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傻白甜,女主没脑子。
前面十分钟我还以为是简简单单的爱情故事,最后哪怕没有在一起,都能接受,为了反转而反转的电影,是我最近看到最难看的电影了,就算是三倍速也不能掩盖剧情的垃圾!!!!
相比也是最近看的{花束般的恋爱}每一帧我都想恋爱,真的差距太大了。
这个导演是不是没脑子的啊,靠!
浪费我时间。
可以说这部电影从剧情到演员都是满满的槽点。
剧情方面,男女主之间感情升温得也太快了些,才刚认识几天,估计还没相互了解够就已经亲吻上了,又没过多久就上床了。
问题是男主本身就患有间歇性失忆症,每天都会忘记女主是谁,感情来得如此之快很不合理。
其他一些情节也感觉很老套。
剧情虽然做到了一波三折,但相互衔接地很不自然。
演员方面,男女主都称得上高颜值的明星,刘以豪还可以说颜值和演技双双在线,但古力娜扎在演戏时只会瞪大眼睛,毫无演技可言。
另外情人节上映的电影都没能给女主一个完美的结局,把她写死了,真的看着比较反感。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烂的电影了,从结局来看是一个be的爱情故事,但我和朋友仿佛看了个喜剧片,全程笑到不停。
演员演技尬,剧情尬,台词尬,插曲/主题曲难听…唯一能夸的可能只有娜扎和最后那个宝宝演员的颜值了话说,网上都说《十年》能比这破剧更难看,哈哈哈哈哈不禁好奇了Ps.虽然谈恋爱会一定程度使人降智,但希望影方、制片方把情侣当人,而不是弱智。
另外,也多照顾一下我们这些审美正常,智商正常,只是想在情人节看部正常电影的单身狗吧,我真的会谢。
好多电影都是虎头蛇尾,越看越难看。
这个片子还有点独特,看到后面发现还有点东西,为了片子结尾和他们在床上的甜蜜对视我觉得可以给个三颗星。
前面简直没法看,剧情拖沓无聊,演技一般,逻辑漏洞频出,只想快进。
没想到后面的剧情还有点没意思,演技越演越在线,到后面结尾来个首尾呼应的小设计,给了我一些惊喜吧。
评价电影前,务必先聊聊导演黄真真。
没错,就是拍出过《被偷走的那五年》《闺蜜》的导演。
还记得2018年《闺蜜2》那灾难性的口碑,豆瓣直接2.7分,成为当年最差的院线电影。
导演黄真真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十届金扫把奖最令人失望导演。
《闺蜜2》的豆瓣差评从此之后,黄真真成为了“女版郭敬明”的代言人。
然而对熟悉港片的观众而言,黄真真曾经是先锋的代表。
她的《女人那话儿》和《男人这东西》是那样大胆,两部纪录片采访了香港各行各业、黑白两道的人士聊两性话题。
话题之前卫,素材之丰富,视角之多元,简直就可以视为一份社会学报告。
《女人那话儿》在千禧年之际一推出,就引起了香港文化圈的注意。
许鞍华也被采访黄百鸣曾在《一个导演的诞生》中赞赏道:“她拍摄的女性电影令人更了解女性”。
很长时间,黄真真都是香港备受注意的独立导演。
可惜,这一切都已经是过去式,如今的黄导,已经渐渐失去了她曾经的先锋。
黄真真和黄百鸣以这部《不要忘记我爱你》为例,彻头彻尾都是最为媚俗的套路。
本片玩了一个算不上新鲜的高概念:失忆症。
男主角陆尧(刘以豪 饰)因为车祸手术,导致患上了顺行性失忆症。
此病奇特之处是,永远只记得车祸前的事情,但之后过的每一天,睡醒后都会记忆清空,恢复原初的设置。
每一天醒来,陆尧都要跟随床头的便利签指示,来提醒自己的病。
事已如此,能做的就是尝试各种治疗的方法。
导演很“贴心”地给我们主角安排了富裕的身世,年纪轻轻,就凭借音乐创作让自己衣食无忧。
哪怕如今生病了,无所事事也能活得比大部分人好。
也只有这样的身世,才能有钱有闲去尝试各种治疗。
一天,他被姐姐安排给一位心理治疗师(博士在读生),也就是古力娜扎扮演的星玥做治疗(其实就是找个案例写博士论文)。
接下来的故事就很好猜了。
医生星玥在跟病人陆尧的诊疗中,日久生情,慢慢产生了好感。
无奈男方有失忆症,女方得竭尽所能,唤醒对方的感情。
这种失忆症,尽管脑子存不住数据,但情感是能够留下痕迹。
通过刺激五感,形成情绪记忆,简直就是一次爱的深切治疗。
爱上失忆症病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尼采式的故事,他曾说过有意义的人生是愿意重来一次的人生。
同理,检验这段爱情是否值得,那就是看愿不愿意重来。
一边是失忆的人能否重新爱上同一个人,另一边是这个人能否让失去记忆的人重新爱上自己。
女主角如同爱情路上的西西弗斯。
这种失忆症的爱情套路,早在十四年前亚当·桑德勒的《初恋五十次》就玩过了,这些年也被无数粗制滥造的作品挪用。
2022年还在沿用,高情商的说法是复古,低情商的说法则是老套。
如果真能让人感动,老套就老套了,可导演偏偏拍得如此让人出戏。
首先是主人公失忆症的设定,对于一个每天都充满不确定性的人来说,他对于自己现状的接受,未免有点太迅速了。
简单给姐姐打一个电话,所有的疑惑都能解决,然后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如何和昨天前天大前天接轨,导演明显略过这一繁琐的环节。
跟《记忆碎片》这种极力还原生活细节,力图真实的悬疑片比起来,国产爱情电影似乎不需要考虑种种硬伤。
当他与星玥确定关系后,观众时常不能确定到底是他记忆恢复了,还是导演出了bug,经常能从一个失忆症的人口中说出“昨天”“之前”的回忆表述。
有意思的是,观众都能意识到的问题,作为心理治疗师的女主角竟然毫无察觉。
电影中如同过家家般的心理治疗,很好地给观众展示了一遍何为伪科学。
还有就是难以忽视的口音问题。
故事发生地是成都,男主角扮演者刘以豪是位台湾人,在成都说台湾腔不是什么问题。
但主角的亲生姐姐却说着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两人口音上的差异,导演仿佛没意识到一样。
“穷哈”古力娜扎,那口拿腔拿调的普通话,一看就是用了后期配音,所以观众时常可以看到声音会跟不上嘴型的变化。
种种细节的缺位,导致本就没多少分的电影,面临无分可扣。
按理来说,本片在90分钟处大概就可以结束了,但导演加了半个多小时的戏份在两人的婚后预备生子的生活。
流俗的配乐加MV式的过场,活活地拖时长,直到女主角生孩子大出血死掉,悲剧收尾。
一部年度恐婚恐育电影就此完成(此处我给你加多一星)。
电影院的情侣面面相觑,为了不要有这样的结局,不如分手吧。
请人家看悲剧的爱情不是问题,电影诞生至今,不少伟大的爱情电影都是充满遗憾,如《胭脂扣》《廊桥遗梦》《英国病人》《泰坦尼克号》。
某种程度上,得不到的爱情才足够刻骨铭心。
而《不要忘记我爱你》的悲剧,更像是编剧拍脑门下,追求情感烈度,强行加的调味料。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前提是美好的事物存在过。
电影中二位的爱,来得太草率,失去了自然不会让观众感到可惜。
最后唯一能做的催情,就是调大背景音乐,给角色来个特写哭戏。
除了无趣,还是无趣。
自从当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走红后,国产爱情电影除了电影名越来越长(回忆下这几年国产爱情片你就懂了),其他方面似乎没怎么进步过,照猫画虎地制作了一部又一部以为可以感动观众的爱情片,进而霸占情人节档、5·20档和七夕档。
在这些档期上映的电影,拍的人只想赚一波就走,看的人也不会对电影有期望,情人档的电影仿佛纯粹是男女约会的背景板,电影反而成了次要。
这种畸形的现象,只会让国产爱情电影的风评越来越差。
面对这样的惨状,难免不让人想起5年前情人节上映的《爱乐之城》,至今还是不少人近些年看过最好的爱情电影。
它的镜头、音乐和表演,每一样都值得大家反复玩味。
《爱乐之城》全球4亿美元的高票房,靠的不是特殊档期的赋能,而是整部电影的用心。
《爱乐之城》靠自身的质量,完成了长尾效应。
当然我知道拿这样的电影和《爱乐之城》比无疑是欺负人。
但我还是要强调,各位记住咯,人的眼泪是有限的,请把眼泪留给值得的人和电影。
【首发于“正点观影”,笔名不同,但是本人没错】
真的是非常无误,被尴尬到无语到电影还没结束就下载豆瓣吐槽这电影,总感觉这个电影在水时长,好想走,但是花了钱。
男女主没有一个画面剧情可以让人觉得好看的只觉得尴尬尴尬尴尬尴尬尴尬!!!!!!
结局还强行be,能看的出来男主跟男主姐姐两个人是有演技的。
剧情真的我也不太懂为什么女主死了还开了一个追悼会。
很莫名其妙…真的就是在浪费时间。
谢了,给我一个难忘的情人节。
作为一个心理从业人员,看这个片子真的觉得很不适,心理治疗师和自己的来访者滚床单?
私下接触,多重关系,第一次治疗说自己的故事,自己知道违法职业伦理,还继续骗导师。
没经过来访者同意就找了一堆旁观人在旁边看,完全就是在抹黑我们行业。
太恶心了,不了解这个行业就不要乱拍好嘛?
这个导演拍的全是烂片,实在没有导演天赋就放弃吧。。。。。
不要来荼毒我们观众可以?
单位三八节给安排的电影福利,迟到五分钟,不得不说的是就这观影我睡了好几觉,除了女主死的时候有点让人觉得意难平以外,确实是我意料当中的狗血爱情片。
无聊。
早知道评分这么低就该在家睡大觉了!
唯一让人有点收获的就是电影中对于失忆症的治疗方式,也算是涨了点知识。
还有一点就是告诉我一个道理,秀恩爱,死得快啊!
真的很难看,让我坚持看下去的原因是因为我花钱了。
强行be的感觉,但是又非得和开头连接挺无语的,没什么亮点,就只有最后男主姐姐给女主开追悼会的时候才有泪点。
真的很无语,高血压紫癜离谱住了。
最可恶的就是预告片贼好看的感觉,骗我钱啊这是,啊啊啊啊啊越想越气。
男女主的颜值也是能追下去理由之一吧
情人节和朋友一起去看的,总体来说感觉很离谱,感觉是把狗血烂梗杂糅在一起。
失忆,绝症,姐姐设计让他们两个分开,感觉就是为了虐而虐,没有什么新意和深意。
女主身为心理治疗师没有什么专业度可言,患者与心理治疗师之间有情感有悖于职业道德吧?
总而言之,坚持让看下去的只有男女主的颜值和自己掏的买票钱。
男帅女美,男主身材可,脸还很小。男女主的互动很甜,一起拍合照,女主好害羞好可爱。喜欢男主的主动和颜,男主还每天健身,显露好身材,喷香水,精致男孩。男生脸红也好可爱哦。娜扎身材也好好。女主也太好看了!!!看完觉得和喜欢的人结婚真是一件开心的事啊,生孩子也是一道鬼门关。台词:有钱年轻又负担的起。(这台词挺酷)
不得不说娜扎这部戏演技好起来了
不愧是你。
前部分虽然演技平面、台词薄弱,但剧情尚可,颜值没崩,在及格线边缘浮动中间逻辑因果没解释清楚,姐姐大恶人做得强行出戏结局急转直下,思考一下逻辑确实没问题,生育不仅得到结果,更要考虑后果问题在于情人节档演虐恋情深无异于春节排鬼片,让人摸不着头脑,排期就证明了它无法拿四星刘以豪细看五官很普,可气质好好,太性感了。他追女孩不会像变态刘以豪中段的哭戏质量这么差导演竟然给过了?他的演技还停留在台湾电视剧,导演完全不培训让他乱演吗?一眼就看出男女主的戏路不交叉没有化学反应…即使俩人吻戏不错,谁有经得住亲了全片的长度啊…全片的演技亮点是vcr里,女主在男主睡醒前化妆,男主睁眼看向女主说你好漂亮…看在我很爱狗血剧情以及很吃男女主颜值的份上,三星,希望未来继续有高颜值狗血片拍出来让我做梦
好看
完全没有哭的点,就是不知道她违反了职业操守,论文能毕业吗?
别看 情人节看老婆死了 晦气
不到最后一分钟开追悼会 女主就好好的 还美美的 但非死不可
我觉得还可以。
唯一值得看的是刘以豪的肉体和颜
我觉得非常好……
这部戏黄真真又是导演又是编剧,很行,整体来说是个悲剧,但是还好不是最后一刻be,那我真的会哭死,随着片尾后的生活片段心情舒缓了一些,只想感慨珍惜眼前。这部电影里的娜扎很灵动,她这个角色其实挺矛盾的,一边告诉自己不可以,又忍不住跟随自己的内心,所以前期她的紧张我能感受的到。我特别喜欢她在河边微醺的那段表演,天是黑的,但是她整个人看起来却是亮的;刘以豪笑起来很治愈,身材有点好我都不好意思看。情人节档期里唯一想看的电影,既然达到预期了,就给一个鼓励吧!
刚看完,给个四星吧,和两刚分手的单身狗一起看的,拍的还行,娜扎颜值在线,男主的台湾腔太重了,里面那个美苏的女歌手唱的还没ktv好听,剧情也不负责,该甜蜜有甜蜜,狗血也合乎逻辑,背后的女生哭的稀里哗啦,三个男的吐槽一句接一句,换个角度,只要男主不睡觉,他就一直不失忆
1418
看完好几天了,居然忘了标记。就可想而知有多可怕。就是说把观众当傻子,就真的愤怒。两位演员这咋咋唬唬的演技,可真是够够的。
娜扎真漂亮啊…
亲密关系,认识自己
其实还行,如果最后男主恢复了记忆才真的是狗血,每天带一遍娃。娃的小学作文(我的每日父亲)
冲情人节还整这么勇的结局打3🌟
女主星玥写的那封信挺好的。其实从信里可以得知,星玥对陆尧产生感情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给了她没有别人给过的对于她的梦想的尊重,这个点非常好啊。但是可惜在片中,这个点展开挖掘得不太够,没有在观众心里打下有分量的一击。如果整部电影的前半段以这封信为中心思想来描摹,会更好。这片的设想还是蛮好的,就是有点传达不够。男女主的角色丰满程度都不太够。女主为爱孤注一掷的勇气表达得不充分,男主面临的困难描写太少,也就降低了他虽然每天都会忘记也还是想要去努力拥有爱情的难能可贵。导演/编剧在情节的取舍上有些问题。但是后半段还是蛮催泪的。镜头的美感和音乐都不错。舞台上穿着礼服弹钢琴的刘以豪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