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单位的组织观摩,让我快三年了又一次在电影院看的电影,虽说咱这个城市没有电影院,但我要求不高啊,礼堂里就行,还是片子最重要。
电影的叙事结构很别致,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是下了功夫的,现实与往事的交替像我们讲述了两个相关的故事,故事的核心就是人生的意义。
所以不用去在意什么献礼片还是主旋律,看电影既让我们了解了一段历史,又带给我们思考,这有多好。
关于历史,铁人王进喜自在我看来近似于神一般的精神存在,仿佛摩西过红海,带领着人们前进,这种人少之又少。
他的徒弟,刘烨的老爸才是更接近于我们凡人,他也为了共和国的建设奋斗过、奉献过,在他实在熬不住的时候,他“逃跑”了,这很可耻吗?
他不是军人,这里又不是战场,作为个人,存在选择的权利。
电影里告诉我们,他后来和他妻子做了一辈子山里仅有的两名教师,他的心里还是觉得对不起他师傅。
做人像他一样,也是一个好人啊。
现实的描写与历史相比单薄了许多。
主人公刘烨把铁人作为偶像,但他却没有铁人那种坚强的神经,因为他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结果是患上了沙漠综合症,可见有思想是多么困难。
最后他想明白了么?
反正我是没看没明白。
我因为铁人那激励人心的讲演所振奋精神,因为他不顾个人安危跳下水泥池而热泪盈眶,因为他对徒弟说回去也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而认为他也有一定的情感。
而想成为铁人的刘烨呢?
他有沙漠综合症,曾经有一个他喜欢与之交流的漂亮的心理医生,现在离开这里读研究生去了,似乎留给他一本书;曾经的朋友也合同期满和女朋友一起离开了,可见理想很好很伟大,现实很弱很残酷。
PS:我也想认识那么PP的心理医生。
本片把焦点聚焦在了我国的石油工人身上,同时将上世纪五十年代和现在的钻取石油任务完美地穿插交织在一起,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两个年代下的石油工人们人生处境的差异与联系。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石油工人们怀揣着一颗富国强民的大理想,也坚信我国不是贫油的大国,用着最简陋的设备和匮乏的生活医疗设备开展着钻井工作,将青春挥洒在了东北的大油田上。
而现在的钻井工作条件与几十年前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各种条件都非常齐全和先进,但是不变的是那“铁人”的精神,是那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特质。
这种精神必将永远传承下去,被每一代祖国的石油工人们继承和发扬。
这电影我是真想喷,首先为什么是王进喜火急火燎来这东北,结果设备没来,害工人被冻,他直接开始骂这些人没有奋斗精神,我没绷住,我套用李佳琦说的:挨冻而已嘛,这么多年都是这样过来的,有点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自己被冻了,有没有认真工作,思想有没有进步?
在这评价别人,自己是一句不说。
其次,尼玛那主角在那说啥?
我只要不想说,那就没有人能逼我开口。
有毛病?
自己不去合群在这怪这怪那的,别人都在吃饭就你在那干活,你在这说你被孤立了,这不他活该吗。
还思考什么工作的意义,你特么全家都吃不起饭的时候你看你看不看的上你的工作。
第三,王进喜助人受伤了,我承认确实,但大家伙们都叫他来休息,硬是要来,你换到任何一个小说里,但凡要是惹到了什么麻烦,你看下他人设崩的多快,还什么你就是受苦受累的命,你就认了吧。
说什么你连身体都没有怎么去养活一家老小,你是在歧视?
第四,干活拉设备那段,绳子断了你不去当心人,你去骂人没用,就这点我觉得这部电影就是烂的一塌糊涂,真搞不懂这人设能写这么离谱。
我干了烂事骂你们没吃苦精神,出了事故先说人,先保护机器。
第五:我承认它的思想是好点,但是人物塑造震动不讨喜,这个主角的设定就像以前的我,认真努力,以为只要自己够努力就可以成功,但是呢?
被骂傻子,也确实,从垃圾桶捡起吃,说好听点叫珍惜粮食,说有趣点,要不你去试试?
我主要喷的是前半场的人物塑造,后面的精神写的很好
1、承传“铁人”精神,对抗现实困境,为国家贡献一份力①对80后石油工人来说:1960年,王进喜生前带过的一个队伍1205钻井队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为中国石油事业发展掀开新的一页。
40多年之后,1205钻井队的成员大多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中除技校生外,许多人有大专以上文凭,还有20人具有本科学历,72名职工平均年龄27岁。
电影《铁人》完美地再现当年的“铁人”精神,从电影中学习这种精神,在工作中拿出坚毅不拔、艰苦奋斗的工作态度,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新一代80后石油工人的巨大重任。
②对普通的80后一员来说: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需要新一代树立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干净,同时80后这一代人经历过SARS、5•12地震这些灾难,目前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H1流感病毒的蔓延,在众多灾难当头,我们80后应该学习影片中的“铁人”精神,以坚忍不拔的品格面对压力、迎难而上不退缩,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共渡难关,“铁人”精神也需要80、90后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继续承传和发展。
2、偶像派演员、实力派演员共同出演剧中出现的不少青春偶像,他们不少也是80后的偶像派人物,这是影片的一大卖点,如刘文瑞的扮演者小张铎,现年25岁,现实中的他外表清秀、气质儒雅,曾出任多部广告片的代言,经导演从五万多名人中精心挑选出来,虽是第一次上银幕,却把逃兵刘文瑞一角演绎得淋漓尽致;刘思成的扮演者刘烨,正是80后一代观众最为熟悉的演员,他高大猛健的身形以及一双深邃忧郁的眼睛,常常成为影片中角色诠释的绝佳外形条件,同时他细腻极致的演技,更是奠定了他多元化的演绎道路,由最初的1998年的《那山那人那狗》到《蓝宇》到后来的《保持通话》,还有正在杀青的《男儿本色》,包括这部《铁人》,刘烨很好得诠释了一个患有“沙漠综合症”、又怀着对父辈铁人精神的敬仰之情、又为友情抛头颅洒热血的好男儿形象,刘思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正是当代80、90后身上缺乏的那种品格。
实力派演员吴刚出演“王进喜”一角,具备戏剧表演底蕴的他演技超群,真实自然地诠释出了“铁人”这一角色及其思想内涵,从《潜伏》里的陆桥山,到《梅兰芳》里的费二爷,再到《铁人》里的王进喜,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表演方式,让观众都大吃一惊这些角色都出自吴刚一人之手。
3、电影画面气势豪迈、行云流畅,堪比好莱坞大片“很少看到有像《铁人》这样的主旋律电影拍得如好莱坞大片一样的风格”——这是CCTV6《首映》栏目制片人、导演田华女士在概括这部电影的独特性方面说出的一句话,她引用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老师的一句评论“隐匿式的电影风格”,就是这样一种电影的拍摄手段,靠着镜头无声地在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
尤其体现在影片最后,刘思成营救好友赵一林、郭小米那一段画面,画面完美呈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恶劣天气,大风加大沙的场面与白云、红霞蔓布的宁静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侧面烘托人物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牺牲自我的稳重、豪迈的品格,影片最后刘思成在死亡边缘看到了父亲坐在“铁人”的单车后座,而后又看到了自己坐在了“铁人”的单车后座,道路四周尽是浓郁的树木、鲜艳的色彩渲染着整条道路,道路是没有尽头的,预示着两代人各自承载着“铁人”精神,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这样的画面是唯美的、寓意也是深刻的让人反思的,导演在拍摄这样的主旋律电影时运用了商业化的拍摄手段,更好地表达了电影的主旨和内涵。
此外,该片在色彩方面也做了处理,以黑白和色彩为时空交替,采用了倒装叙事式的手法剪辑而成,黑白部分故事的大背景是1960年在大庆的石油勘探大会战,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场景,如人头攒动、忙而不乱、乱而不繁的场面,彩色部分故事的背景是现代的中国石油勘探行业,黑白与色彩交替的效果处理得十分好,时空转换也比较简洁。
总的说来,影片在色彩上的处理也充分表达了影片的内涵,黑色表达当时条件的艰苦与恶劣,给人的感觉是节奏比较快,场面宏大;彩色表达现实的美好,给人的感觉是节奏比较平缓,沙漠、落日,蜿蜒的公路,似乎有一种中国画里大写意的感觉,场面精美。
黑白部分导演通过镜头,在不动声色中即把铁人刻画的比较到位,比较成功,也比较感人,使60年前的那场会战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凭这两点来讲,对于那些爱好看好莱坞大片的80后一代而言,该片也让这些年轻的观众见证了主旋律电影的优秀一面。
一、片名很好,Iron man,美国佬有钢铁侠(Iron man),我们也有铁人,我们就是要旗帜鲜明的和西方国家争夺舆论阵地。
而且我们这个铁人强在精神,是可以继承和发扬的,小罗伯特唐尼那是啥嘛,只不过靠一个高科技的乌龟壳逞能罢了,哲人有云,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二、为啥非得要在冬天开工?
为了突出东北的冷和条件艰苦么?
那不是说明我们的领导决策不科学?
盖以为其实领导是考虑到这个因素的,主要是为了磨练我们的同志的吃苦能力,玉不琢,不成器也。
三、为了展示铁人精神,频繁出现工伤和事故,这不是和安全生产工作过不去么?
四、刘思成这小伙子估计就二十来岁吧,从他们健身房里的福娃推论电影里的时间应该是2008年左右,他爸1960年的时候估计也是二十多岁,这么一推算岂不是他爸40岁左右才生了他?
山村民办教师的生活确实不容易啊。
五、黄渤和漂亮的女医生是两个的亮点,也是铁人炼成之路上最大的两个绊脚石,所以后来都被导演踢开了。
六、软弱的逃兵“小知识分子”和朴素的工人阶级代表王铁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来确实是知识越多越那个啥。
七、王铁人说,“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是什么,是家里的孝顺儿子,是下地干活的,不是在家享福的!
”很好!
八、相对来说,王铁人这个形象倒是比较丰满,突出他朴素的一面,多少有点“平民英雄”的味道。
而刘思成同学的转变就好像太突然了一点,就好像他也和我们一起在看电影,然后被这部电影给打动了,毅然决定做个优秀的接班人。
九、豆瓣网友说“感动完,就是无限的朝鲜式空虚”。
看来我们的宣传工作看来还是任重道远啊。
十、这么好的电影当然要拍续集了。
相信有了组织的支持,《铁人2》在中国的票房收入一定可以超过《钢铁侠2》。
如果不是刻意地保持愤青的姿态和主旋律死扛,相信都会对此影片报以盛赞。
09年过半,目前为止这是我觉得最值得一看的电影。
请路过的朋友大侠们帮帮我!
急急急!
请有牒的朋友 或者资源 或者能搞到牒的路子 等等一切各种路径手段能给我《铁人》的消息请速度联系我!
1387 138 3363急急急急急!!!!
我找了所有牒店和网络资源都没有啊···请高人帮我!
原以为铁人这种电影就是红色片,表彰王进喜,树典型,搞示范带动。
但是记者采访石油子弟那段对白我惊了。
背景大概是记者去采访石油单位的一个年轻劳动表彰对象,这个年轻人因为积极工作,被其他人说是傻子,被表彰更是惹来嫉妒。
采访发生了如下对话:石油子弟(刘烨):我不像那些人偷奸耍滑,偷懒搞小聪明,我努力工作拿工资拿奖金,我不怕他们笑话我,我做我该做的事,我没什么好怕的。
记者(马苏):你是没什么好怕的,可是,你害怕孤独。
这是当真的深刻啊!
人类可以通过理性构建出自己生存的安全感,满足感。
但是理性构建起来的这一切在人的感性面前不堪一击。
当人类为了生存,与大自然和同类开始争夺资源、空间时,理性成为最有力量的武器,谁更理性谁就可以得到更多资源,生存得更好,为自身营造出物质的丰富可以让人觉得安全,满足。
但是在人的感性站出来的那一刻,理性构建起来的世界就像沙堆成的城堡,遇到海浪,城堡一下子就垮了。
休谟三问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向人类抛出了他的灵魂三问,哈哈哈哈,哲学才能为人找到真正的归宿,理性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有资格可以有一双鞋穿上,保障人可以一路走得更稳健,直到找到最终那个感性的家。
但是现在,我们好像都搞错了我们追求的是那个家,以为我们追求的是那双鞋,忘了我们为了什么要去穿上鞋。
影片中战天斗地的场面、石油工人艰苦的创业生活,以及人物的对白无不真实感人,再现了当年“铁人”们发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崇高精神。
“我......王进喜!
代表我的井队发个誓……为了让国家永远不贫血,为了让这个家里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宁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
”誓师大会上,王进喜好一个雄心壮志!
石油工人的好一片豪言壮语!
影片展现的另外一条主线,就是塔里木油田新一代石油工人对父辈的审视。
“铁人”的后代刘思成表现了坚韧正直、吃苦耐劳,敢于舍己为人的精神,他继承了上一代人的优秀高尚的品格。
然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个时代有所缺乏的,这种被称为“傻人”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但是我也想到:无论是哪一辈人,在面对艰苦奋斗的“英勇壮举”,直面爱国主义的“豪言壮语”,他们都会让人热血沸腾,让人激情满怀的。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后,成千上万的人们自愿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为抗震救灾、为挽救不相识人的生命和抢救灾区的财产,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我又想到,当年的“铁人”精神,能够激励、支撑着我们的父辈战天斗地、艰难前行。
同样,我相信 “铁人”精神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当今重提“铁人”精神,就要发扬“铁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国家要强大,社会要进步,企业要发展,不能没有“铁人”精神,“铁人”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一定会发扬光大。
昨天老婆单位组织看这部电影,实在是不想去,但是迫于老婆大人的压力只能前往,到电影院一看,偌大的影院可能只坐了50人(单位包场的),心里更觉得肯定要浪费这近两小时的时间了。
但是随着影片的开展,我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主旋律电影拍的质量大幅提高,并且给我带来一个很不一样的铁人原来在我心目中的王进喜,只是一个只会使用蛮力气,仅仅靠着非常能吃苦才当上劳模,成为铁人;但想不到铁人还是一位非常好的领导/管理者。
这位领导有以下优点1、语言很有煽动力,这点从他在誓师大会上所作的关于贫血以及共产党员的演讲可见一斑,从他鼓励因为饥荒怠工的手下重新满怀激情地工作也得到体现2、身先士卒。
他带头跳下泥浆池搅动泥浆,并引发所有人都跳入池中3、先人后己。
他饥荒时候拿回的大米和馒头只给手下吃4、尊重知识,注意培养后续人才。
铁人虽然自己是文盲,但他并不排斥科学,并且鼓励一个手下多向技术员学习5、人情味。
文瑞饥荒时跑了,铁人千辛万苦在火车上找到他,面对自己最器重的弟子,没有采取高压手段一定让其留下,反而将身上的粮食都给了他。。。。。。。
总的来说,这电影很感人,如果有组织观影的机会,建议大家不要错过。
半部好片子,剧本本身的立意也是可以的,只是最后呈现的效果却……需要指出的是,吴刚这个影帝名符其实。
吴刚太优秀了,演的王进喜让人动容,黄渤刘烨戏份少,但起码都演技都不错,一个搞笑一个秀颜(刘烨太漂亮了)但是这样的故事确实很难讲的有趣,所以电影趣味性太小,为了与纪录片区分,故事难得有个逃兵情节和前后时空交替出现,算是有点新意,加上对人心理和精神的探讨(,但是在揭晓他爸是逃兵后,这情节明显不知道该如何落点了,于是只能硬制造矛盾,硬出事件,强蹭铁人精神既突兀有冗长无聊。当然,这基本是红色电影的目的和通病,虽然可以理解,但我是真的讨厌这种无趣的体验。
几个主演找的不错~
吴刚的王进喜是亮点,再次证明了演技
除了吴刚其余就是个渣啊
真实人物改编的故事,精神的力量是无限的。
黑白部分场面宏大有力,彩色部分没写出一个好故事。把高大全人物往俗了写不是屡试不爽的,他们起于平凡但最终不凡还是有不一般的一面的。单纯从语言上动作上搞俗历史人物没什么意思。
环境、氛围都营造的挺好。
3有一份对“铁人”的敬意与感动。
王进喜由一个符号变成了一个人
中石油招工宣传利器
比南京!好看多了。再鄙视一下陆川。
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 不要当钻井工
石油精神
场景在东北苦寒荒原和西北狂野沙漠中展开,面对自然,我不相信有铁人,可这种精神却蕴藏于某些人灵魂深处。
铁人王进喜的故事很精彩,刘烨演的那个故事其实也不错,但编剧硬是将两者结合一起讲,不断穿插闪回,看得不仅很累,而且散乱了主题,看到最后感觉就是刘烨演的角色完成精神上自我救赎的故事,有点偏了。
中石油入职培训第一天组织观看。。纪念一下!
刘烨很男人
铁人。。。
拍的乱糟糟的,白幸苦吴刚等演员那么卖力的演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