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红河

红河,Red River

主演:张静初,张家辉,李丽珍,李修贤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越南语年份:2009

《红河》剧照

红河 剧照 NO.1红河 剧照 NO.2红河 剧照 NO.3红河 剧照 NO.4红河 剧照 NO.5红河 剧照 NO.6红河 剧照 NO.13红河 剧照 NO.14红河 剧照 NO.15红河 剧照 NO.16红河 剧照 NO.17红河 剧照 NO.18红河 剧照 NO.19红河 剧照 NO.20

《红河》剧情介绍

红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阿桃(张静初 饰)幼时目睹父亲被炸死受到刺激,之后人就变的傻乎乎的。长大后姑姑阿水(李丽珍 饰)把她带到自己在中国经营的按摩房帮工,阿桃的纯真引起了光顾按摩房的黑帮老大沙巴(李修贤 饰)的好感。在一次警察的追捕中,阿桃误闯进瑶族男人阿夏(张家辉 饰)的家中。阿夏靠街边的卡拉OK生意为生,阿桃的好嗓子让他看到了新的商机,而阿桃则因为阿夏额头有一颗和父亲一样的痣而认定他就爸爸。阿夏的生意因阿桃的加入明显好转,小摊前要求和阿桃合唱的人排起了长队。在阿夏与阿桃相处的过程中,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阿夏因有好色之徒占阿桃便宜而大大出手,阿桃也因为阿夏和情人阿花亲热而发怒。沙巴一直牵挂着纯真的阿桃,他决心要收阿桃做干女儿。沙巴的手下绑架阿桃之后,阿桃意外看到沙巴开枪而对他充满恐惧并逃回阿夏身边。沙巴并不是会轻易放弃的人,故事因为沙巴的坚持而复杂起来。 本片由...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与尾巴与神乐坂金色梦乡加油喜事阴阳路13:花鬼分岔口聊斋奇女子使命Given欢迎回家,罗斯科·杰金斯高塔公主我为车狂亡者之妻第一季最强会长黑神猎杀艾玛大侦探波洛第八季你知不知道我爱你原罪之幻命美国情事偶得回响飞虎出征外滩探秘第三季漫影寻踪步步惊心只有神知道的世界女神篇鬼玩人第三季投行风云第三季未来的选择妈妈朋友的儿子赌霸天下夜与日

《红河》长篇影评

 1 ) 你想像中浪漫爱情的主角是谁呢?

红河的片名让我想起了越南的湄公河,我想到了中越战争时期湄公河上中国放浮游生物,架设广播电台煽动越南民众,收购水牛蹄等等之类的事,任何一部电影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我们身在历史之中,同时也在创造着历史,女主角的父亲因为战争遗留下来的地雷而去世,地雷就是历史的一种体现,命运因为历史而改变,历史由我们创造,但我们也逃脱不了历史的影响...看到片中的风筝让我想起了张静初的《孔雀》,也是碧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

红红的风筝在天空中飘逸着,很美, 剧情的发展就如折线的风筝,因为看之前拉了一段验证电影是否有字幕时看到地雷爆炸的缘故,所以就知道了结果,当知道结果但又要一步步看到事情向预料的悲剧结果发展是一种残忍,更多的是过程中的紧张。

如果我是阿夏我肯定不会选择阿桃,也不会为她付出,因为在这个商业社会环境中我已经习惯了冷漠、对比、权衡,因为阿桃的身上除了纯洁的眼神,我看不到任何其它的东西,不管从共同语言,兴趣爱好,外表还是思想交流,都不会有吸引我的地方,没有吸引我的地方这也是我不会选择的原因;纯洁在商业社会不能当饭吃,纯洁的价值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纯洁在现在社会已被沾污与遗忘;阿桃在城市生活肯定是很凄惨的,她不会在商业社不会有立足之地,依靠同情心而生存的人他们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幸运,但影片实在有点雷人,幸运之神眷顾她时,她却因为误会直接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幸运,我实在不明白编剧为什么会搞出这一出?

在我看来沙巴一直是想从欲望的角度去占有她,而不是去想照顾她,这种误会现实中出现的可能性极小,所以电影的编剧非常之差,整体来说这部电影并不怎么样。

依靠同情心而生存的人唯一指望的幸运都不存在的时候,她最好的选择就是远离城市,商业程度越低的地方越适合,越简单的地方越适合她,简单的地方也意味着民风淳朴,那样她的生活就不用指望幸运,她会拥有真实的生活;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老家的一个哑巴,如果她在商业城市中不可能有生存的空间,但在农村她可以依然过得好,结婚、生子、平淡的生活下去。

纯洁对于一个人而言只有两种情况,纯洁的灵魂而未被污染,这是一种最原始的纯洁,最彻底而直入人心的纯洁,其中的代表就是阿桃;另外一种纯洁是经历世俗的洗礼,经历了社会的浸蚀,他们懂得这个社会的规则,他们明白这个社会没有原则只有规则,他们明白光鲜社会的繁华,更明白繁华背后的阴暗与底层社会的种种,然后回归到纯洁,这种纯洁是一种心灵的净化,片中的代表就是沙巴;沙巴的纯洁体现在于他想照顾阿桃,沙巴对待他商业上违背规则骗他的人毫不手软,但对待阿桃却是另外一种非常人性的关怀,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他心灵已回归到纯洁的地步,他依靠强势获得这个社会的位置,当他有这个位置的时候也透露出一点点"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其实这种思想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体现在于他想照顾阿桃,"达则兼济天下"这种思想其实可以解释现代社会的慈善家的行为,慈善家的心灵是纯洁的,慈善家心理都经历了纯洁-玷污-回归纯洁的历程;在这个社会更多的一类人是居于纯洁与回归纯洁的中间地带,他们无助而绝望,他们只能卑微的生活,在精神上没有信心与信仰来籍慰自己的灵魂,肉体上有的只是为了生存的劳作,他们在生活就如同行尸走肉般,他们有的只是麻木、漠然、人云亦云,他们是可悲的,他们被社会玩弄着。。。

整部影片没有我想像中的那么好,跟《立春》、《孔雀》、《青红》《小裁缝》这些片子比起来差得太远,我感觉片子中主线不太明确,阿桃的父亲被地雷炸死,沙巴的伤痕,这些都是历史的痕迹,阿桃的父亲与沙巴都与美国人打过仗,但这些并没有对片子产生过多的影响,片头开始的年份是1973年,片子开始就玩的艺术境头,后面继续的就是阿桃,阿夏两个人物在社会中的生活故事,但感觉里面还是有些凌乱与做作,特别是有几个境头阿夏在火车部边打电话,一个境头画面表达阿夏只穿了一只皮鞋,我条件反射般的想到结合前面河里的境头,肯定装鱼去了;然后就是阿夏寻找阿桃的那种急迫,其实急迫并不一定要以崩溃来直接表达,完全可以以另外一些方式表达,这样更许更适合文艺片的手法;阿桃被警察抓住想挣脱去追逐阿夏的镜头,张静初的歇底斯里有点不真实。

再来说说张静初演的智障角色,智障角色对于张静初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我感觉里面那种纯洁的表情与眼神有点过头了,其实里面应该再多加一点木纳在里面更符合实际情况。

从文艺观赏性上来讲阿夏选择阿桃是最好的结果,但这个结果在现实社会中却不是最好的,当代我们的爱情观念在慢慢改变,各种考虑的因素逐渐让爱情失去了想像中的浪漫与美好的色彩,这不知道是社会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接受了社会的影响,但其实每个人心目中依然都有一段浪漫的爱情,它往往存在于我们的想像中,有时偶尔会去虚构一下如果假设与某人走在一起的应该是一段浪漫的爱情与美好的结果吧。

你想像中浪漫爱情的主角是谁呢?

 2 ) 感动

当一个人把你做为爸爸一样的信赖,依赖;当一个人会为你而醋意大发;当你生气找不见她,却发现她是因为去为你买失落的鞋子;当你被抓走时,她撕心裂肺的大哭,学瑶族婚礼狠咬你一口的时候,为了她而舍弃生命是很容易做的选择了。

这已超越了男女之爱,父女之爱,仅仅是一直自然的反馈。

生活是如此艰难,只要你发现是被完全的爱着,在意着,就能生死相许。

 3 ) 纯与真

在警察带走阿夏,阿桃发疯似的追上去咬阿夏手指的时候,我被感动了。

“掀盖头,咬手指”,是瑶族男女成亲时的礼仪程式——阿桃被阿夏带回乡时,曾经见过…… 无论是沙巴还是阿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都喜欢上了阿桃。

而阿桃,只不过是一个智力水平永远停留在儿童阶段的傻女孩而已。

或者,单纯、真诚,正是她的“致命武器”,忙碌、征战的人们,偶尔需要“丢盔卸甲”。

后来通过阿水的话,我们才知道,原来沙巴只是想收她作女儿;原来所有的逃亡与厮杀是场误会。

不知阿夏心底有没有懊悔过?

如果当初打电话的时候,他把阿水的话听完……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

阿桃本是一面名叫“单纯、真诚” 的镜子,她映照着复杂化了的人们的向往与无奈。

既然她是这个复杂人世的“稀有品种”,也便终究难以久留。

篇末,阿桃唱过的歌重又响起了,阿夏追随着歌声越狱了…… 可是他永远找不到了——真人,真山,真水,美人,美山,美水,都成幻影消散。

 4 ) 经典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其实从我2009年看过《红河》之后,我就发现,好难找到高清下载啊!

超清更是别想了!

是不是因为电影画面出现了伊朗4:1中国的原因呢?

其实电影的故事很真实,也很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所以略显消极。

演员的表演都特别到位,当我2016年再去看这部电影,成长的经历告诉我,阿桃这样的女孩是每一个男人的梦!

千金不换!

 5 ) 哑默的回响

不要管海报上的恶俗煽情,也不要管IMDB5.6的评分,甚至也不用管不咸淡的剧情,这其实是一部挺有意思的电影,主要故事设定在97年云南的一个凌乱、嘈杂的边陲小镇。

电影里的声音是越南话、云南话、张家辉蹩脚的普通话、低档音响里的路人歌声、张静初美妙的越南童谣、老Beijing牌电视机里97年中国对伊朗的解说、暴雨和溪水……电影里的人物是一个智力障碍的越南小姑娘、一个潦倒的靠在路边赚一首歌一块钱的卡拉OK摊老板、一个经营越南小妹按摩的迷人老板娘、一个跟美军打过越战的独腿黑帮老大……电影里的画面是喧闹熙攘的小镇夜市、破旧的招牌、农用三轮车、杂乱的建筑、不洁的街道、整面墙的风中着响的玻璃窗、铺着芦苇凉席的钢丝架床、素色麻布衣服……电影里没有通常中国电影里的脸谱化反面人物、刻意逢迎的笑脸、阴谋诡谲、绕不开的血缘纠葛、愤世嫉俗的恬噪、可疑的正义力量、诉说与渴望……甚至没有掩饰、没有欺骗——只有说出的和未说出的,电影里的朴拙、多余都以纯粹真实停在那里——勿需流露,只是平和而自然存在。

这是一部真诚的电影,一个真诚的故事,这种真诚令人忧伤,因为这样的毫无修饰的真诚在今天几乎已经消失殆尽——这或许也是导演将故事放在十几年前的原因,尽管在场景上,在今天中国的有些地方依然可以找到,但人已经改变了……所谓物是人非,就是《南京南京》海报上那些手挽手的中国士兵,已经难以毫无保留地去信任。

这是一个执着于表达而遗忘了观察与发现的世界,留在我们眼中的梁木。

 6 ) 小人物 真爱情

这是一部悲情电影,一部描写小人物的悲情电影。

爱情不分国界,不分尊卑。

生活在南国边城社会底层的阿夏和阿桃相爱了。

他们一个是被爱人抛弃无牵无挂的浪子,一个是失去双亲无依无靠的孤儿。

阿桃用她的歌声,用她的纯真善良打动了阿夏本已对生活、对爱情失去希望的心。

虽然阿夏对阿水否认了他对阿桃的感情,但当他在道口发现阿桃不见的时候那份心急火燎;当他为了阿桃与沙巴一众拼死搏斗的时候,都已证明了他不能再没有阿桃。

他们爱的沉重,爱的真挚。

阿夏和阿桃语言不通,大部分时间只能用手势交流,虽然没有恋人间的卿卿我我,但当影片的高潮阿桃踉跄着追着阿夏,咬着他的手指的时候,已经胜过世间一切山盟海誓。

在真挚的爱情面前,有多少人有勇气与命运抗争。

阿夏和阿桃做到了,虽然命运如此残酷。

他们原本可以幸福的。

影片请来了张家辉、李丽珍、李修贤一班香港演技派明星的加盟,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看点,也给影片增加了更多怀旧气氛。

张家辉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演员,他外形不差、演技不差,但正是这份中规中矩让他十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扮演的不是小人物就是配角,还曾一度淡出演艺圈。

好在他执着的一路走来,今年更是凭借《证人》中绑匪的角色一举获得香港金像、台湾金马双影帝,也是对他从影生涯的最大肯定。

“能够演好小人物的演员才是真正的好演员”,他做到了。

 7 ) 《红河》:张家辉的一次诚意演出

文/压马路不得不说,在影院看着银幕上张静初的表演时,我脑子里出现的都是去年一部美国恶搞喜剧片《热带惊雷》里面的一段对话,小罗伯特. 唐尼对本.斯蒂勒谆谆教导一个“隐秘的好莱坞法则”——好莱坞电影刻画“弱智角色”时候,这个“弱智角色”绝对不能是真的“弱智”,比如《雨人》里面的霍夫曼,其实是孤独症,智商比一般人高多了;比如《阿甘正传》,虽然真的低智商,可不但会打乒乓,还能搞外交,跟总统说笑话;总之,“弱智角色”一定得有非常人的魅力,这样电影能出彩,演员也更容易拿奖。

反面的例子就是西恩.潘的《我是山姆》,西恩潘扮演了一个只有8岁智商的爸爸,结果呢⋯⋯这片子都快被人遗忘了。

《热带惊雷》里刚出演完《笨人杰克》的本.斯蒂勒一直不明白自己这么努力去扮演一个“弱智”,却始终不能得到“业内承认”,此刻才仿佛醍醐灌顶!

当然,其实上面这些只是好莱坞拿自己开涮的笑话,但如果套用这个“规律”,我只能说《红河》在女主角塑造方面,又提供了一个反面案例。

说到底,《红河》还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小混混阿夏(张家辉)偶然发现弱智越南少女阿桃(张静初)唱歌动听,就雇佣阿桃在自己摊位上唱卡拉OK 招揽生意,而阿桃则一直误认为阿夏是自己早年死去的爸爸。

直到故事最后,两人才发现彼此在自己心中的真正位置,但为时已晚。

所以这是一段两个人一起经历了反复的磨难之后才产生爱情,这爱情来得有点啼笑皆非(阿桃一直叫阿夏爸爸),有点令人措手不及(阿桃最后咬了阿夏手指那一刻阿夏才明白爱情已经撞到了自己),甚至有点不合常理(最初弱智的阿桃不过是阿夏赚钱的工具),但这爱情最终是发生了,让这两个银幕上的小人物的生活产生了意义,正是这一点,无论影片有着种种不足和欠缺,我相信它都会打动一批银幕前的观众。

影片在讲故事手法方面没有给人太多惊喜,倒是上世纪末中越边境的时代质感让人印象深刻,对观众来说也应是一种奇观。

苛刻的说,影片不乏刻意和做作之处,但张家辉出人意表的演出,大大削弱了这些不足,因为阿夏是全片几个人物中被刻画最丰满的一个人物,而且这个角色对张家辉表演难度上是最有挑战的。

观众看惯了张家辉类似《黑社会》里面亡命杀手的冷酷形象,但《红河》里的阿夏赤裸上身、一条宽大裤衩加一双破拖鞋的造型,估计够让喜欢张家辉的观众大跌眼镜。

但正是这样一个小混混角色,让张家辉有了足够的发挥空间,说他支撑起全片的看点这并不过分。

扮演阿桃的张静初在片中一如既往的“努力表演”,但吃亏在导演并未赋予阿桃更多独具魅力之处,表演自然也大受限制。

《红河》里四位主演中还包括李修贤和李丽珍,这样香港演员就占了三位,而且三位可以说都是老牌香港演员,主演张家辉其实也已出道20 多年了。

这样的演员搭配,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怀旧气氛,甚至还看着有点像港片,但这刚好跟影片整体上世纪末中越边境气氛相吻合,只是三位香港演员的港味普通话有点“脱离现实”,但显然导演为了保障影片表演的统一性,而坚持没有配音。

影片会吸引一批钟爱爱情类型片的观众,但总得来看,影片整体中规中矩,偏温和,相对平淡是影片的遗憾。

09-4-20

 8 ) 感情受挫折,来根小红河

下班前心里有点乱,不想回家,又已经戒了酒,于是这个习惯用单双数和红绿灯乱下注又忠于结果的人终于跑出去看电影。

从来没有试过一个人去电影院里看,穿过空荡荡的地下停车场的时候,鞋子很滑,反正左右无人,有人我也近视我看不见,于是索性脱下来,地面很凉,但是竟然很干净。

到了之后直接排队去买最近的一场。

管它下一场是什么,赶上什么就是什么吧,人生不也是这样的吗。

安排好了就没意思了……很幸运,我遇到一个我喜欢的故事,这让我差点以为,它暗示着我也可以遇到我喜欢的人。

这故事有我喜欢的名字红河犹如记忆里燃不尽的烟,这故事有我喜欢的年代一九九七那时候我在哪里遇见谁,这故事有我喜欢的国家越南和大眼睛水瓶女,仿佛量身定做,很完美。

眼泪从爸爸两个字一出口就开始流下来。

人少,灯暗,那么不用擦。

爸爸。

爸爸,爸爸……这声音很微弱,但是一声一声招惹我,像对着悬崖,留下无数的回音,我很想他。

说远了。

说回电影本身……我一直在想,一个人是怎么样才能爱上另一个人呢?

阿桃和阿夏的感情里,一个更多的是依赖,一个更多的是保护。

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以前我一直想错了,以前我觉得爱很纯粹,可以凌驾于一切情感之上,所有的暧昧迷恋啊,相逢失去啊,大伤痛小温暖啊,都在它面前自惭形秽,避之不及。

可现在。

我觉得爱不是那么单薄清透的,它很厚重,包含了世间所有的情感,包括恨和不甘,包括酸涩和疼痛,包括依赖和保护,包括说不出口和下不了手,包括纵容和折磨包括所有所有。

但是它又并不复杂。

正因为它是多种情感的混合,所以任何一种情感都能变成它。

又说远了。

再次说回电影本身……后来我想,其实也许是电影剧本需要矛盾冲突来产生高潮才会有那样的结局吧。

如果平淡一点的推动,他们应该可以好好的生活下去,又简单又快乐,就像阿桃的眼睛那一汪洒着星辉的湖泊,而她的歌声划破夜空,落在他的笑容里。

那该多温暖啊。

当我不再迷悲剧的时候,是不是说明我老了。

 9 ) 谁都伤心过,那个没有

平安夜的凌晨,不睡觉。

看旧片,和旧友聊着天。

探讨起所谓喜欢。

排除了所有的外在,是不是才是真正的喜欢。

看外在,他不是完美的男人,只知道玩女人,穷困潦倒。

看外在,她更不是完美的女人。

她连话都说不完整。

但是,就是爱你,有什么理由呢。

那么平凡,却那么真挚的爱。

那么多真挚,我们只是看不到。

那么多不完美,我们只是没有勇气去坚持。

我想,这样的不完美,是要让你相信,自己的不完美,也是美的。

于是,我们都陶醉在自己的不完美里。

相信那并非没有意义。

就像安娜,要选择死在车轮下,相遇那一刻的车轮。

 10 ) 我们活着也许只是相互温暖

影片《红河》放映结束后,我没有立即离席,而是坐在那里默默地看着演职员表徐徐上升,可是由于眼镜的度数早已不足,我没能看清编剧的名字。

也许,片头就出现了编剧的名字,但是当时的我根本没想到要去看编剧的名字。

这部电影最应该得5星的是编剧孟家宗/袁大举。

因为这是近几年来国产电影里面少有的展示人性里“善”的一部电影。

这些“善”尽管是出自一个个有缺陷的灵魂,但却散发着本真的芬芳,而不是被当成标签硬贴在角色的身上。

而那些推动剧情发展的恶则全部来自社会和环境对个人生存的挤压。

人,生存下去是艰难的,尤其生活在当今13亿人口的中国,吃饱穿暖已实属不易,如果偶尔还能得到些许精神上的抚触,那该是多么的满足与惬意。

所以,人们愿出1元钱去唱阿夏的卡拉OK;阿夏渴望一份真挚的感情;沙巴沧桑疲惫的心需要美女按摩来抚慰;青春不再的阿水要多多赚钱以防年老色衰;弱智的阿桃只想寻回那逝去多年的父爱。

这些饥渴的灵魂正是我们这些坐在影院里隔岸观火的看客的投射,谁敢说自己是完满的呢?

那些闪耀着人文关怀的细节:沙巴的那条铁皮腿虽然让阿桃吓了一跳,可是她却真的把它当作沙巴身体一样按摩,正因为这行为是出自弱智的阿桃才打动了沙巴那颗水泥心的吧。

阿夏的情欲虽然被阿桃的无知而撩起,但是良知还是压制住了欲望。

阿桃把那支并不丰腴的棉花糖递给阿夏,只因为想让爸爸也尝到甜。

警察阿康虽明知阿桃是越南女子,但是因为可怜同乡阿夏四十多岁也没个女人所以帮忙办了暂住证。

警察也是有情感的“人”啊!

……正是这些细小情节使那些鲜灵灵的小人物都接着地气儿般地存在着,使他们在短短的一小时之内就走进了我们的心,令我们的心为他们的命运纠结。

张家辉的表演真的很地道。

Well done!章家瑞导演真的很棒。

我很喜欢片子的留白。

到今天我还在想,阿夏对阿桃的情感到底是情爱多一些还是父爱多一些,也许“爱”本身的内存就太过强大,根本没有办法把爱细化为CDEF盘,当爱以行为实施出来时就表现为用尽一切力量也不让所爱的人受到伤害。

影片没把阿夏的感情定性恰恰是高明之所在。

阿水去监狱探望阿夏,阿夏不停地质问她阿桃在哪里,阿水把阿桃的挂坠交给了阿夏,但当阿水转身离开的时候却是满脸的泪水,这泪水里面包含的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

既有可能是因为阿水已经又一次把阿桃卖掉(纯属个人猜测)的愧疚,也有可能是感动于阿夏对阿桃的感情。

最后出现的一边晾衣服一边唱歌的女子暗示了阿桃的命运很有可能是又一次被阿水卖掉了,或许此时和这个女子一样正在边晾衣服边唱着歌。

“我们活着也许只是相互温暖,想尽一切办法只为逃避孤单。

”(郑钧的《极乐世界》)从昨晚到现在,《红河》的片断不停地在脑子里面回放着,中午食堂的饭真是没什么味道,还是把这些想法都写下来吧。

周三傍晚6点40场的放映厅里观众一共也没超过20个人,广大的国人观众到何时才能学会欣赏这种感人肺腑的片子呢?

爱不仅仅是杜梅想从方言嘴里听到的那仨字,而是实际行动,如果爱电影,想让国产电影越拍越好,那么买票进电影院吧。

《红河》短评

讲道理这个电影真的一般 不能说拍摄云南题材的电影就如何如何。而且口音太容易出戏了,基本上演员口音全出戏。剧情也一般啊,也没看出什么人文情怀啊,完全是看一下当年的张静初。不知道为何还能有7分= =

3分钟前
  • 八月
  • 较差

唉……防卫过当,过当你妹啊~!束手待毙就行了?= =我勒个去

8分钟前
  • 浮游日月星
  • 还行

这次张静初好像宫崎骏动画片里的女娃娃。 我喜欢她。 为什么是张家辉啊?

12分钟前
  • 肖浑
  • 推荐

好片,至少节奏不烂

15分钟前
  • Vivi
  • 推荐

预告片里多了好多镜头。。。

18分钟前
  • word999
  • 力荐

张家辉拍东西还是不错的,有质量

23分钟前
  • lemon
  • 推荐

越南语不比泰语好听到哪去.......

24分钟前
  • minhe
  • 还行

确实是挺令人难忘的、深刻的留恋。7.5

2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5☆只为各个角色的表演!

31分钟前
  • rico
  • 力荐

张静初很棒啊~~

32分钟前
  • Mo ~
  • 还行

早点看这部片,我就不去丽江了。

33分钟前
  • 白马啸西风
  • 力荐

张家辉,张静初,李丽珍。很动人。

36分钟前
  • 朵云
  • 推荐

这演员演得忒纳闷

38分钟前
  • 爱吃萝卜的酸菜
  • 还行

好戏!

42分钟前
  • Jiajiachan
  • 推荐

张静初和张家辉都演得很棒。只是看着片子从头到尾压抑着。

47分钟前
  • 甲癸丙
  • 推荐

合拍片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问题,语言的问题就是细节的问题,细节的问题就是导演的问题,导演的问题就是电影的问题。

52分钟前
  • 张翔森
  • 还行

最后咬手的时候,我好感动啊。。

54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一直蛮喜欢张家辉的 也许是张静初小姐的演出有点过于卖力了.2009.4.18

59分钟前
  • 饲养幻想
  • 较差

1997年越南籍的傻姑娘阿桃在警察外飞奔着抓住阿夏的手并流着泪狠狠咬一口的情景很让人感动,这个傻姑娘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那个像极了他父亲的男人。。。。不过,那个沙巴其实是想认阿桃做他女儿的说法实在是够无厘头。。。。

1小时前
  • 何求美人折
  • 推荐

故事情节牵强到了极点啊……但,那里是云南。

1小时前
  • Roentge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