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之后,残阳若血,血若残阳,胜负又有何意义,对错亦不存在,立场不同就有不同的坚守。
梨花枪使的并不高明,在杀掉仇人之后一切显得空虚寂寞,众人叫好的声音只与之前的围追堵截、赶尽杀绝形成对比,为名往、为利来,侠肝义胆?
不过一群蝇营狗苟、宵小之辈。
可悲之处在于敌手的话在他死后得到了印证。
乱世之中,正义,与你我何干?
替天行道,替的什么天,行的何方道?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越俎代庖,宵小辩词。
世无英雄,竖子成名便成名,没有真假,没有对错,只有宇宙和人类的寂寞是为永恒。
怪不得十八岁以下禁看。
喜欢这些正反派并不截然对立的刻画。
西门仁真的是恶吗?
他的手段自然险恶,他的初衷未必凶恶。
动画结尾处,西门家树倒猢狲散,西门弟子如丧家之犬投靠胜出的罗通,犹恐不及而被株连;镜头一转,沾血的银铃铛,滴血的戟头,背景音中一声声“罗帮主万寿无疆,漕帮千秋万代”,像是导演暗示了问题的答案,一场轮回又将开始。
可惜机灵鬼江渊战死,这个人机灵可爱,懂大义识大体,和龙顺一样善恶分明,坚守原则,有情有义。
龙顺鲁莽但耿直,善良仗义,结尾一句“怎么死了这么多人,我原本不想这样的”,让人物形象顿时上了一个层次。
回想起去年看的枕刀歌第一季,为龙顺惨死羊汤店而伤心。
罗通对“修罗拳”来历的解释,拳中带有一丝慈悲,故而五脏崩裂而肋骨不断,编剧牛啊,不仅把传统武学融入剧本,还有哲学意味,真的很牛!
连廊的大决战实在精彩,三杆枪(戟)和三个人绞在一起,构图,动作,真的震撼!
难得的硬武侠,剧情服务于动作打斗,但也很抓人心弦,观看过程刺激紧张,超棒,更三加油!
都说国人有武侠憧憬,有江湖梦。
然而作为一个零零后,却只勉强赶上了金庸时代的末班车,随着时代的发展,武侠却肉眼可见的渐行渐远了,成了国人心中少被提及的幻想。
这和近年来质量奇差无比的乱遭武侠剧有莫大的关系,特效越来越好,质量却越来越差,更是把都市青春恋情片加以包装成武侠,没有诚意,也没有质量,更没有武侠。
什么才是武侠,这部剧才让我有了一丝浅薄的理解。
国有荣辱兴衰,官有忠奸良贪,民有万象众生,侠有侠肝义胆,儿女情长。
江湖当有快意恩仇,豪气云天!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有能力的可佑国泰明安,你我草芥愿为身边流民护安生太平。
乱世之下,有人力求还天下太平盛世,有人以侠客之力流命江湖。
各色各样的势力与梦想冲击碰撞,形成了一次又一次引人入胜的江湖传说,这便是江湖。
为什么有侠客梦?
人所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江湖,亦是如此。
乱世之下,你我皆为人中草莽,谁不曾幻想以以及侠客之力畅游江湖,上可匡军救国,亦可行侠仗义。
儿女情长是人之浪漫,江湖凶险,错综复杂,是世间常态。
我们快意恩仇,我们难断红尘,我们就始终游于江湖。
侠客梦,是一场美轮美奂的梦。
是我们内心豪情壮志的缩影,是我们想匡扶天下的追求,是我们心中善意的体现,是我们对太平盛世的愿景。
侠客梦不是功夫盖世打打杀杀,而是我们对于善良,正义,国家,情谊,责任的隐晦表达,是极具东方色彩的浪漫情怀。
舒坦、畅快、爽, 看完直接的感受,更欣慰的是国漫的崛起 ,打斗可以给9.5分,剧情没有匹配上这么好的打斗,当然不是贬低剧情,只是觉得还可以更好。
但结合番剧来看,又有不一样的感觉。
期待更新!
本片男女主,后续结局已经在第一部呈现。
不禁想用古龙的一段话来概括。
深情叹,梅枝书阁庭院。
小楼春寒未减,已人独灯残。
还记旧时嬉笑,作娇嗔颜色,花容半偏。
怅咫尺天涯,离愁别苦,总聚眉间。
一生悲欢,江湖浪荡,终是孑然。
红袖倾国,谁怜意,兄弟仇结,想来心寒。
病体沉痼,更何凭,无情刀剑。
无缘见,总赖天命怨,浅泪凝透,伤尽无言。
假期一个人在深圳过冬,百无聊赖,看完了十三邀,看完了之前收藏的纪录片,或许是因为我点开了《雪中悍刀行》和《倚天屠龙》新版,又马上关掉了他们,又或许是我搜索了十几年前的金庸古龙武侠港剧,很偶然的,腾讯视频给我推荐了《枕刀歌》在首页。
这样一部精品又如此小众的作品,没有流量,没有铺天盖地的公众号和宣传片,也没有b站UP主这种引流推荐介绍,《枕刀歌》终于还是被我发现了。
近两个小时的电影版,本来是想分几天看完,没想到太令人意外,这样一个时代,这个短视频为主的破碎时代,这个不求深意只求短平快的时代,这个只分是非黑白过于强调对错的偏执时代,这个随口流行语满嘴大道理的时代,看到了这样的作品,不能不感慨难忘眼红血热。
看完了两个小时的剧场版,又补了前作14集,真是畅意胸怀久久不能平静。
屋内15度,双手冰凉敲下这篇短评,非对剧情的评价,只是自己的感想评价。
此短评为《枕刀歌第一季》和《枕刀歌之尘世行》两篇的总评,尘世行为第一季剧集的番外。
耳机循环片尾曲《远行人》,品一口茶,一股悲喜在心头,悲的是这部剧注定小众,喜的是总有人还在坚持。
评剧先评乐,片头曲和片尾曲都各有深意,初听只能感到一首辽阔一首凄婉,随着对剧情的理解,越来越明晰歌词中的深意。
片头《枕刀歌》,大致就将剧情描述一二:辞君仗剑啸高楼,枕戈待旦故人情,江湖浪荡儿,不过尽浮萍,无风无雪一杯酒,无波无浪客舟中。
主角自幼家破人亡,学成武艺一刻不怠慢归家复仇;江湖意短人命若浮萍,顺畅杀敌无风无雪,心中却波浪翻滚,终见故人大仇得报,却更多一杯困扰。
枕刀歌 动画原声带9.1刘明辉 鸭毛 大岛音乐 / 2021进了江湖,就再也回不去了,在这里,对错难辨,人人都有自己的是非正义,简单的复仇,带来了更多的矛盾和疑问,江湖的矛盾与当时社会的矛盾掺杂,每个人在矛盾中更加的立体,而观众也在矛盾之中有了自己的思索。
何为对何为错,何又为江湖。
刀光剑影下,拳影脚风中,江湖是一个承载了每个热血的人、每个讨生活的人、每个有理想的人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评判标准除了世道的权与利,多了武功和道义,大侠们可以苦练武功实现自己内心的道义,亦或是只想被人认可;讨生活的人也可以通过暴力的手段来讨一口饭吃,从而在乱世中沉浮。
之前听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50讲,中华民族在没有进入海运时代、没有和大海的世界连接前,陆地政治导致不断的动乱,其中草原与平原的争斗、平原的动乱都给人民带来了生活的厄运,而由于人口增长的局限性,每过一定时间后的战乱是无法避免的。
最终民不聊生,江湖也只是乱世中的一种精神承载。
而这种不断迭代不断流离又不断重生的精神承载,却又充满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哲学。
扯远了,写回来一点,《枕刀歌》比较完美的诠释了我心中的武侠,那是一个不完满的武侠,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武侠。
有生死看淡,也有寂寂归心;有莺歌燕舞,也有萋萋苍生。
各种是非看官自断,打斗之中人生已然,来者无祖,去者无佛,芸芸众生,迷惘执着。
红尘就是这么的苦,世事也便如此,你看时众生百态引人哭引人笑,你不看时万物寂寥我心自平。
又想起了《昆仑》的结尾:去!
寒鸦掠过乱云去,咫尺茫茫是醉乡。
笑!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末的,赞美一下制作组,以及提个小建议。
在当今这个世道还葆有初心,耐心做好打斗讲好武侠,真的令人敬佩,也让我们这些喜欢武侠的时代另类感到开心。
枕刀歌第一季和尘世行都看完了,难以言表,没得说,太棒了。
提个小建议,可以将打斗做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快斗,突出武功的瞬刹间生死搏命与潇洒刺激快意江湖;另一种是慢斗,突出招式的见招拆招随机应变,能更好的表现每招每式的特性,有一点像金庸中打斗的描写。
有可能慢招更难刻画好,既要表现出来见招拆招的合理与应机,又要展现出每次交锋的刹那间的刺激感觉。
最后,以片尾曲《远行人》的片段歌词结尾,这首曲子深得我心,而且总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城南旧事》,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至今听到还会流泪。
江流阔血流红白浪滔滔任西东江湖暗星河明轻舟此去不顾停
最后期待一下第二部咯,祝新年快乐工作顺利。
超棒,国漫崛起,国漫打斗戏的天花板!
影比剧成熟了不少,好多人希望这部漫去大荧幕播放,但我自私还是想让它就这么悄悄崛起,最后一鸣惊人,非常期待第二季…故事虽然还不是够饱满,但是打斗场面已经让我感到很震撼也有很大的进步了,加油加油!
视而不见,与刽子手同罪!
期待有第二季,也期待第二季有更大的进步
二零一零部2022年,动作武侠动画电影《枕刀歌之尘世行》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这样的武术和动作指导,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流的(个人认为)动作戏占了很大的篇幅,看的非常痛快,绝对是对得起武侠这两个字。
故事相对简单了些,也毕竟是篇幅限制,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建模上效果不佳,如果有片尾预告片的效果可能会好一些,这部里人物看的有些难受,已经影响观感了。
其他方面也比较单薄。
还有有个强项。
总体上,还是挺惊喜的,本没有什么预期的。
支持一下推荐指数:三颗星,意外的惊喜,武侠打戏大放异彩。
《枕刀歌之尘世行》 可以的!
打戏太顶了!
属于主创凭满腔热爱吃透了影视功夫巨匠们创拓的武学宝藏,再一门心思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做到极致了!
为打戏我可以无视剧情,忍耐画风(主要是主角,大汉们还是很妩媚的),忽略建模虽然没有独树一帜甚至自创流派的动设招牌,如截拳道之于李小龙、深度环境互动之于成龙、MMA之于甄子丹,再如通臂短刀之于杀破狼一、微距反应的八卦掌之于杀破狼二,但它已将武术套招的观赏性基于“中式古武轻灵流丽与现代搏击简劲高效的有机结合”开发到了巅峰——动画优势这不就体现出来了么!
两枪一戟一剑四柄长兵器在深狭的回廊短距相接贴身近搏,既有配合天衣无缝,又有拆解逻辑通透,从枪头玩到戟耳,从攒刺玩到截割,还有三枪互卡的逗趣,格斗层次繁中有序繁而不乱,赏心悦目之至,想想这要是真人难度多大!
更不必提动画才能享用的轻量级反重力腾挪和血浆美学大泼墨了!
酣畅至此,有啥不能了的(不,那个,其实剧情我还是有点介意的)。
再加上TVB团队极具辨识度的配音,一朝拽回金古奇侠谭啊(赵恩余老先生固然是京腔慢打抑扬顿挫极具韵味,但我觉得大决战还是应该喘两声的,老爷爷你一敌二啊,你左枪右剑啊,拳怕少壮啊,难道就真内力深厚到这个田地不成!
)。
强烈希望《天之下》打斗照这个标准来,低武怕什么,低武也一样吹爆!
毕竟修罗拳编破天,也就是刚拳加上诸如太极啊寸劲之类法门做了个超简单的境界叠加嘛。
另,我总算明白观看过程为什么频频想起《浪客剑心》了,因为暴力美学确有相通之处吧。
比如血瀑布大泼墨,比如黑白或黑白反,比如对武器本身的花式开发,重拳碎山也略有几分安慈的影子——当然,武戏做到精湛,本来途径也就那么几条,殊途同归不足为奇,何况尘世行气质还是拿捏死了的,非常醇厚的融合了现代搏击的中华武术风,倒是罗通的扎甲不知为何总给我一点微妙的霓虹味,也可能是错觉,毕竟是外行…… 总之,一本满足!
无论是展拳脚还是拼兵刃,武戏凶狠刚猛、凌厉灵活,汹涌的分镜劲道畅爽,剪辑缓急收放有度,动作设计精彩纷呈。
换作是其他作品,恐怕早已被用“燃爆了”之类的标题剪辑成了热门视频。
只是,人物形象、色彩光影都突出了一个深沉黯淡,人物线条是粗线的墨锋,动作特效是朴素的白光黑字,与“乱离人,不如太平犬”沉郁悲凉的剧情基调,共同营造着“尘世行”中“尘世”的现实氛围,很难用一个“燃”字可轻描淡写和共情传播。
或许是流量时代的缺憾,但也是这部作品的亮点。
武戏力量很足,但就如片中的修罗拳,内劲层层叠加,迸发于毫厘之间,讲究的是收拳而非出拳的劲。
“修罗”一名看似在耀武扬威、标新立异,实际上源于生死搏斗的无奈与慈悲。
这是向内的力量,而非外向的张扬,亦如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向内积蓄的劲力。
遗憾的是,由于武戏的频繁、美术的偏暗、剧情的简单,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在观众眼里就是打打打、杀杀杀,如果能在剧情的厚重或新颖、剪辑的悬疑性、角色塑造的丰富度、打斗场景的新鲜感、配音配乐的记忆点上多发点力,可能会有所帮助。
罗通的人物塑造比较细节,例如,船上比武时谦逊的态度,与回家应敌时机敏模仿比武敌技所展现的学习运用能力,是一贯的。
但复仇与伸张真相的剧情推进、紧凑的武戏也让罗通的人物性格塑造不多,稍显单薄,更多是通过台词与动作压抑与引爆观众的情绪。
不过,另一个“影子罗通”罗隐的作茧自缚,倒是很让人感慨无奈其悲剧性命运。
不仅是另一种执念的工具人,也是帮助真正的罗通表达修罗拳真意的工具人。
其他人物角色塑造得也比较鲜明,红娘的含蓄情愫、侠肝义胆、智勇双全,江渊的聪明自负、通情达理,龙顺的头脑简单、蛮力热血等等。
但相较于剧版,或是拘于时长,人物塑造都不够丰富和深度,较为套路化。
说到人物,不得不提本片江湖人物或三字或四字的外号,例如白面虎、怒江龙、营造神工等,尤其是西门仁出场时的戏曲唱段《林冲夜奔》,都让人不禁联想到《水浒传》,或许也是本片部分人物及情节的灵感来源。
从情节来看,和剧集较为相似,都是奔着杀父之仇和探寻真相推进的剧情,但由于剧场版一开始就揭晓了真相,少了些剧集版反转的惊奇与慨叹,更多的是被冤屈的压抑与复仇的快感,剧情比较简单。
本片的思想主题既顺承了剧集版对乱世之中公平与正义的探讨,也尝试借助帮派、科技、权贵、平民等不同视角,深入到对权力、暴力与和平的思考。
既过于依赖直白台词,也想说的太多、都没有说透说明白,“收拳还差半分力。
”片末主题曲结束后还有关于第二季的彩蛋。
第二季开始引入经典的日本势力,这在红娘与江渊的对话中已有暗示,提到“学木兰从军,扫除东南边疆之乱”,漕帮的水上生意也和倭人剧情可以产生链接,比较自然。
期待能打开枕刀歌的故事格局,也希望不要陷入经典的套路。
打戏太棒了!
打戏太棒了!
打戏太棒了!
重要的说三遍,而且是在认真讲好一个故事,虽然叙述有点点瑕疵 略显稚嫩,但最后的戏非常棒,一下子把反派的人设立起来了,良心之作!
即使是在曾经动作片的辉煌期,对于长杆兵器的武打设计都是不多的,但这部作品对于长杆武器的动作设计的非常漂亮 潇洒 刚柔并济,看了最后的结尾彩蛋更期待有新的作品了!!!
这部电影最大的作用,就是实践了3D渲染比纯3D更适合拍武侠,因为渲染的水墨画风格,可以像2D动画一样,不严格按照真实的比例尺作画,更飘逸更有张力。同时,也延续了武侠片文戏烂如狗的尴尬,正反两派逼逼叨叨半天,一个讲报仇、一个讲天下大同,鸡同鸭讲,听得我抠出来三室一厅。
虎年第一部动漫,惊喜,大大的惊喜!枕刀歌系列,要稳住啊!故事不复杂,人物不复杂,组合在一起的江湖倒是复杂起来了。“杀光了侠客便没有人犯禁了吗”“我没有错,我只是败了”…这个结局我喜欢,没有非黑即白,给观众留有足够的空间去代入。赞!
台词像小学生早自习的朗诵,全篇打打打,也就只有打能看了,剧情更是弱智,像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完全品不出来想表达什么,真的烂
打戏安排得很充足,分镜也做得相当不错,到最后也确实让人觉得坏的一方也不是绝对的坏,只是秉持着自己的信念罢了。可惜配音差,部分角色听着难受。
长得不帅打得帅,文的不行武的行。
谁打架厉害就和谁混呗!
故事拉垮,叶清声音太突出了。
动作设计一流,就是故事编得一般。
画风不错,打斗不错,剧情太单薄了,总是带有一种课堂说教的意味
【3.0】打斗场面的观赏性做得很棒,甚至比TV版设计得还要细腻。但情节容量过低、打斗篇幅过长、动画渲染流畅度欠佳,这三个类型国漫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也没改过来。
瑕疵明显,但可圈可点之处也不少,算是未来可期吧。
打斗戏很有水平,仅此而已,
动作设计和械斗都非常好 帧数也足 所以非常流畅 只是剧情比番里的差多了。 文戏基本拉胯 剧集版里我说这是我要的江湖 电影版里就有点俗了 不像金庸像全庸。
制作和文戏就不提了,关键这武戏我也没看出来哪儿好呀。
剧情简单,但动作场景一如既往地精彩绝伦。最精彩的打斗场面都在漫画里了,不得不说这是武侠真人电影的悲哀。
经费都花在动作设计上,下次在配音也多花点钱吧。
依然没脱离国产动漫剧本不行的掣肘
小问题其实挺多的,不过作为市面上少有的武侠类动画,打斗又足够精彩,这个部分其实很加分,值得去看。倒是希望能真的好好制作一部在电影院上映的剧场版(不要3D,千万不要)。
能不能找个正经编剧!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