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难像你解释Noi the Albino是一部怎么样的电影,不过至少今晚是我第二次完完整整的看这个片,而且自从三年前第一次看开始我就是那么喜欢它,所以我还是稍微唠叨一下吧。
喜欢那种冷调的,负冲过的颜色,像照片的底片,隐藏的,温和的,冷调的室外的蓝,古老的屋内的黄绿。
slowblow的配音,酷似sigar ros和mum那种。
喜欢那个很瘦的男孩,光头,几乎看不见的淡眉毛。
放空的,羞涩的,无聊的,又有点张扬的。
锹开博物馆的大门跟女朋友约会,因为旷课被校长赶走,跟人打架永远输,偷了西装和汽车想跟女朋友一起消失,拿着气枪去抢劫银行却被银行的人赶出去,或者一整天待在自己的小地洞里,看祖母生日时候送的西洋镜,里面只有两张夏威夷的照片。
大概就是这么个故事吧,结束前他待在小地洞里看着那个西洋镜,他所有的亲人朋友女孩都在地上的雪崩中丧命。
我两次看下来都想不出有什么哲理,只是在这片被营造的淡蓝色伤感中流下了眼泪。
转载注明作者JEUCE,http://jeuceh.spaces.live.com/
2004年的回忆,莫名的在今天想发上来---冰岛的小城看起来总是美丽清静 早上一开门noi发现门前的雪比自己还高 索性回去继续睡觉 为了叫noi起床 祖母拿着猎枪朝着窗外开枪 noi才被震起了床 开始了他一天的生活 noi吃早餐的时候 另一个人物出现了 那是生活一团糟的开出租车的父亲 他来接noi上学 老师对noi说你应该去上夜校 noi看着忙碌的同学问老师说看起来大家都很忙 "对,正在数学考试" 借了纸和铅笔的noi只写了一个名字就交了卷 老师说,你写了名字,起码还有0.5分 看到这里我已经笑得很开心了 noi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他可以撬开杂货店的老虎机调成3个一样的花色关上机子等待崩出的硬币 再买上一瓶啤酒喝 没有事情的时候他就去找书店老板玩猜球的游戏 赢几本色情杂志翻翻 有一天杂货店来了一个新店员 是一个漂亮的女孩 noi被吸引住了 在书店的时候noi向老板打听起了那个女孩 老板说你敢找她我就拧断你的脖子 他是我女儿 学校最后想挽救noi 请一个城里的精神病医生和noi聊聊 而聪明的noi在聊天的时候随手拿起桌上的魔方 几分钟后就全部拼好 医生捉摸这个孩子不平凡 其实我忽略了一个重点 noi喜欢呆在家里的地下室里 打开伴有音乐的昏黄吊灯 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 noi和杂货店女孩晚上跑到了博物馆 这时的杂货店女孩的另一个名字是noi's 女友 他们玩着一幅地图 每一个小灯代表世界上一个地方 第一个亮的是北京,第二个是夏威夷 noi让同学拿一个录音机放到他学校的桌子上把讲课内容录下来 作为他逃课的借口 当然,老师被激怒了 noi终于被开除了 而此时的老爸也在家里朝着钢琴发脾气 在noi告诉他自己被开除之前 老爸说 noi,不要学我放弃一切.... 过生日的时候,祖母送了他一个西洋镜 里面有胖胖的酋长 和夏威夷的海滩... 我们可爱的noi想要带着女友逃跑 他偷了辆车,拿着猎枪去抢劫银行,被熟人当成开玩笑 最后取了账户里面所有的钱买了帅气的西装 去接她的女友 女友没有和他走 而他也没能走,而是被警察抓了起来 祖母找了算命的来算noi的前途 算卦先生惴惴不安的说除了毁灭什么都看不出来 老爸为他在墓地找了份工作 他和墓地的管理者为挖的坑的深度讨价还价 毁灭还是来了 雪崩过后 困在地下室的noi被救援人员救了出来 在临时帐篷里面noi一边吃着面条一边看着新闻 "在这次雪崩中共有10人丧生,他们是..." noi突然呆住了 电视中她的祖母,父亲,女友,书店老板,算命先生,朋友,校长一一闪过 看到这里,女友紧紧握住我的手 我想不仅是因为生命的易逝更因为noi未来的孤独 在废墟中 noi找到了地下室的入口 又回到了他自己的小天地 西洋镜中的夏威夷 海水慢慢涌上来...
第十八观影日黑眼圈为我们带来冰岛影片《飞越雪乡情》,很显然这又是一个被糟糕的片名翻译耽误的好片子,不说《航向热带岛屿的冰山》这个翻译,甚至《白化病的诺伊》都比这个什么情要好。
影片整体色调被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荧光绿之中,有一种病态的宁静感。
室外冰天雪地,室内暖意洋洋,两种温度,一种感觉,让人难以忍受的安静,乏味,沉闷。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高纬度地区人自杀率很高的原因吧,啥都不缺就是闷的心慌。
要不北欧极端金属音乐这么发达呢,各种自杀黑,抑郁黑,氛围黑,厄运黑,动不动还都是双人甚至单人乐队,整点儿交响黑和旋死都算阳光明媚的了。
影片故事非常简单就是17岁的诺伊的无聊生活以及他的一段小小的爱情。
每个人的青春都各不相同,但其实又有着极其的相似,好的青春片就是能通过描写不同人的差异性的青春岁月来引起观众对青春的相同的共鸣。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情绪片,观感好坏取决于观众能否对这种生活有共鸣。
片中的诺伊不能算严格意义的坏孩子,只是有点儿“葛”的怪孩子,他的小女朋友也是。
片中有几处的安排很有意思,诺伊奶奶开枪叫他起床,生日礼物是个小“拉洋片”机,做肠子的血撒了诺伊爸爸奶奶一身,以及我认为为本片增色不少的,在几十分钟沉闷平静之后的,非常有力量的,最后的,雪崩。
平常多见的安排是平静生活下的细微的潜藏的危机最后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而这个该换到了平静生活之上,极具宿命感的,轰然而下。
是啊,在我们平静的生活之上,是否存在那么一场,貌似有些征兆,但确又突如其来的,轰然而下呢。
看了第一遍,本来只想消遣一下,后来真的上瘾,越来越觉得好看,看完后接着补补课从头再看一遍。
冬天真的是让人抑郁。
活着就是孤独。
珍惜身边每个善意。
叙事的冷静和情节的温情反差很大。
我多喜欢这个少年呀,他心里都在想什么?
聪明的人过得是不是要比别人更难一些,是不是更孤独?
天这么冷,铲雪的时候,和最美的姑娘哆哆嗦嗦试图打开门的时候,开出租车,看热带的图片,躲在地下室一下一下的打火石,拿着祖母的枪虚张声势的时候,外面的天就一直这么冷着,白茫茫的雪
411 01:05:17,640 --> 01:05:23,636 - 怎么了?
- 没什么,和平时一样觉得厌倦 412 01:05:23,760 --> 01:05:27,673 - 你会过来吗?
- 我得去见吉尔菲 413 01:05:27,800 --> 01:05:29,358 吉尔菲,是谁?
414 01:05:29,480 --> 01:05:31,038 一个算命的 415 01:05:31,160 --> 01:05:33,913 吉尔菲?
算命的?
416 01:05:34,040 --> 01:05:35,439 为什么要见他?
417 01:05:35,560 --> 01:05:38,028 我祖母说他知道我的未来 418 01:05:38,160 --> 01:05:39,957 不可能,不会的 419 01:05:40,360 --> 01:05:41,793 你什么意思?
420 01:05:41,920 --> 01:05:45,708 来我这儿吧,我告诉你他算命会算出些什么 421 01:05:45,840 --> 01:05:47,034 你也知道人的未来?
422 01:05:47,160 --> 01:05:48,275 当然不知道了 423 01:05:48,400 --> 01:05:52,632 只是算命者实际上 424 01:05:52,760 --> 01:05:54,159 总是将同样一幢事情 425 01:05:54,360 --> 01:05:56,112 什么?
426 01:05:56,240 --> 01:06:01,678 他们看到未来有很多钱 427 01:06:01,800 --> 01:06:05,588 还有到充满异国影调的地方去旅行 428 01:06:05,720 --> 01:06:09,235 还有一些新出现的人,他们会带给你爱情和幸福 429 01:06:09,360 --> 01:06:12,113 听起来很好 430 01:06:12,480 --> 01:06:16,473 这就是所有人都爱听的东西,白痴 431 01:06:17,520 --> 01:06:20,990 我听起来就像现实一样 432 01:06:21,120 --> 01:06:22,269 什么意思?
433 01:06:22,400 --> 01:06:25,597 这个新出现的人也许就是你 434 01:06:25,720 --> 01:06:29,235 我们策划逃离到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地方 435 01:06:29,360 --> 01:06:32,397 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一些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436 01:06:32,520 --> 01:06:34,476 在你梦里 这段对白时候放的音乐http://music.163.com/#/m/song?id=3413509Love On The Phone
年轻人都梦想着去世界的另一端,正如Noi albinoi,冰岛的一个17岁少年,他的梦想就是能与自己的初恋女友去夏威夷。
那里的椰树和大洋,对于一个从未离开过冰天雪地的少年,有着何等的吸引力。
冰岛的生活并非丰富多彩,但也不至于极度无聊,只是暗无天日的严寒天气容易让人压抑。
日子一天天过着,没有高潮也没有低谷。
直到有一天,突如其来的地震带走了Noi的奶奶,爸爸,好友和女友。
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叫做“航向热带岛屿的冰山”。
但是,如果你最想与之一起去夏威夷的那个人走了,这将是一段怎样孤寂的旅程。
在梦游般码了一大段字符然后关掉网页,无视提交之神圣,接着寻思方才所想再重复一遍叙述,是为无法思考一种表现。
也许是宅在家里的时间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值,也许是我那不爱搭理人的性格已经进化的趋于完美,也许是因为这几天气温一下降到了冰点……总之,因此变得混混噩噩。
杰克·迈克德维特写了这么个短篇小说叫《亨利·詹姆斯,这是为你而做的!
》,大致上内容如下:一个三流出版社的老板发现了一篇惊为天人堪比《战争与和平》的小说投稿,于是约了作者商谈合同与续作,不想“作者”爆料小说其实是他的电脑(AI)写的,只花了四天——对于托尔斯泰那六年简直就是个污辱;如果人类丧失讲故事的自尊心,那他们意淫出来的“文学”二字做何处理?
如果小说于机器量产,洛阳纸要贱到何种程度?
于是出版社老板很干脆,以亨利·詹姆斯之名,把“作者”连同他的电脑一起推到了车轮下辗了辗,另外还存私心把小说出版大赚了一笔,更促使世人扼腕痛惜了一番那早逝“作者”。
多则贱,所以有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崇拜着什么?
有什么真的足够特别以致吸引你?
然后就思考不能,混混噩噩起来,一如Nói。
冰岛的处境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很像,呼之而来的冰雪,呼之而来的极夜,但显得更加绝缘,所以冰岛的《Noi The Albino》比挪威的《Reprise》更加冰凉一些。
事实上整个北欧的词汇都是给人这样的感觉,让人血液循环冻结,新陈代谢调低,懒洋洋停止严肃的思考,单纯的只留下关心关于这个人生本身打算做些什么——就是说,这种环境下盛产loser和visionary。
除了自我陶醉的那些瘾君子,剩下的人大多是loser和visionary的冰水混合物,只是有些人很不幸地loser的成份占优——某些人只是少了个“er”被“t”代替暂时迷失了而已,有些人则需要在后头再加上“est”的后缀,这大概是区别。
所幸不管走到哪一步都不是件易事。
对于我们的环境——现在的我们大概是很容易就能找到花天酒地,但是纯粹的冰天雪地却没有,冰岛——在她成为国家破产的借代之前,Dagur Kári,Sigur Rós,Reykjavik……都是些让人恍惚致幻的词儿,如此单纯环境,对于一直畸形生长在复杂夹缝中的我们来说,实则人生不幸之残酷存在。
冰島的某個邊遠小鎮 遠離喧囂 長達半年的雪季 積雪可以蓋過半個屋子 白色的世界 猶如牢籠般囚困著白血病男孩Noi青春期的熱情冷色調的畫面 slowblow的配樂 猶如Sigur ros般他是異類 睡懶覺 交白卷 逃課開車去遊蕩 甚至給同學錄音機代替他來上課 最終忍無可忍的老師威脅辭職 校長無奈開除了Noi偷偷給雜貨店的遊戲機做手腳 贏得代幣 用來買麥芽酒新來的女孩Iris讓Noi一見鐘情 後來得知那是書店老板的女兒被雪包圍的小鎮 顯得枯燥乏味 人們的生活尤為機械Noi的存在似乎顯得格格不入 他在反抗他常常鑽入自己的地下室 打開伴有音樂的昏黃吊燈 沉浸其中小鎮上的人們不是懦夫 而是他們已經隨著這個有半年學季的國度變得冰冷麻木Noi和Iris開始約會 他們闖入博物館取暖在地圖上 Noi點中了夏威夷的按鈕 Noi憧憬著逃離這裏去往那個完全不一樣的國度過生日的那天 祖母給了他一個西洋鏡 裏面有夏威夷的海灘至此 他無聊時就看著只有兩張圖片的西洋鏡Noi迫切得想逃離這裏和自己心愛的女孩他偷了車去銀行打劫 卻被熟人當成玩笑 他只能去了剩下的所有錢 買了西裝 准備去接Iris走可是Iris默然的看著Noi 沒有和他走Noi也被警察給逮捕 父親來保釋父親找到了神父 為他在墓地找了份工作他和墓地管理者為 挖的墳墓的坑深度 討價還價 最後摔了鐵鍬走人祖母請了fortune teller來算命 先生說除了死亡什麼都看不到Noi一氣之下 去挖了很深的墳墓也許這就預示著之後毀滅的來臨某晚Noi在自己地下室的時候 發生雪崩 家裏無一幸存 除了自己他生命裏僅有的幾人 全都罹難他們全都死去 在突如其來的雪崩中 這本應是屬於Noi的災難預言也許帶走自己生邊最親最愛的人才是最大的災難如果命運注定如此 但那依舊無法阻止Noi為自己的夢想而鬥爭回到已成廢墟的家中 找到地下室的入口 依舊還在的西洋鏡那片夏威夷樹林 海水漸漸湧上來... -2009.09.13-
听说这部电影口碑不错,于是上映的第一个周末我就去电影院看了。
这部电影还算对得起我的电影票,比较精彩。
故事很感人,具有很强的可看性,我看电影的时候完全的投入到故事情节里面去了电影里的悲欢离合最让人动容,因为电影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出很好的效果,同时爱情的力量也是伟大的。
电影的取景非常棒,特别是它的特写镜头,把所有人的内心世界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充满了背叛、痛楚,但是在爱情面前,这些都是渺小的。
只有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能帮我们战胜一切。
这部电影让我感慨颇多,特别是结尾,总是出乎意料,但是我觉得有个大家出乎意料的结尾,恰恰能够体现出编剧的能力。
感觉这部电影的色调看起来非常舒服,一点也不花哨,特别的平静而又舒缓。
故事很感人,具有很强的可看性,我看电影的时候完全的投入到故事情节里面去
孤独与逃离的东西,已然太多了点,这部产生于03年的片子收获这么大的反响,出我意料。
说到片名,飞越雪乡情纯粹扯淡,而航向热带岛屿的冰山则贴切的不得了。
总有一些人选择逃离,作为其生活的关键词。
其实,逃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本性存在,只是浓度高低而已。
而逃离的根本,大多缘自孤独。
对于角色的塑造,成功的让人讨厌,拒绝一切不是本应的生活态度。
Slowblow,冰岛,天堂or地狱,孤独
冰岛,太迷人了。
电影名好妙 剧情简介写得好好 本来觉得致郁 最后一想 那就去看大海吧 无依无靠 无忧无虑
第一次观冰岛片,却发现极尽讽刺。只是前奏太长了,而且感觉配乐很失败,虽然撇开电影说,音乐还不错。
冲着冰天雪地的致命吸引力来看这个片子,谁知这冰岛的少年却向往着和心爱的女孩向热带岛屿逃离,纯净的冰原在片子里显得僵硬冷酷完全不是想像中的样子,看来哪个地方的人都一样,只不过是想逃走而已。不过便利店的女孩学抽烟的那一段着实把我萌翻了~
从极地的幻想中去夏威夷,去热带,去热情之处,离开这个无聊的地方。他这样想着。我也是。
闷了点,如果不是迷人的雪乡风光,肯定看不下去
囚禁感,蓝色感比白色还强
a freak guy does a lot
当年好像是根据Ebert 先生介绍才去Blockbuster 租碟的
男主是白化病不是白血病……这俩差挺远的。片名翻得也比较扯,直译就是“白化病诺伊”,“热带岛屿”其实也就是他在幻灯视镜里看到的向往的夏威夷(当然结尾挺不错)。冰岛小镇青年生活,倒是写出了特别在地性的人际关系。
理想主义崩塌的感觉
差不多7年前就在豆瓣上點了想看,早就下了n次這部電影一直放在電腦里,事到如今才趁著空閒時間看了一邊,覺得時間飛逝,所有的人都發生了好多事確最終回到最初的狀態,每一個渺小的個體都是孤獨航向熱帶的冰山。
想带你去看海。(妈妈拿枪叫孩子起床的方式太酷了
真的好冷,冬天来了。
冰天雪地的囚牢里,孤寂、爱恋、悲伤、愤怒、开心...都被这周遭的冷色调迟缓下来,淡淡的情节不急不缓地呈现。里面的人物是冰岛这种独特环境里孕育的典型形象。总觉得冰岛便是“孤寂、辽阔、清冷”的人和事的最佳栖息地。比如那些仙气的声音,那些干净内敛的家具...
中文名太好了,美术摄影音乐都很赞,Dagur Kári横空出世。
7分 译名怎么译出来的……
人生是一次特别冰冷寂寞的旅行
在绝望之地不懂得安置自己的青春,孤独的少年无奈成为了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