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时候一直怕最后在熙和兴秀会真的走到一起,好在不是天朝,好在也没有俗套,这个世界哪有说那么多出柜的能扳直的。
电影很精彩,一点都不枯燥。
男女主角真不是那种一眼就是高贵气质的帅哥美女(还是那个劈腿男的女朋友第一眼觉得亮眼),但这个世界就是由这么有意思的两个人,两个有个性的人组成的。
能容纳得了和Gay一起同居的最后在熙的老公也才能和这么好的女孩走在一起。
在熙说的高中还是初中的一件小事特别深刻,老师让大家画牛奶盒,结果只有在熙一个人画了一个皱巴巴的,还被老师赞扬了,结果就被其他平庸的人针对,保持自己的个性吧。
电影在角色和情节上都做了更多的改编。
在熙从在工作和亲密关系中总下意识迁就,到收获“只活一天具在熙”的外号。
兴秀从宁愿分手也要关紧柜门,到终于和母亲说开,甚至能在婚礼现场唱跳《Bad Girl Good Girl》。
两个都还在探索自我的人告诉我们:“你只是做你自己,这怎么会成为你的弱点?
”祝歌从Fin.K.L.的歌换成现在miss A这首,歌词也更契合在熙和兴秀的故事——“也不是很了解我/只是看到我的外表”。
夺去旧的子宫模型,打破自己树立的墙,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一种幸福。
还有一个喜欢的点是影片中展现的酷儿在流行文化中的存在:兴秀看到原著作家朴相映作为酷儿作家接受的采访;兴秀母亲在儿子向自己出柜后,去看了影院上映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另外,不理解为什么港版要把短信“如果执著不是爱情,那我从来没有爱过”中的“执著”翻译成“管得严”。
我想可能因为前面关于在熙的人渣律师前男友,有“他管得严=他超爱”的闲聊,所以想有些呼应,但这样翻译,意思未免差太多了。
1,第四类情感一般的影视剧里,爱情和友谊是互相成就的。
爱情关系会在周围形成一个社群,与双方存在友谊关系的朋友连同亲戚们,会被卷入一个围绕恋爱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最后如有大团圆,共同体的内外的矛盾告一段落,喜剧的目标就得以实现。
如果剧情是以爱情为中心,友谊一贯是成就爱情的手段。
而那些将友谊升华为爱情的电影,仍然把友谊作为手段。
在商业电影里,友谊大多比爱情便宜。
但这部电影相反,它聚焦在不同性别且性取向不同的两个人的友谊,他们(各自)的爱情变成了检验友谊的手段。
这是爱情、亲情之外的感情,也不同于一般的友谊,是第四类情感。
2,友谊中的真谛一位异性恋女生,一位同性恋男生,同居一室而保持友谊。
这是电影营造的乌托邦,友谊的乌托邦。
汪老师写过一篇文字《亲密关系的核心是友谊》,大意是说理想的友谊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和秘密,因而这种亲密有利于探索真理,接近人生的真谛。
因为友谊的双方并没有像恋人那样执着于探索对方的重要秘密,也不会执迷于探索对方的身体从而消除距离。
很多时候,这种有距离的亲密能够激发生命的热情和活力。
有一次,男生被误解为第三者,但他实际上充当了女方异性恋恋情的检验者;女生是男生的倾听者,包容了他在众人面前一贯的疏离和孤独。
他们的关系是无条件的彼此支撑,这是《朋友也上床》那类电影无法企及的,尽管后者也在谈友谊。
《大都市的爱情法》提供的友谊,是为了让彼此保持面对生活的锐气:执子之手——修我戈矛。
3,共同体历史上的共同体首先建立在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之上。
这部影片里同住的公寓就是他们的“土地”。
一个远离父母,另一个无法容忍母亲把自己的性取向视为病态。
公寓是彼此栖居和相互支撑的地方。
和平相处的条件是尊重和理解彼此的不同。
性别之分本不是单纯的生理问题,而是社会的划分。
空间也不是纯物质的事物,它本身也代表社会关系。
就像影片里公司的男女之别和强弱之分一样,女主不但自己走上天台,还带领女同事到天台上,这打破了天台和公厕两个空间的固化。
求同存异是共同体的目标,“做自己”和“说出自己”是求同存异的第一步。
两人的友谊,就这样变成了电影故事的真实推动力。
考虑到“做自己”和“说出自己”也是作家的任务,我猜测男主最后成了一位用文字讲故事的人。
电影里说:“如果执念不是爱情的话,那我从来没有爱过。
” 感谢这部电影展现了多种可能——执着不是爱情的专利,友谊也可以执着。
但友谊的执着,既为了曾经的相聚,也为了终将到来的分离。
【当“疯女人”和男同性恋相遇】先前解围的打火机点亮合拍的火苗“我们因天生的局外人性格和娱乐天性而不谋而合我们只有年轻和体力尽情使用它们 没有做任何打算”//【爱是想念】爱难以言状,而当下的想念如此真切“我想你”是更具象的“我爱你”当思念占据脑海,充盈心房易陷爱者不疑真心犹豫真爱者也会坦白说爱//【爱是执着】如果不是深爱,又怎会如此执着对于秀浩而言,比起他人的谩骂,更害怕爱人的隔阂执着也需要回应一味退让久而久之会将爱人推远没有谁有义务等待装睡的人醒悟或许不是不爱,而是心灰意冷者的自救//【何其有幸拥有移动硬盘般的挚友 】 储存了彼此一部分的人生记忆见证彼此一路跌跌撞撞前行像闺蜜一样美容谈心,像哥们一样烟酒消愁帮对方挡掉不合眼缘的烂桃花上一秒仿佛要决裂,下一秒却心疼对方的伤口可是最信任的人也会揭开最痛的伤疤不是有意,但伤害并不减免半分好在,需要的时候会用尽全力奔向对方依旧是彼此可以交付后背的人//【你做你自己,怎么会成为你的把柄呢】一个擅长肆意而活从抠门dj、妈宝模范生、软饭男 、暴力控制暴力狂每一次恋爱都随心而动一个尽力藏匿本性害怕伤害所爱之人,也害怕被他人伤害用蓝莓的酸涩打掉对真爱的期待勇敢的人先享受爱蚌被外力撬开后反倒有了坦然的勇气横冲直撞者更感同身受怯懦逃避者更勇敢坦诚他们教会彼此爱的课题//【真正爱你的人会爱你原本的模样】当在熙顺应社会的驯化,在爱情中委屈求全曾经震撼法语系的人也变得泯然众人兴秀会被秀浩吸引,除却从眼神中明晃晃流露的爱意很难说与坦诚无关为保护爱人而顾不得隐藏自己无畏俗世目光的秀浩,或许是兴秀真正期望的自己当在熙做回仗义、潇洒、机敏的自己他人眼中的诟病都变成了魅力//【即便不理解,但需要尊重】我们很难定义自己却轻易对他人妄下判断殊不知被诋毁浪荡者会眼睛亮闪闪说爱熟睡者彻夜难眠鄙夷的目光掩盖的是自我的狭隘半夜的祈祷宽慰的是自我的心病画出皱巴巴牛奶盒的小女孩应该被赞赏而不是被孤立一张电影票也可以是尝试理解的起点//【是收入人生影单程度的喜欢】喜欢故事情节喜欢叙事节奏喜欢画面质感好喜欢同居小屋的温馨舒适的装修风格好喜欢蓝莓和万宝路象征的伤痛与治愈最最喜欢婚礼版本的《good girl bad girl》!
是温柔又坚定的“我看见你”永远珍藏
因为先看的剧版很喜欢,看到电影版的出了就第一时间找到资源看了。
结论是:“电影版不好看”,大家请去看剧版吧,列举几个区别(有剧透)。
一、女主同样是被造黄谣:影版:在教室当着一群人的面,掀起自己上衣,证明裸照中那个胸口有痣的女性不是她自己。
陷入自证陷阱, 怼天怼地,带着一种不自洽的愤怒感。
这个情节会比剧版的冲突更大,让观众同情女主,立一个女主是一个非常无辜的受害者(本来也很无辜,但是我不喜欢女主做一个跳脚的弱者)。
剧版:女主压根懒得搭理他们,被孤立了也无所谓,也不在意,女主自己爽了就行。
二、女主怀孕:影版:是因为被渣男欺骗、被三还被羞辱,伤心地喝酒在酒吧等待男主,但男主有一些事情很久都没来,女主等不到男主,更加伤心然后被酒吧的搭讪男钻了空子搞怀孕了,过程可能是灌醉也可能是下药,但一定不是女主不自爱,是意外。
剧版:前后差不多的时期分别和两位男性上床,并且都没做措施,怀孕了。
也不想联系这两位男性,一是怕麻烦,二是也不知道是谁的孩子的父亲。
三、做人流时影版:被女大夫指说不负责任,拿着子宫的模型 ,崩溃的大哭跑了出来 。
电视剧:是被男大夫的一番恶臭言论气到跑了出来,因为拿了子宫的模型 ,一个女护士追了出来对女主说“这家不正规,不要来这家医院做人流,去街对面哪家正宗的做吧”充满了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是一个非常好哭的点。
真是不理解影版为什么要改成女大夫?
气死了这个厌女的世界!
除去视角的区别,影版的男女主戏份差不多是男4女6,大家更能带入女主的视角,感受女主的痛苦和欢乐,也迎合了当下大家都喜欢女主元素,比如洒脱、勇敢、做自己。
改编的很多部分看起来更像是为了取悦女观众做出的一系列改编。
剧版是以男主的视角缓缓展开,戏份差不多是男主7女3,每一集男主均换一个对象,间缝中插入对女主情节的展开,又合理又缓缓展开。
因为没有看原著,所以只针对剧版和影版做评价,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
剧版真的好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
前短时间在韩小圈看了十分钟就要会员了。
今天看完了。
跟我以前看的韩剧不是一个类型的,我没有看过剧版不知道这个剧情到底是什么走向。
金高银在剧中的造型都是肆意洒脱的。
连笑容让我梦回《鬼怪》,女主的线路都是让她一路成长起来。
该爱敢恨还特别护犊子。
男主这一条线路,一直在逃避,直到对方找到男朋友才醒悟。
男女主两个人在一起是朋友,更是家人。
相互了解对方,甚至连扎对方的刀子都说的滔滔不绝。
金高银真的很美,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她。
爱你的人会理解你。
男女主是家人是朋友,那绝对不是爱人。
有一段不是很理解在酒吧被一个男人莫名其妙“捡尸”。
她会警惕吧。
女主有人格魅力,她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像小太阳一样。
她不会陷入被动局面,她会先一步入手,会把这个局面扭到正前方。
男主他在逃避,每一个人都是见面两次以下。
他怕别人发现。
他也在教女主时时刻刻保护自己,两个人互相给对方打气。
这还有什么?
我一直以为她们两个人会在一起,那不是骗婚吗?
果然不会的,是有一个好头。
男主在平行世界要好好,找到属于自己幸福。
看了剧版的前两集, 看到了太多太多自己的影子,也重新透过高瑛看到了我那些gay朋友的灵魂。
我和剧里的高瑛相似,我的人生成长的一个个阶段是一个个和gay的关系组成的。
只是我可能是一个永远的美爱,而我身边的朋友变化从摄影师,变到深柜男,零零总总,总之我的人生是一段又一段和gay的友情塑造的。
很多时候,回想人生的每个美丽的片段都有我的朋友的参与。
幼儿园的时候,是谁和我一起画彩笔画,小学的时候,是谁和我一起跳皮筋,初中的时候,是谁和我一起跳wonder girls的nobody, 又是我为谁擦去了第一次被男人伤害的泪水。
高中的时候,是谁故意造的偶遇,结果又是一起在gaybar里面发疯,在暴雨的黄龙体育馆旁边奔跑。
高中的时候,我真是的疯,周五晚上还在紫荆港门口和博士哥哥还有他男友一起吃出了名的浙大烤鸡腿,周六晚上就在和广东的富二代一起喝酒听他被老男人骗的故事,周日的下午又在和做服装的基佬一起在龙翔桥买衣服砍价。
当然大学的我持之以恒的秉持自己的人生交友方式, 是在宿舍自习室深夜里一起听着少女时代做math 53,是在周二的清晨丢垃圾然后对你的埋怨,是某个周末在山上一起望着golden gate抱着哭因为听了你的故事,是和你们一起在thanksgiving 的中午在universal studio旁边寻找没有关门的餐厅,也是和你在一起抽水烟的时候, 听你埋怨你的boyfriend。
回到国内工作的几年间似乎又认识很多的你我他,我们一起走过君度,pitch,des,还有potent。
后来深造的时候,是深夜和你一起K歌,是凌晨三点听你在天桥上哭,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和你一起醉倒在成都的酒吧。
又是现在的你一起创造一个作品。
我的人生不长,但是因为你,或者说是我这个小作文里面的每一个你,变得有所可回忆。
I love you all. My friends.
大都市的爱情法_哔哩哔哩_bilibili男女主角在同一张床上醒来,女主直接跳到了男主身上,让她背着自己去洗漱。
结果开门发现女主的未婚夫站在门外……
直接抓包?
这是什么抓马剧情?
然而,女主却死死护在男主身前,生怕未婚夫对男主拳脚相向,还声称——俺们是纯友谊!
男女之间真的有纯友谊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儿?
这是韩国最新爱情片——《大都市的爱情法》里的情节。
而这部电影因为尺度生猛,还遭到了全韩民众的联合抵制,就差示威游行了。
这一举动我超不解的,到底是动了谁的蛋糕?
看这部电影的标签——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同性,内容很丰富,尤其是“同性”两个字博人眼球。
电影的男主兴秀就是一位同性恋,而女主在熙是一位直女。
电影讲述的是两个人在校园里相识,然后一步步走到女主结婚的纯友情的故事。
是不允许有gay蜜?
还是不允许世界有男同?
反正看到韩国民众的反应以及这部电影里所描述的事情,大体上能感觉出韩国是一个很保守的国家。
再加上韩国“少子化”的社会环境,如果再宣扬和美化同性恋,那么大家更不愿意生育了。
所以这部电影从发布预告片开始就韩国民众举报下架,而电影上映之后也是遭到了抵制。
但这些都不能阻挡这部电影成为今年的爱情片黑马,在豆瓣上开分8.9,虽然现在掉到了8.0,但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研究。
电影改编自韩国作家朴相映的小说集,该作品曾入围国际布克奖、都柏林文学奖,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却在亚洲市场遇冷,这更激起了梗姐的好奇心。
不多说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01局外人在参加学校法语社团的时候,有人问了兴秀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来参加法语社。
兴秀回答——因为加缪的《局外人》。
其实“局外人”是对兴秀身份的一种隐喻,他在加缪的作品中找到了自我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
兴秀是同性恋者,他便是社会边缘群体,不被主流大众所认同。
他就连去参加同性恋社团也要偷偷摸摸。
小时候,他被母亲看到和男生接吻,自此后就被妈妈称为有“病”。
女主在熙也是同样如此,她有着自由的灵魂,不被世俗的眼光束缚。
她每天都混迹在夜店里,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因此被同学们称为“抹布女”。
同学群里传了一张女人胸部的照片,所有人都认为是在熙,因为她在同学们的印象里就是不检点。
而她为了自证清白,当众掀起衣服给大家看自己的胸部。
这一举动反而让她遭受了许多烂桃花——因为大家更认为她是一个被别人看身体无所谓的人,哪怕“睡”一下也没有关系。
在熙和兴秀都是大家眼中的异类,也正因为如此,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但是他们并没有谈恋爱,而是互相保护和救赎。
02纯友谊也好磕电影讲述的是在熙和兴秀从大学时期互相陪伴,最后兴秀陪伴女主结婚的故事。
在世俗的眼光中,男女是没有纯友谊的,而且gay也不被大家接受。
因此,兴秀几乎成为了在熙谈恋爱最大的阻碍。
而兴秀也经常用在熙当挡箭牌,其实他自己对于自己是同性恋的身份也没有心理认同,他也具有羞耻感。
所以他不会参加同性恋的任何活动,他没有勇气面对自己是异类。
哪怕和其他男性上了床以后,他还是要快速逃离。
他给在熙的备注是姐姐,假装在熙是自己的亲姐姐,所以他经常借口姐姐叫自己回家而从做爱现场落荒而逃,并且这样也能够解释自己和一位女性同居的事情。
在熙在兴秀服兵役回来之后,两个人继续过上了同居生活,甚至会睡在一张床上,这就已经不太符合大家对男女友谊的认知了。
好像,就算对方是gay,也无法和对方睡在一张床上吧!
况且,他们还纹了情侣纹身。
而在熙为了合理化这个情况,还对外宣称自己是在和闺蜜同居。
她在谈恋爱的时候对未婚夫说谎,实际上是自己也对她和兴秀的关系心虚。
直到他后来认识了一位能够接受她有gay蜜的男朋友,才成功结婚。
如果不是兴秀是铁gay,他和在熙的相处方式还真的很像情侣。
只不过,两个人还在各自谈着恋爱,虽然都不顺利。
在熙经常认识渣男,他刚刚发现自己是“男友”的小三后就去夜店买醉,还让兴秀来陪她。
但是此时,兴秀正在参加一个同性恋的活动,而他的暧昧对象被揍,他替对方出头后也被打得遍体鳞伤,两个人正在警察局里处理问题。
但是由于兴秀没来,在熙被人在酒里下了药强暴。
于是在熙跑回家里对他大发脾气,两个人吵架之后,兴秀夺门而出。
几秒后又回来,询问在熙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之后在熙才发现兴秀脸上的伤,两个人便开始互相关心彼此,将不愉快全都忘记了。
这友情,简直比爱情还要好磕。
而且兴秀最在乎自己是gay的事情被别人知道,他还没有出柜,但是最后他却为了要证明和在熙的清白,在警察局公开出柜。
在在熙的婚礼上,他还跳了一首miss A的《Bad Girl Good Girl》,甚至跳了一段女团舞。
在好朋友面前就是可以不顾形象吧,而且可以做自己从来不愿意做的事情。
0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法则片名叫《大都市的爱情法》,导演想表达的大概就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法则吧。
在熙和兴秀是边缘人,实际上是他们对待爱情的处理方式和传统不同。
在熙对待爱情是自由的,爱的时候很热烈,不爱的时候就很决绝。
但是这样的性格和向往自由的态度在传统的韩国社会就会遭受抵制。
兴秀的同性恋身份也是如此,彩虹社团几乎是地下的行为,而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被称为“美化同性恋”而遭到抵制也能说明韩国社会对于同性恋者的容忍度很低。
韩国不是以拍摄“伦理片”著称的吗?
反而对同性恋毫无包容之心。
根据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近一半的韩国人不想要同性恋朋友、邻居或同事。
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的调查发现,92%的LGBTQ人群担心成为仇恨犯罪的目标。
怪不得这部电影在上映的时候民众们的反应会这么大!
而之所以韩国民众们会认为这部电影在“美化同性恋”,实际上是因为故事的主线之一是在说同性恋者兴秀逐渐寻找到身份认同的故事。
他从一开始觉得同性恋是耻辱,到后面可以大方承认同性恋身份的转变,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核心。
而兴秀能够有这样的转变,是因为在熙。
在熙没有觉得同性恋是耻辱,甚至在和同事聚餐的时候公然为同性恋者说话,而她在被男友误会的时候,也大方承认了自己的好朋友是gay。
因为在熙本就是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
而这样的精神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爱情法则。
在熙的爱情法则就是快乐至上,兴秀的爱情法则是他只喜欢男的。
不同的是,在熙是生活在首尔大都市的酷儿,她我行我素,活得潇洒自如,当然也吃亏上当,搞大了肚子。
兴秀相对保守,但是也在在熙的影响下逐渐成长和接受,最终也变成了酷儿,毫不在乎别人眼光得跳起了女团舞。
导演想传达的正是这种“酷儿”文化,但没想到却反而遭受了主流价值观的抵制。
毕竟这个世界上“酷儿”才是“局外人”,而当你是酷儿的时候,是坚持本心,还是随波逐流,完全是个人的选择。
但如果大家都千篇一律,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创造力可言呢!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酷儿”,至少要坚持自己的爱情法则吧。
我看到有人说电影比电视剧差,对比了情节设定,应该是指的思想上,电影有媚俗的把女主写成符合主流对好女人的设定,并没有滥交,而只是在寻找真爱,被人冤枉了而已。
而电视剧就是不在乎主流思想,老娘愿意,爱咋咋地。
也许的确如此,可是我依然觉得电影比电视剧好看,我看影视不是来受教育的,我是来欣赏美的,你电视剧搞一堆牛鬼蛇神在这里乱啃,我简直是要生理不适了好吗。
突然想起杨宁老师在文学理论课里说过的,大致意思是你不能否定别人对影视的喜好,那是否定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好吧,我不能说电视剧不好,虽然我只看了一集就决定弃了。
我只来说观影感受,是一对灵魂契合但是注定无法在一起的男女之间的真正的友谊,随着各种非主流文化、亚文化的流行,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爱情会不会有友谊这种讨论变得有趣起来,电影给了生动的答案。
但是以我一个直女、老年人的理解,其实我觉得他们之间的情欲部分并没有过多的探讨,是我觉得遗憾的部分,我不相信青春年少的男女,整天生活在一起,性情又如此投合,难道真的就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难道真的就完全没有过试探、尝试?
但是电影主要的还是讨论了他们各自的感情和生活,当然各自都是伤痕累累,但是都有光明的未来,这大概也是说电影比电视剧差的观点的由来,就是一定要有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给观众以希望,否则呢?
世界破破烂烂,电影用爱修修补补吧。
看到女主高金银原来是电影《柳列的音乐专辑》的女主,是我多年前很喜欢的电影,还有我觉得挺有趣的韩剧《柔美的细胞小将》,仔细看是有点像,成熟了是肯定的,是不是微调了也说不定,反正我一外行人是看不出来,有三部有印象的作品就算是认识了,嗯,不错的女演员,关注中。
前面两个人的相遇不如剧版拍的好,电影因为要抓紧节奏,很多地方弱化了,后面拍的比剧版好很多,减少了两个人的矛盾点,更多的情节给到了男主面对自己是gay的情绪,以及两个人的羁绊,即使争吵过后,我们还是懂得彼此的朋友!
男主长得好像李帝勋,乍一看不太顺眼,越看越耐看,加了男主和母亲的戏很出彩,痛苦点升级!
有趣的,但是两个情节让我实在无法接受。 1.女主刚被前男友入侵家中并且疯狂殴打,结果从警察到当事人好像没有任何人在乎这件事。 2.结婚是什么很好的事情吗,给女主安排了一个男人结婚就好像安排了一个结局了一样,明明她的故事还是进行时。
Miss A恐成最大赢家。我思考了一下是给三星还是四星,最后决定还是四星,挺久没看这样一部简单轻松并且叙事极其清晰的电影了
拍的什么几把啊卧槽yoxfjufssgodiyf
年度最佳。男主角在母亲包里找到电影票这场戏也是年度最佳场面。今年唯一一部可以让我说出“活着就是要看这样的东西”的电影,而且重点在“活着”。
金高银非常灵,但电影给人一种又新又旧的感觉,核心主题像是十年前的东西,但同时又夹带着近年才兴起的女性主义、恶臭父权制等议题,但又都没做什么探讨,只是点缀。
不论是剧情还是拍摄都挺模板的,没什么新意。我真的受不了韩国人的drama表情语气,还有贴头皮发型和双开门身材……
很大胆的表达
+. 有着太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负荷到几乎不存在喘息的空间(就连两人争吵过后,在熙独自打开电视,电视里传来的内容都是有所指示的)。如此热衷于为人物增负,却又无力撼动任何难题,只能求助于一场真心吐露,将所有的困难抛之脑后。似乎只要修复了两人的关系,其他的问题就不再重要了。
你做你自己 怎么会是你的把柄
5.4 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的年轻人就会陷入歧途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工作必须坚持做下去的原因 韩国年轻人已经烂了本片充斥欧美资方的夹带私货意识形态输出两小时的超长韩剧合订本 真的很烂
电影是好电影,但我想看原来那种男女谈恋爱了
TIFF2024|抱着只是一部都市爱情片的期待来,结果发现是极其落地的酷儿剧情片,意料之外的好,剧本、演员、情节都好。金高银太会挑剧本啦!被种草了原书籍。
两个社会边缘人互相扶持的故事。全片最打动我的地方:尽管以前认为是中邪,但在兴秀和妈妈正式出柜后,妈妈还是自己出门看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尝试着理解儿子。
为什么要让东亚人演一遍欧美人的伤痛青春文学,吐了
作为一个老登,我已经厌倦了在电影里无休无止的讨论“女性主义”“和“lgbt 人群”。
Panda的2024年度外语电影:…… 7月→无,8月→《泳者之心》《郊游》《加菲猫家族》《神秘友友》《火星特快》《鬼灭之刃 上弦集结,前往锻刀村》《鬼灭之刃:羁绊的奇迹以及柱训练》《因果报应》《我是船长》《发明家》《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9月→《姥姥的外孙》《死侍与金刚狼》《挑战》…10月→《猫猫的奇幻漂流》《破墓》《当我的指尖触碰到你的温度时》《荒野机器人》《变形金刚:起源》…11月→《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12月→《海洋奇缘2》《宫崎骏与苍鹭》《我们最后一次做孩子》《某种物质》《异形:夺命舰》《那年圣诞不一样》《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阿诺拉》《蜗牛回忆录》《宇航员恋人》、1-6月记录于《年轻的心》、《大都市的爱情法》《Lady Gaga:神彩巡回演唱会》。—— 相较于电影版,个人更喜欢剧版《大都市爱情法》一些。
现代荒蛮故事,很美丽的精神状态。
“让我们更加俗气吧!”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好看!不被驯化的两个真实的人!(看了一集剧版,电影版卡司强太多啦,金高银表演超级有煽动力。)
抽烟,酗酒,泡吧,文身,堕胎,这就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吗?女主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评分是女生评搞上去的吧,看两个男人亲嘴我实在是没什么胃口。爬上三楼偷内裤,变态啊。我不想死,只是不想活。韩国119是急救电话。什么狗屁律师,家暴男,幸好没和他结婚。
友友不在多,一个管够两个管饱三个可以闹一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