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坠入

The Fall,坠落,魔幻旅程,墜落天使,落下的国王

主演:凯婷卡·安塔鲁,贾斯蒂恩·瓦戴尔,李·佩斯,Kim Uylenbroek,Aiden Lithgow,肖恩·吉尔德,Ronald France,Andrew Roussouw,Michael Huff,格兰特·斯旺比,埃米尔奥斯迪那,罗宾·史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南非,印度语言:英语,罗马尼亚语,拉丁语年份:2006

《坠入》剧照

坠入 剧照 NO.1坠入 剧照 NO.2坠入 剧照 NO.3坠入 剧照 NO.4坠入 剧照 NO.5坠入 剧照 NO.6坠入 剧照 NO.13坠入 剧照 NO.14坠入 剧照 NO.15坠入 剧照 NO.16坠入 剧照 NO.17坠入 剧照 NO.18坠入 剧照 NO.19坠入 剧照 NO.20

《坠入》剧情介绍

坠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电影特技演员罗伊•沃克(Lee Pace 饰)在拍摄一组骑马从桥上一跃而下的镜头时严重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失去知觉。此时的他极度绝望,万念俱灰,只想一死了之。正当罗伊沮丧之际,因摔断胳膊住进医院的5岁小女孩亚历珊卓(Catinca Untaru 饰)闯入了罗伊的世界。 这两个年龄悬殊的病友就此交上了朋友,亚历珊卓每天来罗伊的病房报到,只为听朋友讲那个玄幻神奇的故事。而罗伊用这个顺口编出的故事吸引小女孩,却想完成借机完成他的自杀计划…… 本片荣获2007年柏林影展玻璃熊特别表扬-最佳影片奖、Sitges - Catalon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最佳影片奖、2008年奥斯汀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剧本。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国家宝藏:历史边缘边水往事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驭风男孩十日寻人掠杀者输不起Soho区惊魂夜西村京太郎神秘旅行72十津川警部的最后旅行在盛夏等待交涉马利和我2目视朱丽叶美丽心灵追鹰日记警察世家第二季忘川茶舍之兽神诅咒极海迷窟社畜向前冲逆转劫局出走的少女见好就收兄弟契约桃花小妹魔窟憨豆特工3百日孤独美食广场里的女高中生们在说啥龙林逃生

《坠入》长篇影评

 1 ) 最绚丽的童话,带着我隐忍的挣扎

在茄子的强烈推荐下,我终于看了电影The Fall(坠入)。

忍不住先吐槽一下这部电影的资源真心难找,06年的片子也不算早啊,可六维上帖子不多有种的就俩,结果还死活下不下来,用迅雷也是慢的要死,我眼睛还被养刁了非想看个清晰点的,于是放弃了好心的俪辞辛苦传来的普清版(俪辞你表pia我)。

终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google到一个可以用的迅雷会员号,下了个1.7G的版本。

看完后很难说自己是什么感觉,但我还是想留个印迹,也给茄子一个反馈。

希望我这次能够写短一点,也写快一些。

O(∩_∩)O事先在搜资源的时候稍稍有点点剧透,但是觉得对看电影的影响不大,毕竟不是悬疑类的片子,知道大致情节也就猜得到最后结果,而且这种类型的影片本也不会以情节取胜的吧。

说不出看完电影的感觉也可能因为我比较分裂。

我甚至能够想出两种不同看法的极端评价:若讨厌这片子,估计会说它情节简单老套、服饰夸张可笑、故事难经推敲、结局不知所云;而若喜欢这片子,大概会说情节想象瑰丽、服饰鲜艳华丽、故事天马行空、结局隐喻美好,再加上Lee Pace的美貌与小女孩Catinca Untaru可爱的笑,以及他们之间单纯又感人的友情。

很难说我是站在哪一方的,(茄子我对不起你。

)但是真要我选个立场,我还是会推荐大家去看。

因为我相信,我们愿意接受那份美好。

(以下有轻微剧透。

)Roy Walker从一开始主动对小女孩Alexandria讲故事就没安好心,他自始至终就一个目的——吸引Alexandria帮他拿到药。

插一句,我很喜欢他第一个有关亚历山大大帝的故事,那个为了平等将最后一头盔清水撒在沙漠上的故事,我虽然不赞同,但却很喜欢。

他的故事瑰丽又神奇,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人,有着共同的敌人与热血。

失去兄弟的黑人奴隶,令人联想奴隶制度;失去妻子的印度人,就像最最少女情怀的言情故事;擅长制造炸药的大胡子,正是力量强大引主上猜疑的典型;甚至还有Charles Darwin,看到出境的演员我忍不住笑,这和我脑内的大胡子Darwin差的太远了;哦哦,还有Roy他自己,这个蓝衣侠盗,简直就是游侠传奇里的经典主角!

(我怎么预感我又要写长了……囧rz……于是控制自己的话痨倾向)其实Roy讲的故事很简单,不过是给五岁小女孩讲的童话,不需要那么严谨科学,管他什么斟酌推敲,要的就是光怪陆离,要得就是随心随意!

于是Roy想到哪里讲到哪里,曾经的工作、曾经的同事、医院的护士、心灵的创伤,信手拈来化入讲述。

有时他会忘记,Alexandria追着问:那炸药呢?

于是Roy随口就让大胡子一枪打灭火捻子,弥补全不留痕。

这样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隐秘的走向其实是Roy挣扎的内心。

他有惊人的想象力、完美的掌控力,还有忍不住想让小女孩看清世界的残忍和内心最最深处的温柔情怀。

他将故事截断在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地方,迫使、欺骗Alexandria帮他拿到自杀的吗啡,这时的他还想给她留一个美丽的神话。

然而,当他两次自杀失败后,他终于崩溃了。

善良又单纯的Alexandria,她趁夜再次帮Roy偷药,不幸,终于发生了。

我不得不大赞一下这之后一段的场景转换——真实与虚幻结合,恐惧与坚守并存,绚丽与黑暗相傍,酷刑与医治共生。

好像整个影片的所有情节与主旨都凝在了这短短几十秒钟。

然后,Alexandria睁开了眼睛。

我不太能理解Roy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把故事里的人一个一个的杀掉,也许他终于愿意承认自己其实是个懦夫,他所讲的一切都只是个谎言,看似美丽,实则剧毒无比。

他说这是他自己的故事,他是想告诉Alexandria他不值得敬佩与喜爱吧?

可是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故事怎么可能只有他掌控?

善良又单纯的Alexandria,她再次改变了结局。

于是终于光明了。

电影的最后是医院的人们一起看电影。

那个年代电影刚刚发明,黑白且无声。

Roy抱着那只像奶牛一样的可爱的小狗坐在轮椅上,终于迈过了心中的那道坎。

最后的最后是他在电影中的一次次坠落,可是他再也不会失败了。

看起来胡编乱造不可思议,可我觉得,这样一部绮丽的影片的结尾,不过是暗示Roy再也不会做一个懦夫了吧。

他终能一次次坠下,又一次次安然无恙的成功,不再沉浸于瘫痪与失恋的疼痛。

所以其实这部电影的很多缺点都可以得到解释。

但它有些地方的确可以做得更好,而非通篇的不知所云。

比如情节的走向过于简单,Roy改变结局的方式太过突然,两人哭泣的点显得生硬,电影的结尾含混不清。

还有电影的主旨,生命么?

向上么?

的确老套又烂俗。

可何必给自己如此大的包袱,我们只要记住一些美好,就足够了。

所谓武侠,不过是成年人的童话。

所谓童话,不过是成年人内心的挣扎。

在结尾处,我还是想要赞一下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非常非常华丽。

我想如果能在电影院的大屏幕上观看,一定感受更为深切。

所以我蛮建议俪辞再看一下高清版,应该会有不同的体验。

还有Lee Pace的美貌,又是帅哥一枚,不过茄子说他平日看来并非这部电影里这般美的?

还有The Hobbit剧组放出了他饰演的精灵王的剧照,多了更多英气坚毅与一些沧桑,少了些许干净清秀,不过觉得开花这个精灵王子虽与Lee Pace不太像,年轻的神韵却蛮恰当。

O(∩_∩)OPS:我看到Morphin时忍不住有道了一下,原来是吗啡。

于是作为NC粉的我立刻联想到缺缺的The Third Star,非常非常喜欢影片结尾的最后旁白,忍不住再次转一遍:让我举起吗啡,向所有人干杯,如果我生日那天,你们刚好想起来,请记得,我爱你们,你们使我度过了快乐的一生,我的人生,没有悲剧。

PPS:赶在凌晨写了这篇乱七八糟的影评,为的是在看别人的评价前先记录自己的感受,总觉得若看了他人的评价,自己就会有意无意的向其靠拢。

一不小心还是写多了,本来打算短短几百字最多一小时搞定,结果又超两千了……比以前还算砍了半,不过以后还是得注意,嗯。

 2 ) 不能承受之痛,好片子,忍不住写了一堆

小姑娘演得真好,天真可爱活泼,还会说印度话(不过感觉像巴基斯坦话),一嘴印度腔的英语,,反正可爱极了。

不过怎么觉得她的妈妈长得有点儿巴基斯坦人的样子呢,小女孩倒是欧洲白人的模样。

是个小机灵鬼。

为了继续听故事,Roy让她摸脚趾检测触感她还哄骗他。

为了留在医院,也不把医生说的话真的翻译给妈妈。

看着教堂里面人家做仪式放嘴里的含片她也拿来吃吃。

有小大人儿是的一面。

Roy在给她陈述“大盗故事”的人物的时候,她可以立即说出她喜欢谁(正义的人物)。

在Roy和他说“我们的朋友沃特”时候她可以马上说出“他不是我的朋友”。

希望Roy和美女护士在一起,在看到她和一个医生在一起以后,又觉得她是背叛者。

天真可爱的一面。

牧师给她一个橘子,她对牧师说我没向你扔过橘子,太天真可爱的“此地无银”了。

为了听故事,憋着尿也不去厕所。

感觉小女孩和Lee在一起,那么自然,两个人的对话也是,Lee用大人的语言,孩子听不懂,完后很茫然的感觉,真实极了。

Lee演大盗的时候化了妆真是帅。

短短的头发,黑黑的眼线,有点儿《300》里波斯人的感觉。

婚礼后被抓住去沙漠里受刑的时候,那个金头发金眉毛的造型,还真有点儿不一样的感觉,以前看到他都是黑头发的样子。

再加一身长长的衣服(裙子)就像日本动画片里的美男,想起了《最终幻想7》里的Cloud。

那个公主“护士小姐”的出场真惊艳了,太漂亮了。

刚出场时的装扮有东方感。

婚礼的时候弄得像“冰雪皇后”似的。

在被绑在那个柱子上,摄像机从下面拍摄时,看着还真有点儿像《灵指神探》里面那个和Lee搭戏的美女。

动物演员也很棒,大象、鸽子、猴子,尤其是那个猴子演它死了那里,连猴子都演的那么像,我估计我去演都未必能那么自然。

配乐也很不错,有不着痕迹的自然。

开头那里就不说了,大盗们要去抓欧迪亚斯,结果公主出现了的时候那里的音乐很漂亮。

那个神秘土著人吃了有毒的地图以后,在召唤来同伴以后,在绿洲牧场那个召唤仪式的上,音乐也很有感染力。

告白那场戏,一个女孩的声音唱的“Captive”的歌很有感觉。

婚礼里神秘人预言有危险的时候音乐也很有感觉。

影片的取景也很美。

那个湖中宫殿,太漂亮了。

有点儿东南亚的感觉。

那帮土著人召唤死了的神秘人的那场布景也很有特色。

还出现了世界各大名胜的片段:金字塔、长城、桂林山水...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很搞笑哈),荷兰的磨坊风车,诸如此类。

那个结婚的里还有土耳其男人那个著名的转圈儿舞感觉导演的拍摄手法有点儿熟悉。

孩子从药架子摔下来的时候,做了那么多的比喻,还有给孩子动手术也是同样用了比喻。

而且从孩子脑袋里面拿出来的竟然是片头她丢飞的那个纸条。

开打了孩子的脑袋看到了秘密。

不过大人就是大人,为了得到吗啡来自杀,竟然利用孩子,还让孩子过早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那个胎儿标本,那个被响尾蛇咬死了的男孩和那个疯狂的妈妈),太残忍了。

吓得小姑娘都尿裤子了,估计小孩子心里会有阴影的。

不过被戴假牙的老头一个“Googly--Googly”就给哄好了。

孩子就是孩子。

整部影片也充满了幽默和讽刺。

比如达尔文(原型是医院里的一个小医生)把地图和虫子放在一个盒子里,地图被虫子吃的一个洞一个洞的;那个搞炸弹的家伙(原型是Roy做替身的那个电影里的那位断腿演员)拿自己做人体炸弹完后把神秘人(原型是和Roy同病房的那个戴假牙的老头)的假牙炸出来了;“奴隶”(原型是是给医院搬冰的工人)后背射满了箭但是偏偏从后面倒下去,像个肚皮朝天的刺猬;在古代背景下,那个“万恶之首“欧迪亚斯(现实中是电影明星抢走了Roy的女朋友)却是现代装扮还有红色跑车停在路边;大盗(现实中的Roy)在发誓为兄弟报仇的时候手指交叉了(表示这个发誓不是真的)。

顺带说一句,那个“印度人”的原型是小女孩工作的橘子园里的一个采橘子的工人。

总而言之,片子里温情脉脉的救赎被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

那个“大盗”故事里面的几个主角都是现实中的人。

每一个细节都有因果交代。

影片后半段太感人了。

情节具体不说了。

除了穿插其中的小幽默小讽刺,整部影片也充满了背叛和脆弱,为了金钱背叛了感情,因为伤心而做傻事。

而这些都从Roy的那个故事中讲出来,故事的本来是个悲剧。

由于女孩一直试图拯救Roy,也使故事有了正义的结局。

像个童话故事。

影片结尾有很多老电影中的特技剪辑,很多都是卓别林的电影,很经典,影片也好像在对特技演员致敬。

关于穿帮镜头,因为就看了草草的看了一遍,只看到一处。

小女孩咬了一口从教堂偷来的含片<修正:圣餐>,把剩下的往Roy嘴里送,女孩咬剩下的本只有一小半了,但是下个镜头送进Roy嘴里的是多半片。

咬剩下的含片大小不符。

 3 ) 挽歌

The Fall是部很容易就勾住你的电影因为Tarsem风格的惊艳画面和故事套故事自由控制的叙事方式但直看到结尾才算真正明白了这部电影基顿、卓别林特技大师的经典摘选加上之前旧片场静照感十足的片头教父式的字幕卡设计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金黄医院三角恋的古典剧情异色味十足的冒险故事中故事这是一出对旧电影的绝妙致敬贝七葬礼进行曲的低声呜咽唱出了一曲绝世的挽歌2008最美的电影

 4 ) 缺门牙的女孩和复仇者们

第一部分 捋一遍电影 影片开头的黑白部分,是Roy跌伤后,片场的慌乱和抢救。

此时,Roy替身的对象,即男明星,正坐在小舟上和Roy的女友谈情说爱。

而Roy在担架上被抬走,从水中吊起的死马暗示这次“坠入”的严重性。

Roy在担架上被抬走

吊起的死马因为摘橘子而摔伤胳膊的Alexandria 喜欢偷偷朝神父丢橘子,她把这个秘密写在纸条上,想传给伊芙琳护士,却让风吹进了Roy的病房。

在取回纸条的过程中,她迷上了Roy讲的故事。

此后,Alexandria 天天跑过来听Roy的故事,也靠着这个故事,Roy说服小女孩帮其偷病房里的吗啡。

但是由于小女孩把吗啡尾字母的E误认为是3,所以只给Roy带来了三颗药丸,剂量远不足以致死。

为了实现自杀的念头,Roy怂恿小女孩从他病友的柜子里偷吗啡。

Roy的病友……应该是个神神叨叨的人,身体健康却整天怀疑自己得病,脾气也很暴躁(影片中一言不合就抬手打自己的儿子)。

还曾冲到Roy和Alexandria 面前大吼大叫,嫌他们讲故事的声音打扰到自己,应该就在这时,Roy趁着和该病友打架的机会偷走了他柜子的钥匙。

所幸医生给此人开的药都是糖果,只起着安慰剂的作用,所以Roy自杀失败。

他咆哮愤怒,一心求死。

女孩吓坏了,为了让自己的朋友开心,她再度溜进配药室偷药,却失足落下。

之后是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蒙太奇。

当中有被马车轧过、被鱼叉扎过的腿(与单腿特技演员描述的自身经历一致),有Roy特技表演失败,摔下马的画面,有女孩的家被暴徒焚毁的场景……是the fall 把瘫痪忧郁的特技演员和流离失所的罗马尼亚女孩联结在了一起。

The fall在戏里、戏中戏里都是贯穿的线索:Roy在片场的跌落,小女孩在橘子园的跌落,小女孩偷药的跌落。

印度人的新娘一跃而下,猴子中枪后坠落看台,达尔文迎着弹雨坠水而亡,印度人割断绳索同归于尽,还有那条心形的吊坠,在蓝侠的大手一挥后,从瞭望塔上坠落。

Roy坠马 心形的吊坠最开始出现在片头的特写里,Roy的女友在一边和男明星谈笑风生,一边把玩。

吊坠的再度出现,是她投入男明星怀抱后,在住着Roy的医院大门前攥在手中哭泣。

她应该是爱着Roy的,只是爱情在她心中的分量不及名利。

最后,Roy(蓝侠)把吊坠扔掉,也是寓意他从破碎的心当中解放出来。

第二部分 关于复仇 从复仇主体的角度而言,复仇的题材大抵归为两类,个人的和群体的。

个人当中又可细分为血亲复仇、爱情复仇(如对负心人、对情敌的)、为捍卫个人尊严和名誉的复仇…… 群体复仇则有“阶级斗争”,比如地主与农民,奴隶与奴隶主等;亦或是两个价值观迥异的派别之间的龃龉。

片中蓝侠为孪生兄弟复仇属于个人范围的血亲复仇,在心上人向Odious投怀送抱后又融合了爱情复仇;黑人奥加塔班中既包含了血亲复仇(哥哥被奴役致死)也包含了群体复仇(奴隶与奴隶主);印度人痛失爱妻的血亲复仇;炸药专家路易奇为了个人荣誉而战的复仇。

这里我想把达尔文和神秘人的复仇放最后说。

因为它的很微妙,两人一个来自于英国,一个来自于丛林。

前者代表着现代工业文明,后者代表着神秘的原始部落。

但在我眼里,他们的复仇目标是一致的。

是的,蛮荒与文明,人类历史进程的两端前所未有的统一,以“捍卫自然”的名义。

是自然主义者向征服自然主义者的讨伐。

可以说,每个人身上所背负的复仇使命,单独拎出来都可以挥挥洒洒地再拍一部电影。

它太沉重,太悲情,太义无反顾了。

或者用Roy的话说,太epic了。

虽然在这个复仇者联盟大战邪恶总督的故事里,处处尽是Roy与小女孩生活的投射,但它所牵涉的主题毕竟过于宏大,有造成故事内外两条线失衡的危险。

“我深爱的女子是杀害我哥哥仇人的未婚妻”——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古希腊的悲剧,它很端庄,很肃穆,带着一种宿命论的无奈。

或者说悲剧的力量正源自它不在于偶然,而在于必然。

但是这种题材带来的凝重,被影片的调性消解了。

消解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第一,戏剧式的表演调性。

电影和戏剧有许多区别,不再赘述,这里只提一点。

即由于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和观众存在一定距离,不可避免地在台词、神情、动作、妆造上要有适当的夸张甚至是变形。

用现在的话说,叫“戏精”。

而电影就不同了,摄像机无限地推进,局部细节一再地放大,我们可以从演员颤动的睫毛里深窥他的内心。

因此,不同于戏剧强调“放”,电影表演则是看重“收”,否则在占据整个银屏的特写中,过于刻意的情绪外露难免显得矫揉造作。

《坠入》很特别,特别在它的反逻辑。

它用戏剧式的方法表演电影。

这种违和感却令我拍案叫绝,因为它太恰到好处了,它的一本正经让它看起来荒诞不经。

它调侃却不讽刺,用一种温和的戏谑消解了epic的复仇故事自带的悲剧色彩。

所以在蓝侠打算开枪杀了仇人的未婚妻时,他们戏剧式的对白和肢体语言让人出戏,给悲情蒙上了淡淡的喜剧色彩。

我觉得这才是导演想要的,他没有宏观叙事的野心,也无意发出命运的诘问。

他只想讲好一对忘年交的故事,他关心的是生活里的人,而不是历史里的人。

第二,是小女孩对Roy故事的频繁介入。

电影中对这个复仇故事的视觉化基本出自小女孩的视角,这个视角是童真的、有趣的,所以一次次,它令我们会心一笑。

比如,亚历山大帝从使者手中接过信,展开的信纸和小女孩在开头给伊芙琳护士的纸片如出一辙。

菱形的镂空、稚嫩的铅笔字迹等都暗示着这是女孩的视角。

使者传来的信五个复仇者也是女孩周围的人:蓝侠一开始是女孩父亲(Roy视角)后来是Roy本人(女孩视角);黑奴是每天早上运冰块到医院的黑人青年;印度人是送给小女孩大象手办的朋友(影片最后出现在女孩家的果园);路易奇是来探望Roy的单腿特技演员;达尔文是医院的护工(小女孩从偷药摔落中苏醒时,他在手术室门外张望了一下);神秘人由果园采摘工和用假牙逗小女孩的老人综合而成;邪恶的总督是现实世界中抢走Roy女友的男演员;总督的未婚妻是照顾女孩的伊芙琳护士。

印度人是女孩果园的朋友甚至是她从大人们那里听到的只言片语,也渗透进了Roy的故事里。

所以丧失法力的神秘人在士兵的毒打下,吐出的不是口口鲜血,而是一只只美丽的飞鸟。

(对应Roy说老人的假牙是他力量的来源、他把小鸟装进肚子里) 导演塔西姆•辛用一个“复仇” 的外壳,讲了一个释然的故事。

他讲究的是腔调和趣味,不是命运和史诗。

乃至偶尔出现的壮怀激烈、大义凛然都看起来光怪陆离,天马行空。

这可能是他招致诟病的所在,却也是让我双眼迷离如痴如狂的所在。

不可否认,影片后半段Roy心境的转变依旧缺乏有力的推动和令人信服的铺垫,但是在Alexandria圆嘟嘟的脸颊和缺门牙的笑容里,我又不得不相信她就是最充分的理由、最治愈的力量——最艰难的原谅不是对那些背叛我们的人和生活,而是与自己的和解。

 5 ) 从《入侵》到《坠入》的奇幻救赎之旅

出生于印度的塔西姆·辛(Tarsem Singh)在2000年的时候推出了个人的第一部长片《入侵脑细胞》“The Cell”,推出之后饱受争议毁誉参半。

一方面强烈的风格化影象吸引着人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内容的敏感又挑战着人们的神经。

直到去年一部奇妙的《坠入》“The Fall”才又将塔西姆·辛拉回到人们的视线里,比较奇怪的是看介绍这部电影被标志的年份是2006年,为何到2008才上映呢?

还有比起前作《入侵》来,《坠入》好象要温心得多,但影响力却也有限得多,惯常似是而非的疑惑。

《入侵》讲述的是不被官方承认的前瞻性的研究人员(机构)介入到一起精神分裂者连环杀人案件中,要进入到罪犯的内心世界寻找失踪女性。

《坠入》讲的是在一间医院里,一位身心受创的电影特技演员以讲故事为诱饵,让一名小女孩“协助”他完成自杀。

精神分裂者内心的变态世界和自杀者虚构故事里的奇幻风情,都并非是影片整体的基调,但这些明显置入性片段却也是吸引人的高光点。

前者血腥压抑,充斥着暴力与性,还涉及恶魔与圣母的宗教情节;后者面对着仅仅五岁的听众,是一个明亮的童话(至少表面上是),涉及直接的死亡都会是件痛苦的事。

看似天远地差的两者,拨开或神秘或温情的外表,其实有着殊途同归的内核。

主体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不能自已的失控者,一个是善良的拯救者。

差异的造成是在于双方具体身份的设置。

在《入侵》中,JL(詹妮弗·洛佩兹)扮演的是个有天赋的心理学家,面对的精神分裂者卡尔被变态的部分掌控,但真实的自我还停留在童年阶段;而《坠入》里的失控者则本身是个成年人,将要救赎他的是个一片纯真的小女孩。

身份的差异也导致电影在表述上的不同。

前者是直接的“入侵脑细胞”,主动进入人的潜意识;后者则由失控者通过故事的外围表达说出受困的潜台词。

救赎者同为女性的设置,则来源于宗教的影响。

在《入侵》里JL直接化身为圣母形象为卡尔重新洗礼,让其免除痛苦归于平静。

在《坠入》里,小女孩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从教堂里取来圣饼,也有拯救之意。

放到电影中主题淹没在视觉奇观里,就不那么突出了。

导演塔西姆·辛无疑深受现当代各种流派艺术的影响,而他自己也有一些个人比较偏爱的元素,比如马、城堡、异域风情等。

马以其突出的线条、颜色、造型,成为各种视觉艺术中的常客。

在《入侵》里一开场,一席白色华服的JL牵着一匹纯黑色的马出现在黄色的沙漠中,在后面又有一匹马被瞬间切割的“行为艺术”(在下文中会具体说及)。

而《坠入》的开场中则有一匹马被从河中吊起的奇观,非常奇妙的画面。

城堡,既象征着围困和迷宫(《入侵》中卡尔的内心,《坠入》则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景致),又是一个突显于周围景观的标志物,象征着掌控与权利(在《坠入》里城堡频繁的出现,等着被攀登与征服)。

异域风情多少和导演的印度裔出身有很大的关系。

在《入侵》中比较明显在于配乐。

而《坠入》里,复仇团队由各种种族身份的人组成,其中还特别的有一位印度人;还有醒目的建筑样式和各种造型,一个行刑的场景背景是(相似)“泰姬陵”,因仇恨而无奈要处决爱人与为爱人修建的旷世奇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很多人都说到《入侵》中哥特风格,这么说至少是太简单了,而且所谓的哥特风格现在有些太泛滥了。

在《入侵》里导演实验性的杂糅了各种风格元素,有些甚至采用直接复制的方式。

分割马的创意就直接来自于当代最知名最成功的艺术家、有着世界艺术圈第一红人之称的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一个作品,只是将原作中的牛换成了导演钟爱的马。

达米恩•赫斯特也是当今在世艺术家中身价最高的,除了一系列将动物的尸体浸泡在甲醛溶液里的作品外,那颗卖出了1亿美元的白金钻石头骨也常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而当联邦警探进入幻想世界的第一个场景——三个相同的女人张着嘴仰着头望着远方——来自挪威画家Odd Nerdrum的作品“Dawn”。

Odd Nerdrum被喻为“当代的伦勃朗”,“推崇人文主义主题与现实主义技巧,推崇卡拉瓦桥和哥雅等大师为代表的西方艺术的伟大传统”。

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暗示了灾祸和绝望,也因此倍受争议。

比较有趣的是Odd Nerdrum的一幅人物画“Nora”中的主人公,和《坠入》中的小女孩有几分的相似,不知是否也是导演有意为之的。

另外还有人体玩偶、人体悬挂等就不细说了。

而到了《坠入》,导演的实验就单纯纯粹多了,专注于色彩和造型。

对比《入侵》的黑暗压抑,《坠入》就明亮开阔的多。

大背景大色块,明艳的色彩华丽的造型,配合达尔文、蒙面侠等人物,编写注解心境的成人童话。

相关图片到http://www.mtime.com/my/fndxm1981/blog/1771551/ 图文版查看

 6 ) Fall了不要沮丧,请念魔咒Googly, googly, googly, begone!——观《坠入》“The Fall”

Caution!

本影评为全剧透!!

强烈建议观影后再来品评!!!

先来一句话剧透:这部电影讲述了一温柔俊美的特技替身屌丝演员蜀黍,拍戏意外受伤腿部致残受挫,还被高帅富电影明星抢走了白不富拜金美女友后轻生,用讲惊奇冒险故事的手段引诱超萌五岁家庭经历暴民骚乱没了爸爸逃离罗马尼亚后工作在美帝橙子园的小萝莉去偷药用用于自杀,结果却被小萝莉疗救了心灵的故事(请试着像华少主持《中国好声音》开场白那样读一遍)。

帧帧如画的《坠入》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Alexandria(小女孩)的“醇厚”演技、Roy(男主)的帅气出演,以及精巧的剧本编排,童话——隐喻——现实从始至终美妙的呼应与互动,个人认为比其优秀的镜头更值得称道。

大家对《坠入》画面的称赞已经很多了,所以我想多谈谈关于剧情编排等方面。

开篇营救Roy的配乐和黑白画面就给我一个预兆:这必是一部很有风格和味道的电影。

作为电影主体的那个侠盗团队向邪恶总督复仇的故事,起初是由Roy基于自己参与拍摄并受伤的电影设计的,而这部电影就是《坠入》末尾Roy和小女孩一起看的那部,片中脚上中了一箭的演员,爱抚弄眉毛的Indian人和蒙面“佐罗”等都印证了这一观点。

所有我们在《坠入》里所看见的奇幻画面,都是小女孩根据Roy的讲述在脑中剧场里的演绎。

当然小女孩从开始就跟Roy充分互动,所以才会有忽然变了声的亚历山大大帝侍从、出现在海边的大象(Roy从小女孩的小铁盒里看见过她橙子园里的印度朋友送的大象玩具)、从西班牙人变成法国人的邪恶总督、憋着尿跟Roy“表白”的公主等等桥段,而这些还仅仅是小女孩轻量级地影响着Roy的叙事,再后来,从处刑场小女孩从达尔文的包里钻出来起,小女孩才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的推进中,并以自己的意愿改变着故事的走向,从而到高潮部分,能左右侠盗与邪恶总督决斗的结局,完成对Roy心灵的救赎。

电影的名称可谓一语多关。

The “Fall”指现实中的跌倒摔落,也指意志上的挫折放弃。

是Roy拍特技时从铁道桥上fall入河中,是小女孩Alexandria摘橙子时从树上fall下,也是她第三次为Roy偷药时从架子上fall下,更是Roy之后重拾生活的信心,在此后多部电影里勇敢的fall下。

蒙面侠盗之所以从蝴蝶海礁上岸要坐大象(那段大象发出的声音好像是鲸鱼的声音?

)的原因,我觉得不是表面上Roy投影的蒙面侠盗说的不会游泳这个理由,而是由于现实中Roy就是拍一幕从铁路桥上跳入河中的特技受得伤,他不“会”游泳的原因是因为他现在惧怕水。

再联想到电影结尾,Roy又重现拍起了电影,而且做了真正的演员(也有可能只是龙套角色,主要还是特技演员),其中就有跳水的镜头,这也意味着Roy真正挥别了过去,在肉体和心灵上都重新站了起来。

演的是fall入水中,但是已经stand up了!

《坠入》中的细节实在太精致了!

关于Roy的爱情,《坠入》中有两条线,一段是跟现实中的女友,片中没有给出姓名,另一个是故事中假想的Princess Evenly,而现实中的Nurse&Sister Evenly跟Roy没有爱情关系。

《坠入》里说明Roy是为了取悦他的女友,才去当那个从铁路桥跳入河里的特技演员,而且片中也通过Roy之口告诉我们那是他第一次做特技。

结果演戏出了意外,Roy脊椎受伤,而女友则离他而去,更甚得是,她为了名利跟Roy所替身的那个明星演员好上了。

另一边,Roy在故事里的新罗曼史是这样安排的:对于小女孩一心想撮合给Roy的修女Evelyn,小女孩知道Evelyn的“一切”,眼睛的颜色,最喜欢的食物,最喜欢的书籍,但小女孩对Roy还知之甚少。

故事假想Princess Evelyn和蒙面侠盗陷入爱情时,公主说自己被囚禁于金色的笼子里(我觉得是暗指Evelyn修女的身份,她侍奉的是上帝),他的爱对她来说是解放。

而随后,Roy悲哀地假设,跟他的前女友一样,Evelyn也成了Odious(指代现实中的那个电影明星)的未婚妻,于是他决定杀了她(即片中所说“世界真是奇妙,前一天爱得死心塌地,第二天就想把对方千刀万剐”)。

Roy此时是被前女友伤透了心,不敢爱,也不信爱。

结果Evelyn胸前的心形挂坠挡住了子弹,即现实中Roy前女友出镜时一直在把玩的那个挂坠,从后面小女孩翻看Roy皮夹里的相片那段可推测,这个挂坠应该是Roy送的(说明这位Roy的前女友心里还挂念着他?

)。

送给前女友的挂坠在故事里又救了一个背叛他的女人的命,说明Roy心中仍有旧情,所以不忍。

炸弹专家打开挂坠,编造出一段父亲给女儿的一段寄语:“永远不要为了名、利、权力或者安全而嫁人,要顺从自己的内心”,这明显是Roy对前女友的希冀,也是Roy对前女友拜金逐利的愤懑表达。

Evenly说“这个挂坠我从未能打开,别人也不能,而你是第一个”(瞬间脑补《大话西游》紫霞&至尊宝了有没有?!

但就因为这句话Roy就认为她就是他的真爱了?

)。

然后Roy吃的吗啡药效发作。

这里有个细节,即小女孩帮Roy从病友哪里偷来的棕色瓶子里的吗啡药片其实只是糖片,而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小女孩第一次偷来的那三粒透明瓶子里装的药片,当然也就无法至死,电影里特意给了药瓶几个镜头。

药物发挥作用后Roy开始头晕目眩,所以才会有故事里结婚典礼上那些旋转着的舞者们。

接着Roy潜意识里恐惧死亡的人性本能翻腾起来,所以才有了交换戒指那段逻辑混乱的对白,而也就因为Roy这段“临终”告白,让小女孩懵懵懂懂地了解到Roy有向死之心,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小女孩不能完全理解现实中的死亡,只是单纯地希望Roy“不要睡过去”,把故事讲完,以及不希望故事中她喜欢的角色不要死掉。

但我认为,目睹过父亲的死亡、背井离乡,又待在医院——一个死人见怪不怪的地方很长时间,还有那个被毒蛇咬死的小男孩的情节铺垫,小女孩对死亡应该是有一定认识的,所以她误以为Roy死了的时候会想起那个小男孩癫狂的母亲的话语:“Wake up! Wake up!否则他们会把剁掉你!

砍开你!

”(我不知道为什么死了会被砍碎?

教会医院的尸体会被用来做解剖实验?

)。

Roy已经开始呓语,而婚礼则以蒙面侠盗被黑色恶兵击晕而中断。

此时的配乐应该是“Googly,googly,googly,Amen”。

小女孩是不懂基督教的,所以结尾的词用得是begone和go away,而Roy自然是懂基督教的,也就用了Amen做结尾。

最后不愿Roy死去(故事里拯救蒙面侠盗与现实中拯救Roy在《坠入》中的意义是一样的)的小女孩主动进入故事中,从达尔文的袋子里钻出来拯救Roy,也是第一次正式管蒙面侠盗叫Daddy,在现实中将父亲的形象投影给了Roy。

后来,小女孩发现Evenly跟一名医生“偷腥”(电影里没说,但依稀从背景声判断,两人在ML。

小女孩可能不懂,但也许觉得“肮脏”?

),至此她也就对Evenly没了好感,也就不奢望Evenly能去拯救Roy,也不希望故事里再有Princess Evenly的身影,从而小女孩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拯救Roy,亦即第三次偷药。

在故事的结局部分,Princess Evenly对Odious已经开始“假戏真做”了,如蒙面侠盗所说“你对她们掏心掏肺,但她们只想要你的钱,总有一天,她们会为了更富有的人离你远去”。

最后Princess Evenly见Odious大势已去,改口狡辩说“都是对蒙面侠盗对她是否是真爱的测试”,结果Roy终于放下了故事里的Princess,现实中的前女友,挥别了过去,也“顺应了自己的心”。

豆瓣上已经有几篇相当优秀的影评,请允许我推荐两篇:1、@Philoco 《八卦一下外景》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332637/正如这篇影评所说,我初看《坠入》的时候也以为其中那些奇异的场景是电脑制作起来的,原来是导演带着制作小组走访世界各地历时四年的心血所得啊!

该影评了涵盖了大多数电影中那些美丽场景的出处。

2、@P-nutButterFry 《错位》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975010/这篇影评对小女孩如何将Roy故事中的人物一一投影到自己身边的熟人身上分析得相当到位。

请允许我摘抄其中解释的最妙的一段,其中括号内的内容我的辅助说明:Alexandria将Roy故事中的人物和自己身边的人一一对应。

Roy说的是印第安人,而Alexandria却把他对应在自己的印度人朋友身上(印度人和印第安人的英语都是Indian);奴隶Otta是那个让她舔冰块的黑人;后来Mystic的段落更为奇特,Roy并没有说他是怎么失去了力量,但是在Alexandra的想象中,是因为牙齿掉了出来(小萝莉喂男主圣餐【据我了解这种被称为圣餐的无酵饼指代耶稣的肉体】,就是小女孩完全不懂什么叫“拯救灵魂”的那段,小女孩问Roy那个老头为什么带假牙,Roy回答她说“那是那个老头保存力量的方法,他的灵魂在假牙里”);最后Mystic死时嘴里还有小鸟飞出来,很多人不理解,我认为这也是一个错位,Roy在故事开始时说Mystic怨恨Odious是因为他破坏了大自然,还说小鸟在他肚子里比较安全,意指Odious吃了所有的鸟,但是Alexandria听不懂这个讽刺,以为Roy说的是Mystic把小鸟藏在肚子里保护起来了,所以最后她的想象中就出现小鸟从Mystic身体里飞出来的场景;蒙面的黑色恶兵(邪恶总督的侍卫和打手)的形象是Alexandria调皮乱跑时看到的全身穿着铁皮服(防护服)的X光操作员;当然还有后面Evelyn(就是那个带着折扇遮面、身着浓郁中国风的公主。

小女孩没了爸爸,想把Roy当爸爸的同时,还想撮合Roy和她喜欢的美貌修女Evelyn。

当然不懂基督教的小女孩不知道作为sister不能结婚【修女也嫁给了上帝】,电影里也有提及,就是小女孩憋着尿继续听故事那段,公主说“我已经把我的一切奉献给了主”),Odious的形象都是建立在小姑娘个人的人际关系之上的。

直至最后,Alexandria忍不住自己介入了这个故事,这也让整个故事的扭转显得不再突兀,因为Roy说It's my story后Alexandria强硬的一句Mine too,让人(包括Roy)明白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注定是Alexandria的故事结局。

以下是我自己对《坠入》隐喻的一些理解,当然可能有很多过度引申和无端揣度的成分,希望不当之处也能博君一笑。

名为“美国异族”的稀有蝴蝶隐射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看待“外来人”的问题。

美帝即是故事里的邪恶总督Odious(Odious英语就是可憎的意思。

开始说是西班牙人,后来Roy又给改成法国人了),现实中是那个抢了男主女友的高帅富电影明星。

再来想想五侠的身份分配 :1、蒙面侠盗:标准的“美国人”男主Roy,就是欧洲裔且非头几代移民的,美帝的主流与主导,所以同样的,在五侠队伍里是领袖的存在;2、起义逃出的黑奴Otta Benga:美帝最早的黑人就是从非洲被贩卖到新大陆的黑奴们。

隐射美帝的奴役(本人比较仇美,美国一概用美帝代替);3、印第安&印度人:我猜测导演这里是有意为之,本来两者的英语都是Indian,在Roy编造的冒险故事里是个印度人,现实拍摄的那部电影里是一个印第安人(这是小女孩对Indian这个词的混淆造成的)。

这一方面涉及了导演自己印度裔的身份,往大了说可以代表亚裔;另一方面又说到了美国的土著居民,隐射了美帝的贪婪。

抢了印第安人的土地,还“杀”了他们的女人;4、炸弹专家Luigi:目测貌似是一信正教的希腊人(我猜的,可能完全不对),被邪恶总督“请”去传授了些制作炸弹的知识还禁止他的同乡们和他交谈,随之众人包括他的神父也摒弃了他。

隐射美帝的宗教冲突;5、热爱一切alive生物的英国人达尔文(是为了体现“人变猴”的进化论吗?

不少电影里的达尔文身边总有只叫Wallace的猴子做好友,比如粘土动画《神奇海盗团》,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典故?

):在有文化的英国人陪衬着,美帝就显得非常“没文化”了。

比如片中达尔文反抗邪恶总督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焚琴煮鹤,把绝世罕见的蝴蝶直接弄死做成了标本;还有在东欧的罗马尼亚经暴民(Angry People)骚乱丧父逃到美帝的小女孩:动荡、祸乱连连的东欧(想想1915年之后的历史); 象征自然的神秘人Mystic:这地方原本是座森林,到处是鸟儿与树木,总督Odious把一切都烧掉了,“鸟儿在我肚子里更安全”——这隐喻还不够明显吗?

而且对神秘人(自然),他们仅能通过有文化的英国人之嘴听懂自然,而即使是最有文化的英国人也只会用手语回复自然,因为英国人也不懂“自然的语言”。

另外,反抗团体中,自然的力量一直都是最强大的(没掉假牙之前)。

所以除了缺一个中国人、一个阿拉伯\穆斯林人、一个犹太人,以上的人物意象已经可以概括美国的人群构成了,其中的隐喻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坠入》中有生死、有童真、亦有幽默。

我记忆比较深的童真和幽默有这么几处:正是由于小女孩将Morphine误读成了Morphin3,,才让Roy第一次没死成;小女孩通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实现手指瞬移的桥段,顿时戳烂了我的萌点啊!

还有达尔文把虫子和地图装在一个匣子里,结果地图被虫子啃得全是洞,而且这地图尼玛为什么还有毒?!

神秘教为Mystic招魂那段(Avatar有没有借鉴?

),随着Mystic身上纹路的变化,镜头带着我们走遍了大量世界著名地点,长城、桂林漓江、埃及金字塔、自由女神像、巴黎埃菲尔铁塔等等,实在美妙。

小女孩第三次偷药从架子摔下后做手术的那段,她从Roy经纪人(就是她问Roy是不是海盗的那个人)的腿所经历的各种悲惨经历(被马车碾碎、被鱼叉刺穿等)联想到自己的腿也可能会遭受到各种厄运时的慌恐,小女孩在手术中被麻醉时迷迷糊糊的感官,她对手术器械恐怖的联想,她对在罗马尼亚经历暴民骚乱往事的回忆再现,都通过粘土动画等夸张新奇的手法表现得诡异生动。

比如医生包扎小女孩脑袋的场景,被她脑补成了一幅极其恐怖的画面:医生直接切开了她的脑袋,把里面带着窟窿的纸质大脑揪了出来,而且那纸就是影片开头她丢飞的那张写着她小秘密的纸条一样的形象。

看《坠入》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直能联想到《潘神的迷宫》的场景,这两部电影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小女孩的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方式,画面都很奇幻且大胆。

但相比之下,《坠入》要阳光积极得多,完全是一个Happy ending,而《潘神的迷宫》的结尾在我的理解中实在太过悲哀。

当然,对于《潘神的迷宫》的解读有两大类,一类是承认电影中潘神是实际存在的,那么最终小女孩回到了她的王国;而另一类认为所有一切的奇幻场景都是小女孩自己的想象,所以最后小女孩死得很惨。

这部电影对小女孩来说是部童话,对Roy来说是一段被救赎的心路历程。

但除了童真、幽默、重拾信念等阳光的元素,也充斥着对受伤、背叛、死亡等阴暗面的描述。

比如刚开篇小女孩同屋里那些形形色色的小病友;小女孩第一次去偷吗啡时在药房看见了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的一对死婴;在教会医院太平间被毒蛇咬死了儿子的母亲,在医生出去后悲伤至极的她忽然癫狂起来,拼着命试图唤醒已过世的儿子,当她用愤恨的眼神盯着偷窥的小女孩时,小女孩被这恐怖的一幕吓尿了裤子;随后跟Roy一个病房的那个带假牙的老头用魔咒“Googly, googly, googly, begone”安慰了小女孩,而之后这个老头就去世了;影片最后小女孩因为关注Roy而看的那些黑白电影里,有绝处逢生的人们,也有火车相撞、车毁人亡、高处失足坠落的场景。

所以这部电影深处也暗含着对人世无常、悲欢离合的无限唏嘘。

现实里的生死不是Roy和小女孩的冒险故事里的那样,可以信口胡来。

希望我们的生活中多些欢笑、多些和煦吧!

《坠入》中三处的蒙太奇转化让我拍手叫绝:一处是由蝴蝶标本转入海中蝶形礁岛,一处是由诡计婚礼上告密牧师的脸转向处刑现场,另一处是Roy用白色抹布擦拭翻倒的咖啡而转到蒙面大盗下葬被虐杀的兄弟并立誓的场景。

另外这一幕里碧天、荒山、浸血的白色大幡旗一齐出现的画面,实在惊艳!

导演对服装的品位真心“独特超前”,这种风格在他其他电影里比比皆是,比如《惊天战神》里那带奶头的盔甲,苍蝇头的阿波罗等等,正常的服装才罕见。

而且该印度导演对大漠黄沙配蓝天翠水好像特别得情有独钟,比如《入侵脑细胞》“cell”中。

联想到《三傻》“3 idiots”结尾的那处场景,猜想应该是印度的著名景点吧,我觉得该导演的这项喜好与此有关。

他拍的《入侵脑细胞》、《惊天战神》和《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的素质实在不敢恭维。

画面确实都让人叫绝,但是剧本实在太!

拉!!

圾!!!

了!!!!

这导演拍貌似是拍MV出身的,挑男女主的眼光都挺好的,尤其对男人的品位相当不错(我严重怀疑导演的性取向),比如《坠入》里的Lee Pace,《惊天战神》里的Henry Cavill,《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Armie Hammer,而女主嘛,我喜欢的只有《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里的Lily Collins和《坠入》里的萌胖萝莉Catinca Untaru啦。

电影的配乐也相当优秀,配合着画面,相得益彰。

《坠入》也用了很多的笔墨在向电影——这一造梦工作以及特效演员致敬。

我个人觉得比起《雨果》“Hugo”那坑爹货,“The Fall”的手段高明也精彩得太多!

譬如开篇在“曾经在洛城”字幕之后那段砍棕榈树叶子的声音,你去听,就是欢迎演出开始的掌声;而在电影末尾,小女孩用那萌翻了的语气说的“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不正是在谢幕吗?

再提两处小细节。

来看看小女孩那张写着小秘密、满是窟窿的纸上到底写得是什么,错误很多嘛:“Nerse (Nurse) Eyliny (Evelyn). I throw oring (Oranges) in (应该用at,表示“砸”) Preest (Priest).I luv yu (you). I luv yu (you). I luv yu (you). Alex Andriax”。

而小女孩的那个小铁盒盖子内测上粘着的是一幅《一千零一夜》的插画,怪不得她的想象如此斑斓呢。

不要被一时的fall吓退了前进的灵魂,拾起勇气与信心,默念“Googly, googly, googly begone!”的魔咒,生命的精彩重新依旧!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感谢命运之神的谛听与关切!

转自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ffd16e01011c12.html2012年8月21日

 7 ) The Fall 中的&#34;坠落&#34;意象

这是一篇写literary design方面的film theory课的论文,本来是渣英文的,附在后面。

The Fall 中的"坠落"意象作为一部幻想影片,The Fall 中有许多隐喻。

除了现实和电影中杜撰的故事的联系,坠落的意象从影片开始一直到结束重复出现。

在The Fall不同的情节发展阶段运用坠落的意象,对影片的连续性;观众对影片主题的理解,也就是Roy(Lee Pace) 头脑里对人生选择的纠结以及致敬电影特技演员;以重复来强调主题;都有贡献。

基本上,影片中坠落的意象有四层,每一层都与情节发展紧紧相连,而观众的感情也被情节牵动。

第一个坠落场景是一张纸的坠落,这很有趣,因为这就是Alexandria(Cantinca Untaru)怎么认识Roy的。

第个他们事实上提起“坠落”这个词的场景是Roy问Alexandria为何住院。

她解释说她摘桔子的时候跌落了,Roy回应说我也是。

在第一阶段,坠落只是实际的物理过程。

两个主角因为纸条坠落和现实的相同坠落经历建立起了联系。

而且,观众会想知道为什么Roy坠落以及它和主题的关系。

这个悬念引领观众寻求答案。

随着情节发展,Roy开始给Alexandria讲那个故事。

第一个有人坠落的场景是在Roy的故事里,印度人的老婆从领导者那里逃跑的场景。

作为故事讲述者,Roy评价说:“这是唯一的出路。

”然后蓝侠也通过跳桥逃脱了。

两次逃跑,两个不同结局:死或者活。

尽管坠落能引向死亡,这个女人和蓝侠,或者说Roy自己,认为这是个通向自由的方法。

对于Roy故事里的女人来说,自由只是物理层面上的;对于Roy来说,自由是心理层面上的。

在第二阶段,坠落代表追求自由的方式,并且暗示了Roy的自杀倾向因为他想从残酷现实中逃脱。

这个时刻电影的主题最终被揭示:这是关于Roy心中的选择和挣扎。

尽管我们仍然不知道他的自杀念头从何而来,我们可能更加渴望发现最后会怎么结束。

转折点发生在Alexandria从椅子上跌落的时候。

这个画面和Roy跌落摔断腿的画面、Alexandria的父亲从马上跌落的画面交叉播放。

这些场景的相同点是他们都没能做成一些事情:Alexandria没能给Roy拿到药片,Roy作为演员没能做到特技,Alexandria的父亲没能保护他们的家。

他们的失败都建立在坠落的基础上。

所以在第三阶段,坠落指的是失败。

从之前的场景里我们也知道了Roy的过去,意识到他想要自杀,是因为他跌落,也就是他失败了,作为特技演员在事业上失败,和女友的关系也失败了。

现在观众更加好奇Roy最后的选择以及他对Alexandria的跌落如何反应。

最后,影片的高潮在结尾附近到来。

Roy杀掉了他故事里面的每个人,给了故事一个悲伤的结局。

每个角色坠落着死亡的时候有许多坠落镜头:达尔文坠落的中景镜头,印度人坠落的远景镜头,红侠坠落的近景尽头。

坠落的场景很美但充满残忍。

特别是当主角红侠坠入水中,以慢镜头的方式展示他的极度绝望。

在这一阶段,坠落暗示着死亡。

同时,一些与坠落相反的意象出现。

例如,向上爬的动作暗示着挣扎求生。

另一个例子是Alexandria一直在喊“起来”,这代表着求生的愿望。

Roy那句“我起不来”的台词不仅指的是他身体上不能站起来,也指的是他心理上不能面对失败。

这两种矛盾的意象,起与落,一直都以潜在戏剧冲突存在,但第一次正式出现在观众面前是作为高潮的标志。

然后就迎来了突变,Alexandria请求Roy不要死,红侠也从水里站起来。

Roy的选择最终做出。

他不会以坠落的方式放弃生命。

影片结尾有一些特技演员坠落的黑白片段。

坠落的含义在此时回归到物理意义上的坠落,和开头呼应。

观众也意识到影片的隐藏主题是对特技演员的致敬。

通过回顾情节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主要的在影片中使用坠落意象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作为线索,这个意象保持了影片的连贯性。

第一眼看上去,The Fall似乎是主题结构,因为坠落的主题出现了这么多次。

实际上,导演用了一种相当传统的方式来推进故事。

更像是线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

这部影片不同寻常的是它有故事里的故事。

我并不觉得这两个故事是平行的因为他们被意象联系在一起,而非各自独立。

在现实和想象世界里来回跳跃也许会令观众迷惑。

所以我们需要一些不变的东西让影片的主题集中。

坠落的意象就是这个固定点。

它作为线索出现在情节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使观众能通过集中注意力在坠落上面来跟上情节。

第二个原因是,坠落的意象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主题:Roy的内心挣扎。

如之前分析,坠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物理意义上,自由,失败和死亡。

每一个都在影片不同阶段被强调,以便让观众一步步踏入Roy的思想。

最开始我们发现他的自杀倾向是因为在他的幻想世界里,坠落的动作,可能会引向死亡,却对他意味着自由和解脱。

然后我们发现他想自杀的原因是事业爱情双重失败,因为在他心中,坠落本身就是失败的象征。

最后,在故事中坠落的时候,他改变了主意。

我们能感受到当面对坠落的过程(死亡),是Alexandria的爱给了他活着的希望。

如上所言,通过弄清楚坠落意象的含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主角的想法、动机和选择。

而且,物理过程的坠落也和向特技演员致敬的主题有关。

这就是为什么影片标题也是坠落。

这善意地提醒你关注坠落的意象。

第三个原因是,通过重复坠落的意象,观众对影片主题有了更深的印象。

比如,在Roy故事的悲剧结尾,重复的大量坠落镜头为观众制造出一种震惊效果。

似乎死亡是每个人无可避免的结束,我们也能感受到Roy当时相同的绝望。

所以当突变到来,我们很开心,庆祝Roy并没有自杀的决定。

而且,影片结尾还有许多片段展示特技演员做特技的画面,向他们对电影的贡献致敬。

我们能看到他们一直从马上,火车上,桥上坠落。

这些重复的画面令我们意识到忽略这些演员的努力是多么容易的事情,而他们在数不清的电影里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总结说来,The Fall中坠落的意象和情节发展紧密联系,引发了观众对于探索影片主题的兴趣。

导演聪明地在整部电影中都用它作为线索,也引向了主题,这让它对观众来说更容易跟随影片节奏,让它看起来更加令人深刻。

The symbolism of “falling” in The FallAs a fantasy movie, there are a lot of symbols and metaphors in The Fall (2006). Except for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reality and the made-up story in the movie, the idea of “falling” keeps showing up from the movie’s beginning to the end. Using the symbolism of “falling” at different stages of plot development in The Fall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ntinuity of this movie, the audience’s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vie’s main theme, which are the struggle of life choices in Roy’s (Lee Pace) mind as well as a salute to all stuntmen in motion pictures, and emphasis on the theme by repetition. Basically, there are four layers in the symbolism of “falling” in this movie and each of the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lot in which the audience is emotionally involved. The first scene of falling is the fall of a piece of paper, which is interesting because that’s how Alexandria (Catinca Untaru) meets Roy. The first scene in which they actually mention the word “fall” is when Roy asks why Alexandria is in hospital. She explains that she falls while picking oranges and Roy replies as “me too”. At the first stage, “falling” only means the actual physical process.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cause of paper “falling” and the same experience of real falling. Besides, audience may start to wonder why Roy falls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theme. That’s a suspense leading audience to seek for the answer. As the plot develops, Roy begins to tell Alexandria that story. The first scene of a person falling is the scene of the Indian’s wife escaping from the governor in Roy’s story. As a narrator of this story, Roy comments: “It’s the only way out.” Later, Blue Bandit (Emil Hostina) also escapes by jumping from a bridge. Two escapes with two different endings: death or live. Although falling can lead to death, the woman and Blue Bandit, or Roy himself, consider it as a way to freedom. For the woman in Roy’s story, the freedom is on physical basis; for Roy, the freedom is in psychological sense. At the second stage, the “falling” represents the way of pursuing freedom and indicates Roy’s trend of suicide because he wants to escape from the cruel reality. This is the moment when the theme of this movie finally reveals: it is about choices and struggle in Roy’s mind. Although we still don’t know about where his suicidal thoughts come from, we may become eager to find out how it will end at last. The turning point comes as Alexandria falls from the chair. And this frame cross-dissolves with the scene in which Roy falls and breaks his leg as well as the scene in which Alexandria’s father (Emil Hostina) falls from a horse. The identical idea behind these three scenes is that they all fail to do something: Alexandria fails to get pills for Roy; Roy fails to do the tricks as an actor; Alexandria’s father fails to protect their home. Their failures are all based on falling. Thus at the third stage, “falling” refers to failure. From the earlier scene, we also know about Roy’s past and realize that he wants to suicide because he falls, which means he fails, both in career as a stuntman and in relationship with his girlfriend. Now audience gets more curious about Roy’s choice at the end and how he will react to the fall of Alexandria. Finally, the climax of this movie occurs near the end. Roy gives a tragic ending to his story by killing every character in it. There are plenty of falling shots as every character falls to death: the medium shot of Darwin’s (Leo Bill) fall; the long shot of the Indian’s (Jeetu Verma) fall; the close-up of Red Bandit’s (Lee Pace) fall. The falling scenes are beautiful but full of cruelty, especially the scene of the main character Red Bandit falling into water, presenting in slow motion to show his extreme desperation. At this stage, “falling” suggests death. Meanwhile, some opposing symbols of “falling” appear. For instance, the action of “climbing” indicates struggling for living. Another example is that Alexandria keeps crying out “get up”, which represents the will to live. Roy’s line of “I can’t get up” not only refers to his physical incapacity of standing up but also his psychological incapacity of facing his failure. These two contradictory symbols, rise and fall, exist there for the whole time as potential dramatic conflict but first officially appears in front of the audience as a sign of climax. Then here comes peripeteia in this movie when Alexandria asks Roy not to die and Red Bandit stands up from the water. Roy’s choice is eventually made. He will not give up his life by “falling”. At the end of this movie, there are some clips in black and white showing stuntmen’s falling. The meaning of “falling” returns to be physical falling at this point, echoing with the beginning. And the audience figures out there is a hidden theme of this movie, which is a salute to all the efforts of stunt actors. By reviewing the process of plot development, we can clearly see three main reasons of using symbolism of “falling” in this movie. 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it contributes to the continuity of this movie by serving as a clue. At the first sight, The Fall seems to follow a thematic structure because the theme “fall” appears so many times. In fact, the director uses a quite traditional way to push the story forward. It’s more like a linear structure and follows a chronological sequence. What’s usual about it is that this movie has a story within a story. I don’t think that the two stories are parallel because they are connected by symbols instead of being independent. Jumping between reality and imaginative worlds frequently might make the audience confused. Therefore we need something unchangeable to make the theme of the movie focused. The symbolism of “falling” is the fixed point. It appears in every stage of plot development as a clue to make sure that the audience can easily follow up the plot by focusing on the idea of “falling”.The second reason is that the symbolism of “falling” can help the audience understand the main theme of this movie, which is the consistent struggle in Roy’s mind. As analyzed before, “falling” represents different ideas as “physical falling”,“freedom”, “failure” and “death”. Each of them is emphasized at different stages of plot in order to let the audience step deeper and deeper in the main character Roy’s thoughts. At first, we discover his suicidal thoughts because in his imagined world, the action of “falling”, which possibly leads to death, means freedom and liberation to him. Later on, we find out the reason that he wants to suicide is his double failure in love and career because in his mind, “falling” itself is a representation of failure. At last, he changes his mind during the “falling” in his story and we can feel that when facing the process of “falling”(death) , it is Alexandria’s love that gives him the desire to live. As is above, by making clear of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falling”, we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in character’s thoughts, motives and choices. In addition,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falling is also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saluting to stunt actors. That’s why the title of this movie is The Fall, too. It serves as a kind reminder to let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symbolism of “falling”. The third reason is that by repeating the symbolism of “falling”, audience can have a comparatively deep impression on the movie’s theme. For instance, at the sad ending of Roy’s story, the repetition of intensive falling shots produce an astonishing effect for the audience. It seems that death is an inevitable ending for everyone and we can feel the same desperation as Roy does at that time. Thus we are more delighted when the peripeteia occurs and celebrate for Roy’s decision of not conducting suicide. Also, at the end of the movie, there are many video clips showing the way in which stunt actors do tricks, as a salute to their contribution to motion pictures. We can see that they keep falling from the horse, the train and the bridge. These repetitive actions make us realize how easy it is to overlook these actors’ effort and how much contribution that they have made in countless movies. In conclusion, the symbolism of “falling” in The Fall has an intimat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lot development and triggers the audience’s interests in exploring the movie’s theme. The director cleverly use it as a clue through the whole movie and as a lead to the theme, which makes it easy for audience to follow and impressive to watch.

 8 ) 你是来拯救我的灵魂的,对吗?

“我希望自己永远不能痊愈,这样我就能和你一直在一起了。

”五岁的亚历珊卓对罗伊说。

罗伊无奈了叹了口气,他在医院躺了数日了。

早前,他为一位电影明星做替身,在拍摄一组骑马从桥上一跃而下的镜头时不慎受伤,导致了下半身完全瘫痪。

同时,女友在这个时候弃他而去。

可眼前这个五岁的孩子,却天真地说愿意陪着他。

这一切像宿命般让他绝望而痛苦,让他绝望的不仅仅是失去双腿,失去女友,而是内心深处已经不再燃起的斗志,当失去了活下去的气力,如行尸走肉般或者,和死去有何区别?

但更可悲的是,他连自杀的能力都没有。

于是,他想利用小女孩亚历珊卓去偷药物吗啡,结束自己的生命。

第一次亚历珊卓顺利偷到了吗啡,但亚历珊卓把药倒了马桶只留下了三粒,他气愤地问她原因,亚历珊卓说你让我去偷的是:morphin3,不是只偷三粒的意思吗?

第二次罗伊让亚历珊卓去偷对床的病人华特柜子里的药,他吃完了一瓶药,他以为可以死去了,结果第二天还是醒了过来。

原来华特根本没有病,医生给了华特的只是一瓶糖果。

绝望的罗伊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绝望,他嘶吼呐喊,吓坏了在一旁的亚历珊卓。

但亚历珊卓并没有怨恨罗伊,她始终相信会有神秘使者从树里出来帮助罗伊。

这是罗伊给他讲的故事里提到的人物,会有一个神秘使者出现,他在罗伊的故事里无所不能,他能带着故事里的蒙面侠战胜邪恶的欧迪亚斯。

年幼懵懂的亚历珊卓怎么会知道,罗伊是利用她对故事的好奇心而利用她去偷药呢。

他跟亚历珊卓说:我不想让你一辈子都在猜结局是怎样的。

犹豫的亚历珊卓答应了罗伊的要求,她想做一个好强盗,她也希望罗伊能有药物能够帮助他睡眠。

更重要的是,她喜欢听罗伊的故事,她希望蒙面侠能消灭欧迪亚斯,她希望蒙面侠能和伊芙琳相爱,她想一直陪在罗伊的身边。

故事终归只是故事,罗伊信手拈来的人物,但在亚历珊卓却想象的那么真切,那么深刻,她对这个故事如此着迷,甚至将现实中的人物一一对应到了罗伊的故事中。

故事里的奴隶奥塔·班加,因为哥哥在替欧迪亚斯的苦役劳作中死去,而对他极度怀恨,他发誓要杀死欧迪亚斯。

这个奴隶的原型,正是亚历珊卓每天早上都会遇到的,送冰块的黑人。

故事里的印第安人,妻子被欧迪亚斯绑架,誓死不从的妻子因此自杀,愤怒的印度人立血誓不再别的女人一眼,并且发誓要亲手杀死欧迪亚斯。

这个印第安人的原型,是亚历珊卓橘子果园里的印度朋友,她把罗伊的话理解成了印度人。

故事里的炸弹专家路易奇,被邪恶的欧迪亚斯当众抓走,被释放的路易奇回家后,却发现欧迪亚斯禁止他的同乡们和他交谈,甚至连神父也摒弃了他,于是他发誓要亲手杀死欧迪亚斯。

这个炸弹专家的原型,是亚历珊卓看到的那位来探望罗伊的瘸子。

故事里的动物科学家达尔文,他热爱所有生物,有一只聪明而害羞的猴子,达尔文在寻找一只非常罕见的“新美洲蝴蝶”,但可恨的是,欧迪亚斯竟然给达尔文送来了一只“新美洲蝴蝶”的标本,欧迪亚斯杀死了蝴蝶,达尔文气愤极了,他发誓要亲手杀死欧迪亚斯。

达尔文的原型,是药房里配药的药师。

故事里的神秘人,他原本的家园围绕的葱郁的森林,还有鸟群,但却被欧迪亚斯毁灭,他愿意一起对抗欧迪亚斯总督和西班牙党羽。

这个神秘人的原型,则是亚历珊卓在医院遇到的那位老人,罗伊告诉他,老人的假牙蕴藏着他所有的能量。

故事里的公主伊芙琳,是欧迪亚斯的未婚妻。

她的原型,是医院里照顾亚历珊卓的护士。

故事里像犬一样叫唤的鬼脸士兵,在现实中,是亚历珊卓在医院看到的身穿X-ray chamber防护服的工作人员。

而故事里最勇敢的蒙面红侠,他要寻找欧迪亚斯,去拯救被其俘虏的哥哥蒙面蓝侠。

在现实中,蒙面侠的原型开始是亚历珊卓的父亲,后来,亚历珊卓渐渐地把蒙面侠当做了罗伊。

孩子的想象力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所以我们看到的故事中的画面,是那么的美丽,是那么的梦幻。

但在罗伊眼里,故事只是故事,它只是用来骗取亚历珊卓的欢心的工具而已。

当亚历珊卓最后一次为罗伊去偷药,不慎跌落摔伤了脑袋,罗伊不知道该感动还是觉得可笑。

他哭着对亚历珊卓说:那些故事都是假的,只是为了让你帮我做事而已。

亚历珊卓还是想听罗伊把故事讲完,在亚历珊卓苦苦哀求之下,罗伊哭的痛不欲生,他说他的故事和自己一样,是没有快乐的结局的。

难过的亚历珊卓告诉了罗伊一个秘密:医院的护士伊芙琳和别人偷情,她只是假装在爱你,就像你的前女友一样。

此时的罗伊内心能不绝望吗?

他痛苦地表情掩盖不了破碎的心,激昂的音乐响起,他要把故事的人物全部都死去,一个都活不了!

达尔文,神秘人,奴隶奥塔·班加,炸弹专家路易奇,印度人,他们一个个都得死去!

亚历珊卓哭得更厉害了,她哀求着罗伊别让他们死掉,她说:这是你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这是我们两的故事。

罗伊的心化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想结束生命的自己,竟然是被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救赎。

最后他平静对亚历珊卓说:我们是奇特的一对男女,是吗?

罗伊坠落了,他从桥上坠落,他失去女友而坠落,他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他经受的挫折让他意志也随之坠落。

亚历珊卓也坠落了,她爬橘子树坠落,偷药再次坠落了,被大人利用心理的坠落,但她却没有丝毫放弃。

原来成年人的玻璃心,比不过一个五岁孩子的心坚强。

——你是来拯救我的灵魂的吗?

——灵魂是什么?

——那是一种像力量一样的东西。

谢谢你,拯救了我溃烂的灵魂。

谢谢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力量。

 9 ) 八卦一下外景

由于数字技术的流行,今天我们看电影总是恨不得钻进屏幕捏一把演员的脸蛋儿看看是不是真的。

在看The Fall的时候我就不停的怀疑,这些外景不可能是真的吧。

直到观后看了导演的访谈才相信它的货真价实。

我在豆瓣上翻了N个影评也没有见到有介绍外景的帖子,只好自己考证了。

此片辗转 18个国家拍摄,至于吴哥窟、长城之类的我就不赘述了,这里只介绍主要在印度展现过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满世界的跑,要是别的片子怎么着也得花个八千多万,而导演Tarsem Singh利用自己各地的人脉,每次都是带个微型团队去拍,要不独立电影说什么也不可能拍成这样。

先说邪恶统治者居住的焦特普尔(jodhpur),因为当地人多把房子涂成蓝色,所以又被称为蓝色城市(Blue City)。

原因说法不一,有的说蓝色房子的主人都是最高种性婆罗门,有的说蓝色可以防白蚁。

蓝色城市焦特普尔乌代浦尔(Udaipur)的湖中宫殿(Lake Palace)于1754年修建在Lake Pichola的Jagniws Island上,本来是皇族的夏宫,现在已经改建成了一家超豪华酒店,007的八爪女就是在这里拍的。

白色城市乌代普尔印度人的妻子被囚禁和自杀的地方Janthar Manthar,斋浦尔(Jaipur)。

这座城市又被称为粉色城市,因为1876年时,这座城市被涂成粉色来迎接威尔士王子。

粉色城市斋浦尔

斋浦尔的观象台火药男Luigi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宫殿在法特普希克里(fatehpur sikri),莫卧儿帝国皇帝阿克巴(Akbar)建来作为首都,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遗弃,现在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法特普希克里最奇妙的是这个突然冒出很多士兵的Z形阶梯,像极了埃舍尔的版画,充满了几何的神秘味道,非常的超现实以至于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存在,很难想象造出这么一个雄伟的东西有什么用处。

它叫做月亮井(Chand Baori),是一个著名的梯井,距离斋浦尔(Jaipur)95公里,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大部分时间这个人造景观是掩盖在水下,不过有意思的是它的作用也不是猜测中用来蓄水的,而是国王根据水面到达的高度来决定这一年收多少税,所以说这些台阶应该是方便计量所置吧。

根据雨量收税,还是蛮体察民情的。

月亮井另外强烈推荐和纪录片Baraka比较着看,看到巴厘岛的猴子舞(Kecak Dance)和伊斯兰的苏菲舞(Sufi whirling)出现在里面,我当时就震惊了。

各视频网站的视频不少,我也就不贴了。

苏菲舞The Fall这样一部拍摄手法精湛、想象力丰富的奇片,在筹备的过程中,制片人David Fincher给导演Tarsem Singh介绍了一些电影赞助商,由于理念不合,Tarsem Singh一直找不到愿意投资的人,于是决定用自己拍广告的钱来拍。

不过06年的一个电影节上放映该片的时候看到了分歧:人们不知道它是悲剧还是喜剧。

这让 Tarsem花了两年的时间去找院线发行,直到08年才得以上映。

还要强调的是影片开头的几分钟黑白慢镜头华丽的一塌糊涂,给人MV的感觉,大概是导演拍广告积累出的审美吧。

据说此片是学习保加利亚导演Zako Heskija的Yo Ho Ho,有机会找来看看是否风格相似。

注:此文写于2009年。

2012年,我专门去印度按照电影中的取景地走了一趟。

本文中焦特普尔、乌代普尔、斋浦尔的照片皆为我自己所拍。

2017年,我开始制作一个声音纪录片计划,叫做“故事FM”。

讲述我见过的有意思的人和事。

有兴趣可以通过下面的链接收听。

故事FM-网易云音乐

 10 ) The way out

电影The fall里面的男主人公,揣着一颗broken heart无法生活,一心向死以求解脱。

天真可爱的小姑娘Alexandra偶然闯入他的病房,听他讲故事,慢慢迷上了两个人一起创造的幻想世界。

他骗小女孩为他偷Morphine、安眠药,说是需要睡眠才能继续讲故事;小女孩为了够药瓶不慎从高处摔下。。。

小女孩手术后苏醒过来的时候,他流着泪讲完这个故事,面对敌人的杀戮、残害,故事里的主人公无论如何都不肯反抗,因为心里巨大的痛苦和绝望,只渴望能从高处坠下、永不苏醒。

可是小姑娘坚持着请求他活过来,why not? 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和请求,他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坚持让故事在死亡中结束,因为他强烈的死的愿望,已到要完成时、不肯再回头……当眼泪已流到底,心痛绝望已到底,死亡也已经完成;他让那故事的主人公从窒息中复活,击倒敌人,抱起故事里的小女儿,一起离开、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电影里的张力并不显见;因为幽默很多,爱很多,因为人物的可爱。

将一个寻求自杀的人的放弃一切的决心,一直坚持着让它下坠、下坠,这种大胆、决绝,有些强行展示给观众的残忍,也让人对自杀、绝望本身有所理解、有所敬畏。

人有各自不同的痛苦,或大或小,或有解决之道或者没有;内心痛苦到了极致,再活着也是煎熬的情形也有;人在寻找答案和出路吗--绝望,不是答案;其实是一种拔不出来的情绪,一种对寻求答案和出路的实际努力的认定无效、拒绝行动。

这种巨大的痛苦和绝望,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规避吗--有时候时间、空间、周遭的人,确实让人无法规避--人首先是动物,情绪情感的压力,不能够太多,有这样无法承载的时候,就是要放下,哪顾得那么多道理。

何况如果用道理分析,困死人的往往是一个圈中的深重苦难,在此圆周之外,原是无限的世界,用比赴死小得多的勇气决心,尝试未知、陌生、稍忍一下初生的寒冷阵痛,也许就是一个新的广阔世界。

以儿童的眼睛来看待死亡。

小女孩偶然间看到医院太平间里,一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在医生出去后,突然狠命捏儿子的脚、打他的脸,wake up、wake up!!! 那种癫狂、愤怒、痛苦、恐怖,一下子显示出生与死的距离,也许只在一线,也许就是永恒永远。

小女孩吓呆了。

我也是。

那些将要辞别自己母亲的人,请留下、如果你能留,因为这死亡是如此的冰冷,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可以承受。

影片最后,有两组16格录制24格播放的老电影镜头,一组是极幸运的、从必死之境逃离得救的种种情形,第二组是极不幸的、火车相撞、汽车事故中人们遇难的种种镜头,都在小女孩看电影时候的咯咯笑声中放映,让人顿感生死悲欢、幸福不幸,是无常、又都是人生常态,在小女孩的眼睛中看来,原没有那么多赋义。

不愤懑上天的不公平,又会有一些向死者往生吧。

希望每个人的痛苦少一些,慰藉和支持多一些;希望生活对人的逼迫少一些,绝望的情境少一些,关怀和体谅多一些;希望人们能再多忍耐一点,多相信一点,多尝试一点--这都是平白的希望。

《坠入》短评

如果你是以故事叙事为主的看客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太喜欢本片,越看越困 除了一群印度人做法事那一段很精彩,《天地玄黄》里也有这一段,后一个小时用不得已的快进看完的。塔西姆•辛(TARSEM SINGH)(导演)是受到高度赞誉和广受欢迎的导演之一,活跃于当今全球广告界。他因注重细节、出色的艺术指导和高超的视觉叙事能力而闻名,在剧情片领域也声名大噪。

8分钟前
  • 我,谁,我呀!
  • 较差

男主很帅很温柔,小女孩天真可爱,现实残酷温情,想像的故事稍弱,但画面奇异美艳。可以看看

12分钟前
  • S
  • 还行

属于荒诞系列的电影,前三分之二我还饶有兴致的看,到后面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快进着看,没想到最后是讲电影的起源。这个跨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可能这些都是小女孩自己根据和病友一起看的小电影,而自己意淫出来的故事吧。只能做此解释了,豆瓣评分又一次将我骗了

16分钟前
  • wsxck
  • 较差

还什么最美的电影之一,简直一坨大便💩

21分钟前
  • oranges
  • 较差

当我抬头摘橘子的时候,我还会想起在那个夏天的午后我在你病床前你给我讲故事的那个时刻。最美的故事,最好的时光。

23分钟前
  • Cranberry
  • 还行

不喜欢这种开篇就做戏感200%的类型片,更何况男主角的脸不是我的菜

27分钟前
  • 🫂
  • 较差

熬夜看完的一部,太喜欢现实与故事交织的部分了;“It&amp;#39;s my story.”“also mine.”

30分钟前
  • Pica啾
  • 力荐

我能说出这片子的10个优点,但就1个缺点就够我给它一个差评。

34分钟前
  • 麻婆酱
  • 较差

小红书电影教科书,取景一绝,非常出片,故事无聊,全是槽点。最让我不爽的是小女孩儿演员,演技又烂又做作,挤眉弄眼半天也挤不出一滴眼泪,还不如🐒,长得还很像我非常讨厌的一个小学女同学🙄。男主角自怨自艾也让我看不上,长得再帅也没用。电影节奏还很慢,90分钟完全够了,1.5倍速看毫无违和感,除了🐒跑起来有点太快。

36分钟前
  • 鸭梨
  • 较差

奇技淫巧,金玉其外,想起当年的魔幻“大话西游”,只是这样的拍摄方式太奢侈糜费又受众狭窄,不知道投资人会怎么想

40分钟前
  • 大熊星座
  • 还行

低质强碱性广告电影。

45分钟前
  • Lies of Lies
  • 很差

6.0/10。同样是童话取材于身边真人真事的电影,相比《大鱼》和《少年Pi》这部真是相形见拙。喜欢此片的人估计大多数还没领教过佐杜洛夫斯基和帕拉杰诺夫 ,对比之下就知道这个幼稚的故事有多么干瘪和平庸了。

47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世界上喜欢拍些阴阳怪气古里古怪的东西的人多了去了,不缺你一个也不少你一个

51分钟前
  • 传说北美狗鱼
  • 较差

开始会以为是一部晦涩的意识流电影 看下来发现原来是一则色彩斑斓构图完整的治愈童话

54分钟前
  • 力荐

小胖姑娘很可爱,最后的向特技演员致敬看得人很肃然起敬,别的没什么。

56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天啊~~~~~~~~~~~~~~~~~~~~~~~~~~~~~~~~~~~~~~~~~~~~~~~~~~~~~~~~~~~~~~~

60分钟前
  • 花红袭人
  • 力荐

最难能可贵的还属全实景拍摄,但小萝莉实在丑的让人出戏

1小时前
  • 今生、唯爱
  • 还行

拍出了人脑中的梦境,美极了。故事自然有不足,缺点什么,但是真的好美。

1小时前
  • 小晨
  • 推荐

两颗星给画面。

1小时前
  • 卡西法
  • 较差

就是画面 镜头美到爆,救了整部电影.情节很弱.然后有些很想笑的地方导演总是用很严肃的口气再叙事.冷幽默得很奇怪好嘛.如果不是这么美的画面设置,这片应该要划为烂片了.

1小时前
  • René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