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tv动画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就给我提供了不少码字灵感,非常感谢wwww记忆深刻的是一个人如果不被观测,那么他在人间存在的痕迹便会逐渐消逝。
一旦进入沉睡,关于他的珍贵影像就会从人们的记忆中剥离。
那会喜欢的是双叶, 清醒又理智,一觉醒来世界仍然如同昨日。
————————————————昨晚重新打开看电影的时候,因为年岁久远还有点对不上号,但很快记起。
媚宅相关就不说了,不过永远爱麻衣学姐!!
古贺妹妹(当时用过一段时间的头像)和花枫妹妹也好卡瓦,全到姐姐怀里来呀——咲太的颜稍微有点普,不过可能也是这类片的普遍水准了,也不喜欢他老是吐槽妹子们长肉,很容易代入现实感到窒息啊喂……窝在被子里安安静静地看完了,跟着剧情里咲太和麻衣酱的哭泣而哭泣,治愈了最近的我。
说点喜欢的。
感觉江之岛的出现频率很高啊2333看孤独摇滚的时候就有注意到,看来是个圣地,未来有机会的话想去日本玩。
喜欢那个能看到一望无垠大海的结婚礼堂。
喜欢咲太奔跑着去试图拯救翔子的画面。
喜欢躺在被炉里睡觉,和恋人拥抱着一块就更好了。
喜欢翔子的婚纱!
啊实在非常漂亮。
喜欢那个记录未来理想的作业,或许是因为当下没有理想,莫名得到了一种力量。
谢谢昨晚心血来潮打开看的自己。
剧场版看完有点懵,去找了很多人的科普和原作节选才捋清楚,结合个人理解说下世界线,这里称大学生翔子叫大翔子(二次修改)这里加一个说明,世界线的变化都是由于一些因素的改变打破了原来世界线的发展,就是翔子遇到男主——男主脑死亡捐献器官翔子获救——大学生翔子产生青春期综合症回到过去安慰男主——导致男主转学,新的世界线产生——随后再次遇到翔子。
第一个世界线,咲太平安夜车祸,脑死亡,遗体器官捐献给翔子,一直喜欢男主的翔子无法接受这样的未来,通过青春期综合症回到过去。
第二个世界线开始于大翔子回到三年前安慰咲太,这时候由于两个同样的心脏出现咲太胸口出现伤痕(世界线改变出现新发展,男主为了遇到翔子学姐转学,遇到了麻衣学姐)。
大翔子为了改变咲太死亡的世界线做出了一些误导,比如她声称自己是小翔子梦想变成的样子——实际上她是确实活到大学的牧之原翔子;以及车祸实际上发生在弁天桥头,翔子通过误导让咲太远离那里等等。
但是咲太还是赶了过去遇到车祸,这时尾随咲太的学姐冲上去救了男主,学姐死亡,捐献心脏给翔子(这个世界的人都没有排异反应吗!
)。
咲太后来为了满足翔子的愿望大学结婚娶了翔子,翔子改名梓川翔子,但是梓川翔子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她获得幸福的未来,回到过去拯救浑浑噩噩的咲太。
第三个世界线,开始于咲太在翔子帮助下回到平安夜,这里我叫他大咲太,在这里有个bug,实际上这个世界的改变不应该是这里,按照第四个世界线产生的原因,在学姐心脏过去时实际上世界线已经变了,翔子已经是个新的翔子,但是作者还是强行让大咲太回到平安夜作为新世界线的起点。
咲太先找学妹,通过学妹帮助下成功被观测(互踢屁股的作用怎么还在),去阻止了麻衣,然后去救了自己,实际上大咲太碰到咲太的时候两人已经合♂体,遗留的动量救了咲太,同时记忆重合。
这个世界线里翔子因为得不到器官捐赠死去,死去的同时由于干涉到以前她安慰咲太的事件,第四个世界线产生。
第四个世界线,产生于翔子的死,不再有个翔子回到过去安慰男主。
这个世界线产生于三年前,在这个世界线里虽然没有一个翔子去安慰咲太,但是每条世界线的记忆由于量子干涉以梦的形式影响到咲太和麻衣,影响他们潜意识,让他们产生了焦虑。
咲太的焦虑让他报了同样的学校,同时在每次遇到街边募捐活动都会把所有零钱捐出去;麻衣的焦虑让她接拍了那个电影,电影的叫座影响了很多人去捐献器官,翔子提前得到捐献,翔子未来的行为以及大家的努力影响到了过去的自己,成功获救。
男主沙滩上遇到得救的翔子,互相观测到都回忆起了之前的记忆。
这个剧场版删除了很多东西,导致不看原著很难看懂,建议各位补一下原著,这里放一下原著翔子之后的剧情 在座位上等着咲太的,是一位穿着中学校服的少女。
她乖巧地一个人坐在四人包厢席上。
她注意到咲太,便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啊,咲太哥哥」大堂里响起了这样明朗的声音。
那是牧之原翔子。
咲太首先把巧克力巴菲放到了箱子面前。
「哇」然后坐到了两眼放光的翔子对面。
「怎么了?
」翔子把视线从巴菲移到了咲太身上。
「对不起。
占用了你的休息时间」然而翔子的目光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在瞥着巧克力巴菲。
「边吃边聊就好」「那我就不客气了」翔子拿起勺子舀起顶上的奶油和巧克力冰淇淋,送进嘴里。
她的表情中洋溢着幸福。
她不管怎么看都很健康。
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之后,翔子的身体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了起来。
「看起来身体状况也不错啊」「毕竟手术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翔子得意洋洋地挺起了胸。
「这都是多亏了麻衣姐姐。
都是因为有那部电影」「毕竟当时反响很大啊」那是麻衣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主演的作品,当时因为看了就很快会哭而成为了话题作品并且大卖了一番。
麻衣倾情出演的女主角患有先天性的心脏疾病,是一个被医生宣告如果不接受移植手术就只剩下几个月生命的中学生少女。
那种病和翔子曾经患上的疾病是一样的。
「医生说那部电影上映之后,捐献者就一下子多了很多」「真是太好了」「麻衣姐姐为什么当时会接下那个角色呢。
在重来之前,麻衣姐姐演的是别的电影吧?
」「她说当时知道那个角色的时候,就无论如何都想去演。
她说虽然不知道理由……但是却有一种必须得去演的感觉」就算不说为什么,翔子应该也是知道的。
因为咲太也知道。
「我也一样,就算是在忘记了的时候,也冥冥之中有一种感觉。
有一种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的感觉,感觉不做点什么不行」咲太缓解那种类似于焦躁的感情的方式则是脚踏实地地捐款。
虽然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记得是有怎样的契机,但咲太不知在什么时候给自己定下来这样一条奇怪的规矩,那就是在看到有人募捐的时候一定会把身上所有的零钱全都捐出去。
从没有想过要停下。
现在也还在继续。
按照自己的意志继续着。
咲太并不觉得自己一次几百日元的捐款能够拯救得了谁。
身边也没有想要立刻拯救的人。
但是,咲太还是相信,那样的小事积累起来,或许能够拯救一些人。
现在在咲太面前笑容灿烂地吃着巴菲的翔子的存在本身就是如山的铁证。
某位捐献者的善意将咲太没能拯救的翔子的生命延续到了未来。
最后再说一句,学姐黑丝真的太棒了!
嗯,正剧的片尾是留了悬念的,所以我们就来剧场版看看这部剧真正的女主吧!
他与既是学姐又是恋人的樱岛麻衣所度过的令人雀跃的日常,随着初恋对象牧之原翔子的出现而改变。
不知为何,存在着“中学生”和“大人”两个翔子。
出于无奈开始和翔子住在一起的咲太,受到“大人翔子”的捉弄,和麻衣的关系也变得尴尬。
懂了吗?
正剧中朦胧的初恋。
说实话,将正剧和剧场版看完,麻衣的形象是很死板的,说到底,只是一层完美女友的模子,并没有用笔墨和力气去刻画她的内涵部分,善解人意,美丽,兔女郎,课代表,还有什么别的词可以来形容吗?
因为一场邂逅,第二次的缘分,一见钟情,被撩到的学姐。
全剧,都是为男主刷好感而存在的,补充完剧情,匆匆下线。
有女主,勉强拒绝,被迫接受别的女生的男主还真是 吾 辈 楷 模 啊。
所以,我们完美的男主,真正的,可望不可即,被迫拆散的情人是谁呢。
是给他救赎,在每个最需要阶段陪伴他的初恋呀我想和你在一起,是因为我喜欢你,我纯情你有女朋友了,我还想和你在一起,我痴情你女朋友吃醋生气了,不要管她嘛,陪陪我我才是想对你好的那个,你要永远记住我啊!
是我想太多了吗?
这个看似饱满的完美角色背后,真的足够完整吗?
能让本作的主题升华吗?
青春少年经历太多终将成长!
再刷波好感创造又一经典角色?
是啊,你们眼里的翔子,在记忆里,在哪都无条件的陪伴着男主,为爱停留,梦想只是希望自己能长大,甚至希望她成为女主,不,她本来就是女主。
升华失败了嘛就变成所谓的每个男人心中的初恋咯麻衣是谁嘛,不过是个善解人意的学姐,接受我精神肉体双出轨,让我再刷波深情人设的工具人啊(狗头)
烧脑程度堪比《信条》,量子力学,不广义不狭义的奇怪相对论。
结局真是神似《你的名字》,只不过比《你的名字》多了一个相认,不至于这么蛋疼,再加上男女主情感线以及未来的美满幸福,使剧情更完善丰满美好了。
全片紧凑刺激引共鸣,导演为了器官捐献拯救生命的创作目的很棒很有意义,直接五星,导演写到我心坎子里了插一嘴,有的人看电影的动机实在是肤浅,男主和牧之原只是超越生死的友谊,一个个成天小三不小三的够无聊,不愿意动脑子看不懂高大上就喷,倒不如不看。
(《信条》也是深受这种人毒害)我的理解(仅供参考):牧之原写下未来梦想,导致不会与男主相遇,失控的车也不会创死男女主,女主凭借零碎记忆拍电影引得另有人捐器官给牧之原,男主终于恢复记忆认人,good end。
故事中间发生的事情很是虐心,但是最后结局还是挺美好的,“我可能比想象中的更爱你”这是对麻衣学姐对男主爱最好的解释就像太知道12月24号下午6点男主会因为车祸而死亡,自己在车撞男主的一刹那,自己扑上去推开了男主。
麻衣学姐知道牧之原在男主心里的分量,不愿意看到男主伤心难过的样子,但是又想和男主拥有美好的未来。
在麻衣学姐发生车祸后,男主接受不了现实,知道牧之原可以让自己回到过去,改变现实,也和牧之原沟通了很多,表示自己爱莫能助,便去了过去,推开了当时的男主,但是男主在地上醒来,发现牧之原已经不存在了,发觉到自己带走了她的记忆和未来,而变得心事重重。
这边接到牧之原妈妈的电话,去医院看翔子,得知现在的翔子拥有过去和未来的记忆,两人都哭了,很伤心。
翔子能够改变过去,男主让她尝试,就这样翔子回到了过去,大家都少了很多关于翔子的记忆,只是记得有这个女生,但是当男主和麻衣走到当初翔子和男主认识的那个海滩,看到翔子在海边嬉戏,路过的那几眼,正是幻影了男主记忆深处关于翔子的事,可能是因为太痛了,让他心头一震,大声痛哭向翔子喊去“翔子”,翔子听到后猛的回头,微笑失声痛哭。
这份爱太沉重,即使自己当初没有被选择,为自己伤心,但是咲太还记得自己,还“爱着”自己。
理一理:第一条时间线 咲太死亡 翔子存活 麻衣存活,第二条时间线 麻衣死亡 咲太存活 翔子存活并结婚,第三条时间线翔子死亡 麻衣存活 咲太存活,第四条时间线 翔子 咲太 麻衣存活。
第一条时间线中咲太死亡,长大后的翔子两次从未来回来想拯救咲太(第一次是沙滩上的高中翔子,第二次是大学生翔子)结果车祸时被麻衣推开,从而有了第二条时间线。
第二条时间线麻衣死亡,翔子和咲太结婚,但翔子认为咲太并没有得到幸福,所以她选择放弃自己的挚爱从未来回到麻衣死后那天,帮助咲太回到24号去拯救麻衣,这就有了第三条时间线。
第三条时间线翔子死亡,咲太从双叶那里得来拯救翔子的一种可能性(不是方法是可能性)就是回到过去(翔子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帮助翔子解开心结,但是如果翔子解开了心结,有可能咲太就不会在沙滩上遇见高中翔子,也不会去考那个高中,也不会认识麻衣和双叶和其他朋友,等于放弃了一切只为了能救活翔子的可能性。
咲太还是赌了一把,但是赌赢了,因为回到了过去,现在发生的的一切都会变成记忆碎片以梦的方式传递,这就有了第四条时间线。
第四条麻衣拍了一个关于器官捐赠电影,让更多人知道了关于器官捐赠,就是因为这个电影,翔子接受到相匹配的心脏活了下来,而咲太在妹妹被霸凌那段时间,几乎崩溃的时候梦到了高中生的翔子给他打气给他鼓励给予他动力,然后咲太就考了那个高中,接着认识了麻衣和双叶他们,到后来在沙滩上遇见翔子,片尾曲响起。
2020年看的,我21岁了,不知道为什么的,以前看大老师,路爷都会觉得很有感触,像是学到东西,又像看到了标准情商智商教科书,但是这部内心毫无波澜甚至会觉得人物比较浮夸,情感刻画不深刻完全感受不到那么深的羁绊。
我是看过13集动漫的,除了一开始试图代入以后对于薛定谔的猫这个概念(因为看过《流星来的那一夜》之类的电影),并且对男主玄之又玄的高情商骚话忍俊不禁以外,后面的概念甚至觉得有些扯,强行和青春期搭上关系。
不知道是不是我老了的原因,以前看《你的名字》,《大鱼海棠》都会感触颇深,我也看了其他人的影评,内容除了稍微有点紧,其实叙事感人。
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高中生,情商碾压几乎很多同龄人,像是经历过起码几次恋爱,然而设定确实在学校没有多少朋友,这姑且作周围的人比较幼稚合不来;而之后的因为帮助麻衣便感情至深我也感到很不能理解,在我的想象中一般人和人之间的心里防线,特别是一个高情商的人,不会做出这么单纯的事(这里指麻衣怎么说也是演员,出名人物,也不考虑各种可能性因为男主初次见面就义无反顾地帮她解决了青春期症候群的问题,让我觉得很没有逻辑,很不符合正常情况应该有的做法)。
跑题了。
因为我是连着看的,所以顺带对剧场版也没有什么好感,说多了一些。
自己看剧场版不开弹幕不开评论的时候,一开始20多分钟完全没看明白在讲什么,节奏太快,剧情放的太紧(这都是后来了解到的,刚开始就是单纯的懵),后面的剧情倒是清晰明了了一些,不理解的还是那回事,设定上的年龄让一个高中生,且不提打工费穿搭之类的杠精言论(哇我不是杠精),,牺牲自己这种举动,真的不像是一个这个年纪的人所能做出来的,(正常不是选择:我全都要吗--嘛虽说要不了哈),结果就是代入感全无,更别提感动了。
我也是快要步入社会的人了,现实感强一点,我也喜欢中二可是这里本来就没有太大的那种超能力设定(比如jojo替身啊这类的能力),青春期症候群也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设定现象,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认真很真实,剧情却又让男主和身边的人价值观,理智,情商及所能做到的程度太大得不符合年纪,实在是别扭。。。
还是部好剧吧,可能就是我老了,市侩了不懂很多动漫为什么一定要靠拢青春期或者高中生,老一点成熟一点他不香吗- ̗̀(๑ᵔ⌔ᵔ๑)
看TV版时觉得,这个番名真掉价,本来是一部好番取这样的名字会让人误解的。
看完剧场版才知道,番名预示了一切。
“青春期”,说明了故事中的核心设定;“猪头少年”,在故事里也反复提及,主角就是这么一个表面玩世不恭内心阴暗实则温柔至极情商爆表,愿意牺牲自己拯救他人,总是做傻事的笨蛋;“不会梦到”,咲太、麻衣、翔子三人的相互救赎,反复的穿越时空创造出多条世界线。
而一个又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都是以梦境相连。
要么咲太舍身为翔子得救,留下伤心欲绝的麻衣;要么麻衣挺身拯救咲太,翔子得到麻衣的心脏,咲太却痛苦不堪;要么咲太和麻衣美满相恋,可咲太依旧为翔子的死难过可惜……这一切的一切,都以梦境相连,梦影响着他们的决定,把故事导向了一个完美的大合欢结局。
这时候我才明白,这个番名虽然冗长容易记错、难于搜索,容易让未看番的人心生误解产生厌恶,但再合适不过了。
青春期猪头少年不做怀梦少女的梦 (2019)8.82019 / 日本 / 剧情 爱情 动画 / 增井壮一 / 石川界人 濑户麻沙美
小说翔子篇(就是电影内容)刚完结时,我是在宿舍熬夜到三点钟看完的。
当时高二,学业压力还算大,但说实话小说太好看了当时真的停不下来。
接着又把电影看了两遍,感动不减。
成长 梓川咲太只是个普通人,失去麻衣的痛苦让他选择改变过去,得到了“我只能给麻衣幸福,对于翔子......已经无能为力了”的答案。
犹如一个想成为正义伙伴的孩子,为了儿女情长,斩断了过去,放弃了理想,就好像fate中的樱线的卫宫士郎。
不是所有人都像热血漫画中的男主可以为了正义,为了信仰牺牲一切,这就是人性,或者说是人情味,毕竟真正失去过才愈发懂得珍惜。
人总是在失去中成长,成长也意为着不得不做继续作出减法,名利 道义 朋友 亲人 伴侣中总不可能人人兼得,这或许是成为大人的悲哀吧。
有这个这种成长的影子的角色不在少数,比如最近看过的《天气之子》中的大叔。
最终梓川咲太做出了选择,这是弥足珍贵的 ,人生的很多选择都没有最优解,生活不是主角命悬一线 以命搏命 锤爆反派 感天动地 就可以换来happy ending的,也许真正现实的是你拼尽全力 付出一切换来空白,又或许你发现你根本只是个配角,无词无戏,连牺牲自己的机会和价值都不存在。
没有人受伤的世界也许并不存在,好在这是小说 电影,鸭田志一在结局还是给的让人心头一暖。
梓川咲太被人称作师傅是因为他的骚话,可是他还有更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或许你我都是那个无戏的配角,但如果如他一般没有逃避地选择了 释然了,我想,这也便足够了。
善良 如果说梓川咲太的善良是普通人的善良,恐怕牧之原翔子的善良便是天使的善良了吧。
翔子这个角色的性格让我立马想到了re0中的蕾姆,她们性格相似,连声优都是同一人。
为了别人牺牲自己 这是我看到的电影中的翔子,不同与咲太的改变,她一直保持着初衷,即便时间线修改后她已经成为梓川咲太的妻子—— 梓川翔子,但她还是选择了回溯过去。
不得不说带有一点私心的女孩子(如麻衣)更加真实更加跃然纸上,但当对翔子最有利的世界线被她抛弃时,我的确被狠狠地感动了。
这个只属于她和他的世界线在小说中略有提起,在电影直接被删减。
我不禁想翔子在选择放弃时是否犹豫过,答案是“当然”吧,甚至不如说这个女孩子自始自终都是“装作”游刃有余,让人忘记她实际年龄只有十来岁。
装作游刃有余是为了让他人不让他人担心,对父母是如此,对梓川咲太同样如此。
“视线所及的那个身着白衣的女孩如同一位天使”这是我对荧幕前的她最直观的感受,但一想到那个默默承受着病痛的她,那个成熟的可以拯救别人的她,那个内心虽然有点失落却给咲太一次次微笑的她,终究还是觉得自惭形秽。
或许她的灵魂在观众前得以升华,是因为咲太对麻衣的一心一意。
她自知是他生命中的配角,也不求回报地付出了一切,一次次地付出了一切。
凌晨三点昏昏沉沉地看完小说,电影也删减了很多对话情节,以致我已经记不起很多她的名言了,但在电影中最后一幕,阳光中海滩下,她转身 挥手 打招呼,一帧一帧的在我的脑海中回放,挥之不去。
相比较于麻衣的消失、学妹的“掷骰子”以及双叶的一分为二,翔子的青春期症候群显得更难理解。
下面以“咲太在失去麻衣后,回到平安夜救下麻衣”这个过程为例,理解翔子的症候群。
为了方便理解,先进行一步类比简化。
翔子咲太在保健室的谈话从翔子的话里,我们可知“对未来的拒绝”是诱发症候群的关键。
我们不妨这样想,在平安夜面临艰难选择的咲太陷入了沉睡,接下来的发展全是在他梦中进行的,而到了四天后,悲剧已在梦中发生,咲太要做的就是跳出梦境,回到现实,这时的时间自然是开始沉睡的平安夜那天。
而要想做到干涉现实,就需要找个人使自己“被观测到”,这样才算是真正地融入现实并能产生影响(这里不得不喊一句:古贺朋绘NB!
古贺朋绘MVP!
古贺朋绘永远滴神!
)。
现在我们再类比回去。
翔子说“把今天认知为‘未来’,然后再回到‘现在’”,这里说的“未来”即相当于上面说的梦境;回到现在,即跳出梦境来到现实。
不过与梦境不同的是,发生的悲剧确确实实已经发生,之所以能够“回到现在”改变它,是因为翔子青春期症候群这一力量的存在。
另外,四天后的咲太(以下简称咲太α)和平安夜当天的咲太(咲太β)不能被同时观测到,否则前者就会因冲突而消失。
就像从梦中走出来的你,把你叫醒后他也就不存在了。
电影里,咲太α在救β前穿好兔子装,这就是为了防止和β同时出现而消失。
在推开β后,α受撞击头套脱落、瞬间消失,未来也成功被改变。
在梦中做的事,虽然不是现实中亲自做的,但在醒后也会记得。
那么同样地,虽然被改变的未来不会再发生,但仍作为咲太α的记忆,合并到了咲太β的脑中。
值得一提的是,穿越者本身可以清晰地记得被改变的未来,其他人则视羁绊程度而定。
比如翔子最后一次穿越,决定病好前不与咲太相见。
麻衣不记得翔子,却特别想出演那部电影(这也间接救了翔子的命),而当翔子痊愈后和咲太在沙滩上相遇,咲太就立刻想起了曾经的点滴(并不是全部,比如他俩结婚的事咲太就不记得)。
如果上面的说明能让你理解翔子的青春期症候群,那下面我们就可以梳理剧场版的时间线了。
这里我将想到的两种梳理结果列出来。
我并没有读原小说,只是从电影和他人的补充里了解到故事内容,所以不知道小说中有没有哪里可以彻底推翻这两种可能性中的某个。
结果1
结果2翔子最后一次穿越后,咲太直到遇见痊愈的翔子才记起她;而对麻衣而言,更是不知道翔子的存在。
那么,在没有遇到翔子的前提下,咲太和麻衣的相识相恋有没有受到翔子的影响,这是个问题。
电影中大翔子首次出现于咲太在海滩崩溃时,而且我们知道这个大翔子身体里是咲太的心脏。
这也说明发生了某些事,使咲太去世并把心脏捐给了翔子,但电影并未说明“某些事”具体是什么。
如果问题的答案是不受影响,那结果2的可能性就大多了(我个人也更偏向于这个)。
另外,我不赞同平行时空的假说。
虽然本作剧情涉及到过去、未来和现在的诸多时间点,显得错综复杂、难以理解。
但理清后不难看出,这是连贯、流畅的故事,是三个人互相拯救的、充满爱的故事。
我想应该没人会怀疑咲太对麻衣的爱,但咲太还是愿意放弃自己和麻衣的未来,选择拯救翔子。
而麻衣对咲太呢,真正做到了“比你想象中的更爱你”。
她在明白咲太去意已决后,并没有把咲太缠在自己身边阻止他,而是选择用自己实现咲太的心愿。
在麻衣死后,有人说咲太是“失去后才知道珍贵”,但这完全是上帝视角的发言。
咲太又不是在麻衣和翔子之间选了翔子再后悔,他只是不知道救下翔子的代价竟然是麻衣,如果被撞的是他自己,他是不后悔的。
在麻衣死后的时间线上,翔子虽然活了下来并和咲太结婚,但只要咲太不幸福,翔子就愿意再次拯救他。
所以才会帮着咲太救下麻衣。
翔子已经牺牲自己换取咲太和麻衣的未来,即便已经做到这一步,在知道自己的死亡也会给咲太留下悔恨后,翔子甚至还要把自己从咲太的记忆中抹除——哪怕被你遗忘,我也要你幸福。
虽然结局皆大欢喜,但翔子躺在病房闭上双眼时并不知道能发展成这样,要多么勇敢的爱才能下此决心呢?
用一句话概括的话——和失去你相比,怎么样都无所谓。
作画实在够不上剧场版水准,时空穿梭又缺乏独特的想法,重要的不是第二次穿越吗?
时不时还是能显露出宅男主的低级趣味,偷窥的视角。进行到一般的时候被剧情缠绕的莫名其妙,看困了。这可能就是没有看过动画剧集直接看剧场版的结果吧。从未来回到过去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想到了《想见你》。本片的男主有种自恋狂,好要命,所有的女生都要围着他转,为的是凸显他的主角光环。三星
总要死一个,硬 是让你给改成了大圆满,观众是满意了,但难题并没有解决。
好虐的剧情,看得我非常纠结,把所有的不合理都归结于青春期症候群无疑是最轻松偷懒的做法,而最后男主与牧之原的相认让我有种重看你的名字结局的既视感。
后宫力是一种可以无视爱因斯坦和剧本逻辑的超能力
就这也能八点多分?男主不就是渣男,翔子不就是小三,就麻衣一个正常人,毁三观
物极必反,塞得太满。
好一个满汉全席,绿茶、白莲圣母、八爪鱼渣男都齐了。还扯什么量子力学平行空间,有必要吗?本来是让人感动的流泪的剧情偏偏让我不适到直翻白眼。
除了结局的处理之外,这片的制作、节奏都不像一部应该在影院观看的电影,从中也暴露出了幼稚的二重选择、青春与伤痛的不安权重、人物的模板化工具化、无足轻重的科学理论等问题,简单来说,制作组理应回忆一下tv版前三集的制作。
是我老了吗?唯一的共鸣就是得了不太能治好的病那里……什么一命换一命的鬼畜设定啊喂!真就不死人不叫青春吗???好好谈恋爱不行吗???
额
果真,过了看“草莓100”的年龄了啊。
抛开令人困惑的时间线(当然,也可以强行自圆其说)、时而崩坏的作画以及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式地引用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不谈,这依然是一部掩盖在媚宅后宫番的外表之下,内核相对严肃的作品,它关注的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成长当中难以避免的痛苦与伤害,也认真、努力地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解法。不过,最根本的解法,却被作者拿来当作整部作品的隐藏前提而没有明确交代,那就是成长成熟为一个理智冷静、善良可靠的大人,事实上,男女主角都是这样的人,虽然他们表面上都是未成年的高中生。
@@@(2019-06-15)青春ブタ野郎はゆめみる少女の夢を見ない(青春期猪头少年不做怀梦少女的梦)(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加相对论。穿越,两个自己。寻找让大家都幸福的结局。因为没看TV版,所以还是有很多情绪不了解啊。)
給青春疼痛文學加上量子力學buff也還是無趣得可笑了,無論是穿越還是心臟移植都隨便得一批,甚至連作畫都水得一批。
好纯纯纯纯的恋爱啊啊啊,受不鸟了,我也想要一个兔女郎小姐姐诶
有些事可以逃避。也有些事是不能逃避的。世界就是由这两种事构成的。没有必要去做可以逃避的事。但是,不去面对不能逃避的事的话,就无法前进。
前20分钟是《倚天》二女争夫,接下来是穷人版今敏《女优》+梦穿,再接着是《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的自己“呼神护卫”救自己,最后是20秒致敬新海诚的《你叫啥》......
纯种圣父男主恶心到我了
情节敷于表面,设定过于虚假,前因后果全推给薛定谔的量子力学,鬼扯半天,看不出什么内涵,都是在自我感动的日本风格。上来先一个明普确信的万人迷,学妹喜欢学姐喜欢大明星也喜欢,你得拿出说服力啊。然后冒出来两个女孩,再分裂成两个主角互相拯救,人物上来就关系成型,大部分时间都在哭,真不是一部合格的独立电影。大概是我走错到小学生房间了吧,这就是和00后的代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