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Exodos,Exodus

主演:任达华,刘心悠,张家辉,邵美琪,温碧霞,余安安,单立文,林家栋,詹瑞文,邵音音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7

《出埃及记》剧照

出埃及记 剧照 NO.1出埃及记 剧照 NO.2出埃及记 剧照 NO.3出埃及记 剧照 NO.4出埃及记 剧照 NO.5出埃及记 剧照 NO.6出埃及记 剧照 NO.13出埃及记 剧照 NO.14出埃及记 剧照 NO.15出埃及记 剧照 NO.16出埃及记 剧照 NO.17出埃及记 剧照 NO.18出埃及记 剧照 NO.19出埃及记 剧照 NO.20

《出埃及记》剧情介绍

出埃及记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警察詹建业(任达华 饰)给一个在女厕偷窥的疑犯关炳文(张家辉 饰)录口供。关炳文不认罪,却说在厕所听到了有几个女人在商量用奇特药物杀死所有坏男人。建业虽然觉得无稽,但还是把口供记录下来。当天晚上,同僚告诉建业关炳文的口供不见了。当建业再次为关炳文录口供的时候,奇怪是他竟然承认自己在厕所偷窥,建业怀疑案件警察方子晴(邵美琪 饰)有关,决定追查下去。而方子晴则在女厕与建业的妻子(刘心悠 饰)见面,希望建业的妻子能阻止丈夫追查案件。 正当建业继续调查之际,接到了关炳文失踪的的消息,而关的前妻潘小源(温碧霞 饰)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本来与妻子(刘心悠 饰)关系越来越僵持的建业,在安慰失去丈夫的潘小源时与之发生了关系。 当发现自己丈夫真的有外遇时,建业的妻子才显露了她的秘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带着智能手机闯荡异世界第二季全裸导演第一季飞翔情报室冲击轰雷岩哆啦A梦:大雄与绿巨人传牙医上战场刑警栋居的伪完美犯罪一饮而尽神谕通天橘子郡男孩第二季百万碎片玩命速递:重启之战黑镜第二季心路历程关于养猫我一直是新手第二季我在古代当萌探魔兽战场圣诞玫瑰在这世界的角落德令哈之夜神农野人暗咒致命弯道5:血族假如这样衣橱里的她1邪恶力量第四季超时空心跳爱与怪物夏日纯情美丽传说

《出埃及记》长篇影评

 1 ) 有责任不让你笑

彭浩翔这出《出埃及记》应该是他第四出黑色幽默体裁的电影,但与其前三套(买凶拍人,大丈夫,AV)所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相对来说,较为平淡,不仅票房反应平淡,观众观后反应也很平淡,也许观众都是怀着看喜剧的心态去戏院,哪知道最后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结果反而招致网上一众的批评. 从定义来说,黑色幽默是属于喜剧范畴,同样从定义上看来,黑色幽默却没有义务是非要让人觉得可笑的. 彭的前三部作品当中,加入了大量的发笑元素,例如鬼马的对白,滑稽的人物,轻快的音乐,人物说的笑话等等,总的来说,都是一个荒诞的剧情里面充斥各式各样的笑话来表达尖刻的讽刺. 而这次的《出埃及记》,剧情足够荒诞,而导演却很认真的对待这个剧情,没有加入可笑的对白,滑稽的人物,反而用大量(相对其他港产片)的粗口对白来突出剧中人物对待事情的严肃认真态度,更加用上大篇幅的略带伤感的弦乐来克制观众,让观众笼罩在一片严肃之中. 整部电影就这样很认真的在阐述一个荒诞的故事,并且把严肃的情绪带给观众,虽然最后导致票房的收益不佳,但是彭浩翔的影迷也许就从此分离了,真正接受并思考这部电影的才是真正欣赏彭浩翔全部电影才华的人. 这是很反传统的,以前大家看的彭浩翔黑色幽默,是电影里面的东西在黑色幽默.而这次,是整部电影在黑色幽默. 上面两句话的分别是什么,分别就是,前者是彭浩翔在制造黑色幽默,后者就是彭浩翔本人在表演黑色幽默. 宏观说过整个电影之后,再来微观的分析下里面的情节. 其中对我印象好深刻的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温碧霞的丈夫张家辉死后,张家辉的尸体发现现场,当时的整个气氛,给我的感觉,就觉得这个死去丈夫的女人需要发泄,而且我很强烈的感觉到,不应该用酒精或者破坏物件,而应该用性爱来发泄. 要说明的是,我没有感受到淫荡的气息,那是很自然的觉得这个女人需要这种发泄的方法. 之后主角任达华陪同温碧霞回家,听了温碧霞的一阵诉苦之后,果不其然,温碧霞主动凑了过去,并就说了句"吻我,X我".... 之后就发生了关系 我对这一段戏的感受是, 我好赞赏导演以及演员的工作,他们可以在一件事情发生之前给我一个预示,从而最后令到我觉得这一个连串的略带怪异的因果(死掉自己爱的老公之后当晚与陌生人发生一夜情)其实是一个很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感情流露.. 第二个就是任达华其中的一句对白"当事情荒谬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没有人会信,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表面上来看这是对剧中情节的描述: "几个蛙人半夜三更到警察局打人",,,"一个偷窥女厕的男人自称其实在调查某个女人组织在女厕里面商量如何杀男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去玩具店买娃娃并对店长说我杀一个人就买一个娃娃"...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导演本人对黑色幽默的理解,黑色幽默都是放大一些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放大到令人觉得荒诞不经,藉此吸引眼球,营造深刻印象,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 这句话就是说荒诞并不是只是让人笑话的,其实它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被黑色幽默的行家把它放大了. 电影中提到这句话,就是想让观众欣赏黑色幽默的时候,不只是仅仅欣赏笑. 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没有让观众笑,现在看来,这都是导演的刻意为之. 故意不让你笑

 2 ) 虽然沉闷又恐怖,但是值得

这个夏天,本来期待的是《出埃及记》。

拖拖拉拉,到了北京寒冷的10月末还是没有上映的消息。

忍不住下载了来看。

这是一部导演作品,而非编剧作品。

这个故事只是一个立意,编剧提供的就只是串场而已。

导演的心力体现处处,景象十分不香港,找到也不容易。

香港的导演要在香港找到不香港的场景,其实很难。

香港几乎每一寸土地都展现给世人看过。

从《伊莎贝拉》开始,他就想在电影里展现出不一样的空间。

尽管很闷,那些缓慢的推移镜头叫人打尽呵欠,可是仍然是很值得很愉快。

这样的缓慢,代表了彭浩翔更加游刃有余的自信,他不再需要用快速的切换、摇滚的动感来抓住视线,他不再上天落玩耍,可这次的静默伴随的是更大的荒谬更大的游戏感。

其实,影片里的女人不是只想杀做坏事的男人,而是杀进世界上的男人,营造一个单性的世界。

反正现在也可以单性繁殖了。

身为男性的彭浩翔,看待男性本身,居然交出这样的一个命题。

男人在他眼里,混蛋到应该被消绝吗?

不过,我一直都觉得彭浩翔蛮阴性的。

无论从他说话的声音、语调,还有电影、文字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总是带着对女性的尊敬和崇拜(嗯,我觉得还蛮崇拜的)。

所以如果世界上只能剩下一种性别,他会选择女性,就丝毫都不奇怪。

在他的电影中,女性总是霸占绝对话事权的,形象高大,坚不可摧;往往却又是正确的,掌握世俗真理的。

《大丈夫》如此,《公主复仇记》如此,《伊莎贝拉》如此。

然而,我却又觉得,对他来说,女性是脆弱的,需要保护的;他的电影里女性总是好的,哪怕一丁点诡计和恶毒,也是因为男人错在前面。

女性是不计较的,是愚蠢的,男人是精明的,又是懦弱的。

他百分百毫无悬念地站在女性这边,原谅她们所有的小过错,揭发男人最本质的劣根和虚伪。

其实我觉得彭浩翔很温柔的,没错。

镜头总是被切割成一个狭窄的空间,哪怕是全景,也要用黑暗遮挡百分之六十。

这个世界真的很小,而且还没有人。

大街也好,餐厅也好,走廊也好,都是只有任达华寂寥的身影。

憋得观众真难受。

可是就算是二人共处,冷漠和疏离也无处不在,比起独处更让人难受。

倒是温碧霞和任达华相遇后,他们之间和谐自在得多。

这里更多地运用了景深镜头,一个镜头内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打捞张家辉尸体那场戏,前景是任达华拥抱安慰温碧霞的特写,中景是几个女警员,远景是打捞尸体;更多的是任达华和刘心悠行走谈话时,后景出现坐在轮椅上的詹瑞文,那种不动声色的出现,真的很恐怖。

世界也许很大,可是对主人公来说,很小,有限的空间还要依靠镜子反射来扩大。

这是场面调度的功课,所以这是导演作品。

每一个镜头都是酝酿了彭浩翔的心血,因为是精心营造的。

不需要多用心都可以看出是刻意经营的,而那份刻意,正展现了他更为天马行空的才华。

因为无惧所以放肆,才能更为挥洒地拍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电影对于彭浩翔来说,首先来说应该是一个好玩的东西。

每一个创意不管顽皮抑或悲伤,本质上都是特别的好玩的,他喜欢的他关注的,所以才有了拍摄出来传递给观众的价值。

所以我不想去解读注释《出埃及记》负载有任何道德说教解救人类的主题,活泼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很重要,如同幽默一样重要。

彭浩翔恰恰是活泼的,在才思上。

所以这只不过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加点枝蔓,成了一个完整的剧本。

可是他的重心是放在场面调度上的,用画面来讲述这一个荒谬的故事。

是画面,而不是对话。

对于彭浩翔来说,分水岭是从《伊莎贝拉》开始的。

《出埃及记》很明显地表现出与以往彭氏电影不同的特点:缓慢、耐性,沉得住气;却又仍然与彭氏血脉一脉相承:荒谬、有趣、嘎然而止。

 3 ) 扒你一褂

06年彭浩翔带和金培达四处游走宣传《伊莎贝拉》,可能是走迷路了走进了我们学校北国剧场,我一看名人来了,就顺势混了进去,剪票的叔叔阿姨们说填问卷单可以参加抽奖,幸运的话可以得到《公主复仇记》的签名海报,为了增大获奖几率,我进出两次,填了两张单子,但很不幸的是我的两张单子都被抽中了,但很幸运的是虽然我作弊了,彭浩翔和金培达还是送了我两张签名海报。

(此段和《出埃及记》无有任何滴关系,纯属于显摆型引言)在对《出埃及记》进行评论之前,我先声名两点,第一点,这部电影还挺没劲的,但电影里的人都是熟脸,连客串演出的也是(林家栋很好认的,看见詹瑞文了麽都),那么这就是一种好作风。

第二点,我不太会写评论,我所写的都是些DVD导演评论音轨里的一些小8卦。

1首先说说海报吧,豆瓣里的海报是《出埃及记》的其中一款,如果有朋友留心的话,电影还有一款海报,是刘心悠朝天瞪着眼,旁边躺着鲜血直流的任达华,但实际上,这款海报上的人并不是任达华,而是负责电影剧照的Sunny的一个助手,他的侧面特别像任达华,实际上,他在电影里也同样有过替身的演出。

2再说一个我很感兴趣的问题,看电影的时候,我发现张家辉在警局接受任达华审问的时候,总是不停的低头,有人以为他是在看台词提示条,实际上这是张家辉自己发挥的,他说他在这里点头的举动是借鉴的刘青云(敢问大家是刘青云的哪部戏麽),彭浩翔并没有要求他点头。

3有个和彭浩翔合作过的编剧彭秀惠,有一次在看过《花样奇缘》(《松子被遗弃的一生》)之后觉得里面的配乐不错,于是就上网搜到了配乐师的blog,这个人的名字叫Gabriele,意大利人,常局日本,长的非常像《水牛66》的导演兼主演Vincent Gallo。

以至于他去拍片现场的时候经常会引起小小滴骚动。

4再翻回头来说说影片的开始,影片的开始有几个穿着平角裤,(其实一开始有试过三角裤,但是不好看,动不动男孩子的毛就露出来了)戴潜水眼镜,穿蛙掌的熊孩子在警察局里欺负人,这其实源自彭浩翔小时候爸爸给讲过的事情,就是穿成这样欺负人即使被欺负的人第二天告诉法官法官也不会信。

5电影的摄影师傅叫林志坚,这部电影获得了西班牙圣赛巴斯蒂安电影节的最佳摄影奖。

(《公主复仇记》《AV》《伊莎贝拉》《破事儿》也是这个孩子拍的)6电影好些地方是需要粗口的,而且当时众演员也都觉得有些戏份力度不够(如任达华第一次找到张家辉的破屋子,被他赶出来的那场戏,第一次拍就拍的粗口版)7为什么会用温碧霞呢?

因为彭浩翔从小就喜欢温碧霞,小时候彭浩翔看了《地下情》,看完了梁朝伟与温碧霞的吻戏之后,就励志长大后一定也要有一个温碧霞一样的女人约会自己。

 4 ) 如果可以,请别那么深刻

在古典音乐的衬托下,从英女王的双眼推远,一群赤裸的“蛙人”,动作舒缓而充满血腥气味地,殴打一个男人。

《出埃及记》的一开场就不同凡响,刹那间就吊足了我的胃口。

从《买凶拍人》到《大丈夫》再到《AV》,彭浩翔曾经用一种绝对“鬼才”式的荒诞和幽默,彻底震倒过我,一度使我相信,彭浩翔绝对会是香江最值得期待的导演;但是,后来的《伊莎贝拉》却让我失望之极,在那部实在太王家卫了的电影中,我觉得彭浩翔几乎完全丧失了属于他自己的激情和力量。

我琢磨着,当彭浩翔第一次被称作“鬼才”时,他想必是开心的,那种一夜成名天下知式的喜悦,但是当后来屡屡被称作“鬼才”时,也许就没那么开心了,人不能一辈子都只当“鬼才”,成为“大师”才能永垂不朽。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完全理解彭浩翔的转型,但是我无法掩饰自己的失望。

从赤裸的蛙人到女人在厕所里商量谋杀男人的计划,委实荒诞得够可以的。

我以为《出埃及记》又会是一部“鬼才”式的作品,但随着情节的缓慢推进,渐渐发现事情终究不是那么回事。

好玩倒还是蛮好玩的,但彭浩翔真的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彭浩翔了。

彭浩翔比以前成熟,《出埃及记》的画面质量、镜头切换、配乐都不再像《AV》那样粗糙,也不再像《伊莎贝拉》那样矫情,这当然是好事;彭浩翔还比以前深刻,当事情荒诞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再有人相信,好象是这么说的吧,貌似精辟的样子,但这就未必是好事了。

彭浩翔用了“出埃及记”这样一个宏大的题目来为电影命名,我以为以他的智慧,应该会是一个绝妙的解构式命题。

结果却不是的。

不满足于“鬼才”的彭浩翔,似乎还真有要把男女之间的那点破事上升到摩西出埃及、希伯莱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世代之仇的意思。

往“深刻”里去是通往“大师”的必经之路,我懂,但彭浩翔想要通过电影来讲述的这个哲理,多少有点用力过猛有点不那么靠谱。

就算很靠谱吧,真的就一定要那么深刻吗?

这个世界上,“大师”固然很少很稀缺,但真正意义上的“鬼才”,能给人带来幽默和欢乐还有一点回味的“鬼才”,更少。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还是希望“鬼才”比“大师”多一点,咱老百姓,今儿要高兴,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粉墨登场的演员本身,玩味起来倒是更有意味一些。

任达华与温碧霞的重逢,激烈的床戏,很容易让人想起两人曾经在三级片中的合作,但如今物是人非,不再年轻、略显秃顶的任达华,成功从午夜牛郎、变态狂的形象转型成了实力派,而容颜老去的温碧霞,虽然大腿依然窈窕动人,却早已沦落得门庭冷落车马稀,彭浩翔启用温碧霞,多少也有些出人意料,不过细思量自难忘,也许少年时的彭浩翔也曾为当年的火凤凰神魂颠倒过,所以就像《AV》里的大学生找天宫真奈美那样找来了温碧霞?

比温碧霞的出现更诡异的是,《出埃及记》里居然出现了堪称“西门庆专业户”的单立文,刘心悠那位衰老的父亲居然就是曾经风流倜傥的西门庆。

似乎可以大胆一点推测,除了火凤凰情结,彭浩翔也曾经为杨思敏版的《金瓶梅》消魂过?

 5 ) 谁来带我们过红海,出埃及?

电影开始前那个两分多钟的长镜头更像是在记录一个行为艺术,镜头不紧不慢的从一双女人的眼睛拉开,冷漠的记录着周遭即将变成背景的一切。

然后是“出埃及记” 四个大字,很难说给一部香港电影弄这么个名字而导演又并不想穿凿附会些什么。

《旧约·出埃及记》记载以色列人如何在神的帮助下从埃及到西奈而后组织成新的民族的过程,冲突和拯救是这一章的主题。

拍过《伊莎贝拉》的彭浩翔难免会让人有些许的期待,在任达华透过一张玻璃桌开始拼一张张残损的纸片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8毫米》里面的Nicolas Cage,而电影如果真的按照《8毫米》的路数进行下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它已经拥有了一个好的开头。

而随着电影的进行,另外一种可能性出现了:Clint Eastwood的《神秘河》式的情节:新婚燕尔的任达华陷入了工作不可自拔,一件神秘的案件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到最后,家庭荒芜了,而他终于发现他追查的案件其实真的只是一个色情狂开的无聊玩笑。

而彭浩翔毕竟是香港的彭浩翔,于是他迫不及待的告诉我们他走的是《8毫米》式的悬疑路线,他甚至还早早的把任达华的老婆的老底揭了出来。

如果他真的是想这样,那么电影的结局是不能让人容忍的,很多人说结局是被电影总局“和谐”过的,若真是如此,那原本的结局会是什么呢?

彭浩翔把后来的“蛙人”的故事那般唯美的拍出来放在电影的前面,总觉得荒谬和关于荒谬的拯救才是他所要探讨的主题。

“事情荒谬到一定的程度,没人会相信……但不代表它不存在”,问题是,你碰巧是相信的那一个,怎么办?

因此,任达华可以和失去了丈夫的温碧霞相拥取暖,他们一个相信荒谬,另一个则见证了荒谬的存在。

而刘心悠同样是身处荒谬之中的人,她怎么会仅仅因为老公有了外遇就又一次回到曾经经历过的世界之中去呢?

因此,即使像传闻中那样在港版的电影里任达华被妻子谋杀,这个故事随之变成了:一个人听到了关于女人怎样谋杀男人的传闻,他对此深信不疑,展开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他有了另外一个女人,因此他最后被自己的女人杀死。

即使这样一个故事在框架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环形结构,但不可忽视的是在讲述的过程中导演向观众透露了过多的关于这个男人妻子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会使得最后男人死掉的力度变弱,他的死将不再指向故事的开始。

如果彭浩翔想讲的真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那么刘心悠的戏份完全没有必要有这么多,即使我承认大多数情况下她是个美女。

抛掉最后的几分钟,既然电影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那么我想像中的完美结局是这样:任达华查了许久,得知妻子是杀人团伙中的一员,与此同时妻子也看到丈夫有了外遇,他们什么都没有说,拿着那“中奖”得来的飞往东京的机票,去旅行。

相信荒谬,并毫不胆怯的生活于其中,这才是抵制荒谬的最好办法,这也是西西弗斯一天到晚不停推石头的原因。

alohabst.yculblog.com

 6 ) 小城大事:我們的哀歌

《出埃及記》真的令我很激動,因為我不單看到彭浩翔對藝術的堅持,我更看到他對我們整個社會狀態的勾勒和描繪,如此一針見血,我們可以到那裡找一個如此有心又有力的香港導演﹖已經很久沒寫過影評,這一部不得不記。

香港導演之中,我對彭浩翔的期望其實很高,然而,他上部作品實在讓我有點失望,不是拍得不好,秤起來也算是高質素之作,只是我在《伊莎貝拉》看到太多其他導演的影子,卻無法看到彭導獨有的風格。

我只感覺到他在顯本領,好讓我們知道他的多元化,也好拿個什麼獎充充場面,方便日後吸引投資者,我喜歡的還是本來的彭浩翔。

然而,看畢《出埃及記》後,我知道我誤會了他。

聽說彭導很勤力,會規定自己每個月讀幾多本書,看他的新作,我知道他的話沒假。

我知道有很多很多人在批評這電影,甚至不停有人在Yahoo電影破口大罵,實在非常無奈,我想彭導現在的心情也許就像戲中的任達華一樣吧。

看報導知道這片超支的情況嚴重,加上過不到大陸電檢,電影公司很可能會血本無歸,這樣下來,我真的怕他下次不敢、也再沒條件如此盡情去拍一部作品了。

《出埃及記》真的讓我很驚喜。

這人跑了一趟澳門回到香港,已經不是本來的彭浩翔了,他再一次蛻變了,技巧比當年更圓熟,視野亦更廣闊,我心裡不禁為他喝采。

雖說《伊莎貝拉》讓我頗為失望,但現在回想起來,這電影實在是彭導的一個里程碑,沒有《伊莎貝拉》,也不會有今日的《出埃及記》,我開始明白他為什麼要拍《伊莎貝拉》,為什麼要拍那種風格的電影,為什麼要行那一條路,原來當初的妥協是為了更遠大的藝術理想。

彭導早期的作品《買兇拍人》、《大丈夫》、《AV》和《公主復仇記》,每一部都有一條很正的橋,然而製作方面都很raw。

現在回看,那一種raw其實都是因為budget有限,我還記得《AV》的燈光和攝影,印象很深刻,raw得來一點也不苟且,證明他本來就是一個有要求的導演。

去年,在《伊莎貝拉》中,我第一次看到彭浩翔的精緻,我實在沒想過他也有能力拍這種電影,我總覺得他是一個故事創作者,多於覺得他是一個善於處理影像的電影導演。

然而,在《伊莎貝拉》中,他告訴了我們,他不單能夠處理影像,甚至能靠著電影配樂揚威海外。

來到《出埃及記》,我終於看到一部屬於彭浩翔自己的masterpiece,不用為了賣座而東施效顰,不用為了有限的budget而降低製作上的要求。

每一個場景、每一個鏡頭運動、每一件道具、每一次場面調度、演員的走位、剪接、音效和配樂都如此一絲不苟,怪不得會嚴重超支。

後來聽電台訪問才知道,單單是那玻璃樓梯的場租,已經花了十幾萬,完全是不計成本。

那幾場發生在玻璃樓梯的戲,拍得多麼精緻,如果沒有budget的話,一方面可能要犧牲不能用這場景,另一方面可能因為要省時間、省場租而要犧牲那些複雜的camera work。

這一次,彭浩翔真的豁了出去。

不過,彭浩翔大概有一點計算錯誤,一方面我很懷疑該樓梯的場租值不值十幾萬,我真想知道producer有沒有講價,另一方面,我亦懷疑他高估了大眾對其劇本的接收程度和接受程度。

絕大多數人對此片的評價都是悶和慢,連某專業影評都看得莫名其妙。

不過,那位影評人連此片為什麼叫《出埃及記》都攪不懂,我實在很懷疑他的觀影能力和專業性,沒有悟性不要緊,也大可以去查探一下吧,一句到尾,那篇影評簡直是垃圾。

其實,從英女皇掛像的雙眼zoom out至警局走廊一班蛙人打犯,彭導在電影第一幕已經開宗明義跟我們交代了他的來意,他要說的是一個關於「個體vs建制」的故事。

在我們的文化背景裡,英女皇曾經是最高權力的代表,而那一雙眼亦很容易令我們想起從前清潔香港的海報那一雙監視的眼神,第一個鏡頭已經非常刻意地運用了象徵來把建制和權力的概念引入。

任達華是軍裝警員,亦即是警隊中最低級的,人數最多的一層,從他被委派到報案室和接手盤問張家輝之前的鋪排來看,他是一個不敢挑戰建制的人,連替需要早走同事接手落口供亦多番推搪,他亦是一個有堅持的人,當他看見旁邊的女同事把皮鞋脫下來換上拖鞋,臉上立即露出不值所為的神色,他坐在電腦前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如此認真和嚴謹。

任達華實在演得很好,非常有戲味。

導演用一幕戲交代了任的性格,便立刻切入故事,把任推進那個「女人殺男人組織」的旋渦裡。

前段由張家輝出現到死亡,我們看到任達華作為個體如何去對抗龐大的建制,從那緩慢的推進,我們看到他的無力、掙扎與堅持。

直轄上司不願受理有關邵美琪防礙司法的報告,邵美琪暗地裡運用權力影響任查案,外母不停逼迫他要他「正正經經搞生意,有自己事業」,老婆不停責怪他只顧查案而忽略了家裡的事,然後再來一個免費日本旅行作利誘,連特首都說要「做好呢份工」。

其實,任達華只是一個普通的軍裝警員,沒有什麼遠大的理想,只是,當他面對真理和公義的問題,他無法坐視不理,然而他身邊的環境卻像兩面向內推壓的牆,步步進迫叫他動彈不得,早在片中任替張補落口供後離開走廊的一幕,彭導便利用影像為任的處景寫下了伏線,後來亦有很多任達華被置在大環境正中央的鏡頭。

這電影最重要的一個鏡頭,應該是任達華為張家輝補錄口供的一幕,那一個180度水平旋轉的top shot,交代了任和張身份的互換,說是互換,不如說是「命運」的轉移。

這的確是很有趣的轉移,由最初第一次錄口供任對張的輕視和質疑,到最後承繼了他的一切,包括他的使命,他被恐嚇後的畏縮,他的妻子,還有最後的死亡。

在那間小小的盤問室內,任達華又任會想到自己會有如斯下場。

詹瑞文那個輪椅人的安排也很有意思,從片初到片末,由遠至近,像死神一樣,步步迫近任達華,然而他卻無法預知自己的死亡,亦無從擺脫厄運。

又或者,殘廢和不能說話的詹瑞文本身已是一種強烈的警告,在他唯一以正面出場的一幕,他用強烈的眼神和表情,用盡全身力氣轉動指環,不就是要告訴任,厄運已經臨近了,你要起來反抗,要不然下場跟我一樣。

然而,面對如此龐大的體制和神秘的殺人集團,任達華又可以怎樣﹖當其他人都因畏懼而退出了,仍然要堅持下去嗎﹖當其他人都因為要保護自己而退縮了,仍然要堅持下去嗎﹖當其他人都陣亡了,仍然要堅持下去嗎﹖當至愛和家人都出言制止,仍然要堅持下去嗎﹖在死亡的威脅下,任達華選擇了投降,他選擇了苟且偷生。

看到任達華和溫碧霞肉慾交纏,我差點沒流淚,那一刻的情慾,根本是慰藉,慰藉精神上的失落。

這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嗎﹖K房內那一首「小城大事」並不是任達華和溫碧霞的偷情之歌,而是一首的哀歌,那長得讓人不耐煩的long take其實是一種哀悼儀式,不單是為了任達華的精神死亡,也為哀悼我們和這個城市。

電影院的暗黑中,我看見的不是任達華,而是很多不同的身影,包括建制以內和建制以外的,任何一個對公義和真理執著的人,任何一個抱有理想的人,任何一個不甘心降服於這個扭曲悖謬的世界的人。

「原來呢個世界入面有一啲嘢,荒謬到某一個程度嘅時候,就冇人會信。

」荒謬的不是「男人殺女人的組織」,荒謬的是每天都有人在掙扎,每天都有人被建制排擠和剝削,我們卻視若無睹。

相比張家輝,任達華其實幸福得多,他雖屬低層,不過也算是建制以內的既得利益者,有穩定的收入和各種生活的保障。

張家輝才是那些真正被排擠在外的一群,住在河邊的貨櫃箱,最後連生活都成問題,臨死前的一幕,他甚至像過街老鼠一樣要問溫碧霞拿錢逃命。

可是,他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落得如此下場﹖正如溫碧霞所講,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把所有人工都拿回給她作家用,溫碧霞的電視機壞了,他便替他置一部新的……他不過為了追尋真相。

我們看張家輝被任達華盤問的一段覺得很可笑,因為我們認為他的話很荒謬,從故事的角度來看,誤解是源於他知道了一些我們並不知道的真相,亦因為大家的身份和身處的境地並不一樣,以至無法互相理解。

那個180度旋轉的top shot讓我想起跑馬地墳場門口的一對輓聯:「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

」我想起最近清拆皇后碼頭的事件,有不少社會聲音走出來反對抗議的一群,視他們絕食為荒謬行為,這不過是因為他們不在乎一個碼頭、一些建築物,同時亦因為他們看不見事件背後的implication。

這一次政府隨便拆鐘樓、拆天星、拆皇后,下一次可以是你重視的任何一樣公共建築和物品。

然而,更重要的是,今日被挪開的是硬件,明天可以是我們社會共同持守的信念和價值。

可是,我們選擇了視若無睹,我們選擇了沉默,我們選擇了經濟,我們選擇了市場,我們選擇了大集團,我們選擇了大地產商,我們選擇了自由行,我們選擇了CEPA,我們選擇了QDII,我們選擇了做好呢份工,我們選擇了「擘返轉」,我們選擇了卡拉OK……七‧一已經是遠去了的夢,2007年9月20日,港股收市報25,554點,我們已經忘了董建華,忘了廿三條,忘了普選,忘了八萬五,忘了負資產,忘了天星,忘了皇后,忘了黃毓民,忘了新來港學童,忘了紮鐵工人,忘了我們的海港,忘了藍色的天空……我卻忘不了戲中詹瑞文的眼神和表情。

有些事情,到了無法言說而又不能不說的地步,我們只能把它提昇到另一個層次,我在詹瑞文的眼睛裡看到一個為理想堅定不移的彭浩翔。

可是,誰又真正可以帶領我們出埃及、過紅海﹖http://littlelittlewonderland.blogspot.com/2007/09/blog-post_21.html

 7 ) 界限

我来问你:你信不信犯人半夜里在警局被一群裸着上身的蛙人殴打?

你信不信有一群女人组成团体天天密谋着怎么把世界上的男人杀光?

你信不信有一种药让人吃下去后打完一百个嗝就会去见上帝?

如果你信,要么就是你得了妄想症,要么就是你不想活了。

有些潜规则你要搞清楚。

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真正的平等,阶层越高能力越强的人才越有权掌握惊天的秘密,而像你这样朝九晚五的普通小职员,一辈子都未必见得到一次可称为“高层”的人,你所拥有的知情权少得可怜。

不用问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资格。

社会呈金字塔状排列,很抱歉你处于下层,知道一些不属于你的阶层该知道的事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你掌握了过多的信息,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那么这和自杀有什么分别?

当然如果你足够侥幸,能从底层脱颖而出爬上高层了,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分享更骇人听闻的真相了。

但别忘了,你的上头还有人,永远都有人,小心别触犯了他们的界限。

你永远不可能是最顶端的一个,所以你永远不可以无所顾忌。

一件事如果荒谬到某一个程度就不会有人信,虽然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可是你最好别相信它的存在。

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希望你活得开心一点,活得长一点。

你看电影里的阿业最终不是也放弃了调查了吗,他认清楚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愿意重新做个普通人了。

虽然他还是会死,但那是因为他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这种世俗的、每个男人都基本会犯的错误将置他于死地——不是因为他踩过了界,很公平。

再多嘴说一句:如果你三十岁后再看《悟空传》,就会明白师徒四人的结局也很公平。

遇神杀神?

遇佛杀佛?

你算老几啊。

 8 ) 说出真相者必死,或者恶与救赎,或者被禁止的黑色幽默

直到最后一个镜头出现——一个庄严的声音对刘心悠说,你先生,在协助我们调查。

他不想见你。

刘心悠问:警官,您想知道什么?

——我才看到属于彭浩翔的冷幽默。

先是失望,等我回过味来,一阵敲桌大笑。

举一个例子,这就好象果戈理的《死魂灵》读到后半部分的感觉。

你先是看他骂地主老财骂得来劲,忽然间,天地间春暖花开,一片和谐生机,许多个新式开明地主忽然就集体跳出来了。

这种天遂人愿的和谐模样,和《儿女英雄传》仿佛,怎么看都觉得,这样的歌舞升平,像是作者在恶搞。

当然,习惯了《黑社会》那样被某些人、某只手、某些机构要求出来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你也会自然明白其中的意味,然后很开心。

当然,除了结尾显然被动过手术——当然另一种可能是彭浩翔比我们想象中缺乏智慧,此可能性偏低——电影是很好看的。

恶搞本来是个非常油滑的动作,会让人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因为恶搞不需要风险性,而且永远比端起架子来认真说事要容易。

《三毛从军记》或《性爱狂想曲》就都很狡猾,而且尖锐有趣。

但人与人追求不同。

契诃夫大人早年写《变色龙》类的好玩段子随心所欲,后期写《农民》这类艰涩的文有些自讨苦吃。

但你不能不去对这类人表达敬意。

一个做过《买凶拍人》与《AV》的导演,能够用一串缓慢拉远的、富有象征意义的、明显加绿(简直是移动版蔡明亮……)镜头,和一个《出埃及记》这样的题目来让人在一开篇就深感震动,其实很让人佩服。

大概到张家辉在审讯室里说到,有N个女人在洗手间里谋害男人时,我大概猜到他和任达华在结尾都会死——不知道是否恰当,反正当时我想到了《神秘河》,看到第15分钟,你也会觉得蒂姆·罗宾斯必死无疑。

恶与阴森的气氛需要耐心扶植,刘心悠和任达华夫妻感情慢慢的分崩离析,是通过那句“饭菜放冰箱里吧”不断重复后出现的。

关于镜头的某些运用,比如俯拍口供室里的张家辉,比如任达华每次牵着老婆从那条曲折的走廊里回家,都相当令人舒服。

张家辉开头随意提及的“老婆的凉茶”在最后成为关键道具,类似于此的小细节,显示出控制裕如。

任达华开始执迷于这个案子时,多少带一点希腊悲剧的味道——看过些电影的大概都会预感到,他最后会死掉。

这和很多希腊剧里的人类似:你倒大霉不是因为你比别人糟糕,而是你比别人善良。

方警官在楼梯上苦口婆心的那番道白其实挺有道理的。

说出真话的人必然遭受天谴,跟火刑、诛十族、腰斩之类没关系,卡珊德拉的不幸是最后没人信她。

按《情癜大圣》最经典的台词说,“何必赶什么时髦学人讲道理呢?

”任达华企图讲道理,企图穷尽真相,然后——我觉得理应——死掉。

虽然把他妻子置于杀人者团伙之一有些巧得过分,但这种微妙恰当的荒诞,反而让任达华的倒霉显得更透彻。

只有两点在结尾处令我多少有些失望——假设不是剪辑的问题:任达华与温碧霞混在一起显得过于突然。

即便有跟踪、丧夫、在沙发上那琐碎的聊天做陪衬,依然显得太突然了。

其次,刘心悠的长时间内心回忆,固然是把她与杀夫组织的关系理得一清二楚,但多少失去了那种令人恐惧的味道。

实际上,我觉得,在刘心悠开始回忆之前,电影那随处可见的阴影、狭窄的空间,是对“恶”的良好体现。

这种阴森和潜在的“恶”的可能(有些像陀斯妥耶夫斯基或卡夫卡小说中那样弥漫的“恶”的氛围),让任达华去办某老公被杀案时的镜头那么意味深长,令人毛骨悚然。

刘心悠的回忆把这个恶的组织具体化了,反而有些虚空中山雨欲来的恶,落到实处的感觉。

怎么说呢?

那种寓言化的氛围减弱了。

这有些像一个很好的歌者营造了虚空的境地,最后到幕前来揭起了演员的面纱。

主题是很明晰的。

人文关怀,对女性价值观的刻画,寓言化的“说出真相者必死”。

《出埃及记》本是关于救赎的故事。

如果任达华最后死掉了,那么这个片名恰好是一种无可奈何与绝望。

当然,如果有人觉得最后英明神武的警司是带领我们出埃及的摩西,我也没什么话说。

当然,最黑色幽默的是,这个电影很像一次行为艺术:电影本身是在证明一个企图说出真相者被世界扼杀的段子,而由于剪辑或其他原因,最后我们看到的版本显然被另一只手扼杀过。

任达华和彭浩翔和张家辉的影子重叠在了一起。

大概如此。

一个很可爱的镜头是结尾处,任达华和温碧霞为时不算短的K歌。

多少有些向往昔经典致敬的故事。

十几年前这两个人也演过些沧桑的剧本,到如今真的老了,来演中年男女的剧倒是驾轻就熟,可是多多少少,让人觉得时间过得真快。

 9 ) 只谈剧情

出埃及记的意思就是女人逃出男人世界再建一个王国,没有男人。

刘心悠杀了那么多男人之后为什么要嫁给任达华呢?

她说的原因是不吹干头发睡觉任没有阻止她,为什么这是件重要的事?

因为女人世界的权威被打破了,很明显她没有得头风,上辈给她的教导没用了,她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所以她想嫁给任了。

温碧霞也是组织里的人,但她的复仇意志没刘心悠那么强烈,有点两面派,她要依靠男人又恨男人,但她还是迫于组织压力杀了任。

有篇讨论分析很符合我的想法,引用一下。

 1.MADAM方第一次说关炳文是她朋友的朋友,要在方和关中建立关系,最明显的人选就是潘小源了,当然也可以说方随口应付詹建业的,这点先搁着   2.潘有两次非常可疑的眼神,第一次是她丈夫失踪时有警察来调查,詹建业穿了便衣去,看到潘坐在警车上录口供,潘用非常怀疑和提防的眼神看了几次詹。

有人失踪警察来调查再正常不过,潘何必如此注意詹呢?

第二次是詹决定不再调查这个组织,把录音扔了,这个时候潘说我不想你有事,然后偷偷观察了下詹的脸色,当时的神情是不符合她那句“不想有事”所处的情绪,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实在是很可疑的。

  3.詹有外遇,方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她怎么知道的呢?

一直派人跟着詹么?

我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

詹早前跟踪过方,方也知道,但应该是方的反侦察的效果。

我认为詹得外遇是潘小源告诉方的。

  4.事实上潘很有可能是方指派去勾引詹的。

而且我并不认为她对她老公关的死亡有多伤心。

第一她老公失踪的当天,她还有心情去打电动,而且镜头有个特写给打电动时的潘,表情很是无所谓的,不像借打电动消愁;第二她如果入她自己表现出的那么爱她老公,怎么会在关死后马上和另一个男人搞外遇?

还说出不要调查了,我不想你有事?

而是应该和詹一同调查,为老公复仇才对。

而关见了老婆后第二天就死了,之前失踪那么久都没事,我认为很有可能是潘提供了他老公的线索。

  5.詹的老婆是下手的人还是很明显的。

她知道了老公出轨后给方的一通电话,以及后来电影在结构上安排了一段说她以前杀人的事,都暗示了她是下手的人。

  6.而整个事情都是方在后面搞的鬼。

方不想自己的组织有危险,而想除掉詹,但不能直接自己派人杀詹。

因为詹的老婆知道这件事,而且当时她很爱自己得老公。

如果方杀了詹,刘心悠则很有可能和方翻脸,进而不惜自己也被逮住得危险,把组织供出去。

因此方必须要让詹得老婆自己动手,于是安排潘去勾引詹,再把出轨的事情告诉刘心悠就可以了。

于是潘由头到尾都不需要干什么,只要去和詹搞着就行了。

  7.方杀詹还有另一个目的。

那就是让刘心悠回归。

从方和刘的几次接触可以看出,刘已经不干了,而且和方意见也有分歧。

方认为男人都有害,该死。

刘则说不是所有得男人都那么坏。

而指使潘勾引詹出轨,最后由刘杀詹。

则会让刘又重新树立了男人没好货得世界观,进而回归组织,方又找回了她的得力干将。

引用完毕温碧霞开始并不想杀张家辉,所以只是离婚,还在离婚一年后一直和他保持联络,是有感情基础的,但组织上应该逼得很紧,她也没办法,她比较软弱,跑到香港无依无靠,有个男人对她好嫁给他却只有吵架,找个组织,组织只想杀男人,她没那么坚决,一个棋子而已,和任达华同病相怜。

任达华放弃追查,也只有死路一条了,邵美琪不会放过他,邵完全可以不和刘心悠说外遇的事,但她为了壮大组织,必至任达华于死地。

 10 ) 执着比荒谬更可怕

我要给还在恨我的女人推荐这部电影她们之前也说过:你们男人很坏我回想起她们的话看着这个电影突然毛骨悚然——赶紧开灯如果你在一座监狱里被一群裸体的蛙人殴打了你去投诉谁会相信你的遭遇遇到百口莫辨的尴尬境地大概还是隐忍最好或者是找个树洞说给大地听解释总是苍白你要相信自己的人生是彪捍的一切都可以在时间里解决包括谜底不然你就只能在迷宫里寻找红色丝线要是我们找到一个会相信自己的人 又怎么样? 发现女人合谋杀男人的张家辉等来了警察任达华 还不是死路一条 任达华差点走上他的路 彭浩翔给了他另外一条路 《出埃及记》是个不错的电影名你不愿读圣经就查下百度GOOGLE你就能知道:人在各种情形之下都是失败的结果都是陷在罪中作奴隶神的救赎就是使人走出罪的捆锁任达华果然成为了坏男人他偷情他发泄他要让内心的他出来透气他果然被女人们计划着她们要他死要他死得没有感觉死得其所但是他没死因为他不执着了他不在乎那个荒谬的现实是存在的了老天就要他赖着活下去很多人不喜欢电影的结果可能他们不相信:好人有神坏人也有神或者好人和坏人的分辨只是个立场的关系导演在想:揉皱的纸不容易抚平那就撕了重新找一张新的

《出埃及记》短评

这居然是部正剧,太让人意外了。因为太过意外而悬念又不多只能快进了后半部分。不管声音演技和长相我都顶刘心悠小姐不顺,不过意外她英语说得很流畅。镜头什么的比买凶拍人好了很多,肯定是预算多了宽裕了。觉得如此失望应该是我没看懂,彭浩翔应该不止这份功力的呀。

3分钟前
  • Yee
  • 很差

一个没有悬念的故事,从平淡开始又从平淡结束

7分钟前
  • woooooo
  • 较差

超级烂片,千万别看,警防上当

11分钟前
  • kukn
  • 很差

女人往往不能低估。

13分钟前
  • Toughcookie
  • 还行

开始那段,诡异死我了,我都怕怕了,然后一点点一点点看,知道怎么回事了,才感觉好一点。。。我胆子也太小了吧。。。。。。

18分钟前
  • 刘小青
  • 推荐

2009/5/20夜,搜狐电视-高清影视剧,情节有些吊诡,很难说清的感觉,有些装,有些不连贯,3星。

23分钟前
  • 鸟甲
  • 还行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事情荒谬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有人信,但不代表不存在。

27分钟前
  • 王大早晨
  • 推荐

改你妹的结局啊

28分钟前
  • ▚▛▙▜▞▟
  • 推荐

杀男人俱乐部~我喜欢那种有些交待不清的东东

33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里面温碧霞真是撩人

34分钟前
  • geek
  • 力荐

以剧情擅长的彭导怎么会设计出这样的剧情呢?

37分钟前
  • kevin
  • 较差

6/10。用心理银幕化的方式捕捉隐藏在生活表象下的荒谬,层次感交错而略带倾斜的楼梯、墙壁凹凸的审讯室、空荡沉寂的声音节奏、仪式感极强的高角度盘旋和分割画面;但是为了营造这种虚幻无力的气氛,角色行动线模糊叙事主干不明,无强烈的戏剧张力,浅薄的女人情感理解,颠三倒四地堆砌情节和平淡台词。 @2015-05-17 12:53:39

40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这样的题材,更适合短片。

44分钟前
  • 这个假了
  • 还行

彭浩翔你还是去拍黑色喜剧吧。。

45分钟前
  • 戕茕
  • 较差

good director good music

46分钟前
  • francisca
  • 推荐

剧情还挺好猜的,开头真折磨人。温碧霞真是妖精啊。

48分钟前
  • shyv
  • 还行

乏味

52分钟前
  • 石雕
  • 较差

失望, 闷死人的电影, 这真的是拍买凶拍人的导演?

53分钟前
  • leeloy
  • 较差

泄气太早,到最后,就无趣了。上来蛙人K人还蛮梦幻蒙太奇的类。温碧霞,还是很风韵的类。张家辉很不错,邵美琪很不年轻,任达华又很三级了吗?导演在玩杂志拍大片构图取景吗?

54分钟前
  • SSEN
  • 还行

Caution! 這明顯是一個陷阱啊姑娘們!

59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