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是一个普通的警匪片,没想到竟然是双时空的悬疑剧,陈伟霆追嫌疑犯直接从1993穿越到2018年了,跨越了二十五年,反应过来之后又开始抓嫌疑犯,节奏是真的快,而且演员的演技和片子的质感也都很在线,90年代是复古色调,穿越到2018年就变成了冷色调,还有很多小细节都能看到剧组的用心,然后还要夸一下片头的bgm,确实好听,还感受到了粤语的魅力哈哈哈哈,大家一定补药放过这个太阳星辰呀!
熬夜看完了超点,现在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太阳星辰就是2024最佳电视剧,不限题材。
无论从最根本的剧情和人物,还是镜头及配乐,甚至官方释出的海报无一不透露出主创团队的态度、审美及能力都是顶级水平。
高参与感的悬疑剧男主悬疑剧经常陷入一个怪圈,即为了圆上剧情逻辑,将大部分笔墨放在反派的人物弧光上,除非主角本身就是亦正亦邪的设定,否则很容易沦为执法记录仪或者剧本杀dm。
杨光耀是近年来少见的人设饱满、高度参与剧情推动的男主。
杨光耀是个很擅长自洽的人,他的自洽来自于他极强的行动力。
因为不想让女儿在一个混乱的环境中长大,所以要努力抓坏人,wlb对耀sir来说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穿越到2018年尝试回到过去失败后,就“一厢情愿”地给自己洗脑,破了案子就能回去,即使只是一个待验证的可能性,也要拼尽全力去搏。
他聪明又狡黠,早在聂继添案他已隐隐意识到叶sir的反常,可以利用麦志鸿的童年创伤和精神分裂套话,但他的内核又相当稳,无论是1993年的麦志鸿还是2018年的周曼仪,无论对手有多么擅长玩弄人心,他都不会动摇作为警察的底线,往左一分就邪,往右一分就呆,而最终陈伟霆呈现的杨光耀,堪称完美。
人类的高质量情感有爱情,但不只有爱情不记得哪位主创说这部剧中除了案情,还包含了许多【情】。
老实说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有些忐忑的,这些年我们见过国产剧中有太多的包饺子强行煽情,幸好是我多虑了。
太阳星辰的穿越机制并不算别出心裁,但主创非常有创造性得利用穿越让一对父女在他们彼此最好的年纪相遇。
抛开父母的期待,孩子的依赖,作为两个血浓于水但又互相独立的灵魂,杨光耀开始真正思考如何做父亲,陈凯晴开始理解父亲的热血与执着,他们争吵、聊天然后并肩作战,父亲学会了尊重,女儿学会了传承。
相比较凯晴,其实麦志鸿和法医、心理医生夫妻更像传统意义上的一家人,他们赋予了麦志鸿生命,引导麦志鸿的价值观,影响麦志鸿的人生轨迹。
其实我无意因为他们是反派就批判这样的关系,在长久的相处中彼此互相影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可惜三个不幸的人无法互相拯救,只能携手走向黑暗。
说到爱情,太阳星辰的爱情就像熊柿炒蛋里的糖,少而有效。
1993年的父母爱情全剧篇幅可能都没有超过10分钟,甚至在星遥病房外佩洁叫住杨光耀的时候,我一度以为她要提出离婚,但就如演员本人说的,佩洁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生,她一定有信心撑得起这个家,唯独舍不得杨光耀再有危险。
杨光耀四处奔波保护着全社会,她在保护着杨光耀。
到了2018年,和父母爱情共用情人bgm的女儿女婿,到最后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在成为恋人之前,他们是警察,是儿女,不为爱而生的角色而让爱情更加动人。
当我们在怀念狮子山精神时,我们到底在怀念什么?
香港人是一个很独特的群体,生活在节奏极快的城市里,每个人都不曾尝试掩饰过自己的欲望,绝不假装松弛,仿佛在香港人的字典里永远不存在人淡如菊,但就像一间间相似的单位,香港人在界限分明的安全距离之间长出了共同的精神。
陈伟霆是一个很“神奇”的艺人,内地人觉得他是香港人,香港人又总觉得他在内地混得开。
他有十年没拍过香港作品,99%的人是通过内地作品认识他的,他可以熟练使用内地的每个社交媒体,说着内地最in的网络用语。
但在远离香港的这十年里,他依旧像每一个过去的老香港人一样,无论什么题材的作品,享受着为角色增重减重,享受着飞车戏亲身上阵,享受着为了剧情吞下整个勺子,享受着为作品吃的每一份苦。
我想也许这就是生长在香港这片土地上,属于香港人的顶级“掌控欲”——如果无法掌控别人,那至少一定要掌控自己。
我们总说港圈已死,但是过去的港片、港影依旧是我时时会回味的经典,创作这些作品的人仍未离开,为什么新的港圈就没人买账了呢?
也许高城说得对,早熟的人都晚熟,曾经领先一个代际的也许终有落后一个代际的时候,在过去的十年乃至二十年,港圈组过合拍、卖过情怀、炒过冷饭都没有奏效,但是他们还是没有停下脚步,在太阳星辰里,我似乎看到了前路的影子,题材会过时,技术会进步,但艰辛努力写下的香江名句将会不朽。
如同西西弗斯一样固执努力的陈伟霆,散落在横店、象山各个剧组的香港电影人,总会再一次走进属于他们的时代。
杨光耀,祝你好陈伟霆,祝你好香港,祝你好
太阳星辰原来是这个意思,最后结局简直就是飞升,透过小星瑶的脸看到手机上凯晴和Daddy的合照,随着1%电量的耗尽凯晴永远留在了2018杨光耀的记忆里,1993年的杨光耀不会再和星瑶分开,星星和月亮一起在天上,在一起。
最后一格电没了的时候,我哭崩溃。
谁给耀sir送个充电器啊啊啊啊!
杨光耀咋没带个充电器!
《太阳星辰》是一部由陈伟霆主演的香港电视剧,自11月20日开播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该剧结合了悬疑、刑侦和穿越等元素,讲述了香港警察杨光耀穿越25年追查连环杀人案的故事。
以下是该剧的一些评价:观众反响热烈:《太阳星辰》首播后,观众反响热烈,豆瓣首轮口碑炸裂,观众好评如潮。
腾讯站内热度值突破22000,全网有效播放量破3000万,显示出该剧的高人气和受欢迎程度。
剧情紧凑烧脑:该剧以紧凑的节奏、烧脑的剧情和港片风格吸引了观众,让人仿佛回到了90年代的香港。
案件设计精巧,悬疑感强,每一集都能看到精彩的案件发展和反转。
演员表现优秀:主演陈伟霆以及其他实力派演员如刘雅瑟、谢君豪、冯德伦、周励淇等的出色表演,为剧集增色不少。
陈伟霆在剧中饰演的杨光耀角色深入人心,他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赞赏。
创新与传承并存:《太阳星辰》不仅完美传承了香港警匪剧的精华,还在传统港剧中注入了新颖元素。
尤其是悬疑点和爽点的制造上相当出色,使得剧集既有经典港剧的魅力,又有现代剧的创新。
制作水准高:该剧的制作水准较高,镜头语言运用得当,节奏明快,逻辑清晰,没有浪费的镜头和拖沓的情节。
综上所述,《太阳星辰》在观众中获得了积极的评价,被认为是一部高质量的港剧。
它不仅在剧情上具有吸引力,还在演员表演和制作水准上表现出色,为港剧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以前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看TVB的电视剧 尤其是警匪破案,最喜欢的画面就是一帮警察收工之后打边炉的画面,或者就是一个警察回到家,家人给他煮糖水的画面。
我当时觉得如果我有这样的生活一定很开心。
虽然现在没有100%的完美,但也接近80%。
太阳星辰又给了我这样的感觉,90年代➕beyond➕悬疑➕警匪真的无敌!
在这个古偶可以拍40集食之无味、虎头蛇尾的年代,依然有这样一部剧,能在最后一集用一半的时间来交代每个主角、配角、反派的后续,真的是剧迷福音,我心里看完没有遗憾。
有人说这部剧里大多数人对穿越不够惊讶,其实有个网友说的对,这部剧重点在悬疑,那些惊讶的细节过程其实没必要深拍,难道要把主角抓起来做科学研究吗?
亮点太多,但走心的一定是第9集最末、第14集初,用beyond的两首歌串起角色的情感,爱情/亲情/友情和理想。
甚至我觉得,在回忆看飞机后镜头给到凯晴,再接那句“多少春秋风雨改” 都是剪辑的神来之笔,太把观众的情感拿捏的抑扬顿挫!
说到演员,凌文龙(麦志鸿)这个演员真的好厉害!
变态、可怜、无奈、凶狠…甚至最后写凶手的时候很复杂的情感都能感受到(但这样的演员来内地宣传的时候露面太少了)陈伟霆几乎是贡献了出道以来最好的演技,在17集最后尤其突出,那个长着手向受伤女儿跑过去的画面很真实,一种捧在手心的宝贝碎掉手足无措的感觉很生动,也多亏他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看到这部剧。
我买了svip又花了18元买全集礼包,真的很想骂企鹅!
但这部剧值得!
原来好剧不需要40集,不需要凑整数,18集不长不短,让我回到小时候熟悉的港剧味道,但又有新的节奏、内容和要传达的社会规则和因果循环。
一定要看粤语版。
来。
最后四集真看得我脚趾抠地,强行反转。
情愿用心理变态说服观众,也不愿花功夫“合理化”高智商罪犯的动机(而不是“法律都在帮坏人”,这是没受过教育的人说出来话。
)先谈心理医生,日常与工作分得不开,她的专业身份对普通人是种“威胁”,行为逻辑应该是不轻易介入他人生活。
再谈法医,就不谈麻醉剂到底有多难获得了,全剧前后用了多少ml。
另外,一份法医报告,起码有两位法医签字,不可能一手遮天。
(纵火是在mainland是恶性犯罪,属公诉案件,香港应该也差不多?
但检察官从头到尾没出过。
总的来说,编剧对整个“打击罪犯”的各个环节都有常识性的认知错误:审讯室不能带尖锐物品、conflict of interest 回避原则等等。
重要的角色用重要的演员😅那还搞什么悬疑。
法医被迫将父亲(比如无法照护?
)锁在家里;心理医生的外婆因收垃圾(而非探友,且非编制清洁工);火灾发生后,法医产生自我攻击的问题,(心理医生是否可以介入,心理操纵或是自愿成为信徒?
)、而心理医生这边因为外婆非大楼住户,而没有出现在罹难人员名单上,未得到补偿(利益链黑幕)。
这两位完全可以在剧集内不频繁出现。
杨光耀穿越之后,母女俩安全受威胁(我比较偏好母亲车祸之后视力变差+需要照护)但好歹有综援,星遥长大后加入警队(领便当的时间提前至杨光耀抵达2018年的时刻之后一些些——蝴蝶效应)。
他因间接害死女儿无法与老婆相认,拼命查案,并试图回去扭转时间线。
而法医心理医生在期间一直在给错误引导,才对得起“特别演出”四个字。
这不好看吗?
最后的问题是,谁给我发一下offer。
看完《太阳星辰》大结局,我很开心。
挖的坑,填了,埋的伏笔,再回看,更妙了。
第一集,1990年的杨光耀亮相的第一个镜头,就在抽烟。
1993年,他跟踪嫌疑人麦志鸿时,会忍不住抽烟。
可见,他的烟瘾很大。
杨光耀穿越到2018年后,女儿让光耀戒烟。
然后杨光耀再也不抽烟了。
在这里,香烟是父女情深的证明。
《太阳星辰》就在暗示父女两人的名字,光耀来自太阳,星辰代表星遥。
大结局让正义和亲情和平共处,这个处理让我潸然泪下。
接下来,本文将从细节来聊聊这部剧,也欢迎大家和我分享剧情细节。
1.景顺大厦大厦,通常给人一种实用性和商业化的感觉。
如果居民楼叫什么大厦,通常意味着,这是普通住宅。
小区名字的最后一两个字,会透露阶层属性。
比如说,叫某某园的,通常是刚需房,物业服务和环境一般,住户多为工薪阶层;叫某某府的,通常是轻奢高层,房价较高,环境物业都不错。
名字带苑的,通常指回迁房,住户较杂。
如果名字中带馆或者庄园的,通常是高端楼盘。
这个判断标准可供参考 ,但不绝对。
剧中的景顺大厦,类似于国内常见的某某园。
了解这一点很重要,说明没有权贵会住景顺大厦这种普通住宅(类似的还有第七集出现的福运大厦)。
正因为楼盘里的居民是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因此黑鬼添这些人敢恐吓,敢放火,黑鬼添背后的老板敢把人为灾难做成意外事故。
景顺大厦大火案,让人明白,穷人的容错率总是特别低。
2.爱狗人士麦志鸿麦志鸿不是元凶,在第一集就已经埋下伏笔了。
因为麦志鸿爱狗。
连环杀人案中的第一个死者黑鬼添,犯罪现场就有狗狗被杀。
同样在第一集,麦志鸿会剁大骨头。
杨光耀因为《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的影响,会认为这是麦残忍嗜血的一面。
然而,这些大骨头是麦给流浪狗准备的。
麦志鸿告诉杨光耀人性复杂。
人性是很复杂的,一个好人做了坏事,一个好人做了坏事,那他还是不是好人,一个坏人做了好事,那他还是不是坏人呢。
第三集,周医生在课堂上也有类似的言论。
“其实有很多的加害者,以前曾经也是受害者。
他们根本没有想过会杀人。
”3.周医生的课堂第三集,杨光耀去听周医生的课。
这堂课拍得好。
初刷和重刷,会有不同感受。
我在重刷后,发现这堂课有太多弦外之音了。
比如说,周医生在讲台上,用的是侧光,当周医生说“如果今天我允许大家杀一个人,你们会杀谁”时,鼻头阴影明显在面部另一侧晃动。
这里用侧光可不是突出周医生的面部轮廓的立体感,让她看上去很美。
它的用意是,增强人物神秘感,暗示其内心的复杂性或不为人知的一面。
演员周励淇的肢体语言也很准确,在说“允许大家杀一个人”时,动作幅度变大,这也在暗示她和杀人案有关系。
在分析杀人案时,周医生还提到,“其实有部分人,在某些情境下会萌生杀人的念头,比如说,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比如说自尊心受损等等。
”如果你是杨光耀,会立刻想到麦志鸿。
杨光耀知道 ,麦志鸿一直被人歧视。
这说明什么?
周医生的讲课,就是在误导杨光耀。
4.新闻里的桑达士在景顺大厦大火案扮演重要角色的桑达士,在第二集就已经出现了。
这一幕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打法(类似设定还有第二集中周陈夫妻散步时偶遇发传单的佩洁)。
此时的杨光耀去医院找妻子和女儿,病房的电视机,就在播放太平绅士桑达士出席第七届慈善嘉年华活动的新闻。
这条新闻对此时的杨光耀,是一条无用的垃圾信息。
如果他有上帝视角,就会发现新闻里的桑达士改变了他的命运。
5.POLO衫2018年的杨光耀,会穿各式各样的POLO衫。
暴露年龄的穿搭。
根据CBNData 统计数据来看,在当下中国市场,Polo 衫最受年长消费者青睐。
当然,杨光耀依旧有33岁的状态,而不是58岁的人。
在九十年代,POLO衫被年轻人青睐,因为它符合当时流行的运动休闲风,同时它也代表着一种对品味和社会地位的向往。
只是,时代变迁,POLO衫的主要受众群体老了。
6.八卦镜与摄像头第七集,杨光耀跟踪阿虎,反被阿虎控制。
杨光耀是全剧的智商天花板,反侦察能力一流。
他为何会被阿虎控制?
原因是杨光耀的思维模式依旧停留在90年代。
他看到门口的八卦镜,却没有想到八卦镜下隐藏着摄像头。
这个情节有点黑色幽默。
7.艺术品洗钱第七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庄晓华提到,利用赌场洗钱过时了,现在要用艺术品。
第十三集就有庄晓华如何利用拍卖会来洗钱的情节。
庄晓华组织慈善拍卖会,然后安排人假扮买家,通过竞拍,将画展上的艺术品抬高价格,但不能高于50万——按照香港法律,这样就能避免身份核查。
交易完成后,庄晓华代表的卖家再通过安排好的假买家将艺术品卖给自己。
资金一去一来,非法收入就能洗白。
有钱人用这种非法的手段让钱生钱,于是钱越来越多。
艺术品会被不法之徒用来洗钱,慈善基金也会被不法分子钻空子。
前文提到,第二集的新闻就强调桑达士是大慈善家,有自己的慈善基金会。
即便他做慈善不留姓名,但不留姓名的慈善依旧可以用来减税,甚至用来洗钱。
这就叫闷声发大财。
如果没有杨光耀的坚持,他们会一直是受人尊重的社会名流慈善家。
对比第九集出现的那位在1993年景顺大火案赌马赢钱后来返贫的老头,这种反差和讽刺会更强烈。
8.受难群众的感恩桑达士食物中毒后,在景顺大火案受伤的民众,纷纷为他祈福。
这是《太阳星辰》最讽刺的一幕。
这些人以为,桑达士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其实他是图财害命的大魔头。
这些人对桑达士的感恩,可以用鲁迅的话来概括。
打断你的腿,再给你一副拐杖,然后告诉你:没有我,你连路都走不了,所以你要懂得感恩。
9.黑化的叶sir,艰难的邪不压正谢君豪饰演的叶sir黑化,不是因为他急功近利。
而是坏人用叶sir妻子欠下的赌债威胁他。
杨光耀为叶sir的黑化痛心,如果他也有叶sir一样的处境,那么他大概率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亲人,是深情人的软肋。
楷模张强在景顺大厦大火案中作伪证,因为反派用妻和子威胁他。
刘sir未婚未育,就是担心自己有软肋,被坏人拿捏。
邪不压正,不是一条康庄大道。
10.see her again《太阳星辰》的英文名是see her again。
这是双关语。
第一层意思是再次见到她,剧情主线是杨光耀一直想从2018年回到1993年,见到妻子和女儿。
第二层意思是重新认识她。
凯晴为养母挡子弹,对着光耀说”警察,别动”。
这一幕让我流泪。
凯晴说着光耀对她说过的话,她已经想到童年时代和父亲玩耍的美好时光。
凯晴彻底变成了星遥。
星遥用“警察,不许动”这样话来强调自己的警察身份,这在传达另一层意思,她不后悔成为一名警察,她不希望父亲为她的死自责。
see her again,在这里翻译为重新认识她,更合适。
而重新回到1993年的杨光耀,对生活有了新的认知,为了妻子和女儿,他对工作有了新的安排。
想看这部剧主要是看到演员表里有两个我比较偏爱的魅力大叔,谢君豪和冯德伦,两个即便年过半百也超有型的演员,加上很少看到他们在剧集里的表演,更加好奇。
记得当年看《下一站彩虹》时,完全被谢君豪的一颦一笑给迷倒,一晃整整二十年过去了。
对于我们这代人,对港剧本就有种扎根于成长过程中的情结和念想,可以说从小是被港剧“喂养”起来的一代,只要聊起港剧便会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时不时翻出来重温。
当剧中《情人》响起:“是缘是情是童真,还是意外…”记忆瞬间又被拉回到了儿时最无忧无虑的阶段。
看了下题材是我偏爱的刑侦犯罪类型,阵容也很有港味。
太阳和星辰,剧名给人一种温暖并充满希望的感觉,加上网飞的助力,总感觉能给一蹶不振的港剧注入一剂强心针,于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追了起来,结果看着看着,往昔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追到第十集,平心而论,整体制作还算精良并有诚意。
这剧讲的是生活在香港九零年代的高级探员杨光耀,在追缉因一起大楼起火案引发的一系列凶杀案的疑凶麦志鸿的过程中,意外来到了二十五年后的香港,逐步揭露出更多的阴谋和算计,意想不到,跌宕起伏,跨越两个时代的情感纠葛交织着复杂灰暗的人性,随之发酵、放大。
先来说下这片的情感,最核心的当然就是1993年杨光耀和二十五年后女儿凯晴之间的联系,小时候的凯晴先是失去了父亲,再来又目睹母亲车祸被撞当场去世,童年的创伤导致她失忆后在孤儿院被冯德伦扮演的陈法医夫妇领养,长大成人后成了一名称职的警察,结果生活得好好的,又出现了一个来自二十五年前的亲爹。
这剧比较讨喜的一点在于节奏,他们之间并没有刻意的煽情,刚开始还有点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感觉,表达相对隐忍而克制,即便相认后也是点到即止,而且拍得挺真挚。
在我的印象中港剧的优势在于善于捕捉细节,刻画出真实而复杂的人性,没有那种大喜大悲的狗血段落,更像潺潺流水娓娓道来,比较走心,人物会变得更加立体,情感也会在看似不合理的编排中变得令人信服。
这剧的案件依旧聚集了港式剧情的特色,环环相扣,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会联想到香港警匪片最辉煌的年代。
摄影是点睛之笔,片如其名,有种在暗黑的环境中努力拨开迷雾,寻觅一丝光明的意指,甚至有点银河映像的调性。
枪战和打斗,是缺一不可的标配,警务人员肯定有舍身犯些和拼命搏斗的场面。
而一切的起因说白了就是为了钱,有点联想到了《夺命金》,特别是九零年代香港经济腾飞的黄金年代,谁都不想错过发横财的机会,人心不足蛇吞象,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
编剧没有玩啥故弄玄虚的老套戏码,这剧的悬疑线索其实基本都在明面上,但有意思的点在于角色的刻画,并不是像橱窗里的模特一样酷似纸片人,而是有血有肉徘徊在灰色地带定义并非那么绝对的“活人”。
在以往被好莱坞灌输的快餐电影中,角色非黑即白,坏得够彻底,划分立场相当的明确,那些角色就像幻灯片一般让人过目即忘。
这部剧中可以看到有些角色并没有那么简单粗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是谢君豪扮演的叶诚,另一个是凌文龙扮演的麦志鸿。
叶诚虽然是第一个冒出来的内鬼,但让人恨不起来,老婆被人利用,不得不铤而走险,一旦越轨便越陷越深,回不了头。
可能也有演员的滤镜在,谢君豪将叶诚内心的挣扎和犹豫,在走投无路和回头是岸之间的徘徊,表现得很到位。
而最让我惊喜的角色就是麦志鸿,让我意外的一点是原来杨光耀当年划伤的疑凶并非是他?!
感觉就要全面摊牌的时候,突然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特别是第十集通过杨光耀的试探,他对于双重人格的表现和把控,为这部剧增色不少。
显然他也是被利用和背锅的一颗棋子。
麦志鸿立场的转变也有点意思,先是连环杀人案的疑凶,后变为追查案件真相的疯子,他可以说是全剧最具有可塑性的角色,而他那种被欺负被打骂不被家人和同学善待的境况,通过凌文龙形象的演绎,反倒是最让人同情的一点。
聚焦悲催的生活环境对于人格的影响也是本剧有心关照的社会议题。
值得一提的是陈伟霆扮演的杨光耀,刚开始他不顾后果的鲁莽、冲动和暴躁的确让人皱眉,或许这就是他的办事风格和性格特征,但在后续与女儿的相处中又流露出了一丝温情和细腻,有种大老粗中包裹着的柔软,摆脱了以往对他偶像小生的刻板印象。
不过相较之下,还是更偏爱陈法医的临危不乱和沉稳内敛,即便终究是邪不胜正。
目前看到第十集(一定要看粤语),这剧好在没有拖泥带水,有让人想看下去的欲望,也比较好奇后续得知真相的凯晴和杨光耀、陈法医夫妇之间的关系转变,是否还有更加意外的幕后大boss?
以及麦志鸿和杨光耀的结局?
这部剧不单单只是明面上的侦察追凶,也没有只局限于动作戏上只为观众提供一时过瘾的感官刺激,借助全剧散发出的那种内敛深沉的氛围感,更多的看点在于猫捉老鼠一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斗智斗勇,对后续的剧情展开可以说十分期待了!
【非职业影评Ren】:《太阳星辰》Bug,纯属探讨1. 麦志鸿从一开始就是陈法医两口子对外的皮,“他”当猫,把警方当做鼠,在第三集耀sir去见周曼仪的时候,周曼仪就已经说了。
这是编剧导演在前期给观众埋下的伏笔,而麦志鸿就是障眼法。
【回】:麦志鸿当猫要有当猫的本钱,但从其生长环境还是本身条件来看并不具备,他武力值高吗?
被同学打,不高。
他智商高吗,从补习老师给他补习的情形看,不高。
So,但剧中他挑衅耀sir所表现出的高智商高武力值根本就是无源之水,角色太生硬!
2. 给耀sir留言暴露凶手的就是麦志鸿自己,剧情提到了。
然后耀sir急于抓他,被他自残搞得停职了,他就没办法再往下查,给他们时间可以继续杀人。
剧情也演到了。
【回】:是麦志鸿先留言自曝,耀sir才将视线锁定他的。
凶杀用不同手法作案就是为了减少怀疑,麦志鸿暴露了,法医CP暴露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哪有把嫌疑往自己身上引的。
关键是麦志鸿挑衅警方的动机是什么?
3. 短时间内发生这么说杀人案,黑鬼添,张强和社工都是割喉,把他们当成连环案很合理。
包括提到的那句“手法如此凶残”,黑帮仇杀会砍死人,但一刀割喉甚至把狗都割了,明显和黑帮仇杀很大区别吧?
【回】:隔壁《白夜破晓》说得好,有一种智商标准叫做先确定并案线索,再进行摸排侦查。
那几桩凶案,有的是割喉,有的是跳海,有的是跳楼,怎么一下子就定成连环凶杀案了?
关键是后来的几宗案,只要一案发,耀sir就满世界找麦志鸿第一集耀sir称“手段这么凶残,不像江湖仇杀”,直白点翻译就事,因为“手段这么凶残”所以不是“江湖仇杀”,这句台词毫无逻辑感,完全不像神勇J探耀sir经过大脑说的话。
4. 96年没做案,一方面麦志鸿进青山了,一方面他们收养了星遥想要移民了,怎么杀人?
而且我记得剧情提到了,当时他们还没完全掌握对纵火案元凶的所有信息,暂时休养生息而已。
【回】:法医CP做的案,那麦志鸿进不进精神病院都不影响法医CP继续犯案。
从刘雅瑟从警的干练程度来看,其也从警多年,说明法医CP也返港多年,为什么96年以后,时隔十几年,到了2018年才杀马福荣。
另,杀马福荣的动机也很牵强,马没有纵火,马只是引导业主签字拿钱。
如果所有人都受马蛊惑签字拿钱了,也就不会被HSH纵火恐吓而酿成火灾。
So,马并非元凶,只是被收买的,其起到的作用并不会必然导致火灾,某种意义上反而是可以规避火灾,所以,法医CP寻仇也不应该找到他的头上。
5. 关于照片,可能是道具搞错了,1382和1383应该是不同的,这点是细节bug。
【回】:马福荣的照片Bug6. 叶sir下线后,关于连环案和纵火案的关联会清晰。
再查麦志鸿会发现他杀人也不会杀狗,让风纪委员暴露出来就是为了给补习老师打补丁,有啥不理解的?
不然麦志鸿给谁报仇杀那些人?
【回】:法医CP既然让麦志鸿背锅,为何多此一举故意留下女子素描引出女风纪,直接让其在石智达临死的住所处跳出来自曝,就可洗清陈法医的嫌疑,无需打什么补丁。
留下女子素描引出女风纪,完全是送人头。
但仔细一想,法医CP若不送人头,耀sir在18集的篇幅里又怎么能破案呢?
7. 周曼仪可没有不执着自己报仇,她能支开警察看着那个人哮喘发作,也是她年纪太小。
长大后她也是连环案的主谋,还能暗示麦志鸿牺牲自己保护她,她比自己动手还厉害呢。
8. 因为法医两口子就是想自己杀了桑达士啊,警方知道了第一件事是会先把保护好,然后查凶杀案和纵火案的关联。
【回】:法医CP都是高知,在没又走投无路之前,绝对是既想报仇又想脱身,要不然为什么躲在麦志鸿背后。
麦志鸿写出的桑达士,是作为幕后黑手写出来的,警方若能彻查,那更好,若不能再动手不迟。
印象当中,桑达士最后还是被警方绳之以法。
所以周教授并不执着于一定要亲自手刃,否则她也不会写举报信给JC。
可以盲猜一下,耀sir回到93,举报信受理,法医CP还会动手继续犯案吗?
9. 穿越只是设定,但主线就是破案,穿越只是给破案提供了一个契机。
没必要围着穿越反复做文章,案子还要不要破了?
反复做穿越文章,篇幅就不止18集了。
【回】:综上,若有细节展示麦志鸿是高智商强武力的人设,动手的都是麦志鸿与陈法医,而周教授只是主谋,那以上的Bug会少很多,观感也会好很多。
若能将穿越造成的戏剧化再放大再扩展,增加看点,拍个28,38集,把细节在捋捋,拍成天花板,这对剧方与观众都是双赢。
剧中的戏骨的演技都是杠杠的,加一星。
某些细节做得也还不错,有以前港片的味道,再加一星。
1有人想要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也有人穿越到未来,想要解开半个世纪前的谜题。
人类对于时空穿梭的探索从未有止境,体现在影视作品里面,就是一次又一次偿还旧梦,缝补人生。
这一次,终于到了《太阳星辰》。
先看了首播的四集,从目前集数来看,它无愧于“剧情+缉凶”的tag。
1993年的香港警察杨光耀,意外穿越到2018年的香港,许多物与事、人与关系都已更改,他像一个意外的闯入者,也像一个独孤的执念者。
漫天闪电,幽暗巷弄,黑而湿的下水道,上下疾驰升降的电梯……《太阳星辰》的警匪气质buff叠满,将那种硬核叙事的氛围感拉到满格。
第一集,剧情徐徐展开,叙事节奏明快,角色一一亮相,人物关系清晰明确。
在首集末尾,杨光耀已经意外地穿越时空到未来,是个很会讲故事的开端。
缉凶罪案跨过时空,楼宇大火长燃心中,“猫鼠游戏”迷雾重重,情理法与人性连环碰撞,好的戏剧本子才能有好戏剧,它稳了!
这些年总有人言及港剧式微,而它传承与保留了那份快节奏叙事的“港味”,让人不禁联想起那些经典的港产刑侦剧曾经带给我们的观剧快感,加上如今已趋成熟的影视工业制作水准,精良的匠人工夫辅助它更好地传达故事的文本内核,亦体现了创作者的态度。
港味不散,诚意雕琢,港味叙事与当下剧作技术相融合,是为《太阳星辰》。
2“在你的世界是25年前,在我的世界是两天前”,这样的事情落在谁的头上都会手足无措。
饰演男主角杨光耀的陈伟霆,身体样貌还是25年前的,却要承受25年后的人事更改,他的行为处事仍带着上个世纪的旧派风格。
陈伟霆的时间历练感出来了,虽然身手仍是敏捷,虽然不用灰头土脸,然而举手投足自然传递出一种与妻女隔绝后的潦倒、沧桑感。
十年生死都会两茫茫。
何况这是时空空白的25年?
得知妻子已逝时的一场撕心裂肺戏,让人悲从中来。
饰演年轻女警陈凯晴的刘雅瑟,代表着新世纪的香港警察风貌,飒、敏锐、干练,她与杨光耀代表着两代人,两种探案处事作风在碰撞,也在融合。
其实从前四集的细枝末节已经能够猜出,他与她是一对父女。
胳膊上的那道疤痕已是伏笔,父女二人,不打不重逢,如今更是磕磕碰碰并肩作战的队友。
之后的剧情会如何解开这道亲情纽带谜底?
我很期待。
对于从小看惯了港片港剧、内心有香港情结的观众而言,在《太阳星辰》里处处见妙趣——比如第二集,父女有一场对话cue到了电影《无间道》里的刘德华和梁朝伟,从1993年穿越而来的杨光耀自然是没有看过这部2002年上映的、女儿提起的香港电影的,虚构叙事与真实时空再次形成了一种趣味感。
又比如,剧中另外一众配角足够让港片迷们狂喜——永远的“美少年”冯德伦,老了也很有味道;斯文持重的谢君豪,是否是深藏不露的反派让我遐想;港片里常见的熟悉脸孔如吴岱融、袁富华、麦长青、凌文龙、周励淇、车婉婉、陈国峰、沈震轩这些再熟悉不过的演员们逐一登场,如同定心丸,他们在,好戏在。
杨光耀穿越时光探寻真相,我们何尝不是在乘坐一趟趟“时光电梯”与这些旧爱“穿越时光”一一重逢。
时代在变,风貌在换,情怀竟从未更改。
3虽然主打“刑侦缉凶”元素,但《太阳星辰》并不放弃对文戏与情感的关照。
它的英文名,“See Her Again”,给全剧的情感出口提供了一个动人的落脚点。
“再次见到她”,这里的“她”是女儿,是心心念念的亡妻,或许也是男主角他回不去了的1993年的香港。
想要再次见到“她”,是她穿越时空的心愿,也是人物所有动机情感的根源,给这样一部警匪剧多添了一分柔软缓冲。
拨开案件迷雾,褪去刑侦外衣,《太阳星辰》借由冲突迭起的情节想要去表达的,或许依旧是那些跨越时空的亲情、友情与爱情,以及又幽深又柔软的人性啊。
“太阳星辰”,至此似乎也明白了这个片名的寓意。
太阳与星辰从未能够同一个时空一起出现,它们彼此交替,一再错过。
1993年的杨光耀与2018年的杨光耀,探寻真相的过程与真相本身,香港这座迷人城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文氛围和社会风情,也都构成了一组组“太阳与星辰”。
想起歌手张学友有一首同名老歌,“太阳星辰即使变灰暗,心中记忆一生照我心,再无所求,只想我跟你,终于有天能重遇又再共行”。
无惧世事变更,还是情怀未改。
不要变坏,不要变衰,不要变得面目可憎失去热爱。
这就是《太阳星辰》的情怀。
杨光耀,阳光照耀,你我与他一同共勉。
剧情还可以,一路紧张到最后,演技只能说一般般,某些能达到爆发张力的情节轻飘飘就过去了,能调动情绪的片段很少。
还行吧
感觉还是有点啰嗦,如果再紧凑点就好了,中间一些不必要的回忆片段太多了,硬凑集数,这剧删减到12集应该会很不错。
法律保护的都是有钱人,我深感认同。挺有意思的故事,但我觉得就算不是穿越的桥段也能发展出不错的故事,总觉得港片特别是破案港片与穿越格格不入,Beyond歌很好听,港片的情怀啊
连看好几集,近年港剧侦探悬疑剧里难得可以追的了,腾讯出品但是竟然之前一直都没看到过宣传。穿越破案不新鲜、整体的节奏也有一些平,剧集长度后但是完全没有对穿越之后适应当代生活时的场景有刻画、不太合理,除了麦志鸿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演技高光时刻,但是仍然有小的悬念是能勾住你往下看的。剧中文名是什么意思暂时还不明白,英文名叫See her again,图案也是爸爸牵着女儿,所以猜想这部剧必然着陆点是在亲情上的吧?跟星际穿越一样,穿越的原因跟因为父爱?
没有任何痛苦的、焦虑的、惊喜地完整看完了全片。 这一点对中年人来说已然不易,并且感谢这几个夜里陪伴我让我暂时忘记了工作。
241129~1203不好看…好出戏穿越的成分很少 好像大家很容易就接受了耀sir是穿越来的…感情戏好辣眼睛
节奏跟剧情算是今年来港剧最佳
连环杀人案背后藏着更复杂算计更深的大火案,师徒情深背后另有深意的立场变化,反转很多不到最后一秒根本猜不透。
港片好像又可以了,但好像也是可以而已…中年冯德伦好帅,刘雅瑟和陈伟霆有点出戏…
结局太感人了
近5年港产悬疑最佳
2/18,把我的期待还给我,为什么会是这种质感啊?剧情无趣,人设无趣,第一主角陈伟霆的演技也超级赶客(不止是陈伟霆啊演技不行的不止一个两个啊。)可能没烂到一星,但是想到我的期待我只想打一星啊。
看不下去
不知道买了版权没,本子的底座是最顶级的结构,只要用心肯定高分。陈的90年代造型做的不错,整体质感也都过关,赚了。
看這部劇是因為看完預告後感覺卡司還可以,迅速看完感覺還挺好,尤其是很久沒看到馮德倫了。據說穿越的idea是來自韓劇隧道,沒看過原劇,但這部劇對大部分25年後的人的刻畫都頗差,感覺並沒有比主角經歷多25年,主角穿越感覺只是為了快進,一部以25年為賣點的戲缺了時間感,有點可惜。
这剧其实也一般般,有超TVB港剧格式经验是最少的。陈伟霆安安稳稳演技一般般。
都已经猜到陈法医的身份不做好了,但没想到他居然还不是最终的幕后大boss,是懂怎么吊人胃口的
整個案件有一種關我屁事的感覺,看不進去啊
虎头蛇尾,越期待越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