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拍一部既卖座又稍有内涵的片子不易,这个局限尤其对那些小有名气的导演来说更是煞费苦心。
拍个肯定能拿奖的片子没把握,拍个青春偶像片之类的又会被媒体骂个什么江郎才尽,气数已尽...所以现在这类导演出来的片子口味都比较怪,有点像可乐加泡饭,各种混合元素各种电影风格都用上,电影主题你觉得有吧但好像又不止一个主题,你觉得只有一个主题吧,但好像片子想表达的信息又不止这些。
所以这些因素导致你看完电影后有些合稀泥的感觉。
《沙滩》在看预告的时候以为是什么惊悚片,但播放到快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发现和惊悚完全不搭架,讲的尽是一堆俊男靓女在泰国的一个“世外桃源”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
看的我差点失去耐心。
正当准备快进结束片子,并且为电影打上烂片的标签时,情节却又来个峰回路转,从青春爱情一直跳跃到血腥到迷幻,让人半天抓不到头绪,这铺垫也他妈太长了吧。
看介绍的才知道原来这个片子和当年大红的《猜火车》是同一导演,怪不得有些情节感到眼熟,譬如雷奥纳多从海洋中潜出头的那段和《猜火车》男主角钻入抽水马桶那段及其相似。
电影开头主人公的独白,大麻,迷幻这些构成主题的重要配料,这让我想到风格问题,Danny Boyle就是擅长于这类风格。
有点像英式摇滚加60年代嬉皮。
不过这片子的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一都很出彩,就中间的三分之一非常的拖沓,就好象不是一个人拍的。
好了,来说说这个电影的主题吧,我觉得这个电影要说的就是探索寻找自我的过程中,对乌托邦式理想的讽刺,人性中只要存在着自私的基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一意孤行只能造成人性的倒退。
所以电影中死去的人都是理想的牺牲者,问题是他们死的并不显得光荣,反而让人觉得可怜,他们完全是被自己做的空梦害死的。
所以电影的结局我非常的喜欢,乌托邦被遣散,大家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轨道,这个结局不是好莱坞式的,但又在情节之中意料之外。
有时候我会想人为什么热衷于冒险,除了渴望对未知领域的了解外是否还有别的,譬如逃避。
逃避着这个世界发生的任何你想象的到或者想象不到的所有问题。
因为太复杂,因为太矛盾,因为根本无法面对…所以就采取了鸵鸟政策,把头埋在沙子里,以为什么都没有发生。
人性的懦弱与自私也因此而滋生,我们到底要不要构建一个理想化的世界?
或者说理想化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春梦?
又或者说理想化的世界只是一群懦弱的人类为自己的懦弱找出的理由?
算了,这种高深的问题还是留给柏拉图比较好。
看电影的过程中其实只看懂最表象的一层,天堂只是地狱坠落到云端的模样,地图无端泄漏、瑞典人遭遇鲨鱼、农夫对萨尔的威胁,人性让所谓天堂渐渐入世,加快了地狱从云端坠落的速度。
电影结束后对达菲这个角色进行了仔细的思考,达菲和李察似一对孪生兄弟,他们都贪恋海滩这个世外天堂,他们也都清醒的看到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只是达菲难以承受天堂的坠落,最终饮弹自尽,而李察接受了不完美的世界,在打开那张合照时会心一笑。
虽然我们永远到达不了天堂,但至少我们曾经仿佛看到了它的模样。
从古至今,从东到西,世界上一群又一群缺乏文化交流的人类不无巧合的各自独立发展出了一种以享乐作为人生最高追求的“享乐主义”(hedonism)。
就连被转世轮回寻求解脱这种思想几乎完全QJ的印度文化中,也曾经存在过一小撮以享乐为中心思想的Cārvāka。
如此可见,这种热爱享受的天性在人类中是很难抹去的。
而《海滩》中的那群西方B就是一群过分追求享乐主义的活宝。
人类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所流传下来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文字记录的史诗《吉尔伽美什》(Gilgamesh)中,男主角吉尔伽美什在目睹了其最好的朋友enkidu挂掉后,企图找寻永生之法,在找寻的路上他遇见了仙女Siduri。
吉尔伽美什问仙女该如何取得永生,仙女告知他:When the gods made men, they saw death for men; they kept life for themselves. Thou, Gilgamesh, fill thy belly and make merry by day and night. On each day make a feast, and dance and play, day and night.(cited from Histoire des religions, vol.1)仙女的话语中充满了及时行乐的思想,她让吉尔伽美什抓紧生命的每分每秒寻欢作乐,天天吃大餐,莺歌燕舞从早到晚。
这些事情在《海滩》中的那些人物中可以清楚看到。
远在西方的古希腊,有个叫做伊壁鸠鲁的哥们将享乐放在了其人生追求的重要位置(但好在拒绝过度)。
在古罗马,著名的拉丁谚语carpe diem, memento mori(及时行乐,不要忘记会死去)对享乐至上的精髓传达的无比清楚,但同时也说出了享乐主义的终极大敌——死亡。
《海滩》精彩的刻画出了享乐主义(Hedonism)在遭遇其终极大敌【死亡】之时的无力与脆弱,可谓非常入骨。
当瑞典哥们被鲨鱼咬死,沙滩上长长的血迹,以及另一位身残志贱的瑞典哥们天天吵闹的呻吟时,死亡的气息似乎总是挥之不去,作为享乐主义的大敌,人们自然也没了心情。
而这些迷途不知返的人们总是天真的想将无法永恒持续的事物费力的维持,于是做出了将享乐作为最高指示的违背伦理道德的决定,于是更多的痛苦与死亡也来了。
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结束了这群人的享乐之梦,到最后一场空。
或许有时候,一些东西试一试就好,太过了,反倒不肿么样。
这种感觉,就像你刚刚当了一回“一夜七次郎”把你所有的力比多都透支后,抽事后烟时感受到的那种无止境的空虚和寂寞。
古希腊的断壁残垣中可以经常找到“gnōthi seautón,mēdén ágan”(know yourself,nothing in excess”.)这两句经典谚语,用此来结束这个小文在我看来最靠谱。
《The Beach》,李奥纳多主演,丹尼波尔(Danny Boyle)导演。
(丹尼波尔最近导演了一部众所皆知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这样知名的男主角以及这样资深的导演,在很多年前合作出一部被传为商业娱乐惊悚片的电影。
英国导演,美国男星,泰国故事。
这部电影我从头至尾看了两遍。
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了之前没有观看到的细节,做了少量的截图和笔记,查阅了网上对此片的评价。
然后默默发誓一定要学会游泳。
李奥纳多在拍完《Titanic》之后陆续接了很多电影,但无一能够超越之前的风光,虽然说1998年的《铁面人》给他带来很高的呼声,但是那是来自于史诗性电影本身的魅力,换了谁做男主角都会是好电影。
于是他停下来整顿自己,直到2000年的时候拍摄了《The Beach》,此部电影之后李奥的演戏风格大多很类似了,或者说他所饰演的人物性格都有类似的地方。
2005年巨制的《飞行者》,2006年的《无间行者》,2007年的《血钻》,2008年的《叛谍同谋》。
我喜欢李奥纳多是在2005年的时候,那时候看了一些他小时候拍的一些电影。
我在书店买了一本20世纪电影人物传记之李奥纳多·威尔赫姆·迪卡普里奥,随书附赠了光盘两碟,有李奥纳多的三部电影:1993年的《不如重新开始》,1995年《赤子本色》,1997年《马文的房间》。
李奥完全本色演出,看不到修饰的痕迹,相对于票房高高在上的《Titanic》,这些小电影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可以看出,正是之前的演出经验才使得后来的他有了特别优异的表现。
如果说《Titanic》是李奥超越性的演出,那么之后的《海滩》可以说是回归本色,返璞归真的演出了。
ps:说到这里,我想起现在当红的Shia LaBeouf。
希亚·拉博夫。
大家认识这个人恐怕大多是从《变形金刚》开始的,2007年,在好莱坞备受追捧的年轻男演员当属希亚。
其实希亚出道很早,或者大家都看过他的电影,只是当时他没有机会做主角,造型也不够有个性,戏份也不多,所以当大家看完《变形金刚》之后会恍悟到他其实早就让大家眼熟了。
如果看过《地狱神探康斯坦丁》的话,一定会有人记得基努里维斯的司机,有一个从基努脸上跳转至饰演司机的希亚的镜头,短短五秒钟,还是让很多人记住了他的眼睛。
如今他出演了变形一二,夺宝奇兵4,被誉为下一个汤姆·汉克斯。
李奥没有什么不如他,只是李奥老了。
老了就会受到尊敬,年轻的则会受到喜爱。
再说回来。
《海滩》拍摄于泰国的PP岛和苏梅岛。
据说给那里的环境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此李奥在2000年的时候很不受泰国人欢迎。
这部片子在柏林上映的时候还遭到很多人的非议,但是票房还是很好,李奥的影迷为他这次自灭形象的演出更加疯狂起来。
影片的内涵很深刻,但又过于深刻。
电影不深刻的无法打动人,但是过于深刻的话又会脱离现实。
所以《海滩》被很多然叫做迷幻海滩。
“海滩”是世外桃源,当人们背起背包想要旅行的时候本意就是想远离喧嚣的。
离开城市,离开自己的城市,去别的地方,寻找另一种感动。
是物也可以是人。
但是离开还是要回来,“海滩”是一群人的天堂,他们自给自足,生活得无忧无虑,他们抵制外来者,他们内心自私冷漠,这些都不够成组成“社会的条件”,这个住在天堂里的集体必将分离。
世界是大家的,想独守自己的城池,想远离人世,除非你离开地球。
又或者,这些人已经远离社会,老天给他们一块净土,可惜他们自己的内心不够净,他们还是需要电池,肥皂,卸妆油,有体育新闻的报纸,安全套,以及让自己不会饿死的大米。
如果他们真的自给自足,真的不接受文明,不渴望文明,那么这个天堂会长久的持续下去,但是他们不仅需要,而且迫切需要。
最初来到“海滩”的心态已经转变,他们想要占有,想要在这片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耗尽一身,这是他们亲手搭建的国家,她是他们的女王,这些臣子不能够泄露“海滩的秘密”。
看守大麻的农夫是金钱的躯壳,海滩的居民是贪婪与自私的化身。
看到他们三个人来到海滩时,那幅画面再美好没有的了。
世界上没有乌托邦,有的话也只是在我们心里。
网上网友的评价有些低估了这部电影,这样题材的电影很多导演都尝试过,但是能够阐述的这么透彻的不多。
寻找“海滩”是一个奇遇,男主角没有被鲨鱼吃进肚子里是一个奇迹,天堂解散了是一个正常的结局。
在辞职后的这一天里,我写下这篇电影笔记。
要感谢逾北兄,是他强烈推荐的。
我之前就想要看这部电影,但是因为电影宣传是的定位是惊悚片,导致我这么久之后才看到这部好电影。
还要感谢我的森林,他说他希望我写个故事,我想来想去还是写点评论吧,这样的话也算是为喜欢此部电影的人做点贡献。
————我真的想找一条船,能远远离开这片海岸。
不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但是我觉得特别引人深思。
人人都想去天堂,真的到了世外桃源,依然会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忧心忡忡,在现代社会去寻求安逸,却还要帮忙“代购”电池和姨妈巾,为了不让被鲨鱼咬伤的人打扰到别人寻欢作乐,残忍的抛弃,背叛就在一瞬间。
最后那个猎人的微笑简直就是意味深长,一把没有子弹的枪,却打散了整个天堂,没有流一滴血,就让这群人滚蛋了。
棒。
表白小李子的马甲线!
是很久之前看的一部电影了,莱昂纳多的《海滩》。
虽然这部电影因为拍摄时破坏生态环境被泰国人民抵制,但也让莱昂纳多走上了生态环保之路。
影片中的那片海滩是个世外桃源,寻找到它的幸运儿们在这里纵情享受,他们想与世隔绝却又离不开现代社会的生活必需品,资源有限可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独享,“不与外人道也”。
矛盾和欲望唤醒了痴迷和狂热于这片土地的人们心里最原始且野蛮的恶魔,这片海滩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我只知道只要是人在的地方就不会是天堂。
人大概对任何一种事物都不能过于沉迷吧,过极必伤。
人也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无论是什么样的“天堂”,有人在的地方就是社会,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欲望,而人的欲望能衍生智慧也能诞生恶魔。
我个人才疏学浅,思想也没有深厚到能写好影评的地步,我感受到的可能只是这部电影思想的一小部分,不过在生活中倒是值得学以致用。
很多年以前看过这部电影,虽然很多人认为电影很差,但是我很喜欢。
故事很简单,寻找梦想和梦想破碎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是我们主动追求还是迫于现实选择的逃避。
而梦想也并不一定都会实现。
我们的一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前进、跌倒、站起来继续前进。
当我们专注于前进的时候,其实在路上的这个过程更加精彩。
影片最后,梦想破灭,Richard回到了现实社会,当他看到Franoise寄来的照片他高兴得笑了。
我们一起看过最美的风景,这就是paradise,这已经足够了。
另外说一下,最初接触这部电影是因为moby的那首Porcelain。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是在nokia手机广告里(那时候nokia刚出了第一款内置天线手机)。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是每当我听到这首曲子仿佛就坐在海滩上看海水潮起潮落。
去年11月,休假去了亚龙湾,看到白色的沙滩,蓝色的海水。
也许这就是我看过最美的风景。
世界是勇敢者的乐园,在勇敢者的眼里,世界充满了值得冒险和尝试的东西。
冒险不仅需要勇气、冒险精神,更需要清醒的头脑、风险把控能力。
他们寻找的小岛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但也有一些愚昧、无知、逃避现实的情况,比如看牙硬拔、杀了一条小鲨鱼就以为自己无敌勇敢,还有后来的被鲨鱼重伤的人被当成畜生一样抛弃……
种植大麻那批人就像是现实一样,手拿ak,对他们来说太过于残酷。
我想到了我们现实中的背包客,有些其实是一直在逃避现实,表面上在享受世界的美好、表面上比其他人更清醒,其实恰恰相反,他们不是现实的强者,对真实的世界缺乏敬畏和认知,真正的背包客应该是带着勇敢和冒险精神去探索世界,在旅途中能增长自己的见识、智慧、勇气等各项能力,希望我们在看过世界之后,依然能够勇敢面对现实,征服生活中的困难!
你可以逃避一时,但不能逃避一世!
难得以为生病有了一天休假,天公也不做美,淅淅沥沥,忽大忽小的下了一整天,随机打开电视看到了这部电影,从莱昂纳多年轻的面孔中我推断出这部片子绝对是部有年头的了。
没想到是十几年前的。
故事的内容就不赘述了,说说感受。
三个主人公经历了不大不小的磨难找到了传说中的人间仙境,真心美丽,那白色的沙滩和湛蓝的海水,一度又让我燃起了去斐济旅游的愿望,不过仔细一想其实我在新西兰这边也看到过这样的美景。
在开始的几日里,因为没有电,也没有电视,更没有电子游戏,大家一起玩些群体运动,一切都回归大自然,主人公们也很享受这种返璞归真,与世隔绝的生活。
哪怕中间莱昂纳多跟着女头目外出采购了一次,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他想到的也不是回来而是保护那片净土。
然而,人们在灾难面前的表现会让大家更加认清自己并且认清彼此,当有人被鲨鱼袭击后,女头目决定的是让他自身自灭,其他人继续寻欢作乐。
之后发生的事情就更让莱昂纳多伤心了,更加明白了当时留给他地图的人的心境。
虽然女头目口口声声说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家,但其实是为了保护她的这个王国。
最后泰国人使了一个小把戏,让大家看清了女头目真实的内心,决定跟着莱昂纳多一起逃离小岛回归正常的世界。
看完后,我就想,很多时候我也会有一些想法逃离这复杂的世界,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放松心情,我们都会这样想,可并不是美景会让心情放松,而是放松了心情才能够欣赏美景。
When you develop an infatuation for someone,you always find a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is is exactlythe person for you.it doesn't need to be a good reason.Taking photographs of the night sky, for example.Now, in the long run, that's just the kind of dumb, irritating habit that would cause you to split up.But in the haze of infatuation,it's just what you've beensearching for all theseyears.i still believe in paradise.But now at least i know it's not some place you can look for.Because it's not where you go.it's how you feel for a moment in your life when you're a partof something.And if you find that moment... it lasts forever.
我以为我一辈子都不会看这部电影了,但没想到在一个寻常而孤独的周末晚上默默看完。当晚我就立刻做了个噩梦,梦见自己在海滩反复被枪杀。片中住在隔壁的两位男子,谈起这片隐匿之地时,言辞间颇为梦幻,可谓宛若天堂了,但此时背景音乐的名字叫Brutal。不知道这算不算导演的一处小伏笔。电影从选曲、表现手法到主角的独白,无不昭显着Danny Boyle的个人风格,某些时刻,我甚至以为我是在看美国人领衔主演的泰国版《猜火车》,幻灭之后重归现实的人生断章。不过,这次的转折处略微生硬,故事想要表达的东西过于浅薄,后程叙事脱节了。另,小李子的演戏方式,也很难让我沉浸到故事中去。
在柬埔寨金边的金宝殿酒店,郁闷着如何写报告,然后随便打开电视找灵感,然后被吸引,英文原声,忘了有没有字幕了。刚从西港的海滩归来,所以对那岛那么熟悉和喜欢——片子是在泰国拍的——最近一直在琢磨东南亚的海岛,抱歉,是为了要去开发那里。
非常明显的丹尼保尔的个人风格,《猜火车》《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都是一脉相承。前一半拍的很精彩,这个“厌世-遁世-世外桃源”的过程很有代入感和说服力。从鲨鱼咬人之后就开始意义不明。想把小李子打造成兰博吧,还不是。不知道想干啥。最后稀里糊涂结束了。另外,这帮byd整天在岛上瞎胡闹,根本不可能养活自己。现代西人对乌托邦的幻想全建立在叶子上,也是够愚痴的。
救命谁写的导演简介太搞笑了。希区柯克库布里克昆汀地混合体是什么怪物?
不喜欢
迷幻沙滩....
AV6套看的原声,帅毙了,就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乱七八糟。那时的丹尼保尔就有了用中东风音乐的苗头了。。。
我希望我到达的桃源没有外人的涌入,就允许我这么自私一回。(极乐世界里极易迷失自我)★★★☆
泪流满面啊!!!又找到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印象深刻啊!!!
世外桃源只存在于想象里,人终归是要回归现实的,为自己打拼,为生活打拼。
那个时候的小李子还是美少年!据说这部电影在皮皮岛拍的,好美!
中二装b作死 完全不好看
就前面一小部分可看~
Leonardo居然拍过这么好的片子,惊讶阿惊讶,很不错!还没有认识到他的颜值之前对他的启蒙感,好感的第一部。最主要是这部片子总体给我一种梦幻,奇妙的感觉。那时候大概16岁海滩The Beach(2000)美国 英国 / 剧情 爱情 冒险 / 2000-02-11(美国) / 片长 119 分钟豆瓣评分TMIMDB6.67.731204人评分得到一個神秘的地圖,從一個島嶼游到另一個島嶼,看到一片大麻地;走到瀑布的上面,然後縱身跳下……接下來,你看到一群嬉皮士,和一片美得一塌糊涂的沙灘……這樣的故事,你能扛得住嗎?
不知道丹尼鲍伊尔想讲什么
天堂不允许有懦弱、愚蠢、贪婪和多余的同情心,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天堂,但却没人可以单独存在,那不是一个地方,那不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不喜欢这片的原因是因为他把我的天堂毁了,很残忍,很真实
all they want to tellu is that human nature makes your dream a nightmare. fuck ya.
3.4星。26岁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少年男主,通过偶然得到的地图,发现一个岛上的世外桃源,跟里面的人一起过上了几乎等于乌托邦的生活,但现实又总是不那么美丽,最后只能逃离岛屿的奇妙旅程。故事有点飘又有点无聊,好在小李子足够鲜嫩,值回票价。
高开低走,这类电影后面都很难讲得出彩。电影中四面环山的洁白沙滩,像极了宫崎骏《红猪》里开篇红猪住的地方。
这世界上没有天堂,最爱莱奥纳多,下个目标pp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