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喜欢童话大王,一个学生又没什么钱,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旧书摊的童话大王,一本五毛钱,有时候甚至用饭钱去买。
那时候连载的都看不完整,二手书有的新有的旧,断断续续颠三倒四的看。
长大了终于有能力了,买了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大灰狼罗克整套的图,也去看了儿时第二喜欢的舒克贝塔(最爱还是皮皮鲁啦),给当年那个十多岁的孩子补上一个奢侈的童年。
片子很好看,小学生中学生都OK,建议三四岁的小孩子不要去了,我看的时间旁边一个爸爸跟他三四岁的女儿说,舒克贝塔是爸爸小时候喜欢的,但是他女儿并不领情,看了十分钟就闹着要出去玩。
最后最后,希望郑亚旗导演能看到,能不能出成人化一些的系列,希望中国能有自己的新海诚。
跨年之际,能够与家人一起看儿时的记忆感觉很好,看着熟悉的舒克贝塔,搬上大荧幕另外一种感觉,更细腻的画面更有趣的故事,舒克贝塔是一段时期的记忆,围绕着五角飞碟成为了探险的关键元素,发生了一系列故事紧凑而引人入胜,音乐也衔接的很好,时而紧张急促时而平和舒缓,支持这部电影……
舒克贝塔·五角飞碟 (2023)6.22023 / 中国大陆 / 喜剧 科幻 动画 冒险 / 郑亚旗 / 杨凝 张璐
唉,郑渊洁变了,也许早就变了,毕竟年纪变大,被社会毒打,有所改变也正常,比如郭德纲被主流招安以后不也没那么尖锐了吗,为了吃饭不丢人,更何况你自己能硬,家人呢?
孩子呢?
都要活下去的……就是可惜了我以前那么喜欢郑渊洁,特别是00年以前的他,有想法,有热情,有真诚。
郑亚旗,无非就是仗着父亲的红利挣钱呗,反正没看他捣鼓出什么好作品来,我说你收着老爹作品的版权费,安心当个富二代不好吗,还非要装作自己能创业?
一时激愤,东拉西扯说的有点多。
其实我早以前就感觉郑渊洁的作品有了改变,我也不是专家,也说不上这改变是好是坏,就是没有了以前能在书里感受到的感情,热血,激动,感动,注意并不是我的年龄大了和小时候不一样。
最后说说这毁童年的动画,情节谈不上,制作水平——没看出钱花哪儿了,你妹!
最后居然还有网红刷火箭的情节!
呵呵!
郑渊洁童话,童话大王,就当个美好童年回忆吧
导演郑亚旗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把爸爸写的故事搬上银幕,终于实现了!
不愧是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的作品,那么大的场子座无虚席。
整个观影过程紧张刺激,故事和制作都超预期,逻辑很顺畅,场面很激烈;富有正义感,又极具科技感;满满的童年回忆,又有当今流行元素。
80、90后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看,都很适合。
期待二刷!
看完后我只觉得收到了创伤,作为一个贝塔的粉丝,我来说说 1.首先就是网梗,参和了太多太多, 2.其次,是我超级讨厌的爱情部分,就说官方,你们考虑到这是一部儿童片吗?!!!
这会教坏那些小孩子的三观!!
!谈恋爱就算了,你没想过在场的大人怎么想的吗?
前几天和我六岁的妹妹去看的,我一个初中的都嫌尬!
回来之后小家伙就一直怪叫说舒克和利要结婚生子了,你说能不教坏吗?!
3.官方主次不分,电影名字叫《舒克贝塔之五角飞碟》,不是舒克和利!!!
贝塔是什么?!
工具人?
电灯泡?
我家小贝无父无母已经够可怜了你还搁着删剧本?
这都2024年了怎么还主次不分?!!!!
贝塔是气氛组是吧?!
还有舒克也真是的圣母!!!
他要是不圣母哪来这么多事?!
利和舒克天天撒狗粮我家贝塔往哪放?!!!!!!!!
官方吃错药了是吧?!
还有舒克大主角有主角光环那贝!
塔!
呢!!!
他算什么?!
考虑过我们贝塔粉丝的感受吗!!!!
4.再就是反派了。
不是我说,这年头国家都猛封娘炮了知不知道?!
中华男儿当自强你倒好搞了个反派不男不女还跟老鼠较劲,现在人哪有这么无聊和几只老鼠过不去?!
那个反派我在影院都快看吐了!
建议你去看看别人那兔官方男孩子应该要怎么样······以上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我被一个适合亲子的标题,带着孩子和老婆进了电影院,期待着一场小家伙能和我童年共振共鸣的惊喜。
结果确实共鸣了,连孩子都不停在问我,什么是小偷,什么直播打赏,没办法作为爸爸除了装个傻逼貌似也没什么能解释的,因为从头看到尾我都不知道这个导演和编剧到底想表达什么。
然后最后我还是想明白了,这些导演和编剧依然停留在中国人和中国小孩依然还是一帮低能的傻子的阶段,孩子从小得学习什么叫做耍心眼子、什么叫做得耍脑子。
哎隔壁的《飞鸭向前冲》也看完了,虽然是老美的,但是还是推荐大家去看那个吧,真心的我最后爆一句粗口,这种傻逼导演和编剧求求你们了,你们去祸害国外的孩子了,滚、滚、滚啦求你们啦、圆润的离开吧,滚吧
去看了舒克贝塔,故事是新的,至少我以前读的五角飞碟部分没有这一段。
这个故事的内核是很郑渊洁的,一个是传统的打破刻板印象,比如舒克的最原始的人设,就是“我是老鼠,但是老鼠是好是坏由我来定义。
老鼠也可以帮助别人,我要通过帮助别人赢得别人的尊敬。
”这个电影的反派设定完全延续了这个思路,“我是人类,但是我不做人事,我就要当个坏老鼠。
”其他角色,比如小蝙蝠也是这样。
郑渊洁还有一句名言,是“人有什么本事,就要受什么本事的罪。
”这个概念也贯穿于故事的始终。
比如舒克他们擅长帮助别人,所以总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
而利本来是直接对这些人视而不见的,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事。
这里利有一个人物转变。
而擅长直播的反派,最后被直播间的礼物揍了一顿。
总之人设部分除了咪丽我觉得都及格了。
咪丽在这部电影里面是一个毛毡花瓶,啥也没干。
但是我没记错的话,咪丽身上也是带一个反差设定的,贝塔教她学老鼠叫的情节真是多少年也忘不了。
这个设定有争议,我可以理解,但是也可以赋予它新时代的故事情节啊,总之在这部电影里咪丽好像这么多年一直在老鼠家吃白饭。
但是电影的节奏就稀碎。
故事的气是散的,很明显里面有一些别扭。
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舒克和贝塔的戏份不平均,和以前动画片联动的部分特别尴尬,以及结尾处不够重。
另外五角飞碟也是一个原创的五角飞碟,不是皮皮鲁故事里的那个五角飞碟。
那就导致有一些问题不交代,主人公们的行动动机不够强。
比如那么多年过去了,五角飞碟还是一个先进的交通工具吗?
还是已经沦为街车,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修理。
那个芯片是独一无二的吗?
还是已经普及家用了。
这个问题实际上关系到舒克他们的动机,如果五角飞碟已经变成街车这样的东西,他们大可以不加入极盗团,随便打个工再买个芯片就行了。
这里缺乏一定要通过极端手段夺回那个芯片的动机,造成后面的故事看起来很松散。
而且电影里面实际上有一些别的郑渊洁作品串场的梗,但是表达方法就很不郑渊洁。
举例就是魔方市,在邋遢大王里的魔方大厦是真有功能的,这部电影里的魔方市好像就是用魔方当城市logo的普通城市。
还有飞马牌公交车……我这种熟读郑渊洁80%作品的人看着老费劲。
电影里有一些设定确实过时了,比如“生命水芯片”。
在三十年前这个设定很奇幻,可在电脑手机已经普及到现在,尤其是经过之前的龙芯大战宣传,娃都知道芯片是硅做的,手机也不能沾水。
舒克和利处理自己的感情部分手法过于老旧,完全是没有手机的人写出来的桥段。
舒克还是那个舒克,但是利好像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假小子女孩,比如舒克、利、小臭球三只老鼠站在一起,设定上利和小臭球是同时代的人,但是明显利和舒克更加相似,就有一种错位感。
不过有一些设定则很先进,极盗团的KPI是用积分发布任务,然后积分可以解锁物品的使用权,提高排行榜排名。
公司领导人完全远程控制,上班看起来是玩游戏,也不用交五险一金的样子。
视觉效果方面,画面和特效水平实际上超出预期,虽然没有什么艺术方面的创新,但非常稳定。
动作戏的分镜和流畅度在我这里也及格了,基本上不出戏。
就有一点小问题,因为舒克贝塔是有老式动画片的,电影里面一些动作是致敬以前那个动画片。
比如晕头转向,实际上2D有2D的晕法(身体和脸都不动眼珠使劲儿转),3D有3D的晕法(头和脖子也会使劲儿转)。
这里是3D建模但模仿了2d的表达方式。
不是什么大问题,以后再打磨一下细节就行。
比较遗憾的是电影里没有什么特效的名场面,构图都比较经典。
作为去电影院里怀旧的人来说,我主要失望的部分在于,这个电影里的五角飞碟确实不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那个皮皮鲁发明的,可以在里面生活,无所不能的五角飞碟。
当然现在一看,那个五角飞碟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过于强大破坏故事平衡,造成故事里的人都没有隐私了。
但是那才是我童年的五角飞碟啊。
一星都不想给1️⃣科技感上去了却没有实质的高级感。
2️⃣为了拿回所谓核心关键“生命水”,同流合污真的偷盗攒积分。
狗狗项圈不算好了,真救了小女孩好了,人家的家被毁了,烧了。
还有那个天气控制装置实实在在抢劫了,偷盗了,而且那车是毁了的。
不知道车上有司机不,即便没有司机,也是实实在在损坏了东西,还造成交通各种危险状况。
3️⃣我六年级的女儿吐槽的,突如其来的爱情线,好尬。
4️⃣最后各种团结一心也干不掉的反派,但是可以开了直播打赏就可以灭了他???
期间没有猪猪币去打赏了还得赚到这钱???
虽然动画里只是用吸尘器直接吸。
5️⃣反派原罪是长相,被人类否认像老鼠,是小偷。
这算啥?
教人以貌取人?
6️⃣好多镜头是动画版里镜头,感觉东拼西凑时长吧。
7️⃣结局没看明白,为啥一起去了外太空,还整下一部?
我是不想再看了。
到时候看儿女咋想吧
舒克贝塔·五角飞碟 (2023)6.22023 / 中国大陆 / 喜剧 科幻 动画 冒险 / 郑亚旗 / 杨凝 张璐期待过高,三观不正
元旦档观影第7部《舒克贝塔·五角飞碟》,不出意外的话也是今年元旦档最后一部了,曾经很多人的童年回忆,“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作品再次登陆大银幕。
印象中近些年郑渊洁的作品改编的电影最近的一部是真人动画《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
曾经的童年恐怖回忆《魔方大厦》也曾宣布过制作电影,并且由郑渊洁执导。
《舒克贝塔·五角飞碟》是第二部改编其作品的大银幕电影,人物造型是沿用了2019年的《舒克贝塔》动画剧集。
但当电影的第一张海报放出时,能明显感觉制作很一般,相对于剧集没有多长进。
在如今国产动画制作水平越来越高之时,这样的制作就显得差强人意了。
制作一般已是一个弊病,剧情不仅低幼,且毫无新意,所有危机均是雷声大雨点小,主角的成长也未能看到,没笑点没泪点,还记得同场的小朋友都没有发出笑声。
片中引用了大量网络热梗与热点事件,将直播融入其中,但并未给影片加分。
“别让人家把你当做鸭脖”也是够冷的,家人们表示接受不了。
夹带私货的“抄袭比盗窃更可耻”却被自己后面抄袭的各种段子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脸,敢说那几个小老鼠卖萌的样子没抄袭《穿靴子的猫》?
制作一般,剧情拉胯,所谓讽刺也变得可笑,曾经的经典动画重新出现在大银幕怎会如此。
在当年《舒克贝塔》动画剧集也是风靡一时,成为很多人的童年回忆,但再次被搬出来制作成为院线电影却尽显敷衍,吃老本收割韭菜的嫌疑过于明显。
其实近些年也偶有当年的经典动画如同舒克贝塔一样被重新制作后再次出现,黑猫警长的电影版,葫芦兄弟的新版剧集等等。
却都是制作粗糙,剧情敷衍,记得黑猫警长的电影就是将动画剧集的剧情组合到了一块而已。
我们期待曾经的经典动画形象能在大银幕出现,但也希望能以一种全新的、符合现如今的形象出现,希望创作者们能赋予他们全新的生命力。
而非啃老本,敷衍地创作完成后尽快割一波韭菜。
动画不能这么搞,曾经的经典动画更不能这么搞。
我的童年给个3星先,不过小时候舒克贝塔系列一直没看全,所以没办法判断和书的出入大不大故事就是非常标准的故事,标准到一眼能看清走向。
把舒克贝塔和五角飞碟换成其他原创人物和交通工具没有差别。
旧瓶装新酒,感觉想讽刺很多直播带节奏、打赏、追星、未成年人三观,人工智能,节约粮食,鸭脖、蝙蝠,甚至还有一笔带过的“抄袭比偷东西更可耻”。
和从前一样,或许也可以说是在夹带私货吧。
小时候总觉得书里的道理很浅显直白,现在回看,确实直白,很干。
扯远了。
蝙蝠口罩那里有些不适,总觉得带着点歧视,少这一个梗又如何呢?
儿童电影的话我接受反派人物成为反派的原因这么离谱,但我不能接受他长得这么让人难受。
他的出场还有声音我确实感到恶心。
怎么不算建模的成功。
全片唯一一次笑出来是在抢天气控制系统时自动驾驶因为超过安全距离停下来了,冷不丁这么一下还挺好笑的。
实在是没有什么惊喜,如果不算片尾郑渊洁的出现的话。
成年人食之乏味,小孩子看看热闹,那些讽刺说给谁呢?
我不知道,或许是我这样想找找童年的大孩子吧。
多少有些遗憾。
对了,舒克妈妈突然来那一下是要闹哪样。
画风无法接受
陪小朋友看电影~
隔壁的家长从一开始就在打呼
感觉还可以吧 感情线还是没必要吧
最感动的地方应该是舒克架飞机,拉着坦克上的贝塔,他发射了一颗花生米吧。为了情怀加一星。至少我女儿看懂了,觉得很好看
我老公睡着了,我女儿不是很懂,就我看得最兴奋。虽然我觉得其实直接联系皮皮鲁再给做个生命水就行了
多么惊人,让多少被粉丝追着喊着cult片的电影羞愧!
老鼠都要被道德绑架PUA
电影八八二,2024年4月21日看完,没多大意思,暗讽倒是不少,鸭脖梗过几年看还会有人知道吗。。结局太乱来了,这是要再去十年后?
很多梗小孩子应该看不懂
这是属于肆意浪费他爸的老本,瞎编的啥智障剧情呀。
童年经典,希望这个IP不要消失
垃圾
我不懂,我很困
童年回忆,真的好喜欢舒克贝塔
是能带孩子一起看的童年回忆片。“我是飞行员舒克,我是坦克手贝塔”主题曲响起来的时候忍不住哼唱。里面有些台词挺成人化,比如有个小老鼠说:“我都那么努力了,还是跑不赢通货膨胀”😂 还有些台词比较网络化,比如科技与狠活、领饭盒、网络直播刷礼物,幼儿可能不理解那些网络的梗,但也能感受到勇敢、团结、真正的家人、不能浪费食物、好人坏人不是有明显界限的等。
跟原作里五角飞碟的部分完全不一样,我记得原作里五角飞碟是皮皮鲁发明的超级武器吧,过了几十年,五角飞碟的战斗力被削成这样了。不过从全新的角度来看还挺有意思的,娃看的眼睛都不眨,尤其是最后舒克妈妈因为boss浪费粮食绿巨人式殴打boss的部分,一边嘎嘎乐一边表示不敢挑食剩饭了,对小孩子还是有点教育意义
影片的画面制作精美,五角飞碟的设计充满未来感,营造出一个充满科技元素的梦幻世界。电影中的角色设计独特,舒克和贝塔的性格鲜明,使得观众能够更容易地投入到故事中。此外,电影的故事情节紧凑且引人入胜,舒克和贝塔驾驶五角飞碟,行侠仗义,展现了他们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好多年没看动画片电影了,没办法横向比较。整体来说剧情合理,情节主线清晰。
纯小孩动画电影,带孩子看还是不错,怀旧党完全没必要看,因为跟年少时的动画片几乎没多少相似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