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喜欢老郭,喜欢他的相声和博客,也喜欢德云社的兄弟们(除了何云伟)。
从他们的相声里面能听出睿智、机敏和对生活的热情,但为什么会选择这部要剧情没剧情、要笑点没笑点的电影,实在是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啊我推理出一个景象,可能是某天老郭同学和众弟子在酒吧哈屁。
老郭说:本山大叔在隔壁开了刘老根大舞台了,介不是呛行么!
李菁慢悠悠说:不仅大舞台吧?
他们还和张艺谋拍电影了呢老郭说:哦?
(二声)曹云金嚷嚷道:许他拍,不许咱们拍?
拍,咱拍!
于谦说:不就是拍个戏么,简单老郭总结:嗯,对,多找点人,上次我拍“见郭大爷”,他们用了那么多明星,连成龙都只露一小脸,观众很吃这套啊!
于是,三笑主创团队在酒桌上诞生了。
第二天下午两点,起床最早的应该是何云伟,他用他的小短腿跑到雪村那里开始忽悠,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那些平时混惯综艺节目却怎么也登不上大屏幕的众位小明星蜂拥而至,发誓要把三笑打造成超越“见郭大爷”的国产大片。
可惜啊可惜,看完电影后,我的脑海中只有秋香举着的那朵好粉好粉的“蓝莲花”啊!
凭借舞台艺术搞笑功底而大放异彩的笑星,能否成功转型成大银幕上具有同等号召力的影星?
好莱坞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Yes”,金凯瑞、亚当·桑德勒、罗宾·威廉姆斯等好莱坞千万片酬俱乐部的巨星们,早年都是“美国单口相声”——脱口秀的知名笑星,投身大银幕让他们的喜剧天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而华语影坛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基本是“NO”,遥想上世纪80年代,马季、姜昆、侯耀文等叱咤全国的十大笑星,虽然也拍过一些电影,但大部分都是玩票和客串的性质,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演员。
也就是他们的后辈冯巩有些出息,凭借在《埋伏》、《站直喽别趴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影片中扮演一系列草根气息浓郁的小人物,从而摘得了一系列表演奖项,但票房号召力基本为零。
再说近些年风生水起的相声和小品艺人,赵本山够大牌了吧,电影也几乎一年一部地拍了十年,却几乎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和角色,雄心勃勃的《落叶归根》出击2007年贺岁档,也只落得个票房口碑双败的凄惨结局,完全无法跟他在小品界和电视圈如日中天的地位相比。
小沈阳纵然凭借春晚一跃而成全国人民的宠儿,但出演《三枪拍案惊奇》还是让人感觉失色不少。
郭德纲跟赵本山一样热衷影视剧,却比赵本山明显落了一个档次,电视剧倒腾了不少,一个有响动的都没有,出演电影多为客串,捧一把场就走,观众冲着他发笑完全不是因为角色而是他的本色。
照此趋势观之,郭德纲担纲主演《三笑之才子佳人》,杯具的气氛就显得格外浓烈。
为什么中外笑星触电的差异会如此巨大?
其实倒不是说中外笑星在搞笑水准上有多么大的优劣之分,而是中外电影产业有如鸿沟般的巨大差异所致,好莱坞完善的电影工业流程,能够为这些笑星量身打造剧本,配上颇具水准的导演,再加上专业水准一流的服化道摄录美等技术团队,笑星们自然可以在如此坚实的基础之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搞笑天赋。
而中国的电影产业跟好莱坞相比大部分还处于草台班子级别,笑星由于名气更大,反倒超越导演编剧成为电影的主导,毫无电影专业知识却要带领整个团队完成一件电影作品,能出精品那才是老天瞎了狗眼。
由郭德纲担任总导演的《三笑之才子佳人》则堪称是“如何拍出一部烂片”的经典反面教材,充分体现出主创人员对电影艺术的自大与无知。
整部影片连电影所必须的基本的技术水准都不具备,摄影没有任何画面美感,剪接也体现不出任何节奏感,简直比电视剧还更像电视剧,说它是电视剧都能把电视剧给羞愧死。
其他诸如动作设计、服装道具等环节也尽情散发着电视剧的浓郁味道。
虽说现在电影市道好,赚钱很容易,但郭德纲真的以为观众都白痴到对这种货色都会照单全收的地步,那真是太鄙视观众的智商了。
再说角色,看着《三笑之才子佳人》这个名字就来气,虽然原定女主角范冰冰跳票,但顶替者姚笛娇俏可人也还称得上“佳人”二字,但郭德纲那样子哪有半分像“才子”?
而且老郭当真自信心爆棚,出演角色在造型上一点也不做任何修饰,他在台上说相声什么样,在影片里演唐伯虎就什么样。
连模仿古代人蓄发带个头套都懒得去做,一摘帽子青皮油亮的大光头,后面的剧情里还老穿一身白色的大氅,不仅跟唐伯虎沾不上边,倒是跟和尚有九成像。
而且郭德纲也根本没觉得自己在演什么唐伯虎,就是在电影里展现相声舞台上的自己,从头到尾都是观众对他最熟悉的憨、傻、呆、俗的舞台印象,什么潇洒、风流、文采这些本该属于唐伯虎的角色特点,人家压根没当回事。
也许你要说了,人家郭大爷就是用这种恶搞的方法演绎演唐伯虎,不像就对了,像了还不好玩了呢。
请参照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即便周星驰演绎的唐伯虎也极尽夸张恶搞之能事,但该展现风流倜傥、文采过人的一面时,周星驰也会让人感觉帅得冒泡。
而郭德纲整部影片都是那一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死相,还设计秋香、郡主等几个美女对他倒追不已,凭什么啊?
不是这几个女的有神经病,就是影片的编导有神经病!
郭德纲对唐伯虎这一形象的设计和塑造,还体现出同属恶搞喜剧,内地模式远逊于港片模式的无聊呆板之处。
港片恶搞喜剧的男主角,性格特点中总是脱不开一个“坏”字,透着社会底层一种油滑的可爱,而内地影片中其他角色可以尽情恶搞,主角的性格基调总是一本正经,甚至有呆傻的倾向,主角如此无味,剧情还怎么精彩得起来?
郭德纲演绎的唐伯虎就是这样要多无聊有多无聊,看完你都会忘了他在影片中都干了什么,即便有些许可笑之处,那么笑点来源也不是角色而是郭德纲的本色。
角色精彩之处遍寻不见,雷人的地方倒是一大堆。
郭德纲坐在房梁上跟姚笛玩烟花,无比装嫩地手拿烟花晃来晃去,嘴里还一边说着:“哦,放烟花喽!
”还把烟花往天空一扔,对姚笛说:“看,流星!
”借用一句广告语形容笔者当时的心情,“这一刻,我吐了起来!
” 还有一个雷人的场景是姚笛嘴对嘴给郭德纲喂解药,看到此处心想不会真吻吧,没想到姚笛真的一嘴吻下去夺走了郭大爷的“银幕初吻”,接下来的镜头却是俯拍姚笛后脑勺的借位吻戏。
不禁让人纳闷,既然借位,干脆第一个镜头就别真吻呗,又吻又借位,真搞不清是想回避吻戏的尴尬还是想拿此当噱头,导演思路的混乱可见一斑!
有人说于谦演的华夫人不错,笔者也不认同,于谦最多是在塑造角色的分寸上比片里德云社其他那些人强,但心态依然是玩票性质,也没太当回事。
证据就是港片中的同类男演员反串老太太的情况,演员至少在腔调和姿态上拿捏一下,向女性特色靠拢一些,而于谦根本没在说话声调上有任何设计,也是说相声的声调什么样,影片里的声调就什么样。
即便说他比郭德纲演得好些,那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别。
说起黄健翔、高圆圆、刘蓓等在片中亮相的客串明星,也只是出来打了一圈酱油就走,观众看到的只是明星,而不是角色。
如果要列个最失败的明星客串影片名单的话,本片当居前三。
至于剧情,整体框架和一些细节桥段完全是偷懒地照搬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但是周星驰的电影尚且有尊重传统故事的“三笑”情节,而郭德纲的电影空有“三笑”之名,该学人家尊重传统的地方却不学了,其他情节倒是抄了个够。
稍有不同的是给唐伯虎设计了个失忆的情节,不是他追秋香,而是秋香倒追他而已,基本上可以看做抄袭之作,周星驰可以找郭德纲要版权费了。
影片中春夏秋冬四香俱全,华夫人还是华府的主心骨,石榴姐依然是既脱线又强悍,宁王还然是大反派,最后照例是文采比拼,这下可让影片主创的智商彻底露了馅,拼来斗去结果让人发现比的不是文采,而是谁比谁更白痴,胡拍乱演的程度登峰造极。
观众看到这里,应该会恍然大悟谁才是真正的白痴吧。
(文/列文)
此片今天在双井UME看的,实在是很努力的看完了,可是始终没有看懂,包括剧情和笑点。
虽说唯一看点是郭德纲和男扮女装的华夫人。
可是看到一半时却是无聊到了极致。
完全颠覆郭先生的洗具风范。
甚是不习惯啊。。
我佩服我自己坚持看完,也很纳闷怎么会选了这个来看。
整个故事看下来没有具体的一条线剧情,零零散散的穿插了各位明星跑龙套,外加片段的搞笑。
一听到姚笛的说话和笑声,总是忍不住回想起新红楼里的铜钱头。
最叹息的是,开头演唱会,陪衬的3个里面竟然有严宽
你以为长得美就能上镜吗?
错,还得有特色。
你以为长得有特色就能上镜吗?
错,还得有演技。
你以为有演技就能上镜吗?
错,还得能屈能伸。
你以为能屈能伸就能上镜吗?
错,还得长得美。
演员这个职业,太深不可测,太犀利,果真是个力气活。
因为故事没什么好说,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那就掰扯掰扯演员吧。
适逢上午的写作课要上去演片断,真诚如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去逢场作戏,不过,倒是发现有很多演技派在身边卧虎藏龙。
我总结得出,如今夸张演技派如马景涛已经不流行,改走行云流水的生活常态风格,不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演生活,怎么也得端着才能显出点技巧。
比如郭德刚,天生为舞台而生自然博得个满堂彩,长相拿不出手,不过他属于有特色有演技还能屈能伸的,少了美貌不碍事。
这次他演风流才子唐伯虎,说实话,我都是跳脱着看的,因为以前看过周星驰黄晓明版本的,所以,郭德刚那肥头大耳的唐伯虎属于很反串类型的。
再说女主角,叫什么我忘了,和郭德刚搭戏,对比之下,怎么也是个美人了,虽然整片我都觉得她就是个古装大俗妞,头上的累赘晃得我晕,表情丰富到过火。
对着郭伯虎都能展现一颦一笑、巧笑倩兮。
在一一惜别之前还能深情以吻喂药,挂两行泪珠,不容易啊,我还以为她是因为要吻郭德刚而哭呢。
就是这么一个俗妞美人,现场看,都有点不大真实,小细胳膊小细腿,两颊下颚和头发之前的空间好大,精致的五官分布在这个没啥面积的脸盘上,像好多个谁谁谁,她美还有演技又能屈能伸,没特色就吃点小亏。
再说话捞总管,还有德云社那俩少爷。
也是属于除了长得美,别的都不缺。
华府的春夏秋冬在郭德刚们的映衬下,倒是美了,可是,缺的条件太多了,只能做丫鬟。
名演员方面,郭柯宇啊郭柯宇,小的时候看《红樱桃》我是多么迷你,谁知道你走什么歪门邪道还搞摇滚,搞僵了吧你,09年又开始活跃,不过实在让我失望,怎么演上了石榴呢,可惜啊。
安泽豪,《红色警戒》里我被深深吸引了,邪邪的眼神多性感,不过看的戏不多,演宁王,那一簇小胡子,真销魂。
刘蓓,这两年演得也少了,角色也没有女警那么干练了,多是一些母亲的角色,这个和她本身的角色转换也有关,演了个华夫人的谁谁谁的谁,出场一小会。
刘恒,妈呀,女人真是不经老,一老就疲态顿显,看着心酸,居然还2小姐,说你是2姑母都可以。
高圆圆,这个属于友情出演吧,估计在隔壁剧组拍戏,休息一天过来客串玩玩得。
九孔,现在不做综艺咖了,改玩电影啦,上次《疯狂的赛车》身价一下子上去了,其实,我不同意电影咖大于电视咖大于主持人大于谐星大于综艺咖的看法,演电影,也有演砸得,搞综艺,也有深入人心的。
此外还有姜涛,雪村,黄健翔,严宽(我没看到),那威等熟脸。
天哪,这是一部什么电影啊,谐版《建国大业》?
亮点,就是于谦的华夫人,好慈祥好逼真,不用尖声利桑,不用矫揉造作,他就是一个华夫人,不错不错。
演员们,你们真的是好犀利啊!
郭德纲拍电影……如此不靠谱的两样东西居然也有有交集的一天本人绝非“主流意识形态下的相声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无数个无眠的夜晚都是郭先生“损人不利己”,博大众一笑的相声让我不觉得无聊可是郭德纲拍电影?
还是拿着被无数文人骚客翻来覆去YY了近半个世纪的“唐伯虎点秋香”做材料?
郭先生就免不了被一群抑或道貌岸然抑或慷慨激昂的电影爱好者泼冷水的下场了……在娱乐明星“跨界”成为潮流的今天一从未淡出过大众视线,总是以“非著名相声演员”自居郭德纲跨界并不稀奇开博,录歌,演戏,情景剧,主持人,服装店,“郭家菜”管他著名非著名,主流非主流郭先生的“吸金”能力也都非同一般,如若无人之境了本人也有幸拜读过郭先生的博客嬉笑怒骂间自是掩不住其不时迸发的思想火花字里行间,遣词造句也都深得中国传统文学的精髓毕竟雅也好,俗也罢,相声都是受到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浸淫过的传统艺术为之奋斗至今的郭先生,即使没有那一张越来越不值钱的“文凭”作证其个人的思想境界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郭德纲做主持,也是将其相声演员“插科打诨”的水平发挥到了某个极致亲切通俗的“京痞”气质也能获得观众的大程度共鸣即使个别节目逃不了“低级趣味,通俗无聊”的指责很大程度上也是源自节目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制作的专业人士失误郭德纲作为主持人,即使不很出彩,至少也是个及格——如果他能别再穿得像个被面一样或许效果会更好……而屡屡在电影里“惊鸿一瞥”——无论是《建国大业》里的摄影师,还是《火星没事》里的某某某郭先生的那憨厚的外形和与生俱来的喜感也都能博得观众一笑以致在鬼才导演刘镇伟的《越光宝盒》里,郭德纲获得了和郑中基,孙俪等刘导一干爱将比肩的重要角色那个香肩微露,长发飘逸的曹操相信比人们看腻了的“傻大姐”和“猥琐男”的形象更有让人喷饭的效果以上皆为郭德纲“跨界”成功的正面例证然而……有些人天生有表现力,所以他可以成为演员有些人天生有亲和力和控制力,所以他可以成为主持人但是“电影”这个领域,虽然从不缺乏天才,但即使你是天才,也很可能被埋没况一相声艺人乎?
(注意,本人丝毫没有贬低相声艺人的意思,就事论事哉)郭德纲对电影一厢情愿的“热情”,其对相声掌控能力的缺失打造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三笑之才子佳人》且不论那场轰轰烈烈的“女主角大换血”范冰冰和姚笛都算得上美女中的翘楚,前者开始走国际缪斯的路线,后者也跌跌撞撞地诠释了全新的“凤辣子”不过相较之下,挑戏日渐严苛的“国际范”或许并不希望用一个“儍秋香”颠覆自己苦心营造的“演技派”气质一次档期不合,或许对其来说是一种幸运姚笛虽是一张新面孔,但好在清新可人,傻得纯真,呆的可爱在薄弱的剧情面前,她这个没有被影片完全烘托出性格的“秋香”至少还是有一定的立体感花痴、专情、情窦初开的羞涩都被其演绎得差强人意况且……与之演对手戏的唐伯虎是……郭德纲!
人届中年的郭德纲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传说中“色艺双绝”的唐伯虎存在的巨大差异当然,什么貌若潘安之类的描述未免太过理想化打造一个个性版的唐伯虎本也无可厚非但毕竟有周星驰版本的珠玉在前,经典的榜样力量是难以抗衡的而且周星驰奇迹讨巧地把唐伯虎设定成了文武双全,风流名声在外实则情场失意的绝世好男人这必然能攻击到各个阶层的缺少安全感,又感性得一塌糊涂,母性泛滥的女性观众周星驰又利用限时作画,对联PK的片段,夸张而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这个名列“四大才子”之首的男人的才华反观郭先生版的唐伯虎,光头,皱纹,一身横肉,五短身材这个外形在剧场应该能博得台缘,在宽银幕前却不免让人觉得不能值回票价怎么看都不禁要为姚大美女大呼可惜而在唐大才子的才华渲染上,恐怕只有片子结尾那首影射了“我爱秋香”的七言绝句勉强入耳开头的唐寅版古代朋克演唱会显然套用了《河东狮吼》的模式然郭德纲的唱腔依旧是那个太平歌词的发音方式,抹不去的曲艺调调所谓的“印象派”画法终究也太过印象,荷塘游鱼的画面喜感有余,惊艳程度则远不如周星驰那副《春树秋霜图》至于毫无章法的“乱对”,极尽恶搞之能事的“比划猜猜”更是让人看得毫无头绪只叹可惜了高圆圆大美人那张清秀无比的脸……还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吃便当”OMG,郭先生,您只能拿唐李白这一首诗开涮了吗?
电影看到一半时,我不禁怀疑,是不是无力展现唐伯虎的满腹诗书唐大才子才无奈得在影片中让被怜巴巴得撞坏脑袋,失忆了事再来看看剧情,《三笑》的故事框架俨然是匆忙堆砌后的产物九千岁,房产,夜明珠,石榴和管家的小情思……种种毫无关联的故事情节被七拼八凑到了一起,冷不丁地迸发出一个个僵硬的笑料通观一部电影,连最基本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都没有处理好即使再努力地向里边填充可以制造气氛的内容骨架的缺失,也注定了电影的残缺,只可惜了里边郭德纲动用其各方人脉请来的客串明星……提及演员,不得不说被赶鸭子上架的一干德云社的人气王郭德纲一把年纪还要装纯装天真,和女儿辈分的女演员谈情说爱哪怕有看月亮,放烟火等所有偶像剧的“必杀”桥段,视觉上的冲击依旧让人着实不觉得美好李菁何云伟一个是北京科技大的高材生,一个在北京电视台主持节目时的冷幽默让人无比受用无奈电影给华文华武的戏份实在太少,有限的戏份里还是以装疯卖傻居多就算把打快板这样压箱底的招牌手艺拿出来,华府两兄弟依旧是可悲的“打酱油的”典型的扭头就忘型人物,与周星驰版唐伯虎里”前赴后继“的两兄弟不可同日而语我也不的不大喊两声“屈才”为此二子鸣不平索性李、何二人一人是郭的师弟,一个是郭的徒弟,出演电影纯属同门情谊,不牵扯利益关系人家都不较真儿,我等看客又何必斤斤计较不过电影里还有那么些亮点的人物做点缀的……首推于谦反串的华夫人,这个让人无比期待的角色在电影一半才姗姗来迟一干观众也纷纷感慨于谦的长相的确富态,很有大家族夫人(还是很会享受那种)的气质于先生也却是心宽,相声里总是无辜得被挤兑不说(我知道那是艺术需要,三分逗七分捧)还要为艺术献身反串女角,不过由此可见,郭、于这对黄金搭档感情可见一般(祝他们幸福吧……)还有曹云金出演的华劳总管,金子年轻,在德云社这个成员长相都比较“抽象”的地方姑且算是美男一枚况且性格上曹云金最像其郭师傅,耍宝搞怪的功夫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相比其他人严重的做戏感,曹云金更懂得在镜头前的“忘我”之境,勉强略有“演技”可言奈何瑜不掩瑕,用电影的标准衡量,《三笑》仍然有太多败笔……郭德纲把电影拍成了群星闪耀的群口相声可是,它连相声的包袱都没设计好就让人匆匆上台了罢了,罢了,博人一笑也是好的只是,奉劝郭先生一句,您说相声要回归剧场,电视不是相声合适的载体,电影更不是您还是呆在剧场里头更合适……
昨天晚上我在想我是看小日向あおい演的A片?
还是看三笑之才子佳人呢?
(都是刚下好的!!
)最后我选择了这部句作,三笑之才子佳人。。
可是这明显是个他妈错误的选择。
一部A片我不需要去弄懂情节,我拖拖拽拽的快进,很容易就带我入戏。
这个无敌片子,我费死劲都不明白它到底在演什么,从开始到结束整个就是无内容的过场戏。
我这么三俗的人都无法忍受了,真的。
作为一部喜剧片,郭先生也说了减压片,所以我不评论这差劲的拍摄手法(真的不如国外情景喜剧像回事呢还)我也不说这拖沓的剧情,一点节奏也没有,还有演员恶心的演技(包括郭先生你本人,我开始讨厌你的语调了)太做作!!!!!
A片演员一句呀灭呆都比你们叫的敬业。
最后我想说,我不是个较真的人。
我不想高谈什么是电影,既然娱乐那也需要一份精神。
一个个都抱着上班的态度去拍电影,太他妈装孙子了。
先有二人转的赵大爷,后有讲相声的郭胖子,如今的中国电影行业,连山西煤老板都能玩的东西,就跟娼妓一样,给钱就能操。
操就操吧,您能操得投入一点吗?
嫖娼也要来点内容吧,结果你发现那些“玩家”都是阳痿,一种文化方面的“阳痿”,整个操下来,没有任何观感和内涵上的东西,唯一的亮点,就是那些精心打扮出来的突兀的俗艳的外饰。
就是这样一个事业,持续的被不爱她的人糟践着,摧残着,却还要强装笑容,低俗的笑容。
笑,赵大爷的笑,郭胖子的笑,体现的只是这个文化匮乏的年代里文艺暴发户们的空虚,你能在他们的电影里找寻到什么?
快乐?
得了吧,如果你的快乐真的来得如此廉价且毫无意义;尊严?
你从来都只是帮他们数钱的愚蠢观众罢了,而且是那众多中的一个。
于是我还真的要赞叹一下郭胖子的坦诚,在芒果卫视零点风云的节目里,他坦然的说“我真不把拍电影当回事”,并对影评人所有的提问都打着无趣的太极。
我想这是所有中国电影嫖客们的共同态度,只是有的人在赚得盆满钵满之前还要装模作样的装艺术,而有得人则只是堂而皇之的扯下自己CK的内裤。
和谐年代,娱乐至死,一个连文化事业都得不到尊重的国度,所剩的也许只是无数次被动的沉默和机械的欢笑,文化繁荣,永远也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
我只是偷偷会想,那个早已沦为娼妓的姑娘,还有机会从良吗?
-马甲们!
说到你们的痛处了吧!
再来骂啊,正好让人看看这烂片儿在豆瓣到底有多少托儿。
傻逼呵呵的电影结束后,郭大缸出席见面会。
老郭长得珠圆玉润,很是个美人坯子;皮肤油光铮亮,不知道用了什么面膜导致。
一般人见了,第一反应还是想摸摸他脑袋,我得说,那个发型还真是很好看。
现场还是很有笑料的,互动不错幽默不错,想来这样的效果成本也不会高,为何电影就能恶心到如此地步?
说老郭的电影恶心,那是不负责任的,没有什么电视台不让播的东西,总体比较和谐的片儿。
德云社一干人等长相来看也都是比较规范并富有喜感的,色彩明亮服装也不丑,各种好啊。
这一年来屡屡走进电影院,国产电影我是支持的很,那真是啥烂片都见了,花木兰里面赵妈妈满嘴的唾沫丝儿到杜拉拉的各种logo眼角纹,这种进步是有目共睹的,目的可能是为了给火热的院线降降温吧。
片方希望让大家别一天到晚吃饱了没事干总去追求电影的廉价娱乐,多点拉动内需的高消费,买买房子干嘛的。
你说这么些大智大勇的好电影,一张票得卖多少钱?
2块?
那是成本!
最少的500,别嫌贵,还不打折,能耐你别看呗。
最后中肯的评价一下这个电影吧,俩字,无聊。
前一天晚上要是睡眠不好,就别去看了,省的坐着睡着容易伤风感冒,而且对颈椎也不好。
三笑之才子佳人,一部郭德纲的电影。
下了好久终于看了,知道必会烂。
这种烂片还可以了。
但有大明星的烂片(例如灵灵狗,未来警察,演员片酬高,票房也高)烂就不值得原谅。
于谦你好棒。
哈哈,至少看到老郭那张脸 笑了
扯淡。。。
奇葩片中的一朵奇葩···懂的入···hohohoho····// 你是愿意看啊 愿意看啊 还是愿意看啊····
郭德纲疯了吗拍这个 懒得可以 而且还真吻了!!!! 无语了
郭德纲“臭名远扬”的“大作”。用电影的标准来看,质量上肯定是差得远:剧情节奏稀碎东拉西扯、剪辑生硬混乱、表演尴尬、后期制作粗糙……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叙事上太缺乏细节,很敷衍,而且缺乏连贯性。当然,预期足够低,把本片纯粹当成娱乐来看——导演拍个一乐,演员演个一乐,观众看个一乐,也是个“三笑”的结果。零零散散的创意和包袱还是有的,大家一块儿瞎胡闹一场,图一乐,当作消遣,也还是未尝不可的。
唐胖虎,电影艺术可不是说学逗唱啊。
配乐尚可
挺有意思的。O(∩_∩)O~
这是部纯粹的烂片,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拍一部这样的烂片
钢丝嘛 一定会喜欢哒~~
恶搞的情节,时下流行的台词,德云社的班底,老郭领衔,完全图一乐呵!
虽然但是,已经算是郭老师最成型的一部电影了……后面都拍的跟行政单位诗朗诵似的
纲哥这大脑袋……
感觉还是挺有新意的,已唐伯虎点秋香作为故事然后不断创新,还是挺有意思的,桃花坞里桃花庵
我和表哥笑点有差。。。
比6年前在潘家园大棚里的三笑可差多了~~~比4、5年前天桥乐小剧场也差~~谁让是电影呢~~~这里头一定有不可告人的乐趣~~
微乱
烂的很纯粹。
只是想挺老郭,那歌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