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一代宗师

一代宗師,一代宗师3D,一代宗师终极版,The Grandmaster

主演:梁朝伟,章子怡,张震,宋慧乔,赵本山,小沈阳,王庆祥,张晋,卢海鹏,冯克安,刘家勇,张智霖,金士杰,徐锦江,刘洵,尚铁龙,罗莽,吴廷烨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日语年份:2013

《一代宗师》剧照

一代宗师 剧照 NO.1一代宗师 剧照 NO.2一代宗师 剧照 NO.3一代宗师 剧照 NO.4一代宗师 剧照 NO.5一代宗师 剧照 NO.6一代宗师 剧照 NO.13一代宗师 剧照 NO.14一代宗师 剧照 NO.15一代宗师 剧照 NO.16一代宗师 剧照 NO.17一代宗师 剧照 NO.18一代宗师 剧照 NO.19一代宗师 剧照 NO.20

《一代宗师》剧情介绍

一代宗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广东佛山人叶问(梁朝伟 饰),年少时家境优渥,师从咏春拳第二代传人陈华顺学习拳法,师傅“一条腰带一口气”的告诫,支持他走过兵荒马乱、朝代更迭的混乱年代。妻子张永成(宋慧乔 饰)泼辣干练,二人夫唱妇随,琴瑟合璧。 1936年,佛山武术界乱云激荡。八卦拳宗师宫羽田(王庆祥 饰)年事已高,承诺隐退。其所担任的中华武士会会长职位,自然引起武林高手的关注与觊觎。包括宫羽田的独生女宫二(章子怡 饰)在内,白猿马三(张晋 饰)、关东之鬼丁连山(赵本山 饰)、咏春叶问等高手无不将目光聚焦在正气凛然的宫羽田身上。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乎?最有德行之人才堪会长重任,然这浮世虚名却引得无数迷乱之人狂醉奔忙,浪掷残生。生逢乱世,儿女情长埋藏心底,被冷若寒冰的车轮碾作碎泥……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幽灵螳螂嫉妒美式主妇第二季最后的牛仔竞技光影雁鸣湖之恋密阳红土地女人俱乐部三恶人我的青春在这里在远处永远守候着你深水迷案第一季安迪·沃霍尔:时代日记毒枭第一季哥谭第三季我是大明星基督再临拉乌夫死亡医师第二季红颜的岁月新世纪奥特曼传说圣母左轮手枪莉莉时空访客寒蝉鸣泣之时·卒灰姑娘职场记众里西餐厅自由之声废弃小屋

《一代宗师》长篇影评

 1 ) 两个人的武林

谁才称得上一代宗师?

是叶问?

还是宫二先生?

是称雄辽东的关东之鬼?

抑或是北拳南传的宫老爷子?

甚至是最后远走台湾的一线天?

有人要夺回自己的东西,有人要悟透决战的奥义,有人永远只能点火点灯,有人则在乱世洪流里旁观。

看《一代宗师》,首先要忘记这曾经是一部叶问的传记片。

以公映的版本而言,它已经完全成了一部讲述民国武林盛衰的史诗电影,曾经的主人公叶问侧身变成了旁观者和讲述者,舞台正中上演的,是我们所不熟悉却倍感亲切的中国武林的黄金时代。

一卷完整的武林变迁史影片的前一个小时,是叶问的成名史,用宫会长的话来说是“新人要出头”,龙争虎斗的动作戏轮番上演。

后一个小时,情节的主线跳转到宫二小姐饱含传奇色彩的复仇故事以及她与叶问之间的情感纠葛,还穿插了八极拳传人一线天的经历。

如果抱着“叶问传记”的期待来看,故事散了,但如果是从“一代宗师”这个立意来看,会发现故事不但不散,而且是高度结构化,各条线索之间互相呼应互相成全的一部完整作品。

中国的武林讲究门派师承,无论那个拳种,每一代的嫡传弟子都不多,是小范围传承的技艺。

然而在风雨飘摇的民国武林,内有内乱,外有外侮,宫宝森、宫二、一线天和叶问这些高手们在大时代前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宫宝森合并诸派成为一家,是“一天一地的英雄”,却不守旧,退任前把自己的名声让给了叶问。

叶问也没有辜负宫会长的期望,跳出“拳分南北”的窠臼,以“天下大同”的气魄将詠春传向全世界。

宫二是个只顾眼前的性情中人,也因此注定不可能执掌一个门派。

她任性地在父亲死后的血仇中消耗了自己的前途和生命,将自己永远封存在了一个即将完结的时代中。

而一线天则独辟蹊径,以理发为掩护继续传承师门绝学。

这四位高手的选择各不相同,却鲜明地体现了传统武林人士面对新时代的所有痛苦、彷徨和新生。

他们合起来,才是一卷完整的武林变迁史。

“故事”不再煞费思量王家卫的电影,重在影像表达和人物塑造,故事往往用字幕和旁白一笔带过。

他善于放大每一个瞬间,浓墨重彩地描绘一个个充满神采的人物和场面,因此每一场戏都那么引人入胜,但这些场面合起来讲了个什么故事,却往往叫人煞费思量。

围绕《一代宗师》现在产生了许多争论,王家卫和徐浩峰出来做了很多解释,其实与其他旧作比起来,《一代宗师》的故事、人物和立意已经相当完整了,王家卫善用的MTV式手法被有机整合到情节发展中,使得“故事”与“奇观”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举例来说,王家卫的电影一拍到“等待”这种场面,马上就神采奕奕起来。

穿梭的人流、镜头对寂寞面庞的长时间凝视、明暗的光影、如泣如诉的音乐,都是王家卫电影的招牌,表达了他电影中永恒的主题:时间流逝,人生寂寞。

在他以往的《堕落天使》和《东邪西毒》等片中,单这种场面就足以构成一个段落。

而《一代宗师》里也出现了很多的“等待”戏,例如张永成点灯等叶问回家,宫二金楼等叶问赴宴,宫二火车站等马三现身等等,同样的表达手法,却被赋予了不同的情绪,寂寞、焦躁、胸有成竹……比以前有了更多的层次。

虽然有时这种整合会产生让人哭笑不得的效果,例如宫二和众阿姑如油画一般在歌剧声中等候叶问的一场,但王家卫以往肆无忌惮的诗意表达被纳入了故事的轨道,本身就已经是对观众口味的一种妥协。

再比如说,王家卫一向不太擅长的动作戏,本片中居然也有很好的表现。

在他之前唯一的武侠作品《东邪西毒》中,动作场面纯粹就是个商业噱头,作为串场用的。

《一代宗师》的武斗戏分量十足,几乎占据了全片40%的时间,真正撑起了商业片必需的“奇观”部分。

比分量更重要的是质量,这些动作戏本身有着丰富的层次,从不动声色的点烟、掰饼等“文斗”,到生死相搏的火车站决斗,从雨水淋沥的街头斗殴到雪花飘飞中独自练武,每一场戏的形态、侧重点、情绪和意象都不相同,显然是经过了缜密的思考和设计,令人赏心悦目。

这些武戏不但刺激感官,还推动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关系,与剧情浑然一体。

例如宫二与叶问在金楼中交手一场,本来两人各使本门派招数,过了数招之后,居然开始互换拳法比试,可见两人惺惺相惜、情愫暗生,叶问在关键时刻拉了宫二一把,因此落败,二人一上一下。

任性的宫二沾沾自喜,叶问则大度地一笑了之。

两位高手的个性和关系就这样通过武戏被展现了出来,可谓上好的段落。

与此相反的则是开头叶问雨夜大战众打手一段,各种特写和慢动作完全是王家卫风格的影像,从商业噱头和视觉刺激来看绝对必要,对于故事却没有丝毫帮助。

王家卫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如何在一部电影中合理平衡自我风格和商业需求。

以上这些,都是《一代宗师》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王家卫。

跳出“痴男怨女说无常”在这些革新的背后,本片编剧之一的徐浩峰是个不能被忽略的名字。

这位作家、学者兼导演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很古怪的气质,既有名门正派堂皇中正的传奇气派,也有让人崩溃的无厘头段落,两者杂糅在一起,是一种头角峥嵘而未臻圆熟的新鲜感。

他为《一代宗师》贡献了一个完整的民国武林,为影片的武打风格奠定了现实基础,把王家卫从“痴男怨女说无常”的琐碎主题中拯救了出来,可谓功不可没。

而王家卫奢华繁复的影像也提升了徐浩峰的艺术表达境界。

可以说,两人一个是“里子”,一个是“面子”,这是一部他们互相成全的作品。

《一代宗师》虽然有着众多优点,但远谈不上完美。

有些缺点是“时势”造成的,我相信如果王家卫能再多一点时间打磨的话,很多剪辑上的问题会有改善,如果片长能够放宽限制的话,人物也会更加完整。

有些缺点则是“英雄”自己的问题,例如影片缺乏空间感,人们不知道宫宝森上一分钟还在金楼,为什么下一分钟就到了后厨,人们也不知道一群手持棍棒的人们封的是从哪儿到哪儿的路,要靠创作者出来解释,这直接妨碍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

当然,王家卫的电影一直如此,突然插入一个杜琪峰擅用的大全景交待空间,会直接戳破MTV风格的节奏和情绪。

王家卫补救的办法是干脆不理空间,专心用声画来表达流逝的时间和伤感的情绪,这是他身为作者的权柄,也是一个他难以越过的障碍。

风间隼 2013年1月12日于章凤刊登于《海南日报》 2013年1月14日,开头一段和小标题是编辑加的。

电子版:http://hnrb.hinews.cn/html/2013-01/14/content_23_1.htm

 2 ) 台词很重要。

如果人生有四季,四十岁前,我的人生都是春天。

做羹要讲究火候。

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过了,事情就焦。

做人也是这样。

暗事好做,明事难成。

宝森不是想当英雄,是想造时势。

现在这炉子里,需要这根新柴。

让他搭手多大的面子,姓叶的不识抬举,咱可不要坏了规矩。

别跟他们一般见识,老人死守着规矩,新人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啊。

叶问是个好材料,就看他这次能不能出头。

宫家没有败绩,您又在这儿,他凭什么出头。

你的脾气啊,就是爹年轻的时候。

眼睛里只有胜负,没有人情世故。

人要往远看,过了山,眼界就开阔了。

但凡一个人见不得人好,见不得人高明,是没有容人之心。

咱们宫家的门槛高,但是不出小人。

人活这一世,能耐还在其次。

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这次让你下来,是想求个始终,让你看看,爹是怎么退下来的。

你从小是看着我跟人交手长大的,这是最后一次。

你是订了亲的人了,江湖的事,和你没关系。

当个好大夫,平平安安的,就是尽孝心了。

那年,中华武士会成立。

从南方来了一个人,话不多说,手中拿着一块饼,让我大师兄李存义掰开。

我师哥李存义没有说话,还让他当了武士会的第一任会长。

他拼的不是武功,是一句话: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

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

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

在你眼中,这块饼是个武林。

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

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

真管用的话,南拳又何止北传。

你说对吗?

叶先生,今日我把名声送给你,往后的路,你是一步一擂台。

希望你像我一样,拼一口气,点一盏灯。

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有灯就有人。

这辈子,我成不了像我爹那样一天一地的豪杰。

可我不图一世,只图一时。

别小看她是个女的,武行四大忌,和尚道士女人小孩,上门准没好事。

给你看六十四手,是让你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

希望你可以举一反三。

千古无同局,叶底是否能够藏花,有机会我们再印证。

你来,我等着。

我这个人喝惯了珠江水,这日本米我吃不惯。

真揭不开锅,我还有朋友,一人请我吃一顿,我都能撑个一年半载,你们慢慢吃吧。

抗战八年,我变成一无所有,收入、朋友、最后是我的家人。

言必称三,手必称拳,是武林的一句老话,意思是能人背后有能人,凡事让人三分。

你老人家替我取这个名字,是提醒马三,要谦虚,要本分。

老猿挂印回首望,关隘不在挂印,而是回头。

懂我跟你说的意思么?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是回不了头呢?

那我宫家的东西,就不能留在你身上了。

再说,这件事情要是由你出头,不管是谁死谁伤,传出去都是个笑话。

你们宫家门里,徒弟杀了师傅,师妹又杀师兄,这不是一窝子不仁不义的畜生么?

至于说到你师兄,连你爹都拿不下来,你凭什么?

你爹最后的话是不问恩仇。

你要是杀了马三,不是违背了他的心意了吗?

我爹的话是心疼我,想让我有好日子过。

但他的仇不报,我的日子好不了。

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

这是老爷子教我的拳理,也是我做人的道理。

可惜,他老人家想不开。

宫家的东西至金至贵,要取必须是宫家的人。

你是许了亲的人,没资格。

没有消息就是消息,再找个人吧。

姑娘,把那么好的亲事给退了,值得吗?

你可要想清楚啊,奉了道,你这一辈子就不能嫁人,不能传艺,更不能有后。

那可是回不了头的。

爹,你知道女儿心里想什么?

你要是跟女儿想的一样,就让我看见一盏亮着的佛灯。

你知道吗,民国二十六年,我打算去东北,因为那边有一座高山。

大衣我都做了。

后来因为打仗,所以没去成。

大衣没留下,只留下一颗扣子,算是个念想。

宫家六十四手是一座高山,不应该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儿,我们见的还少吗,凭什么宫家的就不能绝。

叶先生,武艺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

人生无常,没有什么可惜的。

这扣子你拿回去,咱们要见什么,不见什么,以后再慢慢说。

叶先生,十年前的大年夜,你知道我在哪儿吗?

叶先生,我借您一步。

宫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六十四手也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宫家还有人。

我知道宫家卧虎藏龙,谁要来指教的,我随时恭候。

今天是大年夜,他一定会来,必须等。

这年三十都不让我过。

饺子就在锅里,怕你是吃不上了。

我再三让着你,不外乎是想替你宫家留人留面,别不知进退。

该烧香烧香,该吃饭吃饭,该办的事,天打雷劈也得办。

宫家的东西,你今天必须还。

好,东西在我身上,你想要,就来拿。

宫家的东西,我还啦。

话说清楚了,不是你还的,是我自己拿回来的。

风流本就是个梦。

有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唱得远比说得好听。

当年要真硬着性子把戏学下去,我定会是台上的角儿。

千回百转,亦悲亦喜。

唱腻了杨门女将就换游园惊梦唱着。

那时候,你在台下,我唱你看。

想想那样的相遇,也怪有意思的。

我怕到时候一票难求啊。

您真捧场。

你看戏,我送票。

其实人生如戏。

这几年,宫先生文戏武唱,可是唱得有板有眼,功架十足。

可惜,就差个转身。

想不到你把我当戏看。

我的戏,不管人家喝不喝彩,也只能这样下去了。

今晚请您出来,也是想把该了的事了一了,该说的话说一说。

宫先生要出门?

在北方有句老话:人不辞路,虎不辞山。

这些年,我们都是他乡之人。

我是真的累了,想回老家。

临走前,有样东西要还给您。

六十四手,我已经忘了。

我在最好的时候遇到你,是我的运气。

可惜我没时间了。

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

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

叶先生,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

我把这话告诉你也没什么。

喜欢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

这些话我没对谁说过,今晚见了你,不知道为什么就都说出来了。

就让你我的恩怨像盘棋一样,保留在那儿。

你多保重。

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我们之间本来就没恩怨。

有的只是一段缘分。

你爹讲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

希望有一日,我可以再见宫家六十四手。

我爹常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我见过自己,也算见过天地,可惜见不到众生。

这条路我没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

或去或留,我选择了留在我的年月,那是我最开心的日子。

女人,断发就是断头。

为了给老爷报仇,她断了发奉了道,不出嫁不传艺,一辈子就一个人,她真的做到了。

这是她发愿前剪下自己的头发烧成的灰。

姑娘说,她和你相识了半辈子,实则你不知她,她不知你。

叶先生,宫家没人了。

我把二小姐交给你了。

我踏出这一步的时候,我以为有一天我还会回来。

想不到那次是最后一面,从此我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事,回头无岸。

叶先生,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有人说,咏春因我而起,因我而收。

我但愿他们是对的。

我一辈子没挂过招牌,对我而言,武术是大同的,千拳归一路。

到头来,就两个字:一横一竖。

 3 ) 分享给有缘人。

《一代宗师》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记。

以下的文字,算不上是影评,仅仅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悟,忍不住拿出来与喜爱这部电影的朋友分享。

有很多看似毫无关联的题外话,但所有的这些,都因为这部电影,生出了念念不绝的回响。

《一代宗师》上映的时候,适逢本人学习太极拳三个月有余。

在遇到我的师父之前,我对武术一直持观望的态度。

我一直相信那是个很厉害的“东西”,但对它的理解只停留在皮毛,武术本身跟我的生活也没有任何关系。

直到去年春天我的膝盖严重受伤,久不能痊愈,辗转找到武医兼修的王大夫,膝盖才有了彻底的好转。

后来,我决定开始跟王大夫学习太极拳。

说到这儿,或许你会以为我要谈武术。

并非如此。

但我与武术的这次奇妙的结缘,带我进入了我从小就想进入,但却久久在外徘徊的一道门。

我的师父平日在医院上班,但无论酷暑寒冬,都坚持每天练拳至少三小时,每天坚持做一些在如今常人看来毫无用处的功课。

为什么?

我想知道。

观察了一下,被《一代宗师》震到的朋友,基本都属于有东方文化情结的人。

王家卫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努力地展示了东方的价值观和哲学背后的东西。

能看出来,他已经蓄势多年。

这些东西一直在我们的骨子里,无法用线性的语言表达清楚。

东方的很多事物都是这样,只能去感受,感受到了,自然能领悟。

喜欢《一代宗师》正是因为这部电影中气之足,回肠荡气,却又能丝丝入扣,分分秒呼应内心深处最深情却又最不能溢于言表的部分。

至于这内心深处的这一部分到底是什么,我并不想用这篇所谓影评来说清楚。

因我师父祖上世代习武行医,他跟我讲了很多家族里流传的故事。

起初,我觉得有些夸张,离我的生活实在太远,后来在他绵延的讲述中,慢慢开始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

我曾经跟师父说,现在的武术,真的已经沦为了表演的艺术,跟拳击什么的比,完全不行了。

师父说的确是这样,但不是因为武术不行,而是因为现在的人已经不行了。

他不无遗憾地说,民国那时候,习武之人,那大多都是真功夫。

后来我又看了徐浩峰的《逝去的武林》和《道士下山》,确认了那个时代,确实如《一代宗师》这部电影所表现的,有血有肉,又有高贵和古典的精神传承。

武道精神,实际上是中国文化一个集中的浓缩载体。

宫二这个角色,代表了武道精神的一种极致。

尽管她因性格刚烈而不计代价,永远停留在了她自己的格局里,但,她所做的这种高贵的选择,也是当今人所丧失的、所不可承受的。

尽管比起叶问的“心无滞障、大成若缺”来,她没能再往前走一步,用徐浩峰的话来说,在成为大师的路上,她就是少一个“回头”,但这种不回头何尝不是我们已然遗忘的美。

这就是为什么在看到宫二对叶问告别的时候,回头说的那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没能走下去,希望叶先生能把这条路好好走下去。

”,我再也忍不住眼泪。

自此,我想王家卫已经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意思说的很清楚了。

宫家这个门派是灭亡了,但武术的传承也好,文化的传承也好,靠得不是门派,靠得是精神的火种。

说到这里,很有必要说说赵本山和张震的角色了。

王家卫真是处处闲笔而无一处闲笔。

这些角色很多人都觉得是废笔。

非但如此,而且还有点睛的作用。

赵本山饰演的丁连山在全剧的地位非常关键。

宫宝森请见他实为问道,他以蛇羹暗示中华武士会成立時往事,引师弟如何全身而退,宫宝森也只是见了天地而已。

丁连山见叶问时用其师弟同招提携,点明了宫家六十四手为何而逝。

而后的思考留给叶问,暗示武术的传承之道。

王家卫此处可谓用心良苦啊。

而张震的角色,是全剧中的一条暗线,呼应叶问和宫二,表现另一个拳种南下所经历的另一种艰辛,最终一线天开了理发馆,隐于市,见了众生。

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烘托叶问。

不费笔墨,却已经淋漓尽致。

东方的东西,讲究境界的高低。

老外从来不说一个东西,境界有高低。

一个东西,你说它观念有多牛,哲学有多高的高度,跟讨论境界没有丝毫关系,不在一个层面。

武术、古画、书法,几千年,一眼望去,只有境界的区分,而观念和哲学的区分,微乎其微。

我爱这部电影,就是因为,王家卫努力地呈现了这样一幅旧时画卷。

电影里人物的情怀,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浪漫。

看完《一代宗师》,我告诉师父我好想学八卦掌。

师父的回答让我醍醐灌顶。

他说:“我有强烈的预感你会遇到一个好的八卦掌师父。

我也一直想学八卦掌,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好的师父。

什么叫珍重?

不是说让你赶紧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是活在当下等待那个时机的到来。

” 关于这部电影,想说的话太多。

我也只能像王家卫导演那样,舍弃所有能说的,而只说我最想说的那部分。

如能引起你的共鸣,那我真是开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4 ) 【有灯就有人,有人就有情 】——宗师的东与西之辩

有灯就有人,有人就有情。

一代宗师的东与西之辩文/ 李茶1多天之前,我在微博上转过木心写的一首诗,叫《杰克逊高地》。

“连日强光普照一路一路树荫呆滞到傍晚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天色舒齐地暗下来那是慢慢地,很慢绿葉藂间的白屋夕陽射亮玻璃草坪湿透,还在洒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都相约暗下,暗下清晰 和蔼 委婉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木心”转发的时候我评论道:“心境并非在功名、利益之后才回首拾获,观赏一草一木一鸟一石之间,皆可遁入一种境界。

当今的中国人丢失的其实是这一点。

”其实,我这句话只说了一半。

中国的老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计较得失非君子。

但中国的老话亦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这么说来,计较或者不计较,都会落下一个坏名声,这就是我们流传已久的所谓的“诛心”之术。

作为网络评论的一个侧面,微博上对电影《一代宗师》的评论可谓毁誉皆是两极,说好的捧为霞追月,说差的斥为地底泥。

我在此,着急不着急,说与不说,似乎都没有个好名声。

在这里,我决定要说。

这就是那另一半话。

2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在电影里似乎也是陷入了这么一种困境。

若按照先父那翻脸比翻书还快的兄弟诛心言论所说,杀兄,留下的是宫家互相残杀的恶名。

但若按照他父亲临终前所说,不问恩仇,则是宫二难以顺从的事情。

宫二一直以来就是个“不顺从”的人。

老父亲决定让位给年轻叶问时,为保全宫家全无败仗的家史,想出一个以“比想法”来进行比试的折衷又体面的方法。

然而宫二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却新生怒火。

讲求长远,就必须懂得妥协,懂得委曲求全,懂得人情世故,然而,心高气傲的宫二一味地认为,一时的胜负和门面更值得争取,私立武局,与刚成为宗师的叶问比武。

叶问定下规矩,要是这“金楼”在比武后有物件残损,就算作他输。

也正是这场比武让叶问和宫二之间种下情愫。

叶问在宫二的身上既要攻也要护,既要让她败下阵来,又要保持着金楼的完好。

“武”与“舞”二字同音,叶问和宫二过招的这段戏,便如两人合舞一样赏心悦目,一拳一脚化作推拉之间的藕断丝连。

在慢镜头下,多次轻盈的腾挪,一次擦面而过,鼻息互通,情已生。

宫二喜欢上叶问,是顺水推舟般自然。

宫二年轻气盛,求胜而不求全,而叶问则是个哪怕身敌众人也悠然自在的谦谦君子。

四十岁前不愁吃穿的他,不但能胜,而且能求全,这是宫二眼里的完美之境。

他们二人比武之中,不知是出于对金楼的保护,还是对宫二的疼惜,或兼而有之,叶问在宫二纵身跌下楼道的时候,甚至还伸手捏紧她的手腕把她拉住——这一牵,仿佛已经把她的魂魄牵走,在别离之后仍念念不忘。

3经此一别二人便是过上两段人生。

宫二回到东北,叶问留在广东。

东北的生活是蓝色的湖,冷白色的林间雪地,同样冷白色的堆着雪的梅花。

这里凄冷煞人,生活的背景声音仿佛只有凛冽风声。

广东的生活是精致的楼阁,暗木地板家具台灯,处处飘荡着粤曲粤剧的细婉南音,精致得甚至有了糜烂气。

叶问和宫二互通书信,本来已经决定见面,却因战争而分隔两地。

其实所谓大时势碾碎个体,不外乎此。

叶问为了二人的会面,订制了一件貂皮大衣,难以相见之后又转送妻子。

战乱流离失所时,他把大衣典当之际,仍不忘摘下一颗扣子,留个存念。

一份感情,恐怕是再大的战火再乱的时势也难以剥夺去的东西。

4美的感知 一;“大”宫二心目中代表着完美的叶问,四十岁,战火之下,竟也遇上生活这座高山,又何况宫二自己。

年轻,未见过世界,方会一味求“大”。

未见过世界,未参透生活,未回归血脉,电影人就会苦心追求西洋映画里的大。

大场面,大英雄,大枪炮,大机器。

而王家卫就选择小。

小馆子,小厅堂,逼仄的环境把人与人的情感也挤压得更为清晰明了,是怒是喜,是打是和,一分一毫,含糊不得。

因此看这部电影,需要一种心境,从头到尾完全投入这种“小”里面去的心境。

像文章开头所言,中国的审美,从来着眼于小。

看过肥腻的西方身板,才会想起东方玲珑的身段,曼妙的腰肢,嫩白的脚踝,执烟的手指。

就连女主演章子怡,最美的双眼也不是吓人的不协调的大,而是小,恰当,有韵味。

这些都是王家卫想要呈现的,讲求小的东方审美。

看过了西方影片里至死方休的最后一战之后,我们太讲求力大而量多,荷枪实弹头破血流才过得痛快,而这部电影里就专门呈现一派点到为止的“争斗”。

叶问和宫大老爷掰饼是不是打戏?

叶问和丁连山的划火点烟又是不是打戏?

当我们看着两场意韵十足的戏,和头破血流的戏一样地快活时,才读懂这里头的大小之辩。

当我们看到一块饼、一个衣扣、一支烟,懂其包裹着的浓烈情感和寓意与一场恢弘大景别戏并无二致时,也才读懂这里头的大小之辩。

二;“快”西方电影在表达枪战时倾向使用快剪辑快节奏的镜头无可厚非,但国内的武打片却同样一味地使用快来表达武打,因此这部电影里面用那些长度比例得当的慢动作来表现武打动作,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不得不折服。

几段打戏,都有细微事物的慢镜头表现。

开头打戏,镜头凝结在那帽檐划破的雨点;结尾打戏,焦点汇聚在被刀刮到空中的衣服绒毛;贯穿全片的,是比武时的脚步特写——这脚步,既溅起过雨点,也扬起过白雪。

慢镜头之下,每一记出拳动腿,已不是出自单纯的条件发射和血气贲张,接上细微的表情之后,仿佛会带上情感流淌。

因此宫二和马三的最后一战,眼里、手下、指尖才皆是恨意和悔意,决心和悲怆。

因此叶问才三番四次寻求能再与六十四手比试一番——皆因寄于功夫比试之中的,是人情的交流。

人情,即是慢,是“鸿雁传书”的慢,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慢,是叶问捏着一颗纽扣苦思宫二多年的慢,是宫二剃发之灰在过身后才交到叶问手上之慢。

在宫二生前与叶问见最后一面时,她说,她曾经是学过演戏,如果不练武,可能现在在台上也是一个角儿。

叶问回复到,这些年,她其实把文戏活成了武戏而已。

而王家卫,这一次拍武打片,何尝不是尝试着,把武戏拍成文戏?

看清楚这一点,才看清楚这部影片最后想讲的不是武,而是情。

5情的一种,是爱和恨的双生。

宫二性烈,对宫家是炽烈的爱,因此也产生了对马三炽烈的恨。

当年她会出于爱而妄自和叶问比武,最后必定会出于恨为父亲报仇。

这是人物的命运,不可逆转的命运才产生悲剧。

马三参透了宫老爷叫他回头的深意,而他终究回不了头。

宫二的这份强烈情感,同样是回不了头,她为了复仇,不惜立下毒戒,不传艺,不婚嫁,不留后。

从此在世上孑然一身。

她已难以面对武术的第三阶段,即是面对众生。

她把“遗志”托付给叶问,而叶问终于也回过了头:他穿上了西服,过上了新的生活,他开武馆,教拳也即面对众生。

片尾叶问抽起烟,他坐在角落里,在绚烂的光影里吞云吐雾——很多人认为这只是王家卫式的唯美镜头,其实不是。

因为叶问从前并不抽烟,而他第一次接过那根烟,是与丁连山见面之后。

一根烟,其实是一个人的命,这条命,原本以为是宫二夺取马三的,事实,确实宫二夺取她自己的。

烟,对叶问来说从前并没有如此厚重的分量,他抽掉一根根烟,但他对宫二的郁结却难以抽离半点。

情的一种,是生和死的抉择。

选择生还是选择死,这终极命题自莎翁口中道出后,便说出了一代又一代名流侠士的长久困扰。

这部电影里,宫二和叶问二人命运的大时代,是半殖民地时期的中国。

战火纷飞,日寇横行,是选择死——像叶问曾经的一个又一个朋友,还是生?

在电影的轻描淡写中,宫二和叶问看似与这段日寇入侵史毫无关系,然实则都做过生死攸关的重大抉择。

宫家一清二楚地把汉奸马三逐出家门,恩断义绝,宫老爷搭上一条性命,宫二为报仇立下不留后的毒誓,宫家为此最终灭门。

功夫一横一竖,倒下的是宫家,站着的是叶家。

叶问同样也是放弃勾结日本人的发财之路,作为一个四十岁前不愁吃穿的富家子弟,他甚至选择带残羹剩饭回家,因为选择生,就要考虑长远,就要忍辱负重,就要人情世故。

从前我为西方宗教的救赎或真或假地痛哭流涕,而如今我为东方宗教的香灯传承而哀极无泪。

影片最后一段又一段地给出宗庙灯火。

而我终于把它参透。

 5 )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有些姑娘,黄金比例,但过目即忘。

有些姑娘,嘴唇眼睛脸颊,分开看比例并不完美,放一起却有说不出的魅力。

有些电影,看的时候高潮不断,过后却淡如白水。

有的电影,看的时候并不如何,过一天才如受重创,中心摇摇如痴如醉。

《一代宗师》看的时候,我忍不住挑剔:张震怎么剪得这么厉害?

形意门“里子”那条线为何见首不见尾?

小沈阳出现的意义何在?

影片刚开始大段旁白,观众不会觉得太不电影?

出来后和朋友讨论,我态度不明。

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觉。

好吗?

不好吗?

直到深夜,心头忽然兜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如一拳击在心窝。

内伤。

早起,心中萦绕的变成“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又一记重拳。

好比吃绍兴老酒,饮时不觉,等惊觉时,已大醉伤身。

好在哪里?

节制。

剪辑的节制、打斗场面的节制、剧中人物出手的节制。

男女用情的节制。

影片刚开始,有六场打斗。

一部武侠片,看的是打斗。

拼的也是打斗场面。

看惯了神乎其神、各炫其技的武打片,这部片子,武打场面显得朴素,因为,武术,不是炫技,不是卖弄。

除了御敌时的必杀技,还有交流时的手下留情、点到为止。

这六场打,每一场,每一人,性格不同,身手不同,场面不同。

这是真正的人的武术,人的过招,人的对敌,人的处事,人的江湖。

这武打里,有人。

六场打斗中,最重要的两场,都是输的比赢的还漂亮。

输赢不重要吗?

武林人士,最重输赢。

每一代新人要出头,都必得摧毁另一个大成就者。

输赢,当然重要。

所以宫老先生退隐江湖,搞不好就是流血事件。

因为谁都想跟他“搭手”,击败他。

成为新一代武林宗师。

输赢重要,堪比生命。

但另有同样重要之事:义气、默契、惺惺相惜、一见如故……总之是一感情事。

为一情字,可以不计输赢成败,甚至不计性命得失。

顺便说,武林之中,这“手下留情”四字真好,留的是情面、情分、情谊。

在我小时候,曾经为管功夫书叫“武侠书”而不是“武打书”,跟人争论不休。

在我看来,我喜欢的绝不是只有打斗场面的是武打书。

武打中有情有义、有礼仪、有分寸,有容让,有不计成败得失利钝,是侠。

可不可以不打洋人?

本片打破了一个中国武林高手的不成文的传统:必得打洋人。

从霍元甲、陈真、黄飞鸿、及前几版叶问,从俄罗斯大力士打到日本人,打洋人,成为观众看此种类型片的必HIGH点,至HIGH点。

一个没有打洋人的武林高手,观众能接受吗?

能成为国民心中偶像吗?

看惯了打洋人的武林高手,看本版叶问,像吃惯了川菜而改吃浙江菜,清淡、素。

叶问在本片中最辉煌的战况,在前面已经基本打完。

而他经历的最大挑战,是生活。

他曾向往着北方的宫二先生,希冀再去领略宫家六十四手。

对学武之人,精妙的武功,受用上就如海洛因之于瘾君,又如学哲学的仰望黑格尔康德。

宫家六十四手,曾是叶问心中一座高山。

既仰望向往之,又想攀登穿越之。

后来他抱着饿死女儿尸体说:生活,原来是最高的高山。

这句话,片中每位门派宗师都在领略。

在一个大崩溃之中,被时代洪流裹挟,冲到一个小岛惊魂未定。

五十年代的香港,弹丸之地,大批国人避乱至此。

生存大不易。

连国宝、京剧大师马连良,当时在香港居住,唱戏为生,几年下来欠债三万。

何况他们。

昔日的宗派大师,放低身段,在生活中修行,与生活这把化骨刀直面相对、见招拆招。

后来呢?

后来电影就结束了。

没有杀更多人、没有摆平更多门派、没有打得鸡飞狗跳。

他们面对自己生活的高山,犹如达摩面壁,各自修行。

这故事好看吗?

似乎没有激动人心的高潮。

不好看吗?

为何看完念念不忘?

朋友之前采访过章子怡,她说,她扮演的宫二,不知父亲已死,在家门口与仆人对上眼神,就知真相。

然后她哭了。

哭得王家卫说,章子怡真是能要人命。

这段戏,删了。

不仅如此。

许多情感高潮部分都被删去,只剩下爆发后的平静。

似乎,没有激动人心。

但这种爆发后的平静、怅惘,才更要人命。

中国文人画,有力量处不在落笔,而在留白。

顺便说,章子怡在这部电影中,真是能要人命啊。

少女时期,是脆生生的响亮。

主掌门派时,少女情怀深藏不露,有高处不胜寒的高傲。

开到荼蘼时,是花朵将将坠枝时奋力一挣,爆炸式地全盛绽开。

一层层戏,一层层表情,一层层生命经历的一层层剥开,那几乎不像是演技,而像是诉说。

一个生命无限诉说。

梁朝伟呢?

反而不用再表扬了。

他那双眼睛,体察世情,洞若观火。

这是水里来火里去不疯魔不成活的一双眼。

像老汤,熬了几十年。

不可能不好。

你要什么,就给多少,还要多给。

没法再表扬他了。

电影不是给你一个故事,而是给你一段情怀。

故事常变,情怀永生。

看的时候,总想起一句诗,写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6 ) 侠之不存,国将焉附?

国之不存,侠将焉附?

这一个侠,是作为个体的“侠客”。

侠之不存,国将焉附?

这一个侠,是作为民族魂的“侠气”。

“侠”是什么?

宫二说的好,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是要对得起自己心中的仁义,感情,为自己心中留一盏明灯。

见天地,是看透命运浮沉,守住世间正道,为混沌天地点一盏明灯。

见众生,是要传扬武学,以武强人,以德化人,在黑暗乱世中为众人指一盏明灯。

她说,我见到了自己,也算见到了天地,可惜见不到众生。

她对自己的评价,倒是十分中肯。

看的如此透彻,却还是没有跳脱那最后的藩篱。

于是,宫二那孤寒的背影,就这样在茫茫大雪中渐行渐远。

灯灭了,人散了。

宫家六十四手八卦拳,也就跟随她从此湮没尘世,再也不能普渡众生。

这个问题也一度困扰我良久。

我曾经问一位传道长辈,为何我得去聚会,做义工,扶助他人?

为何我不能自己读经,祈祷,独自求索于神呢?

他对我说:“如果神就是爱,那么这爱必得是由内心发出,并要传承于人的。

不然爱失去了附着,就成了大孤独。

只有在真切的爱人中,人才能学会爱自己与爱世界。

只想爱自己,只想珍惜自己羽毛的人,其实也并不真的爱自己。

”对别人冷的,也会对自己狠。

一如宫二。

有一点是我很欣赏的,在王家卫这部电影里“侠”并不是传统武侠中那些飞来飞去,纵横江湖的人不是没有行李,不用吃饭,也不用养家的人。

不是独善其身,两袖清风,归隐仙境的人。

在这部电影里国之不存,连侠道也一般的没落了。

在这部电影里,叶问受过委屈,吃过剩饭他会哄孩子睡觉,给妻子洗脚国破家亡的关头,也得去当铺卖掉皮大衣也得跟上拥挤的货船去香港讨生活也得寄人篱下的睡在一张小床铺上,为几块钱月薪苦苦求生然而,就算是这样的时刻他也不教舞狮,不愿人为了一个红包恶形恶状的争夺不教耍大刀,不教江湖卖艺。

这是侠的尊严,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留着的那个扣子,就是他心中的高山就是他心中那盏信仰着侠义的明灯。

一线天,不得不开一间理发店为人剃头谋生并要应付各路上门来收保护费的青皮他最终还是撑住了门面让八形拳在香港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他们最终,让这侠义的信仰,照耀了众生。

看完电影走出来,正是夕下时分。

街上众人熙熙攘攘,我一时竟恍惚自己身在何方。

此片如今上映,距离那个时代,又过去了100年。

再多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了。

我的中国,早已是太平盛世人们口口传颂的,是那些IT界金融界的成功人士侠这个东西,只能在电影和小说里出现让人感慨惊叹一阵子,就继续去忙着赚钱了。

国,我们是有了、可是如果这片土地上早已没有了侠的存在那么,这里还是我们的故土吗?

侠,那个五千年文化中的民族魂那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情怀如果没有人去传承它,尊敬它,并在内心深处信仰它那么,就算有再繁华的共和国中国这个名字,也永远只能是孤魂野鬼,无处容身。

侠之不存,国将焉附?

我没有答案,只有满心惆怅。

P.S.很喜欢这部电影,喜欢的想抱住王墨镜大亲一口。

但是我为什么给四星呢?

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赵本山是来干嘛的。

 7 ) 眼界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

我去电影院看了两遍《一代宗师》。

看完第一遍后,念念不忘,又去看了一遍,果然有回响。

陈升曾经办过一个演唱会,叫“明年你还爱我吗”,他提前一年预售了自己演唱会的门票,且仅限情侣购买,一人的价格可以获得两个座位。

但是,这份情侣票被分为男生券和女生券两份,双方各自保存属于自己的那张券,一年后,两张券合在一起才能奏效。

于是,第二年的演唱会上,陈升看到了很多空座。

这是1999年的事情。

(当然,也有说这是杜撰的段子)时至今日,不知道多少人还能做坚持一年以上的事情。

我在豆瓣的冷笑话小组发了一个笑话帖,从2008年到现在,一直都在发,很多人觉得是多了不得的事情,我想说,这和一个人用八年来做一部电影,和一个武术行家用十年来扎马步打基本功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说《一代宗师》。

准备:导演为了这部片,花了三年时间走访了许多武林人或武林人的后代。

编剧除了自己,还找了俩位,一位负责文,一位负责武。

聘请了叶问的弟子、李小龙的师弟梁绍鸿担任咏春拳指导,聘请了八卦掌传人韩燕鸣担任章子怡的八卦掌教练,聘请了八极拳第八代传人王世泉担任张震八极拳指导,还有形意拳宗师骆兴武的传人杨桐担任形意拳武术顾问。

为了几小时的面子,背后是八年的里子衬起来的。

故事:片名叫《一代宗师》,而不是《叶问传》。

当“你”带着和《叶问》做比较的目的去看片之前,之前许久,导演早就跳出这个框框了。

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么?

叶问是宗师,只有叶问是宗师么?

“你”的眼里只有叶问,导演的眼里是他看到的世界。

王家卫以前的影片都是高度形式化,以《花样年华》为例,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极致代表——面子十足。

《一代宗师》是王家卫的人生转折点,这个作品,里外皆有,形神皆备。

“你”看不到里子,不等于里子不存在。

有时候看不到,也许是因为你不想看到,也许是因为你静不下来看到,和这静不下来的世界一样,在这样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大多数人静不下来去品尝一盅炖了近十年的羹,是很正常的事情。

进到一个店里,花钱想吃点烧烤,吃点洋快餐,结果这里只有汤喝,就算是再好的汤,不对口味,不喜欢也是正常的。

《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邹静之说:“其实我觉得讲故事是电影的最低级状态,最好就是要出人物,最高的境界是出味道,这个味道包括哲思、情怀、诗意。

“非常赞同。

比如昆汀的新片《被解放的姜戈》,故事复杂吗,就是姜戈去救他媳妇儿。

《黑客帝国》故事本身复杂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故事复杂吗?

取舍:王家卫做这部片的态度,本身就是宗师的人生态度,积累,坚持,舍得,放下。

取:火候不到,绝不出锅。

如果导演觉得味道不到,估计再等几年再上映,他也干得出来,一个沉得住八年气的人,时间只是个数字。

沉不住气的人,一秒对他来说也是太久了。

舍:火候过了,就焦了。

当”你“盯着谁的戏份怎么只有那么点的时候,作者的眼里是全局,为了全局,再好看也得砍。

就导演这个行业来说,会”砍“,舍得”砍“是一般导演和牛逼导演的界线,是牛逼导演和大师的界线。

这也不舍得扔,那也留着,最多是个逼叨者,离宗师十万八千里。

Led Zeppelin的吉他手Jimmy Page为什么是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手之一,因为他的全局观念,Jimmy Page技艺卓绝,却从不跳出乐队大局的框子独舞,他永远在为整只歌曲的伟大而加分。

所以他也就愈加伟大。

音乐,美术:不会用音乐的导演,不会是多么伟大的导演。

库布里克,北野武,昆汀,盖.里奇等,都是懂音乐的高手。

华人导演里,真正懂得用音乐的,不超过5个,王家卫是其中一个。

《一代宗师》里,叶问和宫二在金楼过招的那段音乐,足可载入电影史册。

阿莫多瓦,王家卫,张艺谋都喜欢用重色。

阿莫多瓦总是把它们用到充满狂野的气息,浓烈到要爆。

王家卫则把它们用到凝重,内敛,沉静。

张艺谋总弄成一艳俗的娘们。

想象力:《一代宗师》里,不少场景和《黑客帝国》类似,雨中打斗什么的。

《黑客帝国》里,Neo和Agent Smith在地铁站有一仗,这是影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打斗之一,导演选择用极致的慢,来表现极致的快。

《一代宗师》里,宫二和马三在火车站有一仗,导演选择用机器的快,来衬托人物动作的快,这场戏必定成为影视上的另一经典。

看《一代宗师》,如果不一叶障目,必定能看到你自己的世界格局。

如果愿意静下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不强求。

————————————————————————补于2014年7月18日:第五次看《一代宗师》,一个细节。

宫羽田和叶问切磋后,宫二为给宫家挽回面子,约架叶问。

几次过招后,宫二摆了个典型的咏春架势,言下之意咏春就这么几下子,很容易学,叶问笑了下,回摆了一个典型的八卦掌的架势,彼此彼此。

宫二倾心叶问,并不仅仅因为他在武学上的过人之处,还有就是,叶问舍得给,宫二要面子,叶问就给了她这个面子,而且这个面子给得很自然,时机也拿捏得好,大家都满意。

《一代宗师》里,宫二比叶问纯粹,章子怡也比梁朝伟演得好,梁这次的表演,宗师气略缺,灵魂泡妇女气质略过。

 8 ) 关于传灯,佛像及其他——绝壁过度阐释

关于传灯,佛像及其他——绝壁技术流过度阐释1.“有灯就有人”这词儿片子里出现好几次,宫老爷子挑叶问搭手,说的是,“叶先生,今日我把名声送给你,往后的路,你是一步一擂台。

希望你像我一样,拼一口气,点一盏灯。

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有灯就有人。

”我觉得这本片子在这个地方才算是故事叙述的开始,宫老爷子作为一代宗师要挑传人,中意叶问,这盏灯,要传给他。

之后宫二要落发,发愿的时候问的是,她爹要是知道她在想什么就给她看见一盏亮着的佛灯。

问得是一个在正统上的许可和承认。

刚好结尾在佛像,我嚼着是是起呼应对照关系的。

“传灯”是佛教特别是禅宗“传法”的意思,所谓以法传人,如灯火相传,辗转不绝。

所以要研究禅宗的历史,重要禅师的生平,思想,偈子之类的都要去看《五灯会元》等灯录。

灯录是禅宗的历史记录,也是武林里头的说法,(别忘了国术少林一门就是中国禅宗开山祖师达摩搞出来的哟)有本讲江湖的书就叫《形意传灯录》,说得就是形意拳和武林上的这些事儿,间有禅宗机锋出没。

我还怀疑宫老爷子的原型就是形意传灯录里面作者的师傅曹志清,此公“形意、八卦、太极、少林五行熔铸一炉”。

所以“传灯”的反复出现跟老王捡“形意”跟“六十四手”来说我觉得是有意安排的,也印证了他的案头功夫。

老王提传灯,自然是要写史诗,写史诗,自然不是写一个人的发迹史,所以换句话来说,这故事说得就是宫老爷子要找人传灯,于是下一代里面的宫二马三叶问和在火车上偶遇的张震(那人叫啥名儿来着?

)都构成了这个谱系的支系,至于各自如何发展其实真是相遇分离的缘分。

花开四朵总得修修剪剪,所以说这片儿是宫二姑娘的那些事儿也不错,虽然叙述者是叶问,但是我还是觉得线索人物是宫二,至少明线是叶问,暗线是宫二,张震其实是第三条没有展开的线,估摸着是被剪了。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他不被剪反而会让这本电影看着更乱。

在剪辑上,宫二那边跟叶问刚惆怅悲桑的断了这边张震就小沈阳就开始略带喜剧意味的过手收徒,我觉得挺调节气氛的= =在禅宗谱系上,也有这样没头没尾的相遇,比如说牛头禅的创立:有个传说,禅宗四祖道信行脚在南京牛首山遇到法融,两人就说了两句话,打了一个机锋,法融立刻就悟了,于是创立了牛头禅。

张震跟宫二也是,如果没有宫二在火车上的一念之善,以后也没张震在香港开创的一番基业。

对张震这条线的处理我个人挺喜欢的,有史笔范儿。

2.“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词儿我跟老蒋都特喜欢,比那什么“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高级多了(对不起!

作为白落梅棒棒的一生黑我真心对这句话生理不适)这话照应下面宫二的这段台词:“我爹常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我见过自己,也算见过天地,可惜见不到众生。

这条路我没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

”也照应之前宫老爷子让宫二告诉叶问的那句,“给你看六十四手,是让你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拳不能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

希望你可以举一反三。

”老爷子给马三讲形意拳的坎儿,说的是回头最难。

练功也跟证道似的,一山又有一山高,习武之人的第三个阶段——所谓“见众生”我嚼着就是慈悲,也就是某种程度上“悟”了禅了。

宫二,马三,叶问这三个人都得了老爷子某方面的衣钵,马三和宫二停在见天地,她那刀不藏刃的性格决定了她没办法原谅马三的背叛,好比马三没办法原谅宫老爷子伤了他的面子,所以这两人都没办法回头,只有眼前路,看不见身后身。

叶问倒是有,他拿剩饭那一下子就是一种能抗事儿能放低身段的性格,越不过的生活,死了孩子老婆到死都没见着是叶问经历里面“亢龙有悔”的那部分,是可以“回念”的基础。

他跟宫二第一次过手,实际上是宫二输了,她差点掉下楼去的时候是叶问拉了她一把,是慈悲,所以宫二才借力跃上楼把叶问打下去了。

宫二和马三都是不留余地的人,但是叶问能留,所以他是在武学路上走得最远的一个。

“回响”,“回念”这事儿,达摩也说过, “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

法周沙界。

明道者多行道者少。

说理者多通理者少。

潜符密证,千万有余。

汝当阐扬勿轻未悟。

一念回机,便同本得。

”3.神棍纯脑补1)叶问去跟宫老爷子过手之前跟南边各派牛逼人物过手,当时窑子里唱得是“四郎探母”,预示了之后叶问要背井离乡,但是在异乡成一代宗师。

2)纽扣。

当时叶问扒下来的那颗扣子是第一颗扣子,领子上的那颗。

陶渊明《闲情赋》写的,“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一首情诗,这首情诗的好处就是,明明里面心神摇动了外面看着还特发乎情止乎礼。

【本评论纯属脑补,欢迎各种技术流探讨或打脸】

 9 ) 《一代宗师》国际版(123min)较于公映版(130min)内容的区别

《一代宗师》(2013) 目前有3个时长的版本:—— 1.国际版时长(法版): 2:02:48.903 (h:m:s.ms)

法版 蓝光—— 2.公映版时长(港版): 2:10:06.666 (h:m:s.ms)

港版 蓝光——3.美版 时长: 1:48:15.489 (h:m:s.ms) —— 国际版相较于公映版内容上的区别◎ - 增加的部分【情节】叶问雨中打戏宫羽田尽收眼底,并询问他是谁【情节】一线天在香港一家清真菜馆吃饭,遇见宫二【情节】宫二吸鸦片躺下后的闪回:从小到大习武经历【镜头】张永成病逝时,叶问回忆抱着她的镜头【字幕】“民国二十五年,两广事变,佛山戒严”【彩蛋】叶问与不同人切磋✄ - 删减的部分【情节】灯叔死于日军大轰炸,金楼被汉奸接管【情节】1950年香港,叶问到宫若梅医馆探宫二,走的时候老姜追出去的一段对话【情节】1940年香港,叶问拜访丁连山(赵本山),求见“六十四手”【情节】宫二死后,老姜将宫二头发的发灰给叶问,并卸下宫若梅医馆的招牌【部分删减】宫羽田去见丁连山,其中关于蛇羹和蛇年的对话【部分删减】宫羽田出殡关于“时辰不等人”那段【镜头、台词】叶问幼年拜师时的几句台词和镜头【镜头、台词】“所谓的大时代,不过就是一个选择,或去或留,我选择了留在属于我的年月”【镜头】影片快结束时,叶问去宫二的家【镜头、台词】“叶先生,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镜头】结尾时,寺庙里的镜头※ - 调整的部分【调整字幕】“民国廿九年,广东佛山”【调整顺序】两广国术界推荐叶问一段【调整字幕】“叶问抵港,应征港九饭店工会”【调整字幕】(一线天雨夜打斗后)字幕:一线天脱离军统,隐身香港。

【调整顺序】宫二奉道前,剪下一缕头发烧成发灰一段【调整顺序】叶问拜师,师父陈华顺给幼年叶问 上腰带一段【替换】结尾部分,叶问透过玻璃看一群弟子练拳一段,调整为一个小孩(李小龙)从窗户看叶问【字幕】影片最后一幕的字幕【片名顺序】国际版将片名放在了影片最后—— 详情 ——一、增加的部分(截图自国际版)【增加情节】宫羽田看到叶问开场打戏,并问此人是谁开场叶问雨夜打斗被宫羽田尽收眼底,赞其功夫了得,问此人是谁,身边人(徐锦江)答叶问

【增加情节】一线天在香港一家清真菜馆吃饭,遇见宫二宫二进门向老板点了几样北方菜,老板说不做了

一线天(张震)认出宫二,但并未上前相认

【增加情节】宫二吸鸦片躺下后的闪回:从小到大习武经历宫羽田练武不许人看,教徒只传形意不传八卦,因为他说八卦手黑

宫二回忆 父亲说她:“唱戏能成名角,出家能做高僧,因为我会“迷”,可惜不是个男的”

宫羽田手把手教宫习武

【增加镜头】叶问抱着张永成(宋慧乔)

【增加字幕】“民国二十五年,两广事变,佛山戒严”(宫二到佛山之前,交待历史背景)

【增加彩蛋】叶问与不同人切磋叶问说:功夫切磋,我无限欢迎。

不过拳脚无眼,生死各安天命

叶问与不同人切磋的画面,最后说:你是哪个门派的?

二、删减的部分(截图自公映版)【部分删减】宫羽田去见丁连山,其中关于蛇羹和蛇年的对话炖蛇羹的几句台词

宫羽田说蛇年的几句台词

【删减情节】灯叔死于日军大轰炸,金楼被汉奸接管

【删减情节】1950年香港,叶问到宫若梅医馆探宫二,走的时候老姜追出去的一段对话老姜截住要走的叶问

说“六十四手”不是随便能见,宫家不是无本之源,宫家还有人

叶问说随时恭候指教

【删减情节】1940年香港,叶问拜访丁连山(赵本山),求见“六十四手”叶问拜访丁连山,丁连山的感叹

丁连山的“让烟”之道

丁连山的一番人生感悟

叶问未得见 “六十四手”

叶问未得见 “六十四手”【删减情节】宫二死后,老姜将宫二头发的发灰给叶问,并卸下宫若梅医馆的招牌老姜说宫家对他的恩

告诉叶问 宫二为报仇奉道的经过

将宫二的发灰交给叶问

收起宫若梅医馆的招牌

【部分删减】宫羽田出殡关于“时辰不等人”那段出殡时被马三的人拦住, 白事知宾 说“不能停”

说马三的人捣乱

“人等时辰,时辰可不能等人”

【删减镜头、台词】叶问幼年拜师时的几句台词和镜头

删减 台词

删减 镜头【删减镜头、台词】叶问作为两广国术界的代表后,张永成(宋慧乔)的一句台词

【删减镜头】叶问 宫二街上散步的几个镜头

【删减镜头、台词】“所谓的大时代,不过就是一个选择,或去或留,我选择了留在属于我的年月”

【删减镜头】影片结尾时,叶问去宫二的家

【删减镜头、台词】“叶先生,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删减镜头】结尾时,寺庙里的几个镜头

三、调整的部分(截图自 国际版_主 + 公映版_辅)【调整字幕】“民国廿九年,广东佛山”调整顺序国际版:在最开头“民国廿九年,广东佛山”

国际版公映版:放在了介绍金楼时“一九三六年,广东佛山”

公映版【调整顺序】两广国术界推荐叶问一段宫羽田说隐退仪式上希望搭手的是位南方的拳手,接着就是『两广国术界推荐叶问』一段(而公映版将这段挪到马三打败了一众广东佬之后)

然后马三来“挑战”并打败了一众广东佬,“告诉姓叶的”(这句台词公映版没有),“要见真佛,得先过我马三”(由此,国际版这段的顺序更合理)

【字幕】“1950年 战后香港”“叶问抵港,应征港九饭店工会”“叶问抵港,应征港九饭店工会”(增加该句)

公映版:“1950年 香港 大南街”

【调整字幕】(一线天雨夜打斗后)字幕:一线天脱离军统,隐身香港。

国际版:同年 一线天脱离军统,隐身香港。

公映版:同年,一线天流亡香港,开白玫瑰理发厅。

【调整顺序】宫二奉道前,剪下一缕头发烧成发灰一段宫二奉道前,『剪下一缕头发烧成发灰』一段,就按顺序在寺庙拜佛时。

(而公映版放在了老姜将发灰交给叶问时穿插的回忆)

【替换】结尾部分,叶问透过玻璃看一群弟子练拳一段,调整为一个小孩(李小龙)从窗户看叶问国际版:小孩从窗户看叶问,之后在武馆学拳

公映版:叶问从窗户看弟子练拳(李小龙一闪而过)

『师父陈华顺给幼年叶问上腰带』一段(公映版在影片开头),挪到了影片结尾

【片名顺序】国际版将片名放在了影片最后,而公映版放在了开场叶问雨中打戏之后。

【调整字幕】影片最后一幕的字幕国际版:李小龙的一句话:“A true martial artist does not live for. He simply lives.”

国际版公映版:“叶问一生传灯无数,咏春因他而盛,从此传遍世界”

公映版—— 总结如果喜欢电影,建议这两个版本都看!

—— 王家卫电影版本分析 往期 —— 《东邪西毒》终极版(2008)与原版(1994)的区别: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265065/《堕落天使》蓝光(JPN.VS.CC)对比 及几个删减片段: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504039/《重庆森林》3个删减片段的主要内容 | 港台版本区别::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07830/《旺角卡门》删减的内容 及3个不同结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08273/

 10 ) 咔 咔咔 咔咔咔

昨晚去看《一代宗师》摄影展了!

艾玛!

拍的真心那叫一个好!

主办方可谓煞费苦心,极尽所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口味人群需要。

通过此次观展,我学到了许多书本桑学不到的摄影技巧!

构图技巧!

摄影水平犹如GDP一样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乔妹的表情连连拍。

端庄型咔!

惆怅型咔!

迷茫型咔咔!!

淡定型咔咔!

忧心忡忡型咔咔咔!!!

最后再来个泪流满面型咔!

咔咔!!

咔咔咔咔咔!!!!!

你以为我花了钱就为了看乔妹嘛!

才——不——是!

梁朝伟才是我的最爱好嘛!

说好的大特写会少嘛?

当然不会!

除了亮瞎你双眼的面部大特写,此次影展首次推出了伟仔的手部大特写,脚部大特写,胸部大特写(肌肉松弛那又怎么样),最最让人惊喜的是!

居然还有金——陵——十——二——钗真人背景摆拍!!!

什么叫惊喜???

神马tmd叫惊喜???!!!

章妹妹滴小脸果真是最最上镜的,无论是身着黑衣长袍还是貂皮大衣,那拍出来滴效果,必是极好的。

再说那锥子小脸,果然最得摄影师心,正拍侧拍仰拍俯拍从0度到360度旋转拍,还真真儿是拍不够呢!

最有型的当属张震哥哥了。

之前听说你八极拳比赛拿了冠军,你就成为我心目中的男神!

所以即使服装师给你穿滴是白大褂,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理发师的白大褂!

也丝毫动摇不了你在我心目中滴硬汉形象!

另外,此次影展还友情展出了东北那嘎达的原生态摄影作品,代表作品有鞋拔子脸招牌本山大叔,肉包子脸小沈阳蜀黍哈为了满足小盆友们的需要,眼神犀利滴monkey啦,背影很帅的dog啦也都在此次影展中占居一席之地。

So,虽然墨镜王为此次影展搞了个《一代宗师》的主题,但是看完之后你才发现赚到了有木有?!

意外收获大大滴有木有?!

正所谓最大的主题就是没有主题,有木有?!!!

Okok!

鼓掌鼓掌!

谢谢谢谢!

《一代宗师》短评

王家卫的电影象诗,诗需要故事么,只需要想象就够了

9分钟前
  • 蓉儿
  • 推荐

张震这个角色真的很莫名其妙。我猜想要表达应该是【帅就不需要理由了】

11分钟前
  • 姨妈的鸭
  • 力荐

每一场戏都是如此精彩与夺人眼球。从摄影、编剧到导演,每一个人都多多少少融入了自己的印章然而杂糅在一起却也不突兀,将那种武侠/宗师的问道倒也刻画得有些感觉。可是从一个整体看却是不够美的,或许这是追求的叙事结构,但在我看来是欠妥的。

16分钟前
  • mOco
  • 还行

许多年以后,面对电影里的武打镜头,观众一定会想起观看《一代宗师》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是招,是意。只此一点,也就值了。PS:至于其他方面,只能报以呵呵:故事单薄、叙事散乱、人物模糊、情感苍白。全片情绪浓烈,却没着没落。台词看似地道,却都是挤出来的,还各种似曾相识。

19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一代宗师宫二》不错,《一代宗师叶问》零蛋!一星给章子怡,一星给其他所有演员,至于导演和编剧,零蛋吧这次

23分钟前
  • 西四小二
  • 较差

就叫《二姑娘复仇记》吧。

27分钟前
  • 西闪
  • 还行

油和醋倒在一起未必就成油醋汁了

32分钟前
  • 阿北
  • 还行

刷了下豆瓣评分才去的啊 结果差点睡着外加没看完走了一大半人了都 章子怡很美 早知道去看快乐到家(够

33分钟前
  • 王单纯
  • 较差

上次看了两遍也不是有感,有点卡住,只能隐隐感觉;这次看被深深感动,运动和时间都在影像中凝滞又延展;大大节制了色彩,大光圈拍出的细腻特写直戳得我生疼,宫二悲剧的命运和强大的精神都让人颤抖,脸上光晕时刻变化,犹如从内发出的光,生命的小宇宙……真是太好了!

38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还是等四个小时版吧,130分钟版猴子出场都比一线天多,这只猴子是上头有人吧,最高领导家的宠物么……

40分钟前
  • #ArtfulDodger#
  • 还行

已经过了2046的年代,就不要老是放鞋底慢镜头和雨中眼部特写,加上剧中没一个人好好说话,王家卫彻底赢了。一分送给章子怡化妆的师傅,带范儿 不仔细瞅一个斑都没露出来。

42分钟前
  • 小花小草。
  • 很差

一小个片段截出来都很好,摄影很有特色,合在一起的剧情是什么玩意儿?

46分钟前
  • clover
  • 还行

闪躲腾挪如兔起鹘落,行云流水而掷地有声。一代宗师惟高山仰止,情之所至遂感慨系之。

47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王家卫讲不好故事,却能拍出好电影,都多亏有贵人相助;这次最应该感谢的是张叔平,奉献了比《十三钗》更胜千百倍的美术和画面;宋慧乔的护照也没被白扣,片中的特写美得能让整个大韩民国的女星都羞愧低头,就是造型老让我觉得像《白鹿原》里的张雨绮。章子怡素雅取胜,梁朝伟无话可说。

49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学过舞蹈做起动作来还是很有板有眼的,章子怡的表现不错,张晋从武行转战文戏演技还是可以的!

52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看了Imax (1)无非是金句+美图的"营销微博"式电影 (2) 典型(但已过时、零惊喜的)王家卫风:想想那些特写、慢镜和旁白的用法 (3) 节奏紊乱(等看导演版)(4) 很像年历画(美还是美的)

55分钟前
  • btr
  • 还行

还行吧……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59分钟前
  • Marko
  • 较差

很久之前的了,剧情还可以,就是有点太注重场面了,有些地方不到位

60分钟前
  • 别人老公
  • 还行

以前那些片里的台词还可以听成梦话,这部里面的台词就完全是不像人话像鬼话了。其实王家卫还有另一个名字——安妮宝贝!和《一代宗师》比起来,陈凯歌的《梅兰芳》真是太好看了。(俩片好多元素都像,但味道全不一样。)

1小时前
  • 肖浑
  • 还行

有太多太多道理,太少张震戏。分手总在雨天雪地里。有徐皓峰的王家卫就是更上了一层楼。最惊艳台词,“操!”最惊艳酱油,小沈阳。

1小时前
  • 开树的花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