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米
متر 200,200 Meters,瞒天过界(台)
导演:安敏·纳耶费
主演:阿里·苏莱曼,安娜·乌特伯格,莫塔兹·马希斯,Lana Zreik,Gassan Abbas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土耳其,瑞典,约旦语言:阿拉伯语,英语,希伯来语年份:2020
简介:巴勒斯坦人穆斯塔法和他的妻子儿女住在隔离墙的两边,距离只有短短的二百米。迟迟拿不到工作许可的穆斯塔法只能等待亲人定期来访而无法履行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一天当听说儿子出了意外,穆斯塔法决定以走私的方式铤而走险;然而与一位喜欢拍纪录片的德国女孩等人的相遇却在悄然改变着穆斯塔法的内心。详细 >
#5th阿拉伯影评人奖# 2020威尼斯日第九部-巴勒斯坦申奥片。7分,观感不错,然而多这半星还是给不出手。找的这个咫尺天涯的切入点挺好的,不过剧作过分借重巧合了……真正比较触动人的是天没亮就得排队过关谋生活的那群人,而不是这个要拼命说服自己才能吃下的故事(虽说编剧技术真的不错)。
#SIFF2021 最后一场
+5//。。。
这次又回到了巴以问题人为建立的高墙(8米)把一座城生生分割成两部分 也隔开了一家人 直线距离却只有200米为了见面 没有证件 不得不用上各种方法像是跟着主角走了一遍巴以的偷渡路 在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英语之间努力分辨电影节的片子就目前为止 我看的质量都很高
真实
展现了巴以冲突大环境下的一个侧面。200米的一墙之隔,亲人相聚却要经历重重险阻。普通人既有各自的立场,也要放下情绪夹缝中求生。人人皆是悲剧的一环,被政治所裹挟,不同宗教民族的人们或许永不能携手共处。@SIFF2021
一声叹息
不落俗 成熟大气
#2020金鸡 矛盾冲突x3 人物设定很巧妙 喜欢降调钢琴来作配乐 很适合整部影片基调 (是处女作也太厉害了8 btw感觉既然是影展 影院能不能引导提示观众亮灯了再离场啊....
幸好之前刚读了周轶君关于中东的书,所以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个人在中东巴以冲突下的挣扎和无奈。但是,电影本身切入点欠缺深度,与其描述如何翻墙和偷渡,不如深挖一下男主为什么宁愿每天都要花六七个小时在检查点,也不愿意拿以色列签证
生肉,疫情下的燕郊!纪录片导演太棒了!
儿子被骂西岸小混蛋却帮不了,家距住处只有两百米却过不去。应该像一位父亲搬去以色列和家人团聚,还是如一个儿子留在巴勒斯坦坚守土地。偷渡的路上,没人在意他的至亲遭遇车祸,只在意她的镜头拍到扯下的国旗。不在意谁在后备箱憋闷致死,只在意谁在高墙上扔下绳缆。约旦河两岸只有彩灯的光可以通行。
#24th SIFF#历史问题下的百姓生活。
siff24# 伴着邻座的呼噜声电影就平淡的结束了
“平衡是一种艺术” 没拍出牵绊感与紧张感,平平无奇,就跟我的这次上影节之旅一样。24th SIFF最后一部。
仅仅看了简洁去看的电影,看完发现伊朗和巴基斯坦的历事关系真的是一点也不知道,但看完了片子多少有点了解。以这种小家庭体现政治局面的片,早年间还看过一个印度法国合拍的电影 叫,流浪的迪潘
非常特殊环境下的情感
可惜现实生活里mo salah也已成为符号 没法在社交媒体发声pray for palestine了
相距直线200米一界之隔,亮起的彩灯是希望吗?令人心碎。当我们谈论民族冲突的时候在谈论什么,是你我祖祖辈辈起背负的隔阂,是现实生活的摩拳擦掌,是普通人的也许生离死别
难得看部正常片子,手松给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