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我的特工爷爷

特工爺爺,老卫兵,My Beloved Bodyguard

主演:洪金宝,刘德华,朱雨辰,李勤勤,冯嘉怡,陈沛妍,胡军,冯绍峰,彭于晏,宋佳,徐克,麦嘉,石天,元彪,元秋,元华,吴明才,元宝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粤语年份:2016

《我的特工爷爷》剧照

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1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2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3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4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5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6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13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14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15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16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17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18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19我的特工爷爷 剧照 NO.20

《我的特工爷爷》剧情介绍

《我的特工爷爷》长篇影评

 1 ) 短评

一群香港老前辈演东北人,说话全靠后期配音,口型对不上,剧情基本靠旁白,洪金宝演的丁叔全程面瘫,他是健忘不是失忆也不是傻子好么。

海报上彭于晏冯绍峰元华胡军这些,加起来露脸超过一分钟么?

明星不是影片吸睛手段,再多大腕也逃不过这是个烂片。

值得赞赏的一点影片中人物朝鲜族地域文化展示的较不错,可惜开头的那句朴仙女的“知道我哪个少数民族吗?

我是朝鲜族”太刻意。。

 2 ) 不光是远远低于期望,还是远远未能达标

2016年的愚人节早上,我的眼睛被一部烂片f**k了整整99分钟。

这部片子,叫做《我的特工爷爷》。

说实话《我的特工爷爷》这部片子我很早以前就很想看了。

一方面是因为《叶问3》里面袁和平指导出来的武术动作实在是飘忽得我蛋疼,这也就让我很怀念洪金宝的武打设计。

另一方面是这部片子的第一款预告片十分带感,配乐中的戏文搭上各种关节技小技巧的搏杀,很有一个老江湖的味道。

于是愚人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赶在上班之前把这部片子给看完了...后面的故事相信大家也可以猜得到,这部在豆瓣上被刷到7.2分的“情怀动作大片”文戏尴尬、武戏敷衍,整部片子看下来我的心情大概是这样的:这他妈一定是老天爷给我开的一个玩笑...好吧,抱怨到此为止,接下来我们来仔细说说这部电影。

本片的剧情大概是一个退了休的老警卫兵在患上了老年痴呆把自己的外孙女搞丢了之后和邻居家的小女孩结下了没有什么铺垫的感情,在小女孩失踪小女孩的混混父亲被黑帮搞死之后老大爷糊里糊涂的血洗当地黑帮+俄罗斯黑手党,最后发现小女孩只是去同学家玩了而已的这么一个乌龙的故事...影片的人物设定很像《这个杀手不太冷》,身怀绝技的呆大叔(大爷)+被黑势力灭门的小姑娘,剧情上除了加入了一个完全多余的俄罗斯黑帮以外和2010年韩国电影《大叔》基本没什么区别:前特种兵+被黑道灭门的小萝莉,基本上除了洪大爷没对着镜子剃头以外能有的都有了...哦,对了,剃头的情节去年冯小刚老师已经在《老炮儿》里面模仿过了。

当然,既然没有看到本片在宣传过程中有承认过自己借鉴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架构或者是照抄了《大叔》的大部分剧情,那么我们也不能明确的说这部片子就是我们洪大爷抄来的,谁还没有个借鉴呢?

毕竟中老年危机啊,黑帮械斗啊,大叔配小姑娘啊什么的也没人申请专利。

但是我有一点不服!

就不能换成个小男孩儿么?

我们小男孩儿也是人啊,也需要关怀需要爱啊!

你看李连杰和谢苗的《新少林五祖》、《写给爸爸的信》不是都挺萌的么?

在表演上,片中对于主演+导演的洪金宝大爷以及身为监制的刘天王给足了各种各样的面部大特写,然而这两张面瘫脸差不多毁了本片所有的演技...烂片量已经著作等身刘天王演了这么多年的大帅逼,这回摊上个失意的混混父亲刘天王就完全找不到节奏了,偷东西也想耍帅,跑路也想耍帅,挨打也要耍帅,就连死也要凹出各种造型了耍帅...这就是典型的放不下偶像包袱结果毁了表演,所以刘天王所有演技出彩的角色的共同大前提就是帅,但凡换了个普通人的面孔他就不习惯了。

相比之下,洪金宝大爷毫无演技的表现我觉得可能单纯就只能归结于真面瘫了,好不容易在打斗的过程里与人短兵相接的时候露出过几次嘴巴张开带动面部肌肉造成表情发生极大变化的状态,但多数的时候,他都是这样的一副一脸懵逼的表情。

我拜托您了洪大爷,虽然您演的角色有老年痴呆但您不能照着痴呆来演啊,大夫都说了您是短期记忆变差并不是面部神经坏死啊!

您想演出深度来我肯定是兹瓷(zhi chi),但是您再怎么发挥也得遵循医嘱(ji ben fa)啊!

至于片中被强行插入的俄罗斯黑帮,包括开头给刘天王送了一袋金币以及结尾处越塔给洪金宝大爷送人头这两次登场在内,对于剧情的推进没有丝毫的贡献,整个故事多了他们突兀,少了他们也能圆的回来。

直到演到临近片尾处和人民干警的一场极为敷衍的追逐戏我才看出俄罗斯友人的伟大意义:这就是在给全片除了充当旁白以外一直在打酱油的公安干警强行续命啊!

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断作死,才让我公安干警在影片结束前抓住机会狠狠表现了一下,为影片的安全过审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这份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实在是可歌可泣,令人赞叹。

至于在本片理应主打的动作场面上,洪大爷的几招关节技和匕首游身的功夫确实足够惊艳,但也只是昙花一现,精彩的部分除了预告片里面有的那些以外就没有了!

总结下来就是两个字:失望!

是是是,我知道你洪大爷老了没法像以前那么拼了,很多东西耍不出来也跟不上节奏了,但是你可以用替身啊?

全片就那么一段好意思拿出来说的打戏,结果你除了几个特写以外全都是没完没了的慢动作。

对,没人规定动作戏不能用慢动作,也有像《300》、《守望者》那样能拿慢动作把打戏拍得血脉喷张的,但是你拍的时候倒是拿升格去拍啊,非得常速拍出来然后拿软件强行慢放么?

搞得明明应该是全片最精彩,也是全片唯一有看点的一段戏像是卡了碟一样,要不是背景音没听我还以为是影院机器坏了...老板,你倒是晃下鼠标看看死没死机啊!

 3 ) 壮志未酬的特工爷爷,甘洒热血的港片传奇

一1996年,电影《一个好人》片场,所有工作人员都紧绷神经,拍摄一组追逐戏。

成龙担纲主演,有一场戏需要他从高楼跳到地面手推车上。

对于身手灵活的成龙而言,这场戏并不复杂,似乎可以尽早完成。

然而,当他从尚未拆脚手架的高楼上纵身跳下时,身体不小心碰到了脚手架,整个人被迫在高空翻滚,跌落到地上。

落地时,脖子直接撞到地上,颈椎骨“咔擦”一声,顿时晕了过去。

这不是成龙第一次遭遇这种拍戏意外,在他的电影生涯里,这种意外发生过多次。

而对于《一个好人》的导演洪金宝而言,这种情况也并非第一次遇见。

在他参与制作的大多数功夫电影里,无论是演员还是替身,都是真摔真打,发生一些身体上的摩擦甚至意外的危险,皆属正常。

就像洪金宝在自己担当导演和主演的电影《提防小手》里所经历的那样,一场从四楼跳到货车上的戏份就充满危险——跳跃位置稍有差错,很可能被车板割伤。

但他并没有选择用替身,更别提特效,全都亲自上阵。

在洪金宝、成龙、元彪三人齐聚主演的电影《快餐车》里,同样不乏危险戏份,但他们都是亲身上阵,磕磕碰碰,如同家常便饭。

洪金宝和成龙的这些拍戏故事只是因为他们的名气大而被放大到更多人知晓而已,同时期的许多电影人,无论幕前幕后,都有过不少类似的“意外”经历,因为他们基本都是真摔真打,真跳真碰,拼的是一股劲,凭的是一身胆。

他们可不像西方电影那样,运用高科技去计算风速预计风险,更不会像现在这样动用大量特效。

在彼时的片场,实干才是硬道理。

这波电影人正是靠着类似的拼搏精神,将香港电影,尤其是功夫电影,推向了辉煌。

而在这群“功夫英雄”当中,洪金宝显然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大”人物。

不仅仅因为他有一副“大”身板,还因为他在香港电影史上有着“大”地位:早期和“功夫巨星”李小龙搭过戏,中期凭借自己的功夫身手参演甚至导演过不少功夫佳片(凭借《提防小手》拿过金像奖影帝),即便是到了香港电影的衰落期,他也仍旧在银幕上贡献着独有的“胖却灵活”的功夫形象。

他历经过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也见证了香港电影的逐渐衰落,面对港片的逐渐式微,他选择了减产。

电影《一个好人》是他在上世纪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再次拿起导筒,时光已悄然飞逝近二十年。

二电影《我的特工爷爷》便是洪金宝时隔多年后再次担当导演和主演的作品。

作为有着真功夫底子的电影人,洪金宝赋予给这部电影的定位是:一部不一样的功夫片!

事实上,早在预告片出来时,凌厉的镜头展现出的功夫画面就已经让不少功夫电影迷感到有些“不一样”了。

而在看完电影之后,你便会发现,这部电影还真是一部“不一样的功夫片”。

首先当然还是功夫本身:与以往近乎华丽的(尤其是引入过多特效之后的那些所谓功夫片)或硬桥硬马的“一招一式”功夫电影不同的是,这部讲述“退伍特工”的电影认真地考虑到了“特工”或“警卫兵”这一职业属性,功夫招式选择了采用大量的近身搏击,通过凌厉的镜头表现,让这种功夫显得干净利落、遒劲有力,不拖泥带水,也丝毫不夸张,倒是在显得真实的同时,还勾起观众对“中央警卫兵”这一职业的好奇。

其次是人物设定:特工爷爷+小萝莉,这种“大龄人搭配小孩童”的组合在结合“打斗”之后,就很抓人眼球,而在情感方面,也很能引人关注。

在本片中,导演洪金宝其实没有过多的着墨于功夫上,而是将大多数镜头给到了“老人”与“小孩”,在营造彼此的情感关联之余,还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令人多少会有所思考。

最后便是剧情上的设置:特工爷爷为了小萝莉而单挑一群“坏人”的剧情,很容易令人想起《这个杀手不太冷》、《大叔》、《飓风营救》等电影,尤其是当这个“胖老头”还非常厉害时,单挑“黑帮”甚至“黑手党”这样的剧情就会变得特别有吸引力。

事实上,当你看着洪金宝饰演的“特工爷爷”以一己之力干翻国内外“黑帮”时,你多少都会有“燃”的感觉的。

尽管这部电影的确呈现了一种“不一样的功夫片”模样,但不得不说的是,影片在叙事上是存在不足的。

节奏把控不当,人物塑造有余,旁白的运用没有给叙事加分,略显单调的音乐也让影片有了黯淡之处。

三但这部电影最值得被重视的,其实是它所包裹的一种令人极易怀旧的情愫——不是说影片本身的故事,而是说影片的卡司阵容。

如果说,请来刘德华饰演一个“坏爸爸”是一种了不起的偶像光辉,而请来李勤勤、胡军、朱雨辰、宋佳、彭于晏等人是一种阵容的庞大,那么,请来徐克、麦加、石天,尤其是请来当初“七小福”当中的元彪、元秋、元华、元庭、元宝,就算得上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了。

要知道,徐克、麦加、石天,这三个人在香港影史的长河里,绝对是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

三人不管是现在还在为华语电影贡献力量,还是早已淡出影坛,都是值得被尊敬甚至被仰视的人物——因为他们为广大影迷们制造了太多经典的电影,也制造了太多值得回味的观影记忆。

而此番出演,尽管戏份不是很重要,却已经足够令不少影迷感到激动不已!

而“七小福”重聚,则更是勾起了不少观众对于香港电影的诸多回忆。

因为这几个人(关于“七小福”的人员构成其实有多个版本,但主要人物还是洪金宝、元彪、元华以及成龙等人,成龙因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参与本片拍摄)无论是在幕前,还是幕后,都给观众们带来过大量的精彩功夫电影。

他们要么担当导演,要么担纲主演,要么负责武术指导,给不少电影注入功夫的力量。

可以说,但凡称得上是港片迷的观众,都对他们不陌生。

他们这群香港电影人,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就是靠着敢拼、够胆的精神,为香港电影添加了不少绚丽的色彩。

他们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难免发生意外,甚至难免为电影洒热血。

他们是真正够资格被称为“港片传奇”的电影人,在数量庞大的香港电影里,他们参与的作品占据了大多数。

但他们不乏壮志未酬者,即便是被岁月雕刻了容颜,仍愿意投身电影创作。

所以,这些电影人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也是一件极易勾起人们回忆的事情。

他们所代表的电影很容易勾起影迷的怀旧情愫,而他们逐渐老去的事实,又多少能引起一丝对岁月的感叹。

他们曾经在香港电影中奋力拼搏,以近乎不怕死的精神制造那么多的经典港片,却也难敌岁月的雕刻,渐渐老去,也渐渐远离。

就像影片中满头银发、步履蹒跚、脖子上挂着钥匙的“老爷爷”那样,他们这些渐渐老去的“港片传奇”出现在画面里,无论在做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都会引起一丝感伤。

渐渐老去的不仅是这些电影人,渐渐老去的还有实打实的功夫,当你在一堆“假把式”和“加特效”中意识到这样的功夫影人还没有靠谱的继承者时,你大概也会有一丝感伤的吧。

幸好还有壮志未酬的电影人,愿意为电影甘洒热血。

感谢他们。

PS: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谢绝不打招呼的转载。

首发于公众号【木易的岛】(muyidd2015),欢迎交流。

 4 ) 爺爺的膝蓋需要多少人來關切?

<图片1>我緬懷,但從不遺憾這些老港武師的凋零。

《我的特工爺爺》必然是一部令人不能盡興,甚至是洪金寶有史以來最叫人失望的導演電影,也必然會被奚落全片除了洪金寶與杜奕衡外無人能打、懂打、會打的窘態。

但若觀眾替它過度惋惜,把洪大哥...不,洪爺爺的退步當成廣東功夫電影「沒落」的指標,就未免太傻逼了些。

 其一是:洪金寶自己就無意將《我的特工爺爺》拉抬為對港片黃金時代的緬懷。

儘管七小福重聚,它仍不是洪家班版的《打擂台》,反倒更像少了金主干涉,能讓洪大過表演乾癮的《龍的心》(洪多年來都自言,他愛表演整體多過只拍打戲)。

況且,即便洪金寶有心複製他當年在賀歲喜劇的風光,也改變不了片中聚首的不是七小福而是七老福,元楼(成龙)也缺席了的事實。

肥丁槓上兩位打手一幕重現不得《師弟出馬》、肥丁殺入韓國幫會重地重現不得《奇謀妙探五福星》、肥丁與俄國殺手的椅背大戰重現不得《提防小手》,也許不僅無意,更是無力。

其二是:不錯,港片的龍虎武師於1980年代後就開始斷層,也斷去香港功夫電影的黃金年代,然而那些嚷嚷功夫電影不再的影迷少有體會的是:龍虎武師的昔日風光大量建立在不人道的訓練、不安全的片場、無尊嚴的尬戲,遊走勞基法甚至生命邊緣來搶取各大劇組合約的基礎之上。

不可免提的例子是許鞍華的劇情片《阿金的故事》(1997),一樣是洪金寶主演。

洪飾演的武班班頭被人砍了住院,找個孩子躲棉被好出門負傷工作,只為讓弟兄能搶贏其他班底有口飯吃,這是這批早期武師的真實經歷;而另一個主演楊紫瓊為了拍好《阿金的故事》重現跳樓特技的一幕,竟真的拉傷腰背,近乎癱瘓,則是諷上加諷,戲外有戲。

再下一者還有替身武行,待遇更差,風險更大,也最容易出大事:成龍與洪金寶在《龍的心》的替身演一場跳窗撞車,結果真的被撞死;杜奕衡替身劉德華替到操出關節炎;劉坤為了替李連杰在《浴血任務2》的一場爆炸戲,弄假成真成了炸屍......這些窘態,就是銀幕奇觀背後的真實。

電影作為藝術也作為工業,自然不該視這種血汗為當然,甚至是不得不為的「華人之光」。

時代不會回頭,不該回頭的更是,一再強調港片沒落完全來自新生代的「不如昔日」,是啼笑皆非又沒血沒淚的指控。

洪金寶以京戲班子的身底遊走江湖,卻直言不會讓他兒子洪天祥的武班照作,因為太苦太累,自然也是間接宣告著他的時代經提卻無須重歷。

<图片2>但要說《我的特工爺爺》不讓人失望,絕對是騙人的。

在電影裏,主人翁「特工爺爺」肥丁能打能摔,所向無敵;他唯一的弱點,就是他的膝蓋受傷,不能久戰。

選擇以膝傷為劇情的切入,想當然爾是遷就現實裏的洪金寶著實有膝蓋一痛起來連走路都困難的毛病,無法想怎麼安排打戲就怎麼安排。

然而雖是遷就卻不馬虎,洪金寶的武指妙就妙在他漂亮轉化掉現實的難題,反過來合理化了他己身的表演──他將這弱點以情節的方式(遭雜魚的小刀偷襲)置入戲內,讓肥丁因膝傷而難以主動迎擊,更不能追跑跳打持久戰,於是改以南拳氣息濃烈的「腳不過腰、轉不過背」戰法為主調,成就了肥丁原地迎敵,後發先置的景象,也繳出了一張夠格的武指成績單。

 但成績單當不成藥單。

受了膝傷的爺爺不是洪金寶也不是肥丁,而是《特工爺爺》這部電影本身。

它有一雙名為洪金寶的矯健雙肢,但它的下盤馬步──場面調度與剪接,卻是紮得又差又歪,近乎菜鳥。

甚麼意思?

因為黃金時代的龍虎武師之所以能走出一條獨步世界的視覺路數,不僅是靠先天的身體強健,更多是因為他們對於場面調度、剪接與節奏感的後天敏銳。

若把功夫片的本質比擬為功夫本身,功夫電影的「上肢」是銀幕上的武行,「下盤」則是演員之外的場面調度與剪接等一切。

中國多數武術對馬步的重視,來自於對重心與發力的理解。

就拳師來看,拳掌摔拿的動作集中在上肢,看似風光,實則有賴下盤的底氣;腰腳不夠挺,重心就不夠穩,力的流動就會亂,拳腳花樣再出都是花拳繡腿。

所以練下盤練馬步就成了基礎,到了南拳體系連高腰踢法被視之次技。

姑且不論這套理解的對錯,範例轉到影像,調度與剪接便是支撐武師表演的樞紐,李小龍的短拳是快的,但他一進羅維的棚,就學會了要在攝影機前放慢打的道理,因為在銀幕上要顯得快,靠的不只有揮拳那兩下功夫,快感亦是。

好調度當然需要好演員,但好演員也需要精巧而到位的調度,否則再怎麼能打都不過是活體皮影戲。

透過景框與調度的節奏遊戲,成家班拍成了《A計劃》、程家班拍成了《東方不敗》、袁家班拍成了《奇門遁甲》,諸家各有奇觀,各據山頭,各領風騷。

洪金寶的地位又更不同些。

他作為七小福的領頭、第一個與李小龍在銀幕前對打的一哥、更是從演技獎領到武指獎的耀眼全才。

1982年7月24日,焦雄屏在臺灣影響力甚鉅的聯合報影評欄,表達她對洪金寶氏喜劇的溢美:「每次看洪金寶都有出乎意料的驚喜,原因是他在導編上的潛力無限,不但社會性強,而且變化多端,劇情可悲可喜,使洪金寶與劉家良、成龍鼎足而三,成為李小龍之後能編能演能導的功夫新秀。

」<图片3>34年過去,新秀成了老將,焦雄屏謂之的所謂驚喜、所謂社會性,卻不增反降。

停歇十六年導演筒後,洪金寶在《我的特工爺爺》展現其對鏡頭語言的掌握,退化到讓人錯愕的地步。

全片三場武戲,洪金寶打得賣力,卻完全了無生氣。

不時的鏡頭借位、頻繁的加速蒙太奇、過量的局部特寫,再再斷裂了武打動作的連貫性。

當拳頭該快的時候,畫面並不快,諸如當洪金寶一踢一蹬,以身旁椅子攻俄國殺手之後背,畫面上連剪了三次不同的角度,想拉大命中的打擊實感;但這一著本身就非重擊,而是急中生智的快捷,換位與漫動作自然不會是這類講快的機智的最佳解;當拳頭該重的時候,例如洪金寶最後以體重壓制,將對手狠狠撞地,卻用了CG「透視」出斷骨來表現,且用得錯愕而極彆,莫說1980年代洪家班,光跟十年前《殺破狼》裏洪金寶與甄子丹的寢技大戰一對,都能一目瞭然其缺陷。

與洪對戲的中韓俄強敵每回出手都是慢動作呈現,想必是要掩飾甚麼,只是是掩飾他們的身手其實欠佳,亦或洪爺爺跟不上年輕人的步伐,不得而知;但話說回來,那又何必找這些對不成的武行,又或著要設計這種辦不到的武戲?

 「馬步」無法紮久佐證亦能在文戲上得見。

洪金寶謂他是被劇本給打動,才答應回鍋主演一職,這部片也確實有些感人的地方:老特工所向無敵卻敵不過自己,失去親情後不敢再輕易與他人親近,在癡呆症狀下只能以緬懷過去抵抗未來,再再都像然而這點亮光卻熄滅了,全片彷彿是三頭馬車,導演、編劇與攝影各跑一邊,卻沒意識到大家的目的一致。

身兼執行導演的編劇者顯然想以頻繁的全知旁白(春花)帶過肥丁的內心變化,導演卻想以畫面直接透露訊息,兩邊各拍各的兜在一起,卻沒考慮訊息完全重複,於是旁白開頭便把肥丁搞丟孫女的關鍵線索說完了,故事中段卻還想把肥丁對女兒的致歉電話當作驚爆伏筆;真正需要旁白解釋的春花父子、俄中韓三方陣營的關係,卻因旁白限縮於「春花不知」而留了白。

攝影團隊則對航拍有著近乎吊詭的執著,從肥丁在老家四處散步到僅是過場的都會風貌都要航拍,既有審美疲勞也暴露了本片佈景其實很小的事實。

導編攝如此得互尬,卻沒放多少心力在剪接上,於是剪出了一則雙重開頭,洪金寶指認與旁白序言顯然各是一套邏輯、黑幫打手所謂的立即找人到了春花這邊卻有兩週之隔、以及數之不盡的鬆散敘事。

劇中人人都住北方卻皆操粵話,更是徹底無視甚至抽離了時代,連帶拔走這段爺孫之情的實感基礎。

唯一能令觀眾憶起昔日洪氏喜劇元素的橋段,只有洪金寶赴友人宴贈紅包一場。

在人來人往的紅毯之間,一批又一批的孩童來要錢,失憶的肥丁無從判別親戚與否只好一包又一包給,測眼一撇,同桌者正以勢利以及嘲諷的眼神瞧著這邊,明示肥丁是頭待宰的豬公,勢利得令人冷噤。

除此處外,全片於文於武,都再無值得一提的恆趣。

較之演員的凋零,鏡頭語言的不進反退,恐怕才是功夫電影於當代的另一大缺憾,另一大難題。

當然,香港並非沒有突破性的後人。

葉偉信與甄子丹這對搭檔組合便靠著影史最佳的MMA電影《導火線》《殺破狼》到別開功夫電影生面的《葉問》系列,讓人看見攝影機調度在搏擊戲中的新可能(比對《笑太極》與《葉問3》的盲眼對打即可一窺)。

尷尬是:洪金寶於輩分於經驗,都比葉甄遠高,但他離開葉問劇組後重執導演筒的《我的特工爺爺》,卻恰恰暴露了功夫電影在他們洪家班這一代凋零後出現的種種疲態。

本片的結尾安排了洪金寶的乾兒子──未受雜技訓練、沒有師門壓力的新世代武班子彭于晏閃電客串,收拾最後的殘黨,可謂某種另類的傳薪。

洪家班與功夫電影的未來該往哪走?

無人知曉。

至於《我的特工爺爺》,我倒更希望這部片只是洪爺在愚人節開的一場玩笑,能笑過後甚麼都不留。

 5 ) 一盘欠火候的东北地三鲜

【以下,有轻微剧透】

电影要讲的故事是简单的,一个姑娘的回忆,关于我和我的“爷爷”,是小时候咱都写过的作文话题。

故事发生在大东北,某个中俄的边境小城,于是顺其自然的也就有了东北黑社会和老毛子黑手党的加入。

“老武生”洪老爷子亲自操刀,既当导演,又干主演,打斗场面那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丢失了孙女后半生都在懊悔的老头和一个天真爱笑像极了走失孙女的女孩,这样的人物设置,爷孙情的主题怎么能少?

于是乎,整个故事就像盘东北菜,名叫地三鲜,然而火候掌握得并不太好,这盘菜,算不上可口。

先说打斗场面。

其实打斗在这部片子里并不算主料,顶多是味调味剂,毕竟老爷子年纪在那,身形在那,打斗戏倒像是慢动作回放,观之顿觉回忆毕竟是回忆,廉颇已老,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片子里说老爷子像功夫熊猫,这个比喻还挺形象,我觉得他也像老年版大白,尤其是几幕顶着个肚子慢悠悠走着的画面,也是喜感十足的。

关于老年大白的武戏,也许我们不求身手敏捷,但求克敌制胜;不求好看精彩,但求情怀再现吧。

亲情的部分其实就是三个人物,女孩,女孩她爸和老丁。

女孩她爸长得和刘德华一样,整天赌钱输钱,老婆也跑了,所谓“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活得很是不堪,但是对女儿的爱却是真真切切的。

他说“每次都想把事情做好,但是每次都做错。

”也许是想给女儿更好的生活,结果却亲手将她推向危险。

临死也不能瞑目,只愿能为女儿求得一命。

<图片1>老丁和女孩间的爷孙情自不用说,是整部戏最重要的部分。

老丁把遗失孙女的自责和愧疚都转移到了这个女孩身上,一起吃冰淇淋,一起钓鱼,一起唠家常,她就像他的孙女那样陪伴着他,女孩的身影慢慢成了他孤独老年里不可缺少的部分。

曾经老头没有保护好自己的亲孙女,如今女孩涉险,老头不想再留遗憾。

在这样的爷孙情的推动下,才有了这个退休保镖大战中俄黑帮的故事。

对于一个抵挡不住所有亲情挂煽情的人来说,我还是略喜欢这个主题的,一老一少一画面,还是挺温馨的。

<图片2>片子的演员阵容是挺强大的,从海报上也能看得出来,老爷子打头阵,一字排开,主演的,客串的,有名的,脸熟的,尤其火车站端着水杯拿着烟斗唠着嗑悠悠哉哉的三老爷子,惊喜到内心直喊卧槽有没有?

不过吧,虽然从一群熟脸的港台同胞嘴里蹦出几句大碴子味十足的台词确实是喜感,但是对不上口型的配音也确实是违和。

嘎哈呢?

诚意稍显不足啊!

 6 ) 洪金宝宝刀未老,风采不减当年

基本上是看着洪家班的武打电影长大的,这次洪金宝自导自演了本片,在其中饰演了一名已退伍的特工爷爷,看得出来洪金宝依旧宝刀未老,他的部分武打动作依旧丝毫不逊色于当年的那些经典佳作。

片中的特工爷爷曾经是一名军官,在年轻时曾立下赫赫战功,但是步入老年的他,生活却非常孤独,整天一个人过着日子,直至一位小女孩的出现才让他重新找回了当年的热气方刚,英勇无畏,同时肩负起了保护小女孩的重任。

 7 ) 16年第一次影院观影…说下看到的……

片尾字幕什么鬼?

哈哈,魅力客串,围观天团。。。

笑死宝宝了!

丁老头小时候自己也画过看着好想现场跟着画一下说下电影,影片中间略无聊,剧情发展走向基本可以猜得到,喜欢老丁跟孩子中间的温情,小孩子演的也挺好的。

洪金宝武术动作设计好棒,利落灵巧,那么大年纪了亲自上阵,点个赞!

最后好怕他没被打死而是被累死。

好多熟面孔友情客串,华仔好惨,翘那么早没想到,最后彭于晏东北话是亮点,总体来说还是值得去看的…

 8 )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这不只是一部武打戏,它让我哭着从影院出来。

我没想到一部武打戏,竟然会让我在影片播放30分钟后,被影片营造的氛围感染,让我为这个孤独的老人家深感同情。

这部片子对于90年后的人有可能会觉得无聊无趣,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老军人退休的故事。

可是对于我来说,这部片子却狠狠的敲醒我,告诉我父母已老,请陪他们到老。

一个退休的军人,患有短暂记忆老人痴呆症,因把孙女弄丢而不被女儿谅解,独孤的来到一个中俄边界的小镇,寂寞的生活着。

他新的记忆都无法记得,不记得自己昨天吃了什么,不记得隔壁爱慕他的包租婆叫什么名字,不记得每天坐在外面的三个老人家是谁,可是他却记得这邻居的小女孩。

小女孩陪他钓鱼,陪他吃雪糕,陪他做了原本应该是亲人做的事。

“特工爷爷肚腩肥肥软软的,可是心却是坚强的。

”他因为是特工,不善于表达,不知道如何打破他和自己女儿的代沟,孙女不见了,他得不到女儿的谅解,心里一直痛苦着。

他虽然坚强地活着,却一直带着内疚活着。

当他知道这次去找那个小女孩时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机会存活,他留了短信给他女儿,说了对不起。

当他受伤了,还是一步一步跟着那个黑帮大哥,只因为他当年把自己孙女弄丢了。

当那个黑帮老大死了无法告诉他小女孩的下落时,老丁大声地哭了出来,把他这一生的内疚哭了出来,把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大声地哭了出来。

喜欢一开始那个画漫画似的介绍,喜欢那个童谣,喜欢里面的配乐。

武打方面简单直接,干劲有力,佩服洪金宝这个高龄爷爷对电影的热爱,对武术的执着。

喜欢这个剧情爆满的动作片。

观后感:因为生活的紧张,每天工作,我们都把家里的父母忽略了。

也因为我们觉得父母永远在家里,忽略了他们总有一天会老去,会需要我们的陪伴,会需要我们的关心,而他们能依靠也只有你一人而已。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别让老人家孤独下去,抱抱你的父母,谢谢他们陪你长大,你会陪他们到老。

 9 ) 最爱的一幕

当小女孩被袭击之后,不得不离开老丁,寄住到了亲戚家。

某一天,放了学的小女孩走过天桥,忽然停了下来,镜头定格在她的背影,小女孩趴在桥上,一动不动地望着她和老丁一起走过的铁轨,夕阳将她的麻花辫染成了金黄色;而与此同时,老丁驻足在他曾和小女孩一起吃过甜筒的小摊前,镜头一转,老丁坐在公车上,手里握着一只甜筒,冰淇淋融化了,滴滴答答流到手上,老丁似无所觉,平静地望着车窗外的黄昏。

这样的一场戏,搭配着Bill Withers苍凉的歌声:她走了,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她走了,光明也不再了……音和画结合得如此完美,意境清新隽永,让我不由得落泪。

不管之后的故事如何,有了这一段,这部电影在我心目中封神了。

 10 ) 《我的特工爷爷》:那是一道永远都绕不过去的坎儿

和同期的《火锅英雄》相比,特工爷爷确实矮了半截,甚至在动作戏的去套路化与写实化方面,火锅英雄都走在了前头。

有洪金宝这位大武术指导在,自然不能浪费他的才华,然而廉颇老矣,动作的迟缓也只能靠镜头来弥补,反而造成卡顿的副作用。

最早听说这部电影都是2014年的夏天,百老汇院线的杂志对本片做出了详细的介绍,甚至连参与客串的明星都一一数来,但这部电影的档期却一拖再拖,究其原因,始终是那道绕不过去的坎儿。

有些话不能说破,如今看到的这部电影的情节,同14年笔者在杂志上看到的介绍有许多不同:洪金宝的身份设定,俄罗斯帮的相关情节,双方冲突的场面规模等等。

总之一切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设定必须统统删除,不该有、不能有的组织结构与人员一概不会承认。

因此,一个本来设定为军情人员的老丁,变成了退休警卫员。

正在公映的这部特工爷爷其实和“特工”完全沾不上边,而要说特工题材,笔者最先想到的是2013年那部惊天动地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点子很好,想法很大,可惜行动力不足,特效太差,表演雷人,节奏和剪辑简直一团糟,最终还是没有打开这一类型片的市场。

现在仔细想想,只要那道坎儿一直存在,特工题材电影能怎么拍,敢怎么拍,大名鼎鼎的中南海保镖不也不在大陆活动么。

对于这部没有特工的特工电影,最值得说道的就是动作设计。

从叶问系列就能看出洪金宝和其他武指在设计上的理念差异。

硬、快、狠大概是大哥大这些年设计动作时最先考量的地方,而到了本片,他将去套路化、去过招拆招、去舞蹈化继续发扬光大。

从电影片头字幕那一幅幅老照片背景以及字幕上解说词可以了解,老丁作为一个曾经的警卫人员,在部队学习的都是一招制敌的手段。

这恰好成为本片动作设计的参考标准,比较接近于实战思维。

从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几次打斗可以看见,老丁对敌时,都是以破坏敌人进攻力为准则,骨折声层出不穷,打击感爆棚,三两下就令一个敌人丧失作战能力。

这样稳准狠、短平快的动作设计,在观感上注定不会像套路化和舞蹈化的武打那么飘逸、漂亮、优美,也看不见多少过招拆招的精彩细节,基本上你一晃神就搞定一个敌人。

可惜的是,如果执行这套设计理念的是安志杰、彭于晏这些年轻小伙,肯定会精彩异常。

无论是片中角色还是洪金宝本人,都已是花甲老人,体型肥胖,老态龙钟,打斗的时候动作迟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于是电影为了让他显得仍旧动作迅猛,镜头摇晃摆动,甚至延时摄影让景物拖出长长的运动轨迹。

造成动作卡顿感不说,还很影响画面观感。

老丁过不去的那道坎儿是他弄丢了亲孙女,造成了他的孤独和老年痴呆以及深深的负罪感,所以他才频繁拒绝隔壁的朴仙女,这也成为他意外搅入帮派斗争的动机。

老丁的这条线细节还算充分,对孙女的亏欠转移到了充当孙女的春花身上。

反观春花这个小丫头,性格独立,勇敢大胆,还飘忽不定,随心所欲。

父亲总是不着家,又被母亲抛弃,因此在老丁身上逐渐找到久违的亲人关爱。

虽然性格决定春花总是说起风就是雨,想到就做到,即使电影细节做出了一些铺垫和暗示,但她最后的一次“失踪”却显得那么巧合,恰好在事件发生到最关键的一刻离开,又在事件彻底平息之后回家,缺乏说服力。

愚蠢的内地反派,似乎是为了打而打的情节设计,出场华丽结尾毫无存在感的俄罗斯帮,也很难让人看到这位所谓“特工”的高明之处。

从特工爷爷另类的电影配乐选取也能看出,这部电影打从一开始就想走非一般的道路,但走着走着,还是绕回到我们习以为常的老路上。

那道绕不过去的坎儿,即使是愚公,怕也移不动吧。

(史歌出品,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史歌2016年4月5日辰时

《我的特工爷爷》短评

洪金宝的个人show但是打架片段还是很好看的。打电话给女儿那段看哭了

4分钟前
  • 推荐

打啊打,打完了杀人的坏蛋再继续打路过的外国人,本以为是《杀手里昂》或者《记忆碎片》,结果却啥都不是

7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较差

爷爷全程没有表情,也是醉了

11分钟前
  • Vanaf
  • 还行

一个发生在假东北的超现实香港功夫片,然而我觉得所有假的部分都不重要,故事完整,环境统一,重点是洪金宝太赞。

13分钟前
  • starryday
  • 推荐

电影好的话,当初就不会逃档来

14分钟前
  • monica喵
  • 还行

白瞎了这么多演员

19分钟前
  • 歌德尖塔
  • 较差

电影院,洪金宝的打戏可以刘德华够帅--可惜剧情水皮

20分钟前
  • taming
  • 还行

这情怀牌打的真是失望。

24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较差

什么都不想说,只想吼一句“你们知道洪金宝有多努力吗?”

26分钟前
  • 事儿妈
  • 较差

小长假上映期间的电影看了下,真的只有特工还是可以看得,当初看预告的时候真的有点被get到感动点,洪金宝那么大年纪了,真的还是宝刀未老,华仔真的好帅啊,还有一众明星刷脸,去影院还是很值得,虽然剧情,剪辑,有些差

31分钟前
  • 空心豆
  • 推荐

未看◇电影看完时间:(2019.03.31)○给海参崴而不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加一星。看着洪金宝的动作戏,有种莫名的揪心电影里再聚齐这帮人恐怕是不可能了,跟想象的不一样,不玩情怀只写实,退休老干部的黄昏生涯,孤寂身影漂泊,欲扬先抑模式,江湖残酷与亲情氛围的对比,讲的是爷孙情,还有退休老特工上演一幕极限营救的好戏。打斗不多但都是技术性击倒,洪金宝动作设计还是牛。剧情稍简单,想说的其实是得了健忘症的老人试图在一种新的爷孙关系寻求自我救赎的故事。这片我觉得挺温馨,是不错的小品剧,主要是宣传方向不对,特工两字会让人以为是实打,武打为主调,所以让多数人失望。没有过分煽情是这片一大优点。众明星加盟反而变成弱点了。

33分钟前
  • 苦中¾作乐
  • 推荐

关爱空巢老人大型明星公益片。看到高潮的时候洪金宝被打翻在地,我说他输定了,银子问为什么,我面露痛苦地说,这个体重这样的姿势倒下来,是没法只凭自己坐起来的。

36分钟前
  • 恰好
  • 较差

其实蛮温馨的,就是...带着点矫情,不过可以看。

39分钟前
  • jelly夏果冻
  • 还行

老动作演员比老红卫兵值得尊重得多。

40分钟前
  • 咱能不这样吗?
  • 推荐

一部很温馨也很温情的片子

42分钟前
  • 时擦
  • 推荐

2.1(满分10)/首映礼,真!心!好!难!看!啊!不!知!道!这!片!子!除!了!明!星!刷脸!还有什么好看的!身边的大叔说还是喜欢当年的洪金宝,连某业内大神都说,看了一半儿就不想看了,剪辑好生硬,故事好俗套,动作戏好无聊。后边一姐看完说:我本来打算带我儿子去看的,现在想想还是算了··

44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很差

豆瓣这么低的分我有点不服!没有过分煽情是这片一大优点。众明星加盟反而变成弱点了

47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推荐

洪金宝不愧是动作大师,本片的文戏和剧情虽然很平庸,但是动作打斗设计真是一流,这特工的打法动作比好莱坞强太多,看动作片还是得看香港的,一想到这就不得不感到惋惜,看到这些香港电影人都老去,香港电影也后继无人,真的可惜

50分钟前
  • 丁酉戊戌
  • 还行

2016-06-08

51分钟前
  • 翦瞳儿
  • 较差

刘德华第38次在电影中死掉

52分钟前
  • BATIGOL927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