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坐下来观看一部宫崎骏的电影,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他的不可思议在于,你永远不会知道他在电影里将给你带来什么,并且每一次都会让你受益匪浅。
面对这部《悬崖上的金鱼姬》,谁能想到他会让一对五岁的小孩来谈一段彻头彻尾的恋爱呢。
它没有好莱坞的噱头与卖点,图画简洁粗线条,却活灵活现神韵万千,一位大师在年近七十推出这样一部作品,象征着返璞归真,化整为零,然后创造一切。
假设把它当作一次经典的恋爱课程,倒是可以通过此片看看成功的爱情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在那个海边的渔村,男孩宗介第一次遇到公主的时候,她还只是一条搁浅的金鱼。
虽然这是爱情的发芽期,但对五岁的宗介来说,他没想过使用甜言蜜语,也没考虑费劲心思策划一场约会,他甚至都不过问她的星座八字。
奇妙的邂逅开启了一切,那时他们还蒙在鼓里。
他让金鱼住进了绿色的塑料桶,把自己的火腿分给她吃,并送了她一个叫“波妞”的名字。
宗介并不是千金少爷,也非被宠惯的孩子,他的三口之家因为做船员的爸爸而常年不能团聚,这造就了他坚毅善良的品性。
宗介以真心对待波妞,波妞自然也不会朝三暮四,才认识不到一天就对着他大喊“我喜欢你!
”,而不顾当时身为一条鱼的尴尬。
你要说孩子们的互相喜欢太随意,不够分量,但之后他们也经历了磨难呀。
毕竟这是很无奈的,家长在某个时段总是会成为爱情的敌人。
波妞被海水强行带走的时候,即使坚强的宗介,也控制不住哭了。
可这是必经的阶段,有磨难爱情才渐渐显示魔力,宗介没了波妞,即使吃着冰淇淋也感觉不到甜味;而拥有整片大海的波妞,却一心只想回到那个绿色的小塑料桶里,足可见需要和被人需要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
终于,当他们再次见面的时候,波妞已经是个像模像样的五岁小姑娘了,这或许又是印证了爱一个人越深,就会变得越来越像对方的那句老话吧。
宗介的妈妈理纱把波妞带回了家,他们三个人在停电的家里喝奶茶,吃泡面。
波妞光着脚横冲直撞,宗介不厌其烦地向她解释人类世界的规则。
一切都很简单,可这失而复得的幸福感让他们在狭小的家里无所畏惧。
正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不懂暧昧,不懂矜持,他们不会想着下一个遇到的人会更好。
或者这不是成人定义的爱,可成人的爱就是真正的爱情了吗?
理纱纵然是个与众不同的妈妈,在宗介失去波妞的时候她很认真地告诉儿子“世上是有命运这么一说的”。
可这么牛的妈妈,在得知丈夫因为出海不能回家时也会在厨房气得扔勺子大喊“不做饭了!
”,还得让失恋的宗介反过来安慰她。
大人可以随意地耍赖,为什么孩子就没权利认真一回呢?
在最后,海神问宗介,你愿意永远不放开波妞的手吗,即使你知道她其实是一条鱼。
大人们会高喊,“不要轻易承诺啊,你还小呢,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宗介呢,他迫不及待地亲吻了波妞。
在爱里,大人可以是小孩,小孩同样可以是大人。
电影很好,宫崎峻的风格,但是主题不再是想倡导什么,而是一个对乐园的设想。
比较他其他的作品,这次他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大方的承认两个小孩子的恋爱关系。
值得鼓励!
我很喜欢他的构想图,末日的和乐园的来临都如此的偶然。
没有预言,没有前奏,没有人受伤害:)
实在不明白,5岁的小屁孩就已经懂爱情了?
小金鱼波妞的妈妈问:“你会一直喜欢她吗?
不管她什么样?
”要求一个5岁小朋友作出爱情的承诺,才5岁啊,人生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他遇到的人还太少了,也许,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他才会真正明白爱情是什么,真正遇见他所喜欢的女孩。
然而5岁,这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
要是真正喜欢了别人,这时该怎么办?
会不会恨父母?
为什么大人会觉得他们已经是男女朋友了?
挺心疼小男孩的,也为小女孩的未来担忧。
在网络上出现抢先字幕版的第58分钟,我欣喜若狂地将优酷链接发到Q群上和所有人分享我的喜悦。
然后静下心来,戴上耳机,跟着宫崎老爷子的画笔,和摇着红色裙摆的ponyo,游入深海。
那一刻,恍惚间我仿佛又坐上了那班旧旧的海上电车,沿着蓝色海水间细细长长的铁轨,远行到那个叫做童年的小站。
宗介救起了困在人类垃圾里的红色金鱼,给她取名ponyo,故事这样开始了。
悬崖边上的小屋是宗介的家,绿色的塑料桶是ponyo的家。
在那个海边的镇上,没有人不相信传说。
宗介相信,丽萨相信,老奶奶们也都相信。
时子奶奶看到ponyo一脸惊恐。
她说,人面鱼游上岸后,会有海啸。
老人们的话从来都会应验。
一场数万条墨兰色鲸鱼引发的海啸将ponyo从宗介怀里夺走。
失去了ponyo的宗介哭得泪眼汪汪。
丽萨安慰宗介,她说ponyo会回到海里,是因为有命运这回事。
晚上,远航的爸爸打来电话,说还要出海,不能回家。
这让煮好了一锅子好菜的丽萨满肚子埋怨。
漆黑的海上,爸爸遥望远处悬崖上的家,用灯光发出信号,宗介趴在阳台上,用灯光回应。
一闪一闪的灯光,成了这家人最独特的沟通方式。
爸爸:我爱你!
丽萨:笨蛋笨蛋笨蛋笨蛋笨蛋笨蛋……宗介:一路顺风!
整部片子看下来,宗介和父亲只在电话里有过一次交流。
一面未见。
很早就听说,宫崎骏长期忙于动画工作,没有尽好一个父亲的职责。
宫老的儿子宫崎吾朗就曾坦言,童年时常常见不到父亲,他总是忙于工作,在动画上,他是一个大师,但在家庭里,他不是一个好父亲。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段记录金鱼姬创作过程的短片,里面有几个片段让我对宫老的无奈和悲哀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
片段一:宫崎骏来到动画制作室,发现儿子宫崎吾朗和人讨论着地海传奇的色彩工作,宫崎骏不敢见他,只得躲到另一个房间,自言自语:他怎么会在这里?
什么时候才完啊……(指吾朗什么时候能讨论结束)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想和儿子说话,宫老说,与其说是不想说话,倒不如说他根本不想见我。
片段二:地海传奇首映还没结束,宫崎骏便离开了首映现场,走到外面的大厅里抽烟。
从神情上看得出,他有些无奈,又有些释然。
他说,他(指吾朗)还不成熟,他不应该独自担当这个工作……在所有动漫迷眼中,宫崎骏是大师,甚至染上了几许神话色彩。
当我们深入他的生活,深入他的内心,却发现他不仅仅只有动画巨匠这个身份,他还是一个平凡的老人,一个平凡的父亲,和所有人父一样,有一本难念的家经,有外人难以明了的无奈和遗憾。
此时再回看前面那一段无声的灯光交流,竟让人有某种难以言说的温暖和心酸。
让我们看看宫崎骏怎样把故事讲下去。
ponyo被鲸鱼们带回了海底宫殿。
留着红色长发,眼袋青紫,穿得像个小丑一样的怪叔叔是ponyo的爸爸,他把女儿小心翼翼锁进了泡泡里,嘟嘟囔囔地怜惜ponyo:人类的环境脏死了,我怎么能让你和他们在一起?
借ponyo爸爸之口,宫崎老爷子抛出了问题:自私而骄傲的人类污染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人类在其他生物眼中,绝不是什么好东西。
自然和人能和谐共生,是否只是一种奢望?
可ponyo喜欢宗介,她想变成人,想和宗介做朋友。
安徒生的海的女儿,在宫崎骏的童话中再次上演。
而这一次,可爱的金鱼ponyo,是否还会因为人类的薄情而化作泡沫?
毕竟,金鱼和人是那么的不同。
归根结底,还是那个宫崎童话里不变的命题,人与自然,可以相互接纳么?
幸好世界上有一种人叫孩子,幸好,还有许多保留了孩子般纯真心灵的大人。
他们的心灵力量可以打通人与自然彼此接纳的心扉。
乘着鲸鱼海浪,ponyo化作一个红发红裙的小女孩,回到了宗介身边。
活泼可爱的ponyo让我想起了龙猫里那个精力旺盛又固执得可爱的小梅。
同样的红发红裙,同样淘气而可爱的模样,和ponyo极其相似。
好想知道,ponyo和小梅的原型,是不是他童年时的姐妹。
那一夜风好大,浪很高,屋子里好温暖。
小金鱼第一次喝到甜甜的蜂蜜,第一次捧起温暖的电灯,第一次尝到美味的拉面,第一次睡熟在沙发上。
海啸在屋外侵袭着城镇,将一切卷入了海底,悬崖上的这间小屋却是安全的。
孩子们什么都不用怕,只管静静睡熟在梦里。
第二天一大早,ponyo叫醒了宗介。
走出门外才发现,小镇早已成了一片大海。
悬崖上的小屋,成了一座孤岛。
放眼望去,只有蓝的天,和更蓝的海。
公路和房子都沉入了水下。
海生动物们在水下小镇里悠悠畅游,仿佛是滑行在路上的船只。
《千与千寻》里也有这么一段,大雨过后小镇沉入了海底,世界被蓝色包裹,宁静得只剩下海潮的细语。
不知宫崎骏安排这样的情节是否有什么特别的用意。
我猜测这暗示着人类创造的繁杂世界被自然净化,一切回归本源。
或者说,自然的力量覆盖了人类的蛮横改造。
当繁华褪尽,人类会重新拾起那种朴素的美好。
ponyo用魔法将玩具船变大,宗介和ponyo坐上船,去向日葵之家找丽萨。
红色的蜡烛小船在平静的海面划出两道波纹,海星、鱼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动物在海底小镇恣意舒展优美的泳姿,仿佛他们才是这个小镇的主人。
宫老在这里并不急着将情节往前推进,而是让观影者不知不觉地沉浸在这片蓝海的宁静中。
生活在繁杂都市里的人因感官麻木而开始相信,匆忙和无休止的竞争才是世界的真实面目。
忘了海的声音,忘了树的颜色,忘了童年时我们曾经拥有的,简简单单就会快乐的魔法。
于是我们从简单活向复杂,从快乐活向疲惫,从单纯活向世故。
所谓的成长,只是一个自我折磨的过程。
ponyo和宗介遇到一个怀抱婴孩的母亲,孩子饿得直哭,ponyo便把瓶子里的热汤全给了那个母亲,最后还不忘了给孩子一个吻。
可爱的童真,可爱的善良。
你也知道,宫崎骏童话的结局,多是完美的大团圆。
这次也不例外。
不管ponyo是金鱼,还是人,我都喜欢她。
小宗介坚定而可爱的回答,将海的女儿终会化作泡沫的神话打破。
正如ponyo的母亲所说,世界打开了心扉。
世界打开了心扉,人和自然终于能够相互原谅,彼此接纳,我们也才得以看到一直以来厌恶人类的ponyo父亲,与宗介握手言和。
一切都很圆满?
不是么?
金鱼海,水底森林,是我体会到的这部动画的意象。
也许有人会挑剔宫老的这部收山之作过于简单,不够深刻,画面的表现也过于平实,没有从前的细腻。
可宫老就是想一心呈现一部简简单单的动画而已,我们又何必要求它必须承载多么深刻主题呢?
又或者说,我们有什么必要强迫自己深刻,把观赏吉卜力的电影当作一次思想教育呢?
静下心,抛开繁杂,回归宁静,体会平日里日渐麻木的神经所疏于体会的温情和天真,也就够了。
谢谢宫崎骏,谢谢吉卜力,谢谢所有造梦的人。
如果金鱼姬是宫崎骏平生最后一部作品,我希望第一个站起身来,向大师的完美谢幕鼓掌致敬。
但愿宫老有生之年能来中国一趟,我相信会有成千上万的影迷愿意和宫老分享,吉卜力动画曾经带给我们的,那么多的回忆和感动。
【后记】从高中开始喜欢宫崎骏,在还没有电脑的时候,我只能从所在县城的各家影碟店搜罗吉卜力的动画,陆陆续续地竟也把吉卜力的作品看了个遍。
如今家中的抽屉里还珍藏着龙猫的vcd影碟和朋友赠送的吉卜力动画全集DVD。
那种搜到喜爱影片时的欢喜心情我会珍藏一辈子。
喜爱吉卜力的动画,是因为它是朴素的,怀旧的,不刻意深刻却能经得起反复回味的。
吉卜力珍藏了太多人共同的童年回忆。
童年时见过的山与河,风和花,玩过的玩具,遇到的伙伴,都能在吉卜力的动画里找到影子。
那些偶遇的妖怪和不可思议的魔法,也时常出现在童年的梦里或者想象中。
观赏吉卜力的电影,人的心灵似乎脱离了那副成熟的肉壳,缩小成了童年时的模样。
仿佛时光列车真的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叫做童年的小镇。
真正的大师作品是不见刀斧痕迹的,与之相比,当今许多刻意往故事里渗透思想理念,却弄得满篇匠气的动画相形见绌。
如今的日本动画市场浮躁之风日盛。
只要能卖钱,只要够吸引,哪怕黄点暴力点血腥点都在所不惜。
可即使是在日本国内,最受欢迎,也最卖座的动画,仍是宫崎骏式的质朴童话。
我们需要的刺激,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多。
因为什么是美,什么是善良,什么样的电影才能唤起人们心底普遍的美好——自在人心。
孩提时代看了童话,喜欢幻想的我便给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把自己幻想成宗介,期待啵妞的出现。
现在却不自觉地把童话解构,把童话打碎,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拼接起来,看他的绘画,他的特技他的诉求点,他的音乐他的穿帮他的破绽。
看啵妞逃出爸爸的家,和化成金鱼的姐妹们浮出海面,脑子里马上和fantacy 2000里面巨鲸的飞翔放在一起对比,马上会给自己个命题:这是不是东方大师和西方大师之间的惺惺相惜呢?
Ghibli永远也摆脱不了宫崎骏的痕迹,,Ghibli不是Pixar,Ghibli是宫崎骏的童话的衍生,这个工作室的传奇注定了要在宫崎骏离开的那天而结束,看宗介的妈妈风风火火的打着信号灯,仿佛看到了幽灵公主归来,看啵妞追逐心爱的人的奔跑又那么想宅急便里面的魔女,宗介则是一个风之谷女孩,小白龙的结合体,他的电影里面永远都有一个超脱于世间拥有无穷力量的神,来给故事加上一个句号,从风之谷的灵性的巨虫,到现在的月光女神,在老人的心里,永远有神秘的力量来帮你度过最后的一关。
偶然看到这部片子的话,还真的以为是二十年前的片子,看资料才发现原来是很原始的赛璐珞做出来的,一帧帧画面也是手工做出来的,相比Pixar一个篮球场那个大的超级计算机跑个一年两年渲染出来的后工业时代的光影效果真的非常之返璞归真。
你可以说宫崎骏守旧,你可以说他没有创新力,老了。
不过无所谓,在他看来,他不需要改变,因为他讲述的他所追求的纯真和善良,不需要变,他所爱的一切都不需要改变,正如他自己在片中说的:“不管爱什么,就爱一辈子吧”
波妞!
鱼如其名!
五岁的小金鱼,那一吻,你和宗介便结了缘分!
爱吃火腿的小波妞,喜欢你叫宗介 宗介时那种天真可爱的样子!
有时候还挺羡慕你的,做事勇敢,不顾反对也要变成人形,冲破你爸爸设下的海底世界,一路乘风破浪,追着宗介不放弃!
有时候挺佩服日本动漫,就算感情在这些小小年纪身上都显得那么纯洁,不会给人反感,却让人羡慕不已!
1、一举一动,都是承诺,会被另一个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
2、我浑身伤痛,跋涉万里,疲倦地寻找,只为来与你相见。
3、成长,是每个孩子的权力,也是他们必经的征程,或平坦、或崎岖,有悲欢,有离合。
4、信仰到底是什么呢,就是纵身一跃,就是我们跟神之间一个永远的约定,是舍弃旧的去开始新的生活;信仰就是从今以后,再也不要放开你的手。
5、重要的东西全部都在半径3米之内。
6、小时候的约定,永远不会忘记。
7、来到这世上真是太好了。
8、在两个人的世界里,管他的风雨雷电飞沙走石天崩地裂,只要能在一起就足够了。
9、看过的爱是需要付出代价,爱是需要担当,爱是需要努力争取,爱是需要你为了对方而放弃一些事情,并改变自己。
本人最爱的宫崎骏作品,比起其他的来我最喜欢这个,宗介超可爱超乖善良勇敢天真,麻麻也是!
从来没有否认过孩子的奇思妙想,电影里的人都是很好的人,很善意,里面的坏蛋都不是人哈哈哈是海洋生物!
而且最后还变好了。
坏银还是个妻管严哈哈哈有点可爱!
看哭好几次,波妞回海里宗介趴在麻麻肩头哇哇大哭看哭了,喜欢宗介的配音!
嗲嗲的哭的人心都要碎了。
后面宗介麻麻赌气跟爸爸耕一用摩尔斯电码交流的时候,理莎发了一堆笨蛋笨笨笨,耕一回的是爱你非常非常的啊啊莫名塞了一嘴狗粮啊!
太甜了呜呜呜,还有经典GIF,波妞跑向宗介的路上,从鸡爪的样子变成人的手脚,在走向你的路上我在变得越来越好啊!
也就是动画世界里了理莎都不会惊诧波妞的存在。
最后合家欢的时候亲了泡泡变成女孩,happy ending!
从来没想过看动画电影哭成狗,我到底还是太现实,想的都是宗介将来长大了就会变心了吧,波妞会变成泡沫的吧,也就宫崎骏的世界了,五岁就可以谈恋爱,五岁即永远,真纯爱!
没有利益没有物质没有性,谢谢宫崎骏先生还我一个纯真干净的童年,带着大大海军帽的小宗介,胖嘟嘟上蹦下跳的波妞,不要长大喔就这样,拉钩不要变永远都不要变呐。
昨晚看了宫崎骏的新片《悬崖上的金鱼姬》。
泪流满面。
想想你们日国真是低俗,你们的人民低俗,你们的艺术家也低俗,你们的老人低俗,你们的小孩也低俗,总之你们就是不如天朝高尚,我们有《喜羊羊与灰太狼》和《闪闪的红星》这种题材新颖、主题向上、制作精美、质量上乘的动画大片,不是你们日国一二十年内可以企及的。
像《悬崖上的金鱼姬》这种粗制滥造、低俗不堪的动画片是绝对不符合我国院线上映的标准的,我们的现代化事业接班人,也是绝对不可以接受这种资产阶级腐朽落后的文化所腐蚀的。
一、题材老套 首先,人和美人鱼相恋的故事古已有之,影片几乎原封不动照搬安徒生《海的女儿》,已经有抄袭之嫌;将最后结局改成光明的大团圆,无疑更是拙劣的一笔,既丢失了故事的深刻性同时又无法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海底王国和水中妖怪等物象早已是司空见惯,此等桥段在西方童话和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早已用滥,我们在这只得叹息,影片编剧的想象力是多么的有限而苍白。
二、主旨不明 我们说文以载道,文艺作品当以主题先行。
一个作品是否优秀,决定因素就在于它是否有积极向上的主旨思想,能否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能否以真实的情感打动人,能否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塑造人。
而我们在这部日本电影中看到的却只有灰暗的主题,和毫无教育意义可言的资产阶级小情小调。
首先影片除了家长里短的寻常琐事就是小男孩小女孩之间的愚昧无知的情愫,没有一个正面主题能够鼓舞人激励人推动人。
我国动画巨作《闪闪的红星》以革命的情怀熏陶人,以爱国主义的思想激励人,这样的影片同学们看了才会有收获,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才会有正面的引导作用;其次本片充斥着寻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和琐碎细节,人物、事件都平凡至极,没有的个性鲜明的人物,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如何提炼出崇高的思想主题,如何承载厚重的人文关怀,如何在同学们心中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这般庸俗无聊之作只会随时间的推移消散殆尽,绝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是非不分 正邪模糊 该片除了男女主人公是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扮演反派的海神的态度则是暧昧不清,身为女主人公的父亲,却处处与正面人物做对,时好时坏分辨不清立场,这绝对不利于同学们建立起爱憎分明、是非明辨的价值观念,只会模糊了敌我界限,放松了对敌斗争,长此以往难道要我们的接班人是非不分吗?
反派角色当像我国优秀的动画影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和《闪闪的红星》中胡汉三那样,是个的彻头彻尾的奸诈狡猾、背信弃义、十恶不赦之徒,这样同学们才能及早认清其丑恶嘴脸,与之坚决划清界线。
而正面人物塑造也应该秉承“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的观念,塑造像潘冬子和喜羊羊一样拥有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大无畏牺牲精神的英雄人物。
四、故事荒诞 虽然像《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名著是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但是继承的时候我们也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类似装神弄鬼那一套毕竟是封建思想残余,而这部日本影片通篇充斥着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荒诞剧情——一条鱼长着一张人脸,舔了下人血还会变人形,几个瘫痪多年的老太太撒开腿就跑,更无稽的是,从鱼凭空变成的一个人招摇过市继而走进人类家庭,大家居然也欣然接纳,让人怀疑这故事里的人是不是脑筋有问题,我们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教导长大的新一代的接班人是不可以沉浸在这种荒诞无稽的鬼神故事当中的,应当及时醒悟,坚决予以抵制。
五、内容不健康 这部影片最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公然以不健康的成人思想教唆幼童,像影片中这种行为早已超越了严重早恋的范围甚至可以说违背了人伦纲常为社会道义所不齿。
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仅五岁就互生情愫,私订终身。
试问五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叫男女之情,又怎能以成熟的道德价值观念判断是非曲直。
处于这种年纪的我国孩子正是接受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沐浴在社会主义阳光下茁壮成长的阶段,是断然不能受到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的,仅凭这一点,该片就万万不能出现在我国影院的荧幕上的。
六、影调灰暗 影片中的大海丢满了人类制造的垃圾,海底污浊不堪,海洋生态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紧接着巨大的海啸以灭顶之势咆哮着直扑海岸,人类的家园遭到摧毁,生灵涂炭,家破人不知道有没有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可怕的末世景象是影片导演消极悲观价值观的体现,是其一厢情愿强加给观众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认识受认识主体主观性的制约,作者看到的环境如此恶劣,甚至看到的海浪都是面目可憎的妖魔鬼怪,这种心态和看待事物的观念是十分消极的,在看过的观众尤其是少儿观众心里势必留下挥之不去的不良阴影。
七、制作粗糙 日国这种所谓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号称生产力发达经济富裕,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点在影片的粗制滥造当中就显露无遗。
影片完全没有运用国际上流行的CG动画技术,而仅是用可怜的手工画制而成,线条粗糙,画面单调,与真实形象相去甚远,这种落后的制作手法劳民伤财,效率低下,在我国更是摈弃已久。
反观我国优秀的几部动画影片《喜羊羊与灰太狼》、《闪闪的红星》技术上都已经达到场景3D化,色彩炫目,画面饱满,视觉效果远在这种国外影片之上。
此本部影片之“七宗罪”,想必有革命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的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不会去看如此低俗不堪的影片的,不过要是你见草泥马就动容见法克鱿就落泪,穿鞋就穿阿迪王,牛奶就喝特伦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低俗之人,那么看一看也无妨。
从海的女儿开始...人们就开始推崇无界限的爱恋了...即使你爱上的是一条鱼...从泡沫衍生到回归泡沫的一辈子...人鱼似乎都在憧憬一世一情缘...那人类在追求什么呢...还记得我们大一外出采风时...和同学们讨论爱情面临的问题...从身高不是问题到长相不是问题再到年龄不是问题种族不是问题...一直到我说明性别不是问题...结果被大家看出端倪到现在...我们是否要思考那些和动物结婚的行为艺术家们到底是神经病还是另有它法呢...宫崎骏在一部仅有五岁智商的动画片里隐藏了一个奥秘...以前我们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从悲剧爱情里得到感动...又从哈姆雷特里发现爱情的残酷...十日谈里我们看到爱情的色化...百年孤独里冗长的家族内情史...从希腊城邦时代推崇的男人与男孩间的爱恋...到工业时代的男色交易...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没有风靡...艺术家的恋物情绪没有扩张...但是爱情却在时间的推动下在万物间都留下了纽带...于是不管你爱上什么...你都不会是第一个了...虽然世界还没有冲破瓶颈...虽然大多数人象夏日阳光般浮躁...但是也没有人会大肆的阻扰你选择爱什么了...真正阻扰自己的是自己在纽带上打的绳结...矛盾了...东西在平静里久了内心反而容易受到诱导...如果要象莲花一样静静的开在最愚拙肮脏却又无时不展露似乎快要超越阳光般绚烂的泥土里...那就请用一生的时间等待唯一的人来采摘...即使不小心凋谢......
對經典美人魚童話的改寫,去除了原作中的基督教因素。劇作的問題在於過於集中在兩個小主人公的愛和承諾上,從而對其它更具說服力的支線予以放逐。特別是其中主動放弃人類身份、投入海中生活的藤本角色,對於影片的主題而言是有深度的,其與宗介握手言和的過程顯得過於倉促。2020年12月24日20:10於太平洋中關村6號廳,點映,平安夜—聖誕節場次乙。
我真的觉得这部片子很一般
太一般
看了半截,没有感觉
BAKA BAKA BAKA
波妞爹要是早点知道,自己女儿谈个恋爱就有这么大毁灭性,他也不用费尽心思研究什么魔药了……心疼,小丑竟是我自己……波妞喜欢宗介!波妞要和宗介谈恋爱!哪怕淹死宗介爸妈和所有村民!不喜欢我波妞的人,我就要喷他!世界观和叙事角度都有些失真,情感不大成熟,故事视野也塌缩得不太像宫崎骏之前的风格,过于极致偏爱的童话设定,甜腻得有些难以下咽。极品宠妃爱你一万年之做宗介女人的代价!
崖上的波儿==
一如既往的宫崎骏,纯真、梦幻、迷人…
太低龄啦而且拖沓。。。
低幼了点,但想象力还是在的。只是毕竟有《海的女儿》珠玉在前了,感觉有点没有跳出框架。
动人依旧,不过不失。
快进了两遍,这种剧情实在受不了。波妞还是鱼的样子比较可爱,大叫着最喜欢宗介在水里翻跟斗实在萌翻了
红彤彤的,好喜欢呢
【A】真没想到,最好的宫崎骏之一。完全是其作品中的异类,一部真正无条件的单纯的童话,而非刻意雕刻的天真,以及主题上对环保的点到为止,抛弃了无休止的说教、也更不是把一切的可能一股脑构建在其之上的。宫崎骏也识相的首次不再纠结于自己设定的大背景,而完全着重于小情感的叙述。作画更是见过可能最美的形式,除了场景中要呈现动态的物件,其他一切用蜡笔做成美术样式的背景板,画面的细节与颜色的和谐更在银幕上被充分放大(这场观影效果好棒)。虽然后半段确实有很多不必要的拖沓,但前半段实在把控的太好太好了,我已沉醉。
依旧色彩宫崎骏画面美好。故事却真是平平平平,最“童趣”的一部了。5岁便和人类签约,喂,太信任人类了吧,如果是正常的小男孩到17岁就不会再喜欢上别的妹子了?糟糠之鱼变泡沫可能是我真正想看的结局
很不错的作品,金鱼公主很可爱。讲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主人公没有华丽的外表,画面也没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但是却能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让人回味。
第一遍看觉得无比美好,第二遍看想到311,隧道通往的极乐世界,遇难者中绝大多数的老人,令人背脊发凉,虽然上映还是2008。
小波妞太小了,不知道失去魔力对她意味着什么
较宫崎骏以前的感觉不如
完全觉察不出什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