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认识Russell Crowe 是在《洛城机密》,被他忧郁的眼神和唏嘘的胡渣子狠狠征服了一把。
虽然那部影片并非他的独角戏,其它的人一样出彩,但是无疑他留给我了最深的印象,他引导了我的情绪,他带着一种由内而外的气场。
后来阅了《角斗士》《美丽心灵》,他的实力演技已经深入我心。
再然后有幸看了《铁拳男人》我已经开始敬仰他了,尽管最近的《罗宾汉》让我感觉到了一点失望,除了捻弓射箭的海报造型,我几乎不能记得任何东西。
放着《三日危情》有些日子了,一直不确定是否该看还是放过去,然后有个家伙咨询我有什么好拳击题材的推荐,我立马就浮现了《铁拳男人》,所以我决定,为了他,牺牲130分钟吧。
此刻我坐在这里感叹,这个时间牺牲的太值了。
从开头的十分钟我已经可以嗅到它不会是一部烂片,仅凭着那跌宕的音乐已经足以紧紧揪住我了。
一个大学教师,深信自己的囚犯妻子不是杀人凶手,而法律已经不能证明这点,所以为了他深爱的一家三口可以团圆的过幸福日子,他开始实施了一个缜密的劫狱计划,他去图书馆研究越狱的资料,请教曾7次成功越狱的越狱高手,用一面墙的资料来做分析和准备,同时他还始终照顾着乖巧的儿子并给予绝望的妻子,他甚至杀了两个毒犯并抢劫了足够的银子备用,他设计让他的妻子离开到高墙之外从而获得机会,他用他的高智商计划和完善着每个细节,一切的动力都来自他的亲情,他的家庭责任感,他的执着证明着他是个真男人,一如他曾经挥舞着铁拳去为家庭挣得面包,你如何不为其所动。
前面一个多小时的缓慢铺垫,三年的准备,35分钟的实施,所以当激昂音乐响起时,真是一种宣泄,尽管从音乐中你已经可以感觉到他必定会成功,可是他仍然让你绷紧了心跟着他们一家东奔西跑剩下的35分钟。
黑人光头MM真他妈的抢镜头,这不是为了抄袭《神鬼奇谋》的可爱邻居吧,人家可是男滴。
配角都是如此的出彩,隐忍而慈爱的父母,超高效率的警察,不怕死且狡猾的毒犯,欲说还休的单亲妈妈,个个都能令你眼前一亮,过目不忘。
特别是孩子他爷爷,不给个最佳配角浪费人才了。
女主角动不动就自杀,太没脑子了,所以才被漂亮的第二女主角抢了戏。
都跑到二环了,竟然还拉了车门自残,实在是跟不上节奏。
就因为伤心她家男人弄的场面这么大却没有提前知会?
外国的警察也挺牛,一句话城市水陆空就都停了,怎么就没有领导出来说“你哪家的?
叫你上级跟我讲!
”看到一堆负面的评论,忍不住出来写几句,怎么不好看了?
那你去看布米叔叔吧,这么好的教科书,没准你将来也需要跑路了。
我不知道中国的警察是否有别人这么有效率,15分钟封路,35分钟内联网,几分钟就对案情找准了方向,而且这么拼命的工作。
但是我知道,在这里你是有可能被冤的。
你会为了你的爱人们去杀死一个警卫么?
会扔下你的孩子在加油站么?
会推倒挡路的老太太么?
港譯:驚劫72小時(The Next 3 Days)(原載於<<時代論壇>>1215期)愛是否淩駕一切?
<<驚劫72小時>>(The Next Three Days)的片名使人以為只是又一齣荷里活犯罪片,並不能表達法國原來版本“Anything For Her” 片名中的意思,把整個故事用數個字蓋括了:一個普通住家男人為了拯救含冤下獄的妻子,不惜得罪黑白兩道,橫衝直撞搞一場大龍鳯去劫獄救妻,帶着幼子一家逃亡。
法國版的宣傳海報是兩夫妻在機場拖着兒子,緊張兮兮地回望;荷里活版則只有男主角的臉部大特寫和畫了線、貼了相的地圖,驟眼看還道是要打劫銀行或突擊賊窩,這樣的宣傳策略不知是否聰明。
其實在連場動作底下,可以把這齣戲當愛情片看。
男主角約翰本來是一個在社區學院任教的文學教師,一家三口樂也融融。
有一天早上突然有一群警察破門入屋,拘捕其妻,指她涉嫌謀殺上司。
所有找到的証據都對她不利,約翰上訴不果,但深信妻子清白,毅然決定劫獄。
羅素高爾沒有因為這是動作片而去健身,卻以胖胖的身驅去演這個「普通男人」,一個業餘的英雄。
<<驚>>的動作場面不特別出色,反正約翰不會有特務那般敏捷俐落的身手,總是帶點遲疑和笨拙;他也不是有甚麼專業知識和特殊技能,連製造百合匙開鎖也是看Youtube學的,還要撞板失敗險些被捕。
他的專業是文學,非但無用,更加是罪魁禍首他對着學生教授<<唐吉訶德>>,浪漫壓倒理性,不理後果,他自己也要成為挑戰風車的騎士。
一個文質彬彬的好好先生要變為無視法紀、禍及無辜的一個罪犯,與警匪雙方鬥智鬥力的衝突是外顯的,但他對妻子清白的信念,以及因此一步一步地衝擊良知和法理的規範,則造成內在界限的張力。
他對着辯護律師破口大罵,因為對方坦言循法律途徑已不可能還其妻子清白;對着新結識的單身母親,他則拘謹而迴避,卻又忍不住透露妻子是殺人犯的秘密;但他對着妻兒卻總是溫柔的,但又滿懷心事。
羅素高爾以憂鬱的眼神來演繹這深情又壓抑的平凡人,瞞着所有人去策劃劫獄,這使他更形孤單。
他的執着是可怕的,即使妻子自己也絶望了,試過自殺,甚至告訴約翰她真的殺了人,他也堅持着信念:「不論你說甚麼……我知道你是怎樣的人。
」這裡在戲裡是一個小懸念,使觀眾猜想其妻是否真的殺了人,只是約翰走火入魔、執迷不悟。
不足之處是劇本沒有交待這對夫妻以前怎樣結識、相愛、結婚的經歷,我們也就不了解約翰所認識的妻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但只能靠兩位演員的演技來補救,約翰那皺着的眉頭兩旁堅定的目光,以及妻子已想着放棄之時,被其決心所震憾的表情,大概可勉強說服觀眾站在主角那一邊,陪他走到最後。
在約翰回憶於課室裡講述<<唐吉訶德>>的一幕裡,曾問到這樣不理會現實直幹到底,到否必然是瘋狂?
但他由至此終都不曾情緒失控,因為他要幹這從未幹過的大事,不論怎樣計劃都有突發事情出現,必須保持冷靜,隨機應變。
最後約翰終於帶妻兒逃亡到委內瑞拉,彷彿已能安頓下來,但他的眉頭仍然緊鎖着事情真的過去了嗎?
他劫獄就是因為深信妻子沒殺人,自己反而幹了殺人放火的事情,逃走的過程中也不知給多少無辜市民帶來麻煩,已經不再是清白之身了。
兒子一直因為母親成了殺人犯而耿耿於懷;現在一家逃亡,孩子都看在眼裡,會對他的成長有何影響?
即使結局讓觀眾確認約翰妻子的清白 (這一段安排突兀犯駁),法律制度確有漏洞,但約翰並無獲得最後勝利,對愛的執着反而帶來更多困惑。
約翰最後的沉重,跟同樣逃獄到外國的<< 月黑高飛>>(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最後那種釋放大相逕庭。
這次唐吉訶德衝進風車磨坊裡,卻走不出來。
罗素克劳到动物园把孩子接走时,小女孩的妈妈也领着小女孩出来了,她看到在车里坐了一个陌生的女人。
如果约翰没有一直抱着这个执念的话,可能会在不久后和妮可在一起,他们都是单身一人带着孩子,他们都很孤单,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不再年轻了。
至少妮可一定是这样想过的,生活里什么都有可能遭遇,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妥协,再去找一扇能打开的门。
这扇门可能不是你希望进入的,但至少它能够通向生命的下个阶段。
而人生本就是想尽办法的走下去。
但约翰偏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是一个大学教师,而他要把妻子从牢里劫出来,然后弄到足够的钱,摆脱掉警察,逃到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
他幻想了好久了,他一直在做准备,影片的前一个小时基本都是那些不靠谱的准备过程,直到还剩三天,他妻子告诉他还有三天就要离开水牛镇,到一个别的地方。
直到他们到了委内瑞拉,我都不相信他会成功,一个个诡计都恰好奏效,一次次都能恰好躲过,从抢劫毒贩开始,这就是一次赔率极大的豪赌,输了的话他将和他妻子在牢门前分别,然后各自蹲一辈子,而赢了,则是在另一个角落,看着他们儿子长大,然后一起变老。
实际上他已经老了很多了啊,罗素克劳也是老了很多啊,洛城机密里他还是一个喜欢穿背心的老青年,而在这部片子里,更多的是他穿着夹克,拉紧衣襟在风中匆匆行走的臃肿背影。
其实一开始也没有那么臃肿,他的妻子也算亮丽,只不过三年以来他过着不如妻子的日子,又是打架什么的,又是构思什么的,又是岁月匆匆流过什么的。
孩子知道给女孩吃饼干了,他也老了。
这是一个很长的片子,有两个多小时,分开看有两部分,就是对一个老男人的塑造和一个老男人创造的奇迹。
只是因为对妻子的信任,就要无论如何把她救出来,看完这个不太真实的片子后,我在想他是为了谁。
最后觉得他其实只是为了自己啊。
这不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就像一个小孩受了委屈一整天和大人闹,不吃饭不睡觉直到大人们承认错误才罢休一样,这是一个固执又天真的人,他只是一时想不开,一定要向大人们讨个说法。
那么在出现在他这段生命中的两个女人相遇时,他心里应该是有着孩子般的骄傲的,只是时间太紧了,他来不及表达出来,他要赶时间,在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找个地方和心爱的人终老。
我觉得这更多是一部亲情片,和爱情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毕竟孩子都这么大了,再说爱情还有什么意思,能够在一起就好。
在一起就好。
在委内瑞拉,那个语言不通的南美国度,他们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也许约翰要整日忙着工作,而劳拉每天还要打胰岛素,孩子什么人都不认识,找不到玩伴,甚至不会和小朋友门说话。
这些约翰一定是想过的,劳拉也是想过的。
不过只有这里他们能够在一起啊。
妮可在目送他们离开时,心里也许是羡慕嫉妒的,可能在这个时候他她也被迫承认自己已经老了,整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和怎样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他们还可以最后一次不管不顾的飞驰在公路上,把身边几十年的世界甩在一旁。
另外她看到了一对在一起的人。
这不是大学里的小情侣,更不是傻头傻脑的高中生,他们是一对曾在一起的人,后来分开了,而这次他们使出全力制造了这次重逢,不管怎样,这已经比很多人好出太多,从这个角度讲。
有太多人分开了,有太多人没有找到那个可以在一起的人,有太多人找到了,但终究没有在一起。
这样想想,也许能一起变老,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了吧。
多大的福报啊。
越狱的题材。
看的快要俗烂的。
何况,在prison break里,主角是帅气又天才又年轻的米勒。
在肖申克的救赎里,是波澜不惊的铺垫。
可是当我点开“三日危情”时,我对这部帮助妻子越狱的片子并没有报很大的希望。
特别是看到头发胡子都开始花白的罗素克罗,有点发福的身体时,我已经替这部电影定下了一个失败的基调。
我在想他怎么可能成功?
当他开始越狱的计划,在自家墙上贴出巨幅地图,很菜鸟的去找drug dealer买药,试图再弄三本passport,但是却被打的鼻青脸肿。
我更是觉得这部电影有点摸不着调。
导演安排这么一个文绉绉,开着典型好公民车的中年男人密谋越狱,这是多么big的一个mission impossible啊!
我替他悬着心。
看到他还是那么的义无反顾,看到他因为钥匙断在监狱,吓得呕吐。
看到他三年间还是把妻子的照片当做手机左面,看到他左手无名指的戒指,看到他内心坚定,相信她妻子绝对没有杀人。
我都心疼起来了。
他对他妻子的爱,该是有多么深,多么深啊。
因为我都已经接受了她妻子是杀了人的。
而我也接受了,他是因为这不可阻挡的爱,才忽略了这一切,疯狂的要救他妻子出来。
剧情一点点的在展开。
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的计划究竟是什么,周全么?
内心在希望他能够成功。
几次点开豆瓣,鼠标往下滑动,差点没忍住看了影评,看了结局。
因为我觉得他的成功简直是不可能。
他太没有美剧越狱的feature了。
当看到他为了钱杀掉一个drug dealer。
我才明白,原来这么认真啊!
拼了,豁出去了。
到了laura被送进医院,两人开始有点笨手笨脚的逃脱,越狱才真正开始。
慢慢的,John的周密计划开始铺展开来。
丢弃破车,地铁中途强停,从事先割好的铁栏逃出,坐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车,开始逃亡。
在此,我开始相信,也许,也许他真的能成功。
到了John寻找一对老年夫妻搭乘汽车,躲过警察的搜查。
我知道,他快要成功了。
最惊险的时刻也过去了。
他们成功坐上飞机。
到达了委内瑞拉。
一家三口。
而电影的最后,让我也更加释然了。
他的信仰是正确的,妻子是无辜的。
该死的巧合。
整个剧情前面有些沉闷,这让后面的越狱成功更加令人惊讶。
前提是你不知道结局。
深爱妻子的男人,他让人着迷。
2021.10.30
祸从天降,妻子劳拉成了杀人嫌疑犯,而且证据确凿,被判刑坐牢已经不可逆转。
逼着一个舞文弄墨的大学教授丈夫约翰去策划越狱,不顾一切铤而走险,抢劫杀人。
当妻子终于越狱成功,案子也近乎真相大白,原来是一场阴差阳错的误会,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玩笑,一个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误会,不是约翰不顾一切的执着和坚持,悲剧就此降临在这个家庭。
美国这个号称人类文明灯塔,很多人眼中的法制国家,竟然出现这样错的离谱的冤假错案,不知道那些公知和美分们看了做何辩解,不知道那些仇中的人会不会感叹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但是这确实是美国社会的家庭悲剧,一个人间悲剧。
越狱首先要有足够的胆识和运气,过自己心里那一关,问问自己能否做到不再妄想看你父母一眼?
你能杀死警卫吗?
你能把挡住你逃生之路的无辜老太太推倒在地吗?
因为越狱你会变成这样的人吗?
如果这都不能你就别做,你会害死自己和别人。
其次要有详尽周密的计划,逃走容易,困难的是保持自由,需要花很多钱买信息,住酒店,旅行,时刻防备被抓,夜夜在惊恐中度过。
钱让约翰孤注一掷的去抢劫,显然约翰胆识和运气都不错,竟然闯入了一个制作冰毒的地下加工厂,杀死毒贩子,得到一大笔钱。
有钱就有了底气,约翰信心十足开始实施他周密的计划,大概是上天的眷顾,功夫不负有心人,尽管警察已经注意到约翰并盯上他,医院逃跑的一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去动物园接儿子,争分夺秒,因时间不够只能放弃,劳拉一时冲动,竟然做出疯狂举动,差点因小失大,功亏一篑,幸亏没有事先告诉她越狱计划,否则这个计划早早就会胎死腹中了。
因为找儿子耽搁了时间,警察封城了,越是危机关头越冷静的约翰,机智的选择搭载一名老年乘客让专注三人行的警察错过。
机场检查,他们刚刚过边检,通缉名单就多了他们两个人的名字。
约翰真的是运气好的出奇。
最最搞笑的是警察从垃圾袋里拼图出他们要去海地,结果自然扑了个空,此时他们登上了前往瑞内瑞拉的班机顺利升空。
抓捕失败的警察重新审视复盘三年前劳拉杀人案,意识到这是一起意外的抢劫杀人案,但是寻找证据最后只差一步而功亏一篑,看来这个案子还要遥遥无期的继续错下去,除非抓住那个抢劫犯招供,真相才能告白于天下,劳拉才能最终平反昭雪。
一部相当好莱坞式的商业片,导演兼编剧是颇有名气的人物,选择的这个故事也充满了high点,最终完成度也够高。
首先,本片有着非常扎实的剧本,整体的架构十分清晰,在前期花了大篇幅用慢节奏来进行铺垫,而在后面的高潮部分,呈现出的则是教科书般的完美节奏,其次,尽管故事本身并没有传达出多么大而深的道理,或是有多么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但却做到足够让人为之动容了,因为爱,选择信任,选择相信,因为爱,因为家庭,选择做另一个自己,选择跟命运做最后一搏,一切周详的计划和复杂的操作当然是影片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但在这些惊心动魄的剧情下面,所传达出的东西其实简单且纯粹。
这种影片在西方价值观对爱情及家庭的认知下必然会让人们产生极大共情,但如果说问题所在,要是能够将剧情更加复杂化一些,男主光环少一点,女主也别显得那么蠢会更好。
大概因为开篇略微跳脱,且期望不高,看完本篇格外喜欢。
短评意犹未尽,因此写个长评。
看过若干蒙受不白之冤的电影后,难免抱定一种期望,觉得主人公会花足够长的时间,练出一身肌肉,熟悉枪械,精通黑客技术,变身马特达蒙一般、一眼看去就能记住十几个车牌的特工,然后人生开挂,对抗系统,或逃出生天,或洗刷冤情,乃至二者皆有。
比如我最近看的《守法公民》《虎胆追凶》之类。
甚至在本片开头学习配钥匙的阶段,也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观众。
但实际上,……以下内容已删除
一颗给Moby,一颗给电影,两颗给罗素克劳。
先说说克劳,他再也不是我印象中的《洛城机密》里面那个惩奸除恶、见着坏蛋就挥动拳头的肌肉男了,本片克劳的眼神让我很难忘,单说无奈和绝望这一对,一般都是混在一起的,很少有人分得清楚。
当克劳为了假护照被暴打之后,第二天带儿子上学,爷俩坐在汽车里面,儿子问你还手了没有,克劳说没有,我从他眼睛里面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悲凉的绝望,行了,只是一些皮肉之苦,劫狱自始至终都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再说说电影,我本期望有些很洋气的肉搏场面,因为肌肉男在嘛!
结果都很压抑,克劳扮演的John这个男人也很压抑,白天上课接送儿子,晚上就学习开锁撬锁买装备。
哦,这里我得插一句了,苍天大地你们哪位天使大姐能赠我一个上YouTube的权利吗?
那上边咋啥都有啊,从GRE到开锁,学习的视频应有尽有,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YouTube”。
再看看人家国外的电影的植入广告多牛逼啊,那就是再说,拥有YouTube,你就拥有了全世界的保险箱和汽车;我现在知道相形见绌是啥意思了,植入广告不是你吃完饭一抹嘴倍儿有面子的掏出一张招行信用卡使劲往桌子上一拍然后来个特写,植入广告是我能骑着用万能钥匙打开的捷安特带你去看夕阳。
说多了说多了,言归正传。
片子整体的情节设置上还是本着看观众看得倍儿揪心的路线,大家应该都会猜到John在Zoo和一条计划之中的逃亡路线的选择上会选择前者,因为没有时间了嘛。
那总得有人去接儿子吧,于是媳妇跳车未遂,两口子在高速公路旁边还真看了一会夕阳,结果耽误了去海地的飞机。
老外也知道“塞翁失马”那回事,但是过程挺浪漫的,我也曾经无数次想在高速公路上停下来,看看逝去的时光,看看长河落日圆,再抽上一根儿烟,让突出来的白雾和庄稼里面燃烧的秸秆分不清彼此……可是啊,我找不到跳车的理由啊我。
最后说说Moby吧,Moby不仅在电子方面有着谁都无法否认的才情,而且影视配乐方面他也一度蝉联了《谍影重重》三部曲的所有片尾曲,还记得大明湖畔那一曲《Extreme Ways》吗?
敲开了多少老爷们的心扉,唤起了多少少女的特工梦。
本片里面的危情第三天,胜利大逃亡情节中,克劳撕掉了贴在墙上的所有资料,听着那首《Mistake》,在片子前半程压抑了很久的我终于清爽起来,那感觉就像参加高考的那个早晨一样,我扔掉了所有的课本,我妈问我是否需要在开考前再看看,我说了句“不鸡巴看了”,义无反顾的出了门。
那个时候要是我知道有Moby,我估计,我是怎么着都考不上大学了我……最后还是欣慰的结局等着揪心两个小时的观众,委内瑞拉不错,北京也是个很好的选择啊,放心,国内大环境很好,这里除了会查查那些没有后台的小人物,是不会动国际友人的。
另外,终于有个大脑正常的警察来重新考虑John老婆的案子了,“做一些警察应该做的事情”,虽然他没能找到那颗纽扣,不过我觉得看到这里也是应该让国内那些不长大脑草草结案冤死好人的警官们扪心自问一下的时候了。
一直以为是男主爱着女主所以任性,没想到结果确实这样。
男主真是家庭角色的楷模,最后为了逃生拉私活,简直666,男主自己都笑了。
“有其父必有其子”老头也是很可爱,电影家庭情感刻画深入我心。
(看了影评有个标题“爱有多深,才这般不顾一切”来形容电影再确切不过了,影评最后一句,深爱妻子的男人,他令人着迷)。
很感谢观影团组织的免费观影活动 http://www.douban.com/event/13839966/ 电影中有这么一个情节,作为老师的男主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堂吉诃德》,提问学生这部著作的精神是什么,最后他自己说出“以激情指导行为,超越理性的边界去做一件事”云云。
原话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这样。
看完电影总觉得这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真正主题,对于一个中规中矩在社区大学当老师的中年男人来说,策划妻子越狱就是他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壮举。
越狱本身就是一种反常规的行为,反常规就意味着刺激,刺激就意味着兴奋;但兴奋不代表快乐,所以,即便影片最后他们一家三口逃逸成功,并在几年后留下一个光明的结局点明妻子真的是无辜无罪的,我依旧快乐不起来,快乐的神经在某个环节被导演硬生生堵住了。
——想不明白,男主何必费那么大周张去越狱?
以他在越狱中的表现看来,他大可以缜密的调查一番找出证明妻子无罪的证据啊不过话说回来,与越狱相比,凭个人之力推翻有罪证明的确难度更大;这就像一场Game,前者是推翻一切条框自己建立游戏规则,后者是带着镣铐舞蹈,在已有规则中寻找突破点;前者更过瘾,后者更残酷;前者需要精准的观察力、果断的行动力和强大的爆发力,后者则除此之外还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煎熬的心。
所以,名侦探们都不是盖的——福尔摩斯波洛金田一工藤新一毛利小五郎……当年那个在下水道里匍匐了大半夜的肖申克(原谅我忘记主角的名字,只记得监狱名了)也不是盖的,人家至少不是头脑发热,不是什么“激情超越理性”,也没弄得这么兴师动众——飞车啊,地铁啊……越个狱,咱能低调点么?
总之呢,片子概括起来就是女人杀人入狱,男人坚信她没罪,找律师翻案不得,灵机一闪头脑一热肾上腺一分泌决定激情一回救出老婆,然后筹划一番他成功了,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影片剪了很多,看到最后我也不知道男主角在救人的过程中有没有杀人。
是在揭示法律是不完美的么?
越狱夫妻版 NB
不错,推荐。
亮点和吐槽点一样多的佳片。和哈7同周首映,我选错了片子,这片子选错了男主角!克罗跟《致命游客》里的德普对调一下就完美了!苦大仇深的数学老师才长克罗这样,这里头是文学老师啊文学老师!班克斯笑起来像范玮琪有没有!!!
越狱~
熬过了前一小时儿女情长,接着夸张离谱的追逐戏,美佬那套孤胆神侠精神秀得飞起,伪高分
和未来女朋友在电影院看的
Boring movie about boring people doing boring things. All the cliches are there. I hoped for a nice twist at the end but it didn&#39;t come.
万达放的前面是不是删了很多。。。连不上啊。看的迷糊
只要我们心中坚信,一定能所向无敌!
儿子好萌~喜欢最后扣子那部分还有墙上的地图
别说我做的不够多,那只是我不够爱你
因为《越狱》略显俗套的故事,标准的好莱坞上乘之作,作为《撞车》编剧保罗哈吉斯初执导筒之作,中规中矩。
低碳绿色环保越狱
就很普通好嘛
无多余情节 Ps:罗素叔的肚子成了小男孩最好的枕头( ´ ▽ ` )
越狱电影版?悬念设计太少了吧,女主角还想跳车太傻逼了吧,两个小时的电影太闷了吧,惊悚你妹啊。这么坑爹的电影评分到8.0.托儿太多了吧!!!!!!!
节奏太慢了~
爱情太可怕!
此人如果没有演角斗士,基本等于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