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电影《三个火枪手》,3D的,看了一会儿,感觉3D效果很差,看着眼花,这时我心想:欧洲的3D电影技术这么烂啊。
后来感觉实在难受,于是摘下3D眼镜想擦擦镜片,看这样能不能使得3D效果变好点,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把眼镜戴反了……将眼镜正过来重新戴上,效果一下就变好了。
要是我一直没发现这一点,估计从此就会有这样一个偏见在我心里根深蒂固:欧洲的3D电影技术太烂了。
我初中时看过《三个火枪手》这部小说,应该没读完,就记得书中的男主人公的名字被翻译成“达尔大尼央”(现在更常见的翻译貌似是:达达尼昂,这部电影里也是这样翻译的),除此之外书中的情节几乎全忘光了。
说回到电影版《三个火枪手》,看完这部电影,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奶奶的,我爱这部电影!
”读艾柯的《悠游小说林》时,对艾柯这一观点印象特深刻:生活更像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而不是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但人们更喜欢用后者而不是前者的方式去思考生活……这几年,我对艾柯的这一观点越来越认同了。
虽然我同样没有读完过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虽然我只是读过关于这本书的大量评论,但我越来越觉得,生活就像《尤利西斯》所描写的那样晦涩凌乱,生活毫无意义,生活只是无穷无尽的空虚和徒劳,一切都是无常的梦幻,一切都是易碎的泡影……只是,当我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我能做什么?
去自杀?
很显然,我现在还不想身体力行这唯一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
我能做的只是想方设法让我的生活变得有点意义,而一旦我这样做了,我就可能像艾柯说的那样,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以《三个火枪手》的方式去思考生活了。
我之所以喜欢《三个火枪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我被达达尼昂以及三个火枪手的一些言谈和行为打动了,我对他们坚持的某些价值观产生了共鸣。
你可以说这只是通俗小说式的价值观,你可以说这种价值观很肤浅,只是在当下的中国,这种通俗小说式的、肤浅的价值观依旧是理想主义的,依旧能点燃青春的身体和血液。
例如电影中达达尼昂在离家出走去外面的世界打拼时,他的父亲对他说:去战斗吧,去恋爱吧,去生活吧。
记不清原话了,大意如此吧。
在我看来,这种价值观有些类似于心灵鸡血,类似于心灵牛鞭汤。
这种价值观不同于心灵鸡汤,在我看来心灵鸡汤理论之所以被大肆宣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告诉大家:当你正在被社会强奸时,不要抱怨,不要反抗,你要换个思路去看待你正在被强奸这一事实,这样你就能感受到被社会强奸的乐趣,这样你就会对正在强奸你的社会产生感恩之情。
我讨厌这样的价值观,我更喜欢达达尼昂的父亲所说的那种价值观,虽然我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我还是想保留一些少年心气,说到这儿我又想起了我在2010年曾写过一首题为《假如生活强奸了你》的歪诗:假如生活强奸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哭泣/ 就像他们劝你的那样/ 闭上你的眼睛/ 假装你很享受/ 然后找个机会/ 一口咬掉他的小鸡鸡……再例如电影中在达达尼昂面临是拯救法国还是拯救自己心爱的女孩儿这一抉择时,一个火枪手建议达达尼昂为爱战斗,他还对达达尼昂说:所有不能在寒夜里温暖你的,都不值得你为之战斗。
上面这段话我同样记不清原话了,这段话同样打动了我。
人世间一切都是假的,只有你和你在最寒冷的雪夜里最想念的那些人在一起时的快乐和温暖才是真的……电影《三个火枪手》应该算是欧洲电影导演搞出来的大片儿了,虽然我个人特喜欢这部电影,虽然这部电影的结尾留下了拍续集的伏笔,但据说这部电影在欧美票房不佳,估计不大可能拍续集了。
而说到大片儿,前两天我看了电影《复仇者联盟》,回来后写了这样一条微博:听说《复仇者联盟》全球票房过十亿美元了,因此凑热闹去看了。
看完后,发现这部电影可谓美式无脑大片儿教科书之作了。
拍这种无脑大片儿,特效的钱不能省,请巨星的钱更不能省,这两手都要硬。
前段时间上映的《异星战场》听说巨亏两亿美元,其实那部电影的特效还不错,可能还是吃了片中无巨星的亏吧。
我写这条微博绝不是有意贬低《复仇者联盟》,我个人对这个电影不喜欢但也不讨厌,如果它出续集了,我肯定还会去看的。
而且我也相信,绝大多数大片儿导演都能拍出有脑的大片儿,只是他们十有八九不会这么干,为什么?
因为观众不买账。
很多观众看大片儿只为放松,或者寻找这样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这部电影怎么这么无脑?
导演是傻瓜吗?
”如果一个电影导演拍出了一部《尤利西斯》式的大片儿,估计他的投资者会很想在他两肋上插刀。
为什么电影《三个火枪手》在欧美票房不佳?
这部电影的娱乐性其实挺强的,笑点也挺多的,而且它肯定不能算是有脑的大片儿了,只是欧洲电影导演拍大片儿就像光屁股坐板凳,总是想拍得有板有眼儿的。
还想要点脸的他们不想拍那种完全无脑的爆米花电影,但为了票房他们又不得不取悦大众,他们的这种心态可能会使得他们两头不讨好。
而很多美国导演拍起大片儿来,则可以做到完全不要脸,估计在他们看来:艺术诚可贵,理想价更高,若为票房故,两者皆可抛。
说回到电影《三个火枪手》,看这部电影时,我想起了另外两部也是由欧洲电影导演拍的大片儿,即盖•里奇导演的那两部《大侦探福尔摩斯》,这两部电影同样拍得有板有眼儿的,但在票房上还算比较成功吧。
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盖•里奇的名头更响,而且影片里的两位男主角也足够大牌吧。
顺便说一嘴,我在本文中所说的“不要脸”不是贬义的,也不是褒义的,它完全是中性的。
而且尤其是在爱情世界里,不要脸更是必修课。
单身男女如何告别单身状态?
秘诀有三个:不要脸;不要脸;不要脸。
要脸的十有八九都找不到自己的真爱,最后只能一次又一次的相亲。
另外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特要脸的一般都没有钱,没有钱的一般都找不着对象,找不着对象的一般都特要脸。
当骚年们还是真正的骚年,无知,有梦想,有着憧憬,那么,骚年们一定觉得英雄是种职业,并立志成为。
幼时我看过两部和原著有关的动画片,后来也翻了原著,那时候,我是个纯真的骚年。
因此会幻想自己手执长剑,着斗篷、皮靴,以一敌十,然后策马而去;或者剑指天空,高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当然,英雄与英雄也是有差别的,半吊子贵族的火枪手们也算有组织,不用像佐罗那样以面具示人,而且可以在巴黎街头闲晃,来场决斗装装逼。
达达尼昂也是那么一个骚年,世家虽已没落,生活在郊区,一个“乡巴佬”,但英雄情结未殇,于是只身一人,去往巴黎。
对我来说,片子算很华丽。
有时候,华丽不一定指场面有多大,而是一种逼入人心的气势。
巴黎,时尚的城市,无论多么鲜艳的着装都不会偏离潮流,华服艳丽无比。
飞艇来得有些突然,但一点点都谈不上突兀,恰到好处地渲染了气势,它也是剧本至关重要的一个道具,贯穿了情节始终。
巴黎终究是巴黎,法兰西男子会一边打架一边和美女搭讪,这便是他们心中的英雄情结。
侠客又怎么样,扬名天下又如何,虚名不及博美人一颗欢心。
美人若不是喜欢乡巴佬拔剑的摸样,一定不会和他多扯半句,哪怕尽是巴黎女人调情时固有的尖酸;也一定不会在安妮王后那替他美言几句,一定还神采飞扬,唾沫横飞,添油加醋地把四敌四十的场面描绘得天花乱坠。
那她也一定不会在最危急的关头想到去找达达尼昂,但,她去了。
当那个女人就站在自己面前时,眼神略带哀求。
如果是个中国男子,一定会大义凛然,拔门而去,风萧萧兮易水寒,妹子让我上前线 ,待到戎马归来日,再与妹子把手牵;如果是个美国男子,一定会确认下组织配备的装备供给是否周全,踏上行程之前直接摁到妹子,至少一场激吻。
而这是个法国人的故事,如果不罗嗦上几句就不好玩了,还是那个道理,英雄有什么用,骚年磨剑十年,不就是为了用来骗妹子嘛。
情节本没什么好讨论,骗到妹子的热吻就好。
但看到有人诟病剧本,不说多,两个字不错。
人物刻画鲜明,路易十三,安妮王后,主教黎赛流,米拉蒂,白金汉公爵,每一个都个性十足;情节张弛有度,节奏明朗,没有哪点对不起一个编剧的基本功,忠不忠于原著根本绝对是一种无力的吐槽。
如果片中的云端之战亮瞎了你的眼,那么抱歉,我只能说,就当做加勒比海盗将就着看吧。
只要是战斗,我可不在乎火枪手们用怎样的方式耍帅。
如今,骚年们都已经长大,从事着各行各业各个“正当”的职业,俨然无力成为英雄,也恐怕只能偶尔打两盘DotA体验下all for one and one for all的快感。
末了,其实我觉得去年有部《绿灯侠》也没有诸位说的那么差。
两次看完。
电影,特别是不是很打人的电影一定要一次性看完呐!
不然第一次觉得片头不错,第二次一开始接不上又咬牙看完真的很煎熬啊好在后三分之一还好。
改编名著,剧情却完全脱节,让我很无语。
因为记得小时候,喜欢凑热闹的性格注定让我痴迷大仲马,不论基督山伯爵还是三个火枪手,这电影的剧情在我心中连原著的十分之一都不及。
但是作为中世纪复古控,从服饰到道具,武器装备到任务仪态,确实每个细节都具有一定观赏性。
噱头方面,总觉得山寨加勒比海盗,连配乐都有模仿的嫌疑。
至于人物,还是变态地喜欢米拉蒂的演技,就知道一定死不了,同时也就证明十有八九要拍续集。。。
特别喜欢厨师胖子布兰切特,是叫这个吧,捧着大羊腿,做卧底特别专业,让我刮目相看【吐槽点着实很多很欢乐】故事和titanic一样,还是一条钻石项链引发的血案,只是理由更加狗血。。。
不管结果怎样,还是觉得不论是安妮王后还是其女仆,都是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法兰西国王还有点可爱之处,达达尼昂纯粹只演出了傻13的一面。。。
不知为什么,白金汉公爵怎么听都像fuckinhan。。。
“飞船”一出,谁与争锋!
登时又想起自小时候就有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在颠簸的船或四周封闭露顶的容器里滚来滚去会是很舒服的一件事当然,如果能在四周加上垫子就更好了最后达达尼昂和主教的卫队长罗什什么决斗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下手要快,一定不能优柔寡断!
想想队长那么多次直戳达达要害,只要向前一厘就取命,却都非得说两句胜利感言,刺完再说好么?
差这么一会儿功夫么?
至于米拉蒂,我觉得才是真正的主角。
至于她为什么是主角,我觉得还得问编剧为什么把这里的男的都写成被她诱骗的白痴。。。
影片最后白金汉公爵的船队算是全片最奢华的装备了吧特意截个图不过为什么气囊越看越像枕头?
ps:奥兰多,看演员表都没认出来。。。
长大了啊
这部电影,只能用华丽的盛宴来形容。
精致、细腻、复古、考究是其标签。
好多人说跟原著的角色塑造差太多了,蛮吹毛求疵的,要是完全忠实原著,有多少人有耐心看下去?
现在可是看场面的时代。
其实剧情很简单,四剑客去伦敦帮法国王后抢回被偷的钻石。
主角很多,但是颜值都蛮高的,尤其是女主角们,那个王后的侍女真是美到爆啊。
导演对那时候的穿着布置很考究啊,当穿着高跟丝袜翘着兰花指说话娇滴滴的国王出场时,简直对以前欧洲人的时尚和品位表示五体投地。
米拉迪换上类似丝袜的时候,不得不感慨,时尚,中国落后欧洲200年啊。
国王和白金汉公爵频频更换礼服,相当华美啊。
宫殿的布置,风景的表现,真的给人一种视觉享受,哪怕当风景片来看,都算合格,最起码导演是努力表现自己对细节的重视。
最后的决战是在飞船上进行的,那个类似机枪的东西,以及可以转圈发炮的小火炮略先进啊,小船撞大船也有点扯。
那时候的人真是彬彬有礼,礼仪多,废话也多,但是动作场面真的不太好看,感觉就是提着剑比划几下,感觉很儿戏,搞几个香港 的武术指导就好看了。
王权和教权,背叛和忠诚,在欧洲史上真的是永远的主题。
但是电影真的蛮好看的,如果有续集,一定去支持。
一定会有续集的,对吧?
这么说才不是因为奥兰多呢!
在chatelet看的英语原音法语字幕,于是剧中d'Artagnan一句in french让人无比想吐槽。
话说回来……3个火枪手好像都没怎么用过火枪啊= =开场三个火枪手取走达芬奇设计稿那段实在太帅气啦!
Milady de Winter各种美丽帅气啊!
相比之下三个火枪手都逊色了。
不过她好像平胸诶……至于男主角(应该是d'Artagnan没错吧= =)站在叔们身边气势等于零,在女角身边就变成负,在小国王身边完全被忽略了好么!!
不过王后和国王都好像小了一个size,未免也太可爱了吧!!!
王后出场一直到她开口说话我都一直在想最前面这位应该不是王后吧?
应该是小侍女吧,怎么可能不是小侍女呢……好吧她的确不是= =于是他们后来穿着各种美貌的衣服就在两条飞船上打来打去。
over3D效果就那样吧,摘下眼镜也没啥区别,不过开场好像在3D游戏的场景哟……
挺华丽的片子,却简单的有点像动画片,大仲马的情节被生生的简化为一个莫名其妙的“疯狂的石头”,起因竟是造假的宫廷淫乱事件。
看完以后觉得法国人还真是幼稚,宫廷斗争完全不上档次,都不如“甄嬛传”。
挺简单的一件事,牺牲了一个007居然都没搞定;乡下来的小伙子,在街上打一架居然就见到了皇上;英国的公爵居然在自己的地盘被人轰傻了,什么啊!
这个还行的评价都给了华丽、华贵、华美的道具,法国古装片还真是考究,比黄金甲耐看多了,不会唐突的皇家范儿。
和那个2023版的电影一起说。
表现方面:2011版的电影画面更亮,米莱狄、达达尼安、康斯坦斯等演员更年轻现代可爱,全员帅哥美女,赏心悦目。
2023版有些片段像冰与火之歌最后一部那样黑洞洞的,走一个比较现实的画风,其他时候是很古典、油画那样的风格,也挺好。
王后倒是两部剧里都一样好看,2023版更好看点。
剧情方面:2023版台词和剧情是正常人会这么说的,相比起来更合情合理。
就是咋还加了造反的戏份。
2011版台词和剧情经不起推敲,有点像动画片的水平。
2011版是让米莱狄去皇后那儿偷首饰放到白金汉宫密室,啥人会这么干啊。
另外米莱狄武力值是超人。
想象力方面:2011版本加大分,看了就知道,还能奇幻上。
那个国王演的像查理的巧克力工厂里的德普,叽叽喳喳有点意思。
好片子,这两个月去电影院看过的最好的片子了。
可惜的是,改编的还不够彻底…我本来希望看到的甚至是一个更加具有色彩形式感和剧本突破的火枪手。
结果盼到了一个繁杂喧嚣中的文化快餐。
虽然没有达到期待,但依旧是一个好片子。
保罗老师您就别科幻了,以后拍这种神棍历史剧吧,我肯定每次都捧场。
对我而言,这部片子包括了:精致如玻璃玩具的场景,华丽到每针美线的服装,大胆到让人擦汗的用色,随时暂停都让人想提笔作画的运镜,突兀到不知所谓的编剧,老梗到让看官都觉得心虚的桥段,脸谱到和原作相去甚远的快餐演技。
对于一个刚考完期中周的人,这部片子简直就是治愈系的。
里面好几处的刻意的色彩处理,都让我不得不佩服这几年历史剧美术的成熟功底,美的我直流汗,坐在那里看这个片子根本就是眼睛的幸福。
虽然说其中有几处明显技术不过硬的3D处理不当,但是不影响这部片子从头到尾矢志不渝到乃至病态的对华丽色彩和细节装饰的追求,简直是对17世纪欧洲那“俗丽凌乱”的艺术风格的最完美的诠释。
见到不少网友喷“黄金甲”,我就凌乱了,是不是所有露乳沟的服装在你们眼里都是黄金甲啊…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黄金甲虽然也追求华丽…但是地方错了,而最重要的是,很多看似写意的镜头并不让人觉得“美”,但这并不是我想在这里说的。
回到这部片子。
这部片子其实最失败的就是故事本身和演员演技,太不知所谓又太随意了,虽然有几个镜头很帅很拉风单独拿出来我愿意再看个十遍,但是组合在一起真的是毫无价值。
好在我来看这部片子就不是抱着一个欣赏剧情片的态度来的,我倒是丝毫不在意。
甚至就如同我在开头提到的,我甚至希望这片子可以改编的更大胆更荒诞一些。
只可惜,这对形式感的改编偏偏停留到了一个最为人诟病的位置。
总结一下,如果单独把美术和几个镜头拿出来,我评六…啊不,十分,但是剧本和演技实在有点拖后腿了。
然而我们没必要要求一部电影可以做到全部,所以能够看到这样一个闪光点,我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所以我评五分。
坐等BD。
一般来说,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可以粗略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严格遵循原著的人物、年代,情节上也仅仅是进行合理优化和适当取舍,基本上就是把文字变成影像,比较成功的例子像86版《西游记》等等;第二类是采用原著的主要故事线索,但是把人物、年代甚至地域都彻底变更,再起个新片名,比如冯小刚的《夜宴》、张艺谋的《黄金甲》等等;本片与吴宇森的《赤壁》、莱昂纳多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现代篇》一样,属于第三类,主要是采用原著的人物、年代、地点和故事线索,但在情节上却是全新演绎的。
就我来说,这三种改编方式本人都能接受,主要是看电影好看不好看。
对于本片,如果你不去苛求是不是符合原著精神啊、是不是符合时代背景啊、是不是科技设置合理啊、是不是吧拉吧拉吧拉啊等等等等,那么本片还算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娱乐电影,首先故事讲明白了,此外帅哥美女、锦衣华楼、飞艇大炮、长剑火枪一样不缺,还有大量能刺激肾上腺的动作场面和挠咯吱窝的幽默小段,对于一部爆米花电影,你还能要求更多吗?
对于这种影片来说,观众买票进场就是为了看美女秀大腿的、就是为看肌肉男大打出手的、就是为了看眼花缭乱的大场面的、就是为了看冲击视觉的建筑和服装设计的,为什么这种电影叫《斯巴达300勇士》甚至叫《美少女特攻队》大伙都能接受,但一叫《三个火枪手》,就有些人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呢?
事实上,大仲马本身就是写通俗小说的,搁现在撑死也就一网络写手,再往高了捧也不过是九把刀、月关之流(没有贬低的意思),不能因为他早生了几百年就楞给他扣一文豪的帽子。
谁要说他的小说里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多么广大的人文情怀什么的,那完全属于文艺青年们的过分解读,打死我都不能认可。
所以我认为,对于《三个火枪手》的改变就跟改编《笑傲江湖》啊、《流星蝴蝶剑》啊什么的一样,好看、意思到了就完了,讨论电影跟原著的差别本身就是一件很矫情的事。
再说,你要求拍《生化危机》的导演拍出一部文艺范儿十足的名著改编电影,未免有点太欺负人了。
不过,本片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偷项链那场戏明显抄袭《霹雳神偷》,达芬奇藏手稿的地方怎么看怎么是埃及风格,一些随身武器精致有余、创意不足,部分大场面的电脑特效痕迹太重等等,这些对于本片来说反倒是不可饶恕的。
很久没认真的吐槽一个剧了,原因无外乎原著是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
记得第一次读的时候正好是在初一,读的入迷放不下,厚厚一本书三天看完,完全记不得那三天都做了些什么,整个人都泡在书中的情节里面。
一晃很多年,竟然也出了电影。
我当然知道电影的时间段,人物塑造和剧情铺陈都无法和原著相比。
但是不得不说和原著相比电影真的太逊了。
阿托斯的沉重过去被一笔抹杀了,恩怨情仇的往事变成简简单单的被人下了药。
达达尼昂本来算是有勇有谋,完全变成了什么都不懂的愣头小子。
阿拉米斯和西弗勒斯公爵夫人的感情暗线也被完全抹掉,导致这个人物除了杀人之后会祈祷的神经质之外真的没剩下什么性格特点了。
路人甲一个啊。
还有白金汉公爵,原著中是个痴情种子啊,虽然出场次数不多,但是他亲吻着安娜的信死去的时候着实让我难受了一把。
电影里完全就是个不知所以的半吊子好么。
还戴耳坠儿!
而且还戴一个!
还能更半吊子点儿么!
还有安娜王后,本来是冷静有手腕的女人,竟然变成了个没用的小姑娘。
康斯坦斯从少妇变成了少女,好吧演员还算漂亮,所以这个就算了。
最让人失望的是米拉迪。
原著里面米拉迪真的几乎是演技高超无所不能,玩弄人心简直易如反掌,而且虽然本性挺放荡的,但是扮演纯洁的无辜少女才是她的拿手好戏,属于表里不一猜不透心思的那种人。
特别是在孤岛上装贞洁烈女勾引清教徒看守并且诱导他去刺杀白金汉公爵那段,简直是神来之笔。
但是在这个剧里完全就是一副没有脑子的缺心眼只会卖弄风骚的形象啊。
内外还真是一致,看上去是个风骚女,实际上也是个风骚女,没悬念没特点啊,一眼看到底都懒得看了好么。
而且太逊了,那么简单就被整的那么惨。
总而言之一比原著差了不是一点两点。
当然了改编肯定和原著不同的。。
所以如果当个架空的商业片来看的话。。。。。
其实也挺没劲的。
没看过原作 但是华丽的服装和动作 还有我的小时费 我觉得还是不错
感觉像在看中国古装剧~很扯很狗血~但素法兰西小国王很萌~
女仆刚出场时美呆了。。。飞船很雷,生化危机女主老是嘟嘴真让我受不了啊!!!
哪个缺货给标的“名著改编”标签!
各种坑爹啊介就是!
四星是给从达达尼昂进城到四剑客和主教卫队在城里互殴那段,谁说不符合原著了?我觉得这就很好嘛!除了阿多斯该再帅一些,其余人真的就是我心目中对《三剑客》的想象啊。红衣主教找了无耻混蛋里的杀人魔军官来演,美好~~其实最可爱的是路易十三,最后还给达达尼昂抛媚眼……剧情改大了,我想看拼剑!!
既然不是拍原著,就请你不要盗用原著来稿噱头!这哪是三个火枪手啊,简直就是加勒比海盗嘛,不仅情节连音乐也沿用,对影片里出现的各种高难度杂技表示佩服!PS:唯一的亮点就是那个爱美又别扭的小国王,很有爱!
我只是为了看米拉来的其他的嘛没啥能吸引我的主要是缺少内在的气质都是流于表面的浮华
除了演员是鬼佬,这就一中国武侠片
小时候爱看的动画 再看这个完全没感觉啊 //依稀记得那个坏女人
这么渣的渲染还敢拿出来卖
四星,给完美的3D视觉效果
大概是太累的缘故吧,有那么一小撮时间睡着了~~
帅哥养眼,基情四射,既复古又现代,看起来很欢乐。
除了愚蠢,还是愚蠢
宫廷服装不错。。
好吧,剧情好弱智。。。but达西先生一口英国腔低沉又迷人,喵。
我对科幻片始终不能理解= =
还是生化危机比较爽
当童话故事看吧,心情会很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