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霸2》:落魄公子,华丽复兴路 (文/火神纪) 越来越暴力的镜头取代了安静的思索;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位剑客,背负着血海深仇,开始了一场完整而彻底的屠杀。
落魄公子;华丽复兴路。
华丽的只是表象;表象之下的真实是已经腐化了的暴力追逐。
——火神纪。
题记。
2003年,普拉奇亚·平克尧(Prachya Pinkaew)执导、托尼·贾(Tony Jaa)主演的一部《拳霸》(Ong-bak),又被译作《盗佛线》,让我们的眼球彻底震撼了一次,既卖票又颇受好评,创造了泰国电影的票房纪录;其后,泰国的动作电影无不喜欢把自己跟《拳霸》二字扯上关系,而让这个系列电影显得如此混杂不清。
在写这部电影之前,让我们先来缕一缕所谓的《拳霸》吧。
先把1994年Towatchai Ladloy和帕纳·日提克莱(Panna Rittikrai)执导的《拳霸前传:无敌杀手》(Spirited Killer)给去掉,这部电影标准是马后炮,因为托尼·贾曾经参演并且出演了一个小角色,后来托尼·贾一出名,这部电影就把他变成主角并且把名字改成《拳霸前传》在中国大地蔓延开去。
其实这部电影跟《拳霸》扯不上半点关系,而冲着托尼·贾的名字我也很上当地找来这部电影很郁闷地看完,从中可以看到浓烈的早年香港电影味道,而非自成风格的《拳霸》电影。
比较靠谱的,应该数帕纳·日提克莱2004年执导的另一部电影《天生拳霸》(Kerd ma lui)和查冷·汪拼(Chalerm Wongpim)于2006年执导的《火云盗》(Khon fai bin);帕纳原是《盗佛线》的四名编剧之一,而这两部电影的主演也是由原来《盗佛线》中的一个小配角Dan Chupong主演的,不论是人物扮相或者动作设计也多仿托尼·贾的套路,于是多少能算是《拳霸》的周边产品。
纵观那些泰国动作片的主创团队,并且都冠以《拳霸》名字的电影,如果要数正统,也许只有普拉奇亚于2005年执导的《冬荫功》(Tom yum goong)、2008年执导的《女拳霸》(Chocolate)以及这部由托尼·贾演而优则导的《拳霸2》(Ong bak 2)。
当然,如果去真正地较起真来以导演的风格为要求的话;这部堂而皇之直接冠名为《拳霸2》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周边产品;这部电影和《拳霸》既没有剧情上的连接,也已经完全转变了电影风格,除了一个标志性的托尼·贾,其实跟《拳霸》的关系也并不大。
《盗佛线》曾经带给我们的眼球洗礼,对我来说直至现在似乎依旧还记忆犹新;当初看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后来有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收到了《盗佛线》的D9,里面的制作花絮给我解开了谜底——原来,动作片是可以这么拍的——也许那个时代里的托尼·贾还仅仅只是一个鲜人问津的功夫小子,也许那个时候的普拉奇亚还有着足够多的耐心,以及制作一部经典动作片的殷切与虔诚,所以,他们竟是可以租用一个空旷的仓库,让一众的配角演员作为托尼·贾的陪练,练习电影里的每一个动作长达数年之久,最后再将所有已经演练了无数次的每一个动作完美地整合到电影里。
这样拍出来的一部动作片,如何可能不成为经典呢。
有这样的耐心、精力、时间和信念,耗费巨资以及无数个日夜来打磨一部其实已经呼之欲出洗尽铅华的电影,每一个人都很沉静,浮华褪尽。
结果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电影出来后几乎整个主创团队一下子成了明星团队,托尼·贾一跃成为国际动作巨星,而普拉奇亚更是把自己的名字永远地镌刻在了泰国一线导演的名单里。
同样的一个团队打造了《冬荫功》,时隔两年之后。
虽说依旧诚意真挚,然后总体来说,已经呈现出一种整体水平下滑的态势来。
整部《冬荫功》,仅仅让我记住了托尼·贾进酒店从楼下往楼上一路打过去的那个长达十来分钟的长镜头,以及最后之战前的那场百人大战。
如果说,百人大战多少有点cosplay自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的经典动作电影《杀死比尔》(Kill Bill)的嫌疑,那么这个长镜头绝对有足够的原创性和独创性。
至少在我所看过的动作里来说,基本上没有人敢用这样的一个长镜头来描绘一场纯粹的动作场景。
比如同为动作片的大师昆汀,他的电影就以华丽而繁多的剪辑和飞速的转场著称。
毕竟,动作片里的武打场面,每一个动作设计都非常考究,所以剪辑就可以把每一个动作设计尽可能地唯美化,精美化,当它们连贯起来之后,一组由多个镜头剪辑合成后能将动作片的视觉效果发挥到极致。
剪辑技术绝对是动作片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不只是纪录片,也并不仅仅只是记录生活;电影更是一种艺术形式,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
所以必须剪辑,而且把每一场动作设计都独立出来之后,电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益求精方面去。
长镜头,更多地放到文艺片里去;而短镜头以及快速剪辑,更多地运用在动作片里。
这似乎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而就算在文艺电影里,成功的长镜头其实也是屈指可数的,尤其是人物众多、大量群众演员和配角演员参与的大场面广角镜头里,用上长镜头的是非常少见的——随便是哪一个群众演员出点类似于走错延迟或者过快,整个母带也许就都报废必须重拍,而广角镜头也给电影带来了最大可能的BUG诟病。
演员的走位、镜头的角度以及角度演变、运镜的轨迹等等,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精心策划,并且拍摄的时候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精确无误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当一切都配合完美恰到好处并且终于一次完成的时候,一个长镜头才有了诞生的可能性。
这样一来,一个长镜头的设计,从原始构想到最终完成,它所要花费掉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要比拍多个独立镜头再契合到一起多得多。
要拍好长镜头本来就很难,运用长镜头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运用不恰当,或者在存在上不是必须的,长镜头将更有吃力不讨好。
假如存在一些显见的BUG,除了要背上妄图伟大的骂名之外,更要承受BUG带给他们的更多诟病。
基于这样的原因,就算在文艺片里,长镜头往往也足以让导演们望而却步。
正是因为广角长镜头的高技术含量,广角长镜头当成了评价导演的一个重要依据。
更有甚者,甚至把长镜头当成了评价一个导演驾驭镜头能力和统筹全局的唯一标准;某朋友曾经这样反驳持此观点的学院派人士——如果以动作片的长镜头来衡量一个导演的功力的话;那么,那些名不见经传的A片导演岂不都成了执镜大师,君不见——哪一部A片里的动作设计不是“浑然天成、自成一派”,哪一部A片里不是遍地长镜头,有的甚至只有一个镜头。
这里面的讥讽味道实在耐人寻味;当然,这只是题外话。
言归正传。
长镜头,尤其是广角长镜头虽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导演的唯一标准,可是那位被讥讽的同学的观点,其实也并非全无根据。
在动作片里用广角长镜,非常冒险,也很艰难;杜琪峰也曾把长镜头用到他的现代动作片《大事件》(Breaking News)里去,然而跟这个镜头比起来,那仅仅只能算是一个不经剪辑的堆积镜头。
除去文艺片运用长镜头的所有一切,它还必须把动作设计融合进去,并且确保每一个动作都圆满完成——大到整体场面的调度,小到每一个配角演员的走位以及动作完成,托尼·贾的行进路线,镜头的跟进路线,视角的转移,每一个动作的设计都关乎全局。
这个镜头里的工作量绝对是难以想象并且必是经过多次练习和排练反复推敲过的,所有一切都不可能马虎,必须精确到位一气呵成,这要比文艺片里的长镜头难上许多倍。
而且除了小部分对电影的艺术手法以及电影镜头有所了解的影迷之外,大部分的影迷未必会注意到这个镜头背后所可能要耗费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更别说这个镜头的价值所在。
这个镜头带给了我太多的震憾了。
从电影的整体水平来看,这部《冬荫功》其实是比不上《盗佛线》的,加上先入为主的观念,《盗佛线》的经典地位其实也不容挑战;然而,如果从导演的作为来看,这部电影只要凭借这个广角长镜头,就已经远远地超过了《盗佛线》。
有了这个镜头作为底气,普拉奇亚绝对足以傲视群雄,在繁如夏花的动作片殿堂里占据其不可撼动的大师一席。
可以说,《冬荫功》是非常具备独创性的试验电影,而《盗佛线》却仅仅只是在重复那些经典动作片并且把其中适合泰拳的因素发挥到了极致;或者也可以这样说——《盗佛线》是一部总结式、里程碑式的泰国动作电影,而《冬荫功》则是一部前探式、划时代式的泰国动作电影;所以《盗佛线》造就了作为动作巨星的托尼·贾,《冬荫功》却是普拉奇亚在个人艺术上百尺杆头的进一步尝试,也彻底地奠定了普拉奇亚作为动作电影导演大师级的地位。
2008年,许多人都在热赞的《女拳霸》,在我看来已经下滑得不成模样了。
我们能在这部电影里看到太多的武打风格,与其说这是一部泰拳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华丽的动作电影CosplayShow——成龙的喜剧动作电影CosplayShow;李小龙的帅气的截拳道加双截棍CosplayShow;《杀死比尔》里百人会馆大战的CosplayShow;电影最后一场栏杆大战,甚至有些Cosplay自经典过关格斗游戏《双截龙》的嫌疑…… 多种动作片的风格在这部电影里犹如百花齐放遍地开花结果,总会一种风格适合你的审美取向,所以,它也许在最大程度地争取观众群上做了一定的尝试,像是一部总结式的动作电影大汇演。
然而,这样的方式也许并不一定吃香;它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是——无法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于是角色反而缺乏张力,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尽管杰佳·亚宁(JeeJa Yanin)在这部电影里极其卖力,多种武打风格都颇下功夫,然而她最终可能获得的评价绝对难以企及只有一种风格却已经发展到了极致的托尼·贾,给我的印象甚至还不如《杀死比尔》里每一个都个性突出的小小配角。
《盗佛线》、《冬荫功》以及《女拳霸》,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正统的《拳霸》电影系列,而这部《拳霸2》也勉强可以归入到这个系统中去;至于《天生拳霸》和《火云盗》则应该归为另一个系列。
这两者有其共通之处,却不尽相同。
而除了这几部电影之外,其它的所谓“拳霸”其实都只是噱头,不过只是唯利是图者牵强附会的欺世盗名之作——包括制作方、宣传方以及译制方皆如是,他们所追逐的是《拳霸》电影成功之后可能还存在的市场价值一次又一次的盘剖,以及对其商业价值趋之若骛的无耻追逐罢了。
而就《拳霸2》来看,它能跻身于《拳霸》之列其实也相当勉强。
剧情上没有任何牵连倒不足以被人所诟病,毕竟前几部电影之间的剧情本来就没有半点关连,可是如果从导演来看,这部电影多少有点《洛奇》(Rocky)后作相似的味道,约翰·G·艾维尔森(John G. Avildsen)执镜拍了非常成功的第一部,然后,西尔维斯特·史泰龙(Sylvester Stallone)演而优则导地连续拍了五部续集。
只是不知道,托尼·贾是把史泰龙当成了自己的前车之鉴,还是成功模范呢。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人应该明白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以及该如何去干;然后,把份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
这也许就足够了;这是基础——成功或者不成功,其实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人本贪婪,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似乎是本性,再加一点不自量的张狂,演而优则导的例子在电影圈里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惯例和通病。
从只要做好自己份内工作就已经足够的演员,进阶到统筹全局的导演,似乎总是许多演员的美好梦想;只是,能够完成一个从演员到导演的蜕变的人,其实很少。
我顶不耐烦看那些所谓的“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不管这个“自编自导自演”的创作者本身是导演,或者演员。
演员是非常专业的一个职业,导演同样也是;把其中的一个做好了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何况又想两者兼顾。
就这部电影而言,如果把托尼·贾仅仅当成一个动作片演员来评价的话,他应该算是相当的可圈可点;可是如果把他提升到导演的角度来评价的话,这其实不过只是一部相当平庸的作品,而一部平庸的作品和一位出色的导演,这二者是不大可能划上等号的。
当然,如果我们足够宽容,我们把它当成是托尼·贾在导演事业上的一个尝试,也许我们可以去期待他的后续之作,是否会更上一个层次呢。
在我看来,几部《拳霸》来看,第一部《盗佛线》无疑是最好的。
我总在说,动作片在其华丽的武戏以及弱智的文戏两方面,总是不相对称的;而《盗佛线》给我留下的一个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把文戏也提升到了武戏的水平上,一文一武两线并进,以深厚的佛理理论为辅垫,以因果循环的线索穿贯了整部电影,让它的暴力显得更有说服力。
如果从文戏的水平去要求,后续的几部《拳霸》其实没有一部及得上《盗佛线》,包括这部《拳霸2》。
可以说,几部《拳霸》在水平上多少有点参差不齐,但也可算是各有春秋——《盗佛线》的文戏武戏双头并进,《冬荫功》的广角长镜头,《女拳霸》的百花齐放;而这部《拳霸2》显然,是最没有特点的一部作品。
退一步说,也许我们不该以要求普拉奇亚的眼光来要求托尼·贾;正如我们用屁股来想都能想到的,普拉奇亚绝对耍不出托尼·贾那么勇猛霸气的泰拳。
然而,并不是我们非得把他们二人拿出来比较,而是托尼·贾逼着我们这样做。
也许,托尼·贾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动作片演员;只是,我们用屁股都能想到的,他却连想都不用去想的。
如果普拉奇亚也自己去演一部动作片,那么托尼·贾就不会显得那么愚蠢;只是普拉奇亚并没有这样做,托尼·贾又为何感觉自己能做好普拉奇亚都没能做好的事呢。
托尼·贾已经可算是泰国动作电影的绝对权威了,所以,我一点都不怀疑这部电影可能取得的票房成绩——泰国动作片,托尼·贾主演,这已经是票房成绩的最好承诺了。
至于非得说,我们是冲着托尼·贾执导的角度去观影的话,也许多少有点看热闹瞎起哄的嫌疑了。
只是,始作俑者并不是我们这些好事者;而是托尼·贾自己起的头。
自编自导自演,如此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来说,只有政治人物才有可能恰到好处地完成;电影圈里,还是算了吧。
落魄公子,华丽复兴路。
整部电影的编排来看,从《盗佛线》的文武精致已经彻底地坠落回文戏弱智的水平上去了。
这样的一个桥段,在我们的香港电影里,在数也数不清的武侠小说里,我们已经被洗礼了无数次,我们能期待托尼·贾给我们带来多少的惊喜呢。
当然,也别说这部电影一无是处。
电影中间穿插了一段主人翁学跳舞的少年回忆,这一点也许可算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至少从文戏上来要求的话,舞蹈是文明的美感,而最后主人翁放弃了舞蹈拿起了刀枪棍棒来反抗多少也有些被迫的无奈。
从文明美感到暴力美学的转化,这部电影似乎在寻找一个合理的堂皇之道;这一点它算是比较成功的。
自然,就视觉而言,托尼·贾也许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可是也还算对得起观众。
父亲惨死,被杀父仇人养大并且教导武艺,甚至被当成继承人抚养,最后却不得不为了生父之仇而与养父展开生死之战;昔日曾经欺辱过他差点让他丧命的海盗头目被他以同样的方式报复,而杀父之仇又是否可能被忘却呢。
这部电影以一种非常直白的方式破解了之前可能得到的堂皇而复归于平庸。
我想,这也许就是托尼·贾的导演功力远不如普拉奇亚之所在。
我们可以断言说,这是托尼·贾在导演事业上的不错尝试;但我们无法说,这是一部非常优质的动作电影。
纵观整个《拳霸》系列,多少已经有点昔日黄花的落寞味道了——泰国的动作电影,经典已经老去,平寂已经归来;当浮华的一切开始鼓躁着人们,驱使他们去追逐一些艺术之外的事件时,所谓艺术,其实已经彻底地死去了。
己丑牛年己巳四月乙丑廿六;炎帝神农氏诞;凌晨2:25。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Ong bak 2》 ■译名:《拳霸2》 ■导演:托尼·贾(Tony Jaa) ■编剧:帕纳·日提克莱(Panna Rittikrai) ■主演:托尼·贾(Tony Jaa) ■类型:动作 ■产地:拳国 ■语言:拳语 ■色彩:彩色 ■摄影机:Arriflex 435、Arriflex 535 B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制作公司:Sahamongkolfilm Co. Ltd. ■发行公司: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首映日期:2008年12月4日(泰国)http://cyacz.blog.163.com/blog/static/98269920094845530765
这第二部跟第一部似乎扯不上太大的关系,与其叫拳霸2还不如另起炉灶,唯一的一条有关联的线就是关于佛教和信仰,也许是为了噱头吧,反正我是冲着这个噱头来的。
04年拳霸一出来我就被震精了,没想到泰国动作片这么屌,完全撇开剧情这片也绝对上得厅堂下得茅房,如果光说动作,我会把它抬的高一点点,可是有了剧情,我又把它评的低一点点,但是无伤大雅。
托尼贾的身手实在惊艳,我不知道他们的那种打斗效果到底怎么做到的,很多桥段设计可以看出来龙套都挺着自己胸脯往人家膝盖上撞,看得我那叫一个寒,就算胸口垫块板这么撞也够呛阿,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而托尼贾在黑市拳里的那场打斗我给满分,太酣畅淋漓了,比冬阴功里头的百人斩还要过瘾,因为它里头有一种除了情节紧张外还层层递进的场景设计,打斗一浪高过一浪,带着观众一起达到集体高潮、欲罢不能阿,那一段我反反覆覆看了十来遍。
也许是拳霸1托尼贾还没秀够,所以这一次把十八班兵器全亮出来耍了一圈,其实这大可不必,武术流派这东西作为点缀可以,偶尔闪现一下,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正如吃饭有两三样好菜细细品味吃起来就很香,你点个满汉全席一大桌子菜光记着往下咽,反而咂不出个中滋味,又是虎鹤双形又是东洋刀法,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就好像福娃那操性,设计者想一次把所有的元素都混一块,结果象征意义的东西太多了最后堆砌了几个怪胎出来,就其中几个看着眼熟,一个火娃,一个水娃,一个土娃……葫芦娃里好像还没这号人物。
托尼贾说他喜欢的是成龙,不过他走的路线是李小龙的风格,硬派,打不死,拿啤酒瓶砸脑袋谁要是眨巴一下眼睛谁是孙子,异常彪悍。
可我一直担心托尼贾的电影会只停留在动作打斗设计上,这样的电影很难让人反复玩味,多是看完场面过把瘾就扔了,再看就失去第一次的新鲜感了,而更糟糕的是自从拳霸1开拓了这种打斗片风格的市场以来争相效仿者众,山寨版层出不穷,时至今日再把宝全压在这种动作打斗设计上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审美疲劳,如果没有改进的话怕是票房大卖的日子不会长久。
而这次托尼贾自己操刀确实在剧情上有一些转变,意在结局的设计上,也许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样的结局,结局是不是想说不要被仇恨冲昏头脑?
我不太肯定。
虽然瑕疵不少,但作为托尼贾的第一部处女作还算过得去,期待他的进步。
尽管2005年的《冬荫功》和之后的《火云盗》都被称为《拳霸》的续集,但这部Tony Jaa在2008年自导自演的电影才是被真正冠以《拳霸2》的电影。
但是这部电影也并非《拳霸》的续集,其故事和《拳霸》毫无关联,而且发生在古代的泰国。
故事仍然是一个老套的王子复仇记,但是对于以动作见长的Tony来说,故事情节之单薄似乎也可以原谅。
但是片中更多时候Tony都依靠武器打斗,如三节棍,砍刀,匕首等等,并没有过多展示其泰拳的功夫。
而其影片的结尾也显得比较唐突,主角居然在手刃仇人之前就被抓了,难道作为导演的Tony Jaa连把故事说完整的功夫都没有吗,还是要为续集做伏笔?
个人感觉,拳霸1能成功,不只在于主角的超强武艺,更在于故事之前的铺垫,平凡而近于破落的村庄,只是在村庄比较杰出的小人物,最后却有着排山倒海的力量!
而拳霸2开头渲染的太多了,开头你就感觉主角是个大人物,而最不明智的就是主角在格斗上使用了太多种类的武术,显得不伦不类。
没错,武术高手可以精通众多武术,不过有一点,他精通这么多武术是因为他可以使用自己的武术破解这些武术,让自己更精通,而不是真的使用它们!
In this film, Tony Jaa demonstrates how to fight two persons simultaneously, and he brilliantly finish his job by completely beating them up. It is a very rarely seen action sequence, and that is the main reason I love this movie: truly fantastic fight scenes. Tony is just one of the most speedy martial artists in terms of fighting style.
连着看了《盗佛线》,《冬荫功》,《拳霸2》,惊讶于托尼贾神奇飘逸的泰拳功夫的同时,深切的感觉到了泰国电影人在功夫片拍摄上的进步。
《盗佛线》,可以看作一部优秀的电影学院学生毕业作品,对于成龙电影的学习,加之融合了古老泰拳的精彩,让我觉得很多画面都似曾相识,却又另有新意。
不过剧本实在有点过于简陋,我期待的只是一场又一场的搏击,中间情节基本可以忽略。
但仅仅是动作场面就足够让人血脉喷张了。
第一次见识了泰拳的凶狠,第一次见识了泰拳手的柔韧性,第一次见识了完美的速度力量与技巧的融合。
不同于李小龙的电光火石,成龙的巧思搞笑,李连杰的招式华丽,托尼贾仿佛是少年张君宝初战潇湘子,以深厚的武术基础加之超人的身体素质,掩饰了一切拍摄手法的青涩,《冬荫功》,可以看到影片中加入了泰国自有的宗教人文情怀,在搏击后,希望带给观众一些功夫外的思考。
但这种诉说透着生涩,影片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片段依然是托尼贾连续两个360度的旋踢,确实是神技!
从这部影片可以看出,泰国电影人已经不满足于安排数场动作戏,然后想办法把它们串起来的简单动作电影拍摄方法,开始追求功夫在诗外的境界。
另外,托尼贾开始与国际电影人和功夫高手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信是他进步的源泉。
《拳霸2》,是泰国电影人对于中国和好莱坞电影全面学习的阶段性汇报。
泰国电影历史最大投资,让影片画面比较前两部有了质的提高。
镜头运用纯熟,冲击力十足。
更重要的是,电影着力修饰了内容,首先是编撰出一个类似王子复仇记的宏大框架,让一切“打”都变的有意义。
其次动作戏融合了中国功夫,泰拳,日本剑道,巴西柔术等多种类型,再加之爆破等等多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让影片“打”的更精彩。
另外,更多比例的文戏,体现着泰国的历史与文化,对人物进行了不错的铺垫。
这部电影虽然还有很多的瑕疵,但让我看到了泰国功夫片惊人的成熟速度,也更敬佩于托尼贾全面的武术技巧。
不过不得不说,托尼贾在我的审美看来实在是形象欠佳,既不够威武,又不够俊美潇洒,而且没有喜感,凶狠出拳时凌厉的眼神显的过于狠毒。
这可能是制约他发展的一点吧。
再次,称赞一下他的功夫,确实厉害。
王子复仇记,戳眼睛,下暴雨,摔入化粪池。
文艺晚会上那段变脸表演很有意思,让人想到了国产大片《夜宴》,好像那个也是自称改编自哈姆雷特的说。。。
一直到结局前都觉得主角是无敌的,看到个蒙面幕后黑手,杀之,凉棚屋子冒出很多忍者,杀之,中刀后抹一把沙子加简单处理,进入多节棍乱舞狂暴状态战力爆棚噢耶,直到被拿着盾牌的正规军包围我想要出什么大招了,或者女主角MM会出场把那个老男人干掉什么的,但是电影却结束了。。
托尼·贾的功夫真是太棒了!
不过托尼他作为导演,我并不觉得优秀,拳霸2整部片子综合看下来,打斗场面绝对是顶级的,但是前期剧情拖沓,而且剧本比较俗套,这在之前的《冬荫功》里就表现得很明显了。
另外拳霸2最后的结局你说是烂尾吧,但它也给拳霸3开了路;你说给给拳霸3开路了吧,那主角都老头了还打啥!
看预告片看的是满心期待,昨天看过后有些失望。
动作场面抛弃了以前的套路,也许是想创新,但是对于看惯港片的我来说却感觉有些似曾相识。
结尾的恶战并没有太多的惊喜,而且显得有些仓促,看的我是莫名其妙。
当看到大成王把他虏获后,心想又要发生什么事了,谁知镜头一转,画面上出现了好像人猿泰山,满脸胡须的提恩,接着电影嘎然而止。
看后很惋惜,完全没有没有拳霸1带来的震撼,剧情我就不说了,这几年看过几个中国大导的商业片,都熟悉的烂模式。
功夫片,我们还是谈谈功夫!
托尼贾,在新片的加入了太多的其他功夫的因素,比如剑道,中国功夫,甚至3节棍,流星锤。
我晕,还要打套醉拳!!!
但失去了泰拳的精华。
看起来不伦不类。
还记得拳霸1里漂亮的泰拳招式和拜师舞带给我们的感动吗?!
还记得拳霸1里漂亮的泰拳招式和拜师舞带给我们的感动吗?!
还记得拳霸1里漂亮的泰拳招式和拜师舞带给我们的感动吗?!
我们看托尼贾的不是功夫片,是泰式功夫片!!!
不要忘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下部不要让我再失望!!
劍道、洪拳、蛇形刁手、虎爪、鶴形、柔術、醉拳、波斯彎刀、長槍、三節棍、鏈子槍、長劍……丫還能再多會點么?
还是中国的动作片好看
动作绝对吊!
动作好看到爆,你们这些只会看剧情的渣渣!!
看在打架还算好看的份上,给两星
很久没见过那么好的功夫片了 牛逼 托尼贾在学习 甄子丹在做宗师 世界挺和谐
2+1.5=3.5。武打戏致敬了很多中国动作片大师,除此之外电影非常失败,真·ppt文戏,价值观宣传生硬干瘪的如同冰窖里的老馒头,托尼贾练武前是搞自媒体的吗?
一个不用字幕就能看得懂的电影
TonyJaa太生猛了~!
只能说太失望了!本来嘛,拳霸这两个字就是要看你的泰拳的,你要打得好看,剧情自然可以54,但你泰拳不好好打,偏偏要来个18搬武器大杂烩。从主角回到海盗窝,后面的我基本就完全猜到了。但我还是错了,结局我完全错了,那么狗屎的结局,以至我完全猜错了!
ms还有下集?
小女孩挺可爱,打斗场面中规中矩
钱烧的越多,托妮贾的电影就越差
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差呢?第一部的好感全没了
打的太强悍了·······
三星半,最后一场十八般武艺闯关加一星。成本升高后场面升级,开头营救、中间水战、后面醉拳突围、宫廷刺杀,每场动作戏都很好看。但是狗血的剧情还是不如首集干净利落,看着难受啊。
2009.04.02
原来泰国也有醉拳。BTW,Tony的大象终于没有掉了。2014.2.21成都
2011.1.6似乎不错。某人一直叫着我过去看。
港片为什么不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