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在总局和影院不舍昼夜的努力下,《百团大战》把票房刷到了 4 个亿,实在可喜可贺。
同样受益于抗战胜利 70 周年的大背景,《暗杀》得以在韩国上映后两个月就在中国上映,也是神奇。
尽管电影票房注定惨淡,但在我的好朋友仁波切看来,它值 14 个亿。
《暗杀》真正把抗日片给商业化掉了,比如结尾绑人质搞得散漫拉扯,但不这样做,根本没有时间来一发感情思密达。
没有爱情元素?
那一部商业片基本是死翘翘的。
一眼黄丝巾,一段划过生死的爱情,不需要浪费别的东西。
尽管电影散发着颇为熟悉的中国影视基地美学,然而,繁复的故事线索,交错的多方势力,主旋律之中依然带有批判反思精神,令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吸引着我。
有些段位的影迷,不难看出电影在公然致敬《美国往事》——韩奸李政宰抽大烟的内心混乱,尽管仿冒得有些伪劣,但同样是在抄,光是对象上都比中国主流商业片高出了许多。
《暗杀》的商业元素还包括几位明星的卖相。
全智贤,美,素颜,双生,狙击手,比范冰冰打飞机神仙太多。
河正宇,发挥余地不是很大,但就是双枪摆造型,风流倜傥帅。
李政宰,奸得人牙痒痒,结果法庭上还来了一次爆发,引得民众击掌,讽刺得厉害。
不难看出来,这就是一个好坏丑的人物设定。
好,全智贤。
坏,李政宰。
丑,河正宇。
这个丑,不是说演员丑,而是他比较滑稽搞笑,夏威夷·皮斯托的赏金猎人角色,从名字就散发着喜剧成分。
只要这个三角关系牢固,那么,《暗杀》其实已经是一部正常的好电影。
但为什么我还要专门写一篇评论来说它呢,因为在这个三角形以外,它的配角人物依然出彩。
暗杀小组的团队模式,弱化了过于伟光正的英雄主义。
念念不忘“三千块”的吴达洙(河正宇的跟班),似乎没什么好说的,经常看韩片的同学应该知道,他最擅长此类插科打诨的角色。
与之相对应的,暗杀小队的“速射炮”同志却异常闪光。
他索要报酬的样子,瞬间锁定了自己的性格。
干革命这么严肃的事情,居然念念不忘一己之私,简直太TMD的合理了。
其他如金海淑等人,同样也没有掉链子。
尤其是被誉为韩国国父的金九,几场戏的还原度非常高,信念坚定之余,也道出了某种深深的无奈。
《暗杀》的人物形象相当立体,有层次有反差,譬如枪击上级的全智贤,依然还是无法对卖国贼父亲下手,“无法斩断人伦之情”。
贪财的速射炮,不忘跟夏威夷讲阉猪的故事。
就连当跟班的吴达洙,一心想的也是干掉“三千块”。
很多人肯定奇怪,韩国人为什么要选暗杀题材。
其实,这没啥可好奇的,中国大导演们,几乎也一个接一个地拍摄暗杀题材,被冠以刺秦情结之说(最新的一部就是《刺客聂隐娘》)。
而在上个世纪,无论被日本占领统治,还是韩国独立之后,围绕朝鲜半岛的暗杀事件不断。
从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到尹奉吉制造虹口公园爆炸案,金九命丧安斗熙导致李承晚上台,再到朴槿惠之父朴正熙被金载圭刺杀。
《暗杀》小组三人各有所长,也有原型人物可靠。
至于说,杀日军如刺飞鸟般容易,这个没啥好讲的,反派敌人总归要死得干净爽快。
这部电影出现了三个丑恶的大反派,韩奸李政宰,他是一个变节者。
全智贤的父亲,典型的卖国贼。
日本人,一枪击毙小姑娘,令人愤慨。
电影把处决李政宰当做了最终落幕的戏剧高潮,一方面是崔东勋的拖沓所致,另一方面,更加说明了这部电影试图要探讨韩奸问题。
当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革命青年,何以变节得面目可憎,被盯上历史的耻辱柱。
如果只是象征性地喊着汉奸、三十万之类的词语,那么,一个民族确实很难有什么进步。
我不敢说,《暗杀》的思考有多深入,但至少,电影把一个变节者的内心挣扎给讲出来了。
《暗杀》的 BUG 当然不少,譬如上海到汉城的列车,简直是朝发夕至。
再有日本人对河正宇的信任,也是有些太超过。
但这些都是商业片常有的毛病,其实不用深究。
《暗杀》有一个很好的悬念,那就是主角随时会死,死得还特别干脆。
而死得特别有仪式感的,则是一个韩奸。
这场私刑,还完全是十几年前的一道命令,它令这部以“暗杀”为题的,变得无比厚重。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暗杀》是由韩国崔东勋导演执导,集结全智贤、李政宰、河正宇主演的韩国动作电影。
故事以1933年的上海和被日本人占领了的朝鲜京城为大背景,由独立军成员、韩国临时政府要员和职业杀手联手所展开的一系列连环暗杀行动,其不仅有对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场面,更多的则是对亲日派的清理围剿,继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胜利。
其实我看的韩国电影不多,也都是挑朋友推荐的电影才去看,不过此片因为李政宰和全智贤都是我很欣赏的演员,所以去电影院看了此片。
近期无聊又重温了一遍,觉得真的很不错,决定唠叨几句。
如果忽略每个男性角色都可以身中数枪而不死、刀子插在心口也不死、步枪把你打成筛子了也不死总之每个人都仿佛金刚不坏之身一样,再以及老管家被安沃允干掉了藏在床底下居然一整天都没有人发觉等等挑战观众智商的桥段,此片在我看来简直是可以作为主旋律电影的典范之一了。
再看一遍,才发现影片一开始的画面昏黄朦胧,也算是在交代事情的前传了,影片一开始的暗杀、双胞胎姐妹的分散、再到后来的三人小组执行暗杀计划,不得不说,导演一上手就吸引住了观众的目光,一部电影就像是导演与观众之间的一场对决,高手过招,一搭手就知道深浅。
剧情并不复杂,但是线头却不少。
预先埋下的亲情爱情友情三根线,在李政宰的串联下,终于在最后一场教堂之战里面一齐爆发了冲突。
所以李政宰一人,串起了三条线索,不得不说他这一生也是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了,只不过可惜的是有时候英雄并么有坚持到最后。
李政宰扮演的廉队长一角让这部电影不再仅仅局限于江湖儿女几多情的格局,甚至带有某种程度的现实关怀。
从仁人志士蜕变成日本密探,李政宰的角色从这一刻开始已经注定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命运的悲剧,再到后来背叛金九,廉硕晋在大烟馆说不管什么韩国独立军、韩国光复军、朝鲜义烈团,个个都有自己的资金来源,到头来还是一团散沙,自言自语直到情绪崩溃,开枪打死了被误认为是金九的平民老百姓,结果又被佐佐木抛弃——枪声响起,打死的不是金九,而是廉硕晋内心曾经坚持的信仰和梦想。
自此以后,廉硕晋再不提什么主义,也不在乎什么信仰。
影片中有一小段,当他被怀疑的时候,他回想起自己在狱中被折磨的情景,尽管画面短暂,但是最后他奔溃求饶的场景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所以说他是双面间谍其实并不恰当,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个渴望出人头地的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洪波里拼命挣扎罢了。
所以,他才可以义正辞严地在法庭上训斥那个骂他是“卖国贼”的后生;所以,当安沃允最后问他为什么出卖同志的时候,他还会歇斯底里地呼喊说,因为我没想过会光复啊。
从20岁到60岁,李政宰的演出跨度不可谓不大,尤其法庭上赤裸上身的一出戏都堪称经典。
尽管我当时的第一想法是我去,还能诡辩成这样!
【也可能是我自己主观意识太强,总以为这样的电影最后肯定坏人都被惩罚,而好人基本团灭,在此之前,我觉得除了杜琪峰的电影,其他莫不如是】同时还觉得李政宰也太瘦了吧,看之前好像也没这么瘦啊,剧组的化妆师也太牛了,这个皮肤的质感就是活脱脱一个60岁的老人啊!
在我以为安沃允会出来作证的时候廉硕晋竟然靠自己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被当庭释放;而在我以为廉硕晋被当庭释放之后会逍遥法外的时候安沃允又出现了,最后,廉硕晋终于被安沃允击杀倒在了一片荒原上,画面中两旁的破碎的白布迎着风飘扬,一波三折,最后尘埃落定,观众的心也随之落定,至于个中体味,也只有每个观众自己去回想了。
影片中除了李政宰是反派领袖人物,全智贤则是正派领袖人物了,俩人戏份也差不多相当,全智贤在电影中一人分饰两角,不过作为大小姐的美津子戏份不多,除了美再就是被父亲杀害之前看到父亲来了的那个送了一口气然后浅笑了一下,真的很美!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细节让人印象格外深刻:比如安沃允与夏威夷.手枪在米拉波咖啡馆第一次相遇的桥段,女神学着河正宇往咖啡里加糖,搅拌以后叼着勺子的画面简直舔屏秒杀。
再比如安沃允第一次百货商场配眼镜的过程,那种小心翼翼的紧张,还有抑制不住的少女心,全都写在眼神里了;还有临刺杀前一晚,三人小组在酒吧,安沃允一开始不会跳舞,到后来被拉过去,大家一起扭着简单的动作,从一开始的生疏和紧张,到后来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个情节映照着最后除了安沃允其他都牺牲了的结局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当然少不了最后安沃允举枪与父亲康寅国对峙的段落,尽管反派险些发动嘴遁让所有观众操碎了心,但也正是这样一个举动,加上前面目睹姐姐被父亲开枪打死以后面对照片无声哭泣的段落,让整个人物不再停留于冷血杀手的层次,也就有了更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在这部暗杀中,作为一个前后人物设定相对统一的角色,夏威夷.手枪除了捣乱、耍帅和谈恋爱,并没有在剧情推进和主题深化方面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河正宇的主要任务就是帅,用步枪帅,用手枪也帅,用冲锋枪更帅,击杀康寅国然后幽幽地说出我就是当年杀父联盟八个人当中唯一苟活下来的那一个,简直帅到无以复加!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看无论是全智贤扮演的安沃允还是河正宇扮演的夏威夷,都不过是英雄光环笼罩的正面人物,尽管导演通过各种各样的小伎俩让人物尽可能丰满(比如廉硕晋问安沃允到了京城打算做些什么,全智贤笑笑说打算喝喝咖啡谈个恋爱;再比如说夏威夷.手枪和老头在下水道逃命,明知道出了多半是死路一条,可两个人还在谈论夏威夷的阳光和美女),然而相比于李政宰扮演的廉硕晋,还是显得单薄了一些。
电影中间有几个细节让我更外喜欢,比如廉硕晋拉速射炮入伙的时候,速射炮一万个不愿意,于是廉硕晋背了一段速射炮当年从新兴武官学校毕业时候写下的血书。
看到这段的时候,周围的观众都在笑,后来速射炮问安沃允“队长,任务是不是完成”,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以后,速射炮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对安沃允说“那我们一会儿楼下见”,泪点低如我几乎直接泪奔。
革命年代,总有一万种打击让你忍不住想要放弃自己的信仰,每个人都在选择,廉硕晋如是,速射炮亦如是。
再比如酒吧老板娘在廉硕晋带来的人抽了一个耳光以后,颤巍巍站起来以后的第一个动作是整了整自己的发型,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断定,老板娘肯定要自杀,就这么一个小动作就把整个人演活了。
总之,正如我在开头说的那样,排除掉所有那些cosplay抗日神剧的桥段,即使只是为了全智贤的颜值、为了李政宰的演技、为了河正宇的耍帅,暗杀也是一部精彩的好电影。
最后再放上一张女神的照片,简直美呆了!!!!
<图片1>
在二战胜利70周年8月15日的韩国光复节,《暗杀》这部电影突破了1000万观影人次,导演崔东勋也因这部电影成为继尹济均后韩国第二个“双千万导演”。
崔东勋第一部过千万的作品是2012年上映的《夺宝联盟》,票房高达1298万人次。
导演应该是很爱全智贤和李政宰,两部过千万的电影都是和他两合作,只不过这次加盟的还有影帝河正宇。
全智贤、李政宰、河正宇搭配导演崔东勋,光看这top级别的配置就已经值得我进影院刷屏舔屏了。
作为韩国70后导演的领军人物,崔东勋的作品格局大,人物多,几部代表作都是多线叙事群戏电影,在片中植入喜剧元素也是崔东勋的标志性风格,《暗杀》也同样,虽然这部电影讲述的是30年代的故事,但看完后并不觉得老旧,面对这样沉重的题材,导演依然在细节上尽量展现幽默,他想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紧张悬疑,时不时甩出来的笑料,炫技的动作,崔东勋将抗日元素与商业性完美结合,多条暗杀主线和角色黑白面的转换,让观众大呼过瘾却没有感到过分煽情。
导演在接受采访中说,爱国情谊的表达不是让观众感觉一定要爱国,而是自然而然让他们产生爱国之情。
回到电影和角色本身,电影以上世纪30年代的乱世上海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京城首尔为历史背景,以一场热血刺激的暗杀任务为故事主线,讲述了神枪杀手全智贤、无间行者李政宰和赏金猎人河正宇三人交错而跌宕起伏的命运。
影片由六次暗杀任务串联而成,李政宰饰演的廉锡镇是第一个暗杀任务的执行者,最终任务失败被捕并且失去了一根手指。
廉锡镇再次出现是在上海,他以临时政府警务局队长的身份为了暗杀亲日派官员而找到了独立军狙击手安沃允、爆破专家黄德三、新兴武官学校毕业生“速射炮”秋尚沃三人组成了暗杀小队。
影片前段廉锡镇这个人物机智果敢又不失幽默,当观众还期待着这个带着金手指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会如何带领手下拿下日本军官和亲日头子时,廉锡镇的双重身份让原本单纯的暗杀任务变成了更为复杂的三重暗杀。
廉锡镇组织暗杀小组刺杀日本高官和亲日派要员,背后他将任务透露给日本人,并雇佣“猎人”暗杀三个自己派出的暗杀小组成员。
同时,临时政府特工组因暗杀任务失败开始对他的身份产生怀疑而发出了如果发现廉锡镇叛变就地处决的暗杀命令。
从20岁到60岁,李政宰立体表现出了廉锡镇在大约40年的岁月里,在经历时代的风波的同时,从白到黑的过程。
人在面对死亡和非人性折磨时都会恐惧,这是人的本能,为了祖国的独立有人深埋恐惧在心最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在死亡面前,廉锡镇最终选择变成恶人,他卖消息给日本人甚至不惜疯魔一般残杀自己的同胞,最后坐上审判席的他是知道自己犯了多大错误的,有人选择为了信念而牺牲,而廉锡镇几十年来因为不相信抗日真的会胜利,一直为了活着而发臭着,为了活命他选择了背叛,选择了杀戮,为了活命,法庭上,他撒了谎。
全智贤此次首次挑战“一人分饰两角”,出演狙击手“安沃允”和千金小姐“美津子”,两个角色虽是双胞胎,却有截然不同的境遇,一个是扛着狙击枪戴着一副破眼镜朴实无华的暗杀领导者,一个是穿着华府画着精致妆容被父亲圈养的富家小姐。
安沃允全片话不多,内心戏不少,破碎的镜片挡不住她刚毅的眼神,她仿佛就是为了独立而生,信念是支撑她扛下去走到最后的唯一勇气,当她流着汗忍着疼痛告诉夏威夷•皮斯托,她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活着,她只是想告诉日本人,还有人没放弃。
看见自己的姐姐死在了父亲的枪口,她眼泪夺眶而出却不敢让自己哭出声音,她忍受噩梦的折磨,回到姐姐的家,只因为她还活着,活着就要战斗,一个女人拥有这般大无畏的勇气令观众动容。
片中全智贤不施粉黛,头发随意扎起,暗色衣服破碎的眼镜,那么朴素却那么的美,从那句“上海有个咖啡馆叫米拉诺,你去过吗?
”我们听到了她独自赴死的决心,她和夏威夷是如何相爱的片中没有描绘,枪弹硝烟湮没儿女情长,但却能从战火中看到无处不在的温情,最后诀别时浅浅一吻,她问他:“我们还会再见吗?
”,瞬间泪奔。
河正宇饰演的夏威夷•皮斯托是全片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人物。
他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真的会爱上一个嘴里玩笑着“喝个咖啡谈个恋爱”的女杀手,他教美女加糖,玩世不恭地送美女围巾。
这个人物很有趣,一个赏金猎人,拿钱办事带点黑暗面,他受雇于廉锡镇暗杀以安沃允为首的三个暗杀小组成员,这个人物前期还只是个有点神秘的雇佣杀手,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不知道自己何时对安沃允动了心,思维发生了转变,也加入了抗日暗杀的行列,和廉锡镇相反的是这是一个从黑到白的过程,于是两人从合作关系变成了对立,本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拼演技的二人上演了一场难分胜负的“遭遇战”, 在崔导演眼中“每个导演都想合作的”河正宇虽然戏份相对较少,但夏威夷皮斯托这个人物绝对称得上是他出演过的所有角色中最有型的,不同于他以往严肃悲情的人物形象,这个杀手帅气幽默,浪漫不羁, 风衣双枪成了他耍帅刷脸的利器,影片用很短的篇幅交代了他的背景,杀父同盟的一员,和安允沃的背景巧妙重合了,这也为她后面帮安允沃开枪埋下了伏笔。
影片的后面,他毅然送走了安允沃,浅浅一吻告诉她再见面,你会是我的老婆,他大概知道自己活不了了,但他还是笑着开着玩笑和搭档乐呵呵说“我们逃出去了就去夏威夷,听说那里的女人不穿衣服到处走”。
他拼尽了最后的力气走向廉锡镇,全身都是弹眼,跪地没了气息,他死的悲情,我看的痛心,如果我是导演,我一定会安排若干年后他和他未过门的妻子相遇,在最初的那个咖啡馆,继续硝烟战火中无法言说的爱情。
战后初期韩国的历史复杂,亲日派并没有被讨伐,反而大多人依旧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导演没有逃避事实,这段历史无法用一个简单的罪人伏法敷衍过去。
所以他并没有用法律的途径去处置罪人,而是选择了用16年前他们必须完成的“暗杀”任务结束了廉锡镇的生命。
影片的最后,一根根蜡烛被点起,回忆切片,速射炮和黄德三笑着跳着舞,老头对安沃允说:“三千块,不要忘记我们。
”这些为了信念冲锋在抗战前列的民族英雄,历史让我们记住。
《暗杀》挺好看,好看得让人为难。
全智贤很美很飒,河正宇很酷很帅,李政宰又阴又狠。
主角之外,配角也出彩,赵镇雄、崔德门、金海淑、李璟荣等,戏份或多或少,都令人阅后难忘,尤其是河正宇的搭档吴达洙,其酷炫简直喧宾夺主。
色调明丽,节奏张弛有度,动作戏条理清晰,情节上的狗血洒得利落,倒也减少了狗血感,悲情和悲剧点到即止,乱世中人各有生存准则,而《暗杀》的准则,就是好看至上。
让电影好看,是商业片的任务,导演崔东勋完成了一次不错的任务。
看《暗杀》前,我是知道李政宰的。
对他的评价就是——他在《观相》里1小时以后出场,也能让人印象深刻;也可以在《夺宝同盟》这样群星荟萃的戏里杀出一条血路,让人难忘。
这位算是韩国演员里,最会自然而然耍帅的演员之一了。
在我这儿,会耍帅绝非贬义。
能够张扬而不做作地耍帅,让观众感觉到来自骨子里的自信而不是矫情,是相当厉害的。
而《暗杀》里,李政宰没有因为定位而故意演的很坏,却一样秉持了会耍帅适度张扬这个优点。
举两个例子:廉硕晋拿着安沃允的照片说要烧掉那里,他边走边挥动照片。
这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耍帅,因为这样做观众的注意力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他的手上。
然后,他揣起了真的照片,烧了一个假信封。
观众便会恍然大悟——这位有阴谋!
在日本军官结婚典礼上,廉硕晋认出了夏威夷。
于是,一边召唤手下,一边换了套皮衣。
那里的动作一气呵成,毫无做作之感。
非常酷啊!
但是其实也是有目的的在耍帅啊。
这个目的是啥呢?
之前,他跟宾客穿得差不多,换了皮衣就身份明确,目的鲜明了。
他之前一直是以革命党的身份在潜伏,不一定所有人都认识他,换了皮大衣是为了明确身份,等会开枪时别被同伙打到自己啊!
所以说,李这样的耍帅都是为剧情服务。
这才叫做会耍帅,才叫把好钢放在刀刃上。
看《暗杀》后,我才知道河正宇。
看完他在片子里的表现,我立马决定去看他的其他片。
因为没过瘾!
河正宇的戏需要细品,不认真看会产生这位不够放得开的误解。
品下来会发现,他是那种把力道用在细节处的演员。
他的眼神戏很强悍。
眼睛会说话就说的是他这种演员。
《暗杀》里一出场,他把咖啡勺故意含在嘴里然后转头去看安沃允,见对方不出所料也做了一样的动作后,眼里立刻泛起得意的微笑。
这里处理得很可爱,不经意间对女生的好感已然从他眼底流露了出来。
也为后面剧情做了铺垫。
在康银国家里遇到安沃允那场戏里,河正宇几乎完全靠着眼神在诠释夏威夷的心理变化。
听到安沃允问她咖啡馆的若有所思,明确对方身份后的惊讶,听到对方婚礼上暗杀计划后的担心以及最后要留下来的决然,都靠眼神诠释。
真的太不容易,也太牛了。
夏威夷最后临死那里,有一处眼神特别好,就是看到老头儿被打死那里。
他自己已经受了伤,躺着望向老头那边。
看到老头死了,他眨眨眼站了起来,那一刻似乎就看到他要与对方对决的意味。
他多次顶着廉硕晋的枪往前走,眼睛里是越来越愤怒的神情。
最后把刀插到廉身上后,终于支持不住倒下了。
那里相信很多人都非常难过和唏嘘吧。
见识到了韩国演员的功力,就连带着后续又看了N部电影。
我慢慢改变了以前对韩国片的印象。
以前觉得韩剧有些做的比较生活化,平实亲切,电影则太极端化,甚至……神神叨叨。
但《暗杀》后看的《恐怖直播》、《新世界》、《老手》都非常棒,特别解气。
还有《黄海》和《辩护人》也有深度有质感。
这些电影让我意识到了韩国影人的厉害,编剧的细致、大胆和创新精神。
真是大赞!
ps河正宇打枪真是干净利落啊!
作为绝对主角,安沃允是片中最坚定的革命者,她技术过硬,态度坚决,性情走的是典型的抗日英雄硬冷作风。
依然记得全片下来,仅有印象的几次全美人的笑,一次在暗杀小组行动前拍的那张纪念的合照时;一次是刺杀行动前一天晚上在老板娘的小酒馆里被搭档拉进舞蹈的人群,享受可能是牺牲前暗藏在租界里的“祥和愉悦”。
这个随时随地扛着一把步枪的年轻女革命者,她曾经向自己的上级开抢;她能在行动前最迅速地找到据点制定战略;面对可能失败的行动,她能在刺杀目标即将逃脱之际暴身于天台果决狙击;她能在公认难度过大的射击距离外击中目标...她有着令人唏嘘的悲惨身世。
是的,是悲惨。
她的母亲是一位革命者,暗杀行动失败了,被她身为大卖国贼的父亲下达“只要双胞胎其他不留活口”的命令杀害。
逃亡中被奶妈带到天朝,在这片同样被日本法西斯铁蹄疯狂践踏的土地上艰难避难、终究还是难逃侵略者的魔掌,亲历并目睹日军灭绝人寰的罪行:那是本该在父母身边撒娇嬉戏的年纪。
女主后来描述的回忆正是如南京大屠杀的诸多史料记载的那样残忍、血腥、丧心病狂灭绝人性...的场景。
这个素颜革命、时常穿着灰白色系衣服、不知如何品咖啡、对男人的调情冷漠警惕、行动时的小圆眼镜破了一块镜片的女孩,她有一个身着东京最流行时装、即将嫁给日本军官的双胞胎姐姐——美津子。
不知她们其中哪一个是本不该活在那个动荡年代的幸运儿。
幸运?
呵呵,那样悲惨的年代,或许什么都不知道,也是另一种幸运吧。
衣食无忧的豪门大小姐就这样“幸运”地生活了20多年,她有着日本人的名字,在东京留的学,回国后即将完成的也是与残杀韩国人不眨眼的日本军官的“政治联姻”。
这是她爸爸的安排,她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是一个没有民族意识的女孩,与安沃允的严肃沉重不同,她的脸上是类似千颂伊般单纯轻松的神态,她的衣着,是与那个悲惨社会格格不入的色彩鲜艳的时裳。
作为一个被暗杀了家国意识和反抗侵略的人,她心安理得地觉得身为卖国贼的父亲是个好人“大家不都这么活着吗?
”或许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她是“病了”的人,但她是善良的。
从不知道生母真正的死因,但她记挂自己的妹妹,一得知她的下落就亲自送来新的外套,知道她的身份会与父亲起矛盾,便安排好了一切打算送她离开保她安全。
这个从小就深刻牢记民族责任的可怜的妹妹,连生母的样子都不曾知晓,一直错把奶妈认作自己的妈妈。
这两个双胞胎姐妹,除了长相却有太多差别。
战斗、反抗的坚决,抑或轻松无忧的生活态度,究竟哪一面才该是女主的本我?
我们无从知晓。
但是现实的残酷,暗杀了人们的幸福,暗杀了姐姐的民族意识,最终也得谋杀她们本身。
姐姐阴差阳错地代替妹妹,死在了卖国贼的枪下。
从这时起,真相被解开,不再有父亲的角色,最后的一丝亲情的可能已被谋杀殆尽。
《暗杀》是由崔东勋导演执导,全智贤、李政宰、河正宇主演的韩国动作电影,于2015年7月22日在韩国上映。
影片以1933年的上海和被日本占领朝鲜京城为故事背景,讲述了独立军成员、韩国临时政府要员和职业杀手联手暗杀亲日派的故事。
该片获得2015年第36届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影片奖、第52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影片奖、第52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女主角奖。
本片中出演的明星非常多,三大主演全智贤、河正宇、李政宰在中国都非常有人气。
从影片表现看,全智贤是绝对的核心一号人物,不但戏份最多,而且分饰两角,同时扮演被母亲带走抗日的妹妹和留在朝奸父亲家中的姐姐。
性格、谈吐、气质迥异,非常挑战演技。
全智贤身高腿长,非常英气,所有的动作戏都表现的非常有专业水准。
大钟奖最佳女主角奖,全智贤是拿的实至名归。
世界本身仿佛就是一架巨大的时间机器,岁月翻来覆去、迷途难返地在历史书中瞬间穿梭而过。
生命的书签就被这样随意地插在某一页。
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人能赢。
不得不吐槽下自己的题目 这名真的很俗 俗到自己都不能忍 本片侧重历史 以真实的事件为主线 民族大爱 国恨家仇 等糅合在一起 用这个标题纯粹是为了像电影中印象最深的一幕致敬不熟悉韩国历史的人看这片可能会有点混乱 基本历史线先扔下1905年日本强迫当时的大韩帝国签订《乙巳条约》,至此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19年“三一”复国运动后,韩国独立人士被迫流亡海外。
1919年,韩国义烈团在吉林成立,活跃于朝鲜、中国、日本等地,被尊为“韩国国父”的独立活动家金九等人在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宣布投降,韩国才得以光复。
京城在这里不是我天朝的北京城 而是已经沦陷为殖民地的韩国首都 首尔的前身没什么逻辑顺序可言 简单的说几点吧车墩的拍摄角度》》》车墩在国产片中是最常见的取景地 看烂了的镜头数不胜数 但暗杀在这的取景却非常的独特 新颖电影开始的迷雾景 一改往常的电视电影取景方向 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 为了避免穿帮 导演独特的选取重重迷雾来掩盖 可能很多没去过车墩的人看不懂我在讲什么 简单打个比方就是 通常的镜头是从A拍到B 暗杀是从B拍到A还有一点是韩国在整个拍摄的手法上比较细腻 仔细看很多镜头不仅近景处理的好 就连背景也处理的很细致 很多背景即使只能看到火柴人形 但还是可以看得出人的基本动作实力派加盟》》》虽然电影中打酱油已经算是演员上剧的一种形式 但暗杀的演员质量整体很高 从百想最佳女配陈京 到老戏骨金海淑 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大叔们 整体的演技都在一条直线上 这也是电影成功的基石人性之对比考量》》》日本人】既然是侵略 既然是战争就总不能避免杀戮 当川口若无其事的伸出3根手指的时候 我们真的不敢去猜想其背后的深意 这一幕不可避免的让我想起南京大屠杀 残忍的日本人 进行杀人比赛 并以此为乐 生命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草芥 所以当草芥触犯到自己的时候 毁灭变成为最简单有效的惩罚方式亲日派汉奸】康英国的无耻与残忍从片头持续到死亡 谄媚之势淋漓尽致 为日本献黄金 捐飞机 用生命护主的狗奴才 为避免惹火上身 先杀妻子 后杀女儿 不对 其实一开始她就想杀女儿 从韩语看 当时的命令式全部杀死 至于为什么小女儿没有杀 在这方面有所保留 可惜自己亲手养大的女儿还是被自己亲手杀死了 康英国看到自己的女儿没有半点迟疑 举枪就杀 这种决绝也实非一般走狗可以做到独立派】独立派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所有平民百姓都是无辜的 可是我们的子弹是长眼睛的”我非常欣赏这句话 即使放到现在也是值得借鉴的 民众只要和政治立场不相对立皆是属于可取范围内的 以地域 种族 肤色 来划分是与非是最肤浅的区分方式黄色丝巾》》》呐 小清新看多了 感情线的关注点或许真的和别人不一样 无论什么片子 爱情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绿叶还需红花来配 电影中第一次鼻子酸 就是暗杀过程中黄色丝巾的特写(好吧 是有点肤浅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安沃允要带着这条丝巾 也许这是属于战时特有的一见钟情 只是这扎眼的丝巾就这么把两个人紧紧的联系到一起 奈何前有国恨后有家仇 爱情在此显得过于无力 临别许诺的一生一世也无力回天 假如没有时代背景 我们就在咖啡馆 相识...相爱...李政宰和全智贤继触不到的恋人之后再次合作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人演技的日臻成熟 每个点都拿捏的到位 本来以为片子会有翻转 没想到李政宰真的是叛徒...orz相比于国内流于形式和频繁刷脸的抗战题材剧也好 解放战争剧也好 此片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 我已近看了足够多的历史书 不需要导演告诉我 伟人在某次成功的会议 标志性的活动中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有多大的转折意义 开辟了什么 亦或是 第一次怎么怎么样 这种疲于赞美的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激起人的感官 换一个普通人的视角 从一个不易察觉的角度 讲一个平凡的故事 也许会收获更多的感动
节奏紧凑,故事脉络清晰,演员们演技精湛。
影片的结尾出现了几种解读。
一种是《暗杀》像《熔炉》一样,法庭使得犯罪分子逍遥法外,而私人力量却完成了对他们的惩罚,这里面可能包含有对司法现状的指涉和反思;第二种观点认为这代表着战争并未结束,韩国对待韩奸不同于中国,因为外部势力的干扰等原因,有些韩奸仍然在社会中担任重要职位;第三种观点认为,廉硕晋的手下曾肩负命令即发现廉硕晋是叛徒就把他杀了,在多年以后这个命令终于得到了完美执行。
所以是再一次扣住了“暗杀”的主旨——执行者将不计较时间甚至生命,势必将任务执行下去。
但无论结尾说明了什么,这部电影都是值得一看的。
没什么好说的,很失望
有趣的现象是,来观影的不仅限于2-3人的社交群体,而是一排包场宅男
太棒了这个片 非常细腻 非常喜欢 非常动人
睡了半场
三星半。剧情繁复,但又过于繁复;全姐姐和小河帅炸,但又过于耍帅。最喜欢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全姐姐戴着眼镜手持狙击枪在屋顶奔袭,二是莫名其妙的寿喜烧西部片气质。
1.如此姣好明星阵容,全智贤,李宰政,赵震雄,河正宇。如此话题级的背景,韩国流亡政府时期。胡乱一通的剧情!2.韩国神片,狙击手拿起机关枪乱扫只受轻伤,接个吻就能逃脱,真是很有国产的味道。3.作为谍战片一般,作为传记片失格。
玄幻化历史方面,东亚三国都是一路货色。
我觉得《暗杀》被过誉了。剧情其实也没什么逻辑,还是国产电影那套假大空的模式。之所以被追捧,一是因为它是韩国电影,所以没进电影院之前我们就为它自带属性加成。二是因为有全智贤 河正宇。不过我觉得其实全片最出彩的是李政宰还有最后十分钟法庭那一幕 颇具黑色反转的剧情设计。
此片大概告诉人们,我国的那些神剧要是有足够经费和电影工业基础支撑的话,拍出来效果大概离这个也不远了。再次印证任何人只要犯上傻逼民族主义病,拍出来的东西离狗屎也就不远了。
开头一般,但是结尾很棒。大叛徒最后说“我如果知道最后会胜利,就不会出卖战友了”,这是画龙点睛之笔。谁也不知道最后是谁胜利,在这点上,大家都别有优越感。但是,明知道可能会失败,却还是坚持信仰,坚持不背叛,这才是真英雄。
觉得到了不八分,刚刚及格的分数吧,确实就是一个南朝鲜版本的抗日神剧
很少看韩国影视作品的我,除了全智贤,其他角色几乎一概脸盲,前面一半沉浸在辨认角色的混乱之中。全智贤真是美啊!
演员重合度跟《夺宝联盟》比较高,就连人物形象都有些相似,看得很出戏。布景像舞台剧,服化道太精致了,没有那个年代的感觉,出戏。剧情中不时的插科打诨一直在提醒我这是一部商业喜剧,没有抗战的热血感。各种巧合的汇集,也冲淡了历史事件给人的震撼感觉。
太肿了!
我看了演员表觉得这肯定是我能喜欢的片子,结果看的稀碎。不是我看不懂,是真的一手好牌打乱了。
要什么没什么,1颗星,不能再多了
再看崔东勋的片我是狗
全片节奏把控不好,尿点不少,但G点也很多,最后的一段枪战太酷炫了;战争下什么人都有啊,想想岂止地下组织,中共一大的那些人还一帮叛变的;乱世之中,生存才是王道啊。
全程臉盲。
韩版 shou si gui 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