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看到这个名字既然碰上了,就怎么都不该错过这部电影,相信无数的《杀手》粉们都跟我是同样的想法。
影片一开头,那配乐和画面就一副典型的法国电影的腔调,烟雾弥漫之中,又是杀手出没,好像充斥着强烈的急切情绪,向所有的观众宣告自己回归杀手题材,顺便通过这么一个激烈的开场,将观众们的情绪调动起来。
不过故事的主角却不是那位冷血的杀手,到处躲避杀手的一家人,这一家四口由罗伯特•德尼罗和米歇尔•菲佛领衔扮演父母以及一女一男的姐弟组合,组成了这么 一个牛X的家庭,搬家是这个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每三个月就要搬家一次,就因为罗伯特•德尼罗扮演的弗莱德很不厚道的背叛了自己的组织,作为 “纽约黑帮”的高层,他的变节对组织所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黑帮的头目在监狱中发布了江湖追杀令,弗莱德这颗价值2000万美刀的脑袋,让无数杀手为之 疯狂。
不过法南的这个小镇因为这家人的到来,必将告别宁静。
不得不说这一家老小,没有一个不是精英,没有一个是好惹的。
超市、校园因为他们的到来瞬间遭 殃,而本来应该最可怕的父亲则只是小试牛刀,嚣张的水管工成为了可怜的倒霉蛋。
就在他们逍遥快活的时候,儿子在校刊上发表的一句话,几经辗转鬼使神差的暴 露了他们的位置,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杀手们组团而来,这一家的末日来了吗?
影片用诙谐的镜头描述了这么一个特殊家庭,在小镇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悠闲日子,粗俗的黑帮父亲愣是要冒充作家,7天憋不出6个字的他,他的所有情绪,无论好 与坏都可以用一个“F"开头的4个字幕组成的单词来表达的人,愣是号称要写个人传记,就这么一位半生刀头舔血,混迹江湖的黑帮枭雄,生活突然平静了下来, 肯定是多少有些不适应,空虚之余要是有谁找上门惹毛了他,自然就是鼻青脸肿,短胳膊折腿的下场。
不过这主要的彪悍戏码,还不是他,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 他的两个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一样的勇,在学校招惹他们两位的那叫一个惨啊,最为离谱的是,扮演儿子的那小子,入校没几天就被三堂会审,在无数校领导的环 视之下,被罗列出一长串的罪名,而他的反映尤为经典——我要联系一下我的律师,然后就是选择跑路,绝对是继承了乃父之风。
在一连串的暴力枪战之后,这座宁静的小镇算是彻底报销,硝烟弥漫之下,这一家四口再次踏上了前往下一个藏匿点的旅途,吕克•贝松的这部小制作也算是交代完了,影院中灯光亮起,回味一下,不禁莞尔。
不可否认,暴力贯穿始终。
但是可悲的是,这一家子并不是暴力的主动方,他们大部分是被动的。
那些言语的,行为的,还是思想上的,看似玩笑实则杀人诛心的认知和语言,让他们失控。
他们尝试控制,也可以看得到,他们确实在控制。
结果,向着美好的路并不好走。
女儿差点跳楼,儿子离家出走,父亲迷茫,母亲不安。
他们试着在融入,但是并不成功。
希望这次搬家,他们能够成功。
法国导演拍摄的关于黑帮家族从纽约搬到法国南部小镇生活的故事,电影中总是不经意的体现出文化差异和人性的多元。
影片属于喜剧,带有枪战,故事的结尾让我感到心酸。
刚来到这里,妈妈希望全家可以努力融入这里,和街坊四邻搞好关系,还去教堂进行忏悔。
这些努力被本地人的偏见和神父的假平等给打破。
妈妈去超市询问是否有花生酱,遭到了本地居民的傲慢嘲讽:怪不得美国那么多胖子,原来那么爱吃甜食;等到结账,表示不用找零,本地居民评价:没礼貌,但很大方。
来到乔迁party的居民,看不起美式快餐,却又想尝一尝正宗美国人做得汉堡。
妈妈跟神父忏悔后,希望加入教堂活动,被神父告知“你们全家都是邪恶的化身”。
神父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公正对待。
姐弟俩在学校的生活也并不顺。
弟弟第一天就被校霸揍了,他联合敌人的敌人进行反击,最后成功了。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姐姐被男生们挑逗,称她:Miss America;反击之后,姐姐认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后来,姐姐的爱与真心,被抛弃与践踏。
当初就是因为这个片段入坑老爸是整个家庭的核心,也是家庭的“边缘人物”。
全家人因为他到处搬家奔波,需要不停的融入新环境。
全家人在经历了糟糕的一天后,仍对他说“Fine”;姐姐恋爱,他也是最后一个知道。
同时,爸爸也是一个内心极度纠结的人。
他把水管工人打得全身多处骨折,可以看出凶狠邪恶;他又把水管工人送到了医院,也说明内心中还存着一丝善念。
他想要得到尊重、别人的倾听。
所以,会固执地参加电影座谈会,明知演讲会带来危险,依旧说出了多年来的经历,赢得了掌声,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经历了又一场恶战后,一家四口又踏上了“逃亡之路”,和来时一样,带着他们的狗狗,多年来,他们从未抛弃狗狗。
不知,去到新城市的生活如何……
《别惹我》,或者叫《黑帮家族》,属于黑帮类的喜剧电影。
一对美国中年夫妇,带着一对读中学的姐弟俩,搬到了法国南部诺曼底小镇。
这家人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古怪,原来他们是投诚了警方的黑帮分子,所以被FBI们保护着躲避黑帮的追杀。
但是他们仍然以黑帮的方式生活着,丈夫虽然各种忍让,但是最终觉得还是以拳头对付各种生活问题最为便捷,妻子事情憋在心里受不了于是像神父祈祷,却把神父吓得不轻。
姐弟俩在学校里不久就变得呼风唤雨。
影片结尾以戏剧式地对付黑帮杀手做结尾。
虽然影片有一些桥段有些幽默诙谐,但是整部电影故事过于简单,没有什么大意思。
最后再说一句,以后每次看到Luc Bessen导演的电影我都需要斟酌一下,以免浪费时间。
第一次写长影评,还请多多包含来自法国的黑帮喜剧《别惹我》3月7日上映了,这部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第23次引进内地的作品(包括其编剧和制片的影片),由奥斯卡最佳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监制,汇集了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和戛纳影帝汤米·李·琼斯,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米歇尔·非佛。
这样的奥斯卡级别阵容真可谓豪华,这是吸引观众进入影院观看本片最好的理由了。
本片讲述曾经的黑手党头目为躲避追杀,在FBI探员的保护下隐姓埋名与一家四口来到了宁静的法国小镇,虽然他们还是难逃死路,但一家子也就此显露出黑帮拿手本事,与追杀他们的人决一死战的故事。
片中最有意思的一段恶搞,来自当男主角参与当地电影论坛时放的电影正好是德尼罗主演,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好家伙》,巧的是该片的故事与本片几本遥相呼应,有非常多的雷同之处,更是本片的一大乐趣。
还有两段,当这位黑帮头子因为各种不满而寻求政府解决,但得到的答案都不让他满意,他就臆想要当场报复,虽然都是臆想,但他最后还是做了,可见当过黑帮的可是不好惹的,也正呼应了本片《别惹我》这个片名。
本片最大的亮点也呼应了本片的另外两个中文译名《黑帮家族》《他们全家都是黑帮》,因为片中黑帮头子的两个孩子,女孩在放学回家遇见陌生的四个男学生搭讪,她虽然跟去,但其中一个男学生因为撩下她长裙肩带而被她用网球拍一顿暴打,一秒变霸气外露的女汉子,让另外三个男学生看的目瞪口呆,这段足以能让观众看的爆笑不已!
另外那个儿子,在影片开始时没显露出什么本事,刚一进入新学校就被同学欺负,但等到中间他开始展示他偷盗的本领,以及予以那些不良少年最猛的报仇,加上最后真正与追杀他们的黑帮交火起来,真的能让很多人刮目相看。
说说演员,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之前曾在《教父2》《我是老大我怕谁系列》中扮演过黑帮,有正剧也有喜剧。
虽然他年逾花甲,但这次再演起喜剧类黑帮可谓驾轻就熟。
奥斯卡男配角和戛纳影帝汤米·李·琼斯在片中再次扮演起警探类角色,只不过戏份不多,没有多少亮点。
奥斯卡女主角提名者米歇尔·菲佛饰演黑帮头子的老婆,虽然她已年华老去,但老有老的美依旧美艳动人。
扮演女儿的美国新生代女星迪安娜·阿格隆在片中大展诱惑神态,前面说到的暴打男同学就已经能征服众多青年男观众了,并在片中与神似斯诺登的男数学老师搞暧昧,就足以能证明她的性感魅力了!
最后说说配音,这次长影再次发挥出最佳水平,再次让我感到物超所值如获至宝!
尤其是胡连华配德尼罗,能将其扮演的一个黑帮头子和父亲完美结合更是绝赞不已。
朱丽松配的老婆,这次没有了在她配过的《老公是特工》的出戏感,也与角色神态贴合到位。
牟珈论配的女儿,同样与迪安娜形神兼备,也再次拿出了她性感声音的魔力,脸型完美贴合也是非常完美。
王琛配的儿子,在看之前就想到肯定是他配,的确不出所料,也是形神兼备。
刘大航配的警探,也不用说,老来精湛,还是形神兼备。
总之,本片值得一看,本片的配音我本人也强烈推荐!
我一直觉得很多坏人都是环境造就的,有时候想好好说话真的很难,毕竟那些喜欢为难你的人太多了,很喜欢男主直接粗暴的处理方式,毕竟过程不重要结果好就大家好么?
有些时候看上去好的人根本还不如坏人那么直接,毕竟好人使绊子你也没办法回应。
我也喜欢大女儿喜欢的那种类型的男友,爱学习带有一种忧郁的气质,然后果断是渣男,好吧,发现一个万能定律,一般女生主动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anyway整篇黑色幽默,确实有些粗糙的贬低警察能力的地方,但是看过国外很多游记的都知道法国是一个传说中办事效率最慢的国家,所以我觉得可信度有的,导演营造出的氛围不错,值得一看
听见《别惹我》预告片的配乐响起的时候,我就乐了,多带感啊,仿佛就看见了奥斯卡影帝罗伯特·德尼罗跳着爵士舞举着酒杯向你走来,嘴角还带着那丝独有的坏笑。
不过最后记住的是史上最性感的猫女米歇尔·菲佛,看她戴着墨镜走近镜头,身后的建筑物在大爆炸中轰然倒塌,米歇尔微微一晃,然后迅速恢复微酷的状态,继续若无其事的前行,酷毙的性感就这样轻描淡写的四散开来。
除了两位巨星,还有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得主汤米·李·琼斯和新生代性感偶像迪安娜·阿格隆,前者同样是老戏骨代言人,除了演技没话说,冷幽默也是自成一派,还记得黑衣人里的他吧,不得不说黑衣人3里他只在“史皇”威尔斯·史密斯身边昙花一现后,电影的魅力也打了折扣呢;后者是好莱坞新崛起的性感偶像,《欢乐合唱团》里的最美校花,新一代的金发尤物。
这样巨星与新生代、实力加偶像的搭配,应该也是电影的野心之一吧,是要把男女老少影迷朋友一网打尽的节奏啊。
剧情简介则和预告片的配乐一样,黑色幽默感隆重来袭。
一家人都是黑帮或者说都有点黑帮脾气的一家四口改邪归正转做污点证人,并接受了警方保护,然而脾气暴燥的四人和邻里相处成了一大难题,在辗转北美之后,四人迁到以浪漫出名的法兰西,在这里,他们能如愿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么。
在法兰西的开始,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美好,老爸开始融入普通人的社会交际,女儿、儿子全新开场的青春校园,老婆穿梭在超市与厨房,黑帮、青春、家庭伦理看上去就和和谐相处,但结果,哈哈,当然是各种离奇事件接踵而来,在啼笑皆非中,一家人驶往下一个目的地。
这样的剧情有没有让你想起导演吕克·贝松编剧的《的士速递》系列,或者黑色幽默片的经典《两杆大烟枪》,冷不丁的反转,意料之外的展开,再加上火爆的动作场面,足以让你乐呵乐呵加肾上腺素分泌加剧。
当然,安娜·阿格隆在预告片里惊鸿一瞥的眼泪,让老云突然想起吕克·贝松那部经典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莫非意味着电影其实还有一段感情戏,还有着笑过以后的反思,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赚大了。
一直忍着高清没看,终于能等到大银幕上来欣赏贝导的第十二部作品,可能对于这个言而无信的老头大家可能都有点反感,虽说一生只拍十部影片,但是还是依然乐此不疲的继续着他的创作,因为对他来讲影片的质量是最重要的想要寻求新的突破,而十部影片的说法也是摆脱好莱坞制作公司的邀请,但是巅峰期已过的贝导似乎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觉,开始一步一步远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迷恋在摄影、美工、配乐上,在对于影片核心剧情的表现力上已经是力不从心!
《黑道家族》严格来讲就是一部爆米花,但也是在通过黑色幽默暗示着现今黑帮片的一种落寞与无奈,其中影片就穿插了一段德尼罗和汤米李琼斯在看完老马丁的《好家伙》,调侃自己已不复当年那般英勇神武,而影片剧情主题就是曾经不可一世的黑帮家族如今却落到遭杀手追杀以致于开始隐姓埋名受人保护的生活!
影片其中各个角色刻画对贝导来说也算相当熟练,更何况德尼罗和汤米李两位老牌坐镇,其中经典的贝式镜头,如长相甜美的女儿拿着网球拍肆意的砸向对他心怀不轨的男生,最后结局拿着大口径手枪对付杀手,这种女性角色和她们对枪支暴力动作戏的表现有着强烈的对比感,这招在贝式的电影美学中屡见不鲜!
而影片中的叙事节奏也非常简单明快,色调上也是凸显了法国偏远小镇的宁和安逸之美,和最后杀手们闯进小镇打破这种宁静祥和有着强烈的冲突对比!
而影片中最令我满意的就是——配乐!
开场杀手登场的一段慢镜就十足霸气,和最后杀手们一个个下火车时那种急转直下隐藏的巨大杀机顷刻间显露无疑,这种节奏镜头和配乐的把控太具欣赏性和代入感,影片几首柔情舒缓和快节奏的插曲用的也是相当的赞!!!
这片的配乐真的是太棒了!
看完出来的观众对配乐都一直好评!
最后就来说说对这部片子的最大失望,就是最后结局的处理,由于前戏做的太足了,结果切入正题时居然萎了,最后杀手们各个死的简直太草率了,本以为等着最终的高潮结果突然就戛然而止,对观众交代的太不负责了,所以说这部片子哪儿都好就是烂尾了!
之前看过预告片,异常火爆和吸引人,老戏骨+家庭题材+黑帮主题+喜剧背景,很令人期待,不过在我看完之后我只想爆句粗口:去你娘的黑色幽默!!!
这其实是部悲剧。
片子前半段企图通过轻松的氛围来掩饰,这一家人的生活似乎正走向好的方向,例如父亲开始反思人生写了部不断美化自己的回忆录,母亲尝试融入周边家庭开party ,女儿谈恋爱,儿子混学校,但是本质是掩盖不了的,这真的是部令人绝望的片子,虽然表面涂着一副我是黑帮题材家庭喜剧的外表,但本质却是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这片子简直就是个亚文化圈融入主流社会失败的绝佳例子,黑社会的父亲无法控制的暴力行为,母亲无力承担的精神压力,女儿通过爱情来麻醉或者说是支撑这种扭曲不正常的生活,儿子通过带有原罪式的方式来适应生活。
他们简直都负能量收集器不断的积蓄负能量,假如没有杀手的追杀他们也将因为无法处理这种种矛盾而崩溃。
例如,女儿自杀,儿子离家,母亲崩溃。
这个家庭看似和谐却是以最脆弱最无奈的维持着,这令人心寒。
当然一家人也尝试去改变,父亲尝试去不用暴力先沟通但发现暴力却更有效,母亲求助宗教去做忏悔却神父所拒绝,女儿奉献灵魂和肉体去爱但是遭到了渣男最后打算自杀,儿子妄图用旧有的黑色的方式去融入遭到正常社会的反扑,这个从黑帮圈子里出来的家庭终究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会和主流圈子,黑色的原罪一直围绕着他们,态度粗暴的FBI,原组织的不断追杀,内心的压力,过去粗暴的生活方式,这些都让他们这个家庭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片头一家人是狼狈而来,片尾是一家人狼狈而去,生活还得继续,但所有人似乎更加绝望,一切到头都是空。
片尾没有说一家人会去向何方,但我想他们的生活还是会像这样,尝试适应-挫折-继续沉沦继续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除非帮派彻底被铲除或者他们被铲除,否则平静的生活对他们而言是触不可及的。
这个结果令人失望,对于乐意看到happy ending的我来说是绝望。
所以,我很讨厌披着喜剧外衣的悲剧,就像一块包着鲜艳糖衣的药丸似的,当糖衣溶化后留下的只能是让难以下咽的苦。
最后,去你娘的黑色幽默。
此致敬礼。
2013.12.19 am 1:39
吕克贝松 总爱拐弯抹角地告诉读者:—不要在女人的背后说她的坏话,更不要在女人的当面说她坏话!
—不管年代如何更迭神父都是躲在上帝的袍子下打酱油的角色,这就是现实。
—一个强壮的家庭必须有至少两个求大同存小异的孩子,女孩要美,男孩要机灵。
—所谓的黑白是非,真的只是角度不同,“能动手的时候尽量不要只动口”。
—黑色幽默支撑人们前行,因为有时候镜头很帅。
—这是悲剧,因为旷野始终漆黑一片,这是喜剧,因为车厢小分队里支离破碎的亲人们还有一条狗,一个都没有少。
以清水之名祷告【别惹我】
吕克·贝松又来了!配乐好调皮 绝对的糜烂贺岁片!
2014年第一部个人惊喜!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没有亮点
开头屌炸天,然后,然后一直期待着它啥时候能真正发力,结果,结果就结束了。最讨厌这种不能好好讲故事也不能在视觉感官上刺激观众的电影了。还是吕克贝松拍的,还是罗伯特尼德罗主演,里头还有另一个老戏骨汤米李琼斯。就这样怎么对得起观众?
这个翻译。。黑帮家庭变成。。“别惹我”-_-||
幽默吗?真没觉得,反而有些无聊。
这就是所谓的安内还是要靠攘外来解决。。题材倒是不错,就是话痨了点。感觉铺开来了,却都没有深入刻画人物。
还蛮有趣的哈哈
Fuck!
虽然借“证人保护”向该片监制马丁·斯科塞斯的《盗亦有道》致敬了一把,但影片从内容到风格,与《盗亦有道》并不搭边。典型的吕克·贝松式作品,节奏明快、风格华丽。罗伯特·德尼罗虽然老了,但演起黑帮混混来,仍然很有气场,当然,他也结合了近年出演诸多喜剧的表演特色,给影片添了不少笑点。
黑色幽默 乏善可陈
法式幽默加美式枪战,什么都别惹我,不然战斗力十足的一家四口,外加一条狗都能把一队黑手党秒得渣渣都不剩
还好,无尿点。
小儿子可精神了,宝贝儿出戏
公映
故事的高潮不够精彩、合理,再充实点就好了
黑帮这个设定觉得好无聊好搞笑
吕克贝松
整体乱糟糟,且无聊!
成名了,就随心所欲的玩电影,玩吧,太令人失望了,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