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铁齿铜牙纪晓岚

铁齿铜牙纪晓岚,铁齿铜牙纪晓岚 第一部,The Bronze Teeth 1

主演:张国立,王刚,张铁林,袁立,赵敏芬,杨丽菁,张春年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1

《铁齿铜牙纪晓岚》剧照

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2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3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4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5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6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3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4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5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6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7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8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19铁齿铜牙纪晓岚 剧照 NO.20

《铁齿铜牙纪晓岚》剧情介绍

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铁齿铜牙纪晓岚》 一共拍摄了四部,第一部40集,第二部43集,第三部40集,第四部42集。 该剧为第一部,清朝乾隆年间,天下呈现出一派祥和繁荣的景象,被后人称作“康乾盛世”。然而,表面上的国泰民安,掩饰不了各种日益激化的矛盾。乾隆(张铁林 饰)是一个颇有作为、雷厉风行的君主,同时又是一个深谙中庸之道的政治家。他十分爱才,颇能理解大学士纪晓岚(张国立 饰)刚真守正、秉公执法的无私品性,又贪图逢迎,特别欣赏户部尚书和珅(王刚 饰)摇尾乞怜、惟命是从的献媚之术。而纪晓岚与和珅,则是一对多年来格格不入、南辕北辙、互为政敌的冤家对头。乾隆皇上从临危的奶娘口中,听到关于自己身世的片言只语,犹如五雷轰顶,为了导根溯源,解开其中谜团,也为了彻底勘察云州地区官员贪赃赈灾款的犯罪事实,他带领两个得意心腹宠臣不辞奔波劳苦,微服私访,顺藤摸瓜,决定要将全部真相大白与天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绝种铁金刚超感神探第二季丹斯浪花一朵朵奇葩追女仔盟约合约男女有客到特拉·威利:未知星球狼少女与黑王子OAD刀手吴水晶沉睡谷第三季超级关心的问题81号农场之保卫麦咭巴黎之子伊藤润二狂热:日本恐怖故事爱情来了,请打卡毛骨悚然撞鬼经2013夏季特别篇那美暗战危城汉城警事兰博基尼亚细亚的天使百万同居计划访问者酷爱电影的庞波小姐邻里一家人玫瑰之战结婚为什么杀手挽歌

《铁齿铜牙纪晓岚》长篇影评

 1 ) 一朝入梦,终生难醒

铁齿铜牙纪晓岚 (2001)8.42001 / 中国大陆 / 剧情 喜剧 古装 / 刘家成 / 张国立 王刚午后阳光尽撒全身,我被耳机里传来的音乐惊醒,是《阅尽世微》,初听此曲,是在初中,那时候《铁齿铜牙纪晓岚》正在热播,当时迷恋到什么地步呢!

下了自习后边写作业边偷瞄着看,结果写了什么作业一概不知。

年少尚不懂情爱,只是由衷倾慕剧中纪晓岚的博才与诙谐幽默,立志成为纪晓岚那样博古通今两袖清风的儒生。

后来断断续续的看了很多遍,热情依旧不减当年,也由此不断地去了解纪晓岚,阅读《阅微草堂笔记》、《纪昀传》等,毕业后也正好工作在承德,后来才知道有个避暑山庄,当年纪昀陪同乾隆避暑之地。

遂慕名而去,五步一柏,十步一松,无比震撼。

而《滦阳消夏录》篇记载的乾隆梦道,富有神韵的双塔山,也是在承德。

兜兜转转,也算是一段缘分吧。

可薄薄野史,伶仃几字,描绘的纪昀略显世故,我还是喜欢由张国立演绎的纪晓岚,也佩服邹静之将纪晓岚写“活”了,人物丰富的更像真实,虽然文章大部分虚构,但也阻止不了我对该剧的喜欢与幻想。

后来更懂情字,遂沉浸在纪月情中无法自拔。

期待生活中的缘分,期待生活如戏辗转曲折、铤而走险、化险为夷,期待吟诗作对、情意缱绻。

我像个傻子一样活在剧中,像人格分裂一样分不清梦与现实。

痴迷该剧的同时又努力想悟透点什么,想要悟透点什么呢?

是为官之路起落浮沉如鸥鸟,还是生死书从似蠹鱼呢?

可不经历这些又谈何感悟呢,二十四的年纪想要悟得五十岁的道理,真是心急的很呐。

当剧中凄凉的萧声响起,心底久违的悲怆感就像用搅屎棍搅了起来,真是百感交集,可再往前想想,似乎一切又都没有什么了,敲木鱼诵经,在月影斑驳的寺院里静听钟磬音。

《麻衣神相》中有解:“眉浓,重情;骨突,命贱。

”或许是冥冥之中注定绕不过的心结,即使一段让别人羡慕的感情也会让我处成像演电影一样,命途多舛一路红灯拾金成土熬出了白发苍苍。

可转念一想,在劫难逃爱而不得也是因果之缘,倒也就释怀了。

凡尘中的一颗心,永远在躁动不安。

或执着于情分外喜怒无常,或忧虑于人患得患失,亦或痴迷过往痛苦难舍。

一切终究是会变得,十年弹指一挥,饰演该剧的原班人马也都掩于世俗,拍摄草堂之地亦尘封已久成为断壁残垣。

怜惜那份情感,歆羡那个环境,想要让它成为永恒,可这世上,又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呢?

人老珠黄,花开凋零,一生终如昙花一现,最后均是一抔黄土掩饰风流。

可心中仍藏着一个“杜小月”,扔怀揣行侠之梦。

那种情愫如高山大川,延绵不绝。

蛾眉轻描,樱桃绛唇,绾一束秀发,执剑轻舞,潇洒不羁,青衫白衣,在一曲幽笛声下,鞭马而去,沧桑风雨后,伊人何处?

一朝入梦,终生难醒。

 2 ) 老戏骨演这种轻松诙谐的剧更好看

当年跟着电视台的各种重播,估计看了好几遍。

喜欢这剧的氛围,轻松幽默,斗智斗勇。

故事其实也挺好看的,皇帝和正反两个大臣之间明争暗斗;两个女孩子,两种感情和人生选择。

有点遗憾,张国立在剧里没谈恋爱。

都说铁三角,其实我只喜欢王刚和张国立这两个,两人的互动也特别出彩。

王刚真是演活了和坤,还不招人讨厌。

张国立演的文人才子也进退有度。

两个老戏骨。

张铁林演得太程式了,每次表演如出一辙,好像舞台剧一样的夸张,不喜欢。

 3 ) 借古讽今,过了十七年,还是那么的贴切

这大清国的事,有哪一件是法律说了算的, 只有银子说了才算。

奢靡成性,贪污成风,陋规变作成例,为官者肆无忌惮,人人敢残民以逞其私欲,老百姓苦不堪言。

这是纪晓岚冒死直谏的话。

另一方面,在乾隆皇帝眼中,大清盛世是物富民丰,府库充盈,历代盛世,莫如今日。

眼熟吗?

 4 ) 关于名字——《铁齿铜牙纪晓岚》观感

突然间想起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本堂主开博之时正在看这部很经典的电视剧。

觉得很喜欢它,他是一部以喜剧形式发布的,但并不仅仅是为了取悦于观众的,因为那种借古讽今的手法表现的非常的淋漓尽致。

嬉笑怒骂之中将现实的社会表现得很露骨、很真实,可能会让人对现实的社会感到一丝的失望,但是可能这才是你应该看到的一个真正的社会,在真实中生活才会跟好的活着。

这并不是让人们去失望,而是在失望中去不断的寻找希望,而这一点是在你清楚的认识了这个社会以后产生的希望,那么比建立在理想中的希望要来的更坚固,更加的牢靠.人们需要一个理想的世界但是不能生活在理想的世界中。

那样成长起来的人可以说是不健全的,人在社会肯定会有一天去看到真实的它,看见的越晚我们对它就会越感生疏从而产生不适应,因此而不能接受它。

那么这个对一个社会性的人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因此这部电视剧对我来说算是极少数的几部最喜欢的之一吧。

片中有很多精彩的描写,铁三角——一个正人君子,一个老奸巨猾,一忠一奸,还有一个张铁林算是一个领导者。

像里面,张铁林说的训张国立时的一句话:“有道是不聋不瞎不配当家,这个道理你不懂,”听起来似乎很世故但是是这确实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

记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的宰相管仲他是它的好友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的,但是当管仲病危的时候齐桓公于病榻之前问,谁可以来接任他,他最后选出了一个他的对头,所以后世提到这个事而将其用来表示为唯才是用不记仇恨,宽容等。

但是我要说这里还有一件事就是当时齐桓公提出是否鲍叔牙可以被录用的时候,管仲给予了否认并提出了一点就是鲍叔牙很有才但是不会那种适时的放过他人的错误,所以不适合做宰相。

我想这也正是皇帝所说的哪句话吧。

在此说这一例其实还有很多,需要多多的看来去感悟在此毋庸赘述。

http://blog.sina.com.cn/hailong0709

 5 ) 铁齿铜牙纪晓岚

铁齿铜牙纪晓岚乾隆奶妈去世前拿出半个金锁让乾隆去找亲妈 乾隆路上遇到为灾民申冤的陆小月莫愁等人 乾隆与莫愁患难见情 和珅与福康安沆瀣一气贪污受贿 十四王爷不能回京 十四王爷身边四姑娘蛊惑杀乾隆 四姑娘要做皇后 福康安喜欢四姑娘 莫愁受伤路上被白娘子所救 乾隆发现白娘子有另外半个金锁 白娘子正是买卖赈灾粮的幕后老大 纪晓岚要宣判 乾隆要为母自尽 乾隆让继续追查毒死奶妈的死因 和珅和福康安盗用珍珠炼丹 四姑娘要害太医并杀死太医同门 四姑娘因为乾隆文字狱杀死四姑娘父亲母亲自杀因而要报仇 十四王爷假意不愿杀乾隆实则利用四姑娘让四姑娘自杀以便让四姑娘承担罪责 四姑娘喝毒药自尽 纪晓岚在朝堂揭发 十四王爷喝药自尽其实药已经无毒 乾隆原谅十四王爷文字狱 福康安和珅设计让女子假扮曹雪芹侍女给纪晓岚送反书石头记金大烟袋是乾隆亲戚 犯官之女苏姑娘被乾隆看上养在和珅家 纪晓岚多次针对和珅 纪晓岚救出苏姑娘 苏姑娘出家 乾隆告诉纪晓岚离不开和珅 莫愁坏了乾隆孩子 乾隆不能娶汉女 状元和榜眼丰绅殷德看上杜小月 丰绅殷德投笔从戎失明后治好娶了格格 莫愁生了孩子太后同意 祝君豪娶了杜小月

 6 ) 这部剧改成小人纪晓岚也合适

和珅吃了败仗,乾隆说的是小心脑袋,让纪晓岚去拟,结果和珅接到的就是小心尔的狗头。

这天下怎么到哪里都知道纪晓岚是清官,和珅是贪官,那时候是又没网络也没报纸,这怎么传的?

说不是纪晓岚拼命传,又能是谁传?

关键是你也没有实质证据,没证据就天下人都说和珅是贪官,这是什么人!

就是清朝皇帝给和珅定的二十大罪,也只是说和珅有钱,没说和珅贪污。

 7 ) 千古绝响

从今以后,中国再没有人能写出这么出色的东西了。

这部剧的最关键之处在于编剧班底查阅的资料非常详尽,几乎将所涉及的案件史料全都搜罗起来加以整理,单凭这种敬业的精神就让现在的人望而却步。

再有,我认为编剧分为三个档次,最次的编剧重情节,其次的编剧重人物,最好的编剧才有精力修台词。

台词是剧本中最直接被观众接受,同时也是最吃功夫的,现在的古装戏或网络剧,虽然说话用得都是之乎者也的词语,但是明眼人一听就知道编剧的功夫不到家。

这部剧的台词引经据典排比工整,真是古装剧中的典范。

另外本剧的人物设计也很丰满,贪得无厌但却为了儿子不惜一切的和珅,执法如山,异常严厉但是又为生母,为爱人肝肠寸断的皇上,这些人物反倒让主角变成了整部剧中最平淡无趣的人物之一了。

还有就是本剧的情节设计堪比美剧,只不过编剧没有使用美剧所常用的表现格式,如果能够借鉴吸收美剧格式的话,这部剧不会差于冰与火之歌、行尸走肉这种一线美剧的。

其实史料是每个编剧都要去查的,而且随着中国电视剧的不断发展,能查的能写的新鲜史料已经不多了。

我也是写东西的,一般来说在网上查的资料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毕竟不是一手资料,而且就算去找一些论文来看,也不如研究一手资料更能挖掘人物和故事。

但是要想吃透一手资料谈何容易,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的人都讲究效率、讲究回报,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都不想干了,能做到像这部剧一样对史料的把握,恐怕非得有7个齐心协力的编剧一起创作查找不可了。

在查找史料的过程中,编剧会得到提高,台词自然就会比没下过功夫的人强出不少,这部剧不跟别人比,就跟同系列的后三部剧比台词都是最精彩的,足可见在写这部剧的时候,编剧们花了多少的心力。

可能这部剧的成功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可能这部剧让他们被某部门盯上,无论如何,后几部剧的台词水平下降了很多。

再有就是本剧的人物,和珅这个人物设计的太精彩了,他在白娘子案、红楼梦案中的表现堪称完美,一面谈笑风生大义凛然,同时处心积虑暗算主角,这是只有中国才能写出来的人物,外国很少会有这么复杂的人物形象。

外国的人物多半是一张纸的正反面,而和珅这个人物是立体的,这非常难得,一方面他有文采懂诗词歌赋,一方面他贪得无厌是最大的贪官,另外他还忠心护主,虽然在局部事件中没有明显的利益但却一心保护皇上,在才智方面看着好像比纪主角低,但是主角一直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他一直在旋转,每个新的事件中都会看到新的一面,不像是美剧,一面是好人,有好的习惯或者让人同情的元素,一面是坏人,做了很多坏事或者有不堪回首的过去。

这种写人物的方法似乎快要走到尽头了,当大家厌烦这种人物写法的时候,才会发现中国的人物设计有多么的牛逼。

最重要的是情节设计,情节设计是编剧的入门,但是想写好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部剧的情节设计非常出色,只可惜他没有用美剧的模板。

就拿十四王爷这个事件来说,整个故事设计得异常复杂,皇上一心向寻母,和珅想弄纪晓岚,纪晓岚想差贪污案,十四王爷想篡位杀皇上,福康安和四姑娘又被卷进其间,整个故事堪比鸿篇巨制,冰与火之歌虽然世界观宏大,但是论起勾心斗角的复杂程度,还不能跟这部剧相提并论。

美剧中一般都喜欢设置一个人物的摇摆,就是先用种种细节和事件暗示这个人正在改变,但是到最后又突然发生一件事让你知道这个人其实没变,这种摇摆为的就是让观众产生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

虽然这种人物有很多,但是我这里只举行尸走肉中总督的例子。

总督这个人物几乎可以说是整部电视剧中最出色的人物了,他的狠毒和被灭团后来加入新组织的善良让很多人以为他就此改变了,但是他最后却杀死了老头,这让人对他彻底的失望。

其实十四王爷的形象跟总督非常像,虽然我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我敢肯定设计十四王爷的时候,编剧希望达到的就是总督的效果。

可惜啊,总督所达到的效果需要很多的镜头和叙事方法来做支撑,而当时乃至现在的中国导演都做不到像行尸走肉一样拍电视剧,再说演十四王爷的演员的演技也是差强人意,没有达到编剧所预期的效果。

另外值得说的就是王亶望,这个人写得也很精彩,说话大义凛然没有任何毛病,做事阴险毒辣而且心思缜密,只可惜这个人物没有像十四王爷一样跟主角有太多的交手,要是好好挖掘一下这个人物的话,可能会成为一代人的“美好记忆”,饰演王亶望的演员真的是厉害,笑得太吓人了,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随着王三运的被捕,整个甘肃现在还没抓的就剩刘伟平了,试问谁还敢写这个甘肃冒赈案啊。

我每次心情不好,写不出满意的故事的时候,总是想打开这部剧看看,然后望剧心叹。

我感觉我跟这些编剧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远,自己一辈子也追不上人家,也写不出这么牛逼的作品。

而且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写出来这部剧的,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是怎么想的。

都说孔子学琴能想见作曲人的样子,可能我有一天也会做到闻曲识人吧。

 8 ) 再看铁齿铜牙纪晓岚,学纪晓岚做人,学和珅做事,学乾隆做领导

小时候喜欢看古装剧,《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等等,看了一遍又一遍。

但是有几部剧是例外的,比如说《铁齿铜牙纪晓岚》。

虽然同为古装电视剧,但是就是几个老头子在那里说来说去,耍嘴皮子,还没有仙气飘飘的服化道,也没有好看的主角人物,好没意思。

可是,年少不知剧中意,看懂已是过来人。

好的电视剧,就像好酒一样,时间越久,味道越纯。

铁齿铜牙纪晓岚 铁三角再看《铁齿铜牙》,这真的是一部“神剧”,包罗社会万象,很多剧情片段和台词都发人深省。

如第一部中的红楼梦反书案,乾隆听信和珅之流的进言,认为红楼梦反清复明,下旨禁书。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的确严重,但是这种行为像不像现在的键盘侠,听到只言片语就信以为真呢?

当然,在此我们就剧论剧,不深究历史记载和影视剧的差异。

这部剧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三个男性角色莫过于纪晓岚、和珅及乾隆。

张国立、王刚、张铁林的铁三角组合堪称经典。

三个男人之间斗智斗勇,相爱相杀,很是有趣,这样的情节和场景在这之后鲜有出现。

纪晓岚 张国立饰演纪晓岚,剧中的第一男主角,内阁大学士,满清第一才子。

学识上,博览群书,出口成章;为人上刚正不阿,大义凛然;同时又伶牙俐齿,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基本上集合了中国古代儒家理想品质之大成。

在贪官横行、结党营私的年代,纪晓岚坚持清廉为官,而且面对贪官污吏,他拒不姑息,誓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在侵吐赈灾粮款一案中,纪晓岚经过抽丝剥茧的勘察,终于查出幕后黑手薛大老板。

薛大老板何许人也?

乃白娘子,是乾隆皇帝在民间的生母,时隔多年才刚刚与乾隆相认。

但是天下大旱,百姓流离失所,朝廷拨出的粮食却经过白娘子之手,养肥了一众贪官,饿死了百姓。

面对幕后之人深厚的背景,纪晓岚不是没有纠结过:是屈从皇亲国戚,枉顾国法,还是刚直不阿,彻底追查元凶?

面前是因心存愧疚有意护母的皇帝,作为最大贪官乘机发难的和珅,还有因饥荒饿死的孤儿……当看到普通家庭的孩子因赈灾粮食被贪而失去母亲,纪晓岚抱着必死之心下令白娘子判斩立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纪大烟袋身体力行的贯彻着这句话。

仁义道德不是说说而已,以身作则,自己做到了,才能对他人提出要求。

纪晓岚的神机妙算,剧中处处有体现。

一幅画引得皇帝走访燕城体验真实民情,一捧话梅及白纸帮红楼梦正名并让其得以保存并流传千古,一口绝技离间贪官得以查明真相,装疯卖傻深入民间查案让真相大白,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做人当学纪晓岚的正直,面对重重利益诱惑任然不忘本心真的很难,但是坚持自我,才能活的问心无愧。

和珅 王刚饰演和珅,人物之可爱与纪晓岚评分秋色,首席大学士,正一品军机大臣。

众所周知,和珅是一个大贪官,油嘴滑舌,且诡计多端。

从剧情中可以知道,和珅原本只是一个小小侍卫,后来靠着自己,一步一步位极人臣。

不得不说,和珅处事真的大有学问。

首先,和珅极擅长藏拙。

在学识上,他并不输纪晓岚,但却从不轻易表现自己,从对鱼中即可窥见一斑。

三人经典的对鱼场面,纪晓岚与乾隆的“鱼”对的是妙语连珠,不同流俗,而到了和珅那里确实支支吾吾,粗粗俗不堪,多次被罚搬鱼篓子。

后来,和珅与纪晓岚单独被困孤岛,再次说鱼时,和珅的鱼说的却与之前截然不同,名典古籍也是随手拈来。

纪晓岚都疑惑和大人到底卖的什么药,明明一肚子学问?

和珅却说,皇上在场,何必抢了古来文才第一帝王的风头。

他后来又装作不会游泳骗过小月莫愁甚至是纪晓岚逃过一劫,可以说是棋高一着了。

会藏拙,是一种境界,需要端正心态,方能不显山不露水,然后或绝处逢生,或成就大业。

其次,和珅极其忠君。

这一点应该是和珅能晋升且虽大贪但能活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和珅对乾隆的忠心王刚老师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忠心一个人就要全方位了解一个人,和珅基本把乾隆的所思所想都考虑到了,因此乾隆想做什么,和珅都尽全力满足,甚至是不惜代价。

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领导没有想到的都帮忙想到了,这样的人哪个领导不喜欢呢?

但是忠君终究是不能和爱国爱百姓等同起来的,但是谁叫皇上才是和珅的最大靠山呢?

再者,和珅遇事沉着冷静,能屈能伸,千人千面。

遇到金大爷,应该是和珅最倒霉的一段日子了,被锁恭桶附近,吃的是当掉全身衣服换来的几个窝头。

虽然平时官威大,但是虎落平阳,和珅却也能俯首帖耳,立马学乖。

即使是面对心腹大患纪晓岚,需要求人的时候他也是不顾面子亲自下狱等纪晓岚醒过来。

面对皇上金大爷,他毕恭毕敬;面对纪晓岚,他时而争锋相对时而假意附和;面对下属,恩威并施,收服人心……面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情,他都能转换自如,无往而不利。

乾隆 张铁林饰演乾隆,剧中权力最大的领导,和珅说他是古来文才第一帝王。

剧中的乾隆至情至性,且心如明镜,知人善用。

他能同时重用纪晓岚与和珅,就可以看出这个皇帝并非是酒囊饭袋。

纪晓岚真实,敢说真话;和珅周到,万事以皇帝为先。

乾隆其实对他下属的每个人都了如指掌,但是却不露声色,在关键的时候委派正确的人做事。

无论是面对刚刚寻回的生母犯错而引咎自责,还是创造条件让纪晓岚调查甘肃监粮案;无论是为了真相甘受下属蒙骗,还是面对美女名画不受蛊惑警示下属,都说明了乾隆的是非分明。

乾隆同时也将帝王的左右平衡之术运用的出神入化。

有个场景是这样的,乾隆惩罚和珅纪晓岚扫大街,两人刚划清界限,各扫各的,乾隆乘一辆马车,在分界线左右撒了一些沙土,引得纪晓岚和珅为此争吵起来。

乾隆开怀大笑,自古治国,臣子不吵,皇帝哪有安宁呀。

的确,自古以来,若臣子都团结一心,那皇帝的位置就坐不稳了。

朝廷上下如果只有纪晓岚,水至清则无鱼,那估计天下之大为官者甚少;若只有和珅,看起来一片祥和,那估计只有被粉饰的太平。

乾隆平衡两者,使双方都不能轻举妄动,才能高枕无忧。

该剧编剧之一汪海林接受看天下的采访时曾说,“某种程度上讲,纪晓岚和和珅是乾隆的两面,是他人格的外化。

一个是他善的、追求正气的一面;一个是他人性中黑暗、有私欲的一面。

他一直在其中游走,或者说在这两面斗争。

这两个人是用来写君王的,并不是单独地写这两个人物。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一支秃笔写出那风风雨雨恩恩怨怨千古传奇,铁齿铜牙纪晓岚,终究是年少的我们低估了。

作者:玖微Yuki,公众号@微时光小站,希望能用温暖的句子伴你度过人生的微时光。

 9 ) 疫情宅家重温老剧get

#《铁齿铜牙纪晓岚》#2020,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扰乱人心。

居家隔离的日子,看电视成了我单调的消遣。

可能因为童年的记忆太深刻,只对2000年前后的剧情有独钟。

看完了新剧《安家》,《如果岁月可回头》(我一般懒得看网剧,习惯某个钟点守着电视机等放剧,电视台也遵循就近原则看本地卫视),就感到好无聊,无意中发现北京文艺频道在播放《铁齿铜牙纪晓岚》,顿觉惊喜!

幼稚园时期我就看过此剧,对小月莫愁苏卿怜等女性角色印象深刻,也记得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的痴情与失明(貌似我只记得他失明,忘了他最后复明了)。

铁三角的斗嘴幼童时期实则不大感冒,是今年复播才读懂了台词设计的深意。

只感此剧有着过硬的剧本,过硬的演员,台词真的是妙啊!

初中听同学说过不喜纪晓岚喜和珅,还不知所以,今日咀嚼此剧台词设计,感到和珅的人物形象饱满,喜感程度远胜于纪晓岚,是个灵魂角色。

铁三角的黄三爷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爷,瞪眼发怒的表演也是成了个人标签了,不过看了他的表演我就对乾隆爷的个人能力产生了些许质疑。

也许历史上的乾隆爷就是个中年怠政偏听偏信的男人?

(怠政真的是剧本的锅)看到第一部结尾处纪晓岚拿御赐烟斗敲击和珅脑袋的一幕,我就觉得就在此完结也可以。

不过完结了我也就没戏看了。

所以第二天看到续播第二部续集时又对电视台的排剧班子心生感恩,幸亏你们的选送让一部20年前的老剧又获新生!

(看了第二部第一个江南科举贿选案,好喜欢赵青姑娘。

但人物间的关系不如第一部有趣了,和珅似乎想整死纪晓岚,纪晓岚也有点孤军奋战无人援助的意思。

 10 ) 嬉笑怒骂皆文章

《铁齿铜牙纪晓岚》一共四部,最初是想以“戏说乾隆”的方式演绎纪昀这位大才子。

由于市场的需要,后几部越来越闹腾,第一部还是很典雅的,充分显示了编剧们的文化素养。

比如纪昀被绑架,身在戏班,不断利用自己的才学优势发出信号。

见戏子们扛着“五纪六位”的牌子上台,顺手一拨,就成了“纪五六位”。

和珅看出这是《庄子》的典故:“五纪六位,将何以为别乎?

”这四个字历来有不同解释。

清人郭庆藩《庄子集释》:今案五纪即五伦也,六位即六纪也。

《白虎通》三纲六纪篇曰: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

此皆所以为疏戚贵贱长幼之别。

不曰五伦而曰五纪,不曰六纪而曰六位,古人之语异耳。

乾隆笃定地说:“纪晓岚排行老五,人称纪五。

他果然在此间。

”这个设计堪称巧思。

后来王亶望案发,乾隆迷恋才女苏卿怜,将其藏在和珅府上,以便前去私会。

纪昀设法助其逃走。

乾隆大怒:“如果你碰到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美女,你能不动心吗?

”纪昀承认:“动。

”随即“动动动,动动动”共说了三十九次。

这是金圣叹的典故,出自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会岁试,以《如此则动心否乎》命题,其篇末有云:“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葭苍而外,有美一人。

试问夫子动心否乎?

曰: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动。

”连书三十九字。

学使怪而诘之,人瑞曰:“只注重‘四十不’三字耳。

”这道考题源于《孟子》: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

我四十不动心。

”显然“动心”说的不是情欲。

《孟子注疏》认为,这是说因责任重大,有所恐惧而意志动摇。

金圣叹在玩文字游戏罢了。

纪昀强谏道:“皇上,孔子曰‘四十而不惑’,三十九年前是可以动的。

可皇上您已经不惑之年了呀。

”是同样的诡辩。

就连“老纪和二金三爷”的称谓,也能在《西游记》中找到类似的例子。

灭法国那回,孙悟空定策: “列位,这一去,把‘师父’、‘徒弟’四个字儿且收起。

”八戒道:“除了此四字,怎的称呼?

”行者道:“都要做弟兄称呼:师父叫做唐大官儿,你叫做朱三官儿,沙僧叫做沙四官儿,我叫做孙二官儿。

”猴子尚且尊师,老纪就没这么客气了。

和珅不满这个叫法,“和二,怎么这么难听?

加起来好像和尚小二。

”在后续几部中,他一会儿剃度出家,一会儿倒开水赚吆喝,真成和二了。

首发于2022年4月

《铁齿铜牙纪晓岚》短评

第一部还是不错的。

9分钟前
  • Gianna
  • 推荐

不错

12分钟前
  • 另一个世界
  • 还行

又是当年看得十分投入的一部哇。

16分钟前
  • _blank_
  • 还行

小时候觉得那情节真惊险,现在只剩下了闹剧。

19分钟前
  • 还行

此片偏离历史很多。

23分钟前
  • 讨厌茶里茶气
  • 还行

一般吧

28分钟前
  • 漫步云端
  • 较差

看两个臣子在斗智,为了官与民,为了一己私利,奸臣忠臣从来都是相互左右,互相衬托互相利用。内地影视剧对古装戏一向是偏爱有加,无论是武打还是朝廷,好的收视率就是见证。被定格角色的两个人衬托着多变的张国立,把纪晓岚的生活戏剧化无限度加深,有点偏离轨道。

29分钟前
  • 闲情小娜
  • 还行

俩个皇帝专业户和和珅,刚开始总感觉别扭,后来就好了,都是实力派演员,张国立的纪晓岚挺好的。

33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推荐

很搞笑

36分钟前
  • 小鱼@苏樱
  • 推荐

经典3P……

41分钟前
  • 夏白夏-
  • 还行

水片一部,倒是可以一看

43分钟前
  • 鉛筆04
  • 推荐

當時還真喜歡看古裝劇吶

47分钟前
  • 🍑桃
  • 推荐

毁我青春啊啊啊

49分钟前
  • 时光静在深处
  • 较差

越往后越恶心

53分钟前
  • 新丰美酒
  • 较差

因为看了康熙微服私访,所以总免不了要拿来对比一下,没那么好看!

57分钟前
  • 铃儿响叮当
  • 还行

和珅就是乾隆的白手套。纪晓岚是正人君子。可是有些事情,正人君子是解决不了的。

60分钟前
  • 尽欢
  • 推荐

对鞑子朝廷的美好幻想

1小时前
  • 饮鸩难止渴
  • 很差

还行

1小时前
  • Rocky湾
  • 还行

第一部还蛮好看的~

1小时前
  • 还行

智障

1小时前
  • 181****8585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