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集的长番,终于强行刷完。
开局还是有点拖沓了,大概是30集左右,终于开出了究极体。
大后期阶段,大红泥(地利兽)出来之后,剧情线整体有提升。
主角团是三巨头(基尔兽+大耳兽+妖狐兽)除了三巨头之外,全番还有6只被选召的数码宝贝:其中两只能升级究极体,科学飞龙兽和小妖兽剩下四只偏辅助,狮子兽、玉兔兽、守卫兽、海天使兽(虽然出场就是究极体,但是不算战斗型)第三代,舍弃了一代和二代的徽章体系,加入了卡片抽换体系。
总体来说,一代是三部曲里的巅峰,二代和三代相对乏力一点。
一、二部已在国内电视台无限循环播放过,三以上只在本港翡翠播未看完整。
评论说这部最好,花了一天半快进回味完了。
虽然主角是最少的一部,人物性格却极其突出,比如树莉,从安静文艺女到热血冒险女再到忧郁怨恨女,变得快到难以接受。
剧情节奏慢,出场牛逼怪物少,打斗不激烈,着重描述人物内心活动及普及大堆世界观最终Boss那段还搞科普,从小学生角度看,应该不会特别着迷。
毕竟是童年时代的动画,现在的动漫看不到固定的变身片段,真怀念。
20岁,大三学期,我在北邮人BT站闲逛,看到数码宝贝的片源竟然热血沸腾,尽管有10多个G,还是看了俩月,每天晚上10点图书馆闭馆后躲起来一个人在宿舍悄悄看2集。
想起小学1、2年级的中午,那时还是那种天花板上吊着的和一个大黑盒子一样的电视。
学校给我们随机放一集,不愿意睡午觉的同学们抬着头望着,每次看完都觉得脖子要断了。
那时感觉一集好长,而且希望永远不到结尾,这样就不用担心下午的考试和默写了。
现在来看,其实一集不算开头结尾也就只有15分钟多一点,并不算长。
回忆起来那时阳光透过蓝色的破窗帘照进来,没有人说话,紧盯着剧情,却有种现世安稳、时光静好的感觉。
如果电视是我们社会化的渠道,我们很庆幸,这里面的合作、彷徨、努力和责任感更接近一个活生生的人和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孩子。
中二之魂也在小学提前燃烧起来了,进化的背景音乐鼓动着肾上腺素直冲大脑,把平凡的事情,需要奋斗的事情,带上一层使命感。
毕竟,生活实苦,平凡实苦,不如带上一点中二的光辉。
相比于喜羊羊,没有灵光一现的机灵,反派蠢得要死的形象,而是人与伙伴、家人、外界的互动。
有评论认为三组主角分别代表三种人际关系的形成:启人和基尔兽是亲子(垂直的家庭关系),留姬和妖狐兽是家族(平行的家庭关系,留姬也自述妖狐兽“就像姐姐一样”)而李建良和大耳兽是朋友。
而相比之下也有不同的互动范式,我暂且将其命名为工具式伙伴(留姬);平等式伙伴(建良);上下级式(启人)。
在片子里最让我感到舒服的还是建良和他的大耳兽。
似乎每一部数码宝贝的主角都是亚古兽其变体,以及太一及其类似的人,但主角光环不可爱,至少不真实,留姬的心理活动,建良与大耳兽的关系,都更加立体,像是身边的伙伴。
还有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小妖兽。
小学一直持续到初中的校园霸凌,让我对小妖兽的形象爱恨交加。
前半段贱兮兮的样子,像极了学校里随处见到的小混混。
小妖兽渴求力量,又触及了每个被欺负过的小孩的心理,渴望有一天强大起来,谁都不能再欺负我,而且有一天,我也有我要保护的人。
胡言乱语一番,我如今补充完这一段影评时已经毕业半年多了,我毕业时,没有想到,即使今年考上研究生,也没有IPV6了,与我的北邮人BT账号已经永别了。
重温这部动画,也是重温童年;完结这篇评论,也是重温我平凡而中二的大学时光。
我的其评论随笔:数码宝贝:这竟然是部反极权的片子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93591 动物庄园:在打倒旧极权和建立新极权中不断循环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45249 新闻社会学:现代媒介角色:想象的共同体的工具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197536/ 主体性的消逝与回归——从消费社会视角看<小时代>主体性的消逝与回归 ttps://book.douban.com/review/8197507/ 浮生取义:在权力游戏与道德资本中生或死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197507/ 理性回归——读《娱乐至死》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197489/ 除去爱,聊聊进步与陪伴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630818/客从何处来:我的故乡观 https://www.douban.com/note/704119124/ 时尚大帝:时尚之我见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904863/ 我们是豆瓣的精神角落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87342/ G20晚会歌曲《难忘茉莉花》背后的文化分析 https://www.douban.com/note/593690485/ 临终关怀:生命最后一站的悲与安 https://www.douban.com/note/688263277/ “组”不动的大学小组作业 https://www.douban.com/note/684144678/ 游戏之城:城外人所不知的悲与欢 https://www.douban.com/note/684140063/ 多面体董浩 https://www.douban.com/note/684139128/ 癌症岛:一场有关生命与希望的漂流 https://www.douban.com/note/602215349/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NonsenseMonolog
昨天熬了个通宵,早上9点才睡,把数码宝贝3又看了一遍。
第一部确实经典,但是不管是剧情深度,还是人物刻画,以及音乐制作与故事背景,第三部毫无疑问是数码宝贝系列的天花板。
第三部对于数码宝贝世界作为一个数据,数码兽之间战斗的世界观都很清晰完整。
而且启人作为主角,和其他几部主角性格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是最温柔的主角,而且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能够明显看到他从一个普通小学生到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主角的成长。
留姬和建良等人的改变也都能够看到。
而且第三部不仅说对主角团,对作为配角的家长,老师以及实验人员的性格都有刻画,真的是很细腻,我会评价很高的一部动漫杰作。
之前刷到这样的微博,觉得数码宝贝3和应用兽都是完全符合的
第一次看这一作应该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
有次爸妈带我去县里的新华书店,本来并没有买什么书,但是出去的时候看到收银台旁边的货架上摆着大盒的《数码宝贝》。
当时县市电视台播过好几遍第一二部,有一段时间放学回到家就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一看到《数码宝贝》四个字就赶快缠着爸妈买下来,完全没有注意到封面的图片和看过的完全不同。
回到家放进VCD才发现买的牒和电视上放的完全不同,碟上是第17-20集,因为是从中间开始看所以当时一头雾水,但还是印象特别深刻。
片头驯兽师扭头的画面、吃电脑和光碟的牛羊兽、人高马大的马面兽、挨揍的小妖兽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记得神秘机构的墨镜姐姐到主角家里买面包拿出的一盒硬币(应该是圆柱型的盒子吧)。
后来又过了两年,县里电视台也开始播这一部,虽然也陆陆续续看了一些,但也只是大概记得狮子兽很快就死掉了,还有小妖兽进化特别酷,直到现在也还只是对买的碟片上的四集印象最深刻。
光碟当时好像是花了三十多块钱,虽然是大盒子,但是里面只有三张碟,还有一张是《黄金战士》,商业欺诈了属于是。
当时买碟的新华书店是在初中学校附近,旁边的店面换了又换,只有它在我记忆里二十多年好像一直都在那个位置,直到前两三年才因为那附近全部拆迁搬到县城北边去了。
这套光碟也早就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前段时间在某神秘花园下载了高清版本,今天终于下载完成,准备过段时间补完,具体评论看完再发。
现在资源正在做种,基本上白天都会在线,有需要的同志可以尽快下载(迅雷达咩)。
在动画系列前作(“ADVENTURE系列”)中,因为强调的是数码兽的拟人化与小朋友之间的友善亲昵。
虽然因此提高了《DIGIMON》的人气,但后续作品延续这样的模式:“为了战斗而不断进化”的兽性不但变得淡薄,数码兽自身似乎也无法从战斗中得到任何救赎,因此在新作《TAMERS》(下文简称DT)中希望重新定义数码兽的存在。
(也就是比起前两期,DT似乎在最初就更重视"战斗″在《DIGIMON》中的意义)动画系列前作中设定的数码兽,大致上有以下几项性质:1.数码兽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原始的”程序,是一种人工智能模型,只存在于数字的世界中。
2.对数码兽而言,与其他的数码兽打斗及战胜对方,是他们存在的最大价值。
除了延续以上,在DT的世界观中重新定义的数码兽增加几项特质:1.数码兽对于“伤害对方”并没有相应的道德观。
与对方有兴趣、想理解对方唯一的沟通手段,就只有战斗而已。
破坏对方、吸收对方的资料让自己进化,是数码兽最原始的生态。
2.但随着偶发的事件,数码兽在现实世界具像化。
随着与驯兽师之间的交流、触发原本没有的“进化”机能(在动画系列中,进化也等同于“成长”),以及与其他具像化的数码兽之间的沟通,数码兽也从最初的“争斗的对手”慢慢萌生“友情”的观念。
在DA02以前的作品,数码兽就象是驯兽师自身的一部分、一个分身,在双方相遇以前就已经存在无法分割的关系,但是DT所想捕捉的不是这种“伙伴(PARTNER)”的关系,而想描述的是"友情″,并从“友情”拓展到“家庭”的主题;所以重新设定和考虑“小朋友看到(具像化的)数码兽时,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口口声声说数码兽是朋友,但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友情?
”因此DT中的数码兽并不是可爱而只会撒娇的存在,人类并无法完全理解数码兽的兽性,因此故事的序盘,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描写孩子们与数码兽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不是一开始就很安稳地像好朋友般相处。
虽然是非公式,不过有些评论认为三组主角分别代表三种人际关系的形成:启人和基尔兽是亲子(垂直的家庭关系),留姬和妖狐兽是家族(平行的家庭关系,DRAMA CD中留姬也自述妖狐兽“就像姐姐一样”)而李君和大耳兽是朋友。
虽然一开始就计划要做一个全新的 故事,但在DT的最初设定企划案上,原本还是计划要和前两部有一定程度的连接。
在初期企划中提到虽然不会在剧情中刻意提及“ADVENTURE系列”的动画与《DIGIMON》的游戏,但对DT世界的小朋友们而言,“ADVENTURE系列”中被选召的孩子们是令人憧憬的偶像,是像驯兽师们的前辈、老师一般的存在。
因为DT一开始就决定要有“数码世界入侵现实世界”的剧情,让“ADVENTURE系列”的人物在DT中盘突然登场,被认为是“最能表现数码世界入侵现实世界的冲击性的手段之一”。
不过后来原因不明地,并没有采用融合DA02与DT这样的方案,但比方说启人的卧室中摆饰了亚古兽的玩偶或是让秋山辽在数码世界篇登场可说是上述设定的残存与衍生。
跟前两作群像剧的风格不同,DT将主线剧情特别聚焦在最中心的3位主角身上;在开头尤其集中以启人的立场来推进故事。
一方面是为了明确区分出不同于前两作的新风格,并藉着聚焦的叙事方式,来比较有效地诠释这个新设定的背景与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动画版的制作集团了解到新聘的系列构成小中千昭先生本来就比较擅长较少人数的人际关系描写,因此同意小中千昭将主角群人数一下减少到3名,但为维持自前作延续下来的热闹风格,则提出“随故事演进,会不断增加配角,最后仍会扩大成一个小组”的请求。
关于小中千昭这个人物,他的编剧作风算是《DIGIMON》动画系列中最有个人风格的一位;另一方面就种种访谈显示的,在DT这部作品中,小中千昭的个人意见确实介入到凌驾一般系列构成会负责的范围,所以某方面来说,DT很有小中千昭个人作品的意味。
当然小中千昭本人也很重视DT这部作品,在他的个人网站“Alice6”里, 特设了DT的专页,公开了很多从企划阶段开始的宝贵资料;大部分动画工作者并不会这么慷慨公开自己的创作过程,DT却有这样一个宛若宝窟的资料站,对想深入设定的观众实在是福音。
关于角色松田启人这个角色,最基础的设定是“普通的小学男生”。
并不像系列作其他主角是勇往直前的热血冲动型但也不是懦弱的孩子。
启人是好奇心旺盛、喜欢怪兽和数码兽,在大人的眼中是个温和的乖孩子,但在好朋友面前也会忍不住说大话的人。
DT的主题就是想描写这样一位“很普通”小孩在一年之间的大冒险。
启人的家是面包店。
但设定上松田家并不是什么饮食业世家,松田爸爸原本是普通的上班族,后来才拜师学艺并顶下这家面包店。
大致上硬要区分,启人应该是还算讨人喜欢的角色;但相对如果把动画版的角色全部混在一起讨论,启人被单独拿出来讨论的机会似乎蛮少的,也就是说他的人气颇为微妙。
这大概是普通小孩的原罪,虽然角色心理可以发掘讨论得很深入,但要简单三言两语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大书特书的;尤其是对主要观众群的小朋友们而言,大家都希望成为像太一这样很有活力的英雄却并没有什么小朋友会特别崇拜一个普通小孩。
一开始决定主角是三人组时,就确定其中要有一位侨生(指海外出生连续居留迄今或最近连续居留海外六年以上并取得当地永久或长期居留证件的华裔学生)、一位女孩。
但是出资的万代对角色设定很有意见,因为(不只是《DIGIMON》)这样男童向动画当中,很多动画女性角色的周边商品往往都会滞销。
因此应万代的要求,动画制作人员提出的对策方案,就是让这个女主角比其他人都强悍,而且也配给她一只够强的数码兽。
关于这样一个“强悍的女主角”,小中千昭以《黑客帝国》中的崔妮蒂作为角色原型设计出牧野留姬这个角色,加上人设中鹤胜祥设计了前所未有的凤梨头女主角造型,完成了留姬独树一帜的角色风格。
关于留姬的家族构成,除了其父亲不详之余并没有再对留姬的父亲做更深入的设定(因为只是反映时下单亲家庭很多的事实,所以以平常心处理)。
在剧场版中描述留姬对父亲的思念,其实是剧场版导演中村哲治先生独断的设定。
虽然这么说,但只看动画的表现,实在感觉不出来留姬有特别强。
虽然嘴巴硬且态度又高傲,但是留姬从初期就很容易陷入苦战;而打从一开始健良好像就不是特别怕她,启人的战斗经验丰富一点后,才10集左右就看得出来基尔兽的战斗力(单体破坏力方面)比妖狐兽高得多。
再加上妖狐兽的能力老是朝防御、治疗方向觉醒就很容易让人感觉……当然也不是弱,但我觉得如果当初的目标是要让观众觉得“留姬很强”的话,结果是蛮失败的。
可是她的强悍并不是因为模仿男性“像个男人所以强”,而且角色定位也不是为了跟启人或健良搞暧昧,是一位货真价实的女战友。
光是这两点,就觉得留姬的存在感是同类型男童向动画中其他女主角无法取代的,从这一点而言是成功的。
因为指定要有侨生(也是反映时下现况),因此设定了李健良这个角色。
健良的角色定位是跟第一男主角启人有着对立“相异价值观”的人物。
随着跟伙伴一同冒险,健良和启人都会慢慢学习到“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所以要彼此尊重”的观念。
可就设定和最后故事上的呈现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虽然从各方面可以看出李君的个性和生活背景和启人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因为李君的性格被设定得过于内敛(例如DT里面,健良在人际关系上很低调,跟启人(还有留姬)的关系本来就建立在驯兽师的身份上,但是启人是个很主动想交朋友的孩子,所以健良才会跟启人的交情变亲密,成为他唯一的可以称得上是朋友的人(但也几乎仅限于单方面接受启人的依赖,他几乎不要求启人为自己做什么),不管是在学校或是校外,健良总是跟启人混在一起。
相对上跟留姬系就保持在不冷不热的战友关系(说直接点,就像还不到至交的同学或者同事),可能是因为从来都没想过要更主动地交朋友。
对于博和跟健太,在健良的观念中,只把博和与健太当作"朋友的朋友″,而不是自己的朋友;以至于建良甚至没有正面直接跟博和与健太说话,大多都是透过启人跟他们说话,有必要直接喊他们的时候,居然称呼是“喂!
你们……”(剧场版),但博和跟健太是会主动跟建良说话的,跟后期的启人一样直接叫他健良,又比方说学校到山上露营,健良和启人带着数码兽脱队,博和与健太很热心说要帮他们掩护,而健良班上的同学呢?
根本没人注意到他的样子。
当然不见得是被排挤(但是这对混血儿来说很正常),也可能是建良因为心理年龄比较高,所以有意无意跟同学们保持距离(没有共同的兴趣),也有可能是被排挤→变得老成→继续被排挤这样的恶性循环),最后变成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都默默闷在心里,然后还是温和笑盈盈地辅导启人解决问题,完全从对立者的立场变成保护者的立场;也因为建良本来个性就过熟,他的个人成长也不如启人和留姬明显,而且从初期的动画介绍资料或角色CD发行的顺序等等都可以看出来,原本DT的第二主角是健良,第三主角才是留姬。
但是从中期以后,却默不作声地在很多资料上变成第二主角是留姬,第三主角是健良。
健良也真是个可怜的孩子,大概因为不好发挥所以戏份就被慢慢剥夺掉了。
加藤树莉在最初的企划当中,角色定位只是启人心仪的同班同学而已。
但随着设定越加越多,发现有许多可以发挥的地方,最后决定让这个角色来背负DT剧情中沉重的一面,因此树莉的戏份越来越多,甚至成为第4名伙伴(驯兽师)。
加藤树莉的角色原型是同样由小中千昭担任系列构成的动画《Serial experiments lain》(中文译名为《玲音的系列实验》)里的小配角瑞城爱莉丝。
《Serial experiments lain》同样是描写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混乱的故事,女主角玲音是似人造又非人造的存在。
爱莉丝是玲音独一无二的知己,但因为某些阴谋与玲音发生嫌隙。
因为小中千昭希望这个角色最后能得到幸福,因此在这两个母题有些类似的作品中,将瑞城爱莉丝投射到加藤树莉这个角色上(事实上“加藤树莉”也来 自《Serial experiments lain》里的另一个同名角色),也因此聘请当时为瑞城爱莉丝配音的浅田叶子女士来为加藤树莉配音。
另外,小中先生似乎对编写男女感情戏很有兴趣,因此不断增加启人和树莉的感情戏。
他自己也提到DT后半的剧情已经决定走向严肃并有爱情戏,所以建议选用歌词内容比较严肃的情歌。
因此才有机会选用(以男童向动画而言有点不搭的)《Days-爱情と日常-》这首歌当作后半部的片尾曲。
树莉的戏份增加后首当其冲受害的角色就是盐田博和。
盐田博和这个角色的原型在初期企划案就已经出现了。
当时的设定是“DIGIMON卡片游戏的大名人,也是启人最好的朋友”、“启人最初的战斗方式就是模仿他”、“也是第一个能接受在现实世界具现化的数码兽的伙伴”。
也就是在最初的设定中,博和应该是实力够强而且会变成首先成为第4个同伴的角色。
但结果“卡片游戏的大名人”这个身份被留姬拿走,启人的好朋友(或说是保护者)变成建良,第4主角变成树莉,在加上健太跑进来抢戏份,博和整个变成炒气氛用的搞笑人物。
相对于博和,原本并没有打算给北川健太太多戏份,他的定位甚至比其他同班同学还要低,所以健太并没有在前半部的片头曲中登场。
但在动画制作完成后的第1集的内部试映会中,健太和博和一搭一唱的效果意外大受好评,因此慢慢加重他的戏份,最后居然变成主角群之一。
又相对于健太,建良的妹妹在李小春在前半部的片头曲中一开始会被画成像驯兽师的样子。
事实上是动画导演贝泽幸男先生随意画上去的:“我是想,也许那是描述故事结束后的发展也说不定”,再加上人设中鹤胜祥先生特别偏爱这个角色,为小春画了很多的设定画。
这些预期外的厚待,才让小中千昭后来有了可以让小春成为驯兽师的想法。
打从一开始就决定要让人气非常高的秋山辽在动画版里登场。
最初是要让他在DA02的暑期剧场版(《超绝进化,黄金的数码之心》)登场,当时连关键字“将会有等待着你的数码兽”都设定好了,后来因为大耳兽(Terriermon)这个角色的原因没有采用(当然这应该是制作人员们的戏言,大耳兽来自DA02的暑期剧场版导演山内重保在编写各种剧本腹案时的涂鸦,因为这个可爱的角色大受好评,所以最后不但采用有大耳兽登场的这个故事,也让大耳兽成为少数自动画版逆流到游戏版的怪兽角色,并且在DT 中为升格为主角),所以就要求一定得在DT让他登场。
动画中秋山辽爽朗的形象,主要是来自配音员金丸淳一先生之前为游戏版配音而来的,不过游戏版的辽并不是这种个性;甚至说如果当时顺利让辽在一开始就设定是较为灰暗的故事的DA02剧场版登场,辽的个性一定又会不一样了。
所以DT的秋山辽,其实是先求登场、再求用途, 就莫怪不但他的剧情很奇怪,还处处跟动画版前作与游戏版牴触了。
而且明显小中千昭也不太想管秋山辽的设定问题,在制作人关弘美发表“《02》和 《TAMERS》的秋山辽是同一人”的问题发言后,小中千昭不但不去补设定,还在DRAMA CD里让秋山辽说“遇到科学飞龙兽后才第一次到数码世界”这样越来越混乱的发言。
事实上在最初由游戏公司WiZ提出的企划中,准备作为主角(启人)搭档的数码兽是小妖兽,但是因为小妖兽的造型一看就是坏孩子,小中千昭认为既然DT的主题是要让数码兽从斗争本能开始,陆续学会友情和战斗以外的价值观,最好还是要让主角的数码兽从完全纯真的状态下开始故事。
因此WiZ重新设计了基尔兽,来担任主角的搭档;但在WiZ接下来的企划中,则建议让小妖兽担任故事前半部的头目级敌对角色。
可小中千昭又认为,(既然这么重视这个角色)只是"强″并没有办法凸显一个角色的魅力,所以将小妖兽修改设定变成“还不成熟,但是追求成长”,跟主角们在不同立场但又算不上敌人的第3方角色。
但是WiZ的企划已经实行到一定程度,所以跟着DT开播一起推出的WS电玩版《デジモン・メドレー》就按照原设定让小妖兽担任中头目,而动画版初期的宣传海报(也就是东和兴碟片用的封面)也把小妖兽的画面占了整个海报的三分之二还被主角们踩在脚底下,很像是重要的敌人就是这个缘故。
最近喜欢上了怀旧,偶然看到了《数码宝贝》,是我偏爱的第三部,然后重温了一遍,居然哭了。
说真的,长这么大我从没为和自己没关系的东西哭过,我也一直很看不起那些看电视电影会哭的小女生。
但,我这次竟然莫名其妙的流下泪来。
启人在数码宝贝世界看到妈妈给的幸运符的时候……堕天地狱兽战败后回忆过去时候……基尔兽天真执着地与方舟说话时候……小妖兽与两个小孩冰释前嫌的时候……尤其是最后一集时,当大家好不容易战胜帝厉魔的时候,竟然就是离别的时侯……《3 primary colors》响起,在黄昏晕黄的氛围下,那告别的旋律,引起了我内心一种久违的伤感,泪水,便涌出来了。
遗忘许久的旋律,遗忘许久的激情。
我想起了年少的时光,年少的梦想,那童年湮没于岁月的淡淡的忧伤。
《Setsunasa The Biggest Dreamer》,萨克斯吹奏出的缓慢忧伤的曲调,在我小时候便熟悉这旋律,而且,在那时,我便感受到那种不该属于我那时年龄的忧伤。
只有在这时,我才深刻体会,告别,童年,时光,逝去,友情,岁月,交错,梦想的悲歌。
记得应该是进初中前的那段小学时光吧,那时流行点歌台,我便是通过点歌台看的,却也因此看得断断续续,对整个剧情只能模糊把握,特别是后面帝厉魔一段,始终没搞明白那团红色液体状还会出现各种奇形怪状活动物的敌人是什么东西,(当然现在很轻易地理解了,也算了结了童年的一个遗憾。
)不过我那时便偏爱这第三部,相比之下,其他几部就显得有些幼稚与矫情了。
这次重温后,我更肯定它的经典位置。
只有在经历过一些事后,我才与它发生共鸣,更深刻与全面地理解它。
它是一个包着动画外衣的成人的梦想,也无法避免地沾上成人的无奈。
只是对与它的观众群来说,有些东西是否过于晦涩呢?
但它真正打动我了,勾起我的回忆,引出了我的忧伤。
当然,这不是悲剧,更多的是热血与激情,只是我更注意到了其中感人的部分。
看完后,我便上网搜索它的音乐,因为年代久远了吧,很多都搜不到,不过几首经典的总算被成功下载了,听了很多遍,越听越好听,推荐一下:《3 primary colors》 《An Endless Tale》 《brave heart》 《Setsunasa The Biggest Dreame》 《Yuuyake Target piano version》 《BUTTER-FLY》 《Beat Hit!》 《イノセント无邪気なままで》这个时代,有诚意的作品越来越少了,浮躁风气盛行,商业化的味道越来越浓,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能引起共鸣的,真的很少遇到了。
是进化,还是退化?!
附:3 Primary Colors(三原色) 启人;为什么非得决战?
我不想伤害谁 如果不是游戏的话,我想终止它 你又是怎样想的呢?
留:你没有时间去寻找理由吗 谁都不想被剥夺吧 讨厌逃避战争 你是怎样想的 李:虽然如今仍不明白 相信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 全员:Primary Colors 三原色的我们 混合在一起的话一定另人生畏 Primary Colors 我们就是未来 当我们手牵手的时候 颜色会无限扩大 李:虽然不能说是对还是错 为生存而战 那就是生命的规律 你是怎样想的 留:我只相信我自己 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不想摘下太阳眼镜 因为我就是我 启人:我并不强大 不过我已觉得满足,我一直都是这样想的 全员: Primary Colors 三原色的心情 互相依赖一定使人望而生畏 Primary Colors 我们就是未来 我们一起的时候 颜色会变的更加鲜艳夺目 全员:谁也不知道 不过也没关系,如今也是一样 Primary Colors 三原色的我们 混合在一起的话一定另人生畏 Primary Colors 我们就是未来 当我们手牵手的时候 颜色会无限扩大 三原色的我们
这几天重温了这部童年时光的巨作,感触颇深,数码系列我只看到了第四部《无限地带》。
前作分别是《数码世界大冒险》《数码世界大冒险 II》和《数码驯兽师之王》。
算来算去,其实还是最喜欢3。
记得当初看3的时候才读小学,那时候周围人连1都很少听说过,直到我们湖南台出了金鹰卡通这个频道,那时候我们都在看1,不过我比他们看得更早,我一个小伙伴家里有全套碟,于是每天问他借两部,于是半个暑假下来,数码宝贝1就这么看完了,暑假作业也完成了(盒盒我小学可是好学生)然后又一天,他跟我说要不要看3,我就不同意辣,因为我想看2,然后他趁我去厕所的功夫把碟往VCD里一放,《The biggest dreamer》一响起来,然后我就移不开步子了,随后剩下的半个暑假里便跟着启人健良留姬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大喊莫慢待(粤语:没问题),后来事实证明,不看2是对的,因为2真的很2。
第三部和前两作所不同的是主角了,启人不像太一和大辅那样热血沸腾,一股脑儿往前冲,而是更多地像个弱受(啊哈)那般感情丰富细腻,不过也正是这样,才将更加成熟稳重,像个攻(嘻嘻系)的健良和像个女王的留姬融合在了一起成了朋友,相比太一和大辅而言,启人更加像个正常的孩子,不会抢走队友的风头,相对而言,也更加感性,有更多感情戏可以发挥(我会说我看见大辅每次那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我就很烦么?
)也留给了健良和留姬更多发挥的风格,健良比起同龄的启人和留姬,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他懂得如何照顾大家还有妹妹小春,也懂得如何调剂(自然也奠基了攻的气质)而留姬则是外冷内热,虽然表面上一副冷漠的样子,但是从和妖狐兽以及大家的友谊中能看出,其实留姬更多的是倔强和坚强,从小和爸爸分开而在心中铸造的高墙,终究还是有一扇门的。
(于是乎留姬和阿辽才是绝配,数码国王❤数码皇后)当然不光是三位主角和数码兽们,其实真要算起来的话,把本作演活的还有树莉、健太、博和、阿辽和小春,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不同个性在本作得以展现,才让作品血肉丰满,就连配角们,例如留姬妈妈和奶奶、健良爸爸、山木和他的团队等角色,都是完整这部剧的因素,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一是8个人的世界,那么三就是大家的世界噜。
再说说数码兽,基尔兽是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大耳兽则是健良从游戏中实体化的,妖狐兽则是留姬的“胜利品”(嗯我个人喜欢这么说),数码兽们与主角们的关系也很耐人寻味,启人像带着孩子那般照顾基尔兽,不过自己这个“父亲”似乎也不太靠谱;健良则是和大耳兽像朋友那样,互相协助,但是毕竟是朋友,有些方面还是会有分歧;留姬与妖狐兽的关系更像是姐妹,吐槽对方、互相冷幽默(XD但我就喜欢这样的傲娇);树莉因为从小母亲早逝父亲便对树莉很严厉,感觉上树莉跟狮子兽更像是父女,这也在后期,狮子兽消失之后树莉精神崩溃有关,因为已经失去了母亲,不想再看见与自己亲密的任何人有伤亡了;阿辽和裁决兽似乎才感觉像饲主和野兽之间,羁绊也很深;博和和守卫兽其实更多像患难兄弟吧,健太和海天使兽则是欢喜冤家(盒盒),小春似乎把玉兔兽当做了玩伴,其实也像大耳兽的替身。
小小的几段,却牵扯出了偌大的羁绊,与其说这是一部少年动漫,倒不如说这是一个披着正太外皮的大叔制作出来的DEMO,里面所牵扯的内涵,根本不是我那个年龄能够看懂的,后期甚至加入了感情因素,比如启人和树莉,启人可以为了树莉做这么伟大的事情,其实这早就跳脱出了孩子的思考,再比如留姬和阿辽之间的微妙关系,其实可以看得出他们俩是互相有意思的,留姬第一次见到阿辽说的那些词,什么“小麦色的皮肤”,什么“爽朗的笑容”,“真是让人受不了”,你觉得像骂人的话么?
到了某一集,留姬对启人说:别忘了,我可是数码皇后,阿辽马上说:你要是数码皇后,那我就是数码国王噜。
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这么明显的暗示还看不出来么?
对了,再说说音乐方面,《驯兽师之王》的音乐做得和剧情十分相配,可以说是珠联璧合,《The biggest dreamer》一响起来,马上就让你心底一颤,配合上主题曲画面,主角们的动作显得更加帅辣,值得一提的是,《The biggest dreamer》的萨克斯风版没有了主题曲的帅气洒脱,反带有一丝的哀伤,这也是制作人的功劳,我相信,《butterfly》和《brave heart》如果改成配器版肯定没这么煽情(这也是为什么一代里面煽情的配乐是口琴演奏的另一首的缘故吧)《my tomorrow》是前半部分的ED,轻快的少女情怀,我觉得就像树莉这样可爱的女孩子,前半部分还是很轻松地,一堆朋友一起笑闹,无忧无虑,轻松快乐,到了后半段,剧情开始转入了严肃,驯兽师们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成熟思考,最重要的是加入了微妙的感情戏,于是更加抒情大气的《Days-爱情と日常-》替换了上来,里面有一句我很喜欢——“抱紧我吧,就像要粉碎了那般”,不动声色的抒情,却重新打动了我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包揽1—4主题曲&插曲的歌手和田光司,因病无法继续演唱5的主题曲,导致大批的观众接受不了,而要求更换主题歌并由和田光司再次参与该动画歌曲,可见和田的声音已深入民心。
事实上,当年和田光司因病失声数年,直至第五部推出时亦未赶及回复状态,因此才首次调动主题歌的主唱者。
然而,不论第五部的音乐经费如何短缺下,受到舆论压力的东映制作组和富士电视台决定把系列主题歌更换,后期主题歌再次由和田光司担任,打破数码宝贝每个系列只有一首主题歌的先例,但是复出后的和田,声音和声带已不及从前的清澈响亮,也可从歌曲里听到他演唱高音位的时候感到吃力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事实上,我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说下去了,好东西就是好,无论怎么样都改变不了它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比起现在的孩子们只会看一群羊和两头狼持续斗法几年了还没死,我觉得我的童年过不并不乏味。
你也来做驯兽师吧!
剧情上最成功的就是引入了刷卡战斗和人类和数码宝贝结合一起战斗这两个设定,帅到爆炸!!!
这一部首先是保留了人类对于数码宝贝的疑惑和恐惧的,在这一前提下让数码宝贝来到现实世界,并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一连串的情况中逐步表现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感情变化,真的是非常的优秀。
还有就是编剧显然想将更多哲学上的思考引入动画中,所以就出现了诸如启人对基尔兽的思考,水野和启人、建良的对话等一系列的神级内容,了不起。
人物上我最喜欢也可以说是最棒的就是树莉和小妖兽的刻画了。
树莉小时候母亲离世,父亲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导致树莉内心其实是非常悲观的,但她却表现的非常乐观,这就存在一个巨大的矛盾点,之后遇到狮子兽,树莉以为自己终于遇到可以依赖倾诉的对象,却由于堕天地狱兽的残杀导致狮子兽战亡,树莉完全陷入了消极厌世的情绪中,并被帝厉魔乘虚而入,酿成大祸,最终因为伙伴们的努力才让树莉恢复。
小妖兽内心是非常喜欢和人类相处的,却由于爱和真的年幼、不懂事,让他陷入痛苦中,最后出走,但他的内心其实还是非常羡慕数码宝贝和人类友好相处这样的模式的,然后因为对力量的追求走火入魔,杀了狮子兽,导致树莉黑化,最终因为妖狐兽的帮助才醒悟过来,并与爱和真和好。
这一部里,要是没有了这两个复杂的角色,真的要单调很多。
动画演出上没的说,妖狐兽就是亲女儿,九尾狐兽进化为祭司兽和祭司兽进化为沙古牙兽的动画演出及其绚丽,好看到爆炸。
同样,这部也延续了数码宝贝系列的坏习惯:战斗极其敷衍,还有树莉黑化后的剧情节奏混乱,树莉复杂的心情明明可以用语言或者作画闪回更细腻的描绘出来,但动画就不。
总的来说,本作是一后最优秀的一部了。
三代是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虽然画风跟前两季类似尤其是对数码世界的刻画甚至不如前两季,但是三代做出了很大的挑战,主次分的很清楚,把数码宝贝作为异类的设定很有意思,多集描述数码宝贝和驯兽师在现实世界的磨合,虽然打败了帝厉魔拯救了大家最终还是被现实世界排斥离开,剧情残酷了许多。。。
每每看到启人为了无法退化的古拉兽而哭泣,看到树莉失去狮子兽的绝望和自我救赎,看到启人面对被帝厉魔复制的树莉的表白和无助的哭喊,看到大结局启人放学路过公园看到数码精灵飞过后放慢脚步,都会眼眶湿润。。。
配上三原色bgm,印象很深,数码宝贝确实是充满热情充满爱的动画!
为我的童年增添了色彩,让小时候的我也想拯救一下世界,然后学会去珍惜身边的朋友、感受自己的生活。。。
谢谢驯兽师之王~
在看的几部中最无感的一部数码宝贝,喜欢十二神兽的设定,但是没有展开明白。
第三部终于一口气刷完了,一开始的刷卡机制特别有趣,后面加上数码的世界观就很混乱了,整个剧情看的也很累,数码宝贝也就那三只有意思其他的都是充数的
只有这部数码宝贝给我留下的记忆是神一般的精彩
童年回忆
这个就比《数码宝贝》差了几个档次了
曾经以为这个直接变屌丝了 哈哈
基本就是一个骗小学生偷妈妈零花钱买卡等数码宝贝降临的片子,画风可以说是粗制滥造极了,内容也太跳跃了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动画片啊,人物萌就完事了咕噜
完结打卡 对我而言这一部不是重温 而是第一次刷完 虽然心中的最经典依旧是太一跟亚古兽的第一部 但是第三部的世界观确实很棒啊 角色的塑造也都印象深刻 傲娇的小妖兽 情商很高的妖狐兽 傻傻的基尔兽 一口一个“么问题~”的大耳兽 虽然启人比起太一 少了太多的主角魅力 但是三人组可以补上 PS, 所以从这一部开始究极体要人兽合体了啊 这个合体共同打架 真的也太像是 光能使者跟神龙斗士了吧
我宣布!大耳兽是最萌的数码宝贝!温柔暖心又萌萌哒!莫慢待莫慢待!不太喜欢“驯兽师”这个称号,感觉有种主仆分级的味道,这一季感觉小春,博和,健太是闹着玩的剧情,狮子兽退场方式是有些迷.三代感觉有respect中国文化,利用的恰到好处.很戳我的点是,启人的天真不是外挂,即便是五年级的学生也未必内心毫无牵挂…
2.5星。没有成长等级的数码宝贝已经没有灵魂了,爷青结。
骑士形态的数码宝贝们帅气不少,但剧情太单薄了。
除去情怀最喜欢的一部数码宝贝系列作品,我觉得这对数码系列是一种创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和数码宝贝合作,刷卡合体都是很好的创新,男女主性格我觉得很有意思,傲娇女主和软萌男主这个搭配第一次见,启姬真的好配,故事里的每个角色都不是工具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线这我觉得是很难得的,而且我觉得对每个人和数码宝贝的刻画都很完整,音乐也好听,是数码的剧情巅峰
喜欢前两部的画风,感觉从第三部开始就变了
抱歉 这是我看的最后一部数码宝贝 当时播第四部的时候我无论如何也不想看 数码宝贝是伙伴啊 是在身边在手上一起并肩的伙伴啊 才不要什么合体 那才不是数码宝贝 所以第三部是最后了 不过这一部我仍然相当喜欢 我喜欢的是启人和留姬哦 倒数第二集留姬换了新衣服两个人都脸红了哦 虽然只是颜色不同…
[3.2]【完结完追01季】小学时借同学的碟片一点点看完的。唯一一点奇怪的是,我没看过第一部。
小时候看的最多的动画...鄙视偶吧~~
野心很大,然而尽管花费了更多笔墨在设定上面,却也没能很好地自圆其说,最终在架空和现实之间有点落得两头不靠。
那时买的是东和兴的国产配音vcd,依旧看的好热血啊,还我童年
妈呀据上次标已经十年了。重看这番(说是重看,实际上是第一次从头到尾完整看),特别是和第四部对比着看,差别很明显。这一部的议题设置和角色特点明显更加成人化,感觉目标观众群要比其他几部大龄不少。缺点也很明显,明显的冲水拖剧情,原本也就是一个半年番的长度扯成了年番,而且在这么充沛的时长下还是不能保持连贯性,随随便便不经铺垫引入新角色,或者发生一个毫无前因的事件。在进化的设定上也反复矛盾,一开始以为是古乐兽给出进化,后面变成古乐兽在就能进化,再后来还出现了刷卡就能进化无论古乐兽在不在,太差劲了。但总的来说,这番是花了心思的,只是执行得很够呛,好多说干话的台词,四星已经很对得起它。
补档:第一部之后最爱的一部,结局催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