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我年少时看的一部末日爽文:一个来自外星球的女主降落在丧尸横行的地球上拯救地球的故事。
这一部开始,生化危机开始变得有点莫名其妙起来,剧情的设计也让人很难有迅速的代入。
这部开始设定为爱丽丝是主要研究方向,保护伞以她为样本开始制造生化人进行实验,有着密密麻麻的生化人尸体。
从这里开始就奇怪,变成保护伞公司在哪里都能在地下建个试验机构,然后用投影开会,领导干部发现博士有问题也不及时处决,还等着他把病毒打在自己身体里;拿丧尸做实验一把枪都不带,一点防护措施不做,没从内部沦陷真是主角光环。
爱丽丝也从第二部结尾被小队救出来开始变成独行侠,听到广播就去救人,一点防备心里都没有,还在已经被改造过了,很强。
说道改造就更生气了,前两部好歹还是人和丧尸对打,稍微有点离谱的但也是强悍的人能做出来的,这一部直接改造成机器人了,用卫星上的芯片控制,还能控火,我直接好家伙,成玄幻片了。
还有一个挺离谱的,就是那个牛仔被咬了,不说,哎,我就是不说,然后女朋友为了保护他活生生被丧尸鸟弄死了。
我寻思着你反正也感染了,保护下女朋友不行。
果然关键时刻尸变,把小姑年给咬了。
不过说归说,第三部还是有可取的地方。
首先就是车队的出现,开展了末世世界下的一种新形态,有能力的保护弱小的。
白皇后也是真的很可爱,比红皇后多了一点小朋友的感觉。
爱丽丝最后和教授的决战也是相当精彩,密密麻麻的克隆人也是蛮震撼的。
当然,第三部虽然在名场面方面比不得第一二部,但在倒下的车座里拿出一根烟然后英勇就义还是很帅的。
从几年前丧尸游荡的地下实验室开始,到拉昆市因为病毒的蔓延而被核弹毁灭,再到整个世界的沦陷,我们知道了这一切灾难的源头在于那支被人恶意摔碎的蓝色试管。
由此,一个悲剧性的蝴蝶效应在生化研究中再现。
于是,《生化危机》电影系列完成了一起惨绝人寰的灾难从起因到蔓延,再到爆发的故事的讲述,也完成了有史以来游戏改编电影的第一个三部曲。
三部《生化危机》,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而且,每一部的结尾都巧妙的连接了下一部电影,而在下一部的开始又承接了上一部的结局。
三部电影有着同一个编剧,三个不同的导演,这也形成了三部电影各不相同的风格,画面的主色调也不尽相同。
第一部压抑的地下实验室里故事充满了悬疑、惊悚,说其为恐怖片并不为过;第二部病毒蔓延到了地面上的城市,紧张的逃亡过程加上大量的爆炸与打斗让这部电影成了一部动作品;第三部荒凉的沙漠,令人绝望的充斥着丧尸的世界,一部灾难片。
从票房上讲,《生化危机》系列是成功的,平均不过5000万美元的投资换来的是每部在全球范围超过1亿1千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而且,每一部的票房都要比前一部的票房高,无论在北美还是世界范围。
系列的第三部电影在全球取得了1亿4000万美元的票房,超过了系列的第二部《生化危机2:启示录》。
由此可见,《生化危机》系列是有史以来游戏改编电影最成功的范例。
如果有人想拿《古墓丽影》电影版说事,请先看看其每部平均过亿的投资。
回到现在最新的第三部《生化危机》电影,个人感觉第三部电影是整个系列中最好看的,因为电影不仅有超越前两部更大的场面,更绚的特效,更为凶险的环境,而且,也比前两部电影显得更为人性。
至少,艾丽丝几次伤感流泪的镜头可以说明这个超强的女战士不只是第二部中面无表情的杀人机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有爱有恨的女人。
这也为这个以动作特效为主的灾难片带来些感人的因素。
另外,还有为了救小孩而牺牲的护士贝蒂,为了所剩无几的人们逃亡而作为清道夫牺牲的卡洛斯等等都为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电影给我印象较深的有几个片段,第一个就是开场时克隆艾丽丝准备逃出实验室那一段,在走廊里,她听到了街上的喧闹,仿佛外界仍是一个车水马龙充满生机的世界,在她被射杀后,我们跟着镜头看到了一条艾丽丝沟,很震撼,再往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已经近于毁灭的世界。
也许对于那个克隆人来说,死亡是最好的归宿,因为外面的世界已经使人绝望;另一个就是在大群乌鸦袭击车队前,艾丽丝独自走在沙漠以及车队在黄沙的世界中逃亡时,都充满了世界末日的荒凉与绝望。
夕阳,沙漠,一个人,那种怕自己给他人带来不幸的自责感和独处的孤独感在沙砾的随风游走中展现。
末日,应该就是这样的景象吧。
电影和游戏情节的不同是很多游戏迷所不满的一点,特别是这一部,游戏的故事依然在小范围内进行,而较新的四代和五代似乎已经脱离了T病毒这一线索。
作为游戏改编的电影,《生化危机》沿用了游戏中大的背景,部分主要人物,而在剧情上另谋道路,讲述了和游戏不一样的故事。
虽然和游戏不同,但个人认为这也正是这系列电影的成功所在,特别是现在的第三部,从剧情上讲,电影不再取材游戏,而完全采取原创,虽然借鉴了若干电影中的场景,但已经基本脱离了游戏剧情的限制,所以,《生化危机》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游戏改编电影了,而是一个成功的科幻电影系列,而且,也会作为同类影片的代表在将来不断被提及。
商业片的拍摄是为了赚钱,这一点不假,但我们依然可以在生化系列中解读到一些对现世的批判与折射。
片中的世界,及其庞大甚至有能力将在把一个城市毁灭后压制住社会的舆论的保护伞公司影射着现实生活中美国军方和微软的结合体。
而且,毁灭世界的T病毒极有可能在某个科学狂人的手中诞生。
要知道,现在的生化科技的发达程度对于作为局外人的我们来说已经无法想象了。
片中沙漠化的大环境正是这个世界真实的写照。
而对于片名的灭绝,所指代的不仅仅是人类的灭绝,更是所有生物的灭绝。
也许你不知道世界上正有大量的我们知道以及我们还没来得起发现的物种正在因为人类的行动而灭绝。
人类的科技的确成就了人类,但也足以毁灭人类。
影片有一个富有悬念的结局,也许承接了下一部生化危机电影,也许已经是真正的完结。
当然,你可以说商家总是会食言的。
但是,也许第三部已经是整个系列的终结篇。
试想当世界大部分已经毁灭,即使我们有艾丽丝,有很多的艾丽丝,那还有什么用呢?
仅存的若干幸存者在遍布丧尸的世界里四处逃命,这样的世界已经无法拯救了。
也许,在银幕上没有展现的无数个艾丽丝睁开眼睛的那一瞬,至少意味着希望。
《机械公敌》告诉我们一个机器与人矛盾的未来;《未来水世界》呈现了一个在温室效应影响下百十来年后的世界,而《生化危机》展现给我们的,是被黄沙覆盖着的破败凄惨的人类文明。
谁能肯定这样的未来一定不会真的到来?
而且,我们能否幸运的拥有电影里那个无所畏惧的正义的英雄?
在“灭绝”之后,我希望看到更多《生化危机》的电影,但永远不希望看到生化危机的世界。
■附《生化危机》电影系列票房:《生化危机3:灭绝》2007北美票房:5000万美元($50,648,679)海外票房:9680万美元($96,798,004) 全球票房:1亿4700万美元($147,446,683)《生化危机2:启示录》2004北美票房:5100万美元($51,201,453)海外票房:7800万美元($78,193,382) 全球票房:1亿2900万美元($129,394,835)《生化危机》2002北美票房:4000万美元($40,119,709)海外票房:6000万美元($62,321,369) 全球票房:1亿美元($102,441,078)
看有关僵尸的片子就是从生化危机开始的,以前见识短,误以为生化危机是国产的生化僵尸,然后不甚关心,后来心血来潮去看过以后才知道那些行动迟缓、满脸鲜血、拖着残肢也要吃人的“活死人”也是欧美电影的宠儿。
有人说生化是个人英雄主义,有人则批判生化不如游戏里的精彩,不可否认,任何东西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对于这种片子就是固执的喜欢,生化1-4看了很多遍,还特意找了相关题材的很多其他电影:活死人黎明、嗜血破晓、活死人之地、丧尸出笼。。。。。。
虽然千篇一律,可是过程的确很让人享受的。
丧尸并不是恶心的极致,只是群起而攻之的场面让人揪心和紧张,毕竟能存活下来的并没有几个。
越害怕越容易在危险中丧命,勇敢面对反而能撑的更久,这是丧尸电影中对人性刻画的基调。
英雄主义是必须的,害怕和胆怯是大多数人的性格弱点,也只有少数的人面对这种人生异常恐怖的局面不会丧失反应的能力,反而能勇敢的争取自己的生命。
有时候场面也并不是个人能控制的,所以伤亡在所难免。
看丧尸电影算是对刺激追求的一种方式吧,不害怕,只是纠结于影片中人物的存活与否。
毕竟僵尸离我们的生活很远。
个人最喜欢生化3,Alice的力量已经基本上得到了释放,僵尸活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以及一望无际的荒芜是几部电影中的高潮。
很喜欢Alice的眼神,冰冷但是却不让人生厌,精致的五官凝结起一层令人清醒的压迫感,这样一种诠释女子强势的方式让我们自豪于自己也是女性的一员。
有时候想想,如果是自己面对这样的境遇,是否也能临危不乱,当然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所以,艺术毕竟是艺术,不过也是能给予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珍惜和向往的,生活中的陷阱和弯路有时候也能够摧毁一个意志不坚定、缺少勇气的人的心志,诚然,这些人类的共性或是劣根性反应在生活当中也需要我们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去勇敢面对。
每个人都可以潜力成为Alice,不过大多数人都会在与“丧尸”的搏斗中丧命。。。
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
T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扩散。
女主开始四处漂迫,为了躲避丧尸的围啃和埃塞克博士的追踪。
逗比阿杰被丧尸咬了,变丧尸后被卡洛斯一枪爆头。
丧尸乌鸦群围攻了护卫队。
女主用超能力,团灭了丧尸乌鸦群。
埃塞克博士在“蜂巢”,复制出数量庞大的爱丽丝克隆体,用来研制能够扭转丧尸的抗体血清。
由于爱丽丝克隆体比较弱,所以没有研制成功。
埃塞克博士坐直升机来到女主附近,并投放了一个里面装满“智慧丧尸”的集装箱。
埃塞克博士准备远程关闭女主,然后抽取其血液用来研制扭转丧尸的抗体血清。
但是女主用强大的超能力,摧毁了保护伞公司用来追踪自己的卫星的CPU芯片,然后准备干掉博士。
博士坐直升机逃跑时被“智慧丧尸”咬了,回到“蜂巢”后给自己注射了大量的解毒血清,结果变成了一个拥有自愈能力的触手怪。
女主和护卫队获取了直升机的坐标,来到“蜂巢”外围,这里已经被丧尸包围了。
卡洛斯被“智慧丧尸”咬后,牺牲自己为护卫队开出了一条血路。
护卫队所有人员都上了直升机。
女主选择留下,进入“蜂巢”和88号克隆体联手干掉了“触手怪博士”。
最后女主和88号克隆体解锁了所有的克隆体,准备向保护伞公司的所有高层发起进攻。
这个系列从第三部开始急转直下,剧情和脑洞都有点无下限的出现烂的倾向,这一部里面爱丽丝被这个心理变态的博士无限复制,而保护伞公司的内部也是烂人频出啊,动用爱丽丝的血清去和T病毒结合制造生化武器,已经毫无节操和底线了,末日来临的时候原罪只能是人类。
永不满足的欲望和控制欲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当然了爱丽丝在这一部里面依然杀得兴起,但是最后和博士的决斗场面有点鸡肋,动用激光武器才勉强致胜,最后望着那么多的克隆自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新的一部系列比将会引起更多的故事,而保护伞公司依旧会是一切的罪孽来由。
爱丽丝的红裙装扮依旧飒的一比!
今天是英国首映,上座率……应该有一半以上吧。
其实不怪导演,僵尸题材的影片拍得太多,观众都已经麻木了,从28 weeks later到28 weeks later,从land of dead到house of dead,雷同的剧情,相似的音效,不同的只是僵尸越来越强大,主人公越来越英雄,而且双方怎么也死不了,死不完。
拿这部来说吧,女主角Alice的超能力真是amazing!
那么一群黑压压的僵尸乌鸦,居然在她意念的小宇宙爆发下,一扫而光!!
怎一个帅气了得!
虽然这桥段让我想起了x战警,但是密密麻麻的乌鸦特效作的还是不错看的。
博士居然变成了超级无敌不死僵尸,伤口会自动愈合,浑身肌肉囊肿流脓,张牙舞爪的触角,在一次次的you cannot kill me的叫嚣中,最后被激光网一片片的肢解掉了。
虽然反面人物很强大,但是情节比较老套。
我纳闷的是,这个重要人物居然这么死掉了,有点可惜。
整个片子的似乎都在沙漠取景,或是人为造出沙漠连边的景象。
地球在导演的想像中又一次被毫不留情的毁掉,没有尽头的黄沙,光秃秃的太阳,锈迹斑斑的汽车,所有人都是疲惫不堪,劳于奔命,城市变成了一堆堆破铜烂铁,掩盖在连绵的黄沙之中。
女主角Milla真是很有个性的演员,第5元素里面塑造的形象至今让我念念不忘。
当她偶尔温柔一下的时候,omg,红发的丽露又回来了!
顺便提一下,她的皮肤处理得很好,细腻柔和,自然的古铜金。
有关打斗的镜头,我就没有发言权了,我胆小的要死,一到血腥恐怖镜头就拿衣服蒙住脸,只敢享受音效了。
但是生化危机作为僵尸片的代表作(我是这么认为),还是不可错过。
虽然它有点往连续剧的方向发展……很多片子都或多或少的借鉴过它的元素,比如28周后,里面那个有着抗病毒血液的kid。
其实我觉得像这种纯粹视觉冲击而没有太多剧情的片子,还是电影院看的比较过瘾。
第4集小小预告一下啦,要回到大本营了!
画面上已经转到tokyo街头,日本已经被僵尸洗劫一空,破烂不堪(僵尸在这集应该会更强大,因为实验室里的僵尸又被博士改造升级)。
小日本发明了生化危机游戏,终于要自食其果了hoho。
把老窝端掉,应该会是最后一集了吧。
不错的续曲。
美女依然在,看点永不绝!
Alice有个引用超能力灭乌鸦群的镜头简直帅呆了!
恍若烈焰天使下凡间。
天空是火焰,脚下是黄沙,美艳的Alice就如那折翅到地狱的堕落天使。。。。
无尽的仰慕ing。。。。
终极boss的变身似乎是和《幽游白书》里面的那个傻大个学的造型,手能伸出来插人那个。
雨伞公司的计划一层套一层,一个接一个,真是期待第四集赶紧到来!
女主角居然身为导演的夫人...啥元素都有了 血腥 恐怖 暴力 美女全片没啥主题和宗旨,完全是个过渡的桥段.可是游戏的魅力 哎 下一部的伏笔太深刻了.Alice将带着复制人大军杀向日本,祝福日本沉没,(*^__^*) 嘻嘻……
第三部是沙漠系列。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开场女主好像去一个废弃车站,里头有一些幸存者领头的是一个老太太,然后幸存者们开始对女主动手动脚,两男将女主按墙上,结果可想而知,女主杀光了所有人。
中途好像有僵尸助攻,记不太清了不过我能记清老太的脸,还有伤疤和皱纹,幸存者们在此安居,死了多少同伴,当然肯定也有欺骗和背叛,但这个灭绝的时代,谁有资格进行道义上的审判?
幸存者是被生化危机爆发后的环境选择下来的,傻白甜如果没有光环只能给僵尸做粮食,存活下来的人,是罪恶的吗如果不是,女主算不算凶手?
无意挑战底线,只是生化危机这类电影,包括很热的行尸走肉,里面的危机把一些底线的话题推到我们面前,我们看爽了特效和剧情,但有时候让我更爽的,是里面赤裸裸的人性没有任何东西阻碍,仿佛回到远古的非洲大草原上,适者生存。
看完之后的反应就是该打1星还是2星,从头至尾的感受就是导演在不多的预算里做文章,影片没有大的场面,电脑特技也只能说刚好够用,但以此为基础导演对画面和剧情的把握还算理想,我看完至少没有睡着就是了。
生化危机游戏的剧情到了什么地方我不记得了,但电影版3的剧情好像是因为经费的原因在后半段被截掉了,开头介绍说T病毒扩散把地球沙漠化了,看完整部片子后感觉就是为了剧组在沙漠为整部戏取景节约经费而找的借口。
本该挺宏大的拉斯维加斯僵尸战中,整个镜头里就一开始有些样子,开始打以后镜头扫过的就只有一个艾菲尔铁塔小模型和一幢破楼。
公司地下基地也只有简单的电脑特效带过,直接镜头换到室内,boss战也草草收场,整个室内的场景基本在沿用1代的,我怀疑是不是摄影棚都没换。
最后nikki她们到底有没有去成阿拉斯加也没交代,alice似乎是要组建个星战克隆人大军,难道是要拍生化4不成??
「One Last Kiss」剧本和现实的穿插非常非常好,戏剧和电影的情节和真实的我们活的现实。海边的假期如耳边的一首歌,爱是耳边的歌曲。今后的日子里海浪扑上石子滩的声音还将不断回响。那些澎湃的短暂真实。你感受到活着的时刻。就着自己的垃圾俄语和讯飞听见勉勉强强看完了,看完的感觉和她们回程路上的心境如此相似。
三星半。故事选题不浮躁,演员表现都不错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战争与和平改成和平,罪与罚改成与!非常好电影!
喜欢看克制的“爱”,但下次请多一点糖
两位女主很有化学反应!姐姐到最后好宠
假期;颜值在线,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俄罗斯人的感情也跟东亚似的克制
“假期转瞬即逝,而你眼睛的颜色让我领悟到真实的滋味”
哇终于有词条了!ficbook上俄人写的同人文能有100篇了,怎么不算大热(x)俄人说其实有一丢丢吻戏被剪掉了。片子初剪一共有三小时,但制片说三小时没人看啦,剪成现在的成品。剧组特别穷,所以谢谢芬兰人支持⬆️
本片最喜欢的剧情:要吃蛋糕上悲伤的和快乐的两张面具
关于一些短暂 关于一些回忆 关于一些夏日的痛虽然不是在夏季“无论发生什么 夏日终属于你”
又是summer camp!年下刚一出场就是调皮捣蛋的感觉,好像总会惹事生非,可关键时刻还是帮年上解决问题,她对艺术理解和纯粹的追求令人动容。海边的咖啡,乱入婚礼现场,顽皮的跳海,放生牡蛎,之后就是我不经意间倒在你的怀里,那一刻似乎总是严肃的年上我相信你的心绝对化了,一衣同穿,有没有她的温度?年下又从后面追上来,又是皮皮的,你闹她笑🥹当年上宠溺的把哭笑两个面具给年下时,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没有多少亲密的动作、热烈奔放的表达,但暗潮涌动的暖昧情愫早已藏不住,眼神里就能感觉到她们对彼此的欣赏和惊喜,但是一切都在这个夏天,年下在年上老公前不经意的脸颊一吻是她们的告别,年上载着老公飙车的时候又在想什么呢。还有孩子们 这个夏天也是他们情感萌发的夏天,我们都舍不得这个戏剧节,我们也都舍不得这感情
把记忆封存在草莓蜜酒里,它会永远属于夏天
吃饭和在车上的群像拍的太好了。几次感受到了压力底下的悸动。两辆车、两种身份,完美的依据两位成年人把群体切割成了两部分。形成了上行下行两条穿插的感情线。孩子们和戏剧老师先扬后抑,教导主任先抑后扬。剧场是转折节点。两个群体的情绪在话剧过后实现了转换。太漂亮了。两个面具拍在桌上的时候,连我作为看客都笑出了声。戏剧的意义是什么呢?不是表演或者获奖,而是在意识到快乐短暂洒泪不舍的时候,我们能勇敢的说封存住这杯夏日的酒,夏天就永远不会离开。什么是真正的儿童艺术?不是表演我们心目中的孩子的模样,而是走进真的孩子,观察、融入她们。车窗上的爱心会被新一轮的雾气遮盖,再见了,玛利亚。最不幸的就在于,我们已经到了明白封存的酒也无法永存的年纪。未来不再会有我摔倒在你身上,也不再会有踢翻的那瓶酒了。
偶然在b看到这个片子的切片,两位演得实在很美妙,带着大鹅特有的冷咧,不过大鹅这么崆峒的地方能出这类片子也是很有意思
好细腻的电影
哇哦
颜值都很在线 年下自由文艺会撩 年上也好宠她啊 结局很好品 “你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吗” 结尾那首歌好听的 不过吻戏是一点没看到啊 是我看的版本问题吗 对了年下好像年轻的kate box
俄语好催眠