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倒数时刻

Tick,滴答,滴答……轰隆隆,梦想期限(港)

主演:安德鲁·加菲尔德,亚历山德拉·希普,罗宾·德·齐泽斯,凡妮莎·哈金斯,约书亚·亨利,乔纳森·马克·谢尔曼,MJ·罗德里格斯,朱迪斯·赖特,布莱德利·惠特福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倒数时刻》剧照

倒数时刻 剧照 NO.1倒数时刻 剧照 NO.2倒数时刻 剧照 NO.3倒数时刻 剧照 NO.4倒数时刻 剧照 NO.5倒数时刻 剧照 NO.6倒数时刻 剧照 NO.13倒数时刻 剧照 NO.14倒数时刻 剧照 NO.15倒数时刻 剧照 NO.16倒数时刻 剧照 NO.17倒数时刻 剧照 NO.18倒数时刻 剧照 NO.19倒数时刻 剧照 NO.20

《倒数时刻》剧情介绍

倒数时刻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设定在1990年,主角为加菲饰演的Jon,一个年轻、雄心勃勃的音乐剧作曲家。他在纽约一边当侍者,一边写一部叫《Superbia》的音乐剧,希望能平步青云,开启事业。但他从女友Susan那里感受到了压力,对方已经厌倦了任男友的职业前途牵制自己的人生;同时,Jon的室友Michael也放弃了创作梦想,做了一份高收入的广告业工作。快30岁的Jon非常焦虑:自己的梦想是否值得继续拼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给我一支烟夜未央武神苏乞儿之红莲虫蛊海洋动物造主之声我的特一营伏魔罗汉功夫熊猫2单身部落毕业作品印度大兄反黑英雄即刻逃亡第一季我的新野蛮女友她的马拉松美男堂一楼一鬼国土安全第七季美味奇缘妈咪宝贝王者归来黄飞鸿11度青春之《拳击手的秘密》基和皮尔第一季国土资源局长东京二十三区女大卫·莱特曼:谢谢捧场飞行家奋斗BirdieBuddy健身世界第三季

《倒数时刻》长篇影评

 1 ) 《倒数时刻》电影剧本

《倒数时刻》电影剧本文/〔美国〕史蒂文·莱文森译/罗德赛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录影粗糙的画质呈现出暗淡的舞台、裸露的砖墙。

乔恩(32岁)从侧面出现,大步走到舞台边缘的麦克风前,自信满满,台下响起一阵掌声。

乔恩:嗨,我是乔恩。

我是一名音乐剧作家,是这类物种里寥寥无几的幸存者。

有观众发笑,乔恩蹙眉。

乔恩(继续):我最近总是听到一种声音。

我走到哪儿都听到滴答、滴答、滴答声。

我们开始听到滴答、滴答、滴答声。

乔恩(继续):就像在制作粗糙的B级商业片或是周六早间的动画片里,定时炸弹的引线一旦点燃——滴答声愈发响亮。

乔恩(继续):计时器就开始倒着数秒,引线越烧越近,直到一瞬之间——对比剪切至: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家庭录像手持摄像机摇晃着拍出更具颗粒感的镜头。

柜台后,乔恩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精心制作的早点,他嘴里叼着一朵花,大出洋相,逗得坐在一旁的苏珊(30岁)开怀大笑,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听到她在录像外说话。

苏珊(画外):这是乔纳森·拉森的故事。

她拿掉乔恩嘴里的花,亲吻他。

苏珊继续讲话时,快切到一组历史影像——1996年纽约戏剧坊外的街区人头攒动。

苏珊(画外):那时他还没有获得托尼奖。

镜头给到剧院门口张贴的宣传单:“《吉屋出租》加演到3月1日,所有场次均已售罄!

”苏珊(画外):还没有获得普利策奖。

镜头加速切换。

1996年纳德兰德剧院外聚集着更多的人,剧院入口《吉屋出租》的招牌十分醒目。

亚当·帕斯卡、达芬妮·鲁宾-维佳登上《新闻周刊》封面。

纳德兰德剧院舞台上扮演马克·科恩的演员安东尼·拉普对观众讲话。

安东尼·拉普:我们决定将开幕之夜及之后的每场演出都献给我们的朋友乔纳森·拉森……朱莉和阿尔·拉森在托尼奖奖典礼上起立鼓掌,情绪激动。

苏珊(画外):那时我们也还没有失去他。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家庭录像镜头回到餐馆里,乔恩打开一瓶香槟。

苏珊(画外):除了乔纳森虚构的部分,你接下来看到的一切都确有其事。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拿起麦克风,走到三角钢琴前,坐到琴凳上。

他身后有一个小乐队,两名主唱克蕾莎和罗杰都是30岁出头。

乔恩:时间是1990年1月26日。

(注意:整部电影会在1992年乔恩登台演出和他讲的1990年的事之间来回切换。

)内景,乔恩卧室,白天,1990年乔恩在琴上弹奏,刚开始并不合拍的和弦进行逐渐变成《1990年三十而立》的旋律。

乔恩(画外):地点是位于苏荷区与格林尼治村之间荒芜、老旧的无人地带。

外景,市中心街道,早晨,1990年乔恩沿着月舞餐馆外的便道骑行。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在三角钢琴上演奏《1990年三十而立》的和弦进行。

乔恩(画外):我有两个键盘——内景,客厅,接前景,1990年镜头闪到一个四四方方的电脑,摆放在异常整洁的桌子上。

乔恩(画外):一台苹果电脑——镜头闪到沙发上的猫。

乔恩(画外):和一只猫。

镜头闪到庞大的音乐收藏。

乔恩(画外):还有数量可观的CD、磁带和唱片,都是别人的作品。

镜头闪到不堪重负的书架。

乔恩(画外):我被压弯的书架上放着别人出版的剧本和小说。

镜头闪到《傲慢》的手稿。

乔恩(画外):我过去8年一直在创作一部反乌托邦式的摇滚音乐剧。

内景,乔恩卧室,白天,1990年乔恩坐在床上,腿上放着键盘,才思枯竭。

乔恩(画外):我不断地改稿,(停顿)一遍又一遍。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坐在钢琴旁。

乔恩(画外):结果收到的只有各种拒绝信。

有来自大小制片人的,有剧院、唱片公司的,还有电影制片厂的。

再过一周……我就要满30岁了。

他开始加速演奏和弦进行——内景,客厅,白天,1990年镜头闪到《西区故事》卡司专辑封面。

乔恩(画外):比斯蒂芬·桑德海姆在百老汇推出首场演出时还要老。

镜头闪到披头士乐队《顺其自然》磁带封面。

乔恩(画外):比保罗·麦卡特尼与约翰·列侬合作写他的最后一首歌时还要老。

镜头闪到乔恩和朱莉小时候的影像。

乔恩(画外):我父母30岁时都有两个小孩了。

他们当时不仅收入稳定,还有能力偿还房贷。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回到乔恩弹琴的镜头。

乔恩(画外):再过8天,我的青春就将一去不返。

我拿什么成就来展示自己呢?

他停止演奏,在一片寂静中吸了口气。

乔恩(继续):生日快乐!

他的手指落回琴键上,边弹边唱。

乔恩(继续):让时钟停下来,挤出时间,在输掉比赛前,重整旗鼓。

乐队来到他身后,歌曲情绪更加高亢。

乔恩(继续):定格画面,倒退几秒。

在结束之前重新聚焦。

岁月愈发短暂,脸上的皱纹不断增多。

感觉像在涉水前行,波涛一浪高过一浪。

别惊慌,别跳船。

反对无用,如同纳税。

好在一辈子只有这一次。

他们唱着《祝你生日快乐》,你却只想躺平痛哭。

这不是普通的生日,而是1990年迈入30岁的日子。

时间为何不在29岁停住脚步?

见鬼了,你明明觉得自己才22岁。

但1990年却要三十而立。

砰!

一瞬间你就过气了,你还能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

还能做点什么?

乐队继续演奏——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午餐时间,餐馆内挤满食客。

乔恩在柜台后服务,迈克(30岁)匆匆走进门。

迈克:我复印了十份。

他递给乔恩一叠厚厚的复印件,乔恩了给他一杯咖啡和一袋外卖。

乔恩扫了一眼这叠文件,全是《傲慢》的乐谱和文本。

乔恩:你真是太好啦,简直是天使。

迈克:这真的是最后一回了。

迈克准备掏钱包,乔恩连忙制止他。

乔恩:当然,多谢啦。

我请你。

迈克:我得付钱。

乔恩:这哪行,不要你付。

卡罗琳(33岁)端着一脏盘子走过来,闻着气味皱了皱鼻子。

卡罗琳:你们谁把这袋垃圾扔了。

弗雷迪(25岁)也端着一擦脏盘子走到迈克身边。

乔恩去处理垃圾。

弗雷迪:听说你要搬出乔恩家,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结束了。

(柔声说)我们早晨经常听见他躲在冰箱后面偷偷哭,真让人伤心。

乔恩(对卡罗琳):你下周五会来吧?

卡罗琳(假装不知道):下周五要干嘛?

乔恩还没来得及回答迈克和弗雷迪:《傲慢》试演啊。

迈克:他居然还没提这事,真不可思议。

弗雷迪:怎么听着有点耳熟……乔恩(为自己辩护):这是我事业上的大事。

成败在此一举。

这可是第一场有外人来观看的演出。

弗雷迪:都看不出你有什么压力,棒棒的。

卡罗琳和迈克笑起来。

乔恩:说真的,到了一定年龄,你就不再是端盘子的作家了,你成了有爱好的服务员。

迈克:布布,你得问问自己,你创作的动力究竟是源于“恐惧”还是“挚爱”?

乔恩边思索这个问题,边从垃圾桶里拽出一整袋垃圾,垃圾袋底下漏了,不明液体洒了他一鞋。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罗杰开始唱下一段歌词。

罗杰:清空跑道——再来一次!

趁着还没有精疲力竭,尝试新的方法。

乔恩:朋友们个个身体发福,你的头发也日见稀薄。

你像是棒球赛结束前最后的击球手,你的球队比分仍然落后。

罗杰:别害怕,别发狂。

反对无用,如同面对市政府。

乔恩:但至少你不是单打独斗,你的朋友们都在挺你。

内景,乔恩公寓,白天,1990年从乔恩和罗杰的演唱切到乔恩和迈克在公寓里一起唱歌、收拾箱子。

乔恩:他们唱着《祝你生日快乐》,你却只希望能够逃离。

迈克:你却只希望能够逃离。

乔恩(继续):谁还在乎过生日?

乔恩(继续):但这是1990年的三十而立啊!

迈克:1990年的三十而立!

乔恩(继续):难道就不能乐观面对?

乔恩(继续):你不再是懵懂少年。

在1990年步入30岁。

迈克:你不再是懵懂少年。

在1990年步入30岁。

乔恩(继续):砰的一声!

一瞬间你就过气了。

乔恩(继续):还能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呢?

迈克:还能做什么呀?

乐队继续演奏——内景,思存书店,白天,1990年乔恩和苏珊穿过布满尘土的书架。

苏珊难以置信地盯着他。

苏珊:你就这么辞职了?

乔恩:我并没有说辞就辞,我先交了辞职书。

苏珊:这不是一回事吗?

乔恩:不,我可以再干两周。

乔恩拿起一个精美昂贵的乐谱本。

乔恩(继续):我要让“爱”引导我。

苏珊(感到困惑):什么?

乔恩:罗莎还有个客户,格·卡内利亚,你还记得吗?

苏珊:就是你那个不回电话的经纪人罗莎?

乔恩:就是她。

她去年邀请整个剧场圈的人参加克雷格的试演。

中场休息时就有个音乐制作人给他开了一万美元的支票。

苏珊:我倒希望你别尽想着有这种好事。

乔恩:艺术创作是很烧钱的。

苏珊:那是因为这是在纽约。

乔恩:但花的每一分钱都值。

苏珊对乐谱本点点头。

苏珊:你想怎么付这个钱?

苏珊从他手里轻轻拿走乐谱本。

乔恩和苏珊穿行在书架间,周围的顾客跟着他们唱起来。

乔恩:小飞侠和小叮当。

哪条路通往梦幻岛?

翡翠城纷扰不断,坠入地狱。

这都怪那魔术师——乔恩、苏珊、顾客们:——徒有虚名。

乔恩:街上听到的都是迷路孩子和鳄鱼们的哭泣声。

而你却不再关心……内景,乔恩公寓,白天,1990年迈克收拾行李时,乔恩盯着堆积如山的箱子。

乔恩(画外):什么做出选择——内景,基基督教青年会更衣室,夜晚,1990年乔恩从泳池里出来擦毛巾、照镜子,叫克雷给自己打气。

乔恩(画外):什么坏女巫,内景,基督教青年会泳池,夜晚,1990年乔恩在空荡荡的泳池里游了好几圈。

乔恩(画外):什么罂栗田、幕后主使——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食客云集,乔恩飞快地从加热灯下抓起两盘食物。

乔恩(画外):什么虎百合、红宝石鞋。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罗杰和克蕾莎走进来。

全体:时间紧迫,时钟滴答作响。

乔恩:他们唱着《祝你生日快乐》,我真希望这只是一场梦。

罗杰和克蕾莎:生日快乐。

乔恩:感觉更像是末日将至,去你的!

全体:1990年三十而立。

乔恩:置身狂风暴雨当中,乔恩(继续):我可看不到天边的彩虹。

罗杰和克蕾莎:啊,啊……全体:在1990年步入三十岁。

内景,乔恩卧室,夜晚,1990年乔恩躺在床上,毫无睡意,苏珊睡在他身边。

乔恩:球已传到我手中。

外景,时代广场,夜晚,1990年乔恩骑车经过霓虹灯下破旧的街道。

乔恩:我想放纵自己,但也别太快。

外景,屋顶,夜晚,1990年乔恩站在屋顶上,凝视哈德逊河。

乔恩(画外):世界在呼唤,把握不了当下,就永远做梦吧。

罗杰和克蕾莎:啊,啊……内景,乔恩卧室,白天,1990年乔恩从电脑前离开,无法再盯着它多看一眼。

乔恩:我为何不能永远做个孩子?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拥挤的餐馆里,弗雷迪单脚起舞。

乔恩(画外):1990年三十而立。

1990年三十而立!

内景,地铁,白天,1990年乔恩在小笔记本上漆草地写下几笔。

罗杰和克蕾莎(画外):1990年三十而立。

1990年三十而立!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歌曲渐强,达到高潮。

乔恩:我能做什么?

罗杰和克蕾莎:1990年三十而立。

1990年三十而立!

全体:我能做什么?

曲终响起掌声。

乔恩:各位请把掌声献给乐队,还有我两位非常好的朋友,主唱罗杰和克蕾莎。

(稍顿)周五晚上……内景,客厅,1990年公寓里到处都是彩带和气球。

迈克站在留言机旁查阅信息,脚边放着行本箱。

嘟嘟一声响——黛博拉(画外):嗨,乔纳森。

我是黛博拉。

苏珊刚送来你为今晚舞会准备的音乐——迈克急切地快进这条消息,露出一丝焦虑。

黛博拉的声音再次响起。

黛博拉(画外):——但我搞不定喇叭——乔恩拎着买的东西进来了,迈克把消息停下。

乔恩:去费城顺利吗?

迈克:我从机场直奔会议室,三小时后就回来了。

乔恩:听着不错哦。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走到舞台上的麦克风前讲话。

乔恩:迈克是非常棒的演员。

高中和大学时,他在每出剧里都是台柱子。

后来我们搬到了纽约。

外景,屋顶,夜晚,闪回,1988年迈克神情沮丧,他向一旁的乔恩宣泄内心愤满,两人一起抽烟。

迈克:我真受不了凌晨五点就得起床,去演员工会大楼外面排一整天队,盼着导演能给我们这些非工会的人试镜机会。

就算最终有了机会走进房间试唱,顶多也不过是唱个六小节就被叫停。

还经常会把我的名字错叫成胡安、佩德罗、卡洛斯之类的。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回到麦克风前。

乔恩:一周后,他进了一家高大上的广告公司。

薪资高达五位数,还有医保和牙科保健。

他从未后悔过。

内景,客厅,傍晚,1990年乔恩从袋子里拿出几瓶顶级好酒,放到桌上的鲜花旁。

迈克:你都入不敷出了,办聚会的花销可以适当缩减下。

乔恩:不把钱花在你喜欢的人身上,赚钱又有什么意义?

迈克(笑):说的没错,可关键是你根本没钱。

乔恩:哦,被你说中了。

迈克看到桌上还有张电费单。

迈克:这个缴费单已经放这儿一周了。

乔恩:我正要处理呢。

迈克:嗯,但愿你能处理好。

迈克把行李箱拿回卧室打开。

迈克(继续):我很快就搬走了,以后可没人提醒你缴电费了。

乔恩(滑稽的口吻):那叫我怎么过啊?

迈克:这确实是当务之急,你找到新室友了吗?

乔恩:我最近有点忙,我的音乐剧下周就要试演了。

迈克:什么试演?

乔恩刚想生气,突然意识到这是句玩笑。

乔恩:你可真能逗。

乔恩从衬衫兜里掏出小笔记本和铅笔,在一张空白页上写下:“恐惧还是挚爱?

”并划线强调。

迈克在卧室里打电话。

迈克:今晚舞蹈演出是几点?

乔恩:八点开始。

迈克:听说舞蹈很棒,但配乐很烂……这时舞蹈音乐响起——内景,舞蹈剧场,夜晚,1990年乔恩和迈克并排坐在观众席上观看表演。

八名女性舞者舞姿健美。

舞蹈音乐正是乔恩所作。

乔恩双眼紧盯着苏珊。

乔恩(画外):苏珊在中西部的小镇长大。

她大学主修生物,还以为自己会成为医生或者教师。

但后来她却深深爱上了现代舞,这应该是每个父母的梦想,对吧?

她刚来纽约时举目无亲。

但四年后,她已经和很多有名的编舞合作过——保罗、特丽莎、梅尔斯。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站在麦克风旁。

乔恩:1990年,她终于要加入一支舞蹈队了,从此不用再到处接碎活儿,而是真正地融入艺术大家庭。

她全身心地准备好迎接这即将大放异彩的一年。

然后,一次彩排中她脚踝骨折,经过半年的康复,她又回到了舞台。

但是……她没有了之前的热忧,她突然找不到感觉了。

(停顿)但苏珊是名真正的艺术家,她不在乎是否会在《纽约时报》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也不在意自己是面对五个还是五千个观众跳舞。

内景,舞蹈剧场,夜晚,1990年乔恩坐在观众席上,突然在舞蹈音乐里隐隐听到滴答声。

乔恩(画外):再有就是我们俩的事……舞者们完成最后一个姿势,舞台灯光逐渐熄灭。

乔恩和其他观众一起鼓掌。

掌声和欢呼声完全淹没了滴答声。

内景,乔恩公寓,夜晚,1990年一场喧闹的聚会。

众多朋友挤满了狭小的客厅,大家开怀畅饮。

苏珊站在迈克身旁。

苏珊:你知道这些东西他其实都买不起吧?

迈克:他很喜欢大张旗鼓,尤其是为了你。

苏珊微微一笑,有事困扰着她。

内景,乔恩公寓,稍晚,夜晚,1990年乔恩和弗雷迪、卡罗琳拥抱。

弗雷迪:我们为他做了这么多事,可他甩手就走……乔恩:我把我的六盘混音带留给你,你听听就会想起我。

迈克举着两杯酒走过来,把其中一杯递给卡罗琳。

迈克:乔纳森·拉森著名的月舞餐厅混音带。

谁不想吃着法国吐司,听着演出金曲?

乔恩:我的混音带包罗万象,可不光只有演出金曲。

卡罗琳:看来有人对混音带很敏感。

迈克:没错。

弗雷迪:我真为你感到开心。

同时我也对你满怀羡慕、嫉妒、恨,但是……(他微笑着说)我的意思是,你就要盼到出头之日了。

乔恩:下一个就该轮到你啦。

弗雷迪:我上周接到面试通知了。

乔恩:太棒了!

弗雷迪:是游轮公司的。

卡罗琳:游轮不好吗?

弗雷迪:是北极游轮,所以各方面都不好。

一切都不太对劲……乔恩:你感觉还好吗?

弗雷迪吸了口气,他小心选词,不想听起来过于乐观。

弗雷迪:这一周还不错,我的淋巴细胞数量稳定,医生持审慎乐观态度。

乔恩:你看着气色很好。

弗雷迪:这不用你说。

我知道。

大家都笑起来。

内景,乔恩公寓,稍晚,夜晚,1990年聚会愈发拥挤嘈杂。

罗杰介绍乔恩认识斯科特(27岁),他是一名银行家。

罗杰(对乔恩说):我和斯科特在高中一起唱过牧歌。

斯科特:其实我讨厌唱歌,就是为了吸引女生才唱的。

罗杰:我在苏荷区恰巧遇到斯科特,他特别想跟我来。

斯科特:我还从没参加过艺术家的聚会。

太可惜了。

罗杰:斯科特是做金融的。

乔恩:不可思议。

斯科特:你是做什么的?

乔恩:我是音乐剧的未来,兄弟。

欢迎。

我再去拿杯酒。

乔恩离开,斯科特冲着罗杰笑。

斯科特:这家伙真幽默!

内景,乔恩公寓,稍晚,1990年聚会上人渐渐少了,乔恩醉醺醺的,几个朋友快把沙发坐塌了。

乔恩带着他们即兴清唱一曲《波希米亚的生活》,边唱边打节拍,同时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公寓的各个角落。

乔恩:这就是生活,波……这就是生活,波……这就是生活,波……波希米亚的生活。

在厨房里淋浴,没准儿还有块肥皂;脏碗盘摞满水池,你要是不介意就对着水池刷牙吧;壁橱里藏着马桶,最好祈祷那儿装了灯泡。

唐娜(30岁出头)从黑乎乎的厕所里——唐娜:可是今天没装!

乔恩:波……波……波……乔恩边叫大家名字,边用手指向他们。

他们为自己欢呼。

乔恩(继续):室友走马灯似的更换。

听仔细了,四年就换了十四个,安、麦克斯、乔纳森、卡罗琳和凯莉,还有大卫、蒂姆——不对,蒂姆只是个客人,但他从六月一下住到了第二年一月。

迈克(笑着):我记得他。

乔恩:玛格丽特、丽莎、大卫、苏茜、斯蒂芬、乔和山姆,还有收租人最想找的艾尔莎,至今拖欠租金在跑路,别忘了邻居一家,米歇尔和盖尔。

米歇尔和盖尔(中年艺术家)稍稍鞠躬致意。

乔恩(继续):我们比家人还像家人。

时光飞逝,一切都会慢慢成为过往云烟。

我曾以为这个岁数早该有老婆孩子和小狗了。

反正船要沉了,咱们继续喝吧。

之后再来思考究竟什么是生活?

罗杰加入和声。

乔恩和罗杰:这就是生活,波……全体加入。

全体:这就是生活,波……波希米亚的生活。

乔恩:波希米亚的生活。

响起一阵欢呼和口哨声。

斯科特:太精彩啦!

哇哦!

外景,屋顶,几分钟后,1990年苏珊站在屋顶,身着大衣,望向河面,她若有所思。

乔恩从屋里出来找到她。

乔恩:嗨,大家都要走了。

苏珊:我就想呼吸点新鲜空气。

乔恩:这儿太冷啦!

苏珊:你的外衣呢?

乔恩:好像压在一大堆外衣最底下了。

乔恩看着水面上摇曳的光影。

乔恩(继续):好美。

苏珊:那是监狱的驳船。

乔恩(笑着想起来):哦,还真是。

苏珊:我听说雅各布之枕舞蹈中心正在招聘新的舞蹈老师。

乔恩:是吗?

苏珊:一周只工作几小时,其余时间都是自己的,还可以随时免费用舞蹈室。

乔恩:咱们谈谈你今晚有多棒吧!

苏珊:谢谢你。

乔恩:是真的,我不是随口说说。

苏珊:我想考虑申请雅各布之枕的工作。

(进一步打消乔恩的困惑)还记得吗?

咱们去年夏天去过那儿,还看了马克莫里斯的新舞。

乔恩:那地方是在伯克郡吧?

你要搬到伯克郡?

苏珊:这样就不用为了交房租,每周做30小时的文书工作了。

干嘛不去呢?

我也许还能恢复状态。

乔恩:哦,那好吧,咱们搬去吧。

苏珊:我说真的呢乔恩:我也说真的。

咱们住在小木屋里,自己采集橡树果,抓松鼠……苏珊:你在说什么呀?

我讲的是伯克郡啊,好多人都在那里有度假别墅,你不是去过嘛。

乔恩(他们笑笑):咱们进屋去好吗?

不好意思,我觉得我四肢麻木,快冻僵了。

苏珊笑了笑,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的绿色天鹅绒连衣裙。

苏珊:你怎么像小孩一样娇气,把这个披上吧。

苏珊把外套递给他时,乔恩注意到连衣裙。

乔恩:等一下。

苏珊(故作镇定):喔,你喜欢?

我还以为你急着回屋呢。

内景,乔恩卧室,几分钟后,1990年乔恩猛地敲响收音机闹钟,播放出一曲节奏蓝调《绿绿的裙子》。

他和苏珊一起倒在床上,开始脱衣服。

内景,客厅,接前景,1990年声音透过薄薄的墙,隔壁的迈克连忙戴上耳机。

内景,乔恩卧室,接前景,1990年床上乔恩和苏珊相拥在一起,那条绿色的裙子缓缓滑下。

苏珊:关于伯克郡的那份工作……乔恩(三心二意):听起来不错。

苏珊:我已经申请了。

乔恩:是吗?

苏珊:而且已经录取我了。

他集中起精神来。

苏珊(继续):通知我六月开始上班。

乔恩:哦,只是暑期工作吗?

苏珊:不是,是份长期工作。

乔恩急切地看着她。

苏珊(继续):乔恩?

内景/外景,迈克的宝马车,白天,1990年迈克开着宝马载着乔恩驶过车流。

迈克:喔,伯克郡?

离市中心很远啊。

乔恩:她为什么现在做这个决定?

她还希望我跟她一起去。

迈克:那你怎么说?

乔恩:我只能说“哦,是吗?

”还能说什么呢?

我不可能离开纽约啊。

迈克:叫她搬来跟你住。

乔恩:住哪儿?

迈克:你不是要找新室友吗?

正好一举两得!

不用谢我哦。

乔恩转移话题。

乔恩:和你约会的那位是叫大卫吧?

我看你们俩很搭。

迈克耸耸肩,装作不在意。

迈克:我跟他吹了。

(换话题)我们公司这周要组建一个焦点小组。

他们还在找人呢,我给你报个名怎么样?

乔恩:你想把我往黑暗面引吗?

迈克:我就想把你介绍给我同事,让他们知道你多才多艺。

乔恩:我并不想干广告。

迈克:我不是让你干广告,只是想请你给广告配乐。

乔恩想要反驳,但迈克迅速说——迈克(继续):你常常随口就能编出搞笑的广告歌,光咱们吃的麦片你就编了好几首了。

你可以靠这个赚钱的!

乔恩:要是《傲慢》公演了,我也能靠我的音乐赚钱。

迈克(点点头,显得模棱两可):这倒不假……车开进一栋豪华公寓楼的院子里。

迈克(继续):到了,我可爱的家。

乔恩盯着窗外闪闪发光的玻璃大楼。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对着麦克风讲。

乔恩:我的天啊!

外景,胜利大楼,白天,1990年乔恩走下车,看着庭院中央的大理石喷泉,音乐《再也不用》开始响起。

乔恩(画外):迈克把车钥匙扔给停车管理员,什么样的公寓楼才能有停车服务?

迈克从后座上递给乔恩一个纸箱,自己拿了另一个,关上车门。

乔恩跟着他穿过玻璃旋转门……内景,胜利大楼,接前景,1990年白色的大堂没有过多装饰,好似艺术画廊。

迈克领着乔恩走向电梯,一个身材魁梧、留着胡须的门卫(40多岁)向他们点了点头。

乔恩(画外):大堂里摆放着鲜花,有钱的白人老妇带着小狗,这是现实生活吗?

外景,格林尼治街,夜晚,1990年迈克和乔恩在雪里艰难跋涉,吃力地拎着几大袋脏衣服。

迈克唱起来。

迈克:再也不用在寒冷的冬天,扛着三十斤要洗的衣服,步行十三个街区;内景,乔恩公寓,楼梯间,夜晚,1990年乔恩拖着洗衣袋,跟着迈克爬上又脏又破的楼梯。

迈克:再也不用爬六楼了;再也不用因为开门按钮坏了,不得不把钥匙从楼上扔下来;迈克指着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的裸露电线。

迈克(继续):再也不会有接错的电线;再也没有弯曲的地板;再也不用对着唯一的、满脏碗盘的水池刷牙,把牙膏泡泡吐在碗盘上。

他们走到新公寓门口,迈克转动钥匙,推开房门。

内景,迈克公寓,白天,1990年迈克领着乔恩走进他崭新明亮的公寓里。

迈克:嘿,我的步入式衣柜;还有公园大道般整洁的地板:嘿,我的实木桌子;我会习惯,我会习惯,我会习惯有你们的生活!

内景,乔恩公寓,夜晚,1990年迈克和乔恩审视地板上不省人事的陌生睡客(20多岁)。

迈克:再也不用跨过酣睡的人走出公寓——迈克和乔恩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都不知道这是谁。

迈克和乔恩扑通一声坐到客厅椅子上,紧张地盯着发着光、不通风的燃气壁挂炉。

迈克(继续):再也不用——乔恩:再也不用——迈克(继续):非法使用有毒燃气炉加热——乔恩:或者时刻担心睡梦中发生爆炸——迈克:再也没有——他们抬头看到变色的天花板上有水滴落。

乔恩:漏水的天花板;迈克:再也没有——他们低头看到地板上有个洞令人不安。

乔恩:破洞的地板;迈克和乔恩:再也不用——内景,乔恩公寓,厨房,夜晚,1990年乔恩和迈克爬进厨房里的浴缸。

乔恩:在厨房里洗澡,而你的室友正吃着早餐;两人一起站在浴缸里。

迈克和乔恩:你把水全溅到他的麦片上。

他们拉上帘子。

内景,迈克公寓,客厅,白天,1990年他们走过厨房纤尘不染的地板。

迈克和乔恩:嘿,新的抛光实木地板,像富家女孩的腿一样光滑;嘿,亲爱的洗碗机;迈克:我会习惯——乔恩:我会习惯——迈克:我会习惯——乔恩:我会习惯——迈克和乔恩:我会习惯有你们的生活!

内景,乔恩公寓,夜晚,1990年乔恩打开冰箱门。

里面放着一块遍布霉菌、已无法辨认的食物。

乔恩:再也不用奇奇怪怪——迈克插好门闩,公寓外响起警笛。

迈克:再也不用神经兮兮——迈克和乔恩:从此就只有舒适环境和便利家电!

内景,迈克公寓,客厅,白天,1990年迈克一按下开关,公寓里所有的百叶窗立刻都打开,正午的阳光洒进来。

迈克:我们要入住——乔恩:我们要入住——迈克:纽约东区——乔恩:纽约东区——迈克和乔恩:入住高楼大厦中的豪华公寓!

内景,胜利大楼大堂,白天,1990年迈克和乔恩走进来。

他俩穿着燕尾服,完全沉浸在幻想中。

迈克眨眨眼,随手递给门卫20美元。

迈克和乔恩:你好,亲爱的门卫先生,你长得真像袋鼠船长;你好,亲爱的伙计,你过得怎么样?

大堂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派对——佳丽超模翩翩起舞。

迈克:我会习惯——乔恩:我会习惯——迈克:甚至迷恋——乔恩:甚至迷恋——迈克和乔恩:我会习惯有你们的生活!

佳人们跟随迈克和乔恩走进电梯。

内景,胜利大楼电梯,白天,1990年迈克和乔恩挤在电梯里,身边簇拥着佳人。

迈克:我会习惯——乔恩:我会习惯——迈克:甚至迷恋——乔恩:甚至迷恋——迈克和乔恩:我会习惯有你们的生活!

叮的一声,电梯门关上——匹配剪切至:内景,地铁,白天,1990年乔恩同一个姿势挤在地铁车厢里。

他看着车门缓慢关闭,一名试图挤上车的乘客把门扒开。

地铁广播员(画外):请别扒拽即将关闭的车门,否则我们开不了车。

嘿,说你呢,后面那个人!

艾拉(先闻其声):你还没写好那首歌?

内景,月舞餐馆,几分钟后,1990年乔恩和艾拉·韦茨曼面对面坐在桌旁。

桌上放着几杯咖啡和《傲慢》的手稿。

乔恩:我之前从没有过这种情况,通常我一天就能写一首歌。

上周我只花了三小时就写了一首关于糖的歌。

艾拉(满脸困惑):关于糖的歌?

乔恩清唱了几句《糖之歌》。

乔恩:糖,她多么精妙;花一点点钱,她就让我心旷神怡!

艾拉:你写这种歌有什么用?

乔恩:算是尝试吧。

艾拉:尝试什么?

乔恩:看看自己是否能为任何东西写歌。

艾拉:那你不如尝试给六天后就要试演的音乐剧写首歌吧。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站在台上。

艾拉·韦茨曼是剧作家地平线剧院总监。

他是目前唯一愿意为《傲慢》提供试演机会的剧院人。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回到乔恩和艾拉·韦茨曼坐在餐馆里的镜头。

乔恩:我开始认为那首歌可能没必要写。

艾拉:有必要。

乔恩:目前只有你这么说,我想让你知道这点。

艾拉:你是说在你创作剧本的这五年里——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站在舞台边缘。

乔恩:实际是八年。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回到餐馆场景,艾拉说完他的句子。

艾拉:——就没别人告诉你,第二幕伊丽莎白还缺首歌?

乔恩:没有。

乔恩(画外):好吧,我撒谎了。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在舞台麦克风前。

乔恩:确实还有个人说过。

(稍顿)我参加一个音乐剧写作坊好多年了……内景,排练室,夜晚,1988年十几位满怀抱负的音乐剧作人坐在几排折叠椅上,钢琴前的乔恩唱起《液晶读数》的一段。

乔恩:液晶读数漂浮在灰色之海上,帮我入眠。

已近天亮,我疲不堪。

乔恩(画外):每周一次,我们日渐减少的成员会聚在一起,看其中一人给评委展示自己的新作。

这些评委都是真正的行家……乔恩:液晶读数把一天分隔开。

乔恩(画外):他们创造了百老汇歌剧的传奇,那些我们从小就跟着父母进城观看的经典。

乔恩:缓缓计算,测量着时刻。

你若能言,会讲什么?

镜头慢慢摇到坐在屋子另一边的沃尔特·布鲁姆(50多岁)。

这位成功的音乐剧作家面无表情,看着乔恩表演。

乔恩(画外):每次评委都不一样。

轮到我展示的那晚,大家一进门就议论纷纷,“真的是他吗?

”还真是。

镜头摇过布鲁姆,我们看到斯蒂芬·桑德海姆(58岁)。

乔恩(画外):斯蒂芬·桑德海姆。

内景,排练室,稍晚,1988年排练室前面摆了四张椅子。

乔恩坐着听布鲁姆评论他的作品。

沃尔特·布鲁姆:好吧,我先来说。

我很困惑,不清楚这部剧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批评还是科幻小说?

音乐也比较混乱,属于摇滚乐?

百老汇?

还是两者兼有?

或都不是?

(转向桑德海姆)斯蒂芬,你觉得呢?

桑德海姆:我恐怕和你的看法有很大出入,沃尔特。

我觉得这部音乐剧主题很明确。

沃尔特·布鲁姆:是的,是的,当然。

桑德海姆(对乔恩说):你打造的这个世界很有原创性,很吸引人。

但问题是不容易抓住故事的情感主线,细节太多反而分散了我们对角色的关注,难以产生共鸣。

你懂吗?

布鲁姆点点头,就好像他也是这么想的一样。

沃尔特·布鲁姆:没错,我也深有同感。

我们俩其实看法基本一致,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不过音乐抱歉,我还是觉得音乐不到位。

桑德海姆:我倒觉得歌曲写得很好。

沃尔特·布鲁姆:没错,个别歌曲还行。

桑德海姆:我尤其喜欢那个年轻人在第一幕结束时唱的歌,真是一流的词曲。

排练室里的年轻剧作人纷纷露出诧异的神色。

乔恩(画外):“一流的词曲!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对观众们报以微笑。

乔恩:这五个字就足以让我再努力两年。

桑德海姆(先闻其声):你还缺一首歌。

内景,排练室,稍晚,夜晚,1988年排练结束,其他人陆续离开,乔恩收拾好东西,桑德海姆走过来。

桑德海姆(忘记人物名字):那位年轻女士的歌。

乔恩:伊丽莎白?

桑德海姆:对,伊丽莎白。

那是剧情的转折点。

你的主角走到人生岔路口,必须有人唤醒他,令他感悟。

沃尔特·布鲁姆:真有意思。

镜头后退,我们看到坐在一旁的沃尔特在听两人对话。

沃尔特:我也正想指出这点。

乔恩(先闻其声):能谈谈乐师吗?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艾拉皱眉,不太明白乔恩的意思。

乔恩:如果只有四位乐师,我就得考虑一下怎么拆分低音部分——艾拉:乔恩,这是试演,会给你配一架钢琴。

乔恩:我写的是摇滚乐。

所以,至少还要有鼓、合成器、吉他——艾拉:真正好的歌曲即使无伴奏也很好听。

乔恩:好吧,那干脆清唱得了。

哦,要不然直接删掉歌曲,你觉得怎样?

观众半小时就能离场。

艾拉叹了口气,每回同乔恩说话都这样。

艾拉:我再看看预算,想办法搞点资金,再多请一位乐师。

乔恩:多请两位。

钢琴是最低配置了。

艾拉:你跟罗莎谈过了吗?

乔恩想了下——快切至:内景,乔恩公寓,夜晚,闪回,1990年乔恩着步打电话。

乔恩:嘿,罗莎。

我是乔纳森·拉森,你的客户。

我多次给你的秘书留了言——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镜头回到餐馆。

艾拉:罗莎·史蒂文斯还是你的经纪人吧?

乔恩:是的,我们经常聊天。

艾拉:她为你的试演发出请束了吗?

我们可没收到几个回复啊。

乔恩心里一沉。

艾拉(继续):没关系。

罗莎在圈内人脉最广。

她肯定能帮你邀请来重量级人物。

(起身要走)周一第一天排练见啦。

尽快写完那首歌,拜托。

内景,乔恩公寓,夜晚,蒙太奇,1990年乔恩盯着电脑屏幕上完全空白的文档。

文档标题是“新歌”。

乔恩站在厨房里打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我想留言给桑德海姆先生。

我是乔纳森·拉森。

乔恩坐在电视前,杰西·赫尔姆斯出现在晚间新闻上。

乔恩掏出兜里的本,写下:“老板大错特错。

”乔恩又在厨房里打了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嗨,我要留言给乔·帕普。

又在厨房打了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留言给伯尼·格斯坦。

又打了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留言给舒伯特组织的艺术总监。

又打了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留言给妈妈剧院。

又打了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我叫拉森。

又打了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不是帕森。

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这部剧前所未有——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会有很多人来看。

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它的商业潜力巨大。

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要来的人越来越多,我想确保有你的座位。

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我知道他时间有限……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你绝不会白来……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别勉强。

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我会给他留位子的。

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你能来吗?

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早上十点,剧作家地平线剧场,试演《傲慢》。

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周五早上十点。

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我太期待周五了。

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我不希望你错过。

又一个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继续):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他坐在客厅里,盯着屏幕上空空如也的文档。

乔恩在观看音乐剧录像《星期天与乔治同游公园》。

这部桑德海姆的代表作由公共广播电视台录制,曼迪·帕廷金、伯娜黛特·皮特丝主演。

迈克坐在乔恩身边,苏珊依在他肩头。

迈克:桑德海姆的每部音乐剧都应该在公共广播电视台上播放。

乔恩:就从《星期天》开始吧。

迈克:我搞不懂他为什么不能向她表白?

他怎么就不能既当艺术家,同时又爱她?

乔恩:他确实很爱她。

迈克:但他羞于表达。

乔恩:这就是他自己的问题了。

迈克:男人啊。

(赞叹)瞧,伯娜黛特穿上束胸衣,那腰身。

乔恩盯着屏幕,对精湛的舞台技艺感到折服。

乔恩:桑德海姆怎么做到的?

乔恩浏览收到的邮件——全是账单(有几单已经逾期了),还有一份维密的产品目录。

迈克:你的歌怎么样了?

乔恩:就快了。

迈克:需要灵感就给我打电话。

乔恩:别走啦,陪我吧。

你还住你原来的房间。

迈克:快写歌吧,布布。

乔恩坐在电脑前,苏珊过来问他晚安。

苏珊:我需要周三之前回复工作的事,所以我想跟你谈谈……乔恩:咱们明天再谈行吗?

我现在得尽快写完这首歌,好吗?

苏珊:没问题。

乔恩:你确定没问题?

苏珊:我确定。

乔恩:你看上去好像不太确定。

苏珊:晚安,乔纳森。

乔恩盯着电脑屏幕。

在那个“新歌”文档中,他写了“你是”和“就这样”。

他把“你是”改成“你的”,之后又改了回来。

他看着文档。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尼无从块择》的演奏序曲响起。

乔恩开始边弹边唱。

乔恩:破晓时分,黎明初降。

内景,客厅,清晨,1990年乔恩坐在电脑前,双手抱头,窗外朝阳初升。

乔恩(画外):乔尼未眠,来回踱步。

做出妥协还是锲而不舍,他思绪纷繁。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边弹边唱。

乔恩:乔尼没人指引,乔尼想要躲藏。

如果他放弃才华,还有机会显露头角吗?

乔尼无从快择。

外景,大街,白天,1990年苏珊在布满涂鸦的墙壁前起舞,看得乔恩眉开眼笑。

乔恩(画外):苏珊渴望去海边住,她再也不想卷下去。

苏珊想和我一起生活,乔尼正面临艰难块择。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边弹边唱。

乔恩:乔尼没人指引。

克蕾莎也唱起来。

乔恩和克蕾莎:乔尼想要躲藏。

他能否安顿下来又不被埋没呢?

乔恩:不被埋没。

乔恩和克蕾莎:乔尼无从块择。

内景,迈克办公室,白天,1990年迈克独自坐在办公桌前,电话举在耳边,他惊的神色与歌词并不相符。

乔恩(画外):迈克心想事皆成,他的好运无止境。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边弹边唱。

乔尼却己被逼到墙角,他会像自己朋友一样,放弃梦想脚踏实地吗?

内景,乔恩公寓,白天,1990年乔恩坐在厨房的餐桌旁,满怀羡慕地读着报纸上的剧目演出信息。

乔恩(画外):乔尼知道苏珊是对的。

乔恩和克蕾莎(画外):野心将会吞噬你。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罗杰加入了伴唱。

乔恩和罗杰:迈克不理解乔尼为何如此执着——全体:追随内心的声音。

外景,乔恩公寓楼外,白天,1990年路牌下,乔恩打开自行车锁。

罗杰和克蕾莎(画外):乔尼没人指引。

乔尼没人指引。

乔恩把车骑走。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三人一起唱。

全体(画外):你被钉在地上,又怎能翱翔天际?

外景,市中心大街,白天,1990年乔恩骑车经过杜阿尔特广场公园,在红灯前停下,往公园里瞥。

全体(画外):乔尼无从抉择。

乔尼没人指引,乔尼没人指引。

乔尼想要躲藏,乔尼想要躲藏。

你怎能知道何时放手?

乔恩的目光停留在施工挡板上贴的艾滋病宣传海报上:“沉默=死亡”。

他掏出本写道:“为什么非要先有灾难,才有改变?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三人轮唱这首歌。

全体:乔尼无从抉择,乔尼无从抉择,乔尼无从抉择。

抉择,抉择,抉择。

乔恩靠向麦克风,深呼吸。

外景,市中心大街,白天,1990年乔恩把自行车锁在月舞餐厅外的路牌下。

他抬头看到餐馆玻璃门上自己的倒影。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音乐停下。

乔恩独自清唱。

乔恩:乔尼无从快择。

卡罗琳(先闻其声):弗雷迪在急诊室。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少数起得早的顾客在吃早餐。

柜台后,卡罗琳小声和乔恩交谈。

她听起来压力重重、紧张焦虑。

乔恩:什么?

卡罗琳:他周六起床时就发烧了,全身抽搐不止。

乔恩:可他上周还告诉我他的淋巴细胞数——医生说指标良好啊。

卡罗琳:也许在那之后恶化了。

他们坐在那儿消化这条信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乔恩:糟糕。

漫长的停顿。

乔恩(继续):他不会有事的。

卡罗琳:你说得对。

乔恩:你也知道他这人特别顽固,特能烦人吧。

卡罗琳:是的。

乔恩:说真的,我们应该生他的气才对。

他这下害得咱们周日早午餐缺人手了。

卡罗琳:没错。

两人试着一笑了之。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坐在钢琴旁,诉说内心独白。

乔恩:弗雷迪,糟糕!

我得去趟医院。

可什么时候去呢?

我还得写歌。

苏珊还要找我谈事。

我得去医院看弗雷迪。

我应该给苏珊打电话。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乔恩站在柜台后,思绪万千。

乔恩(画外):我怎么就是写不出这首歌?

你朋友都住院了,你怎么还有心思想演出的事?

我在这儿干嘛呢?

我得离开,我得走出那扇门。

门铃响起,进来一名食客。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弹下一个高音键。

乔恩:但这是周日早上九点半的月舞餐厅,我哪儿也去不成。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周日早午餐忙乱不堪。

餐馆挤满了人,一排顾客在门口等座,柜台后的电话响个不停。

一组场景快速切换。

乔恩在咖啡桌前帮着下单。

顾客甲:你们这儿有那种美味的犹太面包吗?

顾客乙:那叫哈拉面包,过节时候吃的。

一片嘈杂声中,厨子菲尔大汗淋漓地对乔恩喊。

菲尔:快来人把这些蛋端出去!

乔恩看了眼记事本,叫外面等座顾客的名字。

乔恩:哈灵顿先生。

(停顿)有叫哈灵顿的吗?

乔恩终于接起响了又响的电话。

乔恩(继续):月舞餐厅,您需要什么?

(稍顿)能否提前预订?

我们这儿是快餐店,不预定。

卡罗琳跑进厨房,在炽热的灯光下寻找相应单号的食物。

卡罗琳:我的黑麦面包呢?

一位名为理查德的老人(70多岁)和乔恩说话,这位老人听力不好,说话慢得急人。

乔恩在本上记下他的信息。

乔恩:您叫什么?

理查德:理查德。

乔恩:几位?

理查德:卡普兰。

乔恩:理查德·卡普兰。

你们几位?

理查德:卡片的“卡”。

乔恩:几位呢?

理查德:这又不是数学考试。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坐在钢琴旁,手举在空中准备指挥乐队。

乔恩:秩序。

(注2)电子琴演奏出几个音符。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乔恩放下盘子时,一个好斗的律师杰里米(40多岁)一脸厌恶地看看盘子,又抬头看乔恩。

乔恩:谢谢耐心等候。

杰里米:我说过煎蛋卷不要带蛋黄。

难怪你只能当服务员。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继续指挥电子琴演奏。

乔恩:冲突。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卡罗琳端着一大盘子匆匆走出厨房。

一名勤杂工慌里慌张走进来。

卡罗琳:女厕里有人呕吐得一塌糊涂。

两名喝醉的女子(30多岁)在吧台呼唤乔恩。

醉酒女甲:再来两杯含羞草。

醉酒女乙:她找到新工作啦,为此你们应该在咖啡里加点百利酒,或者在橙汁中加点伏特加。

醉酒女甲:总之加点什么……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在指挥。

乔恩:平衡。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电子琴又弹出一组音符。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乔恩在收银台上结算,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周围的喧嚣令他难以忍受。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举起手臂指挥,他深吸一口气。

乔恩:早午餐。

内景,月舞餐馆,白天,1990年一切突然都定住了。

只有乔恩除外。

他冷淡地看着这一幕,带着某种审美距离感,仿佛是在凝视一张空白画布。

卡罗琳、勤杂工和众食客虽然定在原地,但全体都和乔恩哼唱起《星期天》,显得虔诚而又恬静。

乔恩穿过餐馆,观察眼前的静幕。

全体:星期天,在这蓝色、铬银色的餐馆中,在那绿色、紫色、黄色、红色的凳子上,坐着各种傻子。

乔恩:他们完全可以在家吃饭,却非要星期天出来花钱。

全体:星期天。

乔恩继续在餐馆中穿行,他经过的每个人都摆出一种造型,逐渐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神韵酷似修拉的点彩画名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这些人仿佛他手中的黏土般可塑。

全体(继续):就为了喝杯冰橙汁或吃块百吉饼——乔恩:在那柔软的绿色圆凳上,坐着各种傻子。

他们或是喝着肉桂咖啡,或是喝着去咖啡因的茶。

全体:喝个没完。

餐馆前的外墙缓缓倒下。

全体(继续):在这蓝色、铬银色的餐馆中,这些傻子滴着绿色、橙色、紫色的口水。

他们完全可以在家把钱省下,却跑来喝着或淡或浓的咖啡。

乔恩和菲尔:还摄入高胆固醇。

乔恩:一群懒蛋、懒鬼、懒虫、懒汉、懒女、懒人。

外面聚集着一帮无家可归者。

他们全神贯注,构成了自己的活画面。

无家可归者:人们争着要吐司。

卡罗琳:这是一家苏荷区的小咖啡馆。

厨子们集体走出厨房。

厨子们:坐落在两河环绕的岛屿上。

现在每个人都加入进来,唱出嘹亮高亢的多声部和弦。

乔恩按照《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的画面,把他们都布置好。

全体:两河环绕。

作为点睛之笔,乔恩把一个健康的弗雷迪从厨房里拉出来,把他也添加到画面中。

全体(继续):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星期天的,星期天的,星期天的——乔恩:早午餐。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起身从钢琴走到舞台边缘的麦克风。

台下敲起嘻哈乐的鼓点。

乔恩:周一早晨,排练《傲慢》的第一天。

各位别忘了,第二幕还缺少关键歌曲。

我朝着既定方向走去,穿过死气沉沉的剧院区。

外景,时代广场,白天,1990年乔恩走过一个还没有朱利安尼(注3),也没有《狮子王》的时代广场。

他走过关着门的百老汇剧院和简陋的成人用品商店。

乔恩经过一个表演节奏口技的街头艺人,后者粉色的棒球帽放在地上。

乔恩随手往帽子里丢了几个零钱,继续向前走。

口技艺人唱起《鬼把戏》。

街头艺人:穿越时代广场,你都看到了什么?

一片丑陋。

这里的建筑曾经派头十足、格调优雅,如今却艳俗不堪。

就像60美元的奇观,不过是骗人而已。

这就是鬼把戏。

我何必要玩这鬼把戏?

这就是鬼把戏。

除非疯了才会去玩这种鬼把戏。

街头艺人出现在90年代嘻哈音乐录像带中。

他说唱的样子和乔恩想象的如出一辙。

街头艺人(继续):哪怕非百老汇剧院也无法保障,演什么戏不是由工商管理硕士说了算。

就像是美国,缺乏创新动力,得过且过,全靠浮华虚名。

就像是美国,不断走向衰落。

产品质量靠边,一心只顾盈亏。

你还想写戏?

你没病吧?

就像是瞎了眼还想开卡车。

不如写写电影剧本,编编电视剧本,狗血又怎样,至少不白干。

初稿就能赚几千。

剧评人笑不笑对你来说都无所谓。

所以忘了莎士比亚、贝克特和莫里哀吧。

这就是鬼把戏。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在台上戴着同款粉色棒球帽说唱,但一听就是白人唱的。

乔恩:这就是鬼把戏。

我何必要玩这鬼把戏?

这就是鬼把戏。

除非疯了才会去玩这种鬼把戏。

内景,排练室外走廊,白天,1990年乔恩经过挤满了演员、歌手和舞者的走廊。

街头艺人排在演员队伍中,手里举着大头照和简历,等着向星探报到。

乔恩从他身边走过,没有注意到他。

街头艺人:这就是鬼把戏,这就是鬼把戏,这就是鬼把戏。

我为什么要在乎?

街头艺人终于排到队伍前面,他冲星探点了点头。

门上挂着一个牌子:《猫》,全国巡演。

街头艺人(继续):我来试镜族长猫的角色。

内景,排练室,几分钟后,1990年小排练室里,乔恩和《傲慢》的剧组成员围成一圈,这些人里有罗杰、克蕾莎、克里斯汀、杰拉德。

艾拉·韦茨曼简要做了开场白。

艾拉:我代表剧作家地平线剧院欢迎大家,感谢各位参与这部精彩刺激的新作。

本剧的作者乔纳森·拉森年轻有为,还不到30岁。

演员们鼓掌,对此不无惊讶。

艾拉看着乔恩想说些什么。

乔恩向前迈了一步,显得自信而轻松。

乔恩:谢谢你,艾拉。

这部音乐剧终于迎来了首次现场排练,在座的各位就都是一家人了。

正式开始之前,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停顿片刻。

一位叫劳拉的女演员(20多岁)终于怯生生举起了手。

劳拉:你可以……说明一下吗?

乔恩:说明什么?

劳拉:就这部音乐剧,故事梗概什么的。

有些地方有点乱。

其他人对此点头同意。

劳拉解释说——劳拉(继续):我并不是说写得不好。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站在麦克风前。

《傲慢》是一部科幻讽刺音乐剧:未来的地球受到毒害,大多数人都在耗费生命。

他们整天盯着媒体屏幕,看着一小撮有钱有势的精英们把自己美妙的生活拍成电视节目。

这是一个人类情感完全丧失的世界。

这将是第一部为音乐电视时代创作的剧,这是我的——内景,排练室,白天,1990年镜头回到乔恩和这圈演员。

杰拉德:这剧跟外星人有关吗?

我不确定里面有外星人吗……乔恩:没有外星人,但……时代背景是在未来。

内景,排练室,稍晚,1990年克里斯汀和罗杰站在钢琴旁。

乔恩在钢琴上弹《六重奏》。

他示意克里斯汀开始唱。

克里斯汀:今天的色彩搭配是黑红黑。

当下流行把“好玩”挂在嘴边。

乔恩:很完美,继续。

克里斯汀:大众情人,你获得了两项提名:“年度最美容颜奖”和“年度最佳发型奖”。

快点为媒体拍照准备好演说词,你的经纪人蒂姆·普森特也会到现场。

歌曲继续演奏——内景,排练室,夜晚,1990年一天结束,乔恩和艾拉围成一团。

艾拉:你说需要一名鼓手。

乔恩:我说的是需要一支乐队。

艾拉:请一个乐师就要100美元。

乔恩:你的年度运营预算足有……50万美元吧?

艾拉:可现在收到的回复只有12个,乔恩。

这么点观众哪儿用得着请乐队,要不然演员会比观众还多。

(稍顿)如果你想多请乐师,就得自己去别处筹钱,很抱歉。

乔恩:还是谢谢你。

内景,医院,夜晚,1990年乔恩和卡洛琳戴着口罩,坐在弗雷德病床边。

熟睡中的弗雷德连着各种医疗设备。

乔恩在本子中写下“我们为何不为之一搏?

”乔恩(画外):去年一年,我就参加了三个朋友的丧礼。

年纪最大的才27岁。

帕姆、戈登、艾莉。

弗雷迪甚至还不到……他两周前才刚满25岁。

大家做得都不够多,我做得也不够多。

我的时间很紧张,但我也许只是在浪费时间……内景,乔恩卧室,夜晚,1990年乔恩筋疲力尽回到家中,看到苏珊躺在床上。

他也爬上床,苏珊把他拉到自己身旁。

乔恩(画外):那苏珊的时间呢?

我什么时候跟苏珊谈?

要跟她谈什么?

真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苏珊继续等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

内景,乔恩公寓,夜晚,1990年乔恩坐在电脑前。

乔恩(画外):滴答、滴答、滴答,距离试演仅剩三天。

三天内我得写好这首歌。

歌写不好,试演就泡汤了。

我所有的时间就白费了。

有谁会这么在乎一首歌的好坏?

内景,乔恩公寓,白天,1990年乔恩站在迈克空荡荡的卧室里。

没了家具,这间屋子显得更小了。

公寓比以往感觉更冷清。

乔恩(画外):我想念迈克,想去找他聊聊。

但我没时间找他聊。

内景,排练室,白天,1990年乔恩坐在钢琴演奏者身后,看剧组表演六重奏。

乔恩(和钢琴师耳语):千万别加速。

门开了,乔恩转头看见苏珊走进来。

他又把头转向钢琴演奏者。

乔恩(继续):这句缺少辅音。

苏珊走过来,和他耳语。

苏珊:听着很棒。

乔恩:你怎么没早说你要来?

苏珊:想给你个惊喜。

乔恩:确实是。

苏珊:今天周二了。

(看到乔恩没反应)我最晚明天要答复他们工作的事。

你休息时咱们谈谈吧。

乔恩:演员有休息,但我没有。

苏珊:我很纠结,不知道怎么办。

乔恩:你能和他们商量缓两天再答复吗?

抱歉,我……咱们能不能今晚再谈?

(回头和钢琴师说)把这一段整个加上吧。

乔恩转身想结束和苏珊的谈话,但苏珊已经不见了。

内景,排练室,白天,1990年乔恩看着克里斯汀和罗杰表演,手里拿着剧本。

克里斯汀:一项提名。

罗杰:一项提名?

克里斯汀:“最美容颜奖”提名。

罗杰:最美容颜奖?

克里斯汀:咱们打开电视吧。

罗杰:这么说我要上电视啦?

克里斯汀:你都已经上啦。

昨晚你大放异彩。

罗杰:这话当真?

克里斯汀:这还用说。

你玩我的激光器,把它当成剃须刀。

场面一度很火爆。

罗杰:我们能上广播了,我的音乐要播出。

在哪?

有谁看?

这意味着什么?

罗杰和克里斯汀:知名人士、未来新星都会到场。

来宾全部见多识广、活力充沛、魅力四射、光彩照人、风度翩翩。

这是场世纪盛会、堪称社交奇遇。

你可绝不能错过这首次亮相。

第31届年度最美容颜奖颁奖典礼,将有彩色卫星实况转播,现场必将盛况空前,大家全都会到场。

钢琴断奏继续——内景,思存书店,黄昏,1990年乔恩站在书籍收购的柜台前。

莫莉(50多岁)翻阅他带来的一筐书(桑塔格、聂鲁达、凯奇)以及唱片(迪伦、性手枪、布兰诗歌)。

莫莉:这些我总共付你50美元。

乔恩:你会用五倍的价格卖掉它们。

莫莉:我最高就出50美元。

乔恩(停顿):现金吗?

莫莉:很好。

乔恩接过她递来的钱,站在那里,盯着自己的东西,有些矛盾。

然后他一把抓起《福音》的密纹唱片离去。

莫莉:噢不是吧,他拿回了《福音》唱片。

内景,乔恩公寓/内景,迈克公寓,夜晚,1990年乔恩一边心不在焉地和迈克通电话,一边在他的剧本上涂了又改。

迈克坐在家具还没有布置全的公寓里,身边尽是搬家用的纸箱。

迈克:我想请你吃午饭,为你庆祝生日。

乔恩:我这周不行。

迈克:有些事我需要听听你的建议。

乔恩完全没在听。

乔恩:我晚点给你回电,行吗?

我正在忙。

迈克:我之前跟你提过焦点小组,他们还缺个人。

活动时间定在周四上午11点。

我知道你现在手头挺紧的。

乔恩集中起注意力。

迈克(继续):算了,当我没说吧。

乔恩:酬劳是多少?

迈克:只有75美元,不过——乔恩:好,我去。

内景,基督教青年会泳池,夜晚,1990年乔恩一猛子扎进水里,刺骨的冷水几乎阻断了他的思绪。

内景,排练室,夜晚,1990年乔恩看着演员们完整地演奏《六重奏》。

除了钢琴和鼓,现在还加入了合成器。

乔恩脸上的表情难以捉摸,艾拉对合成器的声音大为赞叹。

全体演员:知名人士、未来新星都会到场。

艾拉对乔恩小声说。

艾拉:你说得对。

乔恩:我就知道。

全体演员:这在娱乐史上空前绝后、尚无先例。

这是场世纪盛会、堪称社交奇遇。

我们绝不能错过这幸福之夜。

第31届年度最美容颜奖颁奖典礼,将有彩色卫星实况转播,全程长达18小时,不时会有广告插播。

现场必将奇妙无比、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有头有脸的人都知道一定要到场!

最后一个音符停下来,大家都期待着乔恩有何反应。

乔恩站在那里感到压力,一言不发。

内景,排练室,夜晚,1990年休息时,乔恩坐在那里,双手抱头,倍感压力。

克蕾莎从他身边经过。

克蕾莎:我能听听吗?

(看到乔恩没反应)那首新歌……乔恩:随时都可能写好。

克蕾莎:你真会故弄玄虚,拉森。

她一走,乔恩的笑容随即消失。

内景,乔恩公寓,夜晚,1990年乔恩坐在电子琴前,推敲各种音符,找寻合适的旋律。

他没有理会电话叮铃铃的响声,又在键盘上弹出一串音符——G,降B,降A,G。

电话开着自动答录功能。

乔恩(画外):请留言。

苏珊:嘿,是我,快接电话。

(稍顿)我知道你在选择性接听电话。

你公寓里的每盏灯都亮着。

我看见你了!

乔恩站起来,凝视窗外,看到街对面的公用电话旁,苏珊正抬头看着他。

内景,乔恩公寓,几分钟后,1990年乔恩让苏珊进到公寓里。

乔恩:你应该先给我打个电话再来。

苏珊:我刚刚打啦。

不想见我吗?

乔恩:我不是这个意思。

苏珊惊愕地看着眼前的景象:一片杯盘狼藉,外卖盒满屋散落,手稿到处丢弃,垃圾四处横流。

苏珊:天哪,乔纳森。

他沉默不语。

苏珊:我必须跟你好好谈谈。

乔恩:我正在写歌,苏珊。

苏珊:你写出旷世杰作就差这10分钟吗?

乔恩:谢谢你这么支持我的工作。

苏珊:你就很支持我的事业吗?

乔恩:你这话什么意思?

苏珊:你说呢?

我们先听到敲鼓声。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克蕾莎和乔恩把凳子拉到舞台边缘。

乔恩:女士们先生们,我们马上要通过歌曲为您展现浪漫的现代爱情场景。

铙钹一敲,响起音乐《心理诊疗》。

活泼、俏皮的音调与乔恩和苏珊的争吵形成鲜明对比。

镜头在剧院和公寓间来回切换,两个场景交错并置。

公寓镜头苏珊:抱歉,我不应该和你说我的需求,对吧?

乔恩:我这么说了吗?

苏珊:不用明说,你都已经暗示了。

乔恩:我暗示什么了?

苏珊:你才是艺术家,我只是女朋友。

剧院镜头乔恩:我感到难受,你为此感到难受,我为你感到难受。

你说我无法分享你的感受,我为我的话感到难受。

公寓镜头乔恩(继续):咱们找时间再谈,行吗?

苏珊:找时间是什么时间,乔纳森?

乔恩:反正今晚不行。

剧院镜头克蕾莎:如果我意识到,你以为我从没想过要分享我的想法,那么当你回应完我的反应,我再去回应你时,我的态度就应该更加明确。

公寓镜头乔恩:我一整天都在排练,凌晨四点就起床了。

这一周我都在努力写歌,但就是毫无进展。

剧院镜头乔恩(继续):如果我告诉你我害怕亲密关系,我担心你会为此害怕。

公寓镜头苏珊:我这几个月都在跟你说我很不开心。

剧院镜头乔恩(继续):如果你对我的问题没有任何问题,也许问题就出在相互依赖上。

公寓镜头乔恩(继续):纽约这地方没人开心。

纽约就这样。

剧院镜头乔恩(继续):我不应该——克蕾莎:说你不应该——乔恩:说我不应该——克蕾莎:说你错了。

乔恩:当你打来电话说——克蕾莎:不应该把戒指带来——乔恩:我说“戒指太烦人了”,那只不过是说说而已。

公寓镜头苏珊: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你沟通。

你总是把我拒之门外,筑起高墙——乔恩:我没有把你拒之门外!

苏珊:你总是拒我千里之外!

乔恩:我现在就站在你面前啊。

苏珊:你真的在面对我吗,乔纳森?

剧院镜头乔恩和克蕾莎:你叫我去死,我气疯了,你也气疯了,我并不怪你。

乔恩和克蕾莎:如果我是你,并且我的确做了我做的事,说了我说的话,那么在面对戒指时,我也会做出跟你同样的举动。

公寓镜头乔恩(继续):你说得对,我最近心烦意乱,不过我保证,试演一结束——但我必须先撑到试演结束……苏珊:什么事都得为试演让路!

(稍顿)要是试演结束了,一切照旧呢?

假如你没遇到愿意出大钱的制作人,也没有如愿打入百老汇,你依然只是个服务生,还得住在这个破公寓,你仍旧没钱,那又怎么办呢,乔纳森?

那我该怎么办呢?

剧院镜头乔恩:我感到难受,你为此感到难受,我为你感到难受。

你说我无法分享你的感受,我为我的话感到难受。

克蕾莎:我因你感到难受,你为此感到难受,我为你感到难受。

公寓镜头乔恩(继续):我不能搬到伯克郡去,我不能抛开我的事业。

苏珊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苏珊:你以为我不晓得吗?

她悲伤地笑了笑。

苏珊:我就是希望你说出来别让我去。

剧院镜头乔恩:我回应你时,我还以为你觉得我只是在敷衍了事。

克蕾莎:如果我意识到,你以为我从没想过要分享我的想法,那么当你回应完我的反应,我再去回应你时,我的态度就应该更加明确。

公寓镜头乔恩:我当然不想让你去。

苏珊:真的吗?

乔恩:明摆着嘛。

苏珊:这是你第一次明确这么说。

乔恩和苏珊搂抱在一起。

有那么一瞬间,似乎所有的愤怒、怨恨和伤害都随风而逝了。

突然,苏珊惊恐地意识到——苏珊:我的天啊。

剧院镜头乔恩:现在终于开诚布公了。

公寓镜头苏珊:你在想怎么把这件事变成一首歌,对吧?

剧院镜头克蕾莎:现在终于吐露心声了。

公寓镜头乔恩(心口不一):没有啊,什么?

苏珊:乔纳森,我受够了!

她踱步到门口,乔恩踉踉跄跄地跟在后面。

乔恩:苏珊?

等等,苏珊。

苏珊:我祝你试演大获成功。

乔恩:苏珊,等一下,苏珊。

剧院镜头乔恩和克蕾莎:都凌晨4点了,明天还得看心理诊疗。

公寓镜头苏珊夺门而出,砰的一声把门撞上。

剧院镜头乔恩和克蕾莎(继续):太晚了,不激战了。

公寓镜头乔恩沮丧地对着墙大喊。

乔恩:见鬼!

剧院镜头乔恩和克蕾莎:还是洗洗睡吧。

歌曲结束,全场热烈鼓掌,大家都很尽兴。

内景,会议室,白天,1990年整洁的公司会议室中摆着一张桌子。

佩吉(20多岁)、托德(40多岁)、金(50多岁)坐在桌旁。

他们穿着十分得体的商务装,佩戴着写有姓名的胸牌。

白板架旁站着的朱迪(30多岁)在看表。

朱迪:再等一下,还有一个人。

乔恩出现在门口,他一夜未眠,穿着匆匆搭配起来的牛仔裤和T恤衫,看起来更糟了。

乔恩:嘿,我是乔纳森朱迪:对,拉森先生。

你是迈克的朋友。

乔恩:你好。

朱迪:你迟到了。

乔恩:真是抱歉。

朱迪推开门,示意他坐下。

乔恩向其他人点点头,坐了下来。

金朝他微微一笑。

金:欢迎你。

朱迪站到桌前的白板架旁,乔恩俯身和佩吉耳语。

乔恩:她提什么时候能领钱了吗?

她没搭理乔恩,不想和迟到的人多废话。

朱迪:既然人都到齐了,那我们就先来个头脑风暴吧,大家集思广益。

乔恩(画外):要这样撑过两小时。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站在舞台上的麦克风前。

乔恩:就为了多请一位乐师。

内景,会议室,白天,1990年朱迪:各位听我提到“美国”,都能联想到什么?

佩吉:乔治·华盛顿。

朱迪:很好。

朱迪把大家的想法记到白板纸上。

托德:亚伯拉罕·林肯。

乔恩(画外,思索着):帝国、种族主义、种族灭绝、越战。

(说出来)格罗弗·克利夫兰(注4)。

短暂的停顿后,朱迪点点头,在纸上记了下来。

金:宪法?

朱迪:好。

乔恩:《大宪章》。

又是短暂的停顿,朱迪再次点点头,把这条也记在纸上。

乔恩意识到他正在落后。

佩吉:《权利法案》。

托德:正确之举。

金:正义的事。

乔恩:日落时分开阔的道路,头发在风中飘逸,地平线一望无际。

朱迪转身看他,沉默了一下,看不出她在想什么,然后——朱迪:听着好美,拉森先生。

乔恩不禁感到沾沾自喜。

内景,会议室,几分钟后,1990年一组快速镜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接二连三地说出想法。

佩吉:太阳。

托德:日出。

乔恩:新的黎明。

朱迪:真妙。

佩吉:透过窗户望向田野。

金:我想到有可爱的小兔子和小松鼠。

乔恩:国之心脏在跳动。

朱迪(细细品味):好有文采!

乔恩看到朱迪拿起写字夹,在他的名字上圈了个圈。

乔恩(画外):我能适应这种工作。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站在麦克风前畅想起来。

乔恩:我还可以靠它赚钱、获取医保、拿到退休金、拥有宝马车以及中央公园西区的豪宅——不对,是东区。

我可以凭着自己的创意赚钱,而不是遭受拒绝和忽视。

内景,会议室,几分钟后,1990年乔恩对自己笑笑。

朱迪撕掉白板上写满字的纸,露出一页崭新的白纸。

乔恩(画外):我余生都可以过这样的日子。

朱迪:有了大家的奇思妙想,我们就可以解决手头的任务啦。

我们要为一款即将上架的创新性产品确定一个名字。

金:哇。

朱迪:拉森先生,现在你丰富的想象力了能派上用场了。

(稍顿)这是一种无臭无味的化合物,是烹饪中的脂肪替代品,目前已经在好几种哺乳动物身上成功测试了。

乔恩开始对此感到不安。

朱迪:我必须告诉各位,产品还是有以下副作用的……乔恩不寒而栗地意识到——乔恩(画外):我余生可能就成这样了。

朱迪总算读完了一长串副作用。

朱迪:最后,少数使用者曾出现过中毒性休克症状,并接受了短期住院治疗。

她重新露出灿烂的笑容。

朱迪(继续):大家畅所欲言。

乔恩突然注意到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滴答。

他感到呼吸变浅。

乔恩盯着挂钟,其他人都在疯狂地提出想法。

他仿佛感觉到自己的脑细胞都在死亡。

佩吉:零脂油。

朱迪:我喜欢!

金:无脂油。

乔恩:这不是和她说的一样嘛。

金(自我辩护):我换了个词。

朱迪(看了眼乔恩):没关系,金,谢谢你。

佩吉:美国梦。

金:自由梦。

托德:营养油。

朱迪:还不错,托德。

终于,乔恩插话了,他声音洪亮、热情洋溢。

乔恩:有了,有了,我想到最贴切的了!

大家都满怀期待地望着他。

他一字一顿地说:乔恩(画外):“月半替身。

”外景,中城街道,夜晚,1990年沿着繁忙的人行道,迈克和乔恩向地铁走去。

高峰时段,街上车流滚滚。

迈克怒不可遏。

迈克:月半替身?

乔恩:我开玩笑的。

迈克:一点儿不好笑。

乔恩:可能你觉得不好笑,但……迈克:你可是我推荐的,乔恩,我以我的名誉做的担保。

乔恩:那就告诉他们我中风了。

迈克(气炸了):这一点也不好玩儿!

乔恩闭上嘴,对他的反应感到惊讶。

迈克停下脚步,转身面向乔恩。

迈克(继续):这是我的生活!

乔恩:这不是你的生活,只是广告宣传而已。

这不过是想方设法让人掏钱购买他们不需要的垃圾。

迈克: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乔恩:我不明白你怎么把这种事看得这么严重。

迈克:因为人家付我钱了。

乔恩:钱代表不了一切。

迈克:但赚钱也没错。

乔恩:你确定吗?

迈克:那你又在做什么高尚的事?

乔恩:我在搞艺术创作。

迈克:难道这世界就那么需要有更多艺术?

乔恩:其实是啊,至少我没有帮着谁为虎作伥……迈克:你别自以为是了,乔恩。

你不过就是坐在客厅里写个音乐剧,又不是在拯救热带雨林!

乔恩:天啊,我真希望能像你一样,整天想着开名车、穿名牌、住有门卫的公寓。

迈克:我想要这些有什么错吗?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一样地选择,拥有你视为理所当然的那些东西。

乔恩:比如什么?

迈克:比如和你爱的人一起生活。

我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你却不把这当回事。

乔恩:那你就去争取啊,谁还拦着你!

迈克:谁还拦着我?

杰西·赫尔姆斯和“道德多数派”,还有这个国家的管理者们。

他们不让我结婚,不让我有小孩。

我们有一半朋友都快去见死神了,另一半生怕接下来就轮到自己。

所以,乔恩,抱歉我买了名车,抱歉我的公寓里有中央供暖,抱歉我想把握住时间,好好享受这一切。

(停下来)我得走了。

他朝反方向走去。

乔恩:你不坐地铁吗?

迈克:我宁愿自己走路。

乔恩:迈克,迈克……但迈克只顾往前走,他消失在人群中。

乔恩又听到了滴答、滴答、滴答声。

内景,乔恩公寓,夜晚,1990年乔恩回到家听见电话响。

他拿起电话。

内景,罗莎·史蒂文斯办公室,夜晚,1990年罗莎·史蒂文斯(50多岁,显得老派、泼辣)坐在凌乱的办公桌前,抽着烟和乔恩通电话。

罗莎(在打电话):乔尼,亲爱的,我是罗莎。

镜头在乔恩和罗莎之间切换。

乔恩(在打电话,目瞪口呆):罗莎·史蒂文斯?

罗莎(在打电话):盼着明天早点来吗?

乔恩(在打电话):明天?

试演!

你还记得有试演?

罗莎(在打电话):记得?

什么话,我邀请了城里所有制作人。

你可得卖力演啊!

乔恩很开心,同时也感到压力。

乔恩(在打电话):当然,演出……绝对会很精彩。

罗莎(在打电话):咱们看看你这部音乐剧能否掀起一场竞价战吧,你说呢?

乔恩(在打电话):肯定可以,没问题。

罗莎(在打电话):好嘞,孩子。

(对助手喊)帮我打给哈尔·普林斯。

乔恩(在打电话):罗莎?

她挂了。

乔恩放下电话,深吸一口气,有了新的决心。

内景,乔恩公寓,夜晚,1990年乔恩开工前做了一系列准备。

乔恩拿起一个垃圾袋,满屋子捡垃圾。

乔恩清理猫砂盆,将衬衫拉到鼻子上挡住气味。

乔恩(对猫说):真抱歉。

乔恩用吸尘器擦地。

乔恩将磨好的新鲜咖啡倒入咖啡机。

乔恩站在洗手间里,翻阅维密的产品目录。

猫把头探进来,乔恩愧疚地放下目录,走出去。

乔恩(继续):哦哦,我知道了。

乔恩按下开关,他的苹果电脑活了起来。

乔恩轻敲键盘。

乔恩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

内景,乔恩公寓,稍晚,1990年焕然一新的客厅中,乔恩坐在电脑键盘前。

他深吸一口气集中注意力,双手悬在键盘上,准备开工。

这时,突然停电了。

内景,乔恩公寓,稍晚,1990年乔恩站在漆黑的屋里,慌了神,用恩求的语气打电话,电话另一头响起一名男子的声音。

乔恩(在打电话):你们怎么不先打电话通知我欠缴电费,然后再断我的电?

现在这叫什么事啊?

男子声音:先生,我之前解释过,已经给你寄过缴费通知了。

乔恩(在打电话):你不懂,我有一个试演,12小时后我就要公开展示我的音乐剧了!

男子声音:先生——乔恩(在打电话):我现在就可以在电话上缴费,我的信用卡就在手边。

男子声音:收费部门夜里不办公。

乔恩(在打电话,情绪失控):那我该怎么办?

男子声音(停顿):先生,我已经说了,请打电话给——乔恩挂上电话,犹豫了一下,拨了另一个号码。

电话响了两声后,苏珊的室友贝丝接了起来。

我们听到电话另一端贝丝的声音。

贝丝:喂?

乔恩(在打电话,尽量显出魅力):嘿,贝丝。

你好呀,我是乔恩。

贝丝(声音冷淡):你好,乔恩。

乔恩(在打电话):苏珊在吗?

贝丝:她不想跟你说话,乔恩。

乔恩不能怪她。

乔恩(在打电话):你能帮我转告她吗?

贝丝:说吧。

乔恩(在打电话):我想提醒她一下,明天我的音乐剧就要试演了。

我知道我没资格要求她,但是……我真心希望她能到场。

贝丝(停顿):我会转告她的。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伴随着强劲的鼓点和紧张的贝斯,响起《游泳》的前奏。

乔恩坐在钢琴前,对着麦克风说话。

乔恩:就是这样。

我投入大把青春创作的音乐剧马上就要公演了,纽约所有的制作人都会到场。

但剧中最重要的那首歌,我还没有动笔写出一个音符或一句歌词。

我家断电了。

我最好的朋友生气不理我了。

我女朋友也拒绝跟我讲话。

我唯一能想到做的事就是去游泳。

内景,基督教青年会更衣室,夜晚,1990年乔恩边听随身听边在潮湿、肌脏的更衣室里换衣服,周围还有五六个同样在更衣的男子。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乔恩(画外):我讨厌我这个更衣室,苏珊为什么不接我电话?

汗味儿、潮气、回声、浊气、地狱、说唱……他脱下上衣,撞上储物柜门,调高随身听的音量。

乔恩(画外):开大音量,又热又潮、大汗淋漓。

内景,基督教青年会泳池,几分钟后,1990年乔恩站在池边,戴上泳帽——几个泳者在绕圈游。

乔恩(画外):水怎么样?

伸展拉伸,对泳镜吐点儿口水。

他朝泳镜上吐了一口。

乔恩(画外):视线模糊,他戴上泳镜,一只脚伸到水里。

乔恩(画外):试试水温,做好跳水准备,冷水就要刺激皮肤,准备承受那疼痛,疼痛……他跳进泳池。

内景,基督教青年会泳池,几分钟后,1990年他以极快的速度游了几圈。

乔恩(画外):一、二、三,换口气,七。

他换气时,视线模糊地看到一个女子(30多岁)站在池边。

乔恩(画外):看那个女孩——一、二、三,换口气。

肌肤光滑柔软——二、三,换口气——十三。

长腿、棕色皮肤、头发湿漉漉。

哇,还有湿发。

罗莎到底有没有听我的录音带?

打水、伸展、手臂不停划水。

看着手,伸直脚。

湿发,放轻松,这家伙太慢了——十四。

我能游到四十米吗?

太慢了。

他游得尽可能快,身体处在疲惫的边缘。

他的视线愈发模糊,每隔几秒他就浮出水面呼吸。

在光的幻影下,池边的女孩似乎变成了苏珊,然后又变了回来,之后又成了苏珊,如此反复。

乔恩(画外):碰到他脚后跟了,快起开!

接我电话!

红绿色条纹——五十米——六十米。

她看起来好像苏珊。

她知道我看她吗?

——苏珊很漂亮。

乔恩游得太猛了。

乔恩(画外):一、二、三,换口气,十七。

肌肤光滑柔软——二、三,换口气——二十九。

长腿、棕色皮肤、头发湿漉漉。

哇,还有湿发。

全都发泄出来,别多想。

压低肩膀,慢慢来。

别太用力。

找准起始动作。

手指、肩膀、肘部都不对。

三十六——背部,对,再低一点——三十九——四十。

他游完第四十圈后停下来,精疲力竭、全身空虚。

他完全放松,任由身体下沉。

沉到底时,他注意到池底瓷砖上的线条开始移动、变得模糊、分散开来,之后又缓缓重组成一个乐谱。

音符开始出现在谱子上,这就是他要的歌。

乔恩(画外):啊啊啊。

乔恩(画外):向前漂移,穿过水流。

克蕾莎(画外):醒悟过来吧。

乔恩(画外):躲闪逃避。

罗杰(画外):醒悟过来吧。

克蕾莎(画外):醒悟过来吧。

乔恩(画外):我在翱翔。

融入水中。

克蕾莎(画外):你来当骑士。

罗杰(画外):你在广播上。

乔恩(画外):躲闪逃避。

罗杰(画外):我在地铁里。

克蕾莎(画外):我来做女王。

乔恩浮到水面上,跳出泳池,快步走向更衣室。

音乐继续——内景,乔恩公寓,夜晚,1990年乔恩坐在漆黑的屋里,桌上的手电是唯一的光源。

他在音乐稿纸上奋笔疾书。

内景,排练室,白天,1990年排练室已经布置好了——里面摆满了折叠椅和乐谱架。

乔恩站在空荡荡的屋子里焦急地等待着,手里拿着他刚刚写好的新歌乐谱。

乔恩(画外):演出就要开始了,现场却空无一人。

演出就要开始了,我却盯着60张空着的折叠椅。

克蕾莎走进来。

乔恩(毫无兴致):谢谢。

克蕾莎:30岁还很年轻呢。

乔恩:到现在都没人来。

克蕾莎:还不到9点呢。

演出10点才开始。

乔恩笑了,意识到来早了,他松了口气。

乔恩:你能读谱吗?

他把新歌乐谱递给她。

乔恩(画外):观众开始慢慢地,奇迹般地不断出现。

内景,排练室,稍晚,1990年乔恩拥抱母亲纳恩。

他父亲阿尔拿着她的外套。

十几名观众已经就座。

克蕾莎:嘿,天才男孩!

乔恩(画外):跟你说,我这周日可就满30岁了。

克蕾莎:哦,那祝你生日快乐!

阿尔:真棒,看看这场地,太棒了!

乔恩:爸,这只是间排练室。

阿尔:这可是百老汇的排练室啊,真像那么回事!

纳恩:我们真为你高兴!

阿尔(压低声音):这次演出有你的酬劳吗?

乔恩:没有。

阿尔:下次会有的。

阿尔看到第二排有空座,上面还写着“预留”。

他想去坐下。

乔恩:其实那个座是留给别人的。

纳恩(看了眼阿尔):你开心了吗?

乔恩指了指空荡荡的房间。

乔恩:其他位子随便坐。

内景,排练室,稍晚,1990年有一半座位已经有人坐了,排练室里一片喋喋不休,大家都满怀期待。

迈克走到乔恩面前。

上次两人不欢而散,他们都有些惴惴不安。

迈克:来的人真不少。

乔恩:大多都是朋友。

迈克(嘲讽):真是场噩梦。

乔恩(微笑,停顿):谢谢你……能来捧场。

迈克:纵有千军万马,我也会来,乔恩。

迈克坐下时,乔恩瞥了一眼预留的位置,仍然是空的。

他看了下表。

内景,排练室,稍晚,1990年快满场了。

罗莎·史蒂文斯走进屋来,环顾四周,乔恩看着她向一个路人甲走去。

罗莎:乔纳森,你还好吗?

那个人困惑地转过身来,乔恩连忙过去救场。

乔恩:罗莎,我是乔恩·拉森。

罗莎(故作潇洒):他从这儿冒出来了,我正想见你。

你紧张吗?

千万别紧张。

乔恩:我是有点儿紧张。

罗莎:你当然会紧张。

你的音乐剧首场公演嘛。

这就好比在时代广场上做肠镜检查。

只不过肠镜检查最糟也就是查出癌症,但音乐剧呢,糟糕的话就被毙了。

内景,排练室,稍晚,1990年已经满场了。

乔恩站在房间一侧,焦急地从门口瞥了一眼那张仍旧空着的预留座位。

艾拉走过来。

艾拉:不能再等了,都晚了一刻钟了。

乔恩终于点点头。

艾拉把一只手搭到他肩上。

艾拉(继续):祝你演出成功!

艾拉取下座位上的预留标志,坐了下来。

乔恩终于接受苏珊不会来了。

他环视满屋的观众,鼓起勇气来讲话。

乔恩:各位早上好。

欢迎大家!

我是乔纳森·拉森。

迈克带头鼓掌,其他观众也都拍起手来。

乔恩(继续):你们太客气啦,不必这样。

谢谢诸位一早能来捧场——门开了,乔恩转头,希望看到苏珊。

来人竟是斯蒂芬·桑德海姆。

他微微低着头走到后排座位上。

乔恩花了点时间才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乔恩(继续):如我所说,再次感谢大家到来。

今天要演我创作的音乐剧《傲慢》。

我写这部剧已经花了……有段时间了。

非常希望大家能喜欢它。

乔恩在前排坐下,响起一阵掌声。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坐在钢琴旁。

乔恩: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我在恍惚中度过。

内景,排练室,白天,1990年乔恩观看演出的近景。

他面无表情,显得难以捉摸。

乔恩(画外):接着,克蕾莎走上前,演唱我的新歌,它问世还不到12小时。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坐在钢琴旁。

克蕾莎走到舞台边上的麦克风前。

乔恩:我闭上双眼,打起精神,屏住呼吸。

内景,排练室,白天,1990年我们从后面看到克蕾莎的身影。

她把谱架摆到台下的麦克风前,这和她在1992年音乐会上的动作如出一辙。

乔恩(画外):但当我静开眼时,眼前看到的却不是克蕾莎。

乔恩静开眼睛,镜头反打,我们看到——外景,屋顶,夜晚,1990年苏珊站在屋顶上,乔恩坐在折叠椅上,看着她唱《醒悟过来吧》。

苏珊:你在广播上,我在地铁中。

信号减弱,连接不上。

我终于开心靡,我愿为你赴汤蹈火。

但就在我放声歌唱时,你却关闭了音量。

醒悟过来吧,处处设防于事无补,这你也明白,至少你曾明白过。

不要忘记,刚开始时,有的只是你和我,只是我和你。

内景,排练室,白天,1990年排练中,克蕾莎在唱歌。

克蕾莎:我强颜欢笑,我们表演得惟妙惟肖。

这个年代,爱情已成明日黄花。

又怎能期待它茁壮成长?

你来当骑士,我来做女王。

可今晚我所收获的,只有静电干扰下的屏幕。

外景,屋顶,夜晚,1990年苏珊在唱歌。

苏珊:醒悟过来吧,假若你只是屏幕上空洞的图像,悬而未决倒也无妨。

宝贝,真实起来吧,你可以重新去感受的。

你不需要音乐盒的旋律,就能领会我的心意。

内景,排练室,白天,1990年克蕾莎在唱。

克蕾莎:在我深邃的双眸中,你看到了什么?

在我深深的叹息中,请你听我诉说。

苏珊和克蕾莎唱出和声,镜头在排练室和屋顶间切换。

克蕾莎和苏珊:让音乐从内心释放出来,五官全部调动起来去感受,醒悟过来吧,醒悟过来吧,醒悟过来吧,宝贝,回来吧,变得鲜活。

内景,排练室,白天,1990年排练室内掌声雷动,乔恩望见前面克蕾莎正在鞠躬致意。

乔恩对这首歌引发的热烈反响欣然一笑。

同时他也情不自禁地感到一阵苦楚和遗撼。

内景,乔恩公寓,稍晚,1990年乔恩来回踱步,盯着电话,等着电话铃响。

铃一响,他马上接起电话。

乔恩(在打电话):喂?

内景,罗莎·史蒂文斯办公室,接前景,1990年罗莎坐在办公桌前通电话。

罗莎(在打电话):嘿,亲爱的,我是罗莎。

镜头在两人间切换。

乔恩松了口气。

乔恩(在打电话):谢谢你能来电。

罗莎(在打电话):你给我留言都有六条了。

乔恩(在打电话):有什么消息了吗?

罗莎(在打电话):亲爱的,大家都对你赞不绝口,我的电话响个不停。

乔恩(在打电话):哇,太好了!

这真是大好消息。

罗莎(在打电话):每个人都跟我说:“好一个乔纳森·拉森!

我等不及要看他接下来的作品呢。

”乔恩(在打电话):你说“接下来的作品”是什么意思?

《傲慢》呢?

罗莎表现得就像他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一样,就像15个小时前她根本没预测过会有竞价似的。

罗莎(在打电话):我一直跟你说这部剧很难推销,对百老汇来说太文艺了。

游客不可能掏50美元,来看关于宇宙飞船和机器人的剧。

乔恩(在打电话):呃……这部剧的主题并不是这个呀。

罗莎(在打电话):这我当然知道,乔纳森。

但制作人只关心能否盈利这一件事。

乔恩(在打电话):那么非百老汇的剧院呢?

罗莎(在打电话):对那些剧院来说这部剧成本太高了。

需要的演员太多,还得加上特效……罗莎把手放在电话上,呼叫助手。

罗莎(在打电话,继续):告诉他我马上就来。

(和乔恩说)亲爱的,我得走了。

祝贺你,演出非常精彩。

乔恩(在打电话):可我现在该怎么办呢?

罗莎皱起眉头,被这个问题搞糊涂了——这不是显而易见吗?

罗莎(在打电话):你着手写下一部剧,写完了就再写新的,一部接一部地写。

当剧作家就是这样,要不断写下去。

你得一直产出新作,希望终有一部作品能打响。

(稍顿)听着,我在这个圈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给你点小建议吧,下次尽量写你熟悉的主题。

乔恩环顾他这间又小又脏的公寓,这就是他所熟悉的世界。

内景,迈克办公室,白天,1990年办公室显得多少有些局促。

迈克站在办公桌旁打电话。

迈克(在打电话):要不然我们再等等,看看下周有什么情况。

乔恩走进来。

乔恩:我需要一份工作!

我要跟焦点小组的那位女士道歉。

我对天发誓,我再不抨击销售行业了。

迈克(在打电话):我一会儿再打给你。

迈克把电话挂上。

乔恩:我想要跟你一样的工作和生活。

我也想要宝马车,要带门卫的公寓,这一切我都想要。

迈克:你这是怎么了?

乔恩:我花了八年时间,才写出一部永远不会公演的音乐剧!

迈克:别乱说了,今天上午的演出精彩极了!

乔恩:显然还不够精彩。

(稍顿)迈克,我不可能从头再来。

不可能再做五年服务员,再花五年写没人看的东西,而百老汇却不断制作着毫无原创性的大型音乐剧。

这对全社会没有任何意义!

迈克耐心地让他继续说下去。

他说完,迈克平静地回答。

迈克:你说完了?

乔恩:还没有——迈克(打断他):音乐剧的试演非常成功!

乔恩,你要是放弃自己的才华就太可惜了。

乔恩:你不就放弃了嘛。

迈克:拜托,我就是个二流演员,你知道纽约有多少二流演员吗?

可你知道世界上有几个乔纳森·拉森吗?

就你一个。

乔恩:我不能再浪费时间了,迈克。

再过两天我就30岁了。

迈克:所以呢?

乔恩:斯蒂芬·桑德海姆在百老汇上演第一部剧时才27岁。

迈克:你又不是斯蒂芬·桑德海姆,你再等等……乔恩开始绝望地说。

乔恩:我不能一直等下去,浪费我的人生。

迈克:我理解你。

乔恩:不,你不理解,我没时间了。

迈克(面带嘲讽):你还有的是时间。

乔恩:你懂什么!

迈克(平静地说):我得了艾滋病。

令人窒息的沉默。

乔恩:你说什么?

(迈克一言不发)你多久前知道的?

迈克:就几天前。

(稍顿)谁晓得,也许我是少数幸运者,还能活上一年或许更久。

(恬淡地笑)所以,我应该更知道“没时间”意味着什么。

乔恩站在那里,震惊得发蒙,他再次听见倒计时的滴答声。

乔恩: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迈克看了他一眼,乔恩明白过来,他感到一阵恶心。

乔恩:你想告诉我来着。

迈克的电话响了,是助手打来的。

迈克助手:吉尔·克莱默来电,在第二线。

迈克清清嗓子。

迈克:我得接这个电话。

乔恩:迈克——迈克:我现在不想谈论这个,拜托。

乔恩虚弱地点点头。

迈克打起精神,拿起电话。

乔恩转身出门……内景,电梯,白天,1990年乔恩站在拥挤的电梯里,周围的员工有说有笑。

滴答声越来越响。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坐在钢琴旁,沉默而惊。

终于——乔恩:我回想起认识迈克的那天。

内景,电梯,几分钟后,1990年乔恩站在那里,听着滴答声。

乔恩(画外):那是22年前,野外露营的第一天,我们俩当时才8岁。

我想起高中时我们俩一起参加演出。

乔恩听见别的声音——内景,迈克办公室,白天,闪回,1990年几天前,迈克站在办公室里,凝视窗外,他把电话听筒从耳边拿开。

刚刚听到的消息犹如晴天雳。

他开始唱《真实的人生》。

迈克:这是真实的人生吗?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在麦克风前讲话。

乔恩:我回想起那年夏天,我们两家都决定搬到科德角的小镇上,彼此相距仅1.6公里。

我们俩每晚都去海滩,畅谈人生大计,一直聊到凌晨三点。

我们设想有一天一同搬到大城市里,租廉价公寓住,等着才华被发掘,然后改变世界……外景,中城电话亭,几分钟后,1990年乔恩站在电话亭中,听筒放在耳边,听着电话另一头的留言提示。

苏珊的声音(电话里):嘿,这是苏珊、贝丝、戈登以及莫妮克的电话。

外景,中城街道,接前景,1990年乔恩步履沉重走在第五大道上。

天色渐暗,昼夜交替。

乔恩(画外):我回想起大一暑假,我们俩在肯尼迪防波堤上抽烟,迈克告诉我他是同性恋。

迈克(画外):这是真实的人生吗?

这是真实的人生吗?

这是真实的人生吗?

外景,中央公园,几分钟后,1990年乔恩进入公园,越走越快。

滴答声变得难以忍受。

乔恩(画外):我回想起我们好多朋友,回想起他们的葬礼。

快切至:内景,医院,夜晚,闪回,1990年乔恩坐在走廊里。

两名男子(20多岁)站在一间病房外。

其中一个哭得死去活来,另一个试着安慰他。

乔恩(画外):我回想起他们的父母,还不满50岁就要为自己的孩子念悼词。

迈克(画外):这是真实的人生吗?

这是真实的人生吗?

外景,中央公园,傍晚,1990年乔恩越走越快。

乔恩(画外):我想起他们,也想起了迈克。

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跑了起来……乔恩跑起来。

公园里几乎空无一人了。

外景,中央公园大草坪,几分钟后,1990年乔恩一路跑到大草坪。

乔恩(画外):我跑过池塘,跑过旋转木马……迈克(画外):这是真实的人生吗?

滴答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快。

这声音经久不衰、难以平息。

乔恩奔跑着穿过空旷的绿地,他泪流满面。

迈克的歌声绕耳不绝。

乔恩(画外):滴答声太响了,吵得我什么也听不见。

我的心狂跳不已,似乎要冲口而出!

狂风呼啸着卷过树林,天色越来越暗,我想让它停下来,想让一切都停下来!

迈克(画外):这是真实的人生吗?

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乔恩的余光突然扫到了什么。

他停下来,歌声也止住了。

数十只海鸥栖身在附近一座小山上,仿佛在注视着乔恩。

乔恩站在那儿望向它们。

鸟儿振翅齐飞,腾空而起。

乔恩的目光跟随着它们落到一百码外。

德拉科特剧院优雅地立在那里。

外景,中央公园,几分钟后,夜晚,1990年乔恩站在剧院外,滴答声有增无减。

他看到拴着铁链的栅栏后有一架排练用的钢琴,琴上盖着防水布。

他开始翻越栅栏。

外景,德拉科特剧院,几分钟后,1990年乔恩环顾四周,看到四下无人,他小心翼翼地掀开琴上的防水布。

他在凳子上坐下,双手放在琴键上。

滴答声一下子停了下来,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他略显迟疑地弹唱起《为什么》,越唱越动情。

乔恩:我九岁时,迈克和我,参加基督教青年会的才艺演出。

随着他的歌声,镜头开始与他回忆的闪回片段交叉剪切。

内景,基督教青年会演出后台,白天,闪回,1969年乔恩和迈克小时候(两人都是9岁)。

他俩正在傻傻地练习才艺展示。

一旁还有别的小孩在练习,有老师监督着。

乔恩(画外):早上九点我们就到楼梯旁排练。

迈克五音不全,但我说“没关系”。

我们唱起《黄鹂鸟》《一起放风筝》,一遍又一遍地唱,直到唱对为止。

内景,基督教青年会演出舞台,白天,闪回,1969年小乔恩和小迈克与其他孩子一同鞠躬。

乔恩(画外):我们走出基督教青年会时,午后三点的骄阳晒干了草地。

我心想,嘿,这样度过一天真美好。

嘿,这样度过一天真美好。

此时此地,我立下誓言,一辈子都要这么度过。

外景,德拉科特剧院,夜晚,1990年乔恩弹奏钢琴。

乔恩:我十六岁时,迈克和我,在白原市高中,扮演《西区故事》中的角色。

内景,高中体育馆,白天,闪回,1976年青年乔恩和迈克(两人都是16岁)穿着演出服,和一群高中生一起排练《西区故事》。

每个人都非常专注、认真、投入。

乔恩:下午三点我们到体育馆集合。

迈克演医生,没有歌可唱,正合他胃口。

我们唱起“我口袋里有枚火箭”“喷气机帮今晚要出风头”,一遍又一遍地唱,直到唱对为止。

外景,德拉科特剧院,夜晚,1990年乔恩弹奏钢琴。

乔恩:我们出来时,累得精疲力竭,晚上九点的星月照亮了归途。

内景,高中体育馆,白天,闪回,1976年青年乔恩和迈克同大家一起排练如何谢幕。

乔恩:我心想,嘿,这样度过一天真美好。

嘿,这样度过一天真美好。

外景,德拉科特剧院,夜晚,1990年乔恩弹奏钢琴。

乔恩:我曾发过誓,如今却怀疑,能否一辈子都这么度过。

毕竟时间不等人,又怎能虚度光阴。

有人说趁时光尚在,好好享受吧。

我很害怕,也许是时候放弃梦想了。

我29岁了,迈克和我,住在纽约苏荷区西边。

早上九点我写一两句词曲,迈克在麦迪逊大道上唱他的歌。

我唱起“醒悟过来吧,处处设防于事无补”,一遍又一遍地唱,一遍一遍又一遍,直到唱对为止。

当我唱完B小调或A调时,傍晚五点,餐馆来电,我马上就出发。

此时此地,我立下誓言,一辈子都要这么度过。

一辈子都要这么度过。

乔恩弹唱完,天上泻下瓢泼大雨。

内景,迈克公寓,夜晚,1990年麦克打开门,乔恩湿淋淋地站在那儿。

乔恩:我保证,接下来不管怎样,我都会陪着你。

有个支援团体叫“知心朋友”。

我问过,他们明早有个聚会——迈克:你看上去好狼狈啊。

乔恩(不予否认):我冻坏了。

迈克(笑着开门):快进来吧。

乔恩上前一步,张开双臂一把抱住迈克。

他们站在大门口,紧紧搂抱着。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弹奏钢琴。

乔恩:星期天晚上。

我三十而立了。

内景,乔恩公寓,夜晚,1990年乔恩跪在客厅地板上,整理着几十张纸片,我们看不出来这是些什么纸片。

电话铃响,来了一条语音消息。

乔恩(画外):请留言。

桑德海姆(画外):乔恩吗?

我是斯蒂芬·桑德海姆。

罗莎给了我这个号码,希望你别介意……(乔恩呆在那里)那天我们没找到机会交谈,我就想告诉你,演出真的很棒,恭喜恭喜!

你有兴趣的话,我很想约你出来谈谈这部剧,别有压力。

乔恩笑了——难道他会没兴趣吗?

桑德海姆(画外):重点是,这部剧是上乘佳作,极有潜力。

你也非常有潜力。

我之后再跟你细说我的想法。

为自己骄傲吧!

乔恩转身离开时,我们看清地上的纸片是他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十几页,上面写满了问题:“恐惧还是挚爱?

”“为什么要追随那些不懂指引的领导人?

”等等。

内景,月舞餐馆,夜晚,1990年餐馆门口挂着打烊的牌子,里面挤满了乔恩的十多位朋友。

乔恩和卡罗琳挤在一起。

卡罗琳:听说你不打算走了,我心里有那么一小点,一丁点的窃喜。

乔恩:要是每个星期天早上见不到你,我会有失落感的。

卡罗琳:我跟弗雷迪说了,他对你的经纪人很生气。

乔恩:他情况怎么样?

卡罗琳:他应该很快就能回家了。

乔恩看到苏珊站在锁着的门口,她冲他莞尔一笑,乔恩也回给她一个微笑。

外景,月舞餐馆,几分钟后,1990年乔恩打开门,出去见苏珊。

乔恩:我不知道你——苏珊:我也不知道你是否想让我来这儿。

乔恩:你能来我很高兴。

苏珊:演出顺利吗?

苏珊(继续):有人出资吗?

他摇摇头。

苏珊(继续):抱歉。

他耸耸肩——有什么法子呢?

苏珊(继续):我本来很想去看的,但是……乔恩:我理解。

苏珊: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乔恩:准备着手写下一部剧。

苏珊(停顿):我决定接受那份工作了。

乔恩:我为你感到欣慰。

漫长的停顿。

苏珊趁他们还没有动感情之前,把礼物递给乔恩。

苏珊:生日快乐!

他拆开礼物——是几天前他在思存书店没买成的那个精美的乐谱本。

苏珊笑笑。

苏珊(继续):用来写你的下一部剧吧。

你有构想了吗?

乔恩(摇摇头):只有很多疑问。

苏珊:这似乎就是很好的开端。

(稍顿)再见,乔纳森。

苏珊转身离去。

乔恩站在那儿,望着她远去的背影。

同时,我们听到苏珊的声音。

外景,纽约剧院试演,夜晚,1992年他的下一部音乐剧是《倒数时刻》。

之后,他又重新修改此前搁置的作品《吉屋出租》。

这部剧在百老汇上演了十二年之久,改变了音乐剧的定义,创新了演唱模式,拓展了故事主题。

但乔纳森没能亲眼看到这些。

演出最后一次彩排的前夜,他因突发性主动脉瘤过世,时年三十五岁……马上就要开演了,一些踩点来的观众走进剧院。

苏珊(画外):他还有很多疑问待解。

跟着观众,我们看到剧院门口张贴的宣传单:“《倒数时刻》,乔纳森·拉森的摇滚独白。

1992年12月14日,仅演一晚。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开始在钢琴上弹唱《行胜于言》。

镜头第一次给到台下的观众。

乔恩:为什么我们要玩火?

为什么让指尖从火焰上掠过?

为什么把手放在火炉上?

我们明知烫一下会很疼。

为什么我们要拒绝挂一盏路灯,让街道不再险象送生?

为什么总要等到意外发生,我们才能看清真相?

牢笼还是翅膀,你选哪一个?

问问飞鸟吧。

恐惧还是挚爱,宝贝?

不用回答,行胜于言。

为什么我们仍要费力做到最好?

即便明知得过且过也能获益。

为什么我们仍要点头称是?

乔恩和罗杰:即便明知——罗杰:老板其实大错特错。

透过舞台灯光,乔恩看到负责焦点小组的朱迪和前歌手斯科特陶醉在音乐中。

乔恩:为什么我们仍要披荆斩棘?

即便明知前人走过的老路很安全,乔恩看见艾拉·韦茨曼。

乔恩和克蕾莎:看起来也很迷人。

乔恩看见他父母手牵着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克蕾莎:人生旅途上,我们怎样才能不灰心丧志,不卷入争斗?

乔恩:牢笼还是翅膀,你选哪一个?

问问飞鸟吧。

罗杰和克蕾莎:牢笼还是翅膀啊?

乔恩看到迈克几乎和他的父母一样自豪,身体健康,精神良好,与男朋友大卫(30多岁)手牵手。

乔恩、罗杰和克蕾莎:恐惧还是挚爱,宝贝?

不用答出来。

乔恩:行动胜于言语。

罗杰和克蕾莎:远远胜于,远远胜于……我们看到更多的观众,包括弗雷迪、卡罗琳、斯蒂芬·桑德海姆,还有参演《傲慢》的一众演员,比如克里斯汀、杰拉德、丹妮娅、劳拉。

就连罗莎都来了。

乔恩(继续):怎样才能唤醒一整代人?

乔恩、罗杰和克蕾莎:怎么才能让人展翅翱翔?

乔恩:我们再不觉醒去改善国家,就只能落于人后却不明其理。

乔恩:为什么呢?

罗杰和克蕾莎:为什么呢?

乔恩张望到台下那个空位,座上贴着“预留给苏珊·威尔逊”的牌子。

她不会来了,乔恩在接受这个现实。

克蕾莎:为什么我们要与爱人厮守?

即便心里明知彼此并不相配。

为什么我们宁愿——乔恩、罗杰和克蕾莎:备受折磨,也不愿独自入睡?

乔恩:为什么我们要追随那些不懂指引的领导人?

罗杰:为什么非要发生灾难,才会产生变革?

罗杰和克蕾莎:假若我们如此自由,告诉我为什么——乔恩:谁来告诉我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流血受伤?

乔恩(继续):牢笼还是翅膀,你选哪一个?

问问飞鸟吧。

罗杰和克蕾莎:牢笼还是翅膀啊?

乔恩、罗杰和克蕾莎:恐惧还是挚爱,宝贝?

不用答出来。

乔恩:行动胜于言语。

罗杰和克蕾莎:远远胜于,远远胜于,远远胜于,远远胜于……乐队停止演奏。

乔恩、罗杰、克蕾莎清唱起来。

全体:牢笼还是翅膀,你选哪一个?

乔恩:问问飞鸟吧。

就在剧院最后面,乔恩看不见的地方,站着苏珊。

她全神贯注地观看演出,内心五味杂陈。

全体:恐惧还是挚爱,宝贝?

不用答出来。

乔恩:行动远远胜于——全体:远远胜于,远远胜于——乔恩:行动远远胜于——全体:远远胜于,远远胜于——乔恩:行动远远胜于言语。

内景,月舞餐馆,稍晚,1990年灯都熄了。

乔恩站在屋子中间。

迈克举着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缓缓走来。

唐娜起身,她手中的录像机对准乔恩。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在钢琴上单手弹出一曲简简单单的《祝你生日快乐》。

内景,月舞餐馆,几分钟后,1990年迈克把蛋糕凑到乔恩眼前。

内景,剧院,夜晚,1992年乔恩弹奏完《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但他省掉了最后一个音符,留下一个未决的乐句。

内景,月舞餐馆,几分钟后,1990年万籁无声,烛光摇曳。

迈克对乔恩微微一笑。

迈克:许个愿吧!

乔恩沉吟片刻。

他吸了口气,然后——黑出(全剧终)注释:注1:Jesse Helms,美国参议员,因其保守主张颇具争议。

——译者注2:order:也有“点餐”的意思。

——译者注3:Giuliani,纽约前市长,在任期间曾大力整改时代广场以吸引全球游客。

——译者注4:Grover Cleveland,美国第22任、第24任总统,是迄今唯一分开任两届的总统。

——译者

 2 ) TTB电影版,一块缺失已久的拼图

我看过外百老汇的TTB,在剧院看过国版TTB三遍,但我一直认为这里面存在一个没告知详情的缺少部分。

那就是傲慢。

音乐剧里对傲慢真就一带而过,仿佛时速300公里每小时的跑车极速而过。

而我终于在林聚聚的电影版里找到了这个MISSING PART。

为什么要强调傲慢,实际上这是TTB里最内核的东西: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勇气。

傲慢是TTB的剧中剧,但它想要表达的根本不是什么科幻题材,而是乔纳森试图告知观众自己在艺术追求过程中的内驱力。

借用狄更斯在远大前程的一句名言,我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做的彻底。

那是一种尽量忽视现实的阻力,全身心投入目标的马力,也是所有艺术家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本人作为一位艺术专业从业者对此深有感触,这也是我一直特别喜欢乔纳森拉尔森的原因之一。

这种近乎病态的追求,在外人看来似乎就是一种傲慢。

艺术家就是那种逃避现实,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疯子。

乔纳森的朋友迈克一直在内心深处抱有这样的看法,虽然他一直支持乔纳森,但他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傲慢里的核点是come to your senses这首歌。

而我最惊喜的是,林聚聚居然把Susan引入到了CTYS这首歌里。

在音乐剧里,Susan对现实的关注一直让乔纳森感到头疼,而Karessa对乔纳森的艺术赞赏又过度溢出,本质上这对矛盾在电影里没有展现出来,而且CTYS本就属于Karessa的独唱。

但通过在CTYS里引入Susan,既完美解决了三角关系的矛盾,又升华了傲慢的含义。

这是我观看多个版本TTB里头一次见到。

这个切入点特别妙,它不仅使傲慢在TTB里成为了中心点,更让这首歌成为了乔纳森对自我的审视。

有那么一刻,我觉得林聚聚是想让观众感觉乔纳森动摇了,当观众觉得乔纳森真的在反省自己对艺术的追求是不是过头了时,CTYS这首歌在观众的掌声中戛然而止。

这是一个骗局,乔纳森不是那种轻易放弃自身追求的人,CTYS所代表的含义或许是乔纳森希望自己从过去失败作品、失败生活中走出来,也或是期盼自己能在下一段艺术旅程中有所收获,我更倾向后者。

另外一部分,电影通过乔纳森记录灵感碎片的方式,逐步完善了LTW这首歌的创作过程。

这首歌对我个人而言意味太多了,每当面临重要抉择,需要鼓起勇气时,我都会听它。

我相信林聚聚也想传达这种观点,通过讲述乔纳森拉尔森的故事,传达什么是勇气,什么是信念。

如果CTYS是傲慢的核点,LTW则是TTB以及整个乔纳森拉尔森人生的核动力。

这首歌不仅代表了乔纳森自己的生活,也包含了90年代整个美国社会的现实,那是一种对病痛的恐惧与无助以及对战争阴影的挥之不去。

所以我们能从这首歌中体会到小我到大我,自下至上的普遍的迷茫。

但我们也能从中听到乔纳森的巨大鼓舞,why do we follow leader who never lead? cages or wings which do you prefer? 你能感受到词句中想要挣脱现实束缚的信念,更能感受到不甘于平凡的倔强。

还有一些想说的,我个人认为林聚聚在电影里铺了很好的一段路。

他没有试图进入音乐剧改编电影的怪圈,而是运用自己作为音乐剧作人的力量,把电影改编成了音乐剧。

我看了很多音乐电影,多是用夸张和戏剧化的视觉表现去扩展音乐剧被舞台限制的想象力。

但林聚聚一直把重心放在TTB上,放在乔纳森自己所讲述的故事上。

我i的感觉是花了两个小时看了一部新视角的TTB音乐剧。

这种模式是我第一次见,也让我感觉特别新奇。

我多么希望以后的音乐剧改编电影都由音乐剧作人来导。

特别是看了DEH的电影版后,我已对音乐剧改编电影失去信心。

最后我不想谈论太多关于乔纳森拉尔森的生平,这些都可以百度百科。

但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戏剧,尤其是RENT的成功。

TTB里对RENT的提及次数不少于TTB音乐剧对观众所进行的宣传。

所以我对电影里几句台词印象特别深,第一个是乔纳森说自己是音乐剧的未来、第二个是罗莎对乔纳森说下一部尝试写自己所熟知的事情。

你会发现,第一,RENT的确改变了百老汇音乐剧的世界,五彩斑斓,奇异服装,各个阶层的人出现在舞台上,摇滚音乐则震醒了传统音乐沉闷的世界。

它还影响了17岁的林聚聚,据他所说如果不是RENT,他不可能创作出ITH和HMT,虽然我觉得有点夸张。

第二,乔纳森的确专注于写自己熟知的事情,无论是TTB还是RENT。

有人觉得RENT太压抑了,不是死就是病,各种吸毒和玩命。

但那就是乔纳森所经历的世界,这点在TTB中已经有所展现,也正是因为他极致的体现,才造就了RENT的不凡。

结束本文前想要说一些我对这部电影不太满意的地方。

第一就是我认为电影对GREEN DRESS这首歌的处理方式太潦草了。

我不能接受这么好听、这么美丽的一首歌以这种敷衍的方式得以展现!

我明明在预告片里看到Susan穿着绿裙在天台跳舞的片段,林聚聚你为啥要剪掉这么重要的一段??

第二就是TRP这首吵架歌!

我理解林聚聚想要把现实和艺术世界隔离开的意思,一个是痛苦的争吵,一个是欢快的打情骂俏。

但这样剪辑属实割裂了吵架歌,让这首歌丰富的情节被现实的争吵抢走了位置,再加上加菲和哈金斯在这段的欢快表演,让人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吵架歌之上,这本是TTB里最特别的一首歌!

千万种改编方式,选择了最不合适的一种!

可惜!

第三就是音乐剧能让观众感受到乔纳森三十未立的焦虑,但电影版显然弱化了这个点。

可以理解为电影想要展现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傲慢被放大了以后。

但三十未立是乔纳森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化身,考虑到他从未到40岁而言,就更显得重要了。

还有一些预测,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冲着颁奖季去的。

加菲极有可能凭借TTB获得奥斯卡影帝的提名,最终获奖我也不会感觉意外。

奥斯卡最佳音乐的提名也应该拿到手了。

林聚聚首导大大超出我的预期,完全感觉不出新手,而且有大胆的创新。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音乐剧版复仇者联盟了,里面出现的百老汇名人数都数不过来,太震撼了。

最后,就像波西米亚狂想曲让大家更多了解皇后乐队一样,我希望TTB能让大家更多了解乔纳森拉尔森的故事。

当然了,他的故事也是每一个艺术家的故事。

如果各位认为我写的比较有趣,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球体人。

不是什么商业号,也不定期更新。

一旦有好电影能感触我,我一定会在上面写点东西。

 3 ) 足以让人彻夜难眠的视听效果

五星给Jonathan,给Rent,给LMM的热情,给无与伦比的Sunday,给桑德海姆的爱,给百老汇客串卡司的诚意。

最后的呈现效果,两星。

全篇如同堆砌两小时长的短视频?

预告片?

MV?

主角的一呼一吸都放大成极致亢奋的情感呈现给观众,单独拿出来看都算亮点,结果当然是全篇的高潮一波接一波,真正的高潮反而显得无力,从头到尾都热泪盈眶,只会让一切感情显得廉价。

四处安插的脱口秀独白和演唱,让人怀疑自己是在看周年纪念演唱会,对比原来本分的线性叙事,你当是在改编Company吗?

情绪渲染套路单一扁平,观众半小时就能看穿公式,接下来便是漫长的审美疲劳,还有碎片化的“评委”特写提醒您:看到这里该作泪目状了。

原作中小打小闹的笑点作为主要的情感调剂和缓冲,都被自信地删掉,更是不留片刻的空白给观众思考、喘气。

后半小时收住了,情感高潮自然而然也能来。

本就是小格局小视角的故事,撑不起两小时的情感解构,没必要强行烘托成什么emo界英雄史诗。

电影的优势在于细节捕捉和场景调度,最后氛围感却甚至不如原作的三人小舞台,更别提快把幼稚童真演出癫狂感的演员。

避重就轻的人物刻画,就差把主角是天才这件事写到脸上了,被忽视的配角命运,对比主角可有可无的奢侈烦恼,让人觉得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身边人个个是被自己才华震撼到怀孕的反应,这样的三十岁到底有什么可担忧的?

你对观众来个耸肩,我还能勉强解读为黑色喜剧。

硬是把一个独一无二的可爱灵魂,修饰成了烂大街的偶像讴歌。

Sugar不喜欢可以删干净(谢天谢地我还能在片尾听完Green green dress),十几秒的痕迹,更像是可有可无的尴尬细节。

故事本身当然是值得回味的,影片把全部的味道用力拧出来并大力发散,使得本体迅速干瘪,显得空洞低级。

这种降级式处理,值得业界研究。

我觉得我是爱这些元素的,没有男主情绪特写的幻灯片场景,我还是哭了,但我不愿参与到这场观众的鼓励表演中来。

这个作品,需要太多人和背景来配合展示,即使给高分,荣誉也不属于作品本身。

Lmm要不去做做心理咨询吧,能感受到你不由自主地混乱宣泄,而非有序的陈列,这样不好。

你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却抽不出一分一秒去冷静沉淀。

影片最超脱的一点:把我的五味杂陈观感,融入成片中几句精炼的台词“太多细节反而让我们分心对人物难以产生共鸣”“我们不如省略歌曲,观众就能在半小时内离开”,力透纸背,一口气穿破第五面墙了好吗?

如果这份自嘲是创作本意,那不拿奥奖说不过去了吧!

看似在讲Jonathan,其实是在讲LMM,这次不但配角,连主角都开始沦为导演自我感动的工具。

若想借Jonathan表达自己,大可另起炉灶自由发挥,为什么要移花接木借花献佛?

掀开缅怀的遮羞布,是赤裸裸的消费。

 4 ) 快看我发现什么了!

昨天再看ttb之前在重刷老友记!

然后就上床看了ttb我竟然发现了一模一样餐厅!

moondance diner !在老友记里就是莫妮卡失业之后要去的要带fake big boobs 的餐厅!

有人可以解释下为什么吗?

倒数时刻中Jonathan工作的餐厅

老友记中Monica工作的餐厅PS:评论区的伙伴发现蜘蛛侠MJ也在同样的餐厅打工!!

托比版蜘蛛侠

玛丽简————————分割线——————行,看完电影发现自己真的肤浅了…结尾已经没有刚开始发现Moondance diner的兴奋了留下的只有Loud than words 响起时的眼泪…愿人生不仅仅有tick tick 终究会有属于自己的爆炸瞬间"You just throughing them against the wall,and hoping against hope eventually something stikes…"

 5 ) Jonathan Larson,我永远爱你

作为拉森本人和原版音乐剧的忠实粉丝,知道LMM要拍这部戏时是非常激动的。

That's what we call legend stans legend:一位普林策+托尼双料得主致敬another.我对TTB的喜爱不亚于吉屋出租,往小了说它讲音乐人与性少数群体fear or love的抉择,往大了说它讲所有在现实内外徘徊的人之心情。

无常的生死,不得的理想,缺憾的人生,拉森用自己的经历(和幻想)与所有人共鸣。

拉森是如此的乐观:所以在被人说“That's why you‘re just a waiter”时还化用桑德海姆的Sunday写一首戏谑的悲喜曲,在破旧的公寓里怀疑人生选择时依然歌颂波西米亚生活。

Cages or wingsWhich do you prefer?Ask the birds 我想拉森作为一个普通的人类就足以感染我,更不提他的才华。

LMM给TTB贡献了什么:完整的叙事和更多细节的拉森人生是作为一部两小时电影高于舞台剧的基本义务,让Jon作为一个鲜活的艺术家而不仅仅是舞台剧里的一个角色被大家理解和喜爱;而拿出了the Jonathan Larson Project(e.g. Rhapsody)甚至未出版过的demo(e.g Swimming)放入故事脉络中也太太太让人惊喜了。

bonus还有Rent原卡和众大咖客串的Sunday,桑德海姆《星期天与乔治同游公园》原production的录影带等等,当然片尾曲拉森自己的footage虽然在网上看过无数遍还是哭惨了。

为了这些细节我大概还会反复多看几遍。

排开我对TTB发自内心的共鸣和喜爱,说说本片我不太满意的地方:为了叙事自然毁掉Green Green Dress和Therapy也太不好,Therapy甚至还没LMM自己唱得好(笑),Suger就随便哼了两下, See Her Smile好像直接消失了?

也许LMM是把TTB当音乐传记而非歌舞电影来拍吧。

排除这些缺点,还是感谢LMM把立体鲜活的Jonathan Larson搬上荧幕,让大众不再将他简单认识为早逝的‘Rent' creator,而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饱含爱与热忱的人。

PS. 本以为看本片已经哭得很惨了,又看了电影首映礼上唱One Song Glory…眼泪决堤x2

 6 ) 22. 《倒数时刻》观后小感

这是我第二次看加菲的电影,第一次是《血战钢锯岭》,值得佩服的是,加菲的精彩演绎让我看到了两个角色迥异的区别,在这部电影中,加菲演绎出来的角色一点也没有士兵道斯的影子。

①困境:“到了一定年龄,你就不再是端着餐盘的作家,你变成了一个有爱好的服务员。

” 这是男主的经验之谈,这句话同样地,也完完全全道出并预示着我现在以及未来的处境。

男主至毕业以来八年时间都在致力于完成他的第一部作品《傲慢》,然而对于艺术家来说,一开始的创作并非易事,你需要经历无数个日夜的煎熬、焦虑与自我否认,甚至会招来身边家人朋友的质疑。

为了缓解生活的焦虑,男主选择去餐厅做服务员,而这也是我即将要走的路。

金钱太重要了,它是你通往理想彼岸路上的油费。

然而理想之所以为理想,也因其不确定性让很多人无法坚持到最后。

成了,你才是“作家”,若败了,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服务员”而已。

但我希望,我的未来是一片坦途,像男主饰演的乔纳森一样,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②选择:“恐惧还是爱?

” 这是男主想要问这个世界和问自己的,现在的我毅然。

竟然成功的路上困难重重,我们是否还要坚持?

如果想要坚持的话,那么就用爱不断产出吧。

剧中制作人罗莎的话非常值得深思:“剧作家的生涯就是:连续不断地写作。

亲爱的,你得一直投稿,希望最终能有回应。

” 如果此时因为恐惧未知选择放弃,那么你就有可能成为男主发小迈克一样,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住靓房开豪车,但也最终活成大多数人的模样。

③阳光:“行动远胜于言语。

” 对于男主来说,在他第一部音乐剧完成确未能成功上演于百老汇后,他也曾想过放弃,然而在摒弃所有杂念以后,男主最后还是选择了坚持,并用爱浇灌自己的梦想。

显然,最终他获得了胜利。

而此刻的我,也选择重走男主走过的坎途。

成功哪有那么容易的,坚持才能荣获胜利,话糙理不糙。

想要亲手摘取果实,春天播种时就应当用心去培育。

所以啊,还愣着干什么,用男主歌词里的一句话共勉吧:“我们为何要努力做到最好,即使凑合过也会有收获。

是恐惧还是爱,宝贝,别说出答案,行动远胜于言语。

 7 ) 飞鸟和我都知道了答案

记录读后感之前,我想花点时间翻译一下片尾曲,因为歌词已经淋漓尽致的诠释了这部电影的精神内涵。

why do we play with fire? 我们为何玩火?

why do we run our finger through the flame? 我们为何让指尖穿越火焰?

why do we leave our hand on the stove, although we know we are in for some pain? 即使明知这是自寻痛苦,我们为何将手置于炉火之上?

oh, why do we refuse to hang a light when the streets are dangerous? 噢,为何我们拒绝在充满危险的街道上点亮灯火?

why does it take an accident before the truth gets through to us? 为何我们总要在发生事故之后才看清真相?

cages or wings, which do you prefer? ask the birds 牢笼或是羽翼,你更喜欢哪个?

去问飞鸟吧fear or love, baby, don't say the answer 恐惧或是爱,亲爱的,别说出答案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行动胜于言语why should we try to be our best when we can just get by and still gain?当凑合过也会有收获时,我们为何要努力做到最好?

why do we nod our heads, although we know, the boss is wrong as rain?当即使知道老板大错特错时,我们为何还是点头同意?

why should we brazil a trail, when the well-worn path seems safe and so inviting? 当前人踏出的路看起来安全又诱人时,我们为何还去披荆斩棘?

how are we travel can we see the dismay and keep from fighting? 当我们冒险时,如何看清未知险阻且避免战斗?

cages or wings, which do you prefer? ask the birds 牢笼或是羽翼,你更喜欢哪个?

去问飞鸟吧fear or love, baby, don't say the answer 恐惧或是爱,亲爱的,别说出答案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行动胜于言语what does it take to wake up a generation? 唤醒一代人要付出何等代价?

how can you make someone take off and fly? 要如何让一个人腾空飞翔?

if we don't wake up and shake up the nation, we'll eat the dust of the world wondering why 如果我们不醒来改变世界,我们将被囚于狼藉且困惑缘何及此why为什么why do we stay with lovers, who we know, down deep just aren't right? 当深知彼此并不合适时,我们为何还与爱人厮守?

why would we rather put ourselves through hell than sleep alone at night? 相较于孤枕独眠,我们为何宁愿备受煎熬?

why do we follow leaders who never lead? 我们为何听从无能的领导者?

why does it take catastrophe to start a revolution? 为什么总要以灾难为代价引发改革?

if we are so free, tell me why, so many people bleed 如果我们如此自由,告诉我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受伤?

cages or wings, which do you prefer? ask the birds 牢笼或是羽翼,你更喜欢哪个?

去问飞鸟吧fear or love, baby, don't say the answer 恐惧或是爱,亲爱的,别说出答案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行动胜于言语「make a wish.」身为一个情感流观影者,我好喜欢本片的叙事手法。

全片以闪回的方式,通过Jon本人的旁白自述推动剧情发展,且每一幕都用歌舞与现实场景交织呼应,非常灵动却又简洁有力!

尤其是Jon和Susan爆发最大冲突的那一段,在昏暗凌乱的公寓里年轻恋人剑拔弩张的相互指责,镜头一转,暖黄精致的舞台灯光下,男女演员又以俏皮的表演和诙谐的歌词道出矛盾核心,软化冲突的同时又给电影加了一重有趣节奏,场景推拉,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tick...tick...boom!直到看完电影我才明白它的含义 - 对于男主而言这是三十而立的紧迫提醒,对于患绝症的友人而言这是生命将尽的催命符,对于男女恋人而言这是将潜藏已久的矛盾不得不摆上桌面后的一地狼藉... “我的朋友一半已经死了,还有一半在怕自己快死了。

”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顺风顺水,但是当你为自己的未来设下一些expectation,某些意料之外降临时,就意味着要么打乱计划,要么咬紧牙关一条路走到黑。

本片讲述的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纽约追寻梦想的一群剧作艺术家在倒计时面前的选择。

剧情方面让我欣赏的一点就是它保证了一定的客观性,不直接评判选择不同道路的Susan和Michael,也并未过度专注刻画Jon的艺术天赋、个人成就、外界赞美等等,而是追本溯源,挖掘激发Jon这一切光环的精神内涵,我称之为“艺术创作者的自我修养”。

Jon是个很有趣的艺术家,他让我有点想起了《美丽心灵》的nash,一样的充满灵气,也一样的焦虑执着于外界的认可。

但Jon更可爱鲜活的地方是他的小小“虚荣心”很容易被满足,朋友的赞赏和业内人士的一通鼓励电话都能让他立刻元气满满。

他拥有天才的极度专注力和神经质,为了写出满意的作品,可以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极度苛刻,一切以作品为优先级;但同时为了创作而向生活投注的高度热爱和专注,让他持续拥有感知和回馈爱的能力,因而他也会“自省”,为前女友预留的座位、得知朋友身患绝症后的陪伴等等都是体现。

人情味与专注力交织时,会更让周围的人欣赏珍惜这种世俗世界中来之不易的特质。

所以何为“艺术创作者的自我修养”?

面对未知冒险之旅的无畏勇气,对于作品的从始而终的高度尊重,以及明知或许一无所获,但出于对行业的希冀和热爱而甘愿做出牺牲的责任感。

这些天真又透彻的品质驱动了从古至今无数的艺术创作者,守护他们度过了一个个人生的倒数时刻。

回想我的倒数时刻,当我选择考研出国而不是保研名额,当我选择旁听一些拿不到学分、工作中也用不上的有趣课程,当我放下面包拿起鲜花...做出这些选择时我从未自我感动,更多是出于对生活的珍视和人生价值的期待。

推及此,我想这种自我修养或许并非专属于艺术创作者,而是扎根于每一个专注生活、不愿虚度光阴的心灵。

或许有人觉得这是一部老调重弹的梦想音乐片,但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它确实成功躁动了我的灵魂,如此足矣。

影片落幕,许个愿望,做只知世故而不世故的飞鸟吧。

 8 ) 如此好哭的传记电影,我总结了10句经典台词

老实说我没有想到这部传记电影会如此好哭。

Jonathan Larson以Rent一剧获得普利策戏剧奖,四座托尼奖,六项戏剧协会奖,纽约剧评家组织奖的最佳音乐剧奖,纽约外剧评人奖以及三座Obies奖。

但戏剧的是Jonathan Larson并没有见证这些空前的成功与荣誉,他在Rent公映前一天意外去世。

电影展现的是他一生中前两部重要的剧作:Superbia《傲慢》和Tick, Tick, Boom! 《倒数时刻》。

故事聚焦在他在成名之前,好友转行到高薪的广告行业,女友退而求其次到二三线城市当舞蹈老师,只有不愿向现实低头的Jonathan在穷困潦倒中的焦虑、挣扎,他用对爱人、友人的极度"自私"换取对音乐、艺术的极度"忠诚"。

30岁将至,对比别的成功艺术家,他给自己设了倒计时,滴答滴答流逝的不只是时钟,还有他炽热的才华和自我较劲的魄力——1 ...Lately I've Been Hearing This Sound Everywhere I Go. Like A Tick, Tick, Tick."

最近我一直听到这个声音,无论我去哪都能听到嘀嗒、嘀嗒的声音Larson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Tick, Tick,Boom! 开篇介绍他一直听到的滴答声,正是他对30岁还未成功的焦灼不安的具象描绘。

看看他都对标了哪些成功艺术家——

Stephen Joshua Sondheim 斯蒂芬.乔舒亚.桑德海姆(1930年3月22日-2021年11月26日),美国音乐剧词曲作者、电影配乐家,被誉为概念音乐剧鼻祖。

代表作West Side STory《西区故事》上演时仅27岁。

Paul McCartney 保罗·麦卡特尼,1942年6月18日出生于英国英格兰默西赛德郡利物浦,英国男歌手、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前披头士、羽翼乐队成员。

John Winston Lennon 约翰·温斯顿·列侬 (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出生于英国利物浦,英国男歌手,音乐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摇滚乐队Beatles"披头士"成员。

1970年披头士乐队发行最后一张专辑Let it be《顺其自然》时,二人一个28岁,一个刚好30岁。

这大抵就是天才间的自我内卷吧~2 "And In Eight Days, My Youth Will Be Over Forever. And What Exactly Do I Have To Show For Myself?"再过八天,我的青春将一去不复返。

而我能拿什么来展示自己的成就呢?

距离生日只有八天,距离"三十岁成功必须成功"的目标仅剩八天,背水一战的Larson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耗时八年创作的Superbia《傲慢》上。

3 "...You Get To A Certain Age, And You Stop Being A Writer Who Waits Tables, And You Become A Waiter With A Hobby."到了一定年龄,你就不再是端着餐盘的作家,你变成了一个有爱好的服务员。

在Larson看来,如果到30岁事业上还一事无成,就不好意思再说自己是兼职服务生作家,只能自嘲是有着写作爱好的服务员了。

4 Are You Letting Yourself Be Led By Fear Or By Love?"你是被恐惧牵着走,还是被爱引导着?

看到Larson几乎逼疯自己的状态,好友Michael一语点醒梦中人,你究竟是因为恐惧还是热爱在坚持呢?

这句话也被记在了Larson的素材本上,天才也是靠点滴积累成就的。

5 What Is The Point Of Money, If You're Not Going To Spend It On The People That You Love?"钱不能用在心爱的人身上,赚来又有何意义?

如果说Larson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王子,Michael就是偶尔拉他向人间靠拢的伙伴。

电费都交不上了Larson还在积极筹备party,并振振有词赚钱就是要为心爱的人花啊,我就是这么爱你们。

6 "You Just Keep Throwing Them Against The Wall, Hoping Against Hope That Eventually Something Sticks."你得一直投稿,希望最终能有回应

Superbia试映反响热烈,所有人都在夸赞Larson的才华却没有一人愿意投资。

Rola告诉他"你开始写下一部剧,写完了再写一部,剧作家的生涯就是不断地写作。

你得一直投稿,希望最终能有回应。

"写就写,但为什么要把剧作"扔到墙上"呢?

throw sth against the wall and see if it sticks 这句俗语原本是用来检验意大利面的一个古老的方法,把一根面条扔在冰箱上,如果它粘住了就可以从沸水里捞出来了。

这个比喻最开始是作为一个检验,看某事知否已经完成或者准备好。

后来表示一个检验看哪种方式比较有效。

最后Rola还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建议,鼓励Larson写自己了解的东西,于是我们看到了Tick, Tick, Boom!7 "I Think This Is A Musical That Knows Exactly What It Is."我认为这是个主题明确的音乐剧

Larson对标的偶像Stephen Sondheim给了他足够的肯定,"First rate lyric and tune." (一流的歌词和曲调)五个字足以让他再坚持两年。

8 "I'm Sorry For Enjoying My Life While I Still Have Time."很抱歉我趁自己还没死想好好享受人生

一个是光有掌声却穷困潦倒的倒霉蛋,一个是放弃了舞台过上优渥生活的病人。

两人在街上的争吵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Michael气到踮脚的这一段排比句非常有气势也非常令人心酸:I'm sorry for getting a nice car, Jon.I'm sorry for moving into an appartment with central heatin.I'm sorry for enjoying my life while I still have time.我们允许天才为了理想放弃面包,也要包容稍显平庸的人选择更舒适的生活方式。

9 "It Changed The Definition Of What A Musical Could Be."它(《吉屋出租》)改变了音乐剧的定义。

Susan最后的叙述中,提到Rent重新定义了音乐剧。

Larson用自己非凡炽热的才华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不仅赢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更改变了世俗看待艺术的眼光。

只是遗憾他自己无法看到这一切了。

10 "Fear Or Love, Baby, Don't Say The Answer.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是恐惧还是爱,宝贝,别说出答案,行动远胜于言语。

最后这首Louder Than Words是本片我最爱的歌曲,高度概括了Larson对待艺术的忠贞与热烈,又燃又感动。

平庸如我,在天才的故事里感受他的自信张扬与迷茫无助的,也获得了莫名的安慰和力量。

 9 ) 随笔

真正时隔一年缘分啊,从想看到出资源整整一年今年看过的4部(没记错的话)改编音乐剧的歌舞片里最强的了,这几年lala城后也没什么好看😊的歌舞片,电影院上过了,希望明年奥斯卡会有收获吧当桑德海姆,鲍勃福斯,安德鲁韦伯,林聚聚,乔纳森拉森,迪士尼等一片音乐剧元素出现在一部电影中时当林聚聚带着自己的演员,自己的演员演过乔纳森的剧,乔纳森的剧中出现的歌词邪恶女巫后来真的捧红了后来演mimi的迪士尼女王,迪士尼童星来这部剧中扮演乔纳森《傲慢》的女主角,而另一位迪士尼公主宝嘉康蒂来扮演乔纳森的妈妈,迪士尼新一代公主作曲前来执导,乔纳森在创作本剧中多次提及的桑德海姆的演员悉数登场,Sunday伴随着点彩画出现,乔纳森在描绘着与与乔治同游和爵士春秋一般的作者痛苦的同时,自己的故事却被林聚聚用鲍勃福斯的形式重演,这错综的关系让我在乔纳森本身之外,多一层传承的感动其实除了电影本身题材与男主原型的特殊性以外,时刻出现的音乐剧熟脸着实有种集邮的快感某种角度讲还是有点没能脱离音乐剧改编的通病,抛却粉丝滤镜,这部电影仍称不上值得青史留名或者反复欣赏的歌舞片,但鲍勃福斯化后的确让整部电影结构更紧凑了点,也更“电影”(一直不觉得电影舞台一些有什么不好的)了因为原本没有看过原音乐剧,所以对于本片只知道有吉屋出租作者的悲剧,不想全片在原剧的基础上真的没有大肆渲染乔纳森在rent的悲剧命运,更多在于作者本身创作之苦

 10 ) 加菲的冲奥大作:不愧是网飞,不愧是年度最佳电影

才华横溢的乔纳森·拉森,蜗居在纽约一个小公寓里写音乐剧。

为了生计,拉森一边在餐厅打工,一边写作。

在1983年到1990年之间,他一直在创作一部叫《Superbia(傲慢)》的音乐剧,可令人惋惜的是这部剧从未完整的登上过舞台。

他在1991年又完成了自传式摇滚音乐剧《倒数时刻》,表达的就是对《傲慢》受挫的失望之情。

1996年1月25日,拉森在距《吉屋出租》预演只有十几个小时的时候,因主动脉夹层去世。

《吉屋出租》于1996年2月13日在外百老汇首演,因为太受欢迎,同年4月29日登陆百老汇荷兰人剧院开演。

该剧上演后获得了四座托尼奖、六项戏剧协会奖,以及数不胜数的其他音乐剧奖项。

《吉屋出租》一口气演了12年,在百老汇演出超过5000场,全球巡演12000场,还在2018年来到中国演出。

但乔纳森·拉森没能活着听到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如果让你来拍拉森的故事,你会选取哪段?

八成人想到的可能就是创作《吉屋出租》的岁月,以及没能看到作品首演的遗憾吧。

因为这段观众最熟悉,而且极具戏剧性。

可是导演林-曼努尔·米兰达却选择改编拉森的《倒数时刻》,也就是描写他创作《傲慢》的这段故事。

更准确的说,是聚焦他创作《傲慢》最后一首歌的几天时间。

写了八年的《傲慢》基本成形,几天后,百老汇有名的制作人都会现场观看这部新剧的首次公演,他们的反馈直接决定《傲慢》能否投入制作。

但在他人的提醒下,拉森意识到剧中还缺一首关键歌曲。

没有这首歌的过度,主角的情感转变就难以成立。

拉森一开始也没有特别焦虑,因为他是天才,看到生活里的任何事物都能随口编出一段旋律来。

可这首新歌太重要,拉森绞尽脑汁都无从下笔。

期间他还要去餐厅打工、安排演员排练、以及处理和女友苏珊岌岌可危的恋情。

苏珊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如果接受就必须离开纽约。

可世界上只有一个百老汇,而百老汇就在纽约。

拉森无法放弃自己的梦想,又不想阻止苏珊接受工作。

因为他没这个资格,他是一个落魄的音乐家,连自己的电费都交不起,又有什么资格留住苏珊?

女友也不是真的想走,她等的是拉森的挽留。

就像拉森听到制作人一句表扬和鼓励,就能再坚持创作两年一样,也许苏珊也是想要拉森的承诺,支撑她继续这种不稳定的生活。

发小迈克很早就知道自己做音乐剧演员天赋不足,转行做起了广告人,拿着丰厚的薪水,住着宽敞的公寓。

拉森却想要拼一把,他早年取得过一些成绩,虽然不足以让他全职投入音乐剧的创作,却给了他爆棚的自信,支撑他用八年的时间去打磨一部作品。

这里要说一下音乐剧的创作模式了。

创作者要一口气写完整部剧的音乐,这不但对于作词作曲能力要求极为严苛,还要把剧情编制得引人入胜,并且音乐与故事能完美融合。

一部剧里几十首歌是最低标准,作者还要多写一些作为备用。

更变态的是,这不是一个闭门造车的行业。

音乐剧前期投入巨大,在百老汇上演的剧更是如此,就光是时代广场周边剧场的租金就不便宜。

不是说观众喜欢就够了的,你首先要有好的演员表演,要有制作人和投资者愿意把作品搬上舞台,还要有观众愿意进场买票,一部音乐剧才算成了。

所以这是一个即将灭亡的职业,只有行业大佬和有了一定积累和人脉的老玩家才玩得起。

《倒数时刻》中,最后一首歌的创作几乎将拉森折磨疯了。

所以观众可以想象出,之前的那八年时光,他一定度过了无数这样无眠的夜晚。

而在《傲慢》以后,他又是以怎样的毅力写完了传世名作《吉屋出租》?

公演大获成功,很多制作人都认可拉森的才华和潜力,却觉得《傲慢》不够商业,没人愿意出钱制作。

几年没日没夜的努力瞬间归零,这样的刺激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迈克得上了艾滋病,时日无多;苏珊决定离开纽约接受工作邀约;而公演失败的拉森重整旗鼓,决定进入下一部音乐剧的创作。

不过是八年的时间,再来一次不就好了!

就是这个瞬间,对我的冲击力太大了。

甚至比起《吉屋出租》的首演成功还要更能击中我。

没有上帝视角的拉森并不知道下一部剧就会成功,如果是一样的结果呢?

而且说实话,就音乐剧变态的制作流程,失败才是大概率事件。

可拉森义无反顾,仿佛是用生命去死磕这件事儿,我很难想象他所承受的压力,但我对他的崇敬已无以复加。

随后我想到更多,《吉屋出租》大获成功让全世界观众知道了拉森的存在,更多没有写出自己的“吉屋出租”的创作者,他们将何去何从?

这个层面的《倒数时刻》才是最让我受震撼的。

《吉屋出租》大获成功只用几组镜头一笔带过了,因为看过拉森的过往,这部剧能否成功反而无关紧要。

整部电影的跨度并不大,就用这个微小的切面已经把他的人生交代得七七八八。

比起那些跨度巨大的传记电影来说,这样以小见大的微观拍法让我更加喜爱。

百老汇大红人的林聚聚,写出了《汉密尔顿》和《身在高地》,参演了电影《欢乐满人间2》,功成名就后拍摄了人生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倒数时刻》。

《吉屋出租》讲的是纽约住在简陋公寓里交不起房租的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你会发现《身在高地》有着非常相似的表达。

林聚聚第一次看《吉屋出租》只是17岁的高中生,在此之前他以为音乐剧都应该是《猫》和《歌剧魅影》那样宏伟严肃的。

但《吉屋出租》让他意识到,音乐剧是可以写自己身边的故事的,所以“没有《吉屋出租》,也就没有《身在高地》”。

所以由头号粉头林聚聚创作的这部《倒数时刻》,除了他一如既往的才华横溢的创作,以及百老汇全明星阵容的客串出演,我们还能看到他对拉森所注入的强烈的情感。

同为剧作人,他一定更懂得这个行业的残酷,懂得拉森那无数个无眠的创作的夜晚。

加菲的表演也是奥斯卡级别的,他将极度的落魄和极度的自信融合统一,把那种无条件的对于创作的狂热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拉森生前影像放出,你就会知道加菲的演绎又多传神了。

前有艾玛·石头凭借《爱乐之城》夺得奥斯卡影后,明年的奥斯卡会不会属于加菲,属于《倒数时刻》?

看完影片我其实不会觉得拉森可怜,甚至有些羡慕他。

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和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热情。

但拉森找到了,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我相信他享受在小公寓里创作的每一秒钟。

关注【莫选好片】,回复【倒数时刻】

《倒数时刻》短评

用处理舞台剧的手法来拍电影,连带着加菲也用夸张式的舞台剧状态来表演,能感受到努力但也觉得有些用力过猛,基本也是全片观感的缩影。剧中剧的模式其实有些节奏上的割裂,尤其在于主线落脚点找不准状况下;稍微了解一下背景能被Jonathan的事迹打动,但片子内呈现的效果就很cliché了。

6分钟前
  • Arzach
  • 较差

用剧作者自己的音乐剧来拍音乐剧传记片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Jonathan的天赋是无可比拟的,他的悲剧为Rent更是蒙上一丝传奇色彩。加菲的表演有功无过,尽管唱功跟专业歌手比还是差了点。影片里能看到不少之后Rent的影子,比如What You Own,La Vie Bohème等等。对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的致敬也很妙,还有很多惊喜客串(林漫威,Hadestown里饰演Hermes的André De Shields,Hamilton饰演大姐二姐的Renée Elise Goldsberry和Phillipa Soo,还有Helen Mirren)。整体而言十分动人,旁边的观众几度都要落泪了。

8分钟前
  • Rocrw
  • 推荐

表演夸张,容易出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这是部音乐剧,然而我甚至已经不能被这样的「城市逐梦记」打动了……even though it was adapted from a true story...

11分钟前
  • 山中的Annie
  • 还行

最后有点感人,加菲老了但露出脆弱一面的时候还是像小朋友

12分钟前
  • zitsunari
  • 还行

wb上有人发了一条《爱乐之城》的石头姐遇见《倒数时刻》的加菲,还有人发了一条超凡蜘蛛加菲遇见平行宇宙Spider-Woman Gwen,感觉吃了双份的过期玻璃渣狗粮...............

15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力荐

米兰达也许会拍一部只在舞台上演出的音乐剧,但他并不会拍电影,影像不是音乐、独白、台词的补充,MV都不至于如此。更别提那些政治正确的符号,实在差劲。还是看看斯皮尔伯格的《西区故事》会拍成什么样吧。

16分钟前
  • 电车
  • 较差

关于创作焦虑的部分还是拍的挺准的,但整体还是太平庸了。最大问题是没有拍出这个人物的特殊性和独特魅力,反而拍的更像一个纯虚构的励志故事,这是最大的遗憾。

17分钟前
  • 子戈
  • 还行

7.5/10,原来是传记电影。tick,tick持续催促的感觉是一直在的,也喜欢以无数的问号作为结尾。

20分钟前
  • 一级特工
  • 推荐

作为一部歌舞音乐人物传记片.年度最佳

22分钟前
  • 托腮
  • 推荐

作为一部电影而言其实是不及格的,适合剧迷看看情怀。

26分钟前
  • 朱熠
  • 还行

再次证明对音乐剧无感。

31分钟前
  • 水水
  • 还行

为今天歌唱,为明日而活。Thank you, Jonanthan

34分钟前
  • SundanceKid🌈
  • 还行

林聚聚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长片,能为自己的偶像拍这样一部电影,让更多人了解他、记住他,一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把本身的情节和Jon剖白式的独角戏交织,让叙事更加完整,也将属于舞台和电影的东西独立开来,使二者的存在与交融显得更加和谐,加菲的演绎也让其中那些创作者的挣扎与坚持,显得分外动人。那些还留在这个行业、为了梦想默默奋斗的创作者们,为自己唱一首生日歌吧。

38分钟前
  • Dr.Ray
  • 推荐

是一部让人时刻保持热泪盈眶的音乐传记片,用音乐剧讲音乐剧作家乔纳森·拉森30岁前倒数一个星期,有困厄中的真诚,有挣扎里的决绝,有在现实的错愕和梦想的触不可及之间摇摆不定的真实,还有源于生活碎片的情绪堆叠出的强大感染力,无论哪种程度都令人动容。LMM在保留自身音乐剧风格的同时,也能看出视听上借鉴了鲍勃·福斯,将音乐蒙太奇运用得尤为出色,尤其是中段那首I feel bad That you feel bad,配合着拉森与女友矛盾爆发的情节,是我心目中的MVP最佳段落。加菲的表演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真诚力量,他的那双大眼睛总是饱含热泪,虽然唱功不如专业歌手,但这种扑面而来的真诚太容易引起共鸣了。

40分钟前
  • Anima
  • 推荐

“时间从来不能阻挡梦想的脚步,正是因为无法轻易触及,才能令人为之疯狂”。tick, tick…Boom!

42分钟前
  • 张苑希
  • 推荐

作为一部musical,music不好是原罪

47分钟前
  • Gatorade
  • 较差

可能是这类故事我真的看太多了,不管有多喜欢seasons of love,对这部的感受也只是一般【当然有的歌还是不错的】

52分钟前
  • 口袋_肥力士
  • 还行

从In the Height到这部,大概真的跟林曼威无缘了。穷困潦倒不被理解的艺术家故事早已被拍烂,本该突出的社会背景几乎完全就是背景,廉价的绿幕更加让影片的时代感大打折扣。听完伯恩斯坦紧跟着再听这部真的太不够听了

57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较差

7.3 写了200多字的缺点,然后又逐一删除,林聚聚他最大的优点调用情绪这里无论是作为剧作家还是导演都可以发挥,所以他是天才,他的剧足以现象级大爆,未来也会如同《吉屋出租》不停在百老汇演绎,他在这里不仅单纯改编原音乐剧,还加入了一些《吉屋出租》的内核,他不仅做到了平衡还将乔纳森的悲剧和坚持的精神串通起来,要知道多数导演连音乐剧和电影间的平衡都做不到

1小时前
  • 松野空松
  • 推荐

看着卡菲就出戏,还以为蜘蛛侠去跳百老汇。和波西米亚狂想曲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1小时前
  • thierry chen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