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光
Stellet licht,沉默的阳光,Luz silenciosa,Silent Light
导演:卡洛斯·雷加达斯
主演:米莉亚姆·泰维兹,玛利亚·潘克拉茨,科妮莉欧·瓦尔,Peter Wall,Jacobo Klassen,Elizabeth Fehr
类型:电影地区:墨西哥,法国,荷兰,德国语言:低地德语,西班牙语,法语,英语年份:2007
简介:故事发生在位于墨西哥北部的一个宗教社区之中,住在这里的人都是极为虔诚的信徒,一丝不苟的遵循着主的指引,一言一行均时刻谨记教义。约翰(Cornelio Wall 饰)和妻子艾斯特(Miriam Toews 饰)是此处的居民,两人结婚多年,一家人住在风景秀丽的郊外,日子过得平静而又幸福。 然而,一场风暴正在平静的表象..详细 >
黑暗消逝,晨曦开启。
开端从黎明前的黑暗—渐露曙光—白天来临,超过5分钟的绝美长镜伴随着早起的虫声,农场故事也拉开帷幕。出轨的剧情在自然表现的阔大天地和空间里被拉长,日常琐事美好里的煎熬,农事劳作实在中的压抑,照顾儿女细节里的折磨:这隐秘的情感,与大自然的生机盎然应和,从容地滋长。每个角色的痛楚都细细刻画,每一次流泪、无望、抽搐,痛苦能聆听能触摸能切割。。。万物恒长,却物是人非,这种美与痛,缓慢地渗透身心。暴雨对应情感爆发的高潮,起死回生神迹降临的超现实表达,都是神来之笔。以生死度量感情的深度和广度,来领悟吧。。结尾夕阳无限—暮色四合—暗夜星光,与开头呼应的长镜头在天籁中迁延。黑夜来临了,而人类的爱与痛还会永久上演。最好的点:以景衬情,(情感)挣扎的短暂与(时间)永恒的对比。
寂静之光实在令人震撼,一部让我想起了早已陈封许久的“大师”这个称号的杰作。这是一部甚为虔诚的电影,以极大的包容心正视了人性中局限的一面,丝毫没有丑化批判之意,有种洞穿一切的释然与温暖。与之匹配的是看待事物的方式,即在一种所有人共享下的,带有诗性色彩的严谨时空中体会世界的运作方式
2007年坎城評審團特別獎
电影开播之夜,导演特别提到了陪伴他来到罗马的太太和家人。结束后我本来问问为什么借用了睡美人童话让三儿而不是老公吻了太太,犹如圣经耶稣一样,太太死里复活。有人嫌弃提问人的罗马口音,想必导演也不待见渣男老公,最后都没有给正脸了。婚后再坠入爱河,婚内出轨都可以理解。但是为啥搞得老婆和情人都惨兮兮呢?脚踏两只船比不上长久之计,犹犹豫豫久拖不决才是真正的残酷,如此而已。
光太匀了
1.一部让神迹临降的电影,契如德莱叶[词语]变奏,聚焦墨西哥门诺教徒一家,看似稀松平常的婚外情故事被雷加达斯以自然而诗意的笔触赋予了灵性。2.首尾对仗,由黑夜星空旋转下移至日出渐变开篇,以夕霞日落上移至星夜作结。3.与日出日落宇宙节律相契合,影片时常用远景长镜呈现室外天空中的云朵,尽管云的实际平均运动速度和小汽车相当,但由于距离过远,肉眼难以觉察,影片正是由此引领我们放慢观看节奏、专注于内在时间感知,体验自然界看似静止实则缓缓持续的流变。4.广角镜头扭曲了室内的门廊墙柱,彰显出日常生活中的撕扯与扭结之力。5.零配乐,取而代之的是细腻繁复的自然声:虫鸣,鸟啼,牛哞,风吟,溪流,雨落,进一步开启我们被封闭的自然感知。6.钟表滴滴及影片内质令人想及伯格曼。7.点点光晕,麦田之浪,眼角之泪,雨中倒地。(8.5/10)
completely can't comprehend and appreciate
太慢太慢!太闷太闷!
2008-11-15,开头那扑面而来的窒息。
极简叙事,以慢的姿态协调人生活的节奏与自然呼吸的节奏。这是导演寻觅灵验的方式,通过实现「死者复活」的生命奇迹,完成宗教式的自我救赎。
镜头在雷加达斯手里就是这么富有魔力,让人平静的电影,魔幻现实主义。
仅取景,用光,构图便足以五星。最后的长镜头太美了。
84分
其实对于这些慢镜头 更多的是废镜头
摄影很美,电影很安静,很安静
摄影闷片
节奏控制的很棒
想到德莱叶的《词语》,但人物关系不一样,进而主题也不相同,看的时候也尽量别带着《词语》的期待;能看但是不值得看第二遍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