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的思念 是一天又一天孤单的我 还是没有改变美丽的梦 何时才能出现亲爱的你 好想再见你一面秋天的风 一阵阵地吹过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你的心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什么留下这个结局让我承受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就走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对你的思念 是一天又一天孤单的我 还是没有改变美丽的梦 何时才能出现亲爱的你 好想再见你一面秋天的风 一阵阵地吹过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你的心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什么留下这个结局让我承受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就走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就走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
影片一开始就是你的自述:“那天早上你走了以后,我一直为你悬着心,一直觉得你仍然在我身边,你知道吗?
”。
然后屋内的几个静止画面,你们出现,你躺在床上,他在一旁刮胡子。
第一次,你和他便清楚知道这不过是场交易。
你问他:“第一次吧?
接过吻么?
”他低头,答:“没。
”你说:“要不要我教你?
” 然后,两个男人的一场激情,你暧昧,戏噱,他忧郁,迟疑。
你告诉自己这不过是玩玩,一千元钱而已。
而他不过是个急需用钱的大学生。
第二次,你在街上偶然遇到他。
寒冬,飘雪,街上行人稀疏。
他对你说:“四个月。
到昨天刚好四个月。
”你最开始没理解,看到他开心的笑,若有所思。
你问:“你这样子不冷啊?
”然后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套在他脖子上。
你骄傲,满不在乎,知道自己终究要结婚,结束这场所谓的游戏,可是仍然无法控制对他的感情。
你给他大笔的钱,送他名牌衣服,带他去家里吃年夜饭,你以为这样可以消除自己的罪恶感。
你对他说:“蓝宇,你有病吧?
”他认真,满心欢喜,却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样喜欢你。
他说穿你送的衣服去学校,同学会说他是小日本,嘴上却又不住地微笑,他打着好几份工却坚决不用你给的钱。
他笑着对你说:“对,我有病,大学这么多女同学不喜欢,却偏偏喜欢上你。
”如此,早已经与性别无关。
爱情本就与性别无关。
你问:“你呢,你拿我当什么人呢?
”他犹豫,声音有些颤抖:“我啊,没拿你当什么人啊”。
久经沙场如你,怎会不知他已经爱上你,这已不再是喜欢那般简单,你怕将来结束时,他成为你的一个麻烦。
于是,你说:“我和你在一起,全凭自愿,合得来呢就在一起,感情不好也就算了。
两个人要是太熟了,倒不好意思再玩下去了,也就是到了该散的时候了。
”他的笑容一点点退去,嘴角一丝丝僵硬,眼中一些些失落,他小心的问:“我们还没太熟吧?
”然后,你故意看不见他的受伤和担心,笑着问:“现在用什么牌子的洗发水啊?
”从来,从来,你都是掌控大局的那一个。
终于有一天,他撞见别人在你房间,于是生气跑掉,你对他吼:“你不给我玩你给谁玩啊?
你睁开眼睛看看,你以为还能找到个像我这么出手阔绰的客人呐?
”第三次,你听人说看见他蹲在某个工地前面吃饭,于是,拉扯出的你执意忽略掉的思念让你突然安静,外面的嘈杂似乎都与你无关,浑然不觉手中的那包烟已经被你揉成一团。
家里,拉着窗帘,昏暗的灯光下,你抽着烟慢慢拉开衣柜,看着他没带走的衣服。
夜晚,无法睡着,只得用他用过的洗发水一遍遍洗头。
你开车出门找他,人们骑着自行车飞快地穿过,你努力搜寻他,然后看见一个人跳下自行车,飞快地跑上楼,你茫然,困惑,无助,似乎就这样过了很久。
他走过来,用手轻轻碰了碰已经趴在方向盘上睡着的你。
你把他重重拉入怀中,如此这般,用力嗅着他的气息,静,静,静…他用力大哭,你的低语无法听清,满脸的不舍与怜惜,我知,放不下,忘不掉,结束不了的其实是你。
你给他钱,送他车,送他房子,以为这样便是爱。
他一点一点装修房子,告诉自己只要你对他好就行,其他什么他都不愿去想。
你父亲去世,感叹:“人一死,就什么都完了。
”他满脸稚气,说:“没完,留下来的记忆还没完呢。
”然后有一天,你告诉他你看上个女人,要跟她结婚,你不要房子,他愿意可以把房子卖了。
你一直认为人长大了就要结婚生子,他轻笑,起身,恍惚中仿佛看见你们在这个房子里的第一次拥抱。
你们最后一次坐在这个房子里聊天,说起家人,说起某天挂在窗外的彩虹,他说:“你知道,以后我是不会再坐在这等你的了。
”他说:“我是真心喜欢你的。
“他说:“老这么想,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少喜欢你点,免得将来难过。
你知道吗,我向自己保证过,以后再不为别人伤心了。
”……终于,他提着行李准备离开,你对他吼:“我花过的钱还不少呢,你怎么报答我吧!
”他一愣,然后慢慢走过来,拖下裤子。
你知你伤害了他,也伤害了你自己。
从此,你以为你们将过各自的日子,你结婚生子,他工作恋爱。
会想到彼此,但不会再像从前。
第四次,你在机场遇见他,不知不觉,他已经二十八岁。
时光仿佛并未走远,你问:“你老穿这么少,冷不冷啊?
”你已经离婚,公司也出了些状况,你已经不象以前那般自信和骄傲,与他相比,你反倒有些不安。
他说有些事情,忘记了好像要好一点。
其实他在你面前仍是一脸稚气,你问:“还是用那种洗发水呢?
”他笑,摸摸头。
在他租的小屋,夜阑人静,凝望,凝望,你有些委屈的说:“真想抱抱你。
”于是他轻轻靠过来,拥抱,拥抱,然后他笑着说:“你胖了。
”你给他办好去美国的护照和担保,希望他在你出事前离开,你知道这或许就是你最后所能做的。
他没有说话,只是站在一旁。
在狱中,朋友告诉你,他没走,为了疏通关系,他卖了以前的那个房子,还有你送的车,取出了曾经你给他的那些钱。
他问:“我是不是有病?
怎么可能那么喜欢你?
”你说在狱中的几个月,终于知道你与他是注定要走在一起的。
然后有一天,他出门上班,再也没有回来。
你看着他冰冷的身体,周围一片寂静,了无声息,你蹲在地上痛哭,知这一次你们是真的分离。
如此戏码,于你,于他,是幸还是不幸?
到最后,担心的反而是你,死亡这样轻易,与离开的人已经没有任何关系,而留下来的那一个,我不知道将要怎样过完余生。
又或者遇到另一个人,以前的往事也就真的只是故事了。
名字很美,身体很美,画面很美,就是这样了。
很早以前就听过这部片子,只是一直没有刻意地找来看。
这几天不亦乐乎地在5Q上发片子,无意间就瞄到了这部片子,下下来第一时间就开始看。
电脑放在床尾,我在床头,调整了一个很随意的姿势,靠着背后松松软软的枕头。
开头他们在打桌球,谈话空洞而悠闲;我有些走神,伸手掏了一个橙子,用刀划开几道,剥开来吃。
我抬头的时候捍东(胡军)已经洗过了澡,蓝宇(刘烨)则一脸惶恐地看着电视里的洛杉矶。
接下来的镜头的确有点震撼,我差点咽不下那几瓣橙子。
倒不是觉得这场景恶心,只是临时有点超出我承受范围。
就好像在饭店吃饭,我饿着肚子,就被逼着吃下油腻的蹄膀。
不过当捍东问蓝宇,要不要我教你接吻的时候,我开始嗅到爱情的味道。
跟所有爱情的开头一样,他们甜蜜过;跟所有爱情的过程一样,他们也平淡下来了。
社会心理学中有条“最小兴趣原则”,对关系并不在乎的一方,在关系中占主动权。
这也就是为什么捍东能对蓝宇说出“两个人要是太熟了,倒不好意思再玩下去了,也就是要散了”这种话的原因。
那个肌肉男的出现,显然也让捍东觉出,蓝宇对他,即使开始时确是有利所图,那么此刻,蓝宇手心的感情线也已经开始错乱了。
捍东故作强悍拼命挣扎,硬生生抛出一句“你别以为不拿我的钱我就不是在玩儿你”,可最后他苦心经营的面具还是在路灯下因一个拥抱而土崩瓦解。
仿佛是风雨之后的彩虹,之后他们的日子很是惬意。
捍东给了蓝宇一个房子,蓝宇以为捍东给了自己一个家;当捍东告诉蓝宇自己要成家了的时候,蓝宇才明白过来,房子只有和相爱的人一起住,才叫家。
要离开的时候,背对着捍东,蓝宇流着泪说,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都想少喜欢你一点,省得到时候难过。
电影并没有交待在没有捍东的日子里蓝宇怎么过,也没有交待捍东结婚又离婚的日子里有多少幸福和不幸。
再度相逢时的蓝宇,像一只受伤的小兽,冷漠而警惕。
可是他所有的伤口,都因捍东的一句话而愈合:那时候,我怎么会放你走的?
捍东知道自己即将入狱,为蓝宇安排好了去美国的事宜;蓝宇会不会走,并不是个悬念;捍东出狱,一干人在蓝宇家里庆祝,细节刻画了很多,切菜,划拳,闲聊,喝酒。
好像生活就可以永远这样继续下去,就好像童话故事马上就要结尾,王宫里要为王子公主举行盛大的舞会。
合理又真实,却让我心悸。
我知道,马上就有什么要发生。
蓝宇死了。
死的那天早晨,在他们缠绵之后,蓝宇问捍东,我是不是有病,我怎么能这么喜欢你。
捍东说,在狱中他弄明白一件事情,他们是天生注定得走在一起的,他很高兴。
还好他说了,所以蓝宇死的时候,一定是微笑着的吧。
毛主席死的时候捍东哭了好几夜,他爸爸死的时候他都没有哭。
而这一次,在太平间里,捍东放声大哭。
他失去的不是信仰,不是亲情,而是一生一次的爱人。
曾让他的心变得柔软无比,曾让他在这星球上有个归属的,爱人。
虽然蓝宇比断背山拍得要早,但我其实是前几年才看到的这部片子,这部影片算是国内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先驱了,现实中的两位主角也是经历了岁月的冲刷现在才得以一起出现在同一个节目,他叫他师哥,他叫他师弟。
其实我刚开始看蓝宇是排斥的,除去画风的缘故,整部电影的色彩一直属于压抑状态,我当时刚看完影片,觉得情感的处理过于粗糙,但是后来一想,本来就是两个男人的爱情,要什么细腻,就是爱上了。
蓝宇的不急不躁,对于陈捍东是否给他回应好像他都没在意,他只要爱他,纯粹的爱他就好了。
影片的选角我觉得是很到位的,那时候的胡军貌似就是比刘烨大十多岁,胡军的他身上那种北方人的流气和痞气,还有高干子弟的傲气演的很真实 ,刘烨那时候年纪虽然不大 但是感情把握得真的很好,自然而真实,让人觉得他就是蓝宇。
这部电影看完,一直想去看原著但一直没看成,一是我是拖延症晚期,二是我怕看完原著会觉得他们演的不到位破坏了我对他们的感觉。
《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每次听到还是会想起他和他。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你知道么,你的一切一切,我都喜欢。
我是被这句话感动了。
我不喜欢刘烨,以前就不喜欢。
可是我喜欢蓝宇。
爱别人的感觉始终是奇妙的。
谁让我再体会一次。
--这电影很真,所以不像电影。
还是像小说。
等以后的某一天,我要把书买来看。
电影,不想说是所谓“评论”。
不想用形容词。
因为电影已经给出了最好的形容词了。
配乐很好听,虽然有些人觉得苍白吧,还有些无力。
但我还是欣赏的。
没有什么长镜头真好,我不喜欢长镜头。
--第一次见面时,蓝宇的样子。
后来再次见面,看到他房间里另外的男人出现。
那个紧紧地拥抱。
浴室里洗澡。
雪地里唱歌时候蓝宇开心的样子。
他看到蓝宇最后的样子。
每次,他都会在那个地方,停下车来。
一不小心,就这样陷进去了。
可是,还能怎么样呢?
有时候越是想不要陷进去,可现实偏不如此。
===================爱既然可以来的单纯,那么就沦陷吧.
大学二年级那年,互联网开始进入校园,整个学校只有2条128k的网线,每条网线有10部电脑接入。
那年看了网络小说《北京故事》,本是抱着看H文的心态去看的,看完之后却在学校的公共网吧哭得不能自己,因在公共场合,又不敢哭出声音,只好小声啜泣,哭得很惨,还得拼命捂着嘴把难过生生咽下肚。
那年我20岁,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性取向,蓝宇与悍东的爱情震撼了我!
小说描述的两人之间的几段经历让人对那份真挚的爱情笃定不已。
两人相识于一场性交易,但之后单纯的蓝宇对于气宇轩昂、玩世不恭的悍东产生了感情,第一次之后便飞蛾扑火般地地向悍东付出了全部感情。
哪怕是悍东数月之后街头偶遇给蓝宇围条围巾,给蓝宇置办些时髦的衣服,给蓝宇嫖资,带蓝宇去家里过春节,送高烧不退的蓝宇去医院,这些,在这个情窦初开的东北土包子心里那都是关心,他在之前从没爱过,悍东的关心让他第一次体会到爱情的滋味,他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个花花公子。
后来发现悍东另寻新欢,最后跟女人步入婚姻,蓝宇除了滴着眼泪离开,没有说过一句咒骂的污言秽语。
他的阅历不够,他太单纯!
除了100%的付出,他别无所求。
几年后离婚的悍东偶遇蓝宇,二人心里的澎湃不亚于重获至宝,相约相聚,二人多是寒暄,尴尬的场面好似两个普通同学相聚,二人没法聊得很动情。
之后悍东喝多了,躺在沙发睡下,蓝宇洗完澡轻拍悍东请他离开,悍东起身,看着那个闪着无邪眼神望着自己的蓝宇,闻到蓝宇头上熟悉的洗发水味道,之前一直抑制的感情终究决堤,嘴边滑出一句话“我想抱抱你”,同样溃败防守的蓝宇不由自主地抱了悍东,说他胖了,这时的悍东再也抑制不住紧紧地抱着蓝宇道歉说道“我当初怎么会让你走的……”,悍东自己终于意识到,之前的关心都是出于真心,他一直以来是真的爱这个睫毛长长,眼神无邪的男孩子——蓝宇。
后来悍东出事,蓝宇倾囊相助,从大狱捞出悍东,卫红、大宁、刘征、蓝宇、悍东5人相聚打边炉,卫红待蓝宇如同家人,悍东别无所求,幸福当如是!
北京公园的约会,悍东嘴角挂着微微笑意呆呆地看着眼前的蓝宇,意识到自己的幸福、美满,都是因为有眼前蓝宇,其它的任何东西都敌不过蓝宇的音容笑貌,但偏偏在悍东醒悟开始珍惜的时刻,天让一场意外夺走了蓝宇的生命,对于悍东是无法言语的残酷……看完电影,翻翻关锦鹏的介绍,原来是许鞍华的学生,二人均是我最喜欢的导演,关锦鹏的片子,很少累赘的桥段,很少无关的镜头,干脆利落,如本片、《阮玲玉》、《胭脂扣》,许鞍华的片子,幽默、细腻,如《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桃姐》。
风格有略有不同,但两位导演真诚的叙事、厚重的铺垫总是每次都能打动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蓝宇》完全不讨论同性恋伦理,只是简单地讲了个爱情故事,抽离了很多旁枝末节,很多背景场景都是虚化的,看电影的时候我觉得很像个纪录片,但足够合理的剧情铺垫让我无法不为二人爱情的真实而落泪。
关锦鹏导演用他背景虚化的镜头使得原著故事完美地影象化,常听人吐槽电影不如原著什么的,但至少我觉得《蓝宇》为原著《北京故事》实在是增色不少,在我心里《蓝宇》对于爱情的诠释远超《断背山》,感谢关锦鹏导演!
四个月,昨天刚好四个月。
这是电影里第一句打动我的话,蓝宇第二次见捍东的时候说的话。
带围巾。
很多人都说蓝宇是在这一刻爱上捍东的,好像是那么回事。
看电影的时候我多少有点迟钝,还是群众的眼睛比较雪亮。
不过捍东应该是在看到蓝宇的第一眼就爱上他了,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这样想想,对蓝宇好像还挺公平,只是捍东一直都没发现。
衣柜旁,大门后的缠绵。
这一段看得我心神荡漾。
日式小酒馆里面女服务生那声吼。
一点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对,我有病,大学那么多女同学不喜欢,偏偏喜欢上你。
蓝宇的表白来得简单又直接,震得我的心脏都漏了一小拍。
两个人要是太熟了,倒不好意思再玩下去了,也就是到了该散的时候了。
大家都常分析这句话,而我可能是在看电影之前就看到这句,反而没那么大的感触了,只是觉得胡军把这个细节演得很自然。
我们还没太熟吧。
虽然之前有看到红豆的文章,对这句话有一点心理准备,但是看着刘烨用那样的眼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我彻底栽了。。
这个蓝宇,他演得真是没话说了。。
那么怯生生的,小心翼翼,甚至还带点讨好的眼神。。
OH MY GOD。。
姐姐我心都看碎了。
现在用什么牌子的洗发水?
捍东真是TMD情场老手,一句话就又让蓝宇服服帖帖了。
两个星期不见就想你+咬手套 又是蓝宇的脸部特写。
虽然那句话模模糊糊的给埋在那个结识的拥抱里,但是,蓝宇的咬手套还是恰到好处的击中我了。
捍东追到电梯 其实,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捍东已经是爱上蓝宇了。
真是,我还是头一趟打的来的呢。
恩,这句话蓝宇说得够怨妇,终于让我看到了小受的该有的样子。
嘿嘿。。
游行归来之后那个猝不及防的拥抱。
这个我就不多说了,语言匮乏了,大家估计看了才能明白我那会儿的感受。。
我知道你对我好就够了。
不晓得蓝宇说这话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心境,听上去那么自然,也洒脱。
但是总觉得尾音里能捕捉到一点不甘和委屈的蛛丝马迹。
别墅里接吻的剪影。
恩,姑且就让我觉得那个剪影是接吻吧,呵呵,虽然只有几秒钟,但是,真是缠绵悱恻,这也是难得的在白日的接吻了,在捍东送给蓝宇的别墅里,他们俩所谓的家里。
蓝宇在电话亭给母亲打电话。
这段完全是刘烨的独角戏,很赞,连小小的转脸的眼神都处理得很到位。
你知道,以后我是不会坐在这里等你的。
蓝宇的倔强和自尊扎得两个人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你可能不信,我是真喜欢你的;你可能也不知道,我也是真喜欢你。
但是,就是这样,捍东还是要结婚生子,他永远没有蓝宇勇敢。
发烧得去看,有病得去医院这是常识,听见了吗。
如果有人找你合伙做生意不要轻易相信别人,有什么不明白的就问一下刘征。
虽然我们说好没有必要的话不再联络了,可是你要是遇到了什么急事,千万要记得来找我。
多么老套的分手戏码,一连串看似深情的叮嘱,仿佛提分手的人还承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一向最不齿说这种话的角色,可是,这一段,却还是让我哽了哽。
你之前说过,两个人要是太熟了,倒不好意思再玩下去了,也就是时候要散了。
所以我老这么想,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少喜欢你一点,免得到时候难过。
你知道吗,我向自己保证过,以后,再不会被人伤心了。
蓝宇说的是以后,所以这一次,他还是狠狠地伤心了。
背对着捍东,流了那么多眼泪。。
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哦?
一句话就勾勒出这个女配的档次。
还不错。
虽然她的演技和她的普通话一样生涩。
但是我还是能明白导演想表达的女配感觉。。
咱们看电影去吧。
捍东在他老婆说要看房子的时候回复的答案,原来他骨子里还是不那么世俗。
所有才会有和蓝宇还算浪漫的感情吧。
机场重逢。
两个人的对手很精彩,眼角眉梢都是隐忍和故作洒脱。
有老婆的日子两个人总是在外面吃,离了婚更是一个人在外面了。
捍东故意说给蓝宇听的吧,嘿嘿,蓝宇就是不领情,这一段看着还挺解气。
我还年轻啊,都28了。
那么快啊。
原来,他们两个纠缠快10年了。。
你胖了。
蓝宇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初听还真没什么反应,还真不明白怎么捍东一听这话就来了个熊抱的。
但是后来看一个同学写的评论,才明白——只是这三个字,蓝宇之前作出的那些表象,那些他装作已经忘却的姿态,被打了个粉碎。
如果不是刻骨铭心,怎么可能,还记得那个人身体的尺寸,记得那个拥抱的感觉,记得那些曾经相拥而眠的片段。
那时候,我怎么会放你走呢。
这句,我更语言匮乏了,大家看画面吧。。。
你们也应该去一趟啊。
这算是捍东的家人对他们的接纳吗,就让我这样认为吧。
我是不是有病啊,怎么可能这么喜欢你?
你知道吗,在狱里的这几个月,我才明白,我跟你是天生注定要在走一起的。
我很高兴。
你知道吗,你一切的一切我都喜欢。
最后的甜蜜,怎么就这么甜蜜呢,让人一看就觉得最后会有不幸发生,我想看甜蜜。。
但是。。
好像从来都不会只有甜蜜。
每次经过你出事的地方,我都会停下来,不过心里倒很平静,因为总觉得你根本就没有走。
END。
同志电影总是吸人眼球的,尤其是在意识形态相当保守的华人电影世界,几乎每一部问世的同志电影总能受到格外的关注。
《蓝宇》当年不仅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还获得了香港金像奖十一项提名、金马奖六项提名,关锦鹏获得了金马最佳导演奖,作为新人的刘烨拿下了分量很重的金马影帝。
香港电影评论协会的年度推荐电影名单也有这部电影。
当然不能否认,有大量的同志影迷对这部缱绻悱恻的电影产生强烈的共鸣,金马奖最受观众欢迎奖就很有代表性。
人类社会只要是异性恋霸权中心制存在一天,同志关系只要是存在被压迫、被规训的情形,同志议题、同志电影就永远不可能摆脱权力话题、身份认同话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的华语同志电影《东宫西宫》就紧紧围绕权力和性向的关系展开,名噪一时的《霸王别姬》更是将同志议题与文化身份、历史风暴紧紧夹缠在一起。
作为一部同志电影,《蓝宇》倒是没有什么投机性,影片有一些特殊的时代背景,但关锦鹏并没有利用与同志相关的议题去迎合西方影展的口味,将同志议题与社会、政治议题包裹在一起发酵,将电影变成同志爱情的宣言。
也就是说没有剥削、利用这个话题,将电影简单地变成抗争工具。
影片的着力点是两性之间的关系、情感与记忆。
这与关锦鹏自身的同志身份、创作美学有一定关系。
关锦鹏的创作G点一直不在社会议题。
《蓝宇》不是关锦鹏第一次触碰同志议题,之前的《愈快乐愈堕落》探索的就是如何面对自己的性向身份,这恰好与97港人身份转移这样的议题挂钩,香港意识由此凸显,本来个人化的情感成为了时代的重要症候。
这算无心插柳,但同志议题中最核心的一些指向,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精神、肉体、欲望、权力之间复杂矩阵,关锦鹏从来都没有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如果为关锦鹏的创作母题选几个关键词,情爱的痴缠绝对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选项。
《胭脂扣》中的痴情女子如花信守五十年不变的承诺,《阮玲玉》中的默片女王一直为情所困无法解脱,《愈快乐愈堕落》中的柯宇纶痴缠到将所恋之人的爱人假想成爱的替代品。
历经十多年情感坎坷的《蓝宇》,则是上演赤裸裸的同性痴缠之爱。
这其实是比较典型的同志式恋情,摆脱了婚姻、家庭、生殖性欲纠葛的同性关系,所有的着力点自然全在情感之上。
《蓝宇》的问题是,同志恋情当然可以不与社会权力捆绑,可以去政治化的表达,但不可以规避历史与社会的桎梏,更不可以完全视若无睹。
另一方面,影片没有放大同性恋情迥异于异性恋情的可悲可泣、铭心刻骨处,但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忽略了同性恋情的特殊性表达。
最简单的比对,如果刘烨这个角色是女性,胡军不是同志,整部电影的逻辑、情感强度其实依然是成立的。
而不论作为同性还是异性恋情,影片的爱情故事其实显得都相当普通平凡,用一句俗得不能再俗的大白话:没有珍惜眼前人。
用黄品源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作主题曲,更使得整个爱情故事通俗化。
实际上关锦鹏并没有把《蓝宇》的社会历史背景抽空,在电影中,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世纪末的北京,这个时空背景是很明确具体的。
所有的演员,从口音到表演都是纯正写实的内地范儿,没有任何脱腔走调。
不过影片的美术与道具存在一定问题。
1989年北京大款使用大哥大的概率几乎是零。
香港第一美指张叔平显然对北京有些隔膜,拿本片和九十年代初的一些京味影视剧(《皇城根儿》、《过把瘾》、《编辑部的故事》、《北京杂种》、《大撒把》)对比,会发现本片演员的服装、内景的装饰都过于时髦、精致、小资了。
张叔平非常喜欢用吊灯、台灯以及百叶窗、树影创造阴郁、朦胧、幽深的暧昧气氛,可这和那个时代的北京没关系,和陈捍东这样的高干子弟也没什么关系,更重要的是陈捍东和蓝宇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暧昧可以概括,这是错把北京当香港。
影片的场景调度非常强调痴缠的母题。
很多镜头都是陈捍东和蓝宇在同一个景框里,一人在前景,一人在后景,有时显出交缠的张力,有时显出对峙的紧张感。
还有大量景框内甚至框中框的调度,显出人物被束缚的征兆。
影片还有大量镜子的影像。
人物时常出现在镜框中。
这既有情爱虚幻、空无的意味,又有一种情爱世界中肉身、灵魂交织一体难分的混沌感。
同志电影的性爱场面总是惹人关注,《蓝宇》在华语电影中比较激进的一面,是对于身体的展示。
关锦鹏无保留展示了男性身体,以此体现二人的关系,但是规避了性爱场景,以此凸显情爱纠葛的重心。
这是电影和原著小说《北京故事》最重大的不同。
但性爱其实不仅仅是如关锦鹏访谈中所理解的生理刺激性指向,身体姿势与两性相处中的权力结构当然有重大关系(李安《色·戒》)。
而同性性爱与异性性爱操演方式的迥然不同,也是这两种情感方式、两种身体政治有根本区隔的重要原因。
只是关锦鹏对此并不感兴趣,他更在意的还是痴缠、辜负、背叛的哀怨母题。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空中,同性恋情是绝对的禁忌。
但是整部电影,却看不到影片角色对同志身份的任何探讨,陈捍东的家人、同事对他的性向没有表示出任何的疑虑、不解与质疑。
陈捍东与蓝宇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两人之间只有爱与不爱。
陈捍东与蓝宇对自己的性向都没有产生过任何困惑。
对蓝宇来说,爱的对象是同性,根本不是问题。
对陈捍东来说,同性之爱是污秽之事,但离婚后接受自己的同性身份,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使得影片有点真空化,有点倾向于纯爱电影的风格,九十年代的北京成为了空洞的情爱布景板。
当一段同性恋情被剥离了本应有的社会结构后,就显得有点失真,有点近乎于琼瑶言情剧的童话嬉闹。
影片的情节结构相应的出现随意游戏化的松垮趋势,也不失为奇。
陈捍东与林静平的这段关系处理得就有些模糊,不伦不类。
陈捍东并非是想找一个仅仅能为他生孩子、为他传宗接代的妻子。
影片对于二人关系的刻画很是奇诡。
二人的结合其实是有着一定的浪漫成分。
在街头树影婆娑之下的闲谈,镜头对脸部表情的捕捉,带有一定调情色彩的台词,显示出这段关系是有情感基础的。
仅仅因为不愿意为生孩子,二人就离婚,显得非常唐突。
有些情节还有莫名的断裂。
陈捍东的下属刘征,他妻子难产的情节被强化得很严重,但突然就没有了下文。
这里就很难意会此段情节设置的必要性。
很难想象,陈捍东与蓝宇离别后的几次关键性相遇居然都是在城市中的巧遇,这种过度依赖偶然性的情节设置,就是刻意地放大二人情感纠葛的分分合合。
随之产生的伤感与唏嘘,就都是在建立在离奇情节之上,有很强烈的不可信感。
蓝宇最后的突然死亡,更是很不入流的俗烂情节。
如前文所述,这段情感故事,如果发生在异性之间,就实在是过于寻常,丝毫没有再次讲述的必要。
而发生在同性之间,影片又忽略了同性情爱的特殊性,这就使得影片沦为了自我伤感的三流言情剧。
影片的价值只系勾起相同经验观众的共鸣而已。
(已刊于虹膜公号邪论专栏)
蓝宇的爱太卑微、太隐忍、太让人心疼,我真没看出来振东多爱蓝宇,自私、霸道、顽劣真心配不上蓝宇,爱而不得就是对振东最好的惩罚了,丝毫不心疼振东。
有钱有势就能把别人的真心踩在脚下了吗?
还说什么要是两个人太熟了就不好意思再玩下去了,也就是该散了!
我去你。。。
不知道蓝宇对振东是不是一见钟情,反正每次看振东的时候眼睛里都是满满的爱,所以不会觉得蓝宇这种卑微的爱有任何突兀!
刘烨的演技真的好,那种情窦初开、小心翼翼表演的太到位,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眨着,让人怎能不爱啊!
振东的扮演者胡军那时候也是颜值高峰期了,之前看他拍的乔峰其实挺无感的,没想到在这部剧里面演的这么好,振东这个角色确实让我很生气,纨绔公子的感觉特别有,这部剧演活了蓝宇和振东也成就了刘烨和胡军,所以我觉得是部值得推荐的剧,给五星好评!
我是不是有病啊,我怎么可能那么喜欢你的。
蓝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有理所当然的幸福。
听起来无能为力,暗地里却是铺天盖地的喜悦。
怀着这样的心情然后在刹那间英年早逝,恐怕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吧。
所以后来捍东驾着车穿过北京新生或衰败的街道时,那些浮云流转的城市的碎片,那些转头成空的是非恩怨,都显得不那么重要的。
结尾的话也许很俗,他说,我总觉得,你一直都没有离开过。
关锦鹏是真正优秀的导演,他跟杨繁不在同一个层次,后者刻意追求的东西太多,难免做作。
因为有张叔平,黯淡的光影又显得那样繁华而隽永。
(电影系改编网络小说《北京故事》,结构与细节都带着浓重的北京味道,还有北京的程式化。
)
去KTV时点播的《怎么舍得我难过》,我说:这结它前凑有种想哭的感觉,她说:你看过蓝宇了吧?我说:没有。她惊:你竟然没看过?
故事没有说服力……而且情节编排太什么了……
国内还算不错的G片
看完之后 我激动得给渣渣打电话说“我看见刘烨的JJ啦”
俗气的故事,争议的包装。
蓝光重刷。86分钟版。开场的处理很有意思,胡军初遇刘烨静静打量,镜头全给他而未给蓝宇,俩人第二次约会,宾馆里的一场对话戏则只给刘烨镜头。两个镜头看似颠倒,但刘烨始终处于被凝视的位置,但通过这个变化,反而渐渐抹去他的客体性,观察与被观察,可不仅仅以谁在镜头里为标准。两人演技很好,关锦鹏也感谢胡军带刘烨入戏,开场先拍俩人全裸,有让演员松弛的意图。胡军身上90年代官二代的感觉,和刘烨青涩纯情都是对味的(看他俩亲热戏让人姨母笑,之后多少年的综艺炒他俩CP依旧有效)。电影用几个侧面镜头,让故事有倾城之恋的意思,后来刘烨砸钱帮胡军脱罪,多少被这个家庭接纳了,角色观念比较开放,另外这一段也涉及了跑关系之类暗箱手段。全片节奏比较跳,营造了追忆往事的碎裂感、唏嘘感。风格承接90年代后半期的阴郁、冷调
北京故事的原著粉,真实的还原了原著,整部电影给人压抑的感觉也为结局奠定了基础,悲剧就是把故事撕碎了给观众看
情节跳跃太大太突兀,也就没怎么体会到感情的细腻,感觉只是看了一部老板和清纯大学生的无情节纪录片
关于同性恋题材,心里已经有了太多经典,所以这部只能说还行。
说实话,两位的演技很不错,可总觉得比起小说,电影要差点什么,看着刘烨总会出戏~我是为小说而来!
“两个人要是太熟了,倒不好意思再玩下去了,也就是到了该散的时候了。”“我是怎么可能这么喜欢你呢?”
看得比较压抑呀,这类型的戏我真的不喜欢。
如果蓝宇是女人,便是一个烂大街的故事。而电影对同性这个问题一点都没有涉及,外界的态度,内心的思量,只不过用了两个男演员而已。结局不能再狗血,倒像在说同性之爱是没有好结果的。
或许由于时长所限,影片拍得不够细腻,与原著《北京故事》相比,电影的节奏把握的不太好,对于很多桥断的表现不够尽如人意。
错把游戏当了真,却不能得到你的爱,隐忍离开让你幸福,自己背负痛苦的思念,你落难了,我放弃梦想倾尽所有救你,可我终究没福气等来那得之不易的平凡幸福。三星都给小鹿蓝刘烨。
如果蓝宇是女的,这就是部烂俗狗血的爱情片了吧
喜歡不起來的電影,不是想像中的樣子。兩個主演都很喜歡倒是。
剧本烂俗无比,从开头就可以无悬念猜到结局,其实尼玛就是一个高富帅花心男和一个白帅穷纯情少年的虐恋情深故事。陈捍东以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假如爱情果真如同猪肉身上的印子,一戳一个准儿,生命伊始就已经被上帝安排好,那么人之为人,这个存在本身还有何必要?
要是没有胡兵最后那一哭,这片子就一废片
刘烨演技好青涩...胡军感觉帅帅哒。结局强行悲剧减一分,只是为了悲剧而悲剧么?又看了一遍开头才发现那是后面演的刘烨走的那个早上。影片剪辑总感觉很混乱,太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