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二世
Ludwig II
导演:玛丽·诺埃尔,彼得·泽尔
主演:Sabin Tambrea,塞巴斯蒂安·席佩尔,汉娜·赫茨施普龙,Tom Schilling,葆拉·贝尔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2
简介:巴伐利亚「童话国王」戏剧性一生,曾被维斯康堤拍成《诸神的黄昏》,传奇再度搬上银幕。爱美的路德维希二世醉心华格纳歌剧,十八岁登基,企图以音乐化解干戈,以浪漫热情追求艺术寻觅自由。但战争迫在眉睫,他的梦想世界不被理解。和平梦碎,辱国丧权,压抑的同性爱欲更咬噬着他的敏感心灵。晚年孤僻离群,执着于斥巨资修建奢华城堡,务求..详细 >
选题不错,拍的太平淡。
除了觉得男主是个偏执狂,没感觉到别的。
文艺青年月亮王
最无聊的风景片
悲切
美丽的东西都易碎啊。
看完之后小侍卫那张美好的脸始终在脑内挥之不去,于是查了一下,原来国王的确把自己的爱写在日记里了,还用法语写,搞得忒神秘:还有两月我们的神圣相遇就满五年了……从那时候起我们就永不分离,除了死亡,没有什么能让我们抛弃对方……纯洁而神圣的吻,仅此一回……唉呀不说了先去哭一哭
作为三星封顶的历史人物传记片,冒尖是因为Sabin. 当然Ludwig²本人也确实较多数帝王将相有趣得多。Sissi演员不合适,Herzsprung的风流魅惑是三毛钱戏剧资产阶级新贵那种,不是宫廷那种。以及Mücke 是我认为德国男的最无聊的一类长相。
Sabin Tambrea的路德维希二世太出彩,其他角色相对而言暗淡了许多。剧中茜茜公主的形象塑造得像是站在对立面大部分时候无法理解路二,也有点过于强调她那种对于当时维也纳而言叛逆的政治观念。但总觉得正是因为有同一个可以踏入并隐匿的梦两人的关系才可能,或者说对路二那就是现世。
路德维希二世身上有太多的标签,一个热爱艺术的国王,想让音乐代替战争,想让艺术争取自由,生在那个时代身不由己,电影场景美轮美奂,新天鹅城堡也让人惊叹,如果路德维希二世生活在现代,应该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吧!
凡尔赛和新天鹅堡啊~ 侧脸特写也真挺好看的,但整片approach缺乏吸引力浪费了难得的好故事。如果干脆来一大段瓦格纳让观众和他一齐沉入美和自由的世界,或者把人物心理仔细挖掘引起反思共鸣,都会很好。现在这拍法,纯粹破坏了一个enigma.
王室复古风总是美轮美奂。但是槽点也太多。路德维希二世的故事很奇特,他最大的功劳大概是奠定了巴伐利亚旅游业的基础工程。男主演在后半段换人了,而这两个人演技又大相庭径。汤姆希林那个更夸张点。而且这里头茜茜公主的妹妹比她好看很多。三星半。
……能感受到拍的挺努力的……但是还是不好看
我就是去看看瓦格纳。
他轻声问我:你为何死去?我回答说:为美我为真理,真理和美本是一体——他说,我们是兄弟情节不足,服化道倒是一流,Sabin演技惊为天人。想念巴伐利亚的森林。
曾几何时历史人物传记电影就脱离不了揭示主人公的同性恋情这一窠臼且时长都有2h+。整体而言本片在欧洲制作中算是大气的,场景华美或壮丽,人物相貌和演技都不错。重心略偏向路德维希二世和华格纳之间的互相赏识之情,以及和男仆之间若有若无的禁忌之恋。格调悲情,呈现一个困在帝王身体中的艺术家灵魂
get到了Sabin的颜 加一星
主人公并非是不想做一个好国王,而且也具有非常美好的理想,然而他无法将从艺术中获得的这些美善的体会除却“教化理想”之外地真正落实在现实中。从这部影片的视角来看,很明显地将他的一生和歌剧般的“表演”联系在一起,他的人生种种,不过是在美好理想的白日梦王国中表演的一出自我设计的戏,徒具外表形式,却没能和真正的行动或者内在的转化连结在一起。而外界又让他深感痛苦,抗拒和逃避。一些地方的处理比维斯康蒂的那一版更加明晰,不过或许这种更明晰的处理也带有着导演的观点的插入(如奥托发疯的原因、抛弃索菲的原因等)。感觉上痛感要强于维斯康蒂的电影,后者更多是一种“哀伤”,而这里则让人感觉“撕心裂肺”,也可能是本土电影的原因吧。片中很多事情都显得无解,且很难让人说出究竟怎样会更好,然而这历史上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风流才子薄命君,《众神的黄昏》,一抔土掩了多少文治武功,孤独的末世王,伴着缠绵悱恻的《罗恩格林》,一次又一次在他的天鹅堡中重生
原来别的版本海报是这样的 日本的太华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