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号星球", 一部并不起眼的西班牙CG电影, 在许多风格上跟"怪物史瑞克"系列比较像(甚至结尾的CAST名单都做得很像"Shrek"里面的), 不过由于它把内容牢牢锁定在"科幻"上面, 所以两者没有发生撞车."怪物史瑞克"系列里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可能分析型影迷认为是关于丑陋的美丽, 孤独的幸福之类深刻哲理(并由此很自然对它的两部续集很不满意), 但宅属性的影迷可能对它恶搞经典的方面更感兴趣, 估计续集最能满足的就是考据癖们了 可惜"Shrek"中致敬/恶搞(同义词, 真的是同义词, 戴帽子一族不要义愤填膺了)的多为童话或奇幻片, 对于科幻涉及不多, 毕竟受故事背景所限嘛"51号星球"就很能满足科幻迷中的考据癖一族观赏, 作为一部2009年新出的科幻片, 上至"2001: 太空奥德赛"下到"Wall-E"被整了个遍, 充分满足了死忠科幻迷们回味经典的需要, 其剧情本身倒是相当普通(科幻迷甚至可以称其为"幼稚"), 而把主视角放在外星人身上的手法在近年来也算不上新鲜了, 尤其是大家都当过了一回"蓝猴子"以后 当然纯娱乐电影就用不着计较这些了, 从拿僵尸开涮的时候起影片的定位就已经十分明了了. 本片的画面不算牛逼, 但是画风很清新, 色彩靓丽."2001: 太空奥德赛": Chuck登陆51号星球以后响起了"2001"的经典theme, 还有他的飞船"奥德赛号""星际迷航": Chuck的全名叫Charles T. Baker 想到了谁?"星球大战": 片中有光剑对打的经典场面, 还有那个天文台有点像Tatooine星上Jabba的宫殿, 还有这个星球上的悬浮汽车的引擎声有点像"魅影危机"中的赛车"异形": 51号星球上类似于狗的动物就是.......异形"ET外星人": 片中出现了骑自行车的经典一幕, 另外军方有间房子的入口也跟"ET"里一样用塑料棚搭成拱形走廊"世界大战": 开头放的那部"画中画"影片"终结者": Chuck搞怪的时候模仿了一下州长大人"Wall-E": 那个像小狗一样的探索机器人再近一点还可以把"怪兽大战外星人""第九区"等算进去(其中"怪兽大战外星人"本身又是一部致敬老片的新片 = =), 至于跟"泰拉之战"就不是简单的关联了, 这两部片比较起来内容很相近, 有点"撞车" "51号星球"可以看作是和平轻松版的"泰拉之战"吧.此外还有类似阿波罗登月的插星条旗一幕, 还有类似51区的"9号基地", 坐落的地方很像加州沙漠里的荒凉地区, 以及经典的飞碟小酒吧 当然我肯定没列举全啦, 仅科幻部分就还有很多, 当然还有"闻香识女人""雨中曲"等也没提, 还有很多经典"出处"有待SyFy guys去寻找并享受回味经典的乐趣
推荐,一部看得让你没心没肺笑起来之后还能有一点点感触的喜剧动画片。
最精彩的莫过于片中模仿了若干部电影的经典片段,我能想到的就有ET, WALL-E,异形,T-2,雨中曲,闻香识女人等。
最后一个镜头,小异形狗上了飞船,禁不住恶意揣测,原来异形系列就是这么开始的啊。
北大学者孔庆东(简称老孔或者孔老师)是金庸研究者,靠他的大众普及,金学基本成型了。
在老孔的多种著作里不止一次的提到对于金庸创造的这个江湖世界的精神内核,除了侠之大者,我们还能看到乔峰那种在民族种族之间不得不受死的悲惨符号,他代表的思想就是超越种族的一种人道主义关怀,那么,如果是超越星球呢?
美国宇航员第一次踏上51号星球的时候(据有关人等考证,51号是美国一个外星研究基地)抱有恐惧心理,而星球的绿色生物们也如此。
片尾揭示了一种概念,大体上读过点书的人都知道,人们恐惧源于未知。
但由于是未知还是不同才引起恐慌,大概也很难分个清楚,人们对不同的东西,总是抱有一种恐惧之心。
比如,你经常走在越秀公园附近的话,会看见一些奇形怪状的残疾人,你不知道他们是生了什么病才变成这样,但你对这种病毒携带者具有极大的恐惧心理,躲得远远的是其一,恐怕回家还要好好消消毒才能解除心理障碍。
但如果和你擦肩而过的都是匆匆的正常人,那么你也不会产生什么不愉快的感受或者受到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污染的洁癖感。
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里,都存在着对另外一种文化的恐惧。
文明的入侵与融合是永恒不变的历史主题。
所以,任何一个星球都是地球,51号就是。
他们也对外星人(地球)抱有极大的恐惧之心。
倘若文明之间得以融会贯通,就像《星球大战》那样各种星球的生物都在一起工作的话,那么也不会再有更大的恐怖了,随之而来的东西,则是每个文化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由此引发出的不确定的欲望。
所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想法,永远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折射。
不同种族,心地可能都是一样善良的。
但由于每个种族里都有一些野心家,发明出这种心理想法的表达方式,目的所指乃是自己心里的欲望所求。
51号星球跟地球一样,大家只是欠缺较为合理的沟通,由于人们对不同文明的恐惧之心,所以去沟通的时候往往带着的是武器而不是橄榄枝(本片中美国人不知道把武器藏在哪里了),所以开始的时候会有很多误会,但怎么消除误会,本片还是较为孩子气了一些。
所以我也感觉这个电影是给孩子看的。
关于电影本身,略带敬意的调侃了很多电影,比如第九区等,比较好玩。
最为叫人舒心的是,整部电影有意无意的表达了对于现有人类文明的讽刺戏谑,这里有混淆是非故弄玄虚的政治骗子,有头没闹暴力成狂的无知军棍,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的无良媒体,浪荡无知只有善意的抗议团体,还有把人脑袋搅成浆糊的党校,如此等等。
片头的外星人入侵电影情节是典型的美国60年代火星人电影桥段,《怪兽大战外星人》也曾照搬一摸一样的情节;电影院里的海报大概能看出来《金刚》的外星版本;莱姆给小学生做科普讲解谋求职位的那一段在《有关时间旅行的几个热门问题》里有类似的情节;莱姆的梦中女友刚出场时抱着花盆的慢动作梦幻场景在《蟑螂总动员》里面也有类似表现;莱姆的女友被嬉皮青年叫走上街示威一段就像《阿甘正传》里的相关情节;军事基地里雷达发出警报的那一段在《天煞》《怪兽大战外星人》里都有相似的布置;宇航员查尔斯刚刚降落时用了《漫游太空2001》的背景音乐,要命的是他还居然跟着哼,而双脚踏上地面的动作更是向代表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致敬;之后的邮递员用自行车撞到查尔斯从月亮前飞过则是《E·T》的经典画面(此段在施瓦辛格的《银幕英雄》里也用过);查尔斯逃跑过程中脚踩两只玩具汽车飞快的跑出去,《怪兽大战外星人》里女巨人也是脚踩两车当旱冰鞋(真怀疑两部片子是一个导演);从飞船里被取出的i pod 掉在地上发出的音乐让外星人头疼,《火星人玩转地球》里最终赶跑外星人取得胜利的武器也是迪斯科音乐,而《惊声尖笑 4》里面拿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开涮的情节竟然也是地面上升起的巨大外星ipod......;查尔斯教莱姆泡妞走的是《闻香识女人》《真实的谎言》的路线;机器探测器看见漫天的石头落地竟然来了一段《雨中曲》;查尔斯在漫画商店逗小朋友玩的时候模仿了《星球大战》《终结者》的桥段;至于荒漠中的发现的基地入口,不妨看做是《生化危机3》的基地入口翻版;至于最后外星狗偷溜上飞船的情节,大概应该是《异型》的前传了.....................这部片子作为娱乐片,不能过多的追求逻辑性和合理性,也别探求什么思想深度,就是纯娱乐,这片角色刻画出彩的地方很多,比如那个外星探测器,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一条好狗,拆螺丝成瘾,一根筋的捡石头成瘾,遇到惊吓还会尿出机油来,活活笑死人,还有查尔斯,这个形象就是美国校园喜剧里低智商大个头的橄榄球队长的典型形象,本片所有人物从动作到表情都可以打100分,仔细看确实笑点很多。
上半年就在地铁了看了预告片了,感觉肯定特别精彩,当时还忘了片名了。
好一通找,找的那叫一个辛苦。
好不容易找到片名了,就左盼右盼希望他快点上映。
网上一有我就看了,为了自己前面的苦心才坚持看完得。
失望啊,真的太失望了。
这个故事不要太简单,不要太无聊。。。。
人类去外星球探索反被当作外星人入侵,用《东成西就》的话说就是:“哇,人,好恐怖哦好恐怖。
”影片恶搞了ET、异形、雨中曲、火星人玩转地球等诸多名片,可惜换位思考的绝佳创意却没有足够精彩的故事编排来承载,只沦为一个寻常的略有喜感的动画而已,并未因独到的视角而赋予独特的内涵。
就个人喜好而言,影片中外星人的形象与《霍顿与无名氏》风格相近,都不太讨我喜欢。
小孩子被关进小黑屋,十之八九会尖声惊叫。
其实那些房子无非徒有四壁装满了黑暗,没有大人口中的大灰狼更没有同伴口中的妖魔鬼怪,一切一切只是对看不见的黑暗未知的恐惧。
到海边游泳的人尽管水性尚可,救生衣也完整无损地套在身上,但游着游着总会容易产生莫名的惊恐。
脚下的虚无,海水的深邃,一下就把大白鲨的影子推向脑门。
茫茫大海下面的无尽未知,同样会让人产生不安。
遥望那璀璨的星空,你自以为真的向往那虚渺的自由?
兴许下一刻不小心碰见外星人,心里还会盘算着对方是用量子激光枪还是心理控制术呢。
《51号星球》出彩的地方,正正是盯准了人类这个脆弱的未知恐惧心理,把我们带向换位的角式易地而处地思考审视那种可笑的未知逻辑。
那种负面情绪的人群传播效应,那种个人安全防卫优先的思维状态却恰恰从侧面印证了人类的脆弱和保守。
如果我们要复活恐龙,我们就把它们关在孤岛上美其名曰侏罗纪公园;如果我们碰到落难的外星人,我们会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划出个第九区,用对待异教徒的方式边缘化他们;如果我们发现潘多拉星球,我们甚至会不惜以屠杀异族的代价占领稀有的矿石资源。
电影不只是故事,那是人类心理的重塑与再现,尽管那只是其中一个可能。
如果除去主角莱姆说的那句话——“将军,我知道你害怕的是什么。
你害怕的不是查克(地球人),不是怪兽和异类,你害怕的是未知。
我花了一生恐惧未知,我想你也是。
但是我告诉你,未知不一定是可怕的东西,他可以成为你的朋友,你这样想并不代表所知一切的终结,而恰恰正是新的开始”——这部电影就只会是宫崎骏口中那种“出口高度和广度都是一样的”典型迪士尼动画,但也正是这句话点透了人对未知恐惧的幻觉。
虽然一句话可能不足以扭转一部电影的价值定位,甚至不可能把它归为言之有物一列,但至少足以表明背后的想法所在。
起码,她能让我开开心心地笑过,然后不断回味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那样也挺不错。
恶搞风格无论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尤其是对于老影迷们,这部动画与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镜头微妙的重叠着,比如史莱克,ET,比如雨中情,登陆月球,比如异形,星球大战等等,让人不时地忍俊不禁。
比起看起来十分正常的两男一女主角,我更喜欢那个弹吉他的披头士,他坦荡,不羁,忠于自我,能为朋友牺牲,为真理仗义执言,倒是与玄幻小说中的吟游诗人有些类似。
如果说对这部片子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没能看到摄影小机器人与51号星球的腐蚀性尿酸犬的和谐镜头,他们明明是一见钟情二见倾心,有缘却无份发展JQ,直到结束时,该留下的走了,该走的留下了,弄出一个类欧亨利小说的天人永隔,实在太遗憾鸟
相当具有美国特点的一部电影,先轻松,后来遇到麻烦,每个人突破自己的弱点,最后一切大团圆。
王小波曾经说美国电影像一顿快餐,吃的时候什么样子拉出来的时候还是什么样子,就这么扔了太浪费,加点作料又吃下去,再出来,如此反复,等到拉出来像一坨屎的时候觉得不能再用了,就扔了。
话说的有点恶心,但讽刺的很到位,你可以在每部电影里看到另一部电影的痕迹(当然,某些特别伟大的电影除外)。
这也不是说我不喜欢,人人都需要一种轻松的艺术来缓解日常生活的焦虑,这些电影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
轻轻松松的大家一起,有什么不好的呢?
只是说这部电影很美国,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当然这类电影都是需要一个小小的,稍稍带点哲理的主题的。
我想这部电影中应该都是表示的一种未知的喜悦而不是恐惧。
人人都会有很多未知,小到明天的天气,大到整个人生,或种族的存亡,但并不是因为未知就去逃避,而是怀着一种接受的心情来看待。
从这么一部电影中看到一点点就足够了,毕竟你还轻松了那么就不是吗?
其实仔细讲究起来电影是给不了这么高啦,但是加上个人喜好给五星也没什么不可以么。
现在CG动画电影真是越来越多了,这个貌似索尼的吧。
于是沿袭恶搞风格- -不过感觉其实也没有很恶,致敬的比较多。
作为一个瓦力的死忠,对里面的路宝真是很喜欢啊- -本来是个普通的无人探测器,居然这么好玩。
下雨跳舞的那段真美好。
其实形象和瓦力也很相近啊。
而且还是个拆螺丝控延时控狗狗游戏控。
- -还会被吓出机油,还会评价外星人为白痴- -太欢乐了。
之间还有很多很多恶搞桥段啊- -很多人的影评里都蛮详细的也就不复述了。
下雨下石头的场景感觉还是向美食从天降致敬吧- -。
感觉制作的很不错啊,而且电影的立意也还可以么。
不过- -那个挖主角墙脚的那个,感觉最后存在感消失了啊一开始那么强大的各种堵住悲剧的主角表白。。
嘛,至于电影的逻辑性合理性完全不用考虑么。
本来就是欢乐的电影- -你何必管它为什么也是说英文的,为什么那个星球科技这么畸形- -这电影居然这么冷清实在有点奇怪啊- -难道就因为字幕组翻译的那个“我读了四年党校,所以脑子里一团浆糊”这个就被封杀了- -?
真可怜。。
严重推荐一看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