲,唯独和姐姐不分不离。
以前想万一她找男朋友了,结婚了,生小孩子了,不爱我了怎么办?
现在想,管它呢,在能爱她烦她恼她关心她的每一天,好好珍惜就是了。
确认过眼神,彭彭是对的人。
这周七夕档上映的影片放眼望去没一个能打的,这一点我们在周一的前瞻中已经说过了。
不过《快把我哥带走》这部片名和海报都让人提不起兴趣的国产青春片,却着实让人意外了一把。
这两年国产青春片似乎找对了路子,不再用堕胎车祸出意外那一套韩剧的东西来编故事,也没有找一堆快30甚至30多的演员来演高中或者大学生时期的故事。
去年的《闪光少女》就是这样,用的演员与剧中人物年龄差距并不是很大;而《快把我哥带走》中的张子枫今年才16岁,去演一个高一学生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闪光少女 (2017)7.22017 / 中国大陆 / 喜剧 音乐 / 王冉 / 徐璐 彭昱畅选用年轻演员也并不代表着演技令人堪忧。
无论是去年的彭昱畅+徐璐还是今年的彭昱畅+张子枫,都是不可多得好演员。
需要注意到,这两个组合是铁打的彭昱畅,流水的女主角。
而看完本片后不得不佩服彭昱畅的可塑性实在太强。
不仅可以在《闪光少女》中饰演情愿备胎的暖男一名
也可以在《大象席地而坐》有出色的表现
而这次他又将一位贱贱的哥哥塑造的惟妙惟肖。
虽说本片彭昱畅可以说是最大亮点,但张子枫也真的完成的很不错。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第一次记住张子枫是因为她在《唐人街探案》结尾那鬼魅一笑,实在让人毛骨悚然。
但之后她却接了《李雷和韩梅梅》以及《推理笔记》两部莫名其妙的片子,让人不免担心她的选片品味。
还好这部“快哥”又为她正名了。
片中她饰演的外表要强,内心胆小的妹妹也是十分可爱!
彭昱畅和张子枫二人很好的呈现出一对相爱相杀的兄妹,以致与我一块看的小伙伴说看着片中的兄妹也让他想到了自己的妹妹产生了共情。
而在剧情层面,由于本片是改编自同名漫画,所以总会有些中二感。
整个剧情也是在兄妹的人设强设定下进行的。
哥哥一直在犯贱耍宝,妹妹一直早熟懂事+暴力。
妹妹一人完胜四五个小混混这种设定其实只要接受了影响就也不是很大,毕竟片中许愿成真直接让自己哥哥成了别人哥哥这种设定更“扯”啊。
但本片好就好在并没有纠结在如何去科学地解释让自己哥哥消失这件事,直接用许愿成真带过,反正漫改作品这种中二的设定还蛮可爱。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可爱的设定,哥哥成了别人的哥哥,所以在揭露真相时妹妹成了旁观者,从而获得人物成长。
这样比哥哥在临走前写一封信告诉妹妹全部真相要好很多。
不过我还是很反感片子开始段落的MV拼接质感。
快结尾时的不断出现的人物内心独白,直接将人物情感外化实在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法。
最后那句“你把我落下了”可能很好哭但也真的很好猜啊!
实在是太套路了!
但有了两个主演,尽管本片问题不少,对我而言观感还是很舒服啊!
所以,从去年的《闪光少女》到今年的《快把我哥带走》,可能我国青春片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起一个卖相不那么差的片名以及做一张吸引人的海报吧?
一。
剧情套路过于狗血又俗气,只围绕哥哥为保护妹妹的天真而小心隐藏父母吵架离婚又再婚的事实……?!?
这点破事不是看到爸妈天天吵架,爸爸天天酗酒,妈妈都提着箱子离家出走了吗,还有什么好隐藏的,是蠢还是傻才能毫不知情。
二。
哥哥傻乐的一面演的还行,坚强隐忍的戏份太矫情……跟妹妹玩捉迷藏,拼命攒卡片,修灯泡等行为极其弱智,高中生玩捉迷藏搞笑哦,攒卡片的钱够买车了,修灯泡应该找物业……三。
互换环节漏洞百出,导演活生生装逼失败。
父母既然换了为何一直提起哥哥而不戳穿,最后也还是告诉了女主要离婚的事实。
妹妹互换身份后,还能追以前不追的明星,对父母不和的事实变成了什么都知道只是假装不知道,那不变成了欺骗哥哥,还配合玩捉迷藏,装傻充愣变天真,这么心机,哥哥还有什么好隐藏保护的……四。
台词不日常不真实。
有的时候全部真相大白了,就显得格外矫情了。
这种水准的片子,爱奇艺9分我很意外,假到摔,豆瓣给2星半吧。
一部电影只要有一个镜头打动我,就够了。这部电影给我的惊喜不比《闪光少女》少,而它将要面临和《闪光少女》一样的困境,为之惋惜。
单纯很讨厌男主这种表面渣内心温暖的人设,一般现实生活中表面渣的人实际上就是渣,用不着别人体谅了解去挖掘什么深层善良。
……我是个铁石心肠的非独生子女
张子枫真的很有灵气,演技很棒!前半段超有趣哦
显然没有把握好漫画和真实之间的界限,角色行为不像真实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剧情大多极为幼稚,很想一拳打死这个哥哥,保护妹妹不一定要做的这么过分
彭昱畅长了一张十分有喜感的脸,饰演的哥哥贱兮兮的。张子枫清新可爱,演技在线。编剧为了后半段的反差,前期设计的情节太贱了,编剧用第三人视角还原兄妹两相处,也给哥哥的行为找了看似合理的理由,在善意的谎言保护下是哥哥偷吃烤肠,多次威胁妹妹。
6,演员演技很到位,全程飙泪,但是,但是,作为一个看了动漫的人仍然觉得很生硬,有些情节很突兀
这个哥哥也太成熟了,与成年人无异,居然会那么看得开和为妹想得到,他这个年龄也太超前了,片尾车站妹妹对他说那句(哥,你落东西了,你把我落下了)戳中我的泪点,整个电影也算有趣,几个人的戏,搞笑又温情。
以为是以往流水线的国产青春烂片,却发现意外的耐看
最可怕的不是放到四十分钟哥哥才走,而是我已经快坐不住了一看表还有半个多小时…
这部影片很棒,反应了现在每个家庭的现况。对于现在的家长过于给孩子物质生活,忽视了他们的内心和道德教育及引导,站在自己的位置考虑孩子,从不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一个健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对于孩子教育更是重要,现在的孩子让家长们惯的没礼貌,自私,不懂的感恩……这部影片正好教育了孩子这些。我的女儿看完哭了,感触很深!
轻松幽默又不做作,主角不会让人有装嫩的感觉。
当时看微博上宣布,还挺感兴趣的,期望值也挺高的,但是看完之后挺失望的,没啥意思,不过倒是很羡慕有一个哥哥。
本来以为是爆米花片,看完赶紧给爆米花说声对不起。
在电影院哭还挺丢脸的 也实在是感人 因为代入感太强了。虽然反转有点突兀 但还是被“你把我落下了”击中要害。明明心里很疼她 可就不想让我妹知道 也不想方法太直接感情表达太直白 只想默默帮她过滤掉所有不愉快 我作为一个妹妹的哥哥是真心有体会到这种心境。另外 张子枫和赵今麦真好看 特别是张子枫 这年纪这演技最耐打 没有之一。
“对你好但你不懂”的中国式关爱。
前半段节奏欢快明厉,后半段的煽情模式是很标准的偶像剧套路,放在这俩兄妹身上竟毫无违和感,CP感强到溢出银幕。因为看睡着了,也不知道结尾发生了什么,故事新颖但也有点不接地气,无法产生共情,(也可能是我年纪太大了)但两个小演员的演技真的是加分项。买这场完全是因为大影节阿拉姜色和路过未来中间间隔时间有点长,小西天周边无处可去,用来消磨时间,没想到比预期要好。BTW,小西天牌楼斜对面有一家刀削面推荐,色香味俱全。此时此刻夕阳余晖洒在桌面一边吸得面条滋滋响很有感觉,外面人行桥旁树影斑驳,哈哈哈,跑题了。
二胎官宣
确实让人颇为惊喜,虽是国产片一贯的喜剧套路,但没有段子堆积拼命试图引观众发笑的恶心招数,拍得较为真切自然,没有爱情,只有亲情,确是俗套了点,但是可以接受。几个年轻演员的表演让人欣慰,剧本完善,剪辑成熟,让人观感倍增,结局收的很妙很美好,这样的电影值得鼓励!今年国产电影似乎进步了。
看这妹妹的年纪,真是要庆幸她妈躲过了计生办并缴了高额罚款把她生下来了,不然现在哪里有机会为计生办拍这个二胎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